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168A -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6168A
CN109936168A CN201910360855.8A CN201910360855A CN109936168A CN 109936168 A CN109936168 A CN 109936168A CN 201910360855 A CN201910360855 A CN 201910360855A CN 109936168 A CN109936168 A CN 109936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ports
converter
por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08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6168B (zh
Inventor
俞雁飞
倪华
柏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08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6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6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6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控制器,在逆变器初始上电时,先检测逆变器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然后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若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根据本运行方法,逆变器在第一次安装后,只要其两个交流端口中的一个连接电网而另外一个连接负载,即可自动检测出来并控制DC/AC变换器按照对应的方式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逆变器初始接线错误导致无法运行的问题,并节约了传统方案的故障排除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发出直流电,再由后级的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离网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其中,离网光伏系统是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供给本地负载使用,并网光伏系统是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近年来,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逆变器具备并网端口和负载端口两个端口,能够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并通过能量管理系统来控制流向不同端口的电能。
然而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在安装时,由于逆变器并网端口和负载端口的端子数量相同,例如三相逆变器的并网端口和负载端口均有L1、L2、L3、N、PE等5个端子,容易出现错接现象,即并网端口连接了负载,而负载端口连接了电网,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以避免采用错误的端口连接电网和负载而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应用于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器,所述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包括:
在所述逆变器初始上电时,检测所述逆变器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
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
若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
优选的,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包括:
判断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中,是否一个电压处于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而另一个电压低于预设阈值;
若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中,一个电压处于所述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且另一个电压低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
优选的,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包括: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离网运行,则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压源输出模式;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并网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反向整流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从电网吸收功率的模式。
优选的,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并网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的同时,还包括:
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
优选的,在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之后,还包括:
若两个交流端口并不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优选的,在判定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与,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之间,还包括:
判断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是否与记录连接方式相同;
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相同,则执行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的步骤;
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优选的,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的同时,还包括:
输出可覆盖所述记录连接方式的告警提示标志;
根据接收到的确定覆盖信息,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覆盖所述记录连接方式。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逆变器的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各个程序;
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DC/AC变换器,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电压采样电路,两个交流端口,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一个交流端口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另一个交流端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分别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控制相应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连接通路的通断;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两个交流端口与电网和负载之间的记录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组合;
每个开关组合中均包括多个开关,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各个端子与相应交流端口的各个端子之间;各个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当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均包括多个开关组合时,各个开关组合中位于同一线路中的开关串联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在所述逆变器初始上电时,先检测所述逆变器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然后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若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根据本运行方法,逆变器在第一次安装后,只要其两个交流端口中的一个连接电网而另外一个连接负载,即可自动检测出来并控制DC/AC变换器按照对应的方式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逆变器初始接线错误导致无法运行的问题,并节约了传统方案的故障排除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运行方法,以避免采用错误的端口连接电网和负载而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该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应用于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器,该逆变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DC/AC变换器,第一开关装置K1,第二开关装置K2,电压采样电路,两个交流端口(图1中所示的端口1和端口2),以及,控制器(未进行图示);图1以每个交流端口包括四个端子(A1、B1、C1和N1)为例进行展示,实际应用中并不仅限于此。
