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2337B -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2337B CN109962337B CN201711435470.0A CN201711435470A CN109962337B CN 109962337 B CN109962337 B CN 109962337B CN 201711435470 A CN201711435470 A CN 201711435470A CN 109962337 B CN109962337 B CN 109962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mensional
- microstrip
- array
- antenna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00 effect on sk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0 field theo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带天线及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所述微带天线包括:平面的绝缘基板和集成在所述绝缘基板同侧的至少两个微带帖片;所述微带帖片之间采用并行馈电方式或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从而构成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本发明将传统的封闭式谐振腔结构的微带天线变换为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并用这样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元组合成一维、二维和三维阵列天线,使传统的微带阵列天线变成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该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既具有对称直线阵列天线的纯阻抗的高功率辐射效率和优异的波束赋形效果,又有微带阵列天线便于小型化、集成化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微带阵列天线和半波阵列天线的缺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带天线及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MIMO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通信技术,该技术由传统MIMO技术发展而来,通过在基站端使用大规模多天线,并同时服务于多个用户,从而为信道速率带来了很大的提升。除此外,当天线数趋于无穷大时,各个用户之间的信道向量趋于正交,这使得与传统 MIMO相比,大规模MIMO又具有了一些独特的优点,比如,干扰的因素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中被平均掉了,而一些线性预编码算法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拥有了与非线性算法接近的性能。基于大规模MIMO 的诸多优点,与之有关的各项技术研究也正在逐渐展开,而大规模MIMO天线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目前工程应用的大规模MIMO天线多为微带阵列天线,普通 MIMO天线则多为半波对称直线阵列天线。微带阵列天线的最大缺点是微带阵元是封闭式谐振腔结构,不仅存在严重的虚功损耗,辐射波其实是谐振腔的边缘泄漏波,产生的辐射方向图效果较差,也不便于控制,由此引起系统的波束赋形控制能力较弱。另外,半波对称直线阵列天线因其阵元结构较大,不便于小型化,更不能集成化,很难适应组建大规模MIMO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微带天线及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带天线,包括:平面的绝缘基板和集成在所述绝缘基板同侧的至少两个微带帖片;所述微带帖片之间采用并行馈电方式或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从而构成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包括: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和三维立体阵列天线中的任一种;
所述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平行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 轴相位差;
所述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垂直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 轴相位差;
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其中平行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 X轴相位差,垂直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 轴相位差;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其中X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 轴相位差,Y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Y轴间隙和预设Y轴相位差,Z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其中,所述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为本发明前述的微带天线;所述X 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水平方向,所述Z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垂直方向,所述Y轴为天线赋形波束方向。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带天线及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将传统的封闭式谐振腔结构的微带天线变换为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并用这样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元组合成一维、二维和三维阵列天线,使传统的微带阵列天线变成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该方法实现难度较低,且加工简单,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既具有对称直线阵列天线的纯阻抗的高功率辐射效率和优异的波束赋形效果,又有微带阵列天线便于小型化、集成化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微带阵列天线和半波阵列天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的开放式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的开放式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天线的极坐标方向图;
