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9325A -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9325A
CN109889325A CN201910053670.2A CN201910053670A CN109889325A CN 109889325 A CN109889325 A CN 109889325A CN 201910053670 A CN201910053670 A CN 201910053670A CN 109889325 A CN109889325 A CN 109889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ibute
data file
check code
code
sub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3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9325B (zh
Inventor
李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36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9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9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9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9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基于属性校验码,完成对数据文件的校验。进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信息而生成校验码并进行校验的过程,进而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资源。

Description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中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时代和社会的兴起,智能设备已经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使用而不断发展。
其中,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使用智能设备处理各种业务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伴随着智能设备中各应用程序的不断开发,各行各业的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会随之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进一步的,在业务数据产生的同时,大量的错误数据也随之产生。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正确性与否往往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相关技术中,往往会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据校验来确定数据内容是否出现差错。
然而,在相关技术校验数据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校验时间较长的弊端,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
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显示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显示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上述任一所述校验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校验方法的操作。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基于属性校验码,完成对数据文件的校验。进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信息而生成校验码并进行校验的过程,进而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资源。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
图1为本申请校验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校验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校验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校验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校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校验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校验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显示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进行校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下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查询方法或查询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种或多种,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为提供各种服务的终端设备。例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3(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1或102)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后,终端设备103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并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装置的校验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校验装置一般设置于对应终端设备中,和/或,服务器105中,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校验方法、装置、目标终端及介质。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
可选的,本申请中,可以首先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其中,第一分区可以为使用分区编辑器(partition editor)在电子设备的磁盘上划分出的一个逻辑部分,该第一分区可以用来存储多个不同的数据文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第一分区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分区可以为在智能手机中,任意区域的存储空间、任意存储内容的分区。
另外,本申请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即为可以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的信息。通过将多个不同的数据文件按照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划分为对应的多个类型的文件,可以便于用户进行后期的查找和定位。
例如,对第一分区中的多个数据文件来说,可以通过各数据文件的存放时间的不同,分别获取每个数据文件的存放时间,进而将每个数据文件的存放时间作为对应数据文件的时间类属性信息。又或,还可以根据第一分区中的多个数据文件的存储大小,分别获取每个数据文件的字数数量,进而将每个数据文件的字数数量作为对应数据文件的存储类属性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不对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本申请的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数量可以为1个,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还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不对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的设备做具体限定,例如,本申请可以由用户的智能设备获取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也可以由服务器获取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不对智能设备做具体限定,即智能设备可以为任意的智能设备,例如,手机,电子笔记本,PDA等等。
S102,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可选的,相关技术中,在利用校验码校对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获取分区中的每个数据文件的所有文字内容,并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所有文字内容,生成对应的校验码组。在根据该校验码组,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组进行一一对应,以生成校验结果。但是,该方法由于需要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所有文字内容生成对应的校验码组,进而导致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从而加大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为了避免上述出现的运行时间较多的问题,本申请中,在获取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后,可以只基于该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其中,针对数据文件生成校验码的过程即为利用某种算法对任意长度的信息逐位进行计算,产生一个单位制的数据的过程。进一步而言,校验过程的原理可以为由系统内部预先设置的,根据某种校验算法所生成一个标准校验码。并在接收到欲匹配的校验码的代码输入时,电子设备利用校验程序对输入的欲匹配校验码与预先设置的标准校验码进行对比运算,以检测输入的校验码的正确与否。如果两者一致,则表明校验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校验失败,需要再次重新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过程中,不对属性信息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可以只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其中一个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也可以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多个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举例而言,本申请中,可以根据各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一步的,可以首先获取各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即数据文件A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1日9:00、数据文件B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2日10:58、数据文件C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8日15:33。进而可以根据该三个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利用MD5摘要信息算法(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分别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更进一步的,对于上述提及的方法而生成的三个属性校验码的集合,即为本申请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进一步举例而言,本申请还可以根据各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作者属性信息、数据大小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一步的,可以首先获取各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作者属性信息、数据大小属性信息,即可以为,数据文件A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1日9:00,作者为甲,数据大小为1M、数据文件B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2日10:58,作者为乙,数据大小为5M、数据文件C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8日15:33,作者为丙,数据大小为0.5M。