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0012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0012A
CN109890012A CN201811636545.6A CN201811636545A CN109890012A CN 109890012 A CN109890012 A CN 109890012A CN 201811636545 A CN201811636545 A CN 201811636545A CN 109890012 A CN109890012 A CN 109890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lient
intelligent glasses
glasses end
bluetooth
hot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65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65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建立蓝牙连接以用于进行指令的传输,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眼镜是目前新兴的音视频采集终端,因为其小巧灵活,轻便且有很好的隐蔽性,外观就相当于一部墨镜,在一些场合能起到很好的图像采集作用。
目前的智能眼镜大多适用于拍照与录像,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人脸识别作为音视频处理的核心技术,广泛的走进了摄像头,抓拍机等硬件终端,眼镜端集成人脸识别功能,也是目前发展的迫切需求。
然而,如若在智能眼镜端芯片上进行人脸识别算法的运作,就需要提高芯片的运算能力,需要提高芯片的价位,这一点无疑提高了眼镜的成本,令消费者无法承受。眼镜与手机的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手机续航高,计算能力强大,有良好的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而且功能强大,为消费者广泛接受。然而,现有的智能眼镜与手机的连接方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眼镜端与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案,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以进行指令传输,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无线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无线热点,以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步骤,所述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通过搜索获知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并与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进行配对;向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发送连接请求,若连接成功,则保存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以完成与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之间的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的步骤包括:根据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并等待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若未接收到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则每隔预定时间发送一次所述连接请求,直到接收到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包括密码、加密类型、服务集标识和/或基本服务集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智能眼镜端接收推流地址;根据所述推流地址,通过所述无线连接进行拉流以获取所述智能眼镜端所采集的视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智能眼镜端,所述方法包括: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步骤,所述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响应移动客户端发送的配对请求,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配对;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判断是否已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若未保存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保存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连接成功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建立所述蓝牙连接的步骤包括: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获知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将所述蓝牙地址与保存的蓝牙地址进行校验,若二者一致,则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建立所述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包括密码、加密类型、服务集标识和/或基本服务集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服务集标识连接所述无线热点;连接成功后,对已连接的无线热点的基本服务集标识进行校验,以确定已连接的无线热点的基本服务集标识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到的所述基本服务集标识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推流地址;根据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的拉流操作,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视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移动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蓝牙连接模块,用于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属性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无线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智能眼镜端,所述装置包括:蓝牙连接模块,用于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属性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无线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和智能眼镜端,其中:所述移动客户端针对所述智能眼镜端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智能眼镜端针对所述移动客户端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保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应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通过蓝牙连接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的示例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中与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中与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的示例电子设备100。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104、输入装置106、输出装置108,图像传感器110和/或一个或更多个非图像传感器(未示出)、以及通信装置112,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4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所述处理器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所述存储装置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02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下文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处理器实现)的客户端功能以及/或者其它期望的功能。在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例如所述应用程序使用和/或产生的各种数据等。
