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4186A -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4186A
CN110004186A CN201910208360.3A CN201910208360A CN110004186A CN 110004186 A CN110004186 A CN 110004186A CN 201910208360 A CN201910208360 A CN 201910208360A CN 110004186 A CN110004186 A CN 110004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erobic fermentation
stalk
straw
dry
biogas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83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4186B (zh
Inventor
王振旗
张心良
沈根祥
钱晓雍
陈小华
赵庆节
郭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2083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4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4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4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4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4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02F11/04Anaerobic treatment; Production of methane by such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5/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12P5/0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acyclic
    • C12P5/023Metha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201/00Pretreatment of cellulosic or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for subsequent enzymatic treatment or hyd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该方法为:先将秸秆集中收集、破碎预处理后堆垛密封保存;启动厌氧发酵时,按一定干重比一次性添加猪粪等N源,并按15‑25%接种比接种鲜牛粪或牛场沼液;运行厌氧发酵时,控制温度35‑40℃,停留时间不少于30天,固液分离液回流控制物料含固率10‑20%,每间隔10‑20d补充1次N源,按处理1吨秸秆补充添加50kg猪粪或其它N源添加剂,可实现干物质产气量超过350L/kg TS,沼气CH4含量稳定在60%以上。该方法通过优化秸秆预处理、控制启动阶段接种和料液回流等关键参数,可实现高C/N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环境工程和生物质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约40多亿吨/年,是农业废弃物产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为7.3亿吨,含稻秸2.3亿吨,小麦秸秆1.2亿吨,玉米秸秆2.2亿吨,其他秸秆1.6亿吨,总体利用率约65%,就地粉碎还田利用是较为普遍的处置方式。而在广大南方地区,全量还田产生的腐解液会对后茬作物生长产生“化感效应”,且可通过径流排放造成极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在此背景下,离田化产业发展迅猛,并呈现出饲料化、材料化、能源化等多元化技术特征,尤以厌氧发酵技术为核心的能源化利用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采用传统湿法厌氧发酵工艺处理秸秆,不仅需水量大、能耗高,且浮渣结壳问题会严重影响产气效率,为此干法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秸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水稻、小麦、玉米等纤维秸秆类农业废弃物C/N往往高达48:1~86:1,无法满足产酸菌、产甲烷菌等厌氧菌群的快速新陈代谢需要,单独厌氧发酵反应时间长,通常需要混合畜禽粪便、厨余垃圾、有机污泥等富氮物质发酵产沼,以此获得稳定的沼气生产。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种养不平衡,富氮有机废弃物获得性差,特别在水源水库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出现了纯种植的单一农业经营模式。另外,秸秆细胞壁中纤维素由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包裹,而木质素有完整而坚硬的外壳,不易被生物降解,快速启动发酵反应困难。综上,尽管目前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及反应器设计研究较多,并在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方面得到应用,但以高C/N秸秆类农业废弃物为主发酵原料的厌氧处理工程应用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该方法基于单相干式厌氧发酵理论,通过优化秸秆预处理、启动阶段接种和料液回流等关键参数,能够实现高C/N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实现高效处理秸秆和获取生物质能源的双重目的。
本发明的构思:考虑我国广大纯种植或多种植地区农业结构的特殊性,采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秸秆,不仅能够产生清洁能源沼气,亦可生产高品质有机肥料或基质,沼气用于农产品加工、大棚保温等,沼渣有机肥可就地回田利用,无沼液产生杜绝后续处理压力,处置手段符合区域特点。因此,本发明通过系统性研究秸秆储存预处理、启动阶段接种物和氮源添加、运行阶段温控沼液回流等关键工艺参数,以实现高C/N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包括:先将秸秆集中收集、破碎预处理,然后堆垛保存,在堆垛保存过程中,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调节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之后,将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运至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处,启动厌氧发酵;启动厌氧发酵时,按照15-25%的接种比例接种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并加入N源添加物;最后,运行厌氧发酵;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的固液分离液(即沼液)回流至进料端,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
本发明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预处理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规律,收集秸秆,秸秆采用田间集中收集方式;将收集的秸秆进行集中机械破碎,水稻、小麦秸秆破碎至5cm以内,玉米等其它有机废弃物秸秆破碎至8cm以内。
