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2173A -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2173A
CN109892173A CN201711282460.8A CN201711282460A CN109892173A CN 109892173 A CN109892173 A CN 109892173A CN 201711282460 A CN201711282460 A CN 201711282460A CN 109892173 A CN109892173 A CN 109892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ertilizer
alfalfa
soil
kar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24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昭霞
曾馥平
张�浩
王克林
胡培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112824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2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步骤是:(1)播种时间确定:选择在10月底11月初期播种紫花苜蓿;(2)整地:播前将土地整平;表土刨松,将大块土壤压碎至土块直径不超过3cm;捡除地表的前茬残根;(3)施基肥:在土地平整后施有机肥;(4)播种:人工撒播,将种子撒在地面后,覆盖薄土;(5)田间管理:A、灌溉;B、施肥;C、除草:定期进行人工除草;D、刈割: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每年刈割3次,第一次在5月;第二次是8月,第三次为11月,每次刈割留茬3‑5厘米。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能普遍适用于水分时空分布不均的喀斯特区域,对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成功引种及高产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广西峰丛洼地喀斯特区域。
背景技术
喀斯特区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雨季大、暴雨集中,洪涝灾害出现频率达50%-80%;同时在一些溶蚀丘陵、洼地、谷地和峰林平原因连续降雨或水库蓄水,地下岩溶管道排泄受阻,极易发生内涝,这种内涝具有周期性、多发性、突发性和群发性的特点,且受复杂的地下管道系统制约,水流循环及补排关系错综复杂。在喀斯特区域,频繁出现的旱、涝灾害给该区农业生产与生态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
由于喀斯特区域独特的地质背景,在该区进行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重建难度大且见效慢。恢复植被作为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治理的重要手段,牧草引种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及科研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因为大多数品种在干旱、淹涝胁迫下,容易死亡,成活率低,或竞争力弱,生长及缓,所以适宜品种的选择与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其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喜食,是养殖业首选青饲料。在世界各国被广泛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相对于本地草生物量低、竞争力弱、难以定植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的方法,使所引进的豆科牧草成活率高、长势好,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能普遍适用于水分时空分布不均的喀斯特区域,对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播种时间确定:为适应喀斯特区域雨季降水丰沛杂草长势极好的特点,选择在10月底11月初期播种紫花苜蓿,以避开杂草生长优势期,能极大提高紫花苜蓿出苗率和成活率;
(2)整地:播前将土地整平;表土刨松,将大块土壤压碎至土块直径不超过3cm;捡除地表的前茬残根;
(3)施基肥: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生长前期对磷、钾肥的需求,在土地平整后按大约每亩施有机肥1.5-2吨的标准撒施基肥;
(4)播种:按30-40cm行距进行人工撒播,将种子撒在地面后,覆盖4-6cm左右薄土。播种量2千克/亩左右。同时行间覆黑色地膜以抑制杂草生长;
(5)田间管理:A、灌溉:播种完要浇水至浸透表土以保证种子能充分吸水出苗;随后在出苗后生长5~8片叶时浇水;第二年起每次刈割后少量浇水(每亩灌水1-2立方米)。其他灌溉时间视土壤墒情而定。B、施肥:因苜蓿根部有根瘤,具固氮能力,因此除根瘤形成前施少量氮肥(1-2千克/亩)外,根瘤形成之后不用补施氮肥;每次刈割后需施适量磷、钾肥(各施2-5千克/亩左右)。C、除草:喀斯特区域气候湿热适合植物生长,因此杂草种类多生长快,所以要定期进行人工除草。D、刈割: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每年刈割3次为宜,第一次为现蕾末期到初花期(在南方喀斯特区域大概在4-5月),即目测有10%的苜蓿开花为宜,此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并且下一茬苜蓿生长快;第二次是果期,具体在8月中下旬左右,第三次则为11月中下旬左右,此时气温降低(低于15度),苜蓿基本停止生长。每次刈割留茬3-5厘米,此留茬高度最适宜苜蓿后续生长。
所述的有机肥即市面所售有机肥料,其有机质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不低于45.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不少于5.0%,腐殖酸不低于20%;
所述的氮肥具体为尿素,其总氮含量不小于46.4%;
所述的磷肥指钙镁磷肥,其有效磷(五氧化二磷)含量不低于12.0%;所述的钾肥为氯化钾,其中氯化钾含量不低于60%。
上述五个步骤中,相对于传统的播种方式最关键的步骤是:(一)播种时间的选择:选择在秋末播种大大提升了紫花苜蓿相对于本地草种的竞争能力,在降水较少的冬季形成定植,抑制了本地品种的生长,即便来年雨季来临,水热条件变好,本地草也已失去其竞争优势;(二)地膜的使用:本方法在紫花苜蓿行间使用了黑色地膜,极大的抑制了杂草进行光合的可能且改善了紫花苜蓿生长环境的水热状况,达到抑制杂草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的目的;(三)刈割次数及时间的确定:本方法每年刈割3次,且时间分别为初花期、生长最盛期及生长末期,确保牧草质量好、生长快、生物量高。
通过本方法极大的提升了紫花苜蓿的竞争力和生物量,解决了紫花苜蓿相对于本地种出苗难、成活率低、竞争力弱、产量低等难题,申请人经过5年在喀斯特区域的紫花苜蓿种植实验,得出如下表(表1——表3)所示结论,并由此总结出本方法,该方法对于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表1.播种时间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均不覆膜、刈割3次)
表中所示为平均值±标准差.
