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624A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6624A CN109976624A CN201711465994.4A CN201711465994A CN109976624A CN 109976624 A CN109976624 A CN 109976624A CN 201711465994 A CN201711465994 A CN 201711465994A CN 109976624 A CN109976624 A CN 1099766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axis
- offset
- display
- reference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2—3D-info-object: information is displayed on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 of a three dimensional manipulable object, e.g. on the faces of a cube that can be rotated by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本申请通过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层根据操作偏移量调整该图层的显示位置以实现三维显示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所带来的实现方式较为繁琐,且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其仅靠修改图层的位置实现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三维建模,实现方式简单,由于只是对二维图层进行处理,因此运算量小,节省了终端的硬件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维显示是将三维模型以透视视角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来的显示方式。
相关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图像显示方法为: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生成相对于观察者视角的二维画面进行显示。由于相关技术中的图像显示方法需要预先建立三维模型,三维建模需要消耗较多的硬件计算资源才能实现,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终端不太适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图像显示方法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所述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所述第二拼合图是重新对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得到的图。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界面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n≥2;
接收控制操作;
根据所述控制操作对所述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水平显示位置和/或竖直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是调整位置后的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所述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所述第二拼合图是重新对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得到的图。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图像中的n个图层根据操作偏移量调整每个图层的显示位置以实现三维显示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所带来的实现方式较为繁琐,且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其仅靠修改图层的位置实现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三维建模,实现方式简单,由于只是对二维图层进行处理,因此运算量小,节省了终端的硬件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实施环境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拼合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信号产生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陀螺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在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拼合图的示意图;
图11是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在显示界面显示第二拼合图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装置框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实施环境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终端110以及服务器120。
服务器120存储有多个拼合图,至少一个拼合图由n个图层叠加拼接而成,终端110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服务器120建立连接,其中,n≥2。
终端110通常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读取服务器120中存储的一个拼合图,并在显示界面上显示该拼合图,该拼合图由n个图层叠加拼合而成,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随着用户对终端110的触摸显示屏的滑动操作,或用户改变终端的机身姿态的旋转操作改变位置。
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改变位置:
(1)用户对终端110的触摸显示屏的滑动操作,或用户改变终端的机身姿态的旋转操作产生操作信号,终端110向服务器120发送操作信号,服务器120根据该操作信号修改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位置。
(2)用户对终端110的触摸显示屏的滑动操作,或用户改变终端的机身姿态的旋转操作产生操作信号,终端110自行根据该操作信号修改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是具有显示能力,可以有触摸显示屏或普通显示屏的终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具有陀螺仪传感器,用于采集终端的角动量。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或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为例做示例性说明,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01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
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该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终端300在其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拼合图200,第一拼合图200由图层201、图层202以及图层203拼合而成。
拼合图是由n个图层叠加拼合组成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各个图层位于默认的原始位置的拼合图作为第一拼合图。
示例性的,每个图层中包含不同显示元素,如图3所示,图层201为包含脸部图像的图层、图层202为包含五官图像的图层、图层203为包含头发图像的图层,三个图层拼合的第一拼合图200为包含人脸的图像。
可选地,存在n个图层具有不同的显示元素。通常,每个图层中的显示元素都是不同的。位于上层的图层可以遮盖位于下层的图层,任意一个图层中可以具有透明像素点,从而使得图层能够显示出不规则的显示内容。
在步骤102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例如,操作信号可以是用户点击滑动触摸显示屏所产生的信号,也可以是用户倾斜移动终端所产生的信号。可选地,移动终端中有陀螺仪传感器,能够采集到倾斜移动终端时产生的角速度信号。
终端根据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操作偏移量用于指示第一拼合图中各个图层的位移量。其中,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显示界面的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比如水平向右是x轴正方向;显示界面的竖直方向为y轴方向,比如竖直向下的方向是y轴正方向。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可将终端300的宽所在方向定义为x轴,将终端的长的方向定义为y轴,将垂直于终端300的显示屏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终端300显示屏的正中心定义为坐标原点。操作偏移量在x轴上的分量为x轴偏移量,操作偏移量在y轴上的分量为y轴偏移量。
