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5396B -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 Google Patents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5396B
CN109985396B CN201711483865.8A CN201711483865A CN109985396B CN 109985396 B CN109985396 B CN 109985396B CN 201711483865 A CN201711483865 A CN 201711483865A CN 109985396 B CN109985396 B CN 109985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toy
frame
clamping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3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5396A (zh
Inventor
蔡东青
曹永强
吴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3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539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651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4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5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5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5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5Other wheeled vehicles with moving fig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玩具包括:固定件;多个触发件,每个触发件均可活动地设于固定件上;多个翻转件,每个翻转件均枢接于固定件上,且至少两个翻转件分别位于固定件的相对两侧,这两个翻转件分别与一个触发件相配合以处于锁定状态;其中一个触发件被触发时,位于与玩具所在的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玩具腾空翻转至相对一侧的翻转件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另一个触发件被触发时,此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腾空翻转。根据本发明的玩具,可实现多次翻转,玩具的趣味性强。

Description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玩具的造型、款式、功能也越来越多,其中可空翻的玩具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爱,但相关技术中的可空翻的玩具通常仅能够实现一次翻转,玩具的趣味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多次空翻玩具,所述玩具可实现多次空翻,玩具的趣味性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包括:固定件;多个触发件,每个所述触发件均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多个翻转件,每个所述翻转件均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翻转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这两个所述翻转件分别与一个所述触发件相配合以处于锁定状态;其中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位于与玩具所在的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腾空翻转至相对一侧的所述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另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此时位于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腾空翻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可以实现多次空翻,玩具的趣味性强。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玩具还包括限序件,所述限序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以可选择地与任一个所述触发件配合,以控制多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的顺序。
可选地,所述限序件包括本体和外套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限定出限位槽,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上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块中的一个可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以锁定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在其他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块分离以解锁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翻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设有卡合部,对应的与其配合的所述触发件上设有接合部,当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接合部分离以使所述翻转件可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触发件均包括移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移动件上,当所述移动件被触发移动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合部分离且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而蓄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可收展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最后一个所述翻转件转动后触发所述展开组件展开。
可选地,还包括有卡接件和弹簧件,所述卡接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展开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可触发展开组件展开的翻转件上设有拨块,当所述可触发展开组件展开的翻转件翻转时,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卡接件移动使所述卡接部与卡接位分离且所述弹簧件弹性变形而蓄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上的车轮,所述车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件,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触发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可实现两次空翻,趣味性强。