其中,DC/AC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端的直流电能变换为输出端的交流电能。第一开关装置K1设置于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一个交流端口之间,第二开关装置K2设置于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另一个交流端口之间;第一开关装置K1和第二开关装置K2分别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控制相应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连接通路的通断;并且默认状态下第一开关装置K1和第二开关装置K2均为断开,即逆变器初始上电时两个开关装置均为断开状态。该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并传输至控制器。该逆变器的直流侧可以接收光伏阵列供电,也可以接收蓄电池供电,还可以向蓄电池充电。
请参见图2,该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具体包括:在逆变器初始上电时依次执行的步骤S101至S103;具体的:
S101、检测逆变器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
在逆变器上电之前,两个交流端口与外部相应线路已经分别处于连接状态;此时,与电网相连的交流端口,其电压应当表现为与电网电压相同的特性;而与负载相连的交流端口,由于尚未输出电能至负载,所以其电压应当近似于零。所以,对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进行检测,可以得知其接线情况。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电压采样电路实现对于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采集,进而实现对于相应电压的检测。
S102、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
正常情况下,这两个交流端口应该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若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中的任意一个表现为与电网电压相同的特性,即电压处于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且另一个近似于零,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为低于预设阈值,则说明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了电网和负载;具体的,电压表现为与电网电压相同特性的交流端口是与电网相连的交流端口,而电压近似于零的交流端口是与负载相连的交流端口。
实际应用中,可以由控制器通过电压采样电路采集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之后,先判断端口1的电压是否在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例如预设的电网电压有效值范围为150V-277V、电网电压频率范围为49Hz-51Hz,每一相电网电压的相位差阈值为120°±1°;当相应的所有范围均满足时,则认为端口1的电压在该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当判断完端口1的电压后,继续判断端口2的电压是否在该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若其中只有一个电压在该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而另一个电压近似为0V,则认为逆变器的一个交流端口连接了电网、另一个交流端口连接了负载,即可判定逆变器的交流接线正常。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运行中,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电压不一定正好为0V。比如逆变器停机后又重新启机,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电压还没有完全放完电,可能有个较小的电压;或者初始有个较大的电压,但是逐渐衰减到近似于0V,都属于为本申请所述的近似为零的情况。此外,端口1和端口2在逆变器的内部可能有部分电路耦合,例如跨接的电容或者放电电阻,进而导致一个交流端口连接的电网电压还会感应一部分到另一个交流端口上,导致另一个交流端口上具有较小的电压,也属于为本申请所述的近似为零的情况。
若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可判定两个交流端口的接线正常,可以执行步骤S103。
S103、控制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
判定逆变器交流接线正常后,控制器可以按照预设方案控制逆变器的运行。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环境而定,该预设方案可以为离网运行、并网运行或者反向整流运行。若预设方案为离网运行,则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压源输出模式。若预设方案为并网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同时,还可以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而若预设方案为反向整流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DC/AC变换器工作于从电网吸收功率的模式。
两个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是否导通,可以由控制器控制相应的开关装置来实现。
工作于电压源输出模式,即按照电压源输出方式运行,也称为独立逆变,即DC/AC变换器输出具有电压源特性的交流电为负载供电,通常为220V、50Hz的正弦波。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即按照电流源输出的方式运行,也称为并网运行,逆变器控制输出电流,而电网是电压源。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场景下,逆变器可能兼具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例如逆变器采用下垂控制,可以根据电网的强弱来连续、动态地调整自己的输出特性。但在任一时刻,若逆变器是电压源特性主导,则属于为本申请所述的控制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压源输出模式;若是电流源特性主导,则属于为本申请所述的控制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
在另一些场景下,逆变器可以运行在反向整流状态,例如逆变器交流侧并网、直流侧连接蓄电池,需要通过交流电网给蓄电池充电。此时逆变器工作于从电网吸收功率的模式,属于一种电流流向与并网发电方向相反的电流源模式。
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2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之后,还包括:
若两个交流端口并不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比如,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均不在该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或者,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均在该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则判定逆变器的交流端口接线异常,执行步骤S104;
S104、控制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应开关装置维持断开状态,来使DC/AC变换器维持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逆变器的运行方法,通过上述过程,能够使逆变器在第一次安装后,只要其两个交流端口中的一个连接电网而另外一个连接负载,即可自动检测出来并控制DC/AC变换器按照对应的方式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逆变器初始接线错误导致无法运行的问题,并节约了传统方案的故障排除时间。并且,无需增加硬件成本,将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中逆变器交流接线错误的问题转化为可以任意接线的优势。