所述输入装置106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指令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和触摸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输出装置108可以向外部(例如用户)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图像或声音),并且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图像传感器110可以拍摄用户期望的图像(例如照片、视频等),并且将所拍摄的图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104中以供其它组件使用。
所述通信装置112可以由所述处理器102进行控制,以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或无线通信,并发送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数据,例如所述图像传感器110采集到的图像等。
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尽管图1示出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个不同的装置,但是根据需要,其中的一些装置可以不是必须的,其中的一些装置的数量可以更多等等,本发明对此不限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涉及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下面,首先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200,数据传输方法200是应用在移动客户端上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移动客户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与此相对的,稍后将结合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500,数据传输方法500是应用在智能眼镜端上的数据传输方法。
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2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
在每对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时,其中之一为主设备,另一为从设备,且由主设备进行搜索查找到从设备,发起配对,双方才可以建立连接并收发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移动客户端担任主设备,主动向智能眼镜端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示例性地,在移动客户端首次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时,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在移动客户端再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时,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会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蓝牙地址判断该设备是否为绑定的移动客户端,若验证通过,则二者之间建立蓝牙连接,反之则不予连接。
蓝牙通信适合长期连接,并适合传输数据量小的数据包,例如移动客户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向智能眼镜端下发开启直播、关闭直播、解绑、录像、拍照、播放语音等等一系列的指令,达到控制眼镜的效果,这些指令非常适于通过蓝牙连接进行传输。并且蓝牙设备之间一旦配对、连接,以后的信息交互就非常方便。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功能可以伴随开机自动启动,一旦收到移动客户端发来的连接指令,在已经绑定过的情况下,就可以快速通信。
在已绑定智能眼镜的情况下,再次通信时无需进行绑定,移动客户端根据绑定时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与双方确定的蓝牙通信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即可以建立一个蓝牙套接字(BluetoothSocket),以向智能眼镜端发起定向连接。即移动客户端的搜索仅针对该智能眼镜端,若所述移动客户端通信范围内存在该智能眼镜端,则所述移动客户端向其发送连接请求。
示例性地,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可以获知到请求设备(即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与绑定时保存的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进行校验,如果二者一致,则证明请求设备(即智能眼镜端)即为绑定的移动客户端,由于之前已经配对过,经过轮询的信息交互过程,因此无需再进行配对,移动客户端与所述智能眼镜端的蓝牙连接建立,之后即可进行蓝牙通信。若智能眼镜端校验的结果为请求设备的蓝牙地址与绑定时保存的蓝牙地址不一致,则证明请求设备并非与之绑定的移动客户端,因此返回连接失败信息。移动客户端获知该连接失败信息后,就会得知该眼镜已与其他设备进行了绑定,此时提示用户需要先在智能眼镜端进行解绑操作,才能与智能眼镜通信。
若移动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时,智能眼镜端尚未开机,则连接失败,移动客户端根据反馈的信息得知对方尚未反馈信息。此时移动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例如4秒)发送一次连接请求,直到智能眼镜端开机,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信息。
示例性地,移动客户端可通过判断是否保存有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来判断是否是首次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若保存有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即已经与智能眼镜端进行了绑定;若未保存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即首次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则首先执行下文所述的绑定方法,以与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方法300包括:
首先,在步骤310,搜索通信范围内的待绑定智能眼镜端;
在步骤320,与所述待绑定智能眼镜端进行配对,并发送连接请求;以及
在步骤330,判断是否连接成功,若连接成功,则保存所述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以完成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绑定。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的绑定方式为一对一的绑定,即移动客户端一次只能绑定一个智能眼镜端,若要绑定其它的移动客户端,需解绑后重新绑定,从而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由于发送连接请求建立在串口线性仿真协议层及其以上链路层连接的基础上,因此需要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串口线性仿真协议层以下的链路层连接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为实现上述过程,移动客户端首先搜索通信范围内是否存在待绑定智能眼镜端。具体地,移动客户端开启蓝牙功能并搜索通信范围内可见的蓝牙设备,并获取该设备的蓝牙地址。接着,用户根据该设备的序列号或其他信息判断该设备是否是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若该设备并非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则重新进行搜索;若该设备是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则移动客户端与之进行配对,并利用搜索设备时获取的蓝牙地址发起连接请求。