在步骤103中,终端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终端可以根据操作偏移量对构成第一拼合图的n个图层中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该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水平显示位置和竖直显示位置。终端通过对至少两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调整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相对位置。该距离也可以认为是图层与显示页面的页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也可以称为显示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水平显示位置和竖直显示位置。
可选的,终端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n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可选的,终端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n个图层中至少二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每个图层都具有一个图层参考点来定义图层的位置,例如,图层参考点可以是每个图层的中心点或左上角点,图层参考点具有坐标;显示页面的页面本身也具有页面参考点,页面参考点可以是页面的中心点。页面参考点也具有坐标,可根据每个图层参考点的坐标和页面参考点的坐标获得每个图层和显示页面的距离(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终端可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偏移量对至少一个图层和显示页面之间的水平距离(或称水平显示位置)进行调整,终端可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偏移量对至少一个图层和显示页面之间的竖直距离(或称竖直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4所示,可将终端300的显示屏的正中心,即坐标原点作为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图层201的图层参考点为P1,P1到页面参考点的距离分别为沿x轴方向上的P1x和和沿y轴方向上的P1y;图层202的的图层参考点为P2,P2到页面参考点的距离分别为沿x轴方向上的P2x和和沿y轴方向上的P2y,终端可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偏移量,调整图层201到页面的距离P1x,终端可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偏移量,调整图层201到页面的距离P1y,进而对两个图层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步骤104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终端将调整位置后的n个图层重新叠加后,获得了第二拼合图,并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由于n个图层中会有至少一个图层的位置是根据操作偏移量进行调整的,操作偏移量通常是根据用户点击滑动触摸显示屏或倾斜移动终端产生的信号生成的,因此,第二拼合图是根据至少一个图层的位移所做出的透视上的变形的图像,因此具有三维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图像中的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根据操作偏移量调整该图层的显示位置以实现三维显示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所带来的实现方式较为繁琐,且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其仅靠修改图层的位置实现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三维建模,实现方式简单,由于只是对二维图层进行处理,因此运算量小,节省了终端的硬件资源消耗。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或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为例做示例性说明,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
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该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终端300在其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拼合图200,第一拼合图200由图层201、图层202以及图层203拼合而成。
图像可由至少两个图层组成,例如,每个图层中包含不同显示元素,如图2所示,图层201为包含脸部图像的图层、图层202为包含五官图像的图层、图层203为包含头发图像的图层,三个图层拼合的第一拼合图200为包含人脸的图像。
在步骤402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例如,操作信号可以是用户点击滑动所产生的信号,也可以是用户倾斜移动终端所产生的信号,终端根据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操作偏移量用于指示第一拼合图中各个图层的位移量,其中,由于操作偏移量可能只是在x轴或y轴上具有偏移量,因此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x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x轴偏移量;和/或,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y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y轴偏移量。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操作信号是用户点击滑动所产生的滑动信号。用户点击终端300的触摸显示屏从位置点S1滑动至位置点S2处的滑动距离S产生操作信号,终端可根据该滑动信号的滑动距离S获得第一拼合图在接收到该滑动信号后移动的距离,例如,可根据位置点S1和位置点S2的坐标获得滑动距离S在x轴和/或y轴上的滑动距离,根据滑动距离S在x轴和/或y轴上的滑动距离获得x轴偏移量和/或y轴偏移量。
若操作偏移量具有x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403a;若操作偏移量具有y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403b;若操作偏移量既具有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则先进入步骤403a,再进入步骤403b,或,先进入步骤403b,再进入步骤403a,或,同时进入步骤403a和403b。
在步骤403a中,终端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i≥1。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n个图层中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Pi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Pix和Piy(Pix为Pi与页面参考点在x轴上的距离,Piy为Pi与页面参考点在y轴上的距离),终端根据获得的x轴偏移量,确定Pix的第i偏移值,其中,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例如,编号为1的第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是距离页面参考点最近的图层,编号越大距离页面参考点最远,根据透视关系,当至少一个图层发生移动时,距离页面最近的第一个图层距离用户观看的位置最近,应该移动较慢,距离页面最远的第n个图层距离用户观看的位置最远,应该移动较快,因此,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
在404a中,终端将第一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第一原始距离是Pix在终端接收到操作信号之前的值,终端将第一原始距离与Pix的第i偏移值相加,得到调整后的Pix。
在步骤403b中,终端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终端根据获得的y轴偏移量,确定Piy的第i偏移值,其中,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编号越大,偏移值越大。
在步骤404b中,终端将第二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第二原始距离是Piy在终端接收到操作信号之前的值,终端将第二原始距离与Piy的第i偏移值相加,得到调整后的Piy。