图4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天线的三维立体方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二维平面2×2阵列方向图极坐标图;
图7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二维平面2×2阵列方向图立体图;
图8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三维立体2×2×2阵列方向图极坐标图;
图9为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三维立体2×2×2阵列方向图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同一基板双面设计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同一基板反射式设计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间隔支架组装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对称直线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15为二维平面2×2对称直线天线阵列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16为三维立体2×2×2对称直线天线阵列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二维2×2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三维立体2×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二维平面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三维立体2×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大规模MIMO天线是5G系统空域多载波应用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研究的、工程应用的大规模MIMO天线多为微带阵列天线,其中的微带帖片阵元虽然体积和重量很小,但封闭式的平面谐振腔结构,不仅存在较大的虚功损耗,腔体边缘泄漏产生的辐射波的方向图效果也差,由此引起系统的波束赋形控制能力较弱。对称直线阵列天线虽然是纯阻抗开放式天线,没有虚功损耗,但直线天线阵元架构较大,不便于小型化和集成化,也不适应组建结构较小的大规模MIMO天线。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和基于是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的开放式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的开放式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微带天线,包括:平面的绝缘基板和集成在所述绝缘基板同侧的至少两个微带帖片;所述微带帖片之间采用并行馈电方式或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从而构成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
具体的,所述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将传统的封闭式谐振腔结构的微带天线变换为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即将闭式谐振腔打开,形成平面的开放式对称结构。该方法实现难度较低,且加工简单。将微带天线的两个阵元帖片,即集成在绝缘基板两面的微带帖片,改为集成在绝缘基板的同侧,且两微带帖片间隔微小,使两帖片的辐射波直接面向辐射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其微带帖片阵元因其极薄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高频趋肤特点更加适合高频辐射天线,且天线功率损耗更小。微带帖片的可集成性,更加适合与控制元件、功放元件集成,使之形成整体辐射部件,更加适合组建大规模MIMO 天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并行馈电方式的馈电连接点为锯齿形状;所述点馈电方式的馈电连接点为位于两微带帖片之间边缘的中点处。
具体的,开放式微带天线的辐射臂因其是平面帖片,在辐射帖片上流动的信号电流要比直线天线复杂,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两种馈电方式简化,一种是并行馈电方式,一种是点馈电方式
请参考图1,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将两个帖片的馈电连接点做成如图1的A所示中的锯齿形状,当馈电信号通过微带从帖片上下边缘同时给帖片馈电时,可以近似认为馈电信号电流是并行从帖片中间流向帖片上下边缘。由于输入给对称直线天线两臂中间馈线接口的电流函数是线电流I(Z)=I0sink(b+|Z|),这样可以将开放式微带天线看成是由数个连续分布的垂直对称直线天线元并行组成,因而可以用对称直线天线一维平行振子阵列理论分析,见图1的B所示。可以看出,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馈电接口较为复杂,接口占用面积较大。
请参考图2,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馈电点位于两帖片中间边缘的中点处,当信号电流馈入时,电流将遵循扩散原理向帖片的上下左右边缘扩散,分析较为复杂,但由于帖片较小,可近似认为帖片中间是对称直线天线,天线上各点的电流再呈现为水平方式向左右流动,形成水平对称直线元,再将所有水平直线天线元叠加,因而同样可以采用一维平行振子阵列理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间是垂直对称直线天线辐射电流,所以每个水平直线天线元的辐射电流元的幅值和相位都不相同,帖片天线的方向图函数要复杂些,但馈电接口简单。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称直线天线、并行馈电方式微带天线和点馈电方式微带天线进行天线方向图分析。
