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844B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1844B
CN109891844B CN201780067631.7A CN201780067631A CN109891844B CN 109891844 B CN109891844 B CN 109891844B CN 201780067631 A CN201780067631 A CN 201780067631A CN 109891844 B CN109891844 B CN 109891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communication
uplink
downlink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76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1844A (zh
Inventor
焦淑蓉
花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91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1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此方法包括: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所述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包括:在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其中,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所述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新的无线接入网(New Radio Access Network,NR),例如:5G(第五代)通信的接入网的基本调度单元为时隙(slot),每个slot包括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每个slot的传输格式包括DL(下行)的时间长度、UL(上行)的时间长度和保护间隙(Guard Period,GP)的时间长度。为了保证调度的灵活性,网络设备在每个slot最前面的符号或者高层信令中向多个终端(属于同一组,或者属于同一小区)发送控制信息以通知当前slot中DL传输的时间、UL传输的时间和GP的时间。目前,网络设备针对同一组或者同一小区内的所有UE确定一个尽可能大的GP部分的长度,将该GP部分的长度为作所有UE的GP部分的长度。但是,对有些UE或者某些传输业务来说,该GP部分的长度可能不合适。例如,如果该GP部分过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合理设计slot内传输格式就成为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包括:在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其中,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上报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或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GP的长度随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距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其中,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或从终端接收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或从终端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还包括:向终端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
收发机,用于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包括:在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
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或者,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GP的长度随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距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其中,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收发机,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或者,从网络设备接收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收发机,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或者,从终端接收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收发机,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或者,从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收发机,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或者,从终端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
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用于在时隙内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接收模块,用于在时隙内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或者,
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用于在时隙内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发送模块,用于在时隙内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
其中,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状况包括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GP的长度随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距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其中,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终端接收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终端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种通信方法。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和设备,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由于GP的长度的灵活可变,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一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块与ACK或NACK的定时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L GRANT与上行数据的定时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网络设备和该至少一个终端通过下述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通信。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网络设备: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一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例如如图3所示,GP位于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之间,该GP用于隔离该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时隙的GP的长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变的。其中,每个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例如7个OFDM符号。下行通信时间段可以为时隙中的X个OFDM符号,GP可以为时隙中的Y个OFDM符号,上行通信时间段可以为时隙中的Z个OFDM符号,本实施例中的X、Y、Z为大于0的整数。其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可以用符号的个数X来表示,GP的长度可以用符号的个数Y来表示,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可以用符号的个数Z表示。
本实施例中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即上述的Y是变化的,而且GP的长度可以受到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GP的长度。例如: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直接与GP的长度对应。或者,预先设置有标准GP的长度,本实施例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GP的长度变化值,再根据标准GP的长度和GP的长度变化值,确定GP的长度,如GP的长度等于标准GP的长度与GP的长度变化值之和。该长度变化值可以是Δ值。
其中,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S102、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时隙的GP的长度即等于上述S101中确定的GP的长度,该无线通信包括:在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
其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在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时,S102的实现过程为:网络设备在该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对终端执行下行发送,以及在该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对终端执行上行接收。在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时,S102的实现过程为:终端在该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对网络设备执行上行发送,以及在该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对网络设备执行下行接收。
本实施例中,时隙中的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是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可选地,上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或随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该第一常数是可配置的常数。该第一常数是固定值。其中,第一常数等于上述X、上述Y和上述Z三者之和。
可选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者,所述下行通信时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其中,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减少量等于GP的长度的增加量,或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增加量等于GP的减少量。例如:GP的长度为Y1,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为X1,则X1+Y1=第二常数。
可选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者,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其中,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减少量等于GP的长度的增加量,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增加量等于GP的减少量。例如:GP的长度为Y1,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为Z1,则Z1+Y1=第三常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以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为例,可以包括:
S201、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本实施例中,终端的射频器件从下行接收状态转换到上行发送状态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同的射频器件对应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是不同的。在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形态的终端,这些终端的业务、制造成本、设备大小等等都不同,所采用的射频器件也是多种多样,也就意味着它们会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本实施例中的GP的长度可以与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有关。因此,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上报的该上下行切换能力。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针对不同的上下行切换能力进行类别编号,终端在接入网络时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的类别编号。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类别编号,根据该类别编号确定该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
S202、网络设备根据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S203、终端根据该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其中,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该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者,该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在以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为T1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1。在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为T2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2。若T1大于T2,则Y1小于Y2。若T1小于T2,则Y1大于Y2。