在步骤405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终端根据调整后的Pix、Piy获得图层调整后的位置,将调整位置后的n个图层重新叠加后,获得了第二拼合图,并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层根据操作偏移量调整图层的显示位置以实现三维显示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所带来的实现方式较为繁琐,且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其仅靠修改图层的位置实现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三维建模,实现方式简单,由于只是对二维图层进行处理,因此运算量小,节省了终端的硬件资源消耗。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距离调整图层与显示页面距离的x轴距离,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距离调整图层与显示页面距离的y轴距离,提高了图层位置调整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图层和显示页面之间距离的偏移量和该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解决了每个图层移动调整的距离相同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或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为例做示例性说明,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601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
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该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终端300在其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拼合图200,第一拼合图200由图层201、图层202以及图层203拼合而成。
图像可由至少两个图层组成,例如,图3中图层201为红色通道的图层、图层202为绿色通道的图层、图层203为蓝色通道的图层,由这三个图层拼合的第一拼合图200为彩色的图像。
在步骤602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该操作信号可以是用户倾斜移动终端所产生的信号,终端根据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操作偏移量用于指示第一拼合图中至少一个图层的位移量,由于终端的位移量为一个三维矢量,因此具有x轴、y轴和z轴上的分量,但是由于操作偏移量可能在x轴、y轴或z轴上只具有两个偏移量,例如只是向左倾斜移动只有z轴和x轴的偏移量,因此操作偏移量可以包括x轴偏移量、y轴偏移量和z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两种。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操作信号是用户倾斜移动终端所产生的倾斜移动信号,当用户倾斜移动终端300时,终端300会在x轴、y轴或z轴上因为倾斜移动而产生的角速度分量,三个角速度分量是用户倾斜移动终端产生的转动惯量和终端的重力G的合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角速度分量。终端300设置有陀螺仪,根据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x轴上的第一角速度分量a1生成x轴偏移量;或,终端300根据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y轴上的第二角速度分量a2生成y轴偏移量;或,终端根据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z轴上的第三角速度分量a3,生成z轴偏移量。
若操作偏移量具有x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603a;若操作偏移量具有y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603b;若操作偏移量具有z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603c;若操作偏移量既具有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则先进入步骤603a,再进入步骤603b,或,先进入步骤603b,再进入步骤603a;若操作偏移量既具有x轴偏移量和z轴偏移量则先进入步骤603a,再进入步骤603c,或,先进入步骤603c,再进入步骤603a;若操作偏移量既具有y轴偏移量和z轴偏移量则先进入步骤603b,再进入步骤603c,或,先进入步骤603c,再进入步骤603b;若操作偏移量既具有x轴偏移量、y轴偏移量和z轴偏移量则进入步骤603a,步骤603b以及步骤603c,进入的顺序不做限定。
在步骤603a中,终端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i≥1。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Pi与显示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Pix和Piy(Pix为Pi与显示页面参考点在x轴上的距离,Piy为Pi与显示页面参考点在y轴上的距离),终端根据获得的x轴偏移量,确定Pix的第i偏移值,其中,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例如,编号为1的第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是距离页面参考点最近的图层,编号越大距离页面参考点最远,根据透视关系,当至少一个图层发生移动时,距离页面最近的第一个图层距离用户观看的位置最近,应该移动较慢,距离页面最远的第n个图层距离用户观看的位置最远,应该移动较快,因此,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
在步骤604a中,终端将第一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第一原始距离是Pix在终端接收到操作信号之前的值,终端将第一原始距离与Pix的第i偏移值相加,得到调整后的Pix。
在步骤603b中,终端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终端根据获得的y轴偏移量,确定Piy的第i偏移值,其中,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编号越大,偏移值越大。
在步骤604b中,终端将第二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Piy在接收到操作偏移信号之前在y轴的值为第二原始距离,终端将第二原始距离与Piy的第i偏移值相加,得到调整后的Piy。
在步骤603c中,终端根据z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z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获取到的z轴的偏移量,对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进行调整。
在三维坐标系中沿z轴方向,每个图层之间具有层间距离,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图层201和第二图层202之间的层间距离为D1,第二图层202和第三图层203之间的层间距离为D2,终端根据获取的z轴偏移量,对D1或D2进行修改。
终端根据获得的z轴偏移量,确定Di在z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其中,Di是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编号越大,偏移值越大。
在步骤604c中,终端将第三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
在接收到操作偏移信号之前,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Di为第三原始距离,终端将第三原始距离与Di在z轴上的第i偏移值相加,得到调整后的Di。
在步骤605中,终端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终端根据调整后的Pix、Piy以及Di获得图层调整后的位置,将调整位置后的至少两个图层重新叠加后,获得了第二拼合图,并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层根据操作偏移量调整图层的显示位置以实现三维显示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预先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三维模型所带来的实现方式较为繁琐,且对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其仅靠修改图层的位置实现三维显示效果,不需要三维建模,实现方式简单,由于只是对二维图层进行处理,因此运算量小,节省了终端的硬件资源消耗。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操作偏移量的x轴距离调整图层与显示页面距离的x轴距离,根据操作偏移量的y轴距离调整图层与显示页面距离的y轴距离,根据操作偏移量的z轴距离调整图层与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提高了图层位置调整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图层和显示页面之间距离的偏移量和该图层的编号呈正相关关系,解决了每个图层移动调整的距离相同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获取操作偏移量对至少一个图层与显示页面的距离,以及图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实现空间透视效果,达到三维显示的效果,但是仅仅对每个图层与显示页面的距离,以及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进行调整,从透视效果来看依然有一定的失真,对于立体图像来说,应该具有近大远小的效果,同时,当拼合图远离用户的视野时,其尺寸会变小,因此,终端可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解决该技术问题。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可通过图8的实施例实现。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或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中为例做示例性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图2、图5、图7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701中,终端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
