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1436B -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1436B
CN109981436B CN201910134387.2A CN201910134387A CN109981436B CN 109981436 B CN109981436 B CN 109981436B CN 201910134387 A CN201910134387 A CN 201910134387A CN 109981436 B CN109981436 B CN 109981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signaling
external
routing
domain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43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1436A (zh
Inventor
夏同飞
胡健
王大勇
邵善阳
汤才宝
夏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Ru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Ru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Ru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Ru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43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1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1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本域系统、至少一个外域系统,所述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都具有至少一个域系统,该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路由模块,该路由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生成路由表,以及用于建立本域到外域或外域到本域的路由路径;通过引入域的概念,将系统以域为单位进行划分,通过确立域的层级关系,通过域间关系建立系统间路由模块的互通通道,通过数据和信令与域的绑定,能够实现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信息的互通。本发明数据仍处于所属系统内部,需要时可实时从对应系统获取,而无需将数据同步到其他系统,解决了传统方式中需要进行数据同步,存在数据冗余、不及时及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并催生了一系列的业务平台系统。这些业务系统的出现,实现了业务的信息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由于区域分散,管理独立等因素,存在业务系统重复搭建,每个区域都建有一套相同的业务系统。这就形成了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共享数据和对整体业务的管理。比如,在行政管理层级的部门中,由于各地方部门的级别管理的独立,并不能共同使用一套业务系统,需要各自独立部署,自己管理。上级部门作为下级地方部门的管理者,需要管理各地方业务系统。传统的解决方式是上级部门业务系统从各下级部门拉取数据保存到上级业务系统中,或是下级部门业务系统将数据推送到上级业务系统,并保存到上级业务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做到信息数据的互通,本质是进行数据的同步。这种数据同步的方式存在上级业务系统和下级业务系统数据重复,造成大量数据冗余;数据同步方式存在时效性,不够做到及时一致,并且效率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多层级业务系统中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在对等系统独立情况下的互通,并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使用不方便,数据冗余,同步不及时、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本域系统;
至少一个外域系统;
所述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都具有至少一个域系统,该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路由模块,该路由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生成路由表,以及用于建立本域到外域或外域到本域的路由路径;
将互通的域系统指定层级关系,在父域系统内添加子域系统的信息,并在子域系统的ParentDomainID属性中填写父域系统的DomainID属性。
进一步地,所述互通的域系统为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互通时,所述本域系统内添加外域系统的信息包括DomainType属性为外域、外域的DomainID,以及与外域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并将该外域的ParentDomainID填写为父域的DomainID。
所述域系统内的所有信令都携带来源域DomainID和目标域的DomainID,用于标识信令的路由路径。
优选地,所述域系统之间为对等独立且数据互不可见。
一种采用上述系统的跨域互通方法,包括:
S1、获取登录域的层级关系,生成域列表;
S2、向登录域的路由模块发送信令;
S3、路由模块收到该信令后取出信令的目标域DomainID,从路由表中取出对应域的信息,通过DomainType确定域的类型;
若为本域,路由模块将信令直接路由至系统内部目标;若为外域,则将信令由路由通道发送给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外域系统路由模块收到信令后继续按照本步骤处理,直到路由到信令的目标域;
S4、信令的目标域接收到信令后,处理信令并发送信令返回结果至信令目标域的路由模块,执行步骤S3,直到路由到返回结果的目标域。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信令的来源域DomainID为登录域的DomainID,信令的目标域为发送信令接收目标域的DomainID。
优选地,步骤S4中,返回结果来源域的DomainID为信令目标域的DomainID,返回结果目标域的DomainID为信令来源域的DomainID。
进一步地,所述路由模块中路由通道的建立方法具体为:
路由模块从系统内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并加入到路由表中,遍历路由表中的每一个域,通过DomainType确定是本域还是外域;
若为外域,路由模块取出域信息中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与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建立本域到外域的路由路径;外域系统路由模块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会将连接域加入到路由表中,建立外域到连接域的路由路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通过引入域的概念,将系统以域为单位进行划分,通过确立域的层级关系,通过域间关系建立系统间路由模块的互通通道,通过数据和信令与域的绑定,能够实现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信息的互通;采用本发明的系统间的数据仍处于所属系统内部,需要时可实时从对应系统获取,而无需将数据同步到其他系统,解决了传统方式中需要进行数据同步,存在数据冗余、不及时及效率低的问题,还实现了系统的完全互通,实时交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域是对系统内部的资源信息数据进行划分的独立的逻辑组织,每个域都有一个DomainID属性,作为域的唯一标识。按是否为系统内部域还是外部系统域,分为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两类,而每个域都有DomainType属性,标识域是内域还是外域的类型。
域系统之间具有树形层级关系,一个域的上级域称为父域,该域就是父域的子域。每个域都有ParentDomainID属性,指定父域的DomainID。若DomainID为0说明该域没有父域,若不为0,有父域,且为父域的DomainID。一个域可以同时作为父域和子域。
