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9836B -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9836B
CN109889836B CN201910150176.8A CN201910150176A CN109889836B CN 109889836 B CN109889836 B CN 109889836B CN 201910150176 A CN201910150176 A CN 201910150176A CN 109889836 B CN109889836 B CN 109889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de rate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in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01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9836A (zh
Inventor
王中元
边学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 ltd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 ltd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 ltd,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01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9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9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该方法中首先构建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双边能量感知模型来描述无线视频接收器的能量消耗;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系数;然后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在无线视频发送器中选择最佳编码参数来优化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与传统视频流策略相比,该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所提出的双边能量感知模型具有模型简洁、计算高效易于实现的特点,在给定的视频质量约束下能显著节省接收器的能量消耗。

Description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移动视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设备在计算能力、内存、屏幕分辨率等方面变得更加强大,为移动设备上观看电视和多媒体内容提供了改进的体验。然而,受到无线信道的传输差错和移动设备的有限电池功率限制,从基站按时向各种移动接收器广播视频数据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稳定的无线信道通常遭受多路径和遮挡效应干扰,在编码比特率和帧内刷新率之间实现平衡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移动设备是便携式的,并且只能配备寿命有限的小电池,故在流媒体会话期间需要节省移动设备的能量以便用户可以观看更长时间的视频。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大多数关于编码比特率、失真控制和功耗之间折衷的模型高度复杂,考虑到无线传输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不适合于实际的流式视频业务。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具有模型简洁、计算高效易于实现的特点,能够满足无线传输系统中流式视频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降低所述无线视频接收器播放视频流过程中的传输和解码功耗,该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包括:根据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得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其中,T为调度窗口的时长,Eb为单位比特传输能耗,α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RI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码率,Rp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间帧的码率,Rd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即Rd=α×RI+(1-α)×Rp,c1,c2,c3,c4,c5为加权系数,k1=c1+c4,k2=c2+c4,k3=c3,k4=c5;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系数k1,k2,k3,k4;在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中输入所述调度窗口的时长T,所述单位比特传输能耗Eb,所述系数k1,k2,k3,k4,所述总码率Rd,接收器缓冲区长度B,以及受限失真水平最大值D,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根据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在无线视频发送器中设置最佳编码参数。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得到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包括:计算所述通信能耗Er=Rd×T×Eb;计算所述解码能耗Ed=c1×α×RI+c2×(1-α)×RP+c3×α+c4×Rd+c5;计算所述无线视频接收器总能耗E=(c1+c4+T×Eb)×α×RI+(c2+c4+T×Eb)×(1-α)×RP+c3×α+c5;令k1=c1+c4,k2=c2+c4,k3=c3,k4=c5,最终得到如下双边能量感知模型: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微软的Joulemeter软件测量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从而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微软的Joulemeter软件测量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从而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包括:将x264编码器和ffmpeg解码器分别用于生成和解码视频包进而模拟LTE/4G网络传输;将所述调度窗口的时长T设置为秒级,根据网络接口参数配置所述单位比特传输能耗值Eb,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α设置为(0,1)范围,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Rd设置在几百Kbps到几Mbps的范围;测量不同(α,Rd)组合下的能耗数据,形成E~(α,Rd)三维测量曲面;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Rd和相应的所述能耗数据组成的三维数据点从而得到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包括:以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约束、缓冲区约束以及失真约束为约束条件,以总能量消耗最低为目标函数,根据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其中,所述总码率约束为Rd=α×RI+(1-α)×Rp≤R;所述缓冲区约束为Rd×T×(R-Rd)/(n×R)≤B,其中n是每个突发完全填充和清空所述接收器缓冲区的最小值;所述失真约束为