终端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其中,第i缩放比例与x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缩放比例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即,编号越大缩放比例越大,x轴偏移量和图层的编号方式可通过图5以及图7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获得,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702中,终端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进行缩放。
终端在获取了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后,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在x轴方向上进行缩放。
在步骤703中,终端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
终端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其中,第i缩放比例与y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缩放比例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即,编号越大缩放比例越大,y轴偏移量和图层的编号方式可通过图5以及图7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获得,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704中,终端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进行缩放。
终端在获取了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后,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在y轴方向上进行缩放。
终端可以先执行步骤701和步骤702,再执行步骤703和步骤704;或,先执行步骤703和步骤704,再执行步骤701和步骤702。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操作偏移量和每个图层的编号确定每个图层的缩放比例,修改每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从而解决了仅仅对每个图层与页面的距离,以及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进行调整,从透视效果来看依然有一定的失真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拼合图的透视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以x轴方向上的滑动操作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终端3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第一拼合图910是由图层901、图层902、图层903、图层904叠加后的图像。按照每个图层参考点距离显示屏正中心的远近,对四个图层进行编号,第一图层901是包含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主机图像的图层,第二图层902是包含键盘图像的图层,第三图层903是包含耳机图像的图层,第四图层904是包含显卡图像的图层。用户点击触摸显示屏进行滑动操作,如图10所示,由位置S1向右滑动至位置S2,滑动偏移量为S,由于是仅在x轴上的滑动操作,因此操作偏移量仅对应x轴偏移量,随着每个图层编号的增大,图层在x轴上的偏移值逐渐增加,从用户观看的角度,编号最大的第四图层904中的显卡图像在x轴上的偏移量最大,编号最小的第一图层901中的PC主机图像在x轴上的偏移量最小;同时,四个图层随着图层编号的增大缩放比例也逐渐变大,由于向右移动四个图层中的图像会远离用户的观看视角,因此虽然经过放大处理但是从观感上来看其面积并未增加;四个图层经过调整后叠加为第二拼合图920。
同理,如图11所示,由位置S1向左滑动至位置S2,滑动偏移量为S,由于是仅在x轴上的滑动操作,因此操作偏移量仅对应x轴偏移量,随着每个图层编号的增大,图层在x轴上的偏移值逐渐增加,从用户观看的角度,编号最大的第四图层904中的显卡图像在x轴上的偏移量最大,编号最小的第一图层901中的PC主机图像在x轴上的偏移量最小;同时,四个图层随着图层编号的增大缩放比例也逐渐变大,由于向左移动四个图层中的图像会远离用户的观看视角,因此虽然经过放大处理但是从观感上来看其面积并未增加;四个图层经过调整后叠加为第二拼合图920。
各个图层在y轴、z轴上的位置和大小调整和x轴方向上的方法相同,各个图层根据移动终端对各个图层x轴、y轴、z轴方向上进行位置和大小的调整也同上述方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在显示界面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n≥2;
接收控制操作;
根据所述控制操作对所述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的水平显示位置和/或竖直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是调整位置后的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
其中,控制操作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触发的滑动操作;或,
所述控制操作是改变终端的机身姿态的旋转操作。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装置框图,该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101、接收模块1102和处理模块1103。
显示模块1101,用于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操作信号。
处理模块110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显示模块1101,还用于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第二拼合图是重新对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得到的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当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时,根据x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和/或,当操作偏移量包括y轴偏移量时,根据y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第i偏移值与x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i≥1;将第一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第一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第i偏移值与y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将第二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第二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操作偏移量修改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第i缩放比例与x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缩放比例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进行缩小或放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第i缩放比例与y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缩放比例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第i缩放比例对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进行缩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滑动信号。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x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x轴偏移量;和/或,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y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y轴偏移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x轴上的第一角速度分量。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x轴上的第一角速度分量,生成x轴偏移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y轴上的第二角速度分量。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y轴上的第二角速度分量,生成y轴偏移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z轴偏移量。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z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z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z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第i偏移值与z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第i偏移值与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将第三原始距离与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第三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其中,当i=1时,第i-1个图层是显示页面所在的图层。