本发明将系统以域为单位进行划分,系统内可创建多个域,域之间都是对等独立的,且数据互不可见。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添加域的DomainID属性,用于标识数据的所属域。
本发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域系统、至少一个外域系统,所述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都具有至少一个域系统,该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路由模块,该路由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生成路由表,以及用于建立本域到外域或外域到本域的路由路径。
在进行跨域互通时,根据域类型可分为系统内本域互通和系统间外域互通。如果是系统内本域互通,那么仅为系统内部数据的互通,不涉及外部系统数据,并将互通的域指定层级关系,在作为子域的ParentDomainID属性中填写父域的DomainID。
如果是系统间外域互通,同样需要指定互通域的层级关系,首先在父域系统内添加一条外域系统的信息,该信息包括DomainType属性为外域、外域的DomainID,以及与外域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及账号。最后将该外域的ParentDomainID填写为父域的DomainID。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的跨域互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登录域的层级关系,生成域列表;
S2、向登录域的路由模块发送信令;
S3、路由模块收到该信令后取出信令的目标域DomainID,从路由表中取出对应域的信息,通过DomainType确定域的类型;
若为本域,路由模块将信令直接路由至系统内部目标;若为外域,则将信令由路由通道发送给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外域系统路由模块收到信令后继续按照本步骤处理,直到路由到信令的目标域;
S4、信令的目标域接收到信令后,处理信令并发送信令返回结果至信令目标域的路由模块,执行步骤S3,直到路由到返回结果的目标域。
发送的结果信令目标收到后,完整的信令路由过程到此结束。
步骤S2中,所述信令的来源域DomainID为登录域的DomainID,信令的目标域为发送信令接收目标域的DomainID。
步骤S4中,返回结果来源域的DomainID为信令目标域的DomainID,返回结果目标域的DomainID为信令来源域的DomainID。
所述路由模块中路由通道的建立方法具体为:
系统启动后,路由模块从系统内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并加入到路由表中,遍历路由表中的每一个域,通过DomainType确定是本域还是外域;
若为外域,路由模块取出域信息中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与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建立本域到外域的路由路径;外域系统路由模块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会将连接域加入到路由表中,建立外域到连接域的路由路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两个需要进行互通的业务系统域A和B,并确定B域为A域的子域。在A域系统内添加B域的信息,包括DomainType属性为外域,同时记录B域的DomainID,与B域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及账号。最后将B域的ParentDomainID填写为A域的DomainID。
系统启动后,路由模块从系统内获取所有A域和B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并加入到路由表中。遍历表中的每一个域,通过DomainType确定B域是外域,取出B域信息中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与B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形成A域到B域的路由路径。B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在连接建立后,将A域加入到自己的路由表中,形成B域到A域的路由路径。
用户登录到A域时,先获取A域的层级关系,并生成域列表。用户向B域发送信令时,信令的来源域DomainID为A域的DomainID,目标域为B域的DomainID。将信令发送给系统的路由模块。
路由模块收到该信令后取出信令的目标域DomainID,并从路由表中找到对应的B域。通过B域的DomainType确定是外域,路由模块找到与B域建立的路由通道,将信令由路由通道发送给B域系统的路由模块。
B域系统路由模块收到信息后发现是本域,将信令发送给系统内目标。目标接收到信令后,处理信令并发送信令返回结果。发送结果信令来源域的DomainID为B域的DomainID,目标域的DomainID为A域的DomainID。将信令发送给系统的路由模块。
路由模块收到该信令后取出信令的目标域DomainID,并从路由表中找到对应的A域。通过A域的DomainType确定是外域,路由模块找到与A域建立的路由通道,将信令由路由通道发送给A域系统的路由模块。A域系统路由模块收到信息后发现是本域,将信令发送给系统内目标。
A域目标至此就收到了结果信令,实现了A域到B域,B域到A域的互通。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跨域互通系统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登录域的层级关系,生成域列表;
S2、向登录域的路由模块发送信令;
S3、路由模块收到该信令后取出信令的目标域DomainID,从路由表中取出对应域的信息,通过DomainType确定域的类型;
若为本域,路由模块将信令直接路由至系统内部目标;若为外域,则将信令由路由通道发送给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外域系统路由模块收到信令后继续按照本步骤处理,直到路由到信令的目标域;
S4、信令的目标域接收到信令后,处理信令并发送信令返回结果至信令目标域的路由模块,执行步骤S3,直到路由到返回结果的目标域;
所述跨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本域系统;
至少一个外域系统;
所述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都具有至少一个域系统,该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路由模块,该路由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生成路由表,以及用于建立本域到外域或外域到本域的路由路径;
将互通的域系统指定层级关系,在父域系统内添加子域系统的信息,并在子域系统的ParentDomainID属性中填写父域系统的DomainID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信令的来源域DomainID为登录域的DomainID,信令的目标域为发送信令接收目标域的Domain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返回结果来源域的DomainID为信令目标域的DomainID,返回结果目标域的DomainID为信令来源域的Domain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模块中路由通道的建立方法具体为:
路由模块从系统内获取所有域的信息和层级关系并加入到路由表中,遍历路由表中的每一个域,通过DomainType确定是本域还是外域;
若为外域,路由模块取出域信息中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与外域系统的路由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建立本域到外域的路由路径;外域系统路由模块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会将连接域加入到路由表中,建立外域到连接域的路由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的域系统为本域系统和外域系统互通时,所述本域系统内添加外域系统的信息包括DomainType属性为外域、外域的DomainID,以及与外域系统建立通信连接的IP地址、端口和账号,并将该外域的ParentDomainID填写为父域的DomainI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系统内的所有信令都携带来源域DomainID和目标域的DomainID,用于标识信令的路由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系统之间为对等独立且数据互不可见。
