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152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1520A
CN109951520A CN201910066607.2A CN201910066607A CN109951520A CN 109951520 A CN109951520 A CN 109951520A CN 201910066607 A CN201910066607 A CN 201910066607A CN 109951520 A CN109951520 A CN 109951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internet
things
equip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6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6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1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1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空气监测设备的空气监测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从而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公共模型资源,降低后续空气监测项目的成本,减少后续空气监测开发量和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平台是以提供云服务为主的应用开发平台,主要是提供设备与数据接入、存储和展现服务。空气监测设备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的设备,但是相关技术中,空气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无法上传至物联网平台,从而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气监测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空气监测设备,空气监测设备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进一步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物联网平台解析该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以识别该空气监测设备,该空气监测设备与物联网平台建立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在建立连接后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物联网平台解析该报文数据获取空气监测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空气监测设备的空气监测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从而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公共模型资源,降低后续空气监测项目的成本,减少后续空气监测开发量和开发周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和/或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后,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建立设备账户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后,接收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确保物联网平台能够成功地获得空气监测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监测设备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中包括注册信息,可分为个人用户注册信息和企业用户注册信息两种模式。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后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对应的用户建立用户账户,注册成功后,用户可登陆到物联网平台,点击进入到开发界面,进而再建立设备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空气监测设备通过将上述信息发送至物联网平台,使得物联网平台能够根据上述信息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建立设备账户,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的过程可包括先建立产品账户,再在对应的产品账户下建立设备账户,由此可使得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空气微站设备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监测设备,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进一步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物联网平台解析该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以识别该空气监测设备,该空气监测设备与物联网平台建立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在建立连接后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物联网平台解析该报文数据获取空气监测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空气监测设备的空气监测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从而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公共模型资源,降低后续空气监测项目的成本,减少后续空气监测开发量和开发周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空气监测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和/或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后,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建立设备账户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后,接收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确保物联网平台能够成功地获得空气监测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监测设备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中包括注册信息,可分为个人用户注册信息和企业用户注册信息两种模式。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后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对应的用户建立用户账户,注册成功后,用户可登陆到物联网平台,点击进入到开发界面,进而再建立设备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在该技术方案中,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空气监测设备通过将上述信息发送至物联网平台,使得物联网平台能够根据上述信息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建立设备账户,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的过程可包括先建立产品账户,再在对应的产品账户下建立设备账户,由此可使得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空气微站设备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监测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在因特网协议族中,TCP层是位于网络层(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网络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
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区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网络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包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包就被假设为已丢失将会被进行重传。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校验和。
基于TCP协议的设备包括:
平台用户注册接口:为个人用户或企业用户提供平台账号注册,通过注册成为平台的使用者或开发者。
平台登陆接口:为用户提供平台登陆,登陆成功后进入开发者中心。
创建产品接口:每个接入的设备都有一个生产厂商或产品类型,自定义一个产品包括产品ID(身份)、产品名称、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等。
创建设备接口:通过TCP直接与平台直连的终端在进行接入之前,平台上必须要先存在一个与之一一对应的虚拟设备,可以通过开发者中心或者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注册/创建设备接口来创建,设备挂靠在创建的产品下,设备包括设备ID(身份)、设备名称、设备权限、数据传输方式等。
设备接入平台接口:设备启动后,通过TCP协议发送相关报文到平台,平台解析获取的报文匹配当前设备,并与之建立TCP连接。
设备上传数据接口:TCP连接建立后,设备将数据转化成TCP协议的方式发送相关报文到平台,平台通过解析报文将数据保存到平台数据中心。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
步骤104,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步骤106,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空气监测设备,空气监测设备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进一步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物联网平台解析该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以识别该空气监测设备,该空气监测设备与物联网平台建立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在建立连接后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物联网平台解析该报文数据获取空气监测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空气监测设备的空气监测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从而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公共模型资源,降低后续空气监测项目的成本,减少后续空气监测开发量和开发周期。