表2.覆膜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秋播实验、刈割3次)
表中所示为平均值±标准差.
表3.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秋播实验、覆膜处理)
表中所示为平均值±标准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及精细整地、播种以提高种子出苗率并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抑制杂草提高紫花苜蓿竞争力最后达到快速形成定植并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所引进的豆科牧草成活率高、长势好,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能普遍适用于水分时空分布不均的喀斯特区域,对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目的为通过合理的种植及科学的管理以确保紫花苜蓿在喀斯特区域引种成功,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其步骤是:
(1)播种时间确定:为适应喀斯特区域雨季降水丰沛杂草长势极好的特点,选择在10月底11月初期播种紫花苜蓿,以避开杂草生长优势期,能极大提高紫花苜蓿出苗率和成活率;
(2)整地:播前将土地整平;表土刨松,将大块土壤压碎至直径不超过3cm;捡除地表的前茬残根;
(3)施基肥: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生长前期对磷、钾肥的需求,在土地平整后按大约每亩施有机肥(市场上任一种)1.5或1.7或1.9或2吨的标准撒施基肥;
(4)播种:按30或33或36或38或40cm行距进行人工撒播,将种子撒在地面后,覆盖5cm左右薄土。播种量2千克/亩左右。同时行间覆黑色地膜以抑制杂草生长;
(5)田间管理:1.灌溉:播种完要浇水至浸透表土以保证种子能充分吸水出苗;随后在出苗后生长5或6或7或8片叶时浇水;从第二年开始,每次刈割后少量浇水(每亩浇水2立方米)。其他灌溉时间视土壤墒情而定。2.施肥:因苜蓿根部有根瘤,具固氮能力,因此除根瘤形成前施少量氮肥(1.5千克/亩)外,其余时间可以不施氮肥;每次刈割后需施适量磷、钾肥(磷肥约5千克/亩;钾肥约3千克/亩)。3.除草:喀斯特区域气候湿热适合植物生长,因此杂草种类多生长快,所以要定期进行人工除草。4.刈割: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每年刈割3次为宜,第一次为5月中下旬,此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第二次是果期为8月中下旬;第三次则到11月中下旬,此时日最高温接近或低于15度,苜蓿基本停止生长。每次刈割留茬3或4或5厘米,此留茬高度最适宜苜蓿后续生长。
所述的有机肥有机质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不低于45.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不少于5.0%,腐殖酸不低于20%;
所述的氮肥具体为尿素,其总氮含量不小于46.4%;
所述的磷肥指钙镁磷肥,其有效磷(五氧化二磷)含量不低于12.0%;所述的钾肥为氯化钾,其中氯化钾含量不低于60%。
通过上述具体技术措施,极大的提升了紫花苜蓿成活率和生物量,相对于传统(春播、无覆膜)方法(生物量约为1658kg/亩.年)生物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达到了每年每亩3452kg。

Claims (1)

1.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其步骤是:
(1) 播种时间确定:选择在10月底11月初期播种紫花苜蓿,避开杂草生长高峰期,提高紫花苜蓿出苗率和成活率;
(2) 整地:播前将土地整平;表土刨松,将大块土壤压碎至土块直径不超过3cm,捡除地表的前茬残根;
(3) 施基肥:增加苜蓿生长前期对磷、钾肥的需求,在土地平整后按每亩施有机肥1.5-2吨的标准撒施基肥;
(4) 播种:按30-40cm行距进行人工撒播,将种子撒在地面后,覆盖2-5cm薄土,播种量2千克/亩,同时行间覆黑色地膜以抑制杂草生长;
(5) 田间管理:A、灌溉:播种完浇水至浸透表土以利种子吸水出苗;随后在出苗后生长5~8片叶时浇水;次年起每次刈割后浇水:每亩灌水1-2立方米;B、施肥:苜蓿根部有根瘤,除根瘤形成前施少量氮肥:1-2千克/亩外,其余时间不施氮肥,每次刈割后施适量磷、钾肥:2-5千克/亩;C、除草:喀斯特区域气候湿热适合植物生长,杂草种类多生长快,定期进行人工除草;D、刈割: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每年刈割3次,第一次为现蕾末期到初花期:在南方喀斯特区域在4-5月,此时约有10%的苜蓿开花,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并且下一茬苜蓿生长快;第二次是果期,为8月中下旬,第三次为11月中下旬,气温降低:低于15度,苜蓿基本停止生长;每次刈割留茬3-5厘米,此留茬高度最适宜苜蓿的后续生长;
所述的有机肥有机质质量分数不低于45.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质量分数不少于5.0%,腐殖酸不低于20%;
所述的氮肥为尿素,其总氮含量不小于46.4%;
所述的磷肥指钙镁磷肥,其有效磷:五氧化二磷含量不低于12.0%;
所述的钾肥为氯化钾,其中氯化钾含量不低于60%。
CN201711282460.8A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Pending CN109892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2460.8A CN109892173A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2460.8A CN109892173A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2173A true CN109892173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3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2460.8A Pending CN109892173A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21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507A (zh) * 2020-05-11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引种深紫木蓝固氮灌木提升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
CN111615981A (zh) * 2020-05-11 2020-09-0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引种紫穗槐提升喀斯特牧草产量的方法