进行可以根据该三个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作者属性信息、数据大小属性信息,利用MD5摘要信息算法,分别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更进一步的,该生成的三个属性校验码的集合,即为本申请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再进一步举例而言,本申请还可以首先根据各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生成时间属性校验码组,再根据各数据文件的作者属性信息、数据大小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一步的,可以首先获取各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即数据文件A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1日9:00、数据文件B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2日10:58、数据文件C的生成时间信息为2018.12.18日15:33。进而可以根据该三个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信息,分别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对应的时间属性校验码。更进一步的,再获取各数据文件的作者属性信息以及数据大小属性信息,即可以为,数据文件A的作者为甲,数据大小为1M、数据文件B的作者为乙,数据大小为5M、数据文件C的作者为丙,数据大小为0.5M。进行可以根据该三个数据文件各自的时间属性校验码、作者属性信息以及数据大小属性信息,利用MD5摘要信息算法,分别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更进一步的,该生成的三个属性校验码的集合,即为本申请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S103,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可以进一步的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可以有多种方式存在,例如,标准校验码可以为一个校验码,标准校验码也可以为包含有多个子校验码的校验码集合。本申请中,可以根据对第一属性校验组的不同处理,设置对应的标准校验码。可以理解的是,标准校验码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利用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数据文件进行校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可以通过将通过对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行计算处理后生成的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进行是否相一致的比较,也可以通过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包含的多个字校验码进行是否相一致的比较。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基于属性校验码,完成对数据文件的校验。进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信息而生成校验码并进行校验的过程,进而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资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属性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时间类属性信息、作者类属性信息、数据内容属性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中,并不对数据文件的数据信息做具体限定,以时间类属性信息为例,其中,时间类属性信息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的信息,时间类属性信息也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上传时间的信息,时间类属性信息还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最近一次的修改时间的信息等等。又如,以数据大小属性信息为例,其中,数据内容类属性信息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所占空间的大小,数据内容类属性信息也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所有标点符号的数量等等,数据内容类属性信息还可以为该数据文件的总字数的数量等等。属性信息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102(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
S201,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
S202,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S203,获取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
可选的,本申请中,可以在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后,进一步的获取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对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包含的属性校验码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包含的属性校验码的数量可以为1个,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包含的属性校验码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S204,将各个属性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各对应的标准子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可以有多个子校验码。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后,可以进一步的提取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存在的,各个对应的标准子校验码,并将其一一进行对应的匹配。
例如,当第一分区中存在3个数据文件时,则基于该3个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存在有3个属性校验码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一步的,在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也存在有针对该3个数据文件的标准子校验码。则本申请可以将该3个标准子校验码与该3个属性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以完成对该3个数据文件的校验。
S205,基于各个属性校验码与对应标准子校验码的一一匹配结果,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可选的,在将各个属性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各对应的标准子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后,本申请可以基于各个属性校验码与对应标准子校验码的一一匹配结果,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同样以上述为例,可以理解的,当该3个标准子校验码与该3个属性校验码完全一致时,则可以生成针对该3个数据文件的校验成功的结果。如不一致,则基于标准子校验码与属性校验码不一致的结果,确定文件内容发生变动的数据文件。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各个标准子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将各属性校验码与各标准子校验码一一匹配,以准确对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进行校验所带来的耗费时间的问题。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102(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中,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包括:
S301,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
S302,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S303,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为了避免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存在过多的属性校验码而导致的匹配时间过长的问题。本申请中,可以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生成一个总校验码(即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以使后续根据该目标待匹配校验码,完成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的校验。
S304,基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的基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以完成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的校验。
例如,当第一分区中存在5个数据文件,分别为数据A、数据B、数据C、数据D、数据E时,则基于该5个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分别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A’、B’、C’、D’、E’。并将该5个属性校验码的集合,作为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一步的,可以将该5个属性校验码,利用MD5算法等,生成对应的一个总校验码X(目标待匹配校验码)。并将该目标待匹配校验码X与预先生成的,标准校验码Y进行匹配,以完成对该第一分区的校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的方式可以有以下方式具体得到:
比较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是否为相同的校验码。
若是,则生成针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通过的消息。
若否,则生成针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失败的消息。