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技术基础是对称直线天线,若要分析开放式微带天线,就须先分析对称干线天线。设观测点距直线天线较远,根据电磁场理论,对于波长为λ、天线长为2b的对称直线天线,如果振子臂较短,当r>>b,下倾角为θ、沿Z向分布的、波数为k=2π/λ、最大幅值为I0、且Z≥0时的信号电流的幅值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I(Z)=I0sin[k(b-Z)]、Z<0时的信号电流的幅值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I(Z)=I0sin[k(b+Z)],所以振子两臂上沿Z轴分布的辐射电流波可以用驻波表述。若作用在天线振上的辐射信号是角频率为ω的谐波,则对称直线天线振子上从中间向辐射臂两端流动的馈电激励源信号电流可以简单地表示为:I(Z,t)=I0sin[k(b-|Z|)]sin(ωt)。
具体的,根据图1的B所示,以图中垂直对称直线天线元为例,对称直线天线上位于Q点的电流元Idz在P点产生的电磁场可以表示为:
dEθ=jη0Idzsinθe-jkR/(2λR)
式中exp(-jkR)是电流元Idz产生的电磁波从Q点到P点的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由于P点远离天线,可以取R=r+Zcosθ,根据泰勒展开,若取1/r最低项,则分母中的R可用r代替,对天线长[-b,b]积分可以得到:
求(1)式模值,可得图1的A所示的对称直线天线的解析式方向图函数:
具体的,根据图1的B和公式(1),位于Q处的宽为dx、高为dz的电流元Idzdx在远端P处的元电场dE可表示为:
dE=jη0Idzdysinθe-jkR/(2λR)
式中exp(-jkR)是电流元Idzdy产生的电磁波从Q点到P点的相位差,信号线电流I=IZ(Z)=I0sin[k(b-|Z|)],由于R>>r,则有近似值成立,若取1/r的最低项,则分母中的R可用r代替,将其代入上式,并对帖片的宽[-a,a]和高[-b,b]积分得:
求(3)式模值可得图1所示的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从(4)式可知,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方向图函数只比对称直线天线方向图函数多了一项阵元宽度因子。
具体的,根据图2的B和公式(1),位于Q处的宽为dx、高为dz的电流元Idzdx在远端P处的元电场dE可表示为:
dE=jη0Idzdxsinθe-jkR/(2λR)
式中exp(-jkR)是电流元Idzdx产生的电磁波从Q点到P点的相位差,其中Z轴电流元为IZ(Z)=I0sin[k(b-|Z|)],X轴电流元为Ix(x)= IZ(Z)sin[k(a-|x|)],所以Q处电流元可以简单表示为 I(x,Z)=I0sin[k(b-|Z|)]sin[k(a-|x|)]。又因为R>>r,则有若取1/r的最低项,分母中R可用r代替,并对帖片的宽[-a,a]和高[-b,b]积分得:
仅对上式中的积分式计算:
所以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在远处P点的场强可以表示为:
求(5)式模值可得图2所示的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方向图函数:
图3为现有的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天线的极坐标方向图,图4为现有的对称直线式、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式和点馈电式三种天线的三维立体方向图,分别通过公式(2)、 (4)、(6)得出,其中取值为:对称直线天线长b=λ/8,开放式微带天线高b=λ/8、宽a=λ/16,极坐标系中的垂直方向图和水平方向图分别取θ=90°位置值。可以看出,由于开放式微带天线是平面辐射,其中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水平方向图比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水平方向图稍有压缩,说明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辐射效果更接近对称直线天线。
请参考图3和图4,开放式微带天线具有对称直线天线相同的辐射方向图,由于点馈电方式更接近对称直线天线,且馈电方式更加简单易行,也更适合帖片阵元的集成。
开放式微带天线不仅可以方便大量帖片振子集成,使天线架构做得更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容易批量成型,也更能节省金属材料,其高频趋肤效应更适合帖片辐射振子,尤其是开放式纯阻抗辐射方式具有较高的功率辐射效率,所以用开放式微带天线作为阵元,组建大规模MIMO天线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包括: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和三维立体阵列天线中的任一种;
所述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如图5中A上,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平行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 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
所述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如图5中A下,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垂直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 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如图5中B,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其中平行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 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垂直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如图5中C,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其中X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Y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Y轴间隙和预设Y轴相位差,Z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其中,所述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为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微带天线;所述X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水平方向,所述Z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垂直方向,所述Y轴为天线赋形波束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前述实施例的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阵元组合成一维、二维和三维阵列天线,使传统的微带阵列天线变成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该方法实现难度较低,且加工简单,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既具有对称直线阵列天线的纯阻抗的高功率辐射效率和优异的波束赋形效果,又有微带阵列天线便于小型化、集成化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微带阵列天线和半波阵列天线的缺点。
