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0087A -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0087A
CN109890087A CN201811640310.4A CN201811640310A CN109890087A CN 109890087 A CN109890087 A CN 109890087A CN 201811640310 A CN201811640310 A CN 201811640310A CN 109890087 A CN109890087 A CN 109890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obile device
data packet
router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03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0087B (zh
Inventor
朱冲
萧毓仁
丰大洋
李瑾
李剑
黄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03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0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0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移动设备确定自身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在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路由器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且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移动设备上的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的网络延时严重的降低了用户的游戏体验,随之也催生了加速网络游戏的方案。
对于移动设备上网络游戏时延,主要原因在于局端网络和家庭路由器Wi-Fi网络时延。其中关于路由器时延不达标(>200ms)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Wi-Fi信号弱或不稳定;第二,在重负载场景下路由器不能保障游戏报文的正确传输。
对于移动设备上的网络游戏加速,目前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在路由器中预先存储网络游戏的特征信息库,该特征信息库包括网络游戏对应的报文内的特征信息。路由器采用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方法对报文进行识别,以判断报文内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库内的特征信息。如果报文内存在该特征信息库内的特征信息,说明该报文属于网络游戏对应的报文,路由器会对该报文进行网络加速,以降低网络游戏的网络延时。但这种方式整体识别率并不高,局限较大,无法适应复杂网络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以使移动设备检测到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为网络游戏时,将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包通过预先建立的2.4G通道和5G通道同时发送至路由器,以保证路由器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包。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与路由器基于Wi-Fi 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路由器均支持双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包括:移动设备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在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路由器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且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
应理解:本文所涉及的2.4G通道是指工作于2.4G频段并遵循IEEE 802.11b,IEEE802.11g, IEEE 802.11n以及后续版本中任意一种的数据通道。本文所涉及的5G通道是指工作于5G频段并遵循IEEE 802.11a,IEEE 802.11n,IEEE 802.11ac以及后续版本中任意一种的数据通道。本文所涉及的第二通道是指从该2.4G通道或该5G通道划分出来的一个虚拟通道,用于传输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网络游戏应用程序的特征信息。本文所涉及的第二通道是用于传输特征信息的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不同,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也不同。
应理解:移动设备上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指:移动设备全屏显示的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分屏显示的两个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多窗口显示的应用程序。移动设备上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指,移动设备的显示屏之前已经运行目前显示屏不显示的应用程序,例如,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被第二应用程序替换,那么第一应用程序就是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还包括,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被用户操作返回主界面,那么第一应用程序就是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还包括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用户按下待机键或用户在移动设备的屏幕上做出待机手势,移动设备进入黑屏状态,那么第一应用程序也算作切换至后台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设备可以实时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类型,对于前台运行的网络游戏类型的应用程序的待发送数据包同时通过不同的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发了两次,保证该数据包及时可靠的传输;对于其他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也就是路由器接收并保存移动设备发送的特征信息,路由器在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时,基于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否是特殊数据包(例如,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网络游戏对应的数据包),如果是特殊数据包同时通过不同的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发了两次,保证该数据包及时可靠的传输。而对于移动设备收到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移动设备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关闭或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时,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删除保存的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 或,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混合现实(Mixedreality, MR)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路由器,所述路由器与移动设备基于Wi-Fi 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还建立有第二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方法包括: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述特征信息为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该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器接收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的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路由器删除所述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 或,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混合现实(Mixedreality, MR)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包括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的装置,或者,模块,或者,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该路由器包括执行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的装置,或者,模块,或者,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触摸屏,其中,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该路由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路由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移动设备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移动设备或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路由器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路由器或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移动设备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移动设备或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路由器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路由器或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流程图;