实际应用中,有时逆变器初始安装时交流接线正确,但是由于维修操作错误导致逆变器交流接线发生变化;为了避免接线变动导致的潜在触电风险,逆变器可以采用存储器来对之前判断出当前的连接方式进行记录,进而实现与维修操作之前当前的连接方式的比对。因此,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在上述实施例及图1至图3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在判定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与,步骤S103控制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之间,还包括:
S105、判断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是否与记录连接方式相同;
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记录连接方式相同,则执行步骤S103;而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104;
S104、控制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实际应用中,逆变器中还可以包括相应的存储器,用于存储两个交流端口与电网和负载之间的记录连接方式,比如初始上电时控制器判断出的交流端口接线方式,或者,控制器第一次判断交流端口接线正常时的接线方式,又或者,控制器最近一次判断交流端子接线正常时的接线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以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控制器在每次重新上电时,读取存储器中记录的交流端口接线方式,即该记录连接方式,并与当前实时判断得到的交流端口的接线方式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一致,则判定逆变器的交流端口接线正常,并根据预设方案来闭合相应开关装置和控制DC/AC变换器的运行;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判定逆变器的交流端口接线异常,维持两个开关装置的断开状态及DC/AC变换器的停机状态。
当然,若为了节省安装时间,后续维修操作中改造接线后也可以将重新识别出的接线结果存储到存储器中,覆盖之前的记录结果。也即,优选的,如图4所示,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104控制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包括:
S106、输出可覆盖记录连接方式的告警提示标志;
若控制器在重新上电后,检测到其中一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在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另一个交流端口的电压近似为0V,但与读取到的存储器中的记录不相同时,可以通过输出告警提示标志,提示操作人员可以用当前检测得到当前的连接方式覆盖存储器的记录,即更新该记录连接方式。
S107、根据接收到的确定覆盖信息,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覆盖记录连接方式。
因为本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在识别出交流接线方式之后,即可根据预设方式进行运行控制,因此,并不限定两个交流接口的用途,因维修操作导致的接线方式改变并不影响应用,只要更新记录连接方式即可,并不要求重新进行两个交流接口与电网和负载之间的连接,节省了安装时间。
其余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各个程序;
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
该逆变器的运行方法的过程及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如图1所示,包括:DC/AC变换器,第一开关装置K1,第二开关装置K2,电压采样电路,两个交流端口(图1中所示的端口1和端口2),以及,控制器(未进行图示);图1以每个交流端口包括四个端子(A1、B1、C1和N1)为例进行展示,实际应用中并不仅限于此。
其中,DC/AC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端的直流电能变换为输出端的交流电能。第一开关装置K1设置于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一个交流端口之间,第二开关装置K2设置于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另一个交流端口之间;第一开关装置K1和第二开关装置K2分别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控制相应交流端口与DC/AC变换器之间连接通路的通断;并且默认状态下第一开关装置K1和第二开关装置K2均为断开,即逆变器初始上电时两个开关装置均为断开状态。该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并传输至控制器。该逆变器的直流侧可以接收光伏阵列供电,也可以接收蓄电池供电,还可以向蓄电池充电。
实际应用中,该逆变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存储器,即方法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存储器,用于存储两个交流端口与电网和负载之间的记录连接方式。
优选的,第一开关装置K1和第二开关装置K2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组合;图1中以两个开关组合为例进行所示,并不仅限于此,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每个开关组合中均包括多个开关,一一对应连接于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各个端子与相应交流端口的各个端子之间;各个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相连;
当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均包括多个开关组合时,各个开关组合中位于同一线路中的开关串联连接。
其控制器具体执行的运行方法不再一一赘述,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
本发明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并离网混合型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器,所述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包括:
在所述逆变器初始上电时,检测所述逆变器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
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
若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包括:
判断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中,是否一个电压处于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而另一个电压低于预设阈值;
若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中,一个电压处于所述预设交流电网电压范围内,且另一个电压低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包括: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离网运行,则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压源输出模式;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并网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
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反向整流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从电网吸收功率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方案为并网运行,则控制连接电网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且,所述DC/AC变换器工作于电流源输出模式的同时,还包括:
控制连接负载的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通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两个交流端口是否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之后,还包括:
若两个交流端口并不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两个交流端口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与,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之间,还包括:
判断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是否与记录连接方式相同;
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相同,则执行控制所述逆变器中的DC/AC变换器按照预设方案运行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产生电能流动的步骤;