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架上侧的翻转件为第一翻转件,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车架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的端部设置;所述车架后端的触发件为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配合;在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一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一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为第二翻转件,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车架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的中心设置;所述车架前端的触发件为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相配合;在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二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车架的上侧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与位于所述车架下侧的翻转件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车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轮,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的后端,且所述后轮的一部分向上突出所述车架,一部分向下突出所述车架;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前轮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前轮,所述上前轮和所述下前轮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前轮的一部分向上突出于所述车架,所述下前轮的一部分向下突出于所述车架。
可选地,还包括有玩具件,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夹持位,所述触发件的被触发端分别伸入到所述夹持位中,当所述玩具件进入到所述夹持位中时碰撞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被触发。
可选地,所述玩具件进入到所述车架后端的夹持位中时触发所述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此时所述车架后端夹持位中的玩具币从所述夹持位中脱离出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未被触发,且第二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再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爆炸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7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8是图1中所示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剖视图,其中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未被触发;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剖视图,其中第一触发件已被触发,第二触发件尚未被触发;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序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展开组件未展开;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展开组件展开;
图14是图13中所示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所示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所示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位置,且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未被触发;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翻转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位置,且第一触发件已被触发,第二触发件尚未被触发;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触发件位于与支撑面相向位置,且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已被触发;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触发件已被触发,第二触发件尚未被触发;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已被触发。
附图标记:
玩具车(玩具)100;
车架(固定件)1;第一夹持位11;第二夹持位12;第一磁铁13;第二磁铁14;阻挡部15;容纳位16;
车轮2;后轮21;上前轮22;下前轮23;
第一翻转件3;第一卡合部31;
第二翻转件4;第二卡合部41;拨块42;
第一触发件5;第一移动件51;联动件511;插接部5111;
锁接件512;第一接合部5121;
第一弹性件52;
第二触发件6;第二移动件61;第二接合部611;限位孔612;第二弹性件62;
限序件7;本体71;限位块72;限位槽721;
展开组件8;身躯部81;卡接位811;头部82;翅膀83;腿脚84;
卡接件9;卡接部91;弹簧件10;
玩具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100。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100包括:固定件1、多个触发件和多个翻转件。
每个触发件均可活动地设于固定件1上,每个翻转件均枢接于固定件1上,且至少两个翻转件分别位于固定件1的相对两侧,这两个翻转件分别与一个触发件相配合以处于锁定状态。具体而言,多个翻转件中至少有两个分别位于固定件1的相对的两侧,例如图1-图8中所示,至少有两个翻转件分别位于固定件1的上下两侧,当然并不限于此,所述两个翻转件还可分别位于固定件1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所述两个翻转件在固定件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可枢转。当所述两个翻转件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触发件配合时,翻转件处于锁定状态,翻转件不能发生枢转。
其中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位于与玩具100所在的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100腾空翻转至相对一侧的所述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另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此时位于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100腾空翻转。
具体地,上述的两个翻转件可以分别为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分别枢接于固定件1的两侧,例如图1-图8中所示,第一翻转件3枢接于固定件1的上侧,第二翻转件4枢接于固定件1的下侧,与第一翻转件3相配合的触发件为第一触发件5(即上述的“其中一个触发件”),与第二翻转件4相配合的触发件为第二触发件6(即上述的“另一个触发件”)。
在玩家把玩该玩具100时,首先将玩具100放置在支撑面上,且使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向,此时若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第一触发件5将相对固定件1活动以使其与第一翻转件3脱离配合,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第一翻转件3相对固定件1转动,在第一翻转件3转动的过程中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100腾空翻转至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例如玩具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腾空翻转180°或540°等,使得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在玩具100完后上述翻转过程后,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时,此时若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第二触发件6将相对固定件1活动以使其与第二翻转件4脱离配合,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第二翻转件4相对固定件1转动,在第二翻转件4转动的过程中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100腾空翻转。可选地,玩具100在第二翻转件4的作用下可腾空翻转90°、180°、270°或360°等。