图4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通道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示意图;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示意图;
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示意图;
图8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路由器的示意图;
图9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流程图;
图10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发送数据包传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分别应用于移动设备和路由器上。例如,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能够运行网络游戏的设备。下文移动设备以手机来举例说明,但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技术场景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请结合图1所示,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用于使读者快速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提到的具体参数值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进行变化,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已经提到的具体参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应用场景是移动设备确定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如果确定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是预设类型,则对该应用程序进行特殊处理,也就是在移动设备与路由器之间已经建立有第一通道的情况下,再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用于传输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同时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天通道发送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保证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及时可靠的传输至路由器。所述预设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AR)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下面以移动设备是手机,预设类型为网络游戏为例进行说明,当预设类型为前述其他应用(例如,AR应用,VR应用,MR应用,AI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等)时同样适用,本文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包括手机1、路由器2和服务器3。应理解,图1仅仅示出了一个服务器3,但实际上并不限定仅仅有一个服务器3,根据需要可以有多个服务器3,多个服务器3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假设手机1与路由器2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路由器均支持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也就是说,手机1与路由器2均支持2.4G通道和5G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可选的,路由器2支持网络加速,用户的手机1上预先安装了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游戏服务器3用于为该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提供游戏数据。假设用户在手机1上打开了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手机1的前台运行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会与游戏服务器3建立多个数据流,每个数据流均用于传输不同类型的游戏数据包。请参见表1所示,表1所示的为数据流与游戏数据的映射表。
表1
通过表1可知,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与游戏服务器3建立3个数据流,分别为数据流L1、数据流L2和数据流L3,数据流L1用于传输游戏人物状态数据包,数据流L2用于传输游戏地图数据包,数据流L3用于传输游戏语音数据包。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更多的数据流,表1给出的3个数据流仅是示例。而且,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多个报文或数据包的五元组均相同,数据流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建立的连接传输,数据流也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建立的连接传输。
在图1和表1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在手机1和路由器2内预先安装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的软件程序。在手机1的前台运行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时,手机1会获取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对应的3个数据流(表1中的L1、L2和L3)的特征信息,在本例中,假设特征信息为五元组。请参见表2所示,表2所示的为数据流与五元组的映射表,其中,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协议号。
表2
通过表2可知,数据流L1对应的五元组为(192.168.3.88,10,172.1.1.10,10, 6),数据流L2对应的五元组为(192.168.3.88,10,172.1.1.10,20,6),数据流L3 对应的五元组为(192.168.3.88,10,172.1.1.10,30,6)。
在图1和表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手机1获取到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对应的3个数据流的五元组(表2中的3个五元组)以后,手机1便会将获取到的3个五元组封装到报文X中,并将封装有3个五元组的报文X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给路由器2。其中,第二通道是手机1预先与路由器2建立好的,例如,第二通道可以为HUAWEI HiLink,第二通道也可以为其他的通道,此处不做限定。在路由器2接收到手机1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的封装有3个五元组的报文X时,路由器2会存储这3个五元组。请参见图3所示,表3所示的为路由器2存储的五元组的映射表。
源IP地址 源端口 目的IP地址 目的端口 协议号
192.168.3.88 10 172.1.1.10 10 6
192.168.3.88 10 172.1.1.10 20 6
192.168.3.88 10 172.1.1.10 30 6
表3
在图1和表3所示的实施例中,路由器2会根据表3所示的五元组的映射表来匹配手机1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接收和/或发送的每个数据包。假设路由器2匹配到手机 1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发送的两个数据包Y和Z中的五元组与表3中的某个五元组相同,那么路由器2确定两个数据包Y和Z属于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对应的数据包,路由器2保留两个数据包Y和Z中的一个,并丢弃另一个重复的数据包,例如,保留数据包Y,数据包Y可以为两个数据包Y和Z中路由器2先收到的一个。可选的,路由器2 对该数据包Y进行网络加速。其中,对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和降低协商速率等。
通过图1、表1、表2和表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手机1实时检测到处于前台运行的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那么手机1与路由器2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并将处于前台运行的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发送给路由器2。在路由器2接收到手机1发送的特征信息时,路由器2便会存储该特征信息,并开始实时匹配手机1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接收和/或发送的每个数据包。假设路由器2匹配到手机1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发送的两个数据包Y和Z中的五元组与表3中的某个五元组相同,那么路由器2确定两个数据包Y和Z属于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A对应的数据包,路由器2保留两个数据包Y和Z中的一个,并丢弃另一个重复的数据包。这样就可以保证手机1中网络游戏程序A的数据包可以及时并可靠的传输。可选的,路由器2对该数据包Y进行网络加速,这样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手机1中网络游戏应用程序A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上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指:移动设备全屏显示的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分屏显示的两个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多窗口显示的应用程序。