请参见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2。
处理器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8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202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与处理器1201相连,存储器12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12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图2、图5、图7或图8的图像显示方法。存储器1202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或者它们的组合。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RAM),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例如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磁存储器,例如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 disk),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光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所述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所述第二拼合图是重新对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得到的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n个图层中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包括:
当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所述x轴偏移量时,根据所述x轴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和/或,
当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所述y轴偏移量时,根据所述y轴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x轴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x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i≥1;
将第一原始距离与所述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所述第一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x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y轴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y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y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y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i≥1;
将第二原始距离与所述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所述第二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页面参考点之间的y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缩放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x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x轴方向上的第i缩放比例,所述第i缩放比例与所述x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i缩放比例与所述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所述第i缩放比例对所述第i个图层在所述x轴方向上进行缩小或放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x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所述x轴偏移量;
和/或,
根据接收到的滑动信号在y轴上的滑动距离,生成所述y轴偏移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包括:
根据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x轴上的第一角速度分量,生成所述x轴偏移量;
和/或,
根据所述陀螺仪传感器采集到的y轴上的第二角速度分量,生成所述y轴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偏移量还包括:z轴偏移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z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z轴偏移量修改至少两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z轴偏移量确定第i个图层在z轴方向上的第i偏移值,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z轴偏移量呈正相关关系,所述第i偏移值与所述第i个图层的图层编号呈正相关关系;
将第三原始距离与所述第i偏移值相加后,确定为修改后的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所述第三原始距离是修改前的第i个图层与第i-1个图层之间的层间距离;
其中,当i=1时,所述第i-1个图层是所述显示页面所在的图层。
1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界面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n≥2;
接收控制操作;
根据所述控制操作对所述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的水平显示位置和/或竖直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是调整位置后的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操作是在所述显示界面上触发的滑动操作;
或,
所述控制操作是改变终端的机身姿态的旋转操作。
1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一拼合图,所述第一拼合图是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的图,n≥2;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操作信号生成操作偏移量,所述操作偏移量包括x轴偏移量和y轴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操作偏移量修改所述n个图层中的至少一个图层的图层参考点与所述显示页面的页面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显示页面上显示第二拼合图,所述第二拼合图是重新对所述n个图层进行叠加后得到的图。
14.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5994.4A CN109976624A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5994.4A CN109976624A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6624A true CN109976624A (zh) | 2019-07-05 |
Family
ID=6707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65994.4A Pending CN109976624A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7662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6957A (zh) * | 2019-08-09 | 2019-11-15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0908757A (zh) * | 2019-11-18 | 2020-03-2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内容显示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11782321A (zh) * | 2020-06-24 | 2020-10-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查看页面层级结构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3626832A (zh) * | 2020-05-08 | 2021-11-09 |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1259093A1 (zh) * | 2020-06-24 | 2021-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显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0286A (zh) * | 2014-02-25 | 2014-05-21 | 合肥亿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匹配的坐标点定位方法 |