示例性地,当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判断是否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若未保存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表明未绑定移动客户端,因此存储该蓝牙地址,并返回连接成功的信息。若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表明已绑定了移动客户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眼镜端与移动客户端建立的是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因此返回连接失败的信息,双方绑定失败。
当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连接成功的信息,则移动客户端保存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至此双方建立了绑定关系。若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连接失败的信息,则可获知智能眼镜端已与其它设备进行了绑定。用户若想与之建立绑定关系,则需首先对智能眼镜端执行解绑操作。
其中,所谓解绑,即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解除绑定关系,清空各自保存的对方的蓝牙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解绑的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解绑指令;以及若接收到所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解绑成功信息,则清空绑定时保存的所述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
具体地,在保持蓝牙通信的过程中,移动客户端通过蓝牙连接向智能眼镜端发送解绑指令。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该解绑指令之后,删除绑定时保存的携式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接着向移动客户端发送解绑成功指令,移动客户端接收到该指令之后,即清空绑定时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双方解绑成功。当再次需要连接智能眼镜时,移动客户端判断未保存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因此需执行上述的绑定方法300以进行绑定,绑定成功后,才可与智能眼镜端通信。
示例性地,如果移动客户端在进行解绑操作的时候,智能眼镜端处于关机状态,无法收到解绑指令,那么智能眼镜端就无法清空本地保存的蓝牙地址,而只有移动客户端清空,这就是所谓的单向解绑。之后,若移动客户端通过搜索发现智能眼镜端,二者配对之后进行绑定时,由于智能眼镜端保存着之前的地址,因此无法成功绑定,这时需要手动重置智能眼镜端。示例性地,智能眼镜端存在硬件按钮来进行解绑,用户按下该硬件按钮,则智能眼镜端清除本地保存的蓝牙地址,此后才可以与其他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
在步骤S220,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
其中,无线热点具体指可以与其他具有无线热点连接功能的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以相互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接入点。作为示例,移动客户端在首次开机后、每次开机后或是在特定情况下会启动用于生成无线热点的程序以生成无线热点。生成无线热点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热点用于与具有无线热点连接功能的智能眼镜端进行无线网络连接。在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通过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的无线热点连接时,该连接不依靠于外部局域网,而是依托于移动设备所生成的无线热点,并仅在移动客户端和智能眼镜端之间建立了数据传输通道,在生成无线热点时,移动客户端可以是已于外部局域网相连,也可以是未接入外部局域网。无线热点的名称可以包括厂商名称或软件的名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厂商名称或软件的名称快速区分无线热点,无线热点的名称还可以包括随机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并不限定无线热点名称的表现形式。由于移动客户端仅生成热点,而并非占用WiFi模块去连接其他热点,因此在生成热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GPRS流量访问数据网络。
在生成无线热点后,移动客户端会将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通过步骤S210中建立的蓝牙连接发送给智能眼镜端,使智能眼镜可以获知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与其进行连接。智能眼镜端具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因而可以接入移动客户端创建的无线热点。其中,该属性信息包括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BSSID(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也可以包括加密类型和/或密码。该无线热点可以加密也可以不加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当该无线热点不加密时,连接该无线热点仅需要SSID即可,不需要密码;当该无线热点加密时,连接该无线热点需要SSID和密码,其加密类型包括而不限于AES或TKIP等。
在步骤S230,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通过蓝牙连接向智能眼镜端发送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之后,移动客户端等待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其中,智能眼镜端在使用SSID(或SSID和密码)连接热点之后,还使用BSSID对连接的热点进行校验。其中,无线热点的BSSID本质上相当于手机的WLAN(无线局域网)的MAC地址,即该BSSID为热点的唯一标识,可以防止多个热点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智能眼镜无法辨别需要去连接哪个热点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示例性地,在智能眼镜端连接成功之后,为避免连接指定热点超时而连接了别的热点导致错乱,因此智能眼镜端获取连接好的热点的BSSID,与之前获取的BSSID进行认证。若二者一致,则认证通过,智能眼镜端返回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移动客户端响应于所述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所述无线连接之后,移动客户端即可通过所述无线连接从所述智能眼镜端接收的视频数据。
示例性地,在连接成功后,智能眼镜端可以将推流地址等信息再次通过蓝牙连接发送给移动客户端,所述推流地址包括智能眼镜端的推流url(Uniform 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的推流地址之后,即可以根据所述推流地址通过拉流播放智能眼镜端采集的实时视频。与带宽较小的蓝牙连接相比,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较大的视频数据,可以保证传输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客户端生成无线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无线热点,并通过热点传输数据量较大的视频流,不占用移动客户端的WiFi模块,使移动客户端可以在接收智能眼镜端发送的视频流数据的同时,还能通过GPRS流量来访问外部网络,从而能够避免由智能眼镜端生成热点、移动客户端连接热点的方式所导致的移动客户端无非访问外网的问题。
此外,移动客户端通过蓝牙连接将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发送至智能眼镜端,智能眼镜端获知该信息之后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热点,因而解决了由于智能眼镜端没有图形化显示界面、无法得到热点属性信息的问题。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200通过蓝牙连接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以上示例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移动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参考图4描述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移动客户端。图4示出用于实现图2所示方法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4所示,装置400包括蓝牙连接模块410、热点发送模块420和无线连接模块430。所述各个模块可分别执行上文中结合图2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各个步骤/功能。以下仅对装置400的各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描述,而省略以上已经描述过的细节内容。