由此,玩具100在上述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完后一次翻转后,可在第二翻转件4的作用下完成又一次的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仅阐述了玩具100在其两个翻转件的作用下发生的两次腾空翻转,当玩具100的翻转件个数多于两个时,例如当玩具100包括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翻转件时,玩具100可以发生更多次的翻转。
另外,本申请中的翻转件均通过扭簧与固定件1相连,在翻转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扭簧弹性变形而蓄能,在翻转件被解锁时,扭簧恢复变形而释能,翻转件在扭簧的带动下转动。翻转件通过扭簧实现翻转的具体实施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多次空翻玩具100,可以实现多次空翻,玩具100的趣味性强。
可以理解地,玩具100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翻转至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位置,对于上述的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若第一翻转件3先被解锁而发生转动,玩具100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完成翻转后,第二翻转件4自动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此时若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玩具100可进行再一次的翻转。即若第一触发件5先于第二触发件6而被触发,可以保证玩具100多次空翻之间的连贯性,玩具100的趣味性更高。
而玩具100在第二翻转件4作用下翻转角度可以为90°、180°、270°或360°等,当玩具100在第二翻转件4作用下翻转90°、270°或360°等时,对于上述的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若第二翻转件4先被解锁而发生转动,玩具100在第二翻转件4作用下完成翻转后,并不能使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例如当玩具100翻转90°或270°时,翻转完成后,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垂直,当玩具100翻转360°时,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背,此时若要使玩具100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发生翻转,需要额外增加调整玩具100放置状态以使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位置这一步骤,当将玩具100调整至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向位置后,玩具100才可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翻转。即若第二触发件6先于第一触发件5而被触发,将会造成玩具100多次空翻过程产生间断,降低玩具100的趣味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玩具100还包括限序件7,所述限序件7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1上,以可选择地与任一个所述触发件配合,以控制多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的顺序,例如可以控制第二触发件6在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之后才能被触发,从而保证玩具100多次空翻动作的连贯性,提高玩具100的趣味性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限序件7包括本体71和外套在所述本体71上且沿所述本体7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限位块72,两个所述限位块72之间限定出限位槽721,与所述限序件7配合的触发件上设有限位孔612,两个所述限位块72中的一个可配合在所述限位孔612内以锁定与所述限序件7配合的触发件,在其他的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限位孔612与所述限位块72分离以解锁与所述限序件7配合的触发件。例如,限位孔612可以设于上述的第二触发件6上,当两个限位块72内的其中一个配合在该限位孔612内时,第二触发件6被锁定,在上述的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时,限序件7与第一触发件5配合,而使限序件7与限位孔612分离以解锁第二触发件6,此时第二触发件6可被触发,由此保证第二触发件6在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之后才能被触发。
在图9-图10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分别设于固定件1的上下两侧,第一触发件5位于第二触发件6的上方,限序件7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固定件1上,第二触发件6设有限位孔612。如图9中所示,此时玩具100的第一触发件5和第二触发件6均未被触发,且此时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对的位置,在重力作用下,限序件7的一个限位块72配合在限位孔612内以将第二触发件6锁定,由此使得即便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在第一触发件5未被触发时,第二触发件6无法被触发;在玩具100的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时,此时限序件7在重力作用下,限序件7移动以使限位块72与限位孔612分离,第二触发件6被解锁,此时若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第一触发件5移动而配合在限位槽721内,以将限序件7的位置锁定,当玩具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翻转至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位置时(如图10中所示),限序件7仍处于与限位孔612分离的状态,此时第二触发件6可被触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翻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设有卡合部,对应的与其配合的所述触发件上设有接合部,当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接合部分离以使所述翻转件可转动。
具体地,例如图1-图3中所示,第一翻转件3的一端枢接于固定件1的上侧,第一翻转件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合部31,与第一翻转件3配合的第一触发件5上设有第一接合部5121,当第一卡合部31和第一接合部5121配合时,第一翻转件3被锁定,当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时,第一卡合部31和第一接合部5121分离,以使第一翻转件3可转动。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卡合部31和第一接合部5121均形成为卡钩结构。
如图4-图8所示,第二翻转件4的一端枢接于固定件1的下侧,第二翻转件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部41,与第二翻转件4配合的第二触发件6上设有第二接合部611,当第二卡合部41和第二接合部611配合时,第二翻转件4被锁定,当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时,第二卡合部41和第二接合部611分离,以使第二翻转件4可转动。可选地,如图4-图8所示,第二卡合部41形成为卡孔结构,第二接合部611形成为卡钩结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触发件均包括移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1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1,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移动件上,当所述移动件被触发移动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合部分离且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而蓄能,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合部分离后,相对应的翻转件被解锁而翻转,在翻转件被解锁后,弹性件恢复变形而带动相应的触发件自动复位。
