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847A -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6847A
CN109936847A CN201910324566.2A CN201910324566A CN109936847A CN 109936847 A CN109936847 A CN 109936847A CN 201910324566 A CN201910324566 A CN 201910324566A CN 109936847 A CN109936847 A CN 10993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shared
terminal device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45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45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6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向云后台发送接入请求,以使得云后台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接入标识进行授权;当获取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由此,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的技术问题,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Description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网络进行的生产活动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进行生产生活活动,WIFI热点等共享网络成为一种常见的网络连接方式。
相关技术中,在连接至共享网络时,如图1所示,在终端设备连接至WIFI热点时,实现模块可以包括:客户端界面模块、服务器界面模块、登录认证模块、流量控制模块、计费充值模块、数据库模块。使用者需要安装系统软件,并注册会员使用。WIFI提供者注册阶段将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MAC地址,WIFI密码等发送至系统服务器,WIFI使用者的终端设备搜索到WIFI并点击确定后,会向系统服务器发送所连接路由器的Mac地址和广域网地址等信息,系统服务器通过路由器Mac地址查询数据库获得WIFI提供者在注册阶段提交到数据库的WIFI密码,系统服务器通过密文形式发送给WIFI使用者WIFI密码,WIFI使用者根据WIFI密码接入互联网。
由此,上述连接至WIFI热点的方式一方面,涉及到WIFI密码的交互,一旦WIFI密码被非法截获,将会直接影响到WIFI持有者的资源安全,另一方面,需要使用者在终端设备手动输入WIFI密码等,操作繁琐,接入网络的效率较低。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向云后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以使得所述云后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所述接入标识进行授权;当获取到所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本申请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所述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若匹配成功,则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对所述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所述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本申请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路由器,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云后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以使得所述云后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所述接入标识进行授权;接入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本申请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云平台,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所述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授权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对所述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所述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云后台,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本申请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共享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路由器和云平台,其中,所述路由器用于执行如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执行如上述二方面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系统,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本申请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本申请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二方面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WIFI热点连接实现模块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共享网络的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集中在路由器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共享网络的接入系统的方法交互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接入标识加密示意图;
图6是根据集中在云后台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界面显示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组成场景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主网络资源调整流程图;
图10是根据集中在路由器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又一个示例性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云后台的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在本申请时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网络的接入方法中,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的认证即可实现网络的接入,不涉及到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的交互和输入,由此,第一,不需要在系统后台保存共享网络的接入密码等敏感度较高的信息,网络的接入无需涉及到共享网络密码的交互,保护了共享网络持有者的资源安全,第二,所有的认证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后台进行的,在终端设备侧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共享网络的密码等操作,提高了共享网络的接入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对应的实现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路由器100、云后台200和终端设备300,是一个多方交互的过程,因此,为了说明的方便,首先集中在路由器侧进行说明,说明如下:
具体而言,图3是根据集中在路由器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应当理解的是,接入请求可以是在进入共享网络的覆盖范围自动发送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有可连接的共享网络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询问是否连接的消息,接收到用户针对该消息的确认执行后发送的。
当然,为了提高入网成功率,终端设备在发送接入请求之前,还可测试共享网络是否连接成功,比如,向路由器发送连接报文,当检测到该连接报文后,检测对应的共享网络是否可以上网,若可以则修改此报文,在报文中加入特定信息,比如,加入“可连接网络,请确认连接”等,或者,在检测到不可以上网后,在报文中加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便于终端设备放弃连接至该共享网络。
步骤102,向云后台发送接入请求,以使得云后台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接入标识进行授权。
其中,接入标识可包括终端设备标识(比如终端设备的入网许可证、生产标识码、其他硬件ID等)、用户指纹、用户人脸图像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安全性要求较高时,接入标识可包含两种,比如即包含终端设备的MAC也包含终端设备的硬件ID等。