可选的,本申请中,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也可以为一个校验码。进一步的,在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之后,可以比较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是否为相同的校验码。如相同,则判定针对该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通过,若不相同,则判定针对该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失败。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此以图5所示,介绍本申请所展示的校验方法,由图5可以看出,首先,可以遍历第一分区中的所有文件信息,进而选取分区中所有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进一步的,基于该所有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分别为每个数据文件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A’、属性校验码B’……属性校验码N’,并将生成的所有属性校验码进行汇总后,生成一个对应的目标待匹配校验码。最后,将该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进行对比,从而生成校验成功或者校验失败的信息。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标准子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根据各属性校验码生成对应的总校验码,再将该总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进行匹配以对分区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将每一个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后才可以完成校验过程所带来的耗时较长的问题。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303(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之前,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包括:
S401,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
S402,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S403,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预设排序方式与标准排序方式相同,标准排序方式为生成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后,还可以首先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排序方式可以与标准排序方式相同,其中,标准排序方式为在预先生成标准校验码时,对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进行排序时的排序方式。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在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后,根据该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与标准校验码对数据文件进行校验的过程中。在预先的,生成该标准校验码的过程中,需要与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的过程一致。也即,如果在生成标准校验码时,是以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为标准而生成的校验码,则在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时,也须根据时间属性信息为标准而生成。可以理解的,只有标准校验码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的生成方式一致,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匹配。
更进一步而言,当在生成标准校验码的过程中,在针对第一分区的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标准属性校验码时,可以对各标准属性校验码以标准排序方式进行依次排序。进一步的,在以按照标准排序方式进行依次排序后的各标准属性校验码为基准,生成得到标准校验码后。则在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后,也须对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按照与标准排序方式相同的预设排序方式进行依次排序。以使后续根据依次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与标准校验码相对应的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在本申请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可以由以下方式生成得到:
检测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确定排序属性信息,排序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中,任意一个属性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对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进行依次排序前,还可以首先检测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而确定排序属性信息。其中,排序属性信息可以为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数据文件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信息中,任意一个属性信息。
例如,当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为根据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而生成的校验码组时,则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属性信息仅有一个,且为时间类属性信息。进一步的,该时间类属性信息即为排序属性信息。又或,当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为根据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和字数大小属性信息而生成的校验码组时,则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属性信息有两个,且分别为时间类属性信息和字数大小属性信息。进一步的,该排序属性信息既可以为时间类属性信息和字数大小属性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属性信息。
基于排序属性信息,确定预设排序方式,预设排序方式为依据排序属性信息的次序大小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进一步可选的,在检测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确定排序属性信息后,可以进一步的根据该排序属性信息,确定预设排序方式。
例如,同样以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为根据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而生成的校验码组为例,则可以确定时间属性信息为排序属性信息。进一步的,预设排序方式即可以为,以各数据文件的生成时间早晚为顺序,依序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又或,以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为根据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时间属性信息和数据大小属性信息而生成的校验码组为例,并可以确定数据大小属性信息为排序属性信息,进一步的,预设排序方式即可以为,以各数据文件的数据字数的数量多少为顺序,依序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可选的,在基于排序属性信息,确定预设排序方式后,既可以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上述提及的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S404,基于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进一步可选的,在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后,即可以基于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在本申请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如下实施步骤:
选取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预设范围内的属性校验码,得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预设范围与所述标准范围相同,标准范围为生成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的属性校验码以标准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后选取的范围。
可选的,如上述所提及的,本申请在预先生成标准校验码的过程中,需要与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的过程一致。也即,如果在生成标准校验码时,是以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为标准而生成的校验码,则在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时,也需同样根据第一预设数量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为标准而生成。可以理解的,只有标准校验码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的生成方式,生成数量等一致,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匹配。
基于上述提及的,本申请在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之后,还可以选取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预设范围内的属性校验码,进而得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存在过多属性校验码时,由于需要根据所有校验码而生成对应的目标待匹配校验码,进而可能会导致需要耗费计算资源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中,可以在对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之后,仅在其中选取预设范围的属性校验码,并将该预设范围的属性校验码,作为第二属性校验码组。以使后续根据该第二属性校验码组,对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对预设范围做具体限定,即预设范围可以是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任意数量个属性校验码的范围。例如,预设范围可以为在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前十位的属性校验码的范围,预设范围也可以为在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前一半的属性校验码的范围。
基于第二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S405,基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进一步可选的,本申请在选取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预设范围内的属性校验码,得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可以进一步的基于该第二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并基于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将第一属性校验码组进行排序,再基于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组,并选择排序后的部分属性校验码生成对应的总校验码,再将该总校验码与标准校验码进行匹配以对分区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从而解决了需要根据每一个校验码生成对应的总校验码后再进行匹配而导致的耗费计算资源的问题。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101(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之后)之后,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包括:
S501,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