例如图1-图3中所示,第一触发件5包括第一移动件51和第一弹性件52,第一移动件51可前后移动地设于固定件1上,第一弹性件5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移动件51和固定件1上,第一接合部5121形成在第一移动件51上,当第一移动件51被触发移动时,第一卡合部31和第一接合部5121分离且第一弹性件52变形而蓄能,第一卡合部31和第一接合部5121分离后,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翻转,且在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后,第一移动件51可在第一弹性件52作用下自动复位。
如图4-图8所示,第二触发件6包括第二移动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第二移动件61可前后移动地设于固定件1上,第二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移动件61和固定件1上,第二接合部611形成在第二移动件61上,当第二移动件61被触发而移动时,第二卡合部41和第二接合部611分离且第二弹性件62变形而蓄能,第二卡合部41和第二接合部611分离后,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而翻转,且在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后,第二移动件61可在第二弹性件62作用下自动复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玩具100还包括展开组件8,展开组件8可收展地设于所述固定件1上,最后一个所述翻转件转动后触发所述展开组件8展开,由此使得玩具100在进行多次空翻后,展开组件8展开而使得玩具100变形,由此进一步增加玩具100的趣味性,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玩具100还包括有卡接件9和弹簧件10,所述卡接件9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1上,所述弹簧件1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接件9和所述固定件1上,所述卡接件9上设有卡接部91,所述展开组件8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91相配合的卡接位811,当卡接部91和卡接位811相互配合时,展开组件8被锁定在收合位置(如图12所示),当卡接部91和卡接位811分离时,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如图13-图16所示)。所述可触发展开组件8展开的翻转件上设有拨块42,当所述可触发展开组件8展开的翻转件翻转时,所述拨块42推动所述卡接件9移动使所述卡接部91与卡接位811分离且所述弹簧件10弹性变形而蓄能。例如图7-图8所示,最后翻转的翻转件为第二翻转件4,第二翻转件4的枢接部上设有拨块42,当第二翻转件4翻转时,拨块42推动卡接件9移动使所述卡接部91与卡接位811分离,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且展开组件8被解锁后,卡接件9可在弹簧件10作用下自动复位。
下面参照图1-图2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100。
所述玩具车100包括车架1和设于所述车架1上的车轮2,所述车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件,所述车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触发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100,可实现二次空翻,玩具车100的趣味性强,用户体验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上侧的翻转件为第一翻转件3,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1的端部设置,例如图1-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可以邻近车架1的后端设置。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也可以邻近车架1的前端设置。所述车架1后端的触发件为第一触发件5,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第一触发件5相配合,在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一触发件5被触发时,所述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100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由于车架1上侧的翻转件和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设于车架1相对的两侧,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翻转180°,可由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翻转至位于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这里通过使所述第一翻转件3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车架1的端部设置,从而使得玩具车100的翻转重心位于玩具车100的端部,从而降低了玩具车100翻转的高度,由此保证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仅翻转180°,而不是360°。
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为了保证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仅翻转180°,还可以通过以下实施方式:
在一些可选示例中,如图2所示,车架1上侧形成有阻挡部15,所述阻挡部15邻近第一翻转件3与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设置,在第一翻转件3翻转的过程中与阻挡部15抵接,以使第一翻转件3的翻转角度小于180°。具体地,当第一翻转件3翻转至与阻挡部15抵接时,第一翻转件3将不能再转动,且当第一翻转件3翻转至与阻挡部15抵接时,第一翻转件3翻转角度小于180°,例如可以为120°、130°或150°等,由于第一翻转件3的翻转角度减小,对应的玩具车100的空翻角度也将减小,由此保证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仅翻转180°。
在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由于第一翻转件3通过扭簧与车架1相连,当第一翻转件3处于锁定状态时,扭簧弹性变形而储能,当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时,第一翻转件3在扭簧作用下翻转,由此可以通过调节扭簧的扭力,进而减小扭簧弹性变形而储存的能量,由此减小第一翻转件3在解锁后的翻转力度和速度,由此保证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的作用下仅翻转18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为第二翻转件4,所述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固定件1的中心设置,所述车架1前端的触发件为第二触发件6,所述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第二触发件6相配合,在所述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100腾空翻转至所述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玩具车100在第二翻转件4的作用下翻转360°,可由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翻转至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通过使第二翻转件4与所述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1的中心设置,由此使得玩具车100的翻转重心邻近车架1的中心,以保证玩具车100的翻转高度,保证玩具车100可在第二翻转件4的作用下翻转36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图8中所示,所述车轮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轮21、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前轮2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前轮23。