具体的,图5中A上所示为阵元宽为2a、高为2b、且间隙很小的 N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平行一维阵列,即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图5中A上所示为阵元宽为2a、高为2b、且间隙很小的M个开放式微带帖片组成的垂直一维阵列,即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其中X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分别为dx和 ax,Z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分别为dz和 az。
具体的,图5中B所示为用N×M个宽为2a、高为2b、且间隙很小的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其中X 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分别为dx和ax,Z 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分别为dz和az。
具体的,图5中C所示为用U×N×M个宽为2a、高为2b、且间隙很小的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其中X 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分别为dx和ax,Y 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Y轴间隙和预设Y轴相位差分别为dy和ay,Z 轴相邻帖片阵元的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分别为dz和az。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
所述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
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具有并行馈电或点馈电的馈电连接方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维、二维和三维微带阵列天线分别具有并行馈电或点馈电得到馈电连接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方向图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一维平行振子阵列。设有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N个,相邻阵元间距dx(dx>2a),相邻阵元激励电流相位差为αx,若帖片信号馈电方式为并行式,第一阵元激励电流为I1、第二阵元激励电流为I2=I1ejαx、…、第N阵元激励电流为IN=I1ejNαx,根据(3)式,则一维平行振子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独立产生的场强可分别表示为E2=EtI2/r2e-jkr2、…、En=EtIn/rne-jkrn,若对r>>Ndy时取泰勒展开一级近似,则复数中可取分母实数中可取r2≈r1、…、rn≈r1,式中是rn与r1的波程差,由此电场取相邻平行阵元的相位差将所有阵元电场叠加,得N元一维平行振子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总电场:
E=E1+E2+…+En=E1(1+ejψ x+…+ej(N-1)ψ x)=E1[(1-ejNψ x)/(1-ejψ x)] (7)
取(7)式绝对值,可得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根据(6)式,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善书(8)式和(9)式均符合N元一维平行振子天线阵列方向图乘积定理。
再来分析一维共轴振子阵列。设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有M个,相邻阵元间距dz(dz>=2b),相邻天线激励电流相位差αz,若帖片信号馈电方式为并行式,第一阵元激励电流为I1、第二阵元激励电流则为 I2=I1ejα z、…、第M阵元激励电流为IN=I1ejMα z,根据(3)式,则一维共轴振子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中各阵元独立产生的场强分别为E2=EtI2/r2e-jkr2、…、Em=Et Im/rme-jkrm,若对r>>Mdz时取泰勒展开一级近似,则复数中可取r2≈r1-dzcosθ、…、rm≈r1-mdzcosθ,分母实数中可取 r2≈r1、…、rm≈r1,式中mdzcosθ是rm与r1的波程差,由此电场取相邻共轴阵元的相位差ψZ=αZ+kdzcosθ,将所有阵元电场叠加,得M元一维共轴振子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总电场:
E=E1+E2+…+Em=E1(1+ejψ z+…+ej(M-1)ψ z)=E1[(1-ejMψ z)/(1-ejψ z)] (10)
取(10)式绝对值,可得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根据(6)式,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上述(11)式和(12)式也符合M元一维共轴振子天线阵列方向图乘积定理。
根据方向图乘积定理,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同理,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其中,ψz=αz+kdzcosθ,ψx、ψy和ψz分别为相邻两微带帖片在X轴间、Y轴间、Z轴间由波程差引起的相位差;N为X轴微带帖片的数目,M为Z轴微带帖片的数目, U为Z轴阵列的数目;其中微带帖片的宽为2a,高为2b;dx为相邻微带帖片的X轴间距且dx>2a,αx为相邻微带帖片激励电流X轴相位差; dy为相邻微带帖片的Y轴间距,ay为相邻微带帖片激励电流Y轴相位差;dz为相邻微带帖片的Z轴间距,az为相邻微带帖片激励电流Z轴相位差;k为波数;θ为下倾角,为方位角。
