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4187A -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4187A
CN109994187A CN201910113538.6A CN201910113538A CN109994187A CN 109994187 A CN109994187 A CN 109994187A CN 201910113538 A CN201910113538 A CN 201910113538A CN 109994187 A CN109994187 A CN 109994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dical imaging
identity
log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35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35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4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3059Digital compression and data reduction techniques wher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subset or similar information, e.g. lossy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远程医疗会诊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包括:影像信息获取模块、第一信息传输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的工作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能够避免医疗影像在传输过程中造成数据损坏和重传,提高医疗影像传输的准确性和传输效率,同时能够确保终端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远程医疗会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疗影像是通过含银感光胶片,在X光及荧光板的作用下,经显影和定影后呈现在塑料基片上。但这种传统的医疗影像具有如下缺点:1、污染环境,在使用过程会产生含银含硫废液,需要额外的防污染处理;2、胶片显影、定影、干燥过程耗时,耗人工;3、医疗影像需要医院安排专门的地方和人员来存放。造成医院的成本增加,且由于胶片特有的性质,长时间保存难度增加。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数字化影像和传输奠定基础,实现彻底无胶片放射科和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国内众多医院已完成医院信息化管理,其影像设备逐渐更新为数字化,网络互联和综合图像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变得尤为重要,针对海量医疗图像信息的管理和存储,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大多采用将医疗影像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中方便查看和保存的方案,但是,传统的通过终端-云端的数据上传方式,由于互联网上的带宽也各不相同。影像发送端和影像接收端经过互联网,容易造成数据损坏和重传,导致传输的文件失效,以及由于终端的计算能力和带宽不足,一旦通过互联网上传数据,容易影响到终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解决了在将医疗影像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容易造成数据损坏和重传及影响终端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包括:
影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产生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第一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第二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数据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第一数据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数据解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第二数据调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第二数据对比单元,用于将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解压缩获取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对比单元,还用于对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记录的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之后,所述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之前,还包括:
调取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若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日志删除,并向终端发送重新请求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之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前,还包括:
对比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记录的对应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若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将数据大小不一致的第二日志删除,并发送重新请求获取对应的第二数据包的请求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之后,还包括:
将解压后获得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影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若不一致,则删除解压后获得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重新对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中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中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影像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终端产生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并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能够避免医疗影像信息在传输中损坏和重传的问题,将医疗影像逐级上传直至云端,能够有效提升传输效率,解决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100,包括:影像信息获取模块101、第一信息传输模块102、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第二信息传输模块104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105,其中,影像信息获取模块101、第一信息传输模块102、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第二信息传输模块104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105之间电性连接。
影像信息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某一终端产生了基于某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即某一台医疗影像设备例如CT机,对某一患者进行CT检查后,例如在该患者的用户身份下产生了一份1G的医疗影像信息,其中可以包括图像和文字,通常会以某种专用格式进行封包,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将其作为第一数据包,这时生成一个记录了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的第一日志,之后,将第一数据包及第一日志上传至本地服务器。
第一信息传输模块102用于将获取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
在接收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之后,将该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103之前,可以认为是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中。本地服务器一般是指作为一个医院的集中管理内部数据的服务器,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专用于对接若干台终端及云服务器的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接收到某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包及第一日志后,从第一日志提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并与本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的计算能力及网络速度大多比较低,如果由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直接将数据上传云服务器的话会占用大量带宽和计算能力,很可能会传输失败以及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但是由于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和本地服务器处于同一宽带当中,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为本地局域网通信,特点在于高速据率,短距离,低误码率,不仅能够避免传输失败,也不会占用过多的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的计算能力。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用于将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第一日志中记录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认为是,当本地服务器验证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无数据丢失后,根据预设规则压缩对其进行压缩,比如将1G的第一数据包压缩成8个100M的压缩包,即压缩成一个800M的压缩包,每100M切分为1个分卷,得到由8个100M的压缩包分卷构成的压缩文件,即8个100M的第二数据包,并在第一日志中添加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得到第二日志,之后将第二数据包及第二日志上传云服务器。
第二信息传输模块104用于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105用于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
可以看做是,云服务器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并与云服务器接收到相应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对比无误后,云服务器对所有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最终的基于该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影像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终端产生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并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能够避免医疗影像信息在传输中损坏和重传的问题,将医疗影像逐级上传直至云端,能够有效提升传输效率,解决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的问题。
具体地,该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本地服务器和云服务器,该多个终端设备、本地服务器与云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网络可以包括各种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其中,该多个终端可以是各种医疗设备,例如CT或者MR等等。
服务器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该多个终端设备显示的页面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一般由服务器设备执行,相应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一般设置于服务器设备中。
