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9820A -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9820A
CN109949820A CN201910172853.6A CN201910172853A CN109949820A CN 109949820 A CN109949820 A CN 109949820A CN 201910172853 A CN201910172853 A CN 201910172853A CN 109949820 A CN109949820 A CN 109949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ay
residual signals
processing
desir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28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9820B (zh
Inventor
李勤
李楠
付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men Wen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men Wen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men Wen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men Wenw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28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9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9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9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9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9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期望信号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对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对应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将所有第二残差信号和所有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作为波束形成处理算法的输入,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分别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和第三期望信号,获取二者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第一相干系数;根据两个相干系数,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语音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用户对于智能语音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信号的真实度和清晰度要求更是如此。为了得到更加真实、清晰的语音信号,常用到的信号处理技术就是回声消除、回声抑制、混响抑制以及波束形成等技术。尤其在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多通道语音信号处理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将这几种技术进行组合应用。传统的组合方法是,将回声消除、回声抑制、加权预测误差以及波束形成等技术按顺序级联,然而,回声抑制消除算法中会引入非线性失真,破坏语音的相位信息。加权预测误差和波束形成技术恰好又需要利用多通道信号中的相位信息,如此一来,必然导致信号处理过程中系统性能损伤的问题。
如何才能降低不同算法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的系统性能损伤,进而提升对信号处理效果,成为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降低不同信号处理算法相互干扰而导致的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
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其中n为依次递进取值,初始取值为1,直至取值为第一期望信号路数的数值时结束;
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根据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第三残差信号以及第三期望信号,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具体包括:
将参考信号输入至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中,得到第n路输出信号;
计算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具体包括:
将每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残差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利用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具体包括:
将每一路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期望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以及根据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获取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干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干系数,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根据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具体包括:
分别计算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获取至少两个相干系数;
计算至少两个相干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回声消除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
混响消除模块,用于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其中n为依次递进取值,初始取值为1,直至取值为第一期望信号路数的数值时结束;
波束形成模块,用于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回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第三期望信号,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回声消除模块,具体用于:
将参考信号输入至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中,得到第n路输出信号;
计算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波束形成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残差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波束形成模块,具体用于:
将每一路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期望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回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以及根据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获取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干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干系数,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回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计算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获取至少两个相干系数;
计算至少两个相干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第一相干系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运行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以执行如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执行如上第一方面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在经过回声消除处理之后,执行混响消除处理以及波束形成处理,最后执行回声抑制处理,可以避免由于回声抑制处理时对于语音信号的线性信息的破坏,对混响消除处理和波束成型处理时的性能损伤。
而回声抑制处理时,需要计算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以及第一期望信号与残差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而为了适应混响消除处理和波束形成处理时对残差信号的影响,则对第一期望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即也执行混响消除处理和波束形成处理,使得第一期望信号的处理和残差信号的处理同步。如此一来,可以避免由于混响处理和波束形成处理单方面对残差信号处理而引入的信号延迟、相位变化等问题的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望信号和残差信号相干系数的合理性。而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差异较小,因此可以根据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最终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第一相干系数,根据第一相干系数和第二相干系数,对第四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可以降低混响消除处理和波束形成处理对回声抑制处理时的性能影响。
通过对上述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进行架构整合后,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不同语音信号处理方法相互之间的干扰而导致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
具体的,假设第一期望信号为n路,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参考信号定义为Xref(z)。第一期望信号定义为D0(z)、D1(z)、...,Dn-1(z)。
而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则可以包括:
将参考信号输入至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中,得到第n路输出信号;
计算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
其中,自适应滤波器的个数与第一期望信号的路数相同。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Wacen-1(z),第n路输出信号表示为Yn-1(z),n取值为0,1,2,3,…,n-1。
那么,n路输出信号具体由下式表示为:
Y0(z)=Wace0(z)Xref(z)
Y1(z)=Wace1(z)Xref(z)
Yn-1(z)=Wacen-1(z)Xref(z)
计算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可以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n取值为0,1,2,3,…,n-1,具体由下式表示为:
E0(z)=D0(z)-Y0(z)
E1(z)=D1(z)-Y1(z)
En-1(z)=Dn-1(z)-Yn-1(z)
步骤120,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具体的,将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分别乘以一个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可以得到一路第二残差信号,设混响滤波器传递函数为Wwpen-1(z)。n取值为0,1,2,3,…,n-1,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的过程具体由下述公式表示为:
Ew0(z)=Wwpe0(z)E0(z)
Ew1(z)=Wwpe1(z)E1(z)
Ewn-1(z)=Wwpen-1(z)En-1(z)
步骤130,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
定义Dwn-1(z)为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n取值为0,1,2,3,…,n-1,与步骤120类似的道理,获取第二期望信号的过程具体由下述公式表示为:
Dw0(z)=Wwpe0(z)D0(z),
Dw1(z)=Wwpe1(z)D1(z),
Dwn-1(z)=Wwpen-1(z)Dn-1(z)
步骤140,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具体的,波束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
分别将每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残差信号。定义第三残差信号为Eb(z),波束形成滤波器中的传递函数为Wbfn-1(z),n取值为0,1,2,3,…,n-1。
具体获取第三残差信号的过程由下式表示为:
Eb(z)=Wbf0(z)Ew0(z)+Wbf1(z)Ew1(z)+...+Wbfn-1(z)Ewn-1(z)
Wbf0(z)为与第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Wbf1(z)为与第二路第二残差信号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以此类推,Wbfn-1(z)为与第n路第二残差信号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步骤150,利用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与步骤140相类似的原理,将每一路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期望信号。定义第三期望信号表示为:Db(z)。那么,获取第三期望信号的过程由下式表示为:
Db(z)=Wbf0(z)Dw0(z)+Wbf1(z)Dw1(z)+...+Wbfn-1(z)Dwn-1(z)
步骤160,根据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第三期望信号,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具体的,步骤160可以拆分为如下3个子步骤完成:
步骤a,根据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首先需要计算参考信号分别与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前的相干系数,然后再计算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考虑到n个相干系数之间的差异一般较小,因此可以将n个相干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
具体由下述公式表示为:
Cxd=(Cxd0+Cxd1+...+Cxdn-1)/n
其中,Cxd为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为下文描述方便,这里将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Cxd0为参考信号和第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Cxd1为参考信号和第二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以此类推,Cxdn-1为参考信号和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
其中,Cxd0用公式表示为:
Cxd0=Cov(Xref(z),D0(z))/sqrt(Var[Xref(z)]Var[D0(z)])
其中,Cov(*,*)表示两个信号的协方差,Var[*]表示信号的方差,sqrt()表示开方运算。
类似的道理,
Cxd1=Cov(Xref(z),D1(z))/sqrt(Var[Xref(z)]Var[D1(z)])
Cxdn-1=Cov(Xref(z),Dn-1(z))/sqrt(Var[Xref(z)]Var[Dn-1(z)])
步骤b,根据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获取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具体由下述公式表示为:
Cde=Cov(Db(z),Eb(z))/sqrt(Var[Db(z)Var[Eb(z)]])
其中,Cde为第二相干系数,Db(z)为第三期望信号,Eb(z)为第三残差信号。
步骤c,根据第一相干系数和第二相干系数,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具体的根据第一相干系数和第二相干系数,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的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过多描述。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如果将回声消除算法和回声抑制算法相结合对回声信号进行消除,回声消除算法主要用于消除回声中的线性部分,回声抑制算法则对经过回声消除处理后的残差信号进行非线性成分的消除。而如此一来,必然影响混响消除算法中对语音信号中的混响成分的消除。这是由于混响消除算法中需要利用语音信号中的线性信息,而回声抑制算法在消除非线性成分时,同时也破坏了语音信号中的线性部分。同理,波束形成算法也需要依赖语音中的线性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放置于回声抑制算法之前,进而避免回声抑制算法对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对信号处理时的性能损伤。也即是在步骤110之后,执行步骤120和140。
回声抑制算法需要计算回声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的相干系数,以及第一期望信号与残差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由于回声抑制算法处理过程是在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处理过程之后进行,此时的残差信号已被这两个算法影响,此时要保证回声抑制算法的处理性能不受到这两种算法的影响,就要选择合适的信号计算相干系数。如果此时直接使用原始的第一期望信号结合该残差信号计算相干系数,会引入信号延迟、相位等方面的一致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得到合理的相干系数,需要对原始第一期望信号做相同的处理。最终实现对语音信号处理方法架构的整合。通过选择两个合理的相干系数后执行回声抑制处理过程,可以降低混响消除处理过程和波束形成处理过程对回声抑制处理过程的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将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放置于回声抑制算法之前,进而避免回声抑制算法对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损伤。通过上述方式选择两个合理的相干系数后执行回声抑制处理过程,可以降低混响消除处理过程和波束形成处理过程对回声抑制处理过程的性能的影响。
与上述实施例1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具体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回声消除模块301、混响消除模块302、波束形成模块303以及回声抑制模块304。
回声消除模块301,用于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第一期望信号第一期望信号;
混响消除模块302,用于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其中n为依次递进取值,初始取值为1,直至取值为第一期望信号路数的数值时结束;
波束形成模块303,用于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回声抑制模块304,用于根据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第三期望信号,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可选的,回声消除模块301,具体用于:将参考信号输入至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中,得到第n路输出信号;
计算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
可选的,波束形成模块303模块,具体用于:将每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残差信号。
可选的,波束形成模块303模块,具体用于:将每一路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三期望信号。
可选的,回声抑制模块304,具体用于:根据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以及根据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获取第三期望信号和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根据第一相干系数和第二相干系数,对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可选的,回声抑制模块304,具体用于:分别计算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获取至少两个相干系数;
计算至少两个相干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信号和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中各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上述实施例1中做了详细介绍,因此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将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放置于回声抑制算法之前,进而避免回声抑制算法对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性能损伤。通过上述方式选择两个合理的相干系数后执行回声抑制处理过程,可以降低混响消除处理过程和波束形成处理过程对回声抑制处理过程的性能的影响。
与上述实施例1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具体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存储器402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
处理器401,用于运行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以执行如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中各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上述实施例1中做了详细介绍,因此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将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放置于回声抑制算法之前,进而避免回声抑制算法对混响消除算法和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损伤。通过上述方式选择两个合理的相干系数后执行回声抑制处理过程,可以降低混响消除处理过程和波束形成处理过程对回声抑制处理过程的性能的影响。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执行如实施例1所介绍的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
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其中n为依次递进取值,初始取值为1,直至取值为第一期望信号路数的数值时结束;
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所述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对所述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参考信号输入至第n个自适应滤波器中,得到第n路输出信号;
计算所述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与所述第n路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值,得到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具体包括:
分别将每一路第二残差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三残差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对所述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具体包括:
将每一路第二期望信号分别与与之对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乘积之后,再进行叠加处理;