移动设备上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指,移动设备的显示屏之前已经运行目前显示屏不显示的应用程序,例如,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被第二应用程序替换,那么第一应用程序就是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还包括,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被用户操作返回主界面,那么第一应用程序就是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还包括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显示的第一应用程序,用户按下待机键或用户在移动设备的屏幕上做出待机手势,移动设备进入黑屏状态,那么第一应用程序也算作切换至后台运行。
上文通过图1所示的应用例简要的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的执行过程、技术原理和实施例。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述移动设备1与路由器2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移动设备1和路由器2均支持双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该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图2示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移动设备1确定移动设备1的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
移动设备确定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的目的在于,移动设备需要确定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此处预设类型为网络游戏,如果是,移动设备需要对网络游戏类型的应用程序进行特殊处理,即图2中的后续步骤S12-S14或S12-S15。
应理解:作为一种替换方案,目前的实施例是对网络游戏类型的应用程序进行特殊处理,还可以对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进行特殊处理
其中,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指的是移动设备正在运行一个应用程序;而且移动设备的屏幕仅显示该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分屏显示的两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应用程序,或者,移动设备多窗口显示的多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前台运行的多个应用程序,指的是移动设备正在运行多个应用程序,而且移动设备的屏幕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程序。例如,假设移动设备当前正在运行应用程序A和应用程序B,而且,移动设备的屏幕的左边显示应用程序A,移动设备的屏幕的右边显示应用程序B。或者,移动设备的屏幕的上边显示应用程序A,移动设备的屏幕的下边显示应用程序B。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会被分成多种类型。例如,应用程序可以分成网络游戏、视频应用、AR应用、VR应用,MR应用,AI应用,网络业务应用,音频应用和即时通信应用等。
步骤S13、在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移动设备与所述路由器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且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此处以预设类型为网络游戏为例进行说明。
在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网络游戏时,说明移动设备前台运行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网络游戏应用程序,该网路游戏应用程序需要通过路由器与相应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
请参见表4所示,表4所示的为特征信息的几种实现方式。
源IP地址 源端口 目的IP地址 目的端口 协议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表4
在表4中,共展示出特征信息的16种实现方式。例如,在表4的第2行中,有一个“√”打在“目的IP地址”的下面,说明第2种实现方式为特征信息仅包括目的IP地址。又如,在表4的第16行中,存在5个“√”分别打在“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 IP地址、目的端口和协议号”的下面,说明第16种实现方式为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协议号。当然,表4仅是示例性的展示出16种实现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例如,特征信息在表4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个网络游戏应用程序与相应服务器建立多个数据流以后,移动设备内便会维护一个类似于表2所示的映射表或者映射关系,所以移动设备可以获取到该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对应的每个数据流的特征信息。
其中,特征信息用于表示某一个特定时刻下移动设备获取到的一个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由于移动设备在不同的时刻下获取到的至该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可能并不相同,但特征信息的格式是相同的。
移动设备1与路由器建立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的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如下:
S131、移动设备1向路由器2发送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用于询问路由器是否支持建立私有通道(即,第二通道)的能力,例如,该探测报文中包含homecenter关键字。
S132、路由器2向移动设备发送响应报文;
路由器2收到移动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后,查询到自身支持建立私有通道(即,第二通道)的能力,路由器2向移动设备发送响应报文,该响应报文表示路由器2支持建立私有通道(即,第二通道)的能力,例如,该响应报文中携带homecenter及路由器 2的序列号(sn2)。
S133、移动设备1向路由器2发送发送会话建立报文,该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移动设备的序列号(sn1)。
S134、移动设备1利用预设密钥算法对移动设备1的标识(序列号sn1)和路由器2的标识(序列号sn2)进行计算得到加密密钥。预设密钥算法包括MD5,SHA,PBKDF2或BCrypt。
S135、路由器2利用预设密钥算法对移动设备1的标识(序列号sn1)和路由器2 的标识(序列号sn2)进行计算得到加密密钥。预设密钥算法包括MD5,SHA,PBKDF2或 BCrypt。
应理解:移动设备1和路由器2内部保存的预设密钥算法是相同的。
S136、移动设备1和路由器2建立第二通道。
S137、移动设备1向路由器2发送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用于请求移动设备1与路由器2建立双通道,该请求报文中携带双方既定的标识(比如DiTunnel)。
S138、路由器2向移动设备1发送发送响应报文,该响应报文中携带是否支持建立双通道的信息,此处该响应报文携带了支持建立双通道的信息。
S139、移动设备1和路由器2建立第三通道。应理解:如果第一通道是2.5G通道,那么第三通道是5G通道;如果如果第一通道是5G通道,那么第三通道是2.5G通道。
其中,第一通道为移动设备与路由器预先建立的无线Wi-Fi连接上的通道。移动设备 1与路由器2建立了三个通道以后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为移动设备1与路由器2基于Wi-Fi协议建立的公有通道。
移动设备(相当于终端侧)与路由器侧建立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流程图参见图9;具体流程概括如下:
终端侧处理:
1.相互认证:移动设备打开游戏app后,移动设备和路由器进行双通道能力集认证, 确认双方是否支持双通道能力,详见上图游戏识别服务协商过程;然后移动设备开始创建双通道。
2.特征信息上报:双方认证通过后建立双通道,移动设备将特征信息(如,5元组集合)上报给路由器,路由器收到后进行回复;移动设备如果没收到回复,移动设备继续发送特征信息。
路由侧处理:
1.相互认证:收到移动设备发来的双通道能力集认证报文后,路由器如果支持双通道则回复OK;否则路由器回复NOK,详见上图游戏识别服务协商过程;然后路由器开始侦听创建双通道。
2.特征信息上报:双方认证通过后建立双通道,移动设备将特征信息(如,5元组集合)上报给路由器,路由器收到后进行回复移动设备。
S14、移动设备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路由器2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路由器2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
下面是一个报文的格式,作为一个例子,参见下面的表格:
■1游戏特征接口
■请求
■POST/api/smartapp/flowlist HTTP/1.1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说明 M/O 对应错误ID
<u>Sourcelp</u> String 16 源IP地址 M
<u>Dstlp</u> String 16 终端设备的<u>ip</u>地址 M
<u>SourcePort</u> Unsigned <u>Int</u> 4 源端口 M