具体地,所述后轮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1的后端,且所述后轮21的一部分向上突出所述车架1,一部分向下突出所述车架1,所述上前轮22和所述下前轮23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1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前轮22的一部分向上突出于所述车架1,所述下前轮23的一部分向下突出于所述车架1。由此使得该玩具车100可以形成为双面车,当该玩具车100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支撑面相对时,该玩具车100均可行走。由此在玩具车100的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时,玩具车100的后轮21和上前轮22支撑在支撑面上,玩具车100可在后轮21和上前轮22的作用下在支撑面上行走;在玩具车100的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时,玩具车100的后轮21和下前轮23支撑在支撑面上,玩具车100可在后轮21和下前轮23的作用下在支撑面上行走。由此使得与第一翻转件3配合的第一触发件5,以及与第二翻转件4相配合的第二触发件6可在玩具车100处于静止状态时被触发,也可以在玩具车100处于行走过程中被触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玩具车100还包括有玩具件200,车架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夹持位,可选地,夹持位由车架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触发件的被触发端分别伸入到夹持位中,当玩具件200进入到夹持位中时碰撞触发件以使触发件被触发。
如在图1-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车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转件3和第二翻转件4,车架1的后端设有第一触发件5,车架1的前端设有第二触发件6,车架1的后端设有第一夹持位11,车架1的前端设有第二夹持位12。第一触发件5和第二触发件6均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第一触发件5的后端形成所述被触发端,第二触发件6的前端形成所述被触发端,第一触发件5的后端伸入到第一夹持位11内,第二触发件6的前端伸入到第二夹持位12内,当玩具件200进入到第一夹持位11中,玩具件200碰撞第一触发件5而带动第一触发件5向前移动,使得第一触发件5和第一翻转件3分离,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翻转,当玩具件200进入到第二夹持位12中,玩具件200碰触第二触发件6而带动第二触发件6向后移动,使得第二触发件6和第二翻转件4分离,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而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玩具件200进入夹持位内,可以通过手动将玩具件200插入夹持位内,也可以通过朝向夹持位内抛扔、弹射玩具件200,或者将玩具件200放置在支撑面上,通过朝向玩具件200推动玩具车100,以将玩具件200夹持入夹持位内,玩具车100玩法具有多样化特性,由此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小朋友的方向感和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优选地,如图1-图3中所示,第一夹持位11邻近车架1的上侧设置,由此在设于车架1上侧的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向时,第一夹持位11也邻近支撑面,这样在玩具车100行走的过程中,更容易夹持到放置于支撑面上的玩具件200。
同样地,如图4-图8中所示,第二夹持位12邻近车架1的下侧设置,由此在设于车架1下侧的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时,第二夹持位12也邻近支撑面,这样在玩具车100行走的过程中,更容易夹持到放置于支撑面上的玩具件2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位11内可设有第一磁铁13,玩具件200形成为可与第一磁铁13吸附的磁性件,这样在玩具件200邻近第一夹持位11时,玩具件200可被第一磁铁13自动吸入第一夹持位11内。同样地,如图6所示,第二夹持位12内可设有第二磁铁14,由此使得在玩具件200邻近第二夹持位12时,玩具件200可被第二磁铁14自动吸入第二夹持位12内,由此可降低第一触发件5和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的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玩具车100的动作感和科技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玩具件200进入到车架1后端的夹持位中时触发第一触发件5,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转动以使玩具车100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此时车架1后端夹持位中的玩具件200从夹持位中脱离出来。具体地,参考图17以及图20-图21中所示,在玩具车100位于图17中所示的位置时,此时位于车架1上端的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此时若玩具件200进入位于车架1后端的第一夹持位11内,第一触发件件5被触发,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转动以使玩具车100由图17中所示的位置腾空翻转180°至图20中所示的位置,此时位于车架1下侧的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并且此时位于车架1后端的第一夹持位11内的玩具件200由第一夹持位11内飞出脱离,接着若位于车架1前端的第二夹持位12内夹入玩具件200,第二触发件6被触发,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而转动以使玩具车100由图20中所示的位置腾空翻转360°至图21中所示的位置。由此本实施例的玩具车100不仅可以实现二次空翻,并且在第一次空翻后,用于触发其翻转的玩具件200由夹持位内自动脱离出来,动作感强,由此进一步提高玩具车100的趣味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1的上侧设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展开组件8,所述展开组件8与位于所述车架1下侧的翻转件相配合,具体地,展开组件8可收展地设于车架1的上侧,位于车架1下侧的第二翻转件4转动的过程中将会触发展开组件8展开。如图7-图8中所示,玩具车100还包括卡接件9和弹簧件10,卡接件9可以前后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弹簧件1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卡接件9和车架1,卡接件9上设有卡接部91,展开组件8设有与所述卡接部91相配合的卡接位811,第二翻转件4的枢转部上设有拨块42,当第二翻转件4翻转时,拨块42将会推动卡接件9移动,以使卡接部91和卡接位811分离,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
可选地,如图1中所示,车架1的上侧形成有容纳位16,在展开组件8处于收合状态时,展开组件8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容纳位16内。
可选地,展开组件8处于收合状态时,展开组件8可以与车架1共同形成汽车形状,可以为卡车、警车、救护车等大型车,也可以为赛车、跑车、轿车等小型车。当展开组件8展开后,展开组件8可以变形成人物形状(例如简易小人)或动物形状(例如水、陆、空动物均可)。由此玩具车100的结构感更强、趣味性更强。
在图1-图19所示的示例中,展开组件8包括身躯部81、头部82和四肢部,四肢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翅膀8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腿脚84。其中,身躯部81的后端枢接于车架1上侧,头部82枢接于身躯部81的前端,翅膀83枢接于身躯部81的两侧,腿脚84枢接于车架1的两侧,且身躯部81和车架1之间、翅膀83和身躯部81之间以及腿脚84和车架1之间均设有扭簧。