可以理解,上述接入请求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的意图,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该接入请求中可以包括具体的接入标识,也可以包含与接入标识对应的一些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包括数字、文字、固定编码、终端设备的MAC地址等,在这种情况下,云后台需要预先存储标识信息与接入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云后台中存储有合法标识,在获取到接入请求后,根据该接入标识与合法的标识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对接入标识进行授权。
步骤103,当获取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
具体的,当确定接入标识与云后台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后,获取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此时,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显然,路由器在共享网络的连接过程中,行使了防火墙机制,对接入请求进行拦截,并在鉴权通过后进行放行,其中,在实际执行时,可基于iptables对共享网络的连接接口设置防火墙规则。
由于上述共享网络是在后台自动执行的,会将终端设备自动连接至共享网络,然而,在一些场景中,用户即使进入了共享网络的热点覆盖范围,可能也并不想连接该共享网络,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个性化需求,还可以基于用户的确认操作进行接入请求的发送。
具体的,在检测到终端设备进入到共享网络的热点覆盖范围后,通过预设的通知方式向用户发送入网请求消息,接收到用户针对该入网请求消息发送的确认指令后,认为接收到该接入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预设的通知方式可以是语音通知方式、文字弹窗消息等,为了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还可基于portal页面实现入网请求的发送。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在进入共享网络的热点范围后,基于终端设备的NetworkMonitor机制,在监测到共享网络后,向路由器发送检测共共享网络连通性的连接报文(比如HTTP报文),其中,该连接报文中包含接入标识,比如,终端设备MAC地址、硬件ID等,路由器根据检测的结果在连接报文中加入特定的信息反馈至终端设备,比如加入“可连接资源”等,进而,路由器根据提取到的接入标识向云服务器发送,比如,将接入标识写入云服务器的portal的URL中,即云服务器针对接入标识的入口页面中,进而,基于报文的重定向功能,向终端设备发送重定向指令,以使得终端设备与云后台通信获取并显示入口页面,其中,入口页面中包含入网请求控件,接收用户针对入网请求控件的触发操作后,获取到入网的接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护接入共享网络的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上述接入请求以及接入标识在通信交互时,均可进行加密,只需要涉及到的通信双方互相约定了加密密码即可,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使用终端设备和云后台约定的密钥Key值对共同作为接入标识的终端设备的MAC地址以及终端设备的硬件ID加密。
下面其次集中在云后台侧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具体而言,图6是根据集中在云后台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步骤202,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
正如以上描述的,该接入请求中可以包含接入标识,也可以包含接入标识的对应标识信息,即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直接提取接入请求中的接入标识。
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基于其他方式预先获取到对应的接入标识,基于加入请求匹配到对应的接入标识。
在本示例中,继续参照图4,路由器从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报文中提取得到的加密后的接入标识后,路由器将该接入标识发送至云后台,此时,路由器并不对接标识解密,云后台根据接入标识生成针对接入标识的入口页面,其中,由于路由器控制终端设备重定向到和云后台的如入口页面上,因此,云后台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通信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入口页面,路由器在获知用户点击入网请求控件后发送对应的接入请求。进而,在入口页面portal的URL中提取对应的接入标识,其中,当没有提取到接入标识则通知路由器拒绝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当提取到接入标识后,云后台根据预存的与终端设备约定好的解密信息对入口页面对应的加密后的接入标识解密获取接入标识。
在实际发送入网请求时,入网请求中不包含接入标识,保护了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另外,云后台中存储的接入标识也是加密后的,因此网络接入时安全性较高。
步骤203,若匹配成功,则向路由器发送对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路由器在接收到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
具体的,如果匹配成功,即合法标识中不包含该接入标识,则表明当前接入标识是可以接入的,从而向路由器发送对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路由器在接收到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
举例而言,当预设的合法标识是A品牌的硬件ID号时,则基于检测对应的接入标识是否属于合法的硬件ID号判断是否进行接入授权。
由上述描述可知,终端设备在接入共享网络的过程中,仅仅基于接入标识进行验证,过程中不涉及到密码的交互,保证了共享网络的资源安全,在终端设备侧的前台,如图7左图所示的,自动弹出入网页面,仅仅需要用户针对入口页面中的入网请求控件进行确认触发操作,比如一键点击,无需密码的输入、账号的注册、系统软件的下载等,其中,如图7中图和右图所示为了给用户更直观的接入体验,还可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给用户连接结果反馈。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共享网络除了支撑游客终端设备的接入,还可为一些终端设备提供固定的连接服务,即如图8所示,路由器基于同样的网络资源提供了主网络和共享网络,其中,主网络用于为一些固定连接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比如,家庭终端等,共享网络为一些游客模式的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服务,如果共享网络的资源占用较多,显然为影响主网络的网络服务质量,因此,在本申请中,还平衡主网络和共享网络的网络资源,确保主网络的服务质量。
举例而言,当共享网络对应的网络资源为WIFI热点时,如图9所示,判断主网络是否连接有终端设备,如果没有,则为了共享网络提供更优的服务,将路由器中共享网络的WIFI接口权限的带宽调节至默认最大值,如果主网络连接有终端设备,则为了保证主网络的网络服务质量,判断当前主网络的使用带宽,根据带宽值调节WIFI接口权限的带宽。
具体而言,图10是根据集中在路由器侧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的又一个示例性流程图,如图10所示,在上述步骤1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获取共享网络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步骤302,获取与共享网络对应的主网络的使用带宽。
步骤303,根据使用带宽和使用数量调整共享网络的带宽。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预先设置共享网络带宽等级:第一带宽、第二带宽和第三带宽,其中,第二带宽小于第一带宽,设置主网络的资源占用等级,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当使用带宽小于等于预设阈值,且使用数量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将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第一带宽,其中,该预设阈值对应于一个较小值,当使用带宽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表明主网络基本处于无服务状态,此时,将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第一带宽,当使用带宽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使用数量小于预设值时,表明主网络基本有服务状态但是占用带宽资源较小,而共享网络此需要的资源较少时,此时将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第二带宽,当使用带宽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表明主网络有服务状态且占用带宽资源较多,此时,关闭共享网络。
