CN110009306A -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9306A
CN110009306A CN201910281053.8A CN201910281053A CN110009306A CN 110009306 A CN110009306 A CN 110009306A CN 201910281053 A CN201910281053 A CN 201910281053A CN 110009306 A CN110009306 A CN 110009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approval
examination
control instrument
pri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10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燕
胡越
王恺宁
张恺龙
王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ret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ret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ret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ret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10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9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9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9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安装申请信息,并将安装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3);(3)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放入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可用;(4)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用章申请信息,并将用章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5)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盖章操作。本发明对用印前开始记录,可以实现印章在使用前可管控,使用中可监控,使用后可追溯,可以有效的把控业务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运行和监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营过程中,印章对于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在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监控中,印章是具有法律效率的主体行为的证明,是防范业务和经营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但因监控不善造成的麻烦和损失屡见不鲜,给企业事业单位敲响了规范印章监控的警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印章监控的重视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实物印章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印控仪是一种用来自动盖章的仪器,使用印控仪进行盖章可以实现人与印章分离,以保证印章的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印控仪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与印章连接,用于驱动印章在壳体内移动,以使得印章可以完成粘取印泥及盖章操作。印章还与电机连接,电机用于驱动印章转动,通过电极与移动组件对印章的位置及盖章角度进行调整,以保证印章将章以指定角度盖在指定位置。
现有印控仪都是采用一台外置PC来控制设备盖章、换章、取章和照相等功能,盖章换章拍照留存,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了机械锁和电子锁两种方式实现了人章分离。
现有的印控仪操作软件,功能较少、缺乏大数据支持、操作繁琐,很难与其他行业系统兼容,存在安全漏洞较多,用户体验时,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用印流程完整记录,全过程采集、记录、保存,保证每一次用印都有完整记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第一次使用印章或已拆卸印章的安装申请信息,并将安装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3);
(3)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放入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可用;
(4)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用章申请信息,并将用章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5)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盖章操作。
优选的,在步骤(1)中,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印控仪服务器赋予每个印章唯一的编号信息。
优选的,在步骤(1)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申请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如为已拆卸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归还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
优选的,在步骤(2)中,审批端为多个,如果同意,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审批端,当最后一个审批端通过时,则审批流程结束。
优选的,在步骤(3)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识别通过后,启用关联印章信息,印章状态变为可用。
优选的,在步骤(4)中,用章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人员的姓名及所在部门,盖章类型。
优选的,在步骤(5)中,如果文件上盖的印章有问题,则执行重盖操作。
优选的,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6)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拆卸申请信息,并将拆卸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7)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8);
(8)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拿出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不可用。
优选的,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9)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更换申请信息,并将更换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0)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优选的,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1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停用申请信息,并将停用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用印前开始记录,对用印流程进行了完整记录,可以实现全过程采集、记录、保存,可以实现印章在使用前可管控,使用中可监控,使用后可追溯,可以有效的把控业务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印章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拆卸印章的监控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更换印章的监控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停用印章的监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控仪操作软件,即实物印章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第一次使用印章或已拆卸印章的安装申请信息,并将安装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3);
(3)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放入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可用;
(4)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用章申请信息,并将用章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5)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盖章操作。
本发明在用印前,记录印章的安装申请信息,印控仪服务器对所有印章信息进行备案储存,实现了印章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数据采集、记录、保存。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1)中,该监控方法还包括:印控仪服务器赋予每个印章唯一的编号信息。本发明的监控方法还包括对印章的授权监控,以生成印章的授权码。授权码与编号信息一一对应,可相同可不同。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1)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申请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如为已拆卸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归还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
本发明在印章第一次使用时,要先进行印章的安装,印章上标记有RFID标签,将印章安装入印控仪的相应位置上,本发明的操作软件能识别到RFID标签信息。而当印章被借出归还时,也要进行印章的安装,将印章安装入印控仪的相应位置上,本发明的操作软件能识别到RFID标签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2)中,审批端为多个,如果同意,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审批端,当最后一个审批端通过时,则审批流程结束。用户能够查看审批流程,并对用章申请的审批轨迹进行跟踪,能够查看当前审批节点及审批人。各级负责人有不同的权限。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3)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识别通过后,启用关联印章信息,印章状态变为可用。本发明在印章第一次使用时,要先进行印章的安装,印章上标记有RFID标签,将印章安装入印控仪的相应位置上,本发明的操作软件能识别到RFID标签信息,且需要启动印章,以将授权码和编号信息与印章关联。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4)中,用章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人员的姓名及所在部门,盖章类型。业务部门人员可以对用章信息进行申请。对用章申请进行涉密标识,如涉密,则对其设置权限。
该实施例中,步骤(5)中,如果文件上盖的印章有问题(例如印章盖的位置不正确情况),则执行重盖操作。在原用章申请的基础上,发起重盖申请,审批流程可自定义。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还包括:
(6)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拆卸申请信息,并将拆卸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7)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8);
(8)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拿出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不可用。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当印章要借出时,需要提交拆卸申请信息,拆卸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申请人及所在部门,印章类型,待归还时间等信息。在审批通过后,操作人打开印控仪锁,将相应印章从模具中拆除,此时本发明的操作系统就识别不到RFID标签信息,此时,印章状态不可用。
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还包括:
(9)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更换申请信息,并将更换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0)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当印章需要更换时,例如将法定代表人章更换为公章,需要提交更换申请信息,印章更换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申请人及所在部门,更换前印章类型,更换后印章类型等信息。在审批通过后,用户还需要再提交拆卸申请,以记录用户确实对印章做了更换前的拆卸。审批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印章更换前印章的拆除及更换后印章的安装申请审批执行操作。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1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停用申请信息,并将停用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在该实施例中,当印章要被注销时,需要提交印章停用申请信息,停用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申请人及所在部门,要停用的印章类型等。在审批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印章的拆除申请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查询统计服务,查询人输入查询检索词与统计时的关键词,例如:输入检索词“公章”,就会列出与公章相关的所有使用或外出借出等信息。
本发明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大标题统计信息:依次展示本年度申请数、审批数、涉密数、盖章数、待盖章数、重盖数。其中操作人、最终授权人能够查看负责印章所涉业务数据,监控员用户,能够查看系统所有印章所涉业务数据,普通用户查看涉及自己的业务数据。
(2)待办工作:按照工作流程设置,展示需要当前用户办理的工作事项。
(3)印章统计情况,按表格形式展现本年度,印章名称、申请用章次数,盖章次数。
(4)印油添加提醒,展示每台印控仪自上次加油后盖章次数,超过标准盖章次数后,提示加油。
(5)显示用章次数排名前三位的印章,申请、审批对比情况。
(6)展示近30天用章申请完成、盖章的趋势。
(7)按照月度展示本年度用章申请及实际盖章对比情况。
(8)展示说明,除待办工作,操作人、最终授权人能够查看负责印章所涉业务数据,理员用户,能够查看系统所有印章所涉业务数据,普通用户仅能查看涉及自己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可以对用章情况和盖章情况进行统计,并生成用章报告。
1、用章情况统计
(1)统计条件:用章申请时间段,展示信息:按月度统计用章申请次数。
(2)统计条件:用章申请时间段,展示信息:按部门统计用章申请次数。
(3)统计条件:用章申请时间段,展示信息:按印章统计用章申请次数。
2、盖章情况统计
(4)统计条件:盖章时间段,展示信息:按月度统计盖章次数、重盖次数。
(5)统计条件:盖章时间段,展示信息:按部门统计盖章次数、重盖次数。
(6)统计条件:用章申请时间段,展示信息:按印章统计盖章次数、重盖次数。
3、用章报告
(7)针对单次用章申请,能够按照固定的格式展示、打印、下载用章报告。
(8)报告内容包括:用章申请信息,印章编码、印章名称、事由、申请盖章次数、申请人、申请时间,盖章信息,操作人、盖章时间、经办人、盖章次数,重盖信息,操作人、盖章时间、经办人、重章次数。
(9)报告附件信息:依次展示每次盖章操作时间、及对应照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第一次使用印章或已拆卸印章的安装申请信息,并将安装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3);
(3)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放入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可用;
(4)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用章申请信息,并将用章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5)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盖章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印控仪服务器赋予每个印章唯一的编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申请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如为已拆卸的印章,安装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类型,归还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门,操作人姓名及所在部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审批端为多个,如果同意,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审批端,当最后一个审批端通过时,则审批流程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如为第一次使用的印章,识别通过后,启用关联印章信息,印章状态变为可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用章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时间,盖章人员的姓名及所在部门,盖章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如果文件上盖的印章有问题,则执行重盖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6)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拆卸申请信息,并将拆卸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7)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8);
(8)印控仪服务器识别拿出印控仪中的印章信息,如果识别通过,印章状态变为不可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9)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更换申请信息,并将更换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0)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物印章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控方法还包括:
(11)印控仪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印章停用申请信息,并将停用申请信息发送给审批端;
(12)印控仪服务器接收审批端发出的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给用户,如果审批同意,则执行步骤(6)。
CN201910281053.8A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Pending CN110009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053.8A CN110009306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053.8A CN110009306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9306A true CN110009306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7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1053.8A Pending CN110009306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93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884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876A (zh) * 2012-09-20 2013-01-16 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校验方法及其装置
CN108909216A (zh) * 2018-05-04 2018-11-30 深圳市凯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盖章方法及系统
CN10937718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876A (zh) * 2012-09-20 2013-01-16 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校验方法及其装置
CN108909216A (zh) * 2018-05-04 2018-11-30 深圳市凯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盖章方法及系统
CN10937718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884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1178848B (zh) * 2019-12-31 2023-05-0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6575B2 (en) Application instru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US20080276179A1 (en) Monitoring and Aggregating User Activities in Heterogeneous Systems
US7869098B2 (en) Scanning ver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2701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mediation Recommendations
US20070088585A1 (en) Capturing the result of an approval process/workflow and declaring it a record
WO2006078466A2 (en) Use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RU2759210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конфиденциальную информацию, от неса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8253983B2 (en) Stamp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009306A (zh) 一种实物印章监控方法
JP6285371B2 (ja) 業務仕様再生システム、業務仕様再生方法
CN108039974A (zh) 一种云平台虚拟机逃逸监测告警方法
JP2011138260A (ja) メールチェック装置、メールチェック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メールチェック方法
GB2433628A (en) Component history tag
CN114586029A (zh) 遥测数据
CN111754171A (zh) 用于仓储物料的时效管理方法和时效管理终端
Keatley A review of US EPA and FDA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records, electronic signatures, and electronic submissions
US116281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medical expiration dates
Frields et al. National industrial security program. operating manual supplement
US20140071478A1 (en) Cloud-based credential personalization and activation system
Okello-Obura Record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a conduit to effective auditing
Sullivan et al. Management of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ata
Wolthusen A model-independent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systems
CN111127688A (zh) 一种考勤系统
Nettleton et al. Electronic Record Keeping
Whitehurst A survey-based examination of microcomputer security problems and technique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expert system as an ans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