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4214A -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4214A
CN109974214A CN201910149103.7A CN201910149103A CN109974214A CN 109974214 A CN109974214 A CN 109974214A CN 201910149103 A CN201910149103 A CN 201910149103A CN 109974214 A CN109974214 A CN 10997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equipment
upper computer
regul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9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炳南
陈剑丰
王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1491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4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4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应用于设备调控技术领域,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可以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仅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从而实现了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第一模式,如此,当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无法调控下位机设备时,由于终端可以代替上位机设备调控下位机设备,整个系统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背景技术
许多设备在工程现场安装使用之后,有时还需要工程人员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
比如,在由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组成的系统中,需要对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时。相关技术中,在对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将系统中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都断电停机,影响现场正常工作。以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进一步说明,一般,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总线,与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及下位机设备,其中上位机设备为显示屏或者手操器等,下位机设备包括与总线连接的若干中央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器以及其它设备的控制器,在对显示屏或者手操器等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时,需要将整个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断电停机,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时必须将整个系统停机导致无法工作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应用于通过系统外部的终端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所述系统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终端侧的方法包括:
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是指所述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一种设备调控的装置,用于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所述系统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调控的方法。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协议转换器;所述协议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终端与总线连接,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一种设备调控的系统,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下位机设备和上位机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总线连接的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
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
所述上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所述下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
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是指所述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标志位的值;如果所述标志位的值为所述第一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
和/或,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标志位的值;如果所述标志位的值为所述第二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清除所述标志位;
恢复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标志位,如果不存在所述标志位,恢复所述第三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终端通过协议转换器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协议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设备为显示屏或者手操器;
和/或,所述下位机设备为中央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器;
和/或,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对于包括总线、与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的系统,上位机设备可以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下位机设备可以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的调控指令,相关技术中,当上位机设备需要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时,必须将整个系统停机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设备调控的方案,系统的总线上连接了外部的终端,在终端侧,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可以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仅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从而实现了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第一模式,也称伪主模式,如此,当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无法调控下位机设备时,由于终端可以代替上位机设备调控下位机设备,整个系统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无需进行整个系统的断电停机,实现了对上位机设备的在线维护,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结构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应用于通过系统外部的终端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如图2所示,系统包括总线1、与总线1连接的上位机设备2和下位机设备3,上位机设备2用于向下位机设备3发送调控指令,下位机设备3用于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2发送的调控指令;终端4与总线1连接;如图1所示,终端侧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第一模式是指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步骤12、当接收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其中,下位机设备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图2中以3个为例进行示意。
对于包括总线、与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的系统,上位机设备可以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下位机设备可以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的调控指令,相关技术中,当上位机设备需要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时,必须将整个系统停机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设备调控的方案,系统的总线上连接了外部的终端,在终端侧,当接收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可以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仅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从而实现了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第一模式,也称伪主模式,如此,当上位机设备进行程序更换或者升级等维护工作无法调控下位机设备时,由于终端可以代替上位机设备调控下位机设备,整个系统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无需进行整个系统的断电停机,实现了对上位机设备的在线维护,工作效率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中央空调的场景中。在中央空调的场景中,相应的,上位机设备可以为显示屏或者手操器等,下位机设备可以为中央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器等,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电脑等。其中,电脑可以是平板电脑。相应的,调控指令可以是开关机、温度调节、工作模式调节等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调试的场景中。一般,设备安装到现场之后,还需要进行调试,若待调试设备配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网关模块等联网模块,可以通过远程监控软件进行调试,如果不配备联网模块,则需要工程人员携带终端设备到现场调试,实施时,可以采用上述手机或者电脑作为终端进行现场调试。其中,平板电脑相对手机来说,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为方便,采用手机更佳,相应的,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封装成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安装到手机中,通过手机界面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进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指令。
实施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终端侧监控下位机设备的调控情况,在必要时进行某些控制参数的调控。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第二模式是指终端与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终端和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终端和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上位机设备。如此,终端可以监控并参与上位机设备对下位机设备的调控过程,并优先响应终端的调控指令,调控更加方便,因此,第二模式也称为监控模式。比如,下位机设备为中央空调机组的控制器,终端和上位机设备同时发送了一个温度参数的调控指令时,如果终端设置温度为15摄氏度,上位机设备设置温度为20摄氏度,则以15摄氏度为准进行调控。
当终端退出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或者终端断开与总线的连接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都可以恢复正常的调控模式,为实现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的自动恢复,不管是在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下,都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使得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第三模式是指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其中,心跳帧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无法及时识别终端是否退出或者终端是否断开连接,可选的,预设周期在1-5s,具体的,设置1s,2s均可。
其中,持续预设时间的设置根据心跳帧的预设周期而定,可选的,为预设周期的4-5倍。比如,如果心跳帧的预设周期为1s,持续预设时间可以为5s。
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相同时,可以直接通过数据线连接,直接进行通信即可。当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对终端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其中,通信方式是指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总线方式及相应的通信协议。具体的,如图2所示,终端4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协议转换器5,再通过协议转换器5连接到总线1上,由协议转换器进行通信方式的转换。
以终端为手机举例,手机接口的通信协议一般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通信协议,如果总线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485通信协议,那么,手机接口可以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到CAN/485协议转换器上,再通过CAN/485协议转换器连接到总线上。
为方便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对终端进行识别,终端可以预先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终端的地址。其中,终端的地址可以是预先约定的设备标识号。如此,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可以识别出接收到的指令是否来自终端。
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和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的具体形式有多种,比如都可以用一个字节表示,比如1表示第一模式,0表示第二模式。
相应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当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时,可以设置标志位,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相应的,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可以获取标志位的值;如果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
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还可以当接收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相应的,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可以获取标志位的值;如果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
第一标志值和第二标志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第一标志值可以为1,第二标志值可以为0。
基于上述方案,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还可以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心跳帧时,清除标志位;相应的,恢复第三模式时,具体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标志位,如果不存在标志位,恢复第三模式。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调控的装置,用于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系统包括总线、与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上位机设备用于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第一模式是指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一发送模块302,用于当接收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第二模式是指终端与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终端和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终端和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上位机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是指所述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调控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设备调控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包括:
处理器401,以及与处理器401相连接的存储器402;
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01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以上任意实施例的设备调控的方法。
可选的,当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终端还包括与处理器相连接的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用于将终端与总线连接,对终端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可选的,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设备调控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调控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总线1、与总线1连接的下位机设备3和上位机设备2;还包括与总线1连接的终端4;其中:
终端4,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第一模式是指终端代替上位机设备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
上位机设备2,用于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停止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下位机设备3,用于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可选的,终端,还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第二模式是指终端与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
上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向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下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终端和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终端和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上位机设备。
可选的,终端,还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向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
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第三模式是指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可选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根据接收的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标志位的值;如果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第一模式;
和/或,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根据接收的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标志位的值;如果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第二模式。
可选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心跳帧时,清除标志位;
恢复第三模式时,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标志位,如果不存在标志位,恢复第三模式。
可选的,当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终端通过协议转换器与总线连接;协议转换器,用于对终端与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可选的,上位机设备为显示屏或者手操器;
和/或,下位机设备为中央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器;
和/或,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设备调控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设备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过系统外部的终端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所述系统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终端侧的方法包括:
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是指所述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5.一种设备调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调控,所述系统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上位机设备和下位机设备,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使得所述上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以及,使得所述下位机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调控的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与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终端还包括协议转换器;所述协议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终端与总线连接,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10.一种设备调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与所述总线连接的下位机设备和上位机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总线连接的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一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代替所述上位机设备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所述进入第一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
所述上位机设备,用于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停止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所述下位机设备,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停止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用于接收进入第二模式的指令;所述第二模式是指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设备均能够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的模式;当接收到进入所述第二模式的指令时,分别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
所述上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调控指令;
所述下位机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均接收并响应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和所述上位机设备针对同一参数同时发送的调控指令时仅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并将响应结果同步到所述上位机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用于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发送心跳帧;
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恢复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是指所述下位机设备仅接收并响应所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调控指令的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的值为第一标志值;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标志位的值;如果所述标志位的值为所述第一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模式;
和/或,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时,设置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的值为第二标志值;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模式的标识指令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标志位的值;如果所述标志位的值为所述第二标志值,则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还用于监测到持续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清除所述标志位;
恢复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上位机设备和所述下位机设备均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标志位,如果不存在所述标志位,恢复所述第三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的通信方式不同时,所述终端通过协议转换器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协议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总线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转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设备为显示屏或者手操器;
和/或,所述下位机设备为中央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器;
和/或,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电脑。
CN201910149103.7A 2019-02-27 2019-02-27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Pending CN109974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9103.7A CN109974214A (zh) 2019-02-27 2019-02-27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9103.7A CN109974214A (zh) 2019-02-27 2019-02-27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4214A true CN109974214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9103.7A Pending CN109974214A (zh) 2019-02-27 2019-02-27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421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5405U (zh) * 2013-12-18 2014-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内外机通信设备
CN104949264A (zh) * 2015-05-29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5207866A (zh) * 2015-10-26 2015-12-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控制网络的控制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空调控制网络
CN205066038U (zh) * 2015-09-07 2016-03-02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的上位集成监控系统
EP3131274A1 (en) * 2015-08-13 2017-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7120973A1 (zh) * 2016-01-17 2017-07-20 吴鹏 一种多功能智能空调系统
CN107355944A (zh) * 2017-06-21 2017-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0743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5405U (zh) * 2013-12-18 2014-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内外机通信设备
CN104949264A (zh) * 2015-05-29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系统及智能终端
EP3131274A1 (en) * 2015-08-13 2017-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5066038U (zh) * 2015-09-07 2016-03-02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的上位集成监控系统
CN105207866A (zh) * 2015-10-26 2015-12-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控制网络的控制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空调控制网络
WO2017120973A1 (zh) * 2016-01-17 2017-07-20 吴鹏 一种多功能智能空调系统
CN107355944A (zh) * 2017-06-21 2017-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07436A (zh) * 2017-09-18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954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and settings confirmation/change method used therefor
CN10337587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81086B (zh) 通讯管理机及可编程逻辑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
CN109257795A (zh) 一种进行配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26888A (zh) 一种支持多种近程通信协议的无线智能摄像头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CN109116832A (zh) 车辆诊断数据无线通讯方法
CN105959034A (zh) 解决同频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1947A (zh) 一种空调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9974214A (zh) 设备调控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CN107150340B (zh) 一种机器人群控制装置
CN202979119U (zh) 一种会议摄像系统控制装置
CN104132726A (zh) 信号处理装置与方法、称重系统及搅拌站
CN115982050A (zh) 一种用于IO-Link主站的多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520699B (zh) 落塔实验的装置及方法
CN206023334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器、蓄电池充电管理的移动终端、基于云平台的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
CN107514205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门机控制系统
CN112629146B (zh) 一种远程监控冰箱通信方法
CN207348675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门机控制系统
CN105182807A (zh) 一种基于3g网络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KR100905607B1 (ko) 기지국 시스템에서 알람 수집 방법
CN117311258B (zh) 一种基于udp与plc的多设备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3148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76441B (zh) 生产制造车间的支持多协议转换的wia-fa无线接入设备及方法
CN110995490B (zh) 一种就地模块装置及免配置方法
CN107984240B (zh) 一种dtu通信设备及数控机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