需要说明的是,S203与S201和S202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S204、网络设备与终端在该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
本实施例中,S2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时隙中的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是根据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以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包括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为例,下面将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简称为下行数据块大小,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指示下行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下行数据块的大小,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之前,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该下行数据块的大小的指示消息,根据该指示消息,确定该下行数据块的大小。
S302、网络设备根据该下行数据块的大小,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S303、终端根据该下行数据块的大小,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时隙中的GP用于隔离该时隙中的下行通信时间段与时隙中的上行通信。该时隙中的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该时隙中的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可以是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例如为ACK,表示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块;该确认信息例如为NACK,表示未接收到下行数据块。由于下行数据块大小会影响到终端译码的速度,从而影响终端的发送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的时间。因此,网络设备与终端分别根据下行数据块大小,确定该时隙中GP的长度。
其中,该GP的长度随下行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者,该GP的长度随下行数据块的减少而增加。
在下行数据块的大小为B1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1。在下行数据块的大小为B2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2。若B1大于B2,则Y1小于Y2。若B1小于B2,则Y1大于Y2。
需要说明的是,S302与S301、S3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其中,以GP的长度在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之间取值为例,本实施例中的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块大小是否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其中,该预设通块阈值可以是预先规定的或者,可以是网络设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下发给终端的。当确定下行数据块大小大于(或者: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确定下行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或者:小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其中,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GP的长度可以在多个长度值之间进行取值,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两个长度值。例如:若在三个长度值之间进行取值,则本实施例可以将下行数据块大小与第一预设通信块阈值和第二预设通信块阈值进行比较。
S304、网络设备在该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向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块。相应地,终端在该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块。
S305、终端在该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向网络设备发送ACK或NACK。相应地,网络设备在该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终端发送的ACK或NACK。
若终端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块,则终端发送的是ACK,若终端未接收到下行数据块,则终端发送的是NACK。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与终端在GP内,即在执行S304之后且S305之前,既不发送也不接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GP内向终端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网络设备在执行S304之后,还可以在该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上向终端发送与ACK或NACK无关的下行信息,相应地,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本次下行数据块传输的冗余传输等。
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在GP内向网络设备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终端在执行S305之前,还可以在该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向网络设备发送除该ACK或NACK外的上行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终端发送该上行信息,例如是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等。
本实施例中,时隙中的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是根据下行数据块大小,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时隙内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块,且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ACK或NACK,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以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包括所述下行通信与所述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为例,可以包括:
S4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确定GP的长度之前,从网络设备处获知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该定时关系可以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同一个时隙内,即Self-contained(自包含)模式。其中,本实施例以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为例,确认信息可以是ACK,表示终端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块;或者,确认信息可以是NACK,表示终端未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块。
S402、网络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S403、终端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是否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该时隙中GP的长度。具体地,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以及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未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S402与S401、S4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S404、网络设备在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块。相应地,终端在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块。
S405、终端在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向网络设备发送ACK或NACK。相应地,网络设备在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终端发送的ACK或NACK。
本实施例中,若下行数据块以及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均包括在同一时隙中,则S405中终端发送的ACK或NACK为S404中下行数据块的确认信息。若下行数据块以及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未均包括在同一时隙中,此处以分别位于相邻的时隙中为例,则S405中终端发送的ACK或NACK例如是上一个时隙中下行数据块的确认信息,而S404中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块的确认信息为下一个时隙中的ACK或NACK。其中,下行数据块通信与该下行数据块通信的定时关系如图7所示。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与终端在GP内,即在执行S404之后且S405之前,既不发送也不接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GP内向终端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网络设备在执行S404之后,还可以在该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上向终端发送与ACK或NACK无关的下行信息,相应地,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信息,例如:CSI-RS或者本次下行数据块传输的冗余传输等。
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在GP内向网络设备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终端在执行S405之前,还可以在该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向网络设备发送除该ACK或NACK外的上行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终端发送该上行信息,例如是SRS、DMRS等。
本实施例中,时隙中的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是根据下行数据块与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是否跨时隙,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时隙内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块,且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ACK或NACK,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上述定时关系可以扩展至指示下行数据块距该下行数据块的ACK或NACK的间隔时长,相应地,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该间隔时长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而且,该GP的长度随该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者,该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在间隔时长为L1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1。在间隔时长为L2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2。若L1大于L2,则Y1小于Y2。若L1小于L2,则Y1大于Y2。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中可以预先设置有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或者,网络设备半静态向终端发送该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然后,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和网络设备分别根据上述间隔时长小于(或者:小于等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确定GP的长度为上述第一长度;或者,终端和网络设备分根据上述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或者:大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确定GP的长度为上述第二长度。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以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包括所述下行通信与所述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为例,可以包括:
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确定GP的长度之前,从网络设备处获知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该定时关系可以指示下行通信和上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为例。其中,本实施例以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下行通信包括该上行数据的上行授权为例。上述上行授权例如可以是上行数据调度许可(ULGRANT)。