蓝牙连接模块410用于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
属性发送模块420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
无线连接模块430用于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装置400通过蓝牙连接与智能眼镜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200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400中的相应模块。所述存储介质例如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例如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
下面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500,数据传输方法500是应用在智能眼镜端上的数据传输方法。与此相对的,前面结合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200是应用在移动客户端上的数据传输方法。
如图5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5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510,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
在每对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时,其中之一为主设备,另一为从设备,且由主设备进行搜索查找到从设备,发起配对,双方才可以建立连接并收发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移动客户端担任主设备,主动向智能眼镜端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示例性地,在智能眼镜端首次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在智能眼镜端再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时,在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会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蓝牙地址判断该请求设备是否为绑定的移动客户端,若该请求设备是绑定的移动客户端,则二者之间建立蓝牙连接,反之则不予连接。
蓝牙通信适合长期连接,并适合传输数据量小的数据包,例如移动客户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向智能眼镜端下发开启直播、关闭直播、解绑、录像、拍照、播放语音等等一系列的指令,达到控制眼镜的效果,这些指令非常适于通过蓝牙连接进行传输。并且蓝牙设备之间一旦配对、连接,以后的信息交互就非常方便。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功能可以伴随开机自动启动,一旦收到移动客户端发来的连接指令,在已经绑定过的情况下,就可以快速通信。
在已绑定智能眼镜的情况下,再次通信时无需进行绑定,移动客户端根据绑定时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与双方确定的蓝牙通信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即可以建立一个蓝牙套接字(Bluetooth Socket),以向智能眼镜端发起定向连接。即移动客户端的搜索仅针对该智能眼镜端,若所述移动客户端通信范围内存在该智能眼镜端,则所述移动客户端向其发送连接请求。
示例性地,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建立所述蓝牙连接的步骤包括: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获知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将所述蓝牙地址与绑定时保存的蓝牙地址进行校验,若二者一致,则证明请求设备(即智能眼镜端)即为绑定的移动客户端,由于之前已经配对过,经过轮询的信息交互过程,因此无需再进行配对,移动客户端与所述智能眼镜端的蓝牙连接建立,之后即可进行蓝牙通信。若智能眼镜端校验的结果为请求设备的蓝牙地址与绑定时保存的蓝牙地址不一致,则证明请求设备并非与之绑定的移动客户端,因此返回连接失败信息。
示例性地,智能眼镜端可通过判断是否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来判断是否是首次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若智能眼镜端是首次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则需要与之进行绑定。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方法600包括:
首先,在步骤S610,响应移动客户端发送的配对请求,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配对;
在步骤S620,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在步骤S630,判断是否已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以及
在步骤S640,若未保存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保存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连接成功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的绑定方式为一对一的绑定,即移动客户端一次只能绑定一个智能眼镜端,若要绑定其它的移动客户端,需解绑后重新绑定,从而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提高用户体验。
在步骤S610中,由于发送连接请求建立在串口线性仿真协议层及其以上链路层连接的基础上,因此需要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串口线性仿真协议层以下的链路层连接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为实现上述过程,首先由移动客户端进行搜索以发现智能眼镜端,二者进行配对。接着,由移动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智能眼镜端接收该请求。
示例性地,当智能眼镜端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判断是否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若未保存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表明未绑定移动客户端,因此存储该蓝牙地址,并返回连接成功的信息。若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表明已绑定了移动客户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眼镜端与移动客户端建立的是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因此返回连接失败的信息,双方绑定失败。
当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连接成功的信息,则移动客户端保存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至此双方建立了绑定关系。若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反馈的连接失败的信息,则可获知智能眼镜端已与其它设备进行了绑定。用户若想与之建立绑定关系,则需首先对智能眼镜端执行解绑操作。
其中,所谓解绑,即移动客户端与智能眼镜端解除绑定关系,清空各自保存的对方的蓝牙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解绑的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蓝牙连接接收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解绑指令;清空绑定时保存的蓝牙地址,并返回解绑成功的信息。
具体地,在保持蓝牙通信的过程中,通过蓝牙连接接收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解绑指令,并删除绑定时保存的携式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接着向移动客户端发送解绑成功指令,移动客户端接收到该指令之后,即清空绑定时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双方解绑成功。