(二)堆垛密闭保存
将破碎后的秸秆运至合理位置分散堆放(即堆成垛后存放);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0-20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20-180L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调节物料(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破碎秸秆堆垛覆膜密闭,四周垫高压实,贮存至少30天以上。
进一步地,破碎秸秆堆垛的高度控制在5m以内,占地控制在30m2以内。
进一步地,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5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50L,调节物料(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
进一步地,所述的稀碱溶液为5-10mg/L的Ca(OH)2溶液;所述的稀释沼液为处理系统固液分离液的8-12倍稀释液。
进一步地,破碎秸秆堆垛用HDPE膜覆盖,四周垫高压实,密闭贮存至少30天以上。
(三)启动厌氧发酵
将厌氧发酵所需物料(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通过车辆运输至处理系统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旁,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干式厌氧发酵装置的厌氧发酵池;
启动厌氧发酵时,在向进料斗中添加破碎秸秆的同时,按照15-25%的接种比(鲜重比),同步在进料斗中添加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混合均匀后,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厌氧发酵池。
并且,按照秸秆:猪粪为10:1-20:1(干重)的比例一次性添加N源添加物(猪粪、鸡粪或相应N含量的有机污泥、无机肥等),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厌氧发酵池,控制反应物料C/N≤50:1;
因猪粪富含有丰富的有机、无机N素及其他适于微生物活动的S、P等营养元素,且具有不同类型的厌氧微生物,较适合作N源添加物。在猪粪获得性差的情况下,可用相应N含量的有机污泥、鸡粪等代替。
(四)运行厌氧发酵
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的沼液(即固液分离液)通过回流泵回流至进料端,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多余的沼液稀释后作为秸秆预处理后堆垛时的喷洒液;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保障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在运行厌氧发酵中,考虑能源自身消耗,通过保温措施控制反应物料温度为35~40℃,物料停留周期不少于30天。
进一步地,在运行厌氧发酵中,在调试产气率达300L/kg TS以上、沼气CH4含量达60%以上后,每间隔10-20天集中补充添加1次N源添加物,按照每处理1吨秸秆(干重)补充添加25-75kg N源添加物(干重);该N源添加物优选猪粪,也可为鸡粪、相应N含量的有机污泥或无机肥。
进一步地,所述的N源添加物为猪粪、鸡粪、有机污泥、无机肥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该方法基于单相干式厌氧发酵理论,通过优化秸秆预处理、堆垛密闭保存、启动阶段的接种和稳定运行阶段的料液回流等关键参数,能够实现高C/N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实现高效处理秸秆和获取生物质能源的双重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可显著加快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启动速度,提升秸秆处理效率。启动厌氧发酵阶段,与未经预处理和堆垛密闭保存的秸秆直接发酵处理相比,产气峰值提前10天,达50%总产气量时间缩短3天以上;系统稳定运行后,干物质产气量超过350L/kg TS,达理论产气量的70%以上,沼气CH4含量稳定在60%以上,秸秆半纤维素降解率在约10%左右,接近稻秸常规堆肥条件下的半纤维素9~15%的降解率。
本发明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行、连续稳定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方法,不仅可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问题,还能填补有机肥供应、提供清洁再生能源,可在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同时,拓展秸秆处理利用的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处理系统及干式厌氧发酵运行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应用试验例1中的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应用试验例2中的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曲线图(日产气量);
图4是本发明中的应用试验例2中的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曲线图(沼气中的CH4含量)。
图1中,1、破碎秸秆堆垛;2、破碎秸秆运输车辆;3、进料斗;4、进料器;5、干式厌氧发酵池;6、固液分离机;7、沼液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预处理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规律,收集秸秆,秸秆采用田间集中收集方式;将收集的秸秆进行集中机械破碎,水稻、小麦秸秆破碎至5cm以内,玉米等其它有机废弃物秸秆破碎至8cm以内。
(二)堆垛密闭保存
将破碎后的秸秆运至合理位置分散堆放(即堆成垛后存放);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5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50L左右,调节物料(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其中,所述的稀碱溶液为8mg/L的Ca(OH)2溶液;所述的稀释沼液为处理系统固液分离液的10倍稀释液;破碎秸秆堆垛的高度控制在5m以内,占地控制在30m2以内;破碎秸秆堆垛1用0.5mmHDPE膜覆盖,四周垫高压实,密闭贮存至少30天以上。
(三)启动厌氧发酵
将厌氧发酵所需物料(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通过车辆2运输至处理中心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该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进料斗3、进料器4、厌氧发酵池5、固液分离机6、回流泵7)旁,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将经预处理并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送入厌氧发酵池5。
启动厌氧发酵时,在向进料斗中添加破碎秸秆的同时,按照20%的接种比(鲜重比),同步在进料斗3中添加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混合均匀后,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厌氧发酵池5;