Figure BDA0001981305200000031
其中,(δI 2I)和(δP 2P)分别表示帧内帧、帧间帧中量化后DCT系数的方差和标定系数;所述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198130520000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提出的双边能量感知模型只优化帧内帧比例、帧内帧码率和帧间帧码率三种目标参数,进而通过拉格朗日方法优化求解,因而具有模型简洁计算高效易于实现的特点。另外,本发明还考虑了视频流的总码率、延迟和可接受失真三种约束,因而能够在明显降低接收器播放功耗的前提下不影响体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α,Rd)三维测量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从假设参考接收器的码率、延迟和失真约束出发,提出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双边能量感知模型来描述无线视频接收器的能量消耗,通过在发送器中选择最佳编码参数(即比特率和帧内刷新率)来优化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为了实现对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高效求解,本发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系数,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模型的最优解。在基本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无线视频接收器播放流式视频的传输和解码功耗,给出了满足码率、延迟和失真约束的视频流方案。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的流程图。该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包括步骤S1~S4。
在步骤S1中构建双边能量感知模型。根据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得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
具体地,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取决于传输的比特数以及单位比特传输能量,传输的比特数又进一步由传输时长和传输码率计算。为此无线视频接收器通信能耗Er的算法为Er=Rd×T×Eb,其中,Rd为总码率,T为调度窗口时长,Eb为单位比特传输能耗。
无线视频接收器的解码能耗为解码接收数据所需的能量消耗,由于帧间帧使用了空域和时域编码,而帧内帧仅使用空域编码,因此解码帧间帧将消耗更多能量,因而解码接收数据所消耗的能量取决于帧间帧与帧内帧的比例。另外,对于视频解码器,逆量化过程的能耗与编码比特率无关(因为图像块的每个DCT系数都需要逆量化),但是熵解码的能耗却正比于比特率。因此,用于解码接收数据的能耗Ed=c1×α×RI+c2×(1-α)×RP+c3×α+c4×Rd+c5,其中,α为调度窗口内帧内帧的比例,RI为帧内帧的码率,Rp为帧间帧的码率,Rd为总码率,即Rd=α×RI+(1-α)×Rp,c1,c2,c3,c4,c5为加权系数。
综合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无线视频接收器播放视频流的能耗计算如下:E=Er+Ed=Rd×T×Eb+[c1×α×RI+c2×(1-α)×RP+c3×α+c4×Rd+c5],代入Rd=α×RI+(1-α)×Rp,进一步得到:
E=(c1+c4+T×Eb)×α×RI+(c2+c4+T×Eb)×(1-α)×RP+c3×α+c5,令k1=c1+c4,k2=c2+c4,k3=c3,k4=c5,最终得到如下双边能量感知模型: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
在步骤S2中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系数k1,k2,k3,k4
在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微软的Joulemeter软件测量接收器的能量消耗并确定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系数。具体地,x264编码器和ffmpeg解码器分别用于生成和解码H.264视频包从而模拟LTE/4G网络传输,调度窗口时长T设置为秒级,根据网络接口参数配置单位比特能耗Eb,帧内帧比例参数α设置为(0,1)范围,总码率Rd一般设置在几百Kbps到几Mbps间;根据上述配置,测量不同(α,Rd)组合下的能耗数据,形成E~(α,Rd)三维测量曲面;由于Rd=α×RI+(1-α)×Rp且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当固定α,Rd,T,Eb时,E为模型系数k1,k2,k3,k4的线性函数,因此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α、总码率Rd和相应的能耗组成的三维数据点,从而得到模型的系数k1,k2,k3,k4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将窗口时长T设置为1s,单位比特能耗Eb值根据网络接口参数配置,帧内帧比例参数α分别设为0.1、0.15、0.2、...、0.5,总码率Rd分别设为1000、1100、1200、300、1400和1500Kbps,然后测量能耗数据,得到的E~(α,Rd)三维测量曲面如图2所示。
在步骤S3中确定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最优解:在双边能量感知模型中输入调度窗口的时长T,单位比特传输能耗Eb,系数k1,k2,k3,k4,总码率Rd,接收器缓冲区长度B,以及受限失真水平最大值D,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帧内帧的比例α、帧内帧的码率RI、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为视频流选择最佳编码比特率和帧内刷新率参数,且最小化接收端的总能量消耗,同时将图像失真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考虑以下三个约束以获得最佳编码参数:比特率约束、缓冲区约束、失真约束。具体地,由于实时视频流的解码速度不能快于接收速度,比特率约束条件为:Rd=α×RI+(1-α)×Rp≤R。设B表示接收器的缓冲容量,假设解码速率是固定的并且等于平均编码比特率Rd,n是每个突发完全填充和清空接收器缓冲区的最小值,则接收器缓冲区的容量必须满足以下约束:Rd×T×(R-Rd)/(n×R)≤B。设D是用户可接受的受限失真水平,无线视频流的编码失真必须满足以下约束:
Figure BDA0001981305200000061
其中,(δI 2I)和(δP 2P)分别表示帧内帧、帧间帧中量化后DCT系数的方差和标定系数。
因此双边能量感知模型可以通过关于总能量消耗的编码比特率、缓冲和失真约束的目标函数来表达,从而转化为求解如下条件约束最小化问题:
Figure BDA0001981305200000062
Subject to:
Rd=α×RI+(1-α)×Rp≤R
Rd×T×(R-Rd)/(n×R)≤B
Figure BDA0001981305200000063
0≤α≤1和RI,Rp≥0
该多元变量的条件极值问题可以用经典的拉格朗日乘因子法求解。
基于上述分析,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双边能量感知模型中输入调度窗口的时长T(取1s),根据网络接口参数配置单位比特传输能耗Eb,系数k1,k2,k3,k4,总码率Rd(取1Mbps),接收器缓冲区长度B(取512KB),以及受限失真水平最大值D(取21),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帧内帧的比例α、帧内帧的码率RI、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
在步骤S4中在无线视频发送器中设置最佳编码参数:根据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在无线视频发送器中设置最佳编码参数(编码码率和帧内刷新率)来优化接收器的能量消耗。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模型只优化帧内帧比例、帧内帧码率和帧间帧码率三种目标参数,进而通过拉格朗日方法优化求解,因而具有模型简洁计算高效易于实现的特点。另外,本实施方式考虑了视频流的总码率、延迟和可接受失真三种约束,因而能够在明显降低接收器播放功耗的前提下不影响体验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降低所述无线视频接收器播放视频流过程中的传输和解码功耗,其特征在于,该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包括:
根据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得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其中,T为调度窗口的时长,Eb为单位比特传输能耗,α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RI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码率,Rp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间帧的码率,Rd为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即Rd=α×RI+(1-α)×Rp,c1,c2,c3,c4,c5为加权系数,k1=c1+c4,k2=c2+c4,k3=c3,k4=c5
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系数k1,k2,k3,k4
在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中输入所述调度窗口的时长T、所述单位比特传输能耗Eb、所述系数k1,k2,k3,k4、所述总码率Rd、接收器缓冲区长度B以及受限失真水平最大值D,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以及
根据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在无线视频发送器中设置最佳编码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无线视频接收器的通信能耗和解码能耗得到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包括:
计算所述通信能耗Er=Rd×T×Eb
计算所述解码能耗Ed=c1×α×RI+c2×(1-α)×RP+c3×α+c4×Rd+c5
计算所述无线视频接收器播放视频流的总能耗E=(c1+c4+T×Eb)×α×RI+(c2+c4+T×Eb)×(1-α)×RP+c3×α+c5;以及
令k1=c1+c4,k2=c2+c4,k3=c3,k4=c5,最终得到如下双边能量感知模型:E=(T×Eb+k1)×α×RI+(T×Eb+k2)×(1-α)×RP+k3×α+k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软的Joulemeter软件测量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从而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软的Joulemeter软件测量接收器的能量消耗从而确定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包括:
将x264编码器和ffmpeg解码器分别用于生成和解码视频包进而模拟LTE/4G网络传输;
将所述调度窗口的时长T设置为秒级,根据网络接口参数配置所述单位比特传输能耗值Eb,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α设置为(0,1)范围,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Rd设置在几百Kbps到几Mbps的范围;
测量不同(α,Rd)组合下的能耗数据,形成E~(α,Rd)三维测量曲面;以及
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所述调度窗口内的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Rd和相应的所述能耗数据组成的三维数据点从而得到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系数k1,k2,k3,k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双边能量感知模型的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包括:
以所述调度窗口内的总码率约束、缓冲区约束以及失真约束为约束条件,以总能量消耗最低为目标函数,根据拉格朗日乘因子法计算所述帧内帧的比例α、所述帧内帧的码率RI、所述帧间帧的码率Rp的最优解,
其中,所述总码率约束为Rd=α×RI+(1-α)×Rp≤R;所述缓冲区约束为Rd×T×(R-Rd)/(n×R)≤B,其中,n是每个突发完全填充和清空所述接收器缓冲区的最小值,R为所述无线视频接收器对实时视频流的接收速率;所述失真约束为
Figure FDA0002555779670000031
其中,(δI 2I)和(δP 2P)分别表示帧内帧、帧间帧中量化后DCT系数的方差和标定系数;所述目标函数为
Figure FDA0002555779670000032