可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空气监测设备通过将上述信息发送至物联网平台,使得物联网平台能够根据上述信息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建立设备账户,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的过程可包括先建立产品账户,再在对应的产品账户下建立设备账户,由此可使得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空气微站设备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
步骤204,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
步骤206,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步骤208,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步骤210,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后,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建立设备账户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后,接收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确保物联网平台能够成功地获得空气监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204与步骤210可均存在也可择一存在,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步骤304,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
步骤306,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
步骤308,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步骤310,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步骤312,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306与步骤312可均存在也可择一存在,也可以均不存在,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监测设备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中包括注册信息,可分为个人用户注册信息和企业用户注册信息两种模式。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后为该空气监测设备对应的用户建立用户账户,注册成功后,用户可登陆到物联网平台,点击进入到开发界面,进而再建立设备账户。
可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气监测设备,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监测设备4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空气监测设备40包括存储器402、处理器404及存储在存储器402上并可在处理器4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
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物联网平台获取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监测设备40,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进一步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物联网平台解析该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以识别该空气监测设备40,该空气监测设备40与物联网平台建立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在建立连接后按照预设周期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物联网平台解析该报文数据获取空气监测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空气监测设备40的空气监测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从而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建立公共模型资源,降低后续空气监测项目的成本,减少后续空气监测开发量和开发周期。
可选地,处理器4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和/或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后,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40对建立设备账户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建立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后,接收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使空气监测设备40对数据发送的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且在未接收到对获取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后可继续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确保物联网平台能够成功地获得空气监测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4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监测设备40在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向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中包括注册信息,可分为个人用户注册信息和企业用户注册信息两种模式。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后为该空气监测设备40对应的用户建立用户账户,注册成功后,用户可登陆到物联网平台,点击进入到开发界面,进而再建立设备账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空气监测设备40通过将上述信息发送至物联网平台,使得物联网平台能够根据上述信息为该空气监测设备40建立设备账户,在物联网平台上建立设备账户的过程可包括先建立产品账户,再在对应的产品账户下建立设备账户,由此可使得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空气微站设备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空气微站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示意图,空气微站设备即为空气监测设备,用户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产品、设备,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建立TCP连接,物联网平台通过解析脚本功能解析空气微站设备发送的报文,并将解析得到的数据发送至平台数据中心。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包括:
注册账号:打开物联网平台,通过点击“注册”按钮,输入相关的注册信息,可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两种模式。其中个人用户注册需要用户名、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企业用户注册需要用户名、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联系方式、验证码等。
用户登陆:注册成功后,登陆到物联网平台,点击“开发者中心”进入到开发界面。
创建产品:点击创建产品,将需要接入的产品名称、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等信息录入并成功创建产品。
创建设备:打开已创建的产品,然后在该产品下点击“添加设备”按钮,将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等信息录入并成功添加设备。
建立TCP连接:设备通过发送TCP报文到物联网平台。该TCP报文包括产品设备唯一标识、设备唯一标识。物联网平台收到TCP报文并解析TCP报文,识别该空气微站设备并与之建立TCP长连接,将建立结果返回给空气微站设备。
数据实时上传:连接建立后,空气微站设备定时(例如每隔30s)发送TCP报文数据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收到TCP报文数据并解析TCP报文数据,将解析得到的空气监测数据保存到平台数据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平台可以对接所有类型的空气微站设备,同时可将平台数据中心的空气监测数据发送给第三方应用,一次接收多次分发。这样可以减少第三方应用与空气微站设备频繁对接导致的网络通讯限制、传输协议限制、数据缺失等问题。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终端即为空气微站设备,该方法包括:
物联网平台创建产品、创建设备;终端与物联网平台建立TCP连接;终端生成连接报文并发送连接报文;物联网平台接收连接报文,并选择发送连接应答;当物联网平台发送了连接应答时,终端解析该连接应答,终端生成存储数据报文并发送数据报文;物联网平台接收数据报文并存储数据流,并选择发送数据应答,物联网平台可创建应用并将存储的数据流发送至应用;物联网平台可以向终端发送下行命令;终端还可生成心跳报文并发送该心跳报文至物联网平台,以使物联网平台知晓该终端的在线状态,物联网平台可选择与该心跳报文发送心跳应答。需要说明的是,终端生成存储数据报文并发送、物联网平台接收数据报文并选择发送数据应答、物联网平台可创建应用并将存储的数据流发送至应用的过程可包括多次。
下面对空气微站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步骤1,打开网站http://xx.xx.xx,点击用户注册,物联网平台调用http://xx.xx.xx/register接口将用户注册信息录入到数据中心。