身躯部81上设有上述的卡接位811,在上述展开组件8处于收合状态时,卡接位811和卡接部91配合,身躯部81被锁定在容纳位16内(如图1和图12中所示),同时头部82也容纳在容纳位16内,两个翅膀83与车架1两侧壁分别抵接以使两个翅膀83收合在车架1上,两个腿脚84分别位于两个翅膀83的下方且与两个翅膀83分别抵接,以使两个腿脚84收合在车架1上,且在展开组件8处于收合状态时,身躯部81和车架1之间、翅膀83和身躯部81之间以及腿脚84和车架1之间的扭簧均处于弹性变形储能状态。
当上述第二翻转件4翻转时,拨块42推动卡接件9移动,卡接位811和卡接部91分离,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具体地,身躯部81被解锁且在自身扭簧作用下向上转动弹起,身躯部81向上弹起时将带动翅膀83上移以使翅膀83与车架1两侧壁脱离抵接,翅膀83也被解锁且在自身扭簧作用下朝向两侧弹性转动展开,头部8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在翅膀83随身躯部81上移后,腿脚84和翅膀83分离,腿脚84在自身扭簧作用下向上弹性转动斜竖起来,图13-图16为展开组件8展开后的状态,此时展开组件8变形成飞鸟形状,玩具车100趣味性和娱乐性强。
下面参照图1-图2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二次空翻的玩具车100。
玩具车100包括车架1、设于车架1上的车轮2、第一翻转件3、第二翻转件4、第一触发件5、第二触发件6、限序件7、展开组件8、卡接件9、弹簧件10和玩具件200。
其中车架1的后端向内凹入形成第一夹持位11,车架1的前端向内凹入形成第二夹持位12,且第一夹持位11邻近车架1的上端设置,第二夹持位12邻近车架1的下端设置,第一夹持位11内设有第一磁铁13,第二夹持位12内设有第二磁铁14。
车轮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轮21、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前轮2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前轮23,所述后轮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1的后端,且所述后轮21的一部分向上突出所述车架1,一部分向下突出所述车架1,所述上前轮22和所述下前轮23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1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前轮22的一部分向上突出于所述车架1,所述下前轮23的一部分向下突出于所述车架1,由此使得该玩具车100可以形成为双面车,当该玩具车100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支撑面相对时,该玩具车100均可在支撑面上行走。
第一翻转件3设于车架1上侧,第一翻转件3的后端与车架1枢接,第一翻转件3的前端向下凸出形成第一卡合部31,第一卡合部31形成为卡钩结构,第一翻转件3与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车架1的后端设置,车架1的上侧形成有阻挡部15,第一翻转件3在翻转后与阻挡部15抵接以限制第一翻转件3的翻转角度小于180°。
第一触发件5设于车架1后端,第一触发件5包括第一移动件51和第一弹性件52,第一移动件51包括联动件511和锁接件512,联动件511和锁接件512均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联动件511后端形成所述被触发端,联动件511后端伸入第一夹持位11内,联动件511的前端与锁接件512抵接,第一弹性件5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锁接件512和车架1,锁接件512向上凸起形成可与第一卡合部31相配合的第一接合部5121,第一接合部5121形成为卡钩结构。其中,联动件511上设有插接部5111。
第二翻转件4设于车架1的下侧,第二翻转件4的前端与车架1枢接,第二翻转件4的后端设有第二卡合部41,第二卡合部41形成卡孔结构,第二翻转件4与车架1枢接的枢转轴邻近车架1中心设置。
第二触发件6设于车架1前端,第二触发件6包括第二移动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第二移动件61可前后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第二移动件61的后端向下凸出形成可与第二卡合部41相配合的第二接合部611,第二接合部611形成卡钩结构,第二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车架1和第二移动件61,第二移动件61的前端形成所述被触发端,第二移动件61的前端伸入第二夹持位12内。第二移动件61上设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限位孔612。
限序件7在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限序件7包括本体71和外套在所述本体71上且沿所述本体7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限位块72,两个所述限位块72之间限定出限位槽721,当玩具车100的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时,限序件7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以使位于下方的限位块72配合在限位孔612内以将第二触发件6锁定以防止第二触发件6被误触发,即防止第二触发件6先于第一触发件5而被触发。
当位于第一翻转件3位于与支撑面相向位置时,限序件7在重力作用下反向移动,限位块72与限位孔612分离以将第二触发件6解锁,当联动件511被触发向前移动时,联动件511上的插接部5111将插入限位槽721内,从而将限序件7的位置锁定,当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翻转至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向位置时,由于限序件7的位置被锁定,此时限位块72将无法与限位孔612配合,由此第二触发件6可被触发。
展开组件8可收展地设于车架1上,车架1的上侧形成有容纳位16,在展开组件8处于收合状态时,展开组件8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容纳位16内。展开组件8包括上述的身躯部81、头部82和四肢部,身躯部81上设有卡接位811,卡接位811可以形成为卡孔结构。
卡接件9可以前后移动地设于车架1上,弹簧件1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卡接件9和固定件1,卡接件9向上凸出形成与卡接位811配合的卡接部91,卡接部91可以形成为卡钩结构,当卡接位811与卡接部91配合时,展开组件8被锁定在收合状态,当卡接位811与卡接部91分离时,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
第二翻转件4的枢转部上设有拨块42,当第二翻转件4翻转时,拨块42将会推动卡接件9向后移动,从而使卡接位811与卡接部91分离且同时弹簧件10被压缩,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
下面参考图1-图21描述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玩具车100的玩法以及玩具车100各部件的动作过程。
首先,将展开组件8收合,具体地,翻转第二翻转件4,使得第二卡合部41与第二接合部611配合,以将第二翻转件4扣合在车架1下侧,并且在翻转扣合第二翻转件4时,第二翻转件4上的拨块42与卡接件9分离,卡接件9在弹簧件10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得卡接部91与卡接位811配合,从而将展开组件8锁定在收合状态,然后翻转第一翻转件3,使得第一卡合部31与第一接合部5121配合,以将第一翻转件3扣合在车架1的上侧。
接着将玩具车100底部朝上放置于支撑面上(如图17所示),即此时第二翻转件4与支撑面相背,第一翻转件3与支撑面相向,在支撑面上且位于第一夹持位11前方的位置放置至少两个玩具件200,然后向前推动该玩具车100,以将距离第一夹持位11较近的玩具件200吸夹入第一夹持位11内,玩具件200碰撞联动件511,联动件511移动,带动锁接件512移动,从而使第一卡合部31与第一接合部5121分离且第一弹性件52弹性变形而蓄能,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而带动玩具车100翻转180°。在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后,锁接件512和联动件511可在第一弹性件52作用下自动复位。