CN114503882A (zh) * 2022-01-13 2022-05-1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高效抑制草原灌丛化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432A (zh) * 2007-07-23 2008-01-09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紫花苜蓿抗旱、防冻栽培方法
CN101411282A (zh) * 2008-11-14 2009-04-2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避涝作物栽培方法
CN102696380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果园中套种牧草的方法
CN104472058A (zh) * 2014-12-09 2015-04-01 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
CN105027940A (zh) * 2015-08-20 2015-11-1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60108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432A (zh) * 2007-07-23 2008-01-09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紫花苜蓿抗旱、防冻栽培方法
CN101411282A (zh) * 2008-11-14 2009-04-2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避涝作物栽培方法
CN102696380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果园中套种牧草的方法
CN104472058A (zh) * 2014-12-09 2015-04-01 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
CN105027940A (zh) * 2015-08-20 2015-11-1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60108A (zh) * 2016-01-08 2016-06-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海慧主编: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丛书 兰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口袋书系列 高原夏菜栽培技术》", 31 December 2011,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蒋明华等: "喀斯特山区退耕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郑爱武,魏刚才主编: "《实用养羊大全》", 31 January 2015,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507A (zh) * 2020-05-11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引种深紫木蓝固氮灌木提升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
CN111615981A (zh) * 2020-05-11 2020-09-0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引种紫穗槐提升喀斯特牧草产量的方法
CN114503882A (zh) * 2022-01-13 2022-05-1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高效抑制草原灌丛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940B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98890B (zh) 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
CN107646560B (zh) 高寒牧区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CN105075652B (zh) 红壤丘岗区新垦油茶幼林林地快速培肥的方法
CN102696380A (zh)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果园中套种牧草的方法
CN107258300A (zh) 一种绿肥与魔芋套作的栽培方法
Jat et al. Response of saline water irrigated greengram (Vigna radiata) to land configuration, fertilizers and farm yard manure in Tapi command area of south Gujarat
CN105230319A (zh) 一种南瓜的高产种植方法
Kumar et al. Performance of chickpea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 seed rate and irrigation level in Indo-Gangetic Plains of India
CN105993264B (zh) 一种伊犁河谷新垦坡耕地防止土壤侵蚀的耕作模式
CN104472058A (zh) 一种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
CN104996261A (zh) 泡桐树埋根育苗技术
CN104126465A (zh) 一种黑麦草与双季早稻的轮作栽培方法
CN101889517A (zh) 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
CN109892173A (zh) 一种喀斯特区域豆科牧草引种方法
Dass et al. In-situ moisture conservation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odder-sorghum (Sorghum bicolor)
CN105145045B (zh)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CN105875324A (zh) 一种橄榄早结丰产栽培方法
CN103329719A (zh) 甜瓜连作免耕栽培方法
Mann et al. Crop production in the Indian arid zone
CN103355127B (zh) 一种稻田紫云英的早播方法
CN103828570B (zh) 一种儿菜与多花黑麦草间作方法
CN104380975A (zh) 一种茶树地套种甘薯的方法
CN107711360A (zh) 有机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12493059A (zh) 风沙滩地春播燕麦夏播紫花苜蓿的保护播种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