CN104574256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对图像进行局部选择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27862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 图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6325649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 3d动态显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193442A (zh) * | 2017-06-14 | 2017-09-22 |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形显示方法、图形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11465994.4A patent/CN10997662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4256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对图像进行局部选择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810286A (zh) * | 2014-02-25 | 2014-05-21 | 合肥亿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匹配的坐标点定位方法 |
CN106325649A (zh) * | 2015-06-19 | 2017-01-11 |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 3d动态显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127862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 图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193442A (zh) * | 2017-06-14 | 2017-09-22 |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形显示方法、图形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6957A (zh) * | 2019-08-09 | 2019-11-15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0456957B (zh) * | 2019-08-09 | 2022-05-03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0908757A (zh) * | 2019-11-18 | 2020-03-2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内容显示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10908757B (zh) * | 2019-11-18 | 2022-01-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内容显示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13626832A (zh) * | 2020-05-08 | 2021-11-09 |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782321A (zh) * | 2020-06-24 | 2020-10-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查看页面层级结构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
WO2021259093A1 (zh) * | 2020-06-24 | 2021-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显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US11948537B2 (en) | 2020-06-24 | 2024-04-02 | Zte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73607B2 (en) | Facilitating dynamic detection and intelligent use of segmentation o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s | |
US11133033B2 (en) | Cinematic space-time view synthesis for enhanced viewing experiences in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
CN109976624A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2814000B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US9852495B2 (en) | Morphological and geometric edge filters for edge enhancement in depth images | |
US20180288387A1 (en) | Real-time capturing, processing, and rendering of data for enhanced viewing experiences | |
US20150248198A1 (en) | Zooming user interface frames embedded image frame sequence | |
EP3001406A1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CN106325649B (zh) | 3d动态显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20160195849A1 (en) | Facilitating interactive floating virtual representations of images at computing devices | |
US20150063785A1 (en) | Method of overlappingly displaying visual object on video,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718232A (zh) | 一种任意角平面旋转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0493514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11250643B2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virtual exhibition space using 2.5-dimensionalization | |
EP3482285B1 (en) | Shake event detection system | |
WO2018090914A1 (zh) | 三维视觉效果模拟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显示设备 | |
US9792671B2 (en) | Code filters for coded light depth acquisition in depth images | |
JP6191851B2 (ja) | 文書提示方法およびユーザ端末 | |
CN106131533A (zh)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终端 | |
RU250937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и для просмотр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на устройстве отображения | |
CN105511759A (zh) |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3239811B1 (en) | A method, apparatus or computer program for user control of access to displayed content | |
US11714496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f content | |
CN113608649B (zh) | 滑动列表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955280B1 (ko) | 이미지 내에 포함된 얼굴에 대한 줌 효과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