上述翻转过程为玩具车100的第一次空翻,在第一次空翻完成后,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且此时第二夹持位12朝向支撑面上的玩具件200(如图18中所示),玩具车100在第一翻转件3作用下翻转后,其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朝前行走,在行走至邻近支撑面上的另一个玩具件200位置时,将该玩具件200吸夹入第二夹持位12内,玩具件200碰撞第二移动件61,第二移动件61移动,从而使第二卡合部41与第二接合部611分离且第二弹性件62弹性变形而蓄能,第二翻转件4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支撑面发生作用,而带动玩具车100翻转360°,玩具车100完成第二次空翻。同时,在第二翻转件4翻转的过程中,拨块42将推动卡接件9移动,以使卡接位811与卡接部91分离且同时弹簧件10被压缩,展开组件8被解锁而展开(如图19中所示),展开组件8的具体展开过程在上文中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玩具车100还可以设有蓄能装置或惯性装置,在蓄能装置或惯性装置在玩具车100被推行后,具有蓄能后释放或惯性带动持续行走的作用,从而在玩具车100完后第一次空翻后,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动能继续向前行走至第二玩具100币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的第一夹持位11吸夹入玩具件200,而触发第一翻转件3被解锁而转动以带动玩具车100腾空翻转180°至第二翻转件4位于与支撑面相向的位置(即玩具车100由图17中所示的位置翻转至图20中所示位置)时,此时第一夹持位11内的玩具件200从第一夹持位11中飞出脱离,接着玩具车100继续向前行走以使第二夹持位12内吸夹支撑面上的另一个玩具件200而触发上述的第二次空翻过程,玩具车100由图20中所示的位置腾空翻转360°至图21中所示的位置。
玩具车100在完成上述的第一次空翻动作后,用于触发其第一次空翻动作的玩具件200由第一夹持位11内飞出脱离,由此玩具车100不仅可以实现二次空翻,并且在第一次空翻后,第一夹持位11内的玩具件200由第一夹持位11中飞出脱离,动作感强,由此进一步提高玩具车的趣味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玩具车100具有多种玩法,上述玩法仅为其多种玩法中的一种,例如还可以朝向夹持位内抛扔、弹射玩具件200等以触发触发件,玩具车100玩法具有多样化特性,由此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小朋友的方向感和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玩具车100,对玩具车100进行一次推动可实现多次翻转和前后夹币,动作连贯炫酷,趣味性强,操作方式新颖有趣,且可用于多个小朋友之间的对抗竞争。同时该玩具车100在翻转的过程中还触发展开组件8展开而使玩具车100变形,由此使得玩具车100更具吸引力。另外,通过设置限序件7,可以协助玩家分清夹币顺序,避免触发件的误触发,由此保证玩具车100多次翻转过程的连贯性,提升用户体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16中所示意的“上”、“下”、“前”、“后”分别指示的是当玩具车100处于正面放置状态时,玩具车100的顶壁、底壁、前端和后端所在的方向。
图17-图21中所示意的“前”代表的是玩具车100在支撑面上所行走的方向,“后”指的是与玩具车100行走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可多次空翻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
多个触发件,每个所述触发件均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
多个翻转件,每个所述翻转件均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且至少两个所述翻转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这两个所述翻转件分别与一个所述触发件相配合以处于锁定状态;
其中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位于与玩具所在的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腾空翻转至相对一侧的所述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另一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此时位于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腾空翻转;
还包括限序件,所述限序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以可选择地与任一个所述触发件配合,以控制多个所述触发件被触发的顺序;
每个所述翻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翻转件的另一端设有卡合部,对应的与其配合的所述触发件上设有接合部,当所述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接合部分离以使所述翻转件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序件包括本体和外套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限定出限位槽,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上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块中的一个可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以锁定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在其他的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块分离以解锁与所述限序件配合的触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发件均包括移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固定件,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移动件上,当所述移动件被触发移动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合部分离且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而蓄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可收展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最后一个所述翻转件转动后触发所述展开组件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多次空翻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接件和弹簧件,所述卡接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展开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展开组件展开的翻转件上设有拨块,当所述展开组件展开的翻转件翻转时,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卡接件移动使所述卡接部与卡接位分离且所述弹簧件弹性变形而蓄能。
6.一种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上的车轮,所述车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件,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侧的翻转件为第一翻转件,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车架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的端部设置;
所述车架后端的触发件为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配合;
在所述第一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一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一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为第二翻转件,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车架枢接的枢转轴邻近所述车架的中心设置;
所述车架前端的触发件为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相配合;