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记录连接方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DC/AC变换器维持停机状态并与所述逆变器相应的交流端口之间断开连接的同时,还包括:
输出可覆盖所述记录连接方式的告警提示标志;
根据接收到的确定覆盖信息,以两个交流端口与连接电网和负载之间当前的连接方式覆盖所述记录连接方式。
8.一种逆变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各个程序;
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逆变器的运行方法。
9.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C/AC变换器,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电压采样电路,两个交流端口,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一个交流端口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另一个交流端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分别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控制相应交流端口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连接通路的通断;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两个交流端口的电压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两个交流端口与电网和负载之间的记录连接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组合;
每个开关组合中均包括多个开关,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DC/AC变换器的交流侧各个端子与相应交流端口的各个端子之间;各个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当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均包括多个开关组合时,各个开关组合中位于同一线路中的开关串联连接。
CN201910360855.8A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Active CN109936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0855.8A CN109936168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0855.8A CN109936168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168A true CN109936168A (zh) 2019-06-25
CN109936168B CN109936168B (zh) 2020-11-10

Family

ID=6699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0855.8A Active CN109936168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616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814A (zh) * 2012-03-15 2013-09-1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检测监测系统中的不正确接线或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74959A (zh) * 2013-08-01 2013-12-25 湖南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并网的检测保护系统
CN103516012A (zh) * 2012-06-21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力控制设备和车辆电力控制方法
CN104734177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并网连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并网供电系统
CN104753170A (zh) * 2015-03-25 2015-07-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并离网逆变器的负载用电装置
CN107895943A (zh) * 2017-10-16 2018-04-10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具有接线保护功能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26580U (zh) * 2018-04-16 2018-12-1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8814A (zh) * 2012-03-15 2013-09-1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检测监测系统中的不正确接线或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16012A (zh) * 2012-06-21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力控制设备和车辆电力控制方法
CN103474959A (zh) * 2013-08-01 2013-12-25 湖南天利恩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并网的检测保护系统
CN104734177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并网连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并网供电系统
CN104753170A (zh) * 2015-03-25 2015-07-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并离网逆变器的负载用电装置
CN107895943A (zh) * 2017-10-16 2018-04-10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具有接线保护功能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26580U (zh) * 2018-04-16 2018-12-1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168B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22916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7017836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件iv曲线扫描方法
CN107925365B (zh) 操作逆变器的方法和逆变器
US20090001815A1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20180309299A1 (e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03616584B (zh) 一种变频器测试平台及变频器测试平台的调试方法
CN110346708B (zh) 一种光伏并离网逆变器的继电器故障检测方法
US11128137B2 (e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icrogrid controller
CN109149625B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的辅助逆变器并网系统及方法
CN109378866A (zh) 一种能量路由器及控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能量流的方法
CN112398175A (zh) 中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3997056B (zh) 用于检查光伏逆变器的分离点的方法和光伏逆变器
Liu et al. A 13.8-kV 4.75-MVA microgrid laboratory test bed
CN114389353A (zh) 电力装置端备用开关单元
CN103647442B (zh) 一种预充电回路以及发电系统
CN112436557A (zh) 中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9936168A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运行方法和控制器
CN206932004U (zh) 一种基于交流滤波器投切的控制装置
CN114441896B (zh) 一种配网自动化仿真平台及ftu检测方法
US11125833B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disconnection point of a photovoltaic inverter, and a photovoltaic inverter of this type
CN113138326A (zh) 一种绝缘检测系统、绝缘检测方法及光伏系统
CN207743696U (zh) 阻抗网络、静止无功补偿装置、pwm整流器和相关控制装置
CN211349057U (zh) 切换控制装置和储能系统
US20230216309A1 (en) Microinverter for use with storage system
CN209001585U (zh) 光伏并网和离网取电自动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