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为对称直线天线阵元、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阵元、点馈电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阵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和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极坐标图和立体图,其中并行馈电和点馈电开放微带阵列天线分别通过公式(13)、(14)、(15)和(16) 计算得到。计算中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阵元数4,其中N=2、M=2,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阵元数8,其中U=2、N=2、M=2。阵元高b=λ/8、宽a=λ/16。X轴相邻阵元间距dx=λ/2、Y轴相邻阵元间距dy=λ/8、Z轴相邻阵元间距dz=λ/3。各轴相邻阵元间相差分别为αx=0°、αy=-120°、αz=0°,λ为所述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的工作波长。
为了便于分析,所有方向图函数都已归一化。可以看出,三种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基本相同,说明在理论解析中,微带阵列天线的电磁辐射性能完全继承了对称直线阵列天线辐射方向图和功率辐射效率的优点。另外,由于帖片是平面辐射,辐射功率强度也要高于对称直线阵列天线。而且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阵元,可通过集成电路方式加工,高精度的规划和设计也非常合大规模MIMO天线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上解析方向图函数分析,证明开放式微带天线产生的方向图与对称直线天线一样,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产生的波束赋形效果与对称直线阵列天线一样,说明开放式对称结构的微带天线及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案和设备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创新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的一侧集成微带帖片,另一侧集成有阵元控制与射频驱动电路;
所述阵元控制与射频驱动电路,用于实现对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微带帖片的波束赋形、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控制。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具体的,由于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帖片阵元只需要集成基板的一侧,基板背面可以集成阵元控制与射频驱动电路,从而实现对阵列阵元的波束赋形、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控制,实现对信号辐射前的射频功放,系统只需对控制电路接口提供来波位置信息和相关控制信号,对功放电路接口提供基本发送信号和直流电源,使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成为一个完整的集成式基本独立部分,用成熟的印刷电路集成技术,既可提高阵列部件构造的规范性,达到降低部件成本、提高部件成品优良率,又可提高阵列部件的整体性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微带帖片的高为2b且b=λ/8,宽为2a且a=λ/16;相邻微带帖片的预设X轴间隙为 dx=λ/2,预设Z轴间隙为dz=λ/3,λ为所述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的工作波长。
请参考图10,由于开放式微带天线中的点馈电方式的信号微带接口简单,易于加工,且方向图效果更接近对称直线天线,所以在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中,多采用点馈电方式。图20所示为二维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基本架构,其中阵元的高为b=λ/8、宽为a=λ/16,相邻阵元间距分别为dx=λ/2、dz=λ/3。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按照新的设计技术标准,重新定义阵元的高和宽,及相邻阵元间距等基本阵列参数。可以看出,所有微带帖片阵元像印刷电路板一样,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被整齐规划集成在作为衬底的绝缘介质基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也是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基本部件和技术基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的两侧分别集成微带帖片;或者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的一侧集成微带帖片以形成二维平面阵列,另一侧为金属镜像镜面,所述金属镜像镜面使得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在Y轴上形成一个镜像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或者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是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形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同一基板双面设计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在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中,可以在同一基板的双面同时设计两个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形成在Y轴方向仅有2个阵元的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如图11。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同一基板反射式设计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同一基板的正面设计一个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反面设计一面金属镜像镜面,使得基板正面的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在Y轴上形成一个镜像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从而逻辑上在Y轴方向形成有2个阵元的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如图12。
当然,还可以设计成图5中C所示的由多个单片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