示例性地,如果移动客户端在进行解绑操作的时候,智能眼镜端处于关机状态,无法收到解绑指令,那么智能眼镜端就无法清空本地保存的蓝牙地址,而只有移动客户端清空,这就是所谓的单向解绑。之后,在接收到其他移动客户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时,由于智能眼镜端保存着之前的地址,因此无法成功绑定,这时需要手动重置智能眼镜端。示例性地,智能眼镜端存在硬件按钮来进行解绑,用户按下该硬件按钮,则智能眼镜端清除本地保存的蓝牙地址,此后才可以与其他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
在步骤S520,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
其中,无线热点具体指可以与其他具有无线热点连接功能的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以相互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接入点。作为示例,移动客户端在首次开机后、每次开机后或是在特定情况下会启动用于生成无线热点的程序。生成无线热点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地,在智能眼镜端与移动客户端通过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的无线热点连接时,该连接不依靠于外部局域网,而是依托于移动设备所生成的无线热点,并仅在移动客户端和智能眼镜端之间建立了数据传输通道,在生成无线热点时,移动客户端可以是已于外部局域网相连,也可以是未接入外部局域网。无线热点的名称可以包括厂商名称或软件的名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厂商名称或软件的名称快速区分无线热点,无线热点的名称还可以包括随机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并不限定无线热点名称的表现形式。由于移动客户端仅生成热点,而并非占用WiFi模块去连接其他热点,因此在生成热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GPRS流量访问数据网络。
在生成无线热点后,移动客户端会将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通过步骤S510中建立的蓝牙连接发送给智能眼镜端,使智能眼镜可以获知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与其进行连接。智能眼镜端具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因而可以接入移动客户端创建的无线热点。其中,该属性信息包括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BSSID(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也可以包括加密类型和/或密码。该无线热点可以加密也可以不加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当该无线热点不加密时,连接该无线热点仅需要SSID即可,不需要密码;当该无线热点加密时,连接该无线热点需要SSID和密码,其加密类型包括而不限于AES或TKIP等。
在步骤S530,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通过蓝牙连接接收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之后,智能眼镜端根据该属性信息连接无线热点。其中,智能眼镜端在使用SSID(或SSID和密码)连接热点之后,还使用BSSID对连接的热点进行校验。其中,无线热点的BSSID本质上相当于手机的WLAN(无线局域网)的MAC地址,即该BSSID为热点的唯一标识,可以防止多个热点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智能眼镜无法辨别需要去连接哪个热点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示例性地,在智能眼镜端连接成功之后,为避免连接指定热点超时而连接了别的热点导致错乱,因此智能眼镜端获取连接好的热点的BSSID,与之前获取的BSSID进行认证。若二者一致,则认证通过。
示例性地,在连接成功后,智能眼镜端可以将推流地址等信息再次通过蓝牙连接发送给移动客户端,所述推流地址包括智能眼镜端的推流url(Uniform 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移动客户端接收到智能眼镜端的推流地址之后,即可以通过拉流播放智能眼镜端采集的实时视频。与带宽较小的蓝牙连接相比,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较大的视频数据,可以保证传输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客户端生成无线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无线热点,并通过热点传输数据量较大的视频流,不占用移动客户端的WiFi模块,使移动客户端可以在接收智能眼镜端发送的视频流数据的同时,还能通过GPRS流量来访问外部网络,从而能够避免由智能眼镜端生成热点、移动客户端连接热点的方式所导致的移动客户端无非访问外网的问题。
此外,移动客户端通过蓝牙连接将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发送至智能眼镜端,智能眼镜端获知该信息之后可以自动连接无线热点,因而解决了由于智能眼镜端没有图形化显示界面、无法得到热点属性信息的问题。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500通过蓝牙连接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以上示例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能眼镜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参考图7描述用于实现图5所示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智能眼镜端。图7示出用于实现图5所示方法的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7所示,装置700包括蓝牙连接模块710、属性接收模块720以及无线连接模块730。所述各个模块可分别执行上文中结合图5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500的各个步骤/功能。以下仅对装置700的各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描述,而省略以上已经描述过的细节内容。
蓝牙连接模块710用于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
属性接收模块720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
无线连接模块730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数据传输装置700通过蓝牙连接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500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700中的相应模块。所述存储介质例如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例如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800。为了更清楚地提供本发明的内容,下面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数据传输系统800可以包括移动客户端810和与移动客户端810连接的智能眼镜端820,其中:移动客户端810针对智能眼镜端820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200,智能眼镜端820针对移动客户端810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500。
具体地,移动客户端810包括存储装置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装置存储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200中的相应步骤的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200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400中的相应模块。
智能眼镜端820包括存储装置和处理器,其中,存储装置存储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500中的相应步骤的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500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700中的相应模块。