<u>DstPort</u> Unsigned <u>Int</u> 4 终端设备上的端口 M
S15a、移动设备1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2。
S15b、移动设备1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2。
移动设备1发送上行的待发送数据包时,基于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否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对于基于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否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的方案包括三种:第一种:基于特征信息中的IP层序列号与待发送数据包中的IP层序列号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第二种: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个数据包执行md5hash后得到一个key,该key即是该数据包的唯一标识,将待发送数据包执行md5hash后得到值与该key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第三种:获取待发送数据包中的特征信息,与保存的特征信息做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还可以采用其他识别数据包的方法,此处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应的,作为接收侧的路由器2,当路由器2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收到移动设备1发送的两个相同的数据包时(对应S15a),或者,当路由器2通过第一通道或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道收到移动设备1发送的数据包时(对应S15b),路由器2同样会确定接收到数据包是否是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确定方法可以与前述终端识别待发送数据包是否为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的方法相同,也可以为不同的方法。应理解:路由器2确定接收到数据包是否是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可以只在移动设备1和路由器2之间同时建立有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时执行。
前面描述的移动设备1发送数据包的过程可以参见图10所示。从图10中可以看到,网络游戏应用程序的数据包通过第一通道(2.4G通道)和第三通道(5G通道)分别发送。路由器通过双通道收到两份相同的数据包后,丢弃一个,保留一个,然后将保留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相应的服务器。非游戏数据包就只通过第一通道发送。网络游戏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如图10中的游戏特征DB(database))通过第二通道发给路由器。
可选的,图2未示出,S15b之后,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可选的,图2未示出,S15b之后,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移动设备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关闭或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时,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删除保存的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S19)。
S17、路由器2基于特征信息确定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收到的数据包,并执行去重操作。
对于基于特征信息确定收到的数据包是否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的方案包括三种:第一种:基于特征信息中的IP层序列号与收到的数据包中的IP层序列号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第二种: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个数据包执行md5hash后得到一个key,该key即是该数据包的唯一标识,将收到的数据包执行md5hash后得到值与该key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第三种:获取收到的数据包中的特征信息,与保存的特征信息做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为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收到的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还可以采用其他识别收到的数据包的方法,此处不限定。
S19、路由器2对包含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
在路由器2接收到移动设备1发送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以后,路由器会存储特征信息,并检测移动设备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包含特征信息。在路由器2确定移动设备1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中包含特征信息时,路由器2会对包含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
从路由器2侧来看,路由器2执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路由器2与移动设备1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路由器2与移动设备1还建立有第二通道,路由器2与移动设备1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S21、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述特征信息为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
S22、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S23、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S24、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S25、所述路由器接收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的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路由器删除所述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请参见图5所示,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1的示意图。该移动设备1与路由器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移动设备1和所述路由器均支持双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该移动设备1包括以下模块:
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1的详细描述。
处理模块12,用于在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与所述路由器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且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 2.4G通道,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 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3的详细描述。
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4的详细描述。
该确定模块11还用于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
该发送模块13还用于在该确定模块11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5a的详细描述。
该发送模块13还用于在该确定模块11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5b的详细描述。
可选的,移动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1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11还用于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关闭或是否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相应的,该发送模块13还用于在该确定模块11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关闭或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时,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该处理模块12还用于在该确定模块11 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关闭或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时,删除保存的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混合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示意图。应理解:所述路由器与移动设备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还建立有第二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如图6所示,该路由器包括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21,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述特征信息为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的相应描述。