采用图11和图12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在Y轴方向大大降低了阵列的厚度,也便于阵列集成加工和安装。但因集成基板的厚度一般只有1~2mm,Y轴方向阵元的物理距离只能是基板的厚度,很难满足阵列在Y轴方向相邻阵元间距的基本设计要求,只能通过调整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值εr,使得Y轴间阵元的波程差满足设计条件。
具体的,设阵列发射波波长为λ,空气中Y轴间相邻阵元间距dy=λ/8,帖片阵元基板的厚度为dy’,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相对磁导率为μr,根据电磁波波数定义,空气中波数为k=2π/λ,介质中波数为 再根据两者相差必须相等的条件,即有kdy=k’dy’等式成立,最后得到基板的厚度为或者若取基板厚度dy’=1mm,则(εrμr)=(λ/8*10-3)2,如果阵列的辐射频率为f=6GH,则波长λ=c/f=3*108/6*109=5*10-2m代入公式可求得基板介质参数(εrμr)=(λ/8*10-3)2=(5*10-2/8*10-3)2=6.252=39。
由于磁导率μr值一般较小,基板介质参数只需参考介电常数εr值即可。又由于基板介质多为环氧树脂与其他纤维材料和粉末材料的混合物,虽然环氧树脂的μr=2.5~6.0较小,但环氧树脂制作基板时只是调合济和粘合济,主要成分是纤维材料和粉末材料,所以通过合理加入μr=25~30的矿石粉末和μr=80的硫酸盐粉末等混合物后,可以使基板的介电常数值达到39,甚至更高。
由于同一基板双面帖片阵元设计是位于基板两面的二维平面阵列,其Y轴相邻阵元激励电流相位差是Y轴上两阵元间的实际相位差,只需调整任一平面阵列阵元激励源的相位差,就可以实现Y轴方向的波束赋形调整。而同一基板一面是帖片阵元另一面是金属反射镜面时,由于反射镜面中的二维平面阵列是镜像阵列,根据布儒斯特定理,入射波在反射面上的相位反相,所以只需将实际二维平面阵列阵元在Y 轴方向的相位差设计为前者的一半,就可以实现对Y轴方向的波束赋形的调整,效果与同一基板双面帖片阵元阵列一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图5中C所示的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微带帖片的高为2b且b=λ/8,宽为2a且a=λ/16;相邻微带帖片的预设X轴间隙为dx=λ/2,预设Y轴间隙为dy=λ/8,预设Z轴间隙为dz=λ/3;相邻微带帖片的激励电流相位差分别为αx=0°、αy=-120°、αz=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图5中C所示的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另一侧集成有阵元控制与射频驱动电路;
每两个二维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长度为预设Y轴间隙的间隔支架进行连接和固定,所述间隔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螺杆,另一端设置有螺母;或者每两个二维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长度为预设Y轴间隙的互相连接的多个间隔支架进行连接和固定。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间隔支架组装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按照图5中C设计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阵列,则三维阵列的波束赋形控制能力很强,尤其是在每个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基板背后增加了阵元控制和射频放大芯片后,可以使阵列成为有源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若专门设计链接二维平面阵列的间隔支架,如图13所示的两端有螺杆和螺母的、使其具有链接功能的、长度为Y轴阵元间距dy的间隔支架,就可以方便三维阵列在Y轴方向的灵活架构与安装。另外,该间隔支架还有可调性,可以将多个架链接后再支撑两个二维平面阵列,就可以使两阵列之间的间距增加多倍。如图13所示的双支架链接后可使间隔增加一倍。间隔支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六边形,后者更方便安装时操作。
采用同基板的双面帖片阵元设计和反射镜面设计的三维阵列,因其调整Y轴方向的相位差是通过有限区域的基板介电常数达到的,且在Y轴只有两个阵元控制,波束赋形控制效果和方向图要比多基板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差,但因只有一个基板,帖片阵元更易集成,基板也更易安装,阵列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多基板三维立体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因其由多个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组成,虽然体积、重量、成本都比同基板的双面帖片阵元阵列大,但波束赋形控制效果更好,非常适合大规模MIMO天线架构。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方向图进行 FDTD仿真,通过三维FDTD仿真开放式微带天线和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可以方便与解析式方向图相互比较,以确定开放式微带天线和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具体的,设电磁波主频率f=6GHZ,二维阵列阵元数4,每维2个阵元,三维阵列阵元数8,每维2个阵元。阵元帖片高b=λ/8、宽a=λ/16。相邻阵元间距分别为dx=λ/2、dy=λ/8、dz=λ/3。相邻阵元激励电流相位差分别为αx=0°、αY=-120°、αZ=0°。仿真中,空间步长ddx=λ/32,PML 区8元胞,总场区120元胞,迭代时间300步。
虽然解析式是一种理想的大电模式,只要波源建模正确,一般情况下方向图的确定性都比较高。FDTD仿真因其计算硬件条件限制只能是近距小电环境,但只要系统理论建模与实际应用场景接近,且空间步长和时间步长较小,总场区元胞数和时间迭代数较大,就可以获得正确的仿真结果。
图14为对称直线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15为二维平面 2×2对称直线天线阵列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16为三维立体2×2×2 对称直线天线阵列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二维2×2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 19为本发明实施例并行馈电三维立体2×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开放式微带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二维平面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点馈电三维立体2×2×2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仿真波形图和方向图。将其与解析式图6、图7、图8和图9中的方向图比较,发现两者的相似性极高,说明开放式微带天线和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综上所述,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既具有对称直线阵列天线的纯阻抗的高功率辐射效率和优异的波束赋形效果,又有微带阵列天线便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微带阵列天线和半波阵列天线的缺点;微带帖片阵元因其极薄的印刷电路板结构,其高频趋肤特点更加适合高频辐射天线,且天线功率损耗更小;微带帖片的可集成性,更加适合与控制元件、功放元件集成,使之形成整体辐射部件,更加适合组建大规模MIMO天线,具有良好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和三维立体阵列天线中的任一种;