移动客户端810针对智能眼镜端820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200,即为: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客户端810针对智能眼镜端820还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200中的其他未在图2中示出的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智能眼镜端820针对移动客户端810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500,即为: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眼镜端820针对移动客户端810还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500中的其他未在图5中示出的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通过蓝牙连接在智能眼镜端和移动客户端之间进行指令的传输,连接稳定,交互便利,同时在需要进行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传输时,由移动客户端生成热点,智能眼镜端连接该热点,从而使移动客户端在接收视频的同时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其他合适的处理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
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
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步骤,所述与所述智能眼镜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
通过搜索获知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并与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进行配对;
向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发送连接请求,若连接成功,则保存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以完成与所述待绑定的智能眼镜端之间的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的步骤包括:
根据保存的智能眼镜端的蓝牙地址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并等待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
若未接收到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则每隔预定时间发送一次所述连接请求,直到接收到所述智能眼镜端的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包括密码、加密类型、服务集标识和/或基本服务集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智能眼镜端接收推流地址;
根据所述推流地址,通过所述无线连接进行拉流操作以获取所述智能眼镜端所采集的视频数据。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智能眼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
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步骤,所述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
响应移动客户端发送的配对请求,并与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配对;
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判断是否已保存有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若未保存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则保存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反馈连接成功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的步骤包括:
响应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获知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蓝牙地址,并将所述蓝牙地址与保存的蓝牙地址进行校验,若二者一致,则与所述移动客户端建立所述蓝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包括密码、加密类型、服务集标识和/或基本服务集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集标识连接所述无线热点;
连接成功后,对已连接的无线热点的基本服务集标识进行校验,以确定已连接的无线热点的基本服务集标识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到的所述基本服务集标识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推流地址;
根据所述移动客户端进行的拉流操作,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视频数据。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移动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与智能眼镜端建立蓝牙连接;
属性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向所述智能眼镜端发送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
无线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智能眼镜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成功连接所述无线热点的反馈信息,以建立与所述智能眼镜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智能眼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与移动客户端建立蓝牙连接;
属性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从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无线热点的属性信息;以及
无线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连接所述无线热点,以建立与所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4.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和智能眼镜端,其中:所述移动客户端针对所述智能眼镜端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智能眼镜端针对所述移动客户端执行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保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6-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11636545.6A 2018-12-29 2018-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890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6545.6A CN109890012A (zh) 2018-12-29 2018-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6545.6A CN109890012A (zh) 2018-12-29 2018-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012A true CN109890012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2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6545.6A Pending CN109890012A (zh) 2018-12-29 2018-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001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651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蓝牙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263793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89316A (zh) * 2020-12-18 2021-04-20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954770A (zh) * 2021-01-27 2021-06-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29375A (zh) * 2021-05-27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615675A (zh) * 2021-04-22 2022-06-10 苏州萝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眼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600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7176A (zh) * 2014-12-26 2015-04-08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客户端发送文件的方法及发送方客户端