应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请参阅图2,为图1中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调取单元1031,用于调取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具体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03获取到第一数据包和第一日志之后,第一数据调取单元1031就可以将第一日志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调用。例如,在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为1G,此时第一数据调取单元1031就能够调取该第一数据包大小为1G的信息。
第一数据对比单元1032,用于对比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调取模块1031调取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之后,例如该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为1G,与所述获得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请参阅图3,为图1中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数据处理模块105具体包括:
数据解压单元1051,用于将接收到的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在第二数据处理模块105获取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后,数据解压单元1051对所获取的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即可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第二数据调取单元1052,用于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第二数据对比单元1053,用于将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解压缩获取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对比单元1053用于对比解压后获取的基于患者身份信息的医疗影像信息,与从第二日志中调取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可以判定该医疗影像信息传输正确,若不一致,则可以重新进行解压缩获取新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进一步的,第二数据对比单元1053,还用于对比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当第二数据对比单元1053通过第二日志中调取的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例如为其中一个第二数据包为100M时,对应的所获取的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为1M时,可以判定该第二数据包损坏或丢失,此时即可对该第二数据包进行重新获取。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云服务器从第二日志中提出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即终端产生基于某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并与最终的基于该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如一致,判断数据准确,完成了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产生的医疗影像数据从终端-本地服务器-云服务器的过程。
请参阅图4,为一实施例中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401,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的第一日志。
具体地,当医疗终端产生了基于某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即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该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的第一日志。
步骤S402,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医疗终端产生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便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对该医疗影像信息进行上传与服务器的操作。
步骤S403,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具体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可以通过预设规则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压缩,便于将该第一数据包上传至云服务器,而在进行压缩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切片,即将该数据包分割成一定的几个部分,再分别进行压缩,得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例如,当该第一数据包为500M时,可以将该第一数据包分为5个部分,每个部分100M,再对5个部分的100M进行分别压缩,得到5个第二数据包。
同时,在第一日志中,一一对应的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步骤S404,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具体地,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可以将该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认为,是将该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上传至云服务器。
步骤S405,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二数据包之后,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对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同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可以判定数据传输正确;若不一致,则将获取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删除,并重新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能够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文件损害的情形,同时逐级对文件进行上传,提高文件的传输速率。
具体地,本方法的工作过程为:作为医疗影像设备的终端为某一患者在进行CT扫描后,产生了2G的影像数据文件作为第一数据包及记录有该第一数据包大小为2G的第一日志,终端将通过本地局域网将第一数据包及第一日志上传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及第一日志后,从第一日志提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并与本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验证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为2G无误,之后本地服务器将第一数据根据预设规则压缩后,例如可以将每100M切分为一个分卷,得到18个作为第二数据包的压缩文件分卷,每个100M,少的部分为压缩减少,在第一日志中添加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得到第二日志,并将第二数据包及第二日志上传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接收到所有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后,从第二日志中提出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并与云服务器接收到相应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对比,查验无误之后,云服务器对所有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最终的基于该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服务器从第二日志中提出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即终端产生基于某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并与最终的基于该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查验无误,判断数据准确,完成整个传输过程。
继续参考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方法运行于服务器上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终端设备传输的基于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连接云端服务器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步骤S502,调取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具体地,对比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若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将获取到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一日志删除,并向终端发送重新请求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指令;若一致,则将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503,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504,删除本地服务器中的该第一数据包及第一日志,并返回执行S501步骤。
即当第一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不一致时,删除本地服务器中的该第一数据包和第一日志,并返回执行步骤S501。
步骤S505,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步骤S506,对比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对应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具体地,当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数据大小不一致时,则将数据大小不一致的第二日志删除,并发送重新请求获取对应的第二数据包的请求信息;若一致,则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507,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此时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数据大小一致的情形,即可将该第二数据包和第二日志进行传输。
步骤S508,删除云服务器中的该不一致的第二数据包,并返回执行S505步骤。
此时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数据大小不一致的情形,此时数据可以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或丢失,即可对第二数据包重新进行获取。
步骤S509,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对比是否一致。
步骤S510,将解压后获得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影像信息与第二日志中调取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对比是否一致。
其中,当解压所获得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与第二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不一致时,则删除解压后获得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重新对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步骤S511,删除云服务器中的最终的基于该患者的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返回执行S509步骤。
此时,在第二日志中调取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不一致,即可删除已解压缩的医疗影像信息,并重新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步骤S512,判断数据正确。