S502、网络设备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S503、终端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是否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该时隙中GP的长度。具体地,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块的UL GRANT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以及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未均包括在同一时隙内,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S502与S501、S5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S504、网络设备在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向终端发送UL GRANT。相应地,终端在时隙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UL GRANT。
S505、终端在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向网络设备发送UL GRANT对应的上行数据。相应地,网络设备在时隙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接收终端发送的UL GRANT对应的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若上行数据以及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均包括在同一时隙中,则S505中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为S504中UL GRANT对应的上行数据。若上行数据以及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未均包括在同一时隙中,此处以分别位于相邻的时隙中为例,则S505中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例如是上一个时隙中UL GRANT对应的上行数据,而S504中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为下一个时隙中的上行数据的UL GRANT。其中,UL GRANT与上行数据的定时关系如图9所示。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与终端在GP内,即在执行S504之后且S505之前,既不发送也不接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GP内向终端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网络设备在执行S504之后,还可以在该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上向终端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相应地,终端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信息,例如:CSI-RS等。
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在GP内向网络设备进行发送。该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而且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终端在执行S505之前,还可以在该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在该预设时间段上接收终端发送该上行信息,例如是SRS、DMRS等。
本实施例中,时隙中的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与上行通信时间段的GP的长度是可变的,本实施例是根据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是否跨时隙,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然后在所述时隙内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UL GRANT,且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避免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上述定时关系可以扩展至指示上行数据距该上行数据的UL GRANT的间隔时长,相应地,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该间隔时长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而且,该GP的长度随该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者,该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在间隔时长为L1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1。在间隔时长为L2时,本实施例确定的时隙中GP的长度为Y2。若L1大于L2,则Y1小于Y2。若L1小于L2,则Y1大于Y2。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中可以预先设置有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或者,网络设备半静态向终端发送该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然后,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和网络设备分别根据上述间隔时长小于(或者:小于等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确定GP的长度为上述第一长度;或者,终端和网络设备分别根据上述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或者:大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确定GP的长度为上述第二长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网络设备与终端中可以预先配置有一个GP的标准长度,上述的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等于上述确定的GP的长度与GP的标准长度之差。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图6、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实施例可以结合。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和收发机12。处理器11与收发机12通信连接。所述收发机12可以包括混频器等必要的射频通信器件。所述处理器1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11,用于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
收发机12,用于在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包括:在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
其中,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可选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可选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可选地,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可选地,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通信状况包括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GP的长度随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当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
可选地,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距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其中,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当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终端接收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可选地,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从终端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可选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收发机12,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收发机12,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13,存储器1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1用于调用存储器13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案。
所述程序指令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能够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存储器13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处理器11,来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1、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23。可以理解,所述处理模块21、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23可以是硬件模块或软件模块,或者是软硬件结合实现的模块。
具体地,处理模块21,用于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GP的长度,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GP的长度可变且GP用于隔离下行通信时间段和上行通信时间段。
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22,用于在时隙内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接收模块23,用于在时隙内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或者,
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23,用于在时隙内的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发送模块22,用于在时隙内的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
其中,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可选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可选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可选地,通信状况包括上下行切换能力。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上下行切换能力。
可选地,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GP的长度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通信状况包括数据块大小,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GP的长度随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当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数据块大小的指示消息。
可选地,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距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其中,GP的长度随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可选地,当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时隙内。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定时关系指示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时隙内,确定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可选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上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与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终端接收除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可选地,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终端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终端接收不影响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可选地,在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或者,在通信设备为终端时,接收模块23,还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定时关系的指示消息。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保护间隔GP的长度,所述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所述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所述GP的长度可变且所述GP用于隔离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和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
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包括:在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其中,