并且,按照秸秆:猪粪为15:1(干重)的比例一次性添加猪粪N源,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发酵装置(厌氧发酵池5),控制反应物料C/N≤50:1。
(四)运行厌氧发酵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沼液回流至进料端,用于调节反应物料含固率,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保障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运行厌氧发酵中,考虑能源自身消耗,通过保温措施控制反应物料温度为35~40℃,物料停留周期不少于30天。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6处理,通过回流泵7将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多余的沼液稀释后作为秸秆预处理后堆垛时的喷洒液。
运行厌氧发酵中,在调试产气率达300L/kg TS以上、沼气CH4含量达60%以上后,每间隔15d集中补充1次N源添加物,按照处理1吨秸秆(干重)补充添加50kg猪粪(干重)。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预处理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规律,收集秸秆,秸秆采用田间集中收集方式;将收集的秸秆进行集中机械破碎,水稻、小麦秸秆破碎至5cm以内,玉米等其它有机废弃物秸秆破碎至8cm以内。
(二)堆垛密闭保存
将破碎后的秸秆运至合理位置分散堆放(即堆成垛后存放);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20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80L左右,调节物料(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其中,所述的稀碱溶液为10mg/L的Ca(OH)2溶液;所述的稀释沼液为处理系统固液分离液的12倍稀释液;破碎秸秆堆垛的高度控制在5m以内,占地控制在30m2以内;破碎秸秆堆垛1用0.6mmHDPE膜覆盖,四周垫高压实,密闭贮存至少30天以上。
(三)启动厌氧发酵
将厌氧发酵所需物料(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通过车辆2运输至处理中心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该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进料斗3、进料器4、厌氧发酵池5、固液分离机6、回流泵7)旁,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将经预处理并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送入厌氧发酵池5。
启动厌氧发酵时,在向进料斗中添加破碎秸秆的同时,按照25%的接种比(鲜重比),同步在进料斗3中添加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混合均匀后,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厌氧发酵池5;
并且,按照秸秆:鸡粪为20:1(干重)的比例一次性添加鸡粪N源,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发酵装置(厌氧发酵池5),控制反应物料C/N≤50:1。
(四)运行厌氧发酵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沼液回流至进料端,用于调节反应物料含固率,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保障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运行厌氧发酵中,考虑能源自身消耗,通过保温措施控制反应物料温度为35~40℃,物料停留周期不少于30天。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6处理,通过回流泵7将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多余的沼液稀释后作为秸秆预处理后堆垛时的喷洒液。
运行厌氧发酵中,在调试产气率达300L/kg TS以上、沼气CH4含量达60%以上后,每间隔20天集中补充1次N源添加物,按照处理1吨秸秆(干重)补充添加75kg鸡粪(干重)。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预处理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规律,收集秸秆,秸秆采用田间集中收集方式;将收集的秸秆进行集中机械破碎,水稻、小麦秸秆破碎至5cm以内,玉米等其它有机废弃物秸秆破碎至8cm以内。
(二)堆垛密闭保存
将破碎后的秸秆运至合理位置分散堆放(即堆成垛后存放);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0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20L左右,调节物料(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其中,所述的稀碱溶液为5mg/L的Ca(OH)2溶液;所述的稀释沼液为处理系统固液分离液的8倍稀释液;破碎秸秆堆垛的高度控制在5m以内,占地控制在30m2以内;破碎秸秆堆垛1用0.5mmHDPE膜覆盖,四周垫高压实,密闭贮存至少30天以上。
(三)启动厌氧发酵
将厌氧发酵所需物料(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通过车辆2运输至处理中心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该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进料斗3、进料器4、厌氧发酵池5、固液分离机6、回流泵7)旁,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将经预处理并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送入厌氧发酵池5。
启动厌氧发酵时,在向进料斗中添加破碎秸秆的同时,按照15%的接种比(鲜重比),同步在进料斗3中添加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混合均匀后,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厌氧发酵池5;
并且,按照秸秆:有机污泥为10:1(干重)的比例一次性添加有机污泥N源,经进料斗3通过进料器4送入发酵装置(厌氧发酵池5),控制反应物料C/N≤50:1。
(四)运行厌氧发酵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沼液回流至进料端,用于调节反应物料含固率,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保障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运行厌氧发酵中,考虑能源自身消耗,通过保温措施控制反应物料温度为35~40℃,物料停留周期不少于30天。
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6处理,通过回流泵7将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多余的沼液稀释后作为秸秆预处理后堆垛时的喷洒液。
运行厌氧发酵中,在调试产气率达300L/kg TS以上、沼气CH4含量达60%以上后,每间隔10天集中补充添加1次N源添加物,按照处理1吨秸秆(干重)补充添加50kg有机污泥(干重)。
应用试验例1