当然,可根据场景的需要,还可仅仅根据主网络的使用带宽和接入数量进行共享网络的使用带宽的调节,在本示例中,将主网络的使用带宽的阈值划分为两个阈值,分别为:0Mbps、25Mbps,将共享网络的带宽阈值划分为四个阈值,分别为:0Mbps、25Mbps、50Mbps、75Mbps,主网络的接入终端设备数量阈值可划分为,无STA(可以理解为接入的一种终端设备)接入,1个STA接入,2个STA接入,3个STA接入,当主网络没有终端设备接入时,将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最大值75Mbps,当主网络有1或0个STA接入后,且使用带宽在0至25Mbps,将共享网络的带宽降低一个等级至50Mbps,当主网络有2个STA接入且使用带宽超过25Mbps,将共享网络的带宽再次降低一个等级至25Mbps,当主网络有3个STA接入且使用带宽超过25Mbps,将共享网络的带宽再次降低一个等级至0Mbps。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在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免费共享网络资源的需求的同时,能根据主网络的使用情况,动态地自动调节共享网络的限制带宽,减少了对主网络使用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路由器,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路由器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发送模块120和接入模块13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发送模块120,用于向云后台发送接入请求,以使得云后台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接入标识进行授权。
接入模块130,用于当获取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如图11所示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40、第三获取模块150和调整模块160,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140,用于获取共享网络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第三获取模块150,用于获取与共享网络对应的主网络的使用带宽。
调整模块160,用于根据使用带宽和使用数量调整共享网络的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集中在路由器侧描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其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云后台,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云后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云后台包括:接收模块210、检测模块220和授权模块230,其中,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检测模块220,用于根据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
授权模块230,用于在匹配成功时,向路由器发送对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路由器在接收到授权消息后,将终端设备接入共享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集中在云后台侧描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路由器,其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云后台,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后,云后台仅仅基于简单的接入标识即可实现网络连接认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台保存大量的共享网络接入密码等信息,维护了共享网络的安全,提高了共享网络接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集中在路由器侧,或者,集中在云后台侧描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向云后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以使得所述云后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所述接入标识进行授权;
当获取到所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标识,包括:
终端设备标识、用户指纹、用户人脸图像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包括:
通过预设的通知方式向用户发送入网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消息发送的确认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通知方式向用户发送入网通知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报文,其中,所述连接报文中包含所述接入标识;
向所述云后台发送所述接入标识,以使所述云后台生成针对所述接入标识的入口页面;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重定向指令,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云后台通信获取并显示所述入口页面,其中,所述入口页面中包含入网请求控件;
所述接收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消息发送的确认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控件的触发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共享网络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获取与所述共享网络对应的主网络的使用带宽;
根据所述使用带宽和所述使用数量调整所述共享网络的带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使用带宽和所述使用数量调整所述共享网络的带宽,包括:
当所述使用带宽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使用数量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将所述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第一带宽;
当所述使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使用数量小于预设值时,将所述共享网络的带宽调节至第二带宽,
其中,所述第二带宽小于所述第一带宽,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当所述使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关闭所述共享网络。
7.一种共享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所述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
若匹配成功,则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对所述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所述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请求中包含所述接入标识后,则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包括:
提取所述接入请求中的所述接入标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包括,包括:
接收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加密后的所述接入标识,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所述接入标识是所述路由器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报文中提取得到的;
根据所述接入标识生成针对所述接入标识的入口页面;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通信请求,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入口页面,其中,所述入口页面中包含入网请求控件;
接收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所述接入请求,其中,所述接入请求是所述路由器在获知用户点击所述入网请求控件后发送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包括:
根据预存的解密信息对所述入口页面对应的所述加密后的所述接入标识解密,获取所述接入标识。
11.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云后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以使得所述云后台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根据预存的合法标识确定是否对所述接入标识进行授权;
接入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云后台发送的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共享网络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共享网络对应的主网络的使用带宽;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带宽和所述使用数量调整所述共享网络的带宽。