所述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平行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
所述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垂直一维阵列,每个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其中平行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垂直的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由多个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其中X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X轴间隙和预设X轴相位差,Y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Y轴间隙和预设Y轴相位差,Z轴开放式微带帖片之间具有预设Z轴间隙和预设Z轴相位差;
其中,所述开放式微带帖片阵元为微带天线;所述X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水平方向,所述Z轴为平行于微带帖片的垂直方向,所述Y轴为天线赋形波束方向;
所述微带天线包括平面的绝缘基板和集成在所述绝缘基板同侧的至少一对微带帖片;所述微带帖片之间采用并行馈电方式或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从而构成对称结构;或者,
所述微带天线包括平面的绝缘基板和集成在所述绝缘基板同侧的至少一对微带帖片;所述微带帖片之间采用并行馈电方式或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从而构成对称结构;所述并行馈电方式的馈电连接点为锯齿形状;所述点馈电方式的馈电连接点为位于两微带帖片之间边缘的中点处;
所述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
所述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
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包括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或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
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平行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一维共轴振子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并行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所述以点馈电方式进行馈电连接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的两侧分别集成微带帖片;或者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的一侧集成微带帖片以形成二维平面阵列,另一侧为金属镜像镜面,所述金属镜像镜面使得所述二维平面阵列在Y轴上形成一个镜像二维平面开放式微带阵列天线;或者
所述三维立体阵列天线,是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微带帖片的高为2b且b=λ/8,宽为2a且a=λ/16;相邻微带帖片的预设X轴间隙为dx=λ/2,预设Y轴间隙为dy=λ/8,预设Z轴间隙为dz=λ/3;相邻微带帖片的激励电流相位差分别为αx=0°、αy=-120°、αz=0°,λ为所述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的工作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片的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组成的三维立体阵列天线的每个二维平面阵列天线的绝缘基板另一侧集成有阵元控制与射频驱动电路;
每两个二维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长度为预设Y轴间隙的间隔支架进行连接和固定,所述间隔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螺杆,另一端设置有螺母;或者每两个二维平面阵列天线通过长度为预设Y轴间隙的互相连接的多个间隔支架进行连接和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35470.0A CN109962337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35470.0A CN109962337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2337A CN109962337A (zh) | 2019-07-02 |
CN109962337B true CN109962337B (zh) | 2021-03-16 |
Family
ID=6702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35470.0A Active CN109962337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623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18486B (zh) * | 2020-08-04 | 2022-07-1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 | 一种可收展高增益星载微带阵列天线结构 |
CN112563764B (zh) * | 2021-02-19 | 2021-05-14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天线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8019A (zh) * | 2009-05-13 | 2010-11-17 | 南京理工大学 | 有限带宽内宽角度扫描的频率扫描天线阵列 |
CN104319466A (zh) * | 2014-09-25 | 2015-01-28 | 东南大学 | 多波束扫描天线 |