以水稻秸秆为处理对象,用日处理100kg/d的干式厌氧发酵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干式厌氧发酵,观测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情况。
启动阶段,添加预处理并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稻秸从10kg/d逐步过渡到80kg/d,在第45天达到稳定进料80kg/d,奶牛场沼液接种物和猪粪N源按照相应比例添加。运行结果(见图2)显示,内部发酵物料在达35℃以后,日产气量逐步增速,首个产气峰值为19.5m3/d,沼气中CH4含量稳定在60~70%,可不经脱水脱硫直接燃烧;第47天开始按20kg/d的量排渣,沼渣含固率约19.5%,低于发酵原料的59.5%。按照稳定进出料60天的观测数据计算,干物质产气量达361.7L/kg TS,达到了理论产气量的71.1%;在稳定进料阶段,前面运行一段时间后,按20kg/d添加猪粪N源(图2中的6月22日到7月22日),但从停止添加猪粪之后的第32天,单日产气量下降至10.3m3/d,产气量削减近50%;之后,连续3天,按照100kg/d添加鲜猪粪(图2中的8月25-27日)即集中补充添加猪粪300kg后,单日产气量逐步回升至20m3/d上下,再运行一段时间单日产气量达到25-30m3/d,说明针对纤维秸秆类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定期补充N源十分重要。
应用试验例2
以水稻秸秆为处理对象,采用4套全自动不锈钢厌氧发酵罐装置(非标定制),单个厌氧发酵罐罐体容积5L,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干式厌氧发酵,观测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情况。
首先,将稻秸粉碎至≤3cm后堆垛密闭保存1个月;然后,启动厌氧发酵,按20%的接种比(鲜重比)接种奶牛场沼液;之后,运行厌氧发酵,排渣经固液分离机6处理,通过回流泵7将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20%(即进料TS控制为20%),反应温度35℃,每12h搅拌翻动物料30min,搅拌机转速20r/min;分2批考察启动厌氧发酵时8个梯度的猪粪接种量对秸秆干式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
运行结果(见图3、图4)显示,综合考虑沼气产量和质量,稻秸:猪粪为15:1(干重,C/N为50:1)最优,干物质日产气率7.35m3/d·tTS,达80%总产气量在第28d,CH4含量达50%时间为第12d,与低C/N组无差别,但优于其他高C/N处理组在总产气量和CH4含量达50%时间上的表现,说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C/N最好控制在50:1以下为宜。

Claims (10)

1.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秸秆集中收集、破碎预处理,然后堆垛保存,在堆垛保存过程中,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调节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之后,将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运至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处,启动厌氧发酵;启动厌氧发酵时,按照15-25%的接种比例接种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并加入N源添加物;最后,运行厌氧发酵;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的固液分离液即沼液回流至进料端,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预处理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规律,收集秸秆,秸秆采用田间集中收集方式;将收集的秸秆进行集中机械破碎,水稻、小麦秸秆破碎至5cm以内,包括玉米在内的其它有机废弃物秸秆破碎至8cm以内;
(二)堆垛密闭保存
将破碎后的秸秆运至合理位置分散堆放,即堆成垛后存放;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0-20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20-180L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调节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破碎秸秆堆垛覆膜密闭,四周垫高压实,贮存至少30天以上;
(三)启动厌氧发酵
将厌氧发酵所需物料即堆垛保存后的破碎秸秆,通过车辆运输至处理系统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旁,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厌氧发酵池;
在进料斗中添加破碎秸秆时,按照15-25%的接种比,同步在进料斗中添加鲜牛粪或奶牛场沼液,混合均匀后,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厌氧发酵池;
并且,按照秸秆:猪粪为10:1-20:1的干重比例,一次性添加N源添加物,经进料斗通过进料器送入厌氧发酵池,控制反应物料C/N≤50:1;
(四)运行厌氧发酵
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按需将一定比例的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并定期补充N源添加物,保障厌氧发酵系统稳定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破碎秸秆堆垛的高度控制在5m以内,占地控制在30m2以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破碎秸秆堆垛用HDPE膜覆盖,四周垫高压实,密闭贮存至少30天以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在堆垛过程中,破碎秸秆每堆高15cm,均匀喷洒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1次并压实;按照每吨秸秆喷洒150L稀碱溶液或稀释沼液,调节破碎秸秆的含固率在15~3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所述的稀碱溶液为5-10mg/L的Ca(OH)2溶液;所述的稀释沼液为处理系统固液分离液的8-12倍稀释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控制反应物料温度为35~40℃,物料停留周期不少于30天。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在运行厌氧发酵中,排渣经固液分离机处理,通过回流泵将部分沼液即固液分离液回流至进料端,控制反应物料含固率在10~20%;多余的沼液稀释后作为秸秆预处理后堆垛时的喷洒液。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在运行厌氧发酵中,在调试产气率达300L/kg TS以上、沼气CH4含量达60%以上后,每间隔10-20天集中补充添加1次N源添加物,按照每处理1吨秸秆补充添加25-75kg N源添加物,按干重计。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源添加物为猪粪、鸡粪、有机污泥、无机肥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910208360.3A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Active CN110004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8360.3A CN110004186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8360.3A CN110004186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4186A true CN110004186A (zh) 2019-07-12