13.一种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由器发送的共享网络的接入请求;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请求获取接入标识,并查询所述接入标识是否与预存的合法标识匹配成功;
授权模块,用于在匹配成功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对所述接入标识的授权消息,以使所述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授权消息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共享网络。
14.一种共享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路由器和云平台,其中,
所述路由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共享网络接入方法。
CN201910324566.2A 2019-04-22 2019-04-22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Pending CN109936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4566.2A CN109936847A (zh) 2019-04-22 2019-04-22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4566.2A CN109936847A (zh) 2019-04-22 2019-04-22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847A true CN109936847A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90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4566.2A Pending CN109936847A (zh) 2019-04-22 2019-04-22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684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14A (zh) * 2019-08-23 2019-12-31 四川汇安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接入方法及接入系统、业务系统、云平台
CN111953761A (zh) * 2020-08-04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4019A (zh) * 2019-10-12 2021-04-13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Wifi共享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3098737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节点准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5861A1 (en) * 2011-04-15 2012-10-18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for shar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CN103957527A (zh) * 2014-04-22 2014-07-30 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分配用户网络带宽的无线接入设备及方法
CN105682233A (zh) * 2016-01-12 2016-06-15 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7148020A (zh) * 2017-05-15 2017-09-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iFi共享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及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5861A1 (en) * 2011-04-15 2012-10-18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for shar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CN103957527A (zh) * 2014-04-22 2014-07-30 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分配用户网络带宽的无线接入设备及方法
CN105682233A (zh) * 2016-01-12 2016-06-15 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7148020A (zh) * 2017-05-15 2017-09-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iFi共享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及路由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14A (zh) * 2019-08-23 2019-12-31 四川汇安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接入方法及接入系统、业务系统、云平台
CN110636114B (zh) * 2019-08-23 2022-03-18 四川汇安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接入方法及接入系统、业务系统、云平台
CN112654019A (zh) * 2019-10-12 2021-04-13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Wifi共享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3098737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节点准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953761A (zh) * 2020-08-04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3761B (zh) * 2020-08-04 2023-07-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3280B (zh) 用户认证的方法、智能网关及认证服务器
CN109936847A (zh) 共享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US20210103650A1 (en) Incorporating risk-based decision in standard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systems
US9515888B2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gateway configuration
CN104144163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127994A1 (en) Policy-based resource access via nfc
US9344417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905194B (zh) 身份溯源认证方法及系统
US9787678B2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mail server access
CN104104516A (zh) 一种Portal认证方法和设备
US20170180518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method, client and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cp sync packet
CN104270250A (zh) 基于非对称全程加密的WiFi互联网上网连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5847223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4468552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37134B (zh) 一种Web认证用户登录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50143526A1 (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429624B (zh) 一种qos动态调整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06774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78099B (zh) 一种流量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06912049A (zh) 改善用户认证体验的方法
CN106341413A (zh) 一种portal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530687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6453327B (zh) 登录需认证身份的计算机应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92031A (zh) 基于身份认证的用户登陆方法及系统
CN110401952B (zh) 一种认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