确定模块22,用于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否为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
发送模块23,用于在该确定模块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发送模块23,还用于在该确定模块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
可选的,该路由器还包括接收模块24,该接收模块2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24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的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相应的,该发送模块23还用于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所述路由器还包括处理模块25,该处理模块25用于删除所述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混合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5还用于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请参见图7所示,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示意图。该移动设备30包括中央处理器31、图像处理器32、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 33、非易失性(non-volatile memory,NVM)存储器34和总线35。图7所示的移动设备30等同于图1的手机1、图2的移动设备1、图3的移动设备1、图4的移动设备1 和图5的移动设备1,关于图7中的移动设备30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对于手机1的详细说明,以及可以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对于移动设备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8所示,图8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路由器的示意图。该路由器40包括中央处理器41、内存42、非易失性存储器43和总线44。图8所示的路由器40等同于图1的路由器2、图2的路由器2、图3的路由器2、图4的路由器2和图6的路由器,关于图8中的路由器40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对于路由器2的详细说明,以及可以参见图2、图3、图4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对于路由器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实施例中涉及软件实现的功能时,相关软件或软件中的模块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 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与路由器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路由器均支持双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设备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类型;
在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时,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路由器建立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且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
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
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设备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关闭或由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时,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删除保存的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混合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6.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与移动设备基于Wi-Fi协议已建立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还建立有第二通道,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设备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同时收发数据包,所述第一通道包括2.4G通道或5G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通道包括5G通道或2.4G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述特征信息为所述移动设备的前台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所述应用程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五元组,所述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
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移动设备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待发送数据包不是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时,保存先收到的数据包,丢弃后收到的重复的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接收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的包含所述特征信息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路由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发送对应所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给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路由器删除所述特征信息,并断开所述第三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名称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对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数据包进行网络加速,该网络加速包括智能带宽分配、报文多发或降低协商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类型包括:网络游戏,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混合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网络业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音频应用,或视频应用。
11.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其中,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多个应用程序;
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路由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640310.4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9890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310.4A CN10989008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310.4A CN10989008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087A true CN109890087A (zh) 2019-06-14
CN109890087B CN109890087B (zh) 2022-08-09

Family

ID=6692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0310.4A Active CN10989008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00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937A (zh) * 2019-07-30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8664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WiFi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29409A (zh) * 2021-01-20 2021-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8678A (zh) * 2013-11-18 2014-03-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50436A (zh) * 2013-07-25 201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分配方法、路由器和业务执行实体