在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且所述第二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并与所述支撑面发生作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所述第二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上侧设有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与位于所述车架下侧的翻转件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后轮,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的后端,且所述后轮的一部分向上突出所述车架,一部分向下突出所述车架;
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前轮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前轮,所述上前轮和所述下前轮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前轮的一部分向上突出于所述车架,所述下前轮的一部分向下突出于所述车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玩具件,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夹持位,所述触发件的被触发端分别伸入到所述夹持位中,当所述玩具件进入到所述夹持位中时碰撞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被触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件进入到所述车架后端的夹持位中时触发所述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翻转件被解锁而转动以使所述玩具车腾空翻转至位于车架下侧的翻转件与所述支撑面相向的位置,此时所述车架后端夹持位中的玩具币从所述夹持位中脱离出来。
CN201711483865.8A 2017-12-29 2017-12-29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Active CN109985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3865.8A CN1099853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PCT/CN2018/114651 WO2019128489A1 (zh) 2017-12-29 2018-11-08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3865.8A CN1099853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5396A CN109985396A (zh) 2019-07-09
CN109985396B true CN109985396B (zh) 2024-04-05

Family

ID=6706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3865.8A Active CN109985396B (zh) 2017-12-29 2017-12-29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5396B (zh)
WO (1) WO201912848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08940A (ko) * 2012-03-26 2013-10-07 최신규 덤블링 자동차 완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놀이 장치
CN104353243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5759671U (zh) * 2016-05-26 2016-12-07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
CN205832602U (zh) * 2016-06-27 2016-12-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二次空翻玩具
CN205832603U (zh) * 2016-06-27 2016-12-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二次夹币玩具
CN205964991U (zh) * 2016-06-27 2017-02-22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形玩具
CN206138743U (zh) * 2016-06-27 2017-05-03 谢晶 一种变形玩具
CN207941194U (zh) * 2017-12-29 2018-10-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91704U (zh) * 2011-08-03 2012-04-18 王得高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自动翻滚玩具
US9283489B2 (en) * 2013-11-21 2016-03-15 Enrico Pischiera Universal vehicle self-right apparatus
CN107261520B (zh) * 2017-07-28 2019-09-24 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翻转变形的玩具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08940A (ko) * 2012-03-26 2013-10-07 최신규 덤블링 자동차 완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놀이 장치
CN104353243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5759671U (zh) * 2016-05-26 2016-12-07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
CN205832602U (zh) * 2016-06-27 2016-12-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二次空翻玩具
CN205832603U (zh) * 2016-06-27 2016-12-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二次夹币玩具
CN205964991U (zh) * 2016-06-27 2017-02-22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形玩具
CN206138743U (zh) * 2016-06-27 2017-05-03 谢晶 一种变形玩具
CN207941194U (zh) * 2017-12-29 2018-10-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5396A (zh) 2019-07-09
WO2019128489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2509U (zh) 可弹射的玩具车
CN207941194U (zh)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KR101605604B1 (ko) 아이템 투척 완구용 자동차
CN109091881B (zh) 变形汽车玩具
KR102251988B1 (ko) 모자체 완구
CN108463276A (zh) 配备发射装置的变形玩具
KR102164206B1 (ko) 부품을 발사가능한 완구
CN205964991U (zh) 可变形玩具
CN107771098B (zh) 变形玩具
CN207822512U (zh) 可二次翻转变形的玩具车
CN107537160B (zh) 可二次夹币玩具
CN207822515U (zh) 翻转组合玩具
CN207941195U (zh) 翻转组合玩具
CN109985396B (zh)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CN209997191U (zh) 可分裂组合的玩具套装
CN210728651U (zh) 陀螺合体和具有其的玩具
CN110270102B (zh) 功能旋转玩具
WO2022143488A1 (zh) 可换向的玩具车
CN113332736B (zh) 多功能联动玩具和可多次变形的玩具体
CN214260649U (zh) 单次触发多次腾空的玩具
CN110251953B (zh) 可嵌套变形的玩具套装
CN210874087U (zh) 运动触发的玩具车
CN209475573U (zh) 可上下合体的玩具套装
CN115245684A (zh) 一种触发可动玩具
CN209596560U (zh) 多重合体的玩具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