将经过叠加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三期望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获取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干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干系数,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参考信号和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具体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参考信号和所述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获取至少两个相干系数;
计算所述至少两个相干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参考信号和所述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
7.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回声消除模块,用于根据参考信号,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期望信号中的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
混响消除模块,用于分别对至少两路第一残差信号中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并记录每一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第n路第一残差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混响消除滤波器传递函数,对第n路第一期望信号进行混响消除处理,获取第n路第二期望信号,其中n为依次递进取值,初始取值为1,直至取值为第一期望信号路数的数值时结束;
波束形成模块,用于对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残差信号,并记录对所述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利用对所述至少两路第二残差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时的滤波器传递函数对至少两路第二期望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处理,获取第三期望信号;
回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每一路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相干系数,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一期望信号之间的最终相干系数,并定义为第一相干系数;
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获取所述第三期望信号和所述第三残差信号之间的第二相干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干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干系数,对所述第三残差信号进行回声抑制处理,获取最终输出信号。
9.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一种语音信号处理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0172853.6A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9949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853.6A CN109949820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853.6A CN109949820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9820A true CN109949820A (zh) 2019-06-28
CN109949820B CN109949820B (zh) 2020-05-08

Family

ID=6700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2853.6A Active CN109949820B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982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723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装置、车载终端设备及语音处理方法
CN103348408A (zh) * 2011-02-10 2013-10-09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噪声和位置外信号的组合抑制
EP2701145A1 (en) * 2012-08-24 2014-02-26 Retune DSP ApS Noise estimation for use with noise reduction and echo cancellation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CN103856871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阵列采集多声道声音的装置及其方法
US9928847B1 (en) * 2017-08-04 2018-03-27 Revo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CN107966910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智能音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6548A (zh) * 2018-01-16 2018-08-0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回声消除方法与系统
US20180240471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acoustic dereverberation factoring the actual non-ideal acoustic environment
CN108447496A (zh) * 2018-06-22 2018-08-24 成都瑞可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CN109036450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田中良 用于收集并处理音频信号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408A (zh) * 2011-02-10 2013-10-09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噪声和位置外信号的组合抑制
CN103177723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装置、车载终端设备及语音处理方法
EP2701145A1 (en) * 2012-08-24 2014-02-26 Retune DSP ApS Noise estimation for use with noise reduction and echo cancellation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CN103856871A (zh) * 2012-12-0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阵列采集多声道声音的装置及其方法
US20180240471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acoustic dereverberation factoring the actual non-ideal acoustic environment
CN109036450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田中良 用于收集并处理音频信号的系统
US9928847B1 (en) * 2017-08-04 2018-03-27 Revo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CN107966910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智能音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6548A (zh) * 2018-01-16 2018-08-0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回声消除方法与系统
CN108447496A (zh) * 2018-06-22 2018-08-24 成都瑞可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LTER L. KELLERMANN: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for Beamforming Microphone Arrays", 《MICROPHONE ARRAYS》 *
吴佳栋 等: "语音信号去混响原理与技术", 《语音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9820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70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on of non-linear acoustic echoes
EP1612963B1 (en) Multi-Channel Echo Cancellation With Round Robin Regularization
CN111341336B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8172231B (zh)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去混响方法及系统
EP1110315B1 (en) Acoustic echo and noise cancellation
EP305032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n acoustic transfer function
CA2593183A1 (en) Partitioned fast convolution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KR101099340B1 (ko) 임의의 플레이백 샘플링 비율들을 갖는 에코우 제거를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785853B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618961B1 (en) Sample rate conversion using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s
CN108717495A (zh) 多波束波束成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6381272B1 (en) Multi-channel adaptive filtering
US8521798B2 (en) Second order real allpass filter
US69572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rror characterization estimate of an impulse response derived using least squares
CN114242100A (zh)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训练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201273A (zh) 一种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370016B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49820A (zh)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21289B (zh) 一种声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79501B (zh) 一种用于回声消除的滤波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JP6815956B2 (ja) フィルタ係数算出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7154308A (ja) デジタルフィルタ装置
CN112242145A (zh) 语音滤波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545174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89669A (zh)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