CN104113935A (zh) * 2014-07-28 2014-10-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US20150089600A1 (en) * 2013-09-24 2015-03-26 Xiaomi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router access control
CN104836821A (zh) * 2014-02-10 2015-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由器设备的网络加速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6019840A1 (zh) * 2014-08-07 2016-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自适应并发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60094467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lication aware multihoming for data traffic accelera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5873097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US20170094670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lay Channel Of Mobile Device
CN10655980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移动终端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95510A (zh) * 2017-08-29 2017-11-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流转发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18001538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ffic splitter for user plane in mobile networks
CN108834223A (zh) * 2018-06-22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WiFi频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90027A (zh) * 2018-08-29 2018-12-11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双天线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227899A1 (zh) * 2017-06-14 2018-12-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0436A (zh) * 2013-07-25 201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分配方法、路由器和业务执行实体
US20150089600A1 (en) * 2013-09-24 2015-03-26 Xiaomi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router access control
CN103618678A (zh) * 2013-11-18 2014-03-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6821A (zh) * 2014-02-10 2015-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由器设备的网络加速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113935A (zh) * 2014-07-28 2014-10-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WO2016019840A1 (zh) * 2014-08-07 2016-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自适应并发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60094467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pplication aware multihoming for data traffic accelera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655980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移动终端
US20170094670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lay Channel Of Mobile Device
CN105873097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WO2018001538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ffic splitter for user plane in mobile networks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227899A1 (zh) * 2017-06-14 2018-12-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395510A (zh) * 2017-08-29 2017-11-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流转发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8834223A (zh) * 2018-06-22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WiFi频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90027A (zh) * 2018-08-29 2018-12-11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双天线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 SOARES, P. BRANDÃO, R. PRIOR AND A. AGUIAR: "Experimentation with MANETs of smartphones", 《2017 WIRELESS DAYS》, 4 May 2017 (2017-05-0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937A (zh) * 2019-07-30 2019-09-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8664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WiFi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29409A (zh) * 2021-01-20 2021-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087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3804B (zh) 一种通过视联网访问互联网的方法及视联猫客户端
CN109890087A (zh) 一种处理数据包的方法与装置
CN108173803B (zh) 一种通过视联网访问互联网的方法及视联猫服务端
CN108965912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的方法、客户端以及服务器
CN109495794A (zh) 一种视联网终端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1151335A1 (zh) 一种网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1797A (zh)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65223A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网页处理方法、代理服务器及视联网终端
CN105207860B (zh) 一种业务加速系统及方法
CN11004895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574818A (zh)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7204873A (zh) 一种切换目标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882305A (zh) 一种数据包的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9561100B (zh) 基于分布式与人工智能的双工赋能网络攻防的方法及系统
WO202300093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9123A (zh) 一种视联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02642A (zh) 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9977137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9447625A (zh) 一种二维码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4567880B (zh)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6917A (zh) 基于信令辅助实现gtp通信数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
CN110493022A (zh) 一种三方会话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72139A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共享方法和中转服务器
CN117439745A (zh) 进程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60174B (zh) 一种业务类型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