S502,获取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后,还可以进一步的获取该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对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的数量做具体限定,即本申请可以获取第一分区的一个参数信息,本申请也可以获取第一分区的多个参数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参数信息做具体限定,即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可以为第一分区的总存储容量信息,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也可以为第一分区所在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还可以为该分区名称的字节长度等等。参数信息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503,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参数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进一步可选的,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之后,可以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该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由于该生成步骤与上述提及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参数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根据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确定校验规则,校验规则为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算法。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前,还可以首先检测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并根据该各数据文件,确定校验规则。其中,校验规则可以为用于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算法。
进一步可选的,本申请中,可以选择多个算法用于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例如,可以为安全哈希算法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其中,安全哈希算法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SHA-1算法的思想是接收一段明文,然后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将它转换成一段密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取一串输入码,并把它们转化为长度较短、位数固定的输出序列即散列值的过程。又或,也可以为MD5消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其中,MD5算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的散列值,用于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校验规则的确定方式做具体限定,例如,本申请可以首先检测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总数据大小,并在该总数据大小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SHA-1算法作为校验规则。进一步的,利用SHA-1算法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可以理解的,当该总数据大小高于预设阈值时,确定MD5算法作为校验规则。进一步的,利用MD5算法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又例如,本申请还可以首先检测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上传者信息,并基于该上传者信息的历史使用习惯,选择对应的算法作为校验规则。
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校验规则,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根据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确定校验规则之后,可以利用该校验规则对应的算法以及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S504,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之后,根据属性信息以及参数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并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分区的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基于该属性校验码,完成对数据文件的校验。进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信息而生成校验码并进行校验的过程,进而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资源。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校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生成模块602,校验模块603,其中,
获取模块601,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
生成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校验模块60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之后,基于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属性校验码,并基于属性校验码,完成对数据文件的校验。进而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根据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内容信息而生成校验码并进行校验的过程,进而节省了设备的运行资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校验模块603,还包括,获取单元,匹配单元,校验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
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各个属性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各对应的标准子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
校验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各个属性校验码与所述对应标准子校验码的一一匹配结果,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校验模块603,还包括,生成单元,其中:
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校验单元,被配置为当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比较模块604,其中:
比较模块604,被配置为比较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是否为相同的校验码;
若是,则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通过的消息;
若否,则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失败的消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排序模块605,其中:
排序模块605,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所述预设排序方式与标准排序方式相同,所述标准排序方式为生成所述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排序模块605,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排序模块605,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排序模块605还包括,检测单元,确定单元,排序单元,其中: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确定排序属性信息,所述排序属性信息为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中,任意一个属性信息;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排序属性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排序方式,所述预设排序方式为依据所述排序属性信息的次序大小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排序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所述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选取模块606,其中:
选取模块606,被配置为选取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预设范围内的属性校验码,得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所述预设范围与所述标准范围相同,所述标准范围为生成所述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的属性校验码以所述标准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后选取的范围;
选取模块606,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生成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选取模块606,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生成模块607,其中:
第一生成模块607,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607,还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608,其中:
第二生成模块608,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确定校验规则,所述校验规则为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算法;
第二生成模块608,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校验规则,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时间类属性信息、作者类属性信息、数据内容属性信息。