所述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所述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所述下行通信与所述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其中,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距所述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或者,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况包括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或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况包括所述数据块大小,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所述上行通信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
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距所述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时;其中,
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时;
当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所述上行通信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所述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或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与所述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所述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或从所述终端接收除所述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所述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所述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或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还包括:在所述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或从所述终端接收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确定时隙中保护间隔GP的长度,所述时隙包括:下行通信时间段、所述GP和上行通信时间段,其中所述GP的长度可变且所述GP用于隔离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和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
收发机,用于在所述时隙内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包括:在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下行通信,以及在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执行上行通信;其中,
所述通信状况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的上下行切换能力、所述下行通信的数据块大小、所述下行通信与所述上行通信之间的定时关系;
其中,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距所述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或者,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随所述GP的长度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GP的长度减少而增加。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况包括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或者,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切换能力指示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上下行切换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况包括所述数据块大小,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所述上行通信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其中,
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数据块大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数据块大小的减少而增加。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块大小大于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数据块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通信块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距所述下行通信的间隔时长时;其中,
所述GP的长度随所述间隔时长增加而减少或随所述间隔时长减少而增加。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间隔时长小于预设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间隔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定时关系阈值时,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是否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时;
当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定时关系指示所述上行通信和所述下行通信并未均包括在所述时隙内,确定所述GP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下行数据块通信,所述上行通信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块通信的确认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终端发送与所述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或者,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与所述确认信息无关的下行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除所述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或者,从所述终端接收除所述确认信息外的上行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上行授权,所述上行通信包括上行数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下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二常数;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GP内起始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终端发送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或者,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下行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的长度是第一常数,所述上行通信时间段的长度与所述GP的长度之和是第三常数;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GP内末尾的预设时间段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或者,从所述终端接收不影响所述上行数据通信的上行信息。
CN201780067631.7A 2017-05-03 2017-05-03 通信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891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2890 WO2018201338A1 (zh) 2017-05-03 2017-05-03 通信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844A CN109891844A (zh) 2019-06-14
CN109891844B true CN109891844B (zh) 2021-02-09

Family

ID=6401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7631.7A Active CN109891844B (zh) 2017-05-03 2017-05-03 通信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1844B (zh)
WO (1) WO2018201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67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479A (zh) * 2007-11-09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特殊时隙的配制方法
CN105917719A (zh) * 2014-01-28 2016-08-3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单发送器的移动台在多个服务小区中时分多路复用ul传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06568B1 (en) * 2005-08-26 2015-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transmitting method
AU2007351630C1 (en) * 2007-04-11 2013-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with variable guard intervals
CN103220104B (zh) * 2012-01-20 2018-02-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
US8923792B2 (en) * 2012-07-05 2014-12-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radio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057389B2 (en) * 2013-05-28 2018-08-21 Intel Deutschland Gmb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a data frame
CN106604397A (zh) * 2016-04-28 2017-04-26 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变帧结构的宽带集群无线传输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479A (zh) * 2007-11-09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特殊时隙的配制方法
CN105917719A (zh) * 2014-01-28 2016-08-3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单发送器的移动台在多个服务小区中时分多路复用ul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844A (zh) 2019-06-14
WO2018201338A1 (zh)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3575B2 (en) Uplin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plink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753898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и
CN10860524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567966B1 (en) Semi-static schedul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07590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82453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167035B (zh) 波束管理方法、终端、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P3641454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7852701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EP3554118A1 (en) Unauthorized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330543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14461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0784928A (zh) 传输定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03552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15207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20372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97433B (zh) 用于harq传输的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EP3509369A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867116A (zh)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59521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9565375B (zh) 一种资源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92209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98003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891844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005304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