CN206364178U (zh) * | 2016-12-09 | 2017-07-28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带阵列天线 |
CN107359408A (zh) * | 2017-06-01 | 2017-11-17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绝缘子微波检测用微带贴片阵列天线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11435470.0A patent/CN1099623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8019A (zh) * | 2009-05-13 | 2010-11-17 | 南京理工大学 | 有限带宽内宽角度扫描的频率扫描天线阵列 |
CN104319466A (zh) * | 2014-09-25 | 2015-01-28 | 东南大学 | 多波束扫描天线 |
CN206364178U (zh) * | 2016-12-09 | 2017-07-28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带阵列天线 |
CN107359408A (zh) * | 2017-06-01 | 2017-11-17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绝缘子微波检测用微带贴片阵列天线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5G大规模紧耦合阵列天线研究";高峰等;《电信科学》;20151230(第5期);全文 * |
"面向5G的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研究";张长青;《无线通信》;20160330;第36-38页,图2、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2337A (zh) | 2019-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27587B2 (ja) | 二偏波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 |
Herscovici et al. | The cylindrical omnidirectional patch antenna | |
Yang et al. | A wide-beam antenna for wide-angle scanning linear phased arrays | |
CN107154528B (zh) | 一种基于单个辐射体的紧凑型单层平面结构三极化mimo天线 | |
CN108155473B (zh) | 馈电结构及基站天线 | |
CA245938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optimized patch antenna excitation for mutually coupled patches | |
Hua et al. | A dual-band dual-polarized base station antenna using a novel feeding structure for 5G communications | |
Xu et al. | Wide solid angle beam-switching conical conformal array antenna with high gain for 5G applications | |
CN109962337B (zh) | 一种开放式微带天线阵列 | |
Zhang et al. | A phase compensation beam switching antenna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 |
Vinnakota et al. | Metasurface-Assisted Broadband Compact Dual-Polarized Dipole Antenna for RF Energy Harvesting | |
Sang et al. | A wideband and high-gain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for radio-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 |
CN109361067B (zh) | 一种使任意方向电磁波极化偏转90度的极化转化器 | |
CN206864632U (zh) | 一种基于bst基板的频率可调的毫米波天线 | |
CN207611859U (zh) | 一种方向图电调线极化偶极子天线 | |
Bagheri et al. | Near-Field Enhancement of Microstrip Antenna Using Engineered Superstrat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 |
Li et al. | Pattern-reconfigurable antenna for on-body communication | |
CN110137696B (zh) | 一种天线及通信终端 | |
Yang et al. | A novel low-profile high-gain antenna based on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for LTE applications | |
Hasan et al. | A Modified Fractal Hexagonal Slot Antenna With a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for RF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 |
Zou et al. | Multidirectional pattern reconfigurable miniaturized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 |
Sathyaraj et al. | Design of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MPA] for ISM band of applications | |
Sangwan et al. |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MIMO ANTENNA FOR ENCHANTMENT PERFORMANCE USING VARIOUSPARASITIC ELEMENTS | |
RU131242U1 (ru) | Антенный фрагмент фазирован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решетки с управляемой поляризацией | |
Firdaus et al. |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testing a 2.4 GHz antenna for WiFi access poi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