CN105025637A (zh) * 2015-08-11 2015-11-04 宁波晶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01055A (zh) * 2015-07-03 2015-1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6792700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通信环境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6961665A (zh) * 2017-05-19 2017-07-18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硬件配网方法
CN107578779A (zh) * 2016-07-01 2018-01-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控制方法、穿戴式设备及具有其的控制系统
US20180183596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Google Inc. Peer discovery, connection, and data transf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600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7176A (zh) * 2014-12-26 2015-04-08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客户端发送文件的方法及发送方客户端
CN105101055A (zh) * 2015-07-03 2015-1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5025637A (zh) * 2015-08-11 2015-11-04 宁波晶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智能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78779A (zh) * 2016-07-01 2018-01-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控制方法、穿戴式设备及具有其的控制系统
CN106792700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通信环境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US20180183596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Google Inc. Peer discovery, connection, and data transfer
CN106961665A (zh) * 2017-05-19 2017-07-18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硬件配网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651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蓝牙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263793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89316A (zh) * 2020-12-18 2021-04-20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954770A (zh) * 2021-01-27 2021-06-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15675A (zh) * 2021-04-22 2022-06-10 苏州萝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眼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329375A (zh) * 2021-05-27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2247363A1 (zh) * 2021-05-27 2022-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329375B (zh) * 2021-05-27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00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0402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s to enhance security
US99780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s to enhance security
US9805179B2 (en) Enhanced task scheduling for data access control using queue protocols
CN105100708B (zh) 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305654B2 (ja) 写真を共有する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TWI230885B (e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computer system,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systems, method for measuring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797400A (zh) 用于使得能够经由服务层访问第三方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00376A (zh) 基于LoRa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LoRa网关、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948592B (zh) 一种共享摄像头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MXPA04005736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descargar informacion usando un representante.
CN104580376B (zh) 在局域网中建立终端之间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39137B (zh) 网络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5722089B (zh) 一种设备认证方法
WO2014206321A1 (zh) 蓝牙通信方法及蓝牙通信设备
WO201504345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891890A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7392031A (zh) 漏洞的扫描方法及装置
US10404774B2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to web server in mobile device
CN109379742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majali et al. A distributed multi-layer MEC-cloud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ing large scale IoT-base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N103840859A (zh) 传输文件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3206871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6316A (zh) 展示多媒体资源、预测连接等待时长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01151A (zh) 网关设备管理iot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