CN110004186B CN110004186B (zh) 2020-12-15

Family

ID=67167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8360.3A Active CN110004186B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41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9256A (zh) * 2021-01-13 2021-04-20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稻秸沼渣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6239277A (zh) * 2023-02-15 2023-06-09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污湿式厌氧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9700A1 (de) * 2007-06-27 2009-01-08 Michael Feldmann Biomasse-Kraftwerk
CN101899474A (zh) * 2010-07-22 2010-12-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秸秆沼气化利用的预处理方法
CN102321677A (zh) * 2011-10-13 2012-01-18 雷震 一种利用秸秆制造沼气和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5755056A (zh) * 2016-04-29 2016-07-13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利用打捆秸秆与畜禽粪便联合产沼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9700A1 (de) * 2007-06-27 2009-01-08 Michael Feldmann Biomasse-Kraftwerk
CN101899474A (zh) * 2010-07-22 2010-12-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秸秆沼气化利用的预处理方法
CN102321677A (zh) * 2011-10-13 2012-01-18 雷震 一种利用秸秆制造沼气和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5755056A (zh) * 2016-04-29 2016-07-13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利用打捆秸秆与畜禽粪便联合产沼气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仁杰: "《沼气工程与技术》", 31 January 2011 *
邱凌等: "户用秸秆沼气技术现状与关键技术优化", 《中国沼气》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9256A (zh) * 2021-01-13 2021-04-20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稻秸沼渣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6239277A (zh) * 2023-02-15 2023-06-09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污湿式厌氧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4186B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0262B (zh) 一种消化处理禽畜粪便与秸秆的方法
US8771980B2 (en) Combined liquid to solid-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for biogas production from municipal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CN101565719B (zh) 一种两相多级厌氧发酵有机固体废弃物生产沼气的方法
CN202081096U (zh) 一种高效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系统
US20130065290A1 (en) Combined dry and wet dual phase anaerobic process for biogas production
CN101255074B (zh) 香蕉茎叶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新方法
CN110079448B (zh) 一种秸秆和粪污三段式共发酵制备沼气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25494A (zh) 畜禽废弃物与农作物秸秆干发酵生产沼气的方法
CN102199630A (zh) 一种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及其使用的系统
US20100173354A1 (en) Method for the fermentation of ensilaged renewable raw materials
CN102174586A (zh) 一种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888073B (zh) 复合菌剂预处理秸杆的沼气发酵方法
CN101973682A (zh)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工艺方法
CN107090475A (zh) 一种仿生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工艺
US12024734B2 (en) Method for two-phase partitioning production of medium-chain fatty acid (MCFA) by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CN108467170B (zh) 发酵罐以及包含其的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N110004186B (zh) 一种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方法
CN104593434A (zh) 凹凸棒土混合作物秸秆及粪便发酵生产沼气的方法
CN105755056B (zh) 一种利用打捆秸秆与畜禽粪便联合产沼气的方法
CN106636216A (zh) 一种有机垃圾厌氧发酵酸化控制方法
CN111793655A (zh) 一种鸡粪与玉米秸秆干发酵快速启动工艺及稳定运行方法
CN101696426A (zh) 沼气复合原料及制备方法
CN105418175A (zh) 一种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2559771B (zh) 一种通过生物相分离和优化技术提高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性能的方法
CN108570483A (zh) 一种提高秸秆发酵制备沼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