步骤2,点击登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码,物联网平台调用http://xx.xx.xx/login接口将登录用户信息与数据中心保存的用户信息进行校验。
步骤3,创建产品,物联网平台调用http://xx.xx.xx/createProduct接口将创建的产品信息保存到数据中心。
步骤4,创建设备,物联网平台调用http://xx.xx.xx/createEquipment接口将创建的设备信息与产品信息关联保存到平台数据中心。
步骤5,TCP连接,空气微站设备发送报文到物联网平台,报文格式#产品ID(身份)|设备ID(身份)|设备唯一标识#,物联网平台通过解析脚本程序将报文解析并调用设备校验接口http://xx.xx.xx/findEquipment与平台数据中心进行设备查找确认。
步骤6,数据上传,空气微站设备发送监测数据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通过解析脚本程序将数据解析,然后将数据保存到平台数据中心。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
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获取所述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所述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和/或对获取所述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6.一种空气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
向物联网平台发送建立设备账户请求,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建立设备账户;
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报文数据,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获取所述报文数据中的空气监测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
接收来自所述物联网平台的对建立所述设备账户的应答信息和/或对获取所述空气监测数据的应答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
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注册用户账户请求,以供所述物联网平台建立用户账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用户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个人用户名、个人密码、个人联系方式、个人验证码、企业用户名、企业密码、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联系人、部门、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验证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设备账户请求的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产品名称、产品唯一标识、产品行业、产品类别、产品介绍、设备名称、设备唯一标识、设备操作系统、设备传输协议、设备传输网络。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66607.2A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951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607.2A CN109951520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607.2A CN109951520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520A true CN109951520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0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6607.2A Pending CN109951520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15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507A (zh) * 2019-09-03 2020-01-10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设备数据模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885A (zh) * 2010-10-15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接入物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359018A1 (en) * 2014-03-12 2014-12-0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devices via a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US20170034692A1 (en) * 2007-06-06 2017-02-02 Datavale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evice recognition at public hotspots
CN106657401A (zh) * 2017-02-21 2017-05-10 广西力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长监测平台及其监测方法
CN106708451A (zh) * 2015-11-13 2017-05-24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同屏监控智能设备状态的方法、投影设备及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34692A1 (en) * 2007-06-06 2017-02-02 Datavale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evice recognition at public hotspots
CN102447885A (zh) * 2010-10-15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接入物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359018A1 (en) * 2014-03-12 2014-12-0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devices via a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CN106708451A (zh) * 2015-11-13 2017-05-24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同屏监控智能设备状态的方法、投影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6657401A (zh) * 2017-02-21 2017-05-10 广西力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生长监测平台及其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祝衍军等: "一种室内环境采集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507A (zh) * 2019-09-03 2020-01-10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设备数据模拟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119B (zh) 维持会话连接
CN1700680B (zh) 使用服务器池时有效的消息路由
CN101138219B (zh) 通过网络与客户机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64287A (zh) 文件传输协议服务性能测试方法
WO201716176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97324A (zh) 一种网络数据即时传输中的局域网定位方法
CN108306986B (zh) 多类型媒体数据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方法、终端及系统
US20060224717A1 (en) Management system for warranting consistency between inter-client communication logs
US2014016454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erver Cooperation
US66543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 transaction across a multi-hop network
CN112804338A (zh) 一种Web前端与物联网设备远程通信的方法
CN104079571A (zh) 一种识别Android模拟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24483A (zh) 域名解析方法及服务器
CN102598637B (zh) 通信系统
CN108809766A (zh) 一种获取rtt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57207A (zh) 一种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CN106131039A (zh) Syn洪泛攻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5152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空气监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99031A (zh) 软件错误反馈系统及方法
CN105933217B (zh) 消息同步方法及平台、网络服务器和适配服务器
CN11282220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286665B (zh) 实时移动游戏长链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78B (zh)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94620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0892423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服务器、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