CN201910150176.8A 2019-02-28 2019-02-28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Active CN109889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0176.8A CN109889836B (zh) 2019-02-28 2019-02-28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0176.8A CN109889836B (zh) 2019-02-28 2019-02-28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836A CN109889836A (zh) 2019-06-14
CN109889836B true CN109889836B (zh) 2020-09-25

Family

ID=6692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0176.8A Active CN109889836B (zh) 2019-02-28 2019-02-28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983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462A (zh) * 2017-12-28 2018-06-12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压缩、解压缩方法、系统及其应用的me架构
CN108471624A (zh) * 2018-07-02 2018-08-3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无线体域网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8797B2 (en) * 2008-12-19 2015-07-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residue predi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462A (zh) * 2017-12-28 2018-06-12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压缩、解压缩方法、系统及其应用的me架构
CN108471624A (zh) * 2018-07-02 2018-08-3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无线体域网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836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4289B2 (en) Efficient approach to dynamic frame size and frame rate adaptation
CN110708545B (zh) 用于对hdr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4341B (zh) 用于视频电话的质量度量偏移的关注区编码
CN101658035B (zh) 用于质量受控编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95415B (zh) 一种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6358040B (zh) 一种基于显著性的码率控制比特分配方法
US20110299589A1 (en) Rate control in video communication via virtual transmission buffer
CN102396225B (zh) 用于可靠实时传输的图像和视频的双模式压缩
CN104270649A (zh) 影像编码装置及影像编码方法
CN103533359A (zh) 一种h.264码率控制方法
CN106162199B (zh) 带反向信道消息管理的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10374A (zh) 无线流媒体传输中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05681793A (zh) 基于视频内容复杂度自适应的极低延迟高性能视频编码帧内码率控制方法
CN108810530A (zh)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avc码率控制方法
KR20050105630A (ko) 동영상 화질 평가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541557A (ja) ビデオブロードキャスト及び/又はマルチキャストの性能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2079329A1 (zh) 自适应解码复杂度的编码方法、编码端和编解码系统
CN113132726A (zh) 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CN109889836B (zh) 优化无线视频接收器能效的方法
CN102369732B (zh) 视频流传输
KR20150034723A (ko) 비트스트림 레벨에서 비디오 품질 평가
CN107682701B (zh) 基于感知哈希算法的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自适应分组方法
CN102427529B (zh) 视频编码压缩方法
KR20150115771A (ko) 컨텍스트-기반 비디오 품질 평가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Yunus et al. A rate control model of MPEG-4 encoder for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70, Wuhan national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No. 5-2, National Geo spatial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No. two, north main building, two, East Lake

Applicant after: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Suiru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Wuhan national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No. 5-2, National Geo spatial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No. two, north main building, two, East Lak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SUIRUI YISHA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UIRUI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