此时为解压后获取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和第二日志中记录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一致,则可以判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传输,并可以在云服务器中保存该解压后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以作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对比传输的文件的数据的大小,以及调取记录在日志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两者之间的数据大小是否相同,使得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校验上传的医疗影像信息,极大地减少了最终文件损坏的情形,且逐级上传该医疗影像信息使得传输速率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通过影像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终端产生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并通过第二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能够避免医疗影像信息在传输中损坏和重传的问题,同时做到将医疗影像逐级上传直至云端,能够有效提升传输效率,解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设备。具体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所述计算机设备6包括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61、处理器62、网络接口63。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61-63的计算机设备6,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计算机设备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存储器6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6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计算机设备6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6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计算机设备6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6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所述X方法的程序代码。
所述网络接口6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63通常用于在所述计算机设备6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程序,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影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产生的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第一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第二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调取单元,用于调取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第一数据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数据解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
第二数据调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
第二数据对比单元,用于将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解压缩获取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对比单元,还用于对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记录的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5.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包括第一数据包和记录第一数据包大小的第一日志;
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
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之后,所述通过第一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之前,还包括:
调取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若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日志删除,并向终端发送重新请求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压缩,生成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日志中记录每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生成第二日志之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信息传输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日志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之前,还包括:
对比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记录的对应的数据大小是否一致;
若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将数据大小不一致的第二日志删除,并发送重新请求获取对应的第二数据包的请求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获取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在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与所述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进行对比之后,还包括:
将解压后获得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影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日志中调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
若不一致,则删除解压后获得的所述基于患者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并重新对所述若干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储存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13538.6A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Pending CN109994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3538.6A CN109994187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3538.6A CN109994187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187A true CN109994187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3538.6A Pending CN109994187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41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8932A1 (en) * 1993-10-01 2007-04-05 Collaboration Properties, Inc. Audio Communication with Login Location Addressing
CN106096222A (zh) * 2015-04-27 2016-11-09 登塔尔图像科技公司 使用局域网和云的混合牙科成像系统
CN106657262A (zh) * 2016-11-11 2017-05-10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车载记录文件传输方法和车载数据记录仪
CN107302549A (zh) * 2016-04-14 2017-10-27 宾盛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8932A1 (en) * 1993-10-01 2007-04-05 Collaboration Properties, Inc. Audio Communication with Login Location Addressing
CN106096222A (zh) * 2015-04-27 2016-11-09 登塔尔图像科技公司 使用局域网和云的混合牙科成像系统
CN107302549A (zh) * 2016-04-14 2017-10-27 宾盛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6657262A (zh) * 2016-11-11 2017-05-10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车载记录文件传输方法和车载数据记录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8927A (zh) 容器应用的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1846366U (zh) 一种智能化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CN109542485A (zh) 一种基于蓝牙ble设备端的固件升级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97546A (zh) 医疗信息化辅助医生诊疗系统和方法
CN101409614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41598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972766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用mri信息采集装置及方法
CN106886678A (zh) 医生诊疗辅助系统和方法
CN112422497A (zh)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5422036A (zh) 基于OpenTelemetry的车端SOA服务调用链追踪的方法
CN105550504B (zh) 一种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及医疗信息处理方法
CN109994187A (zh) 一种基于患者用户身份的医疗影像信息云存储系统
CN106936904A (zh) 一种图片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509396A (zh) Pdf文件转图片的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4894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可自适配的智能健康数据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203706207U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压缩医学影像存储传输系统
CN105245579A (zh) 一种配电网系统海量数据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65733A (zh) 一种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109614369A (zh) 一种测试仪器的文件传输方法
WO2019095952A1 (zh) 一种进行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26438B (zh) 一种数据表管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87357A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ode and system
CN109947751A (zh) 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269117A (zh) 一种资源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57234A (zh) 无线数据卡、通信系统及数据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