CN201910134387.2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981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4387.2A CN109981436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4387.2A CN109981436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1436A CN109981436A (zh) 2019-07-05
CN109981436B true CN109981436B (zh) 2021-08-03

Family

ID=6707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4387.2A Active CN109981436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14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7568A (zh) * 2004-05-20 2007-05-02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配置跨域电信服务的开放式服务发现和路由选择机制
CN101073232B (zh) * 2005-02-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系统及其互连方法
CN103098423A (zh) * 2011-08-16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域之间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41463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服务器及分布式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012050A (zh) * 2012-01-02 2014-08-2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跨至少两个域传递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89637A (zh) * 2015-11-24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跨域业务互通的路径建立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0120B2 (en) * 2001-11-29 2006-10-10 Ipsum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pology construction and path identification in a two-level routing domain operated according to a simple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US8009591B2 (en) * 2006-11-30 2011-08-30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overlapping areas that flood routing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7568A (zh) * 2004-05-20 2007-05-02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配置跨域电信服务的开放式服务发现和路由选择机制
CN101073232B (zh) * 2005-02-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系统及其互连方法
CN103098423A (zh) * 2011-08-16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域之间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012050A (zh) * 2012-01-02 2014-08-2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跨至少两个域传递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1463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服务器及分布式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789637A (zh) * 2015-11-24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跨域业务互通的路径建立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1436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5315B (zh) 区块同步方法及装置
US10715485B2 (en) Managing dynamic IP address assignments
CN107360248B (zh) 用于配置局部共识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960801B (zh) 用于确定将根节点链接到多个叶节点的点到多点树的技术
CN111934990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34999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34996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91490B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Yang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ulti-stratum resources integration based on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elastic data center optical interconnect
CN103688497A (zh) 跨域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EP3682597B1 (en) Modeling access networks as trees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s
CN107710196A (zh) 一种管理资源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37116A (zh) 消息保序方法及装置
CN105591911B (zh) 一种lsp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981436B (zh) 一种基于对等特性的跨域互通系统及方法
CN100596087C (zh) Ftn匹配管理方法
CN108370329B (zh) 管理功能对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2242B (zh) 级联存储阵列系统的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3556281A (zh) 一种重新路由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73212A (zh)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34792A (zh)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60269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puter system
US20180234332A1 (en) Localizing traffic using network topology
CN110875886A (zh) 一种用于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38987A (zh) 一种路由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