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逻辑结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7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7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7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互动特效标定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7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7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704、触摸显示屏705、摄像头706、音频电路707、定位组件708和电源7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7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7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7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7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7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7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7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7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7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7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7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7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一个,设置电子设备7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7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7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7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7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7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7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7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7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7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7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701或射频电路7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7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708用于定位电子设备7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7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709用于为电子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7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7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7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视频播放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可选地,上述指令还可以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他步骤。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可选地,上述指令还可以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他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
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个属性校验码;
将所述各个属性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中,各对应的标准子校验码进行一一匹配;
基于所述各个属性校验码与所述对应标准子校验码的一一匹配结果,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与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之后,包括:
比较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是否为相同的校验码;
若是,则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通过的消息;
若否,则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校验失败的消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之前,包括:
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所述预设排序方式与标准排序方式相同,所述标准排序方式为生成所述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基于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生成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包括:
检测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确定排序属性信息,所述排序属性信息为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对应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中,任意一个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排序属性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排序方式,所述预设排序方式为依据所述排序属性信息的次序大小进行排序的排序方式;
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所述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的各属性校验码以预设排序方式进行排序之后,还包括:
选取所述排序后的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中,排序次序在预设范围内的属性校验码,得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所述预设范围与所述标准范围相同,所述标准范围为生成所述标准校验码时,对各数据文件的属性校验码以所述标准排序方式进行排序后选取的范围;
基于所述第二属性校验码组,生成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
基于所述目标待匹配校验码与所述预设的标准校验码的匹配关系,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分区的参数信息;
根据各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分区中各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确定校验规则,所述校验规则为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的算法;
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校验规则,生成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时间类属性信息、作者类属性信息、数据内容属性信息。
11.一种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分区中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对应数据文件的属性;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生成第一属性校验码组;
校验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属性校验码组以及预设的标准校验码,对所述第一分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显示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显示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校验方法的操作。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校验方法的操作。
CN201910053670.2A 2019-01-21 2019-01-21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09889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3670.2A CN109889325B (zh) 2019-01-21 2019-01-21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3670.2A CN109889325B (zh) 2019-01-21 2019-01-21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325A true CN109889325A (zh) 2019-06-14
CN109889325B CN109889325B (zh) 2023-06-02

Family

ID=6692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3670.2A Active CN109889325B (zh) 2019-01-21 2019-01-21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932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0771A (zh) * 2020-02-19 2020-07-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目标分区的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1966375A (zh) * 2020-08-13 2020-11-20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156A (zh) * 2020-11-25 2021-03-09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属性联动校验的方法与终端
CN115398856A (zh) * 2020-04-09 2022-11-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密钥属性验证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578A (zh) * 2006-12-18 2009-12-23 Ubc媒体集团 构建和处理数据文件请求的方法
CN102142282A (zh) * 2011-02-21 2011-08-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NAND Flash存储芯片ECC校验算法的识别方法
CN102004799B (zh) * 2010-12-28 2012-10-03 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冗余数据一致性检验方法
US20120296878A1 (en) * 2010-01-21 2012-11-22 Nec Corporation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program
CN102833259A (zh) * 2012-09-03 2012-12-19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系统间数据防篡改检测方法、校验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164523A (zh) * 2013-03-19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04347A (zh) * 2015-01-20 2015-04-08 网易宝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917056B (zh) * 2012-10-19 2015-08-05 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学习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5786911A (zh) * 2014-12-25 2016-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5975864A (zh) * 2016-04-29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96997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 清单组价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220141A (zh) * 2017-05-26 2017-09-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文件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7239813A (zh) * 2017-07-18 2017-10-10 北京众有科技有限公司 对信息介质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66430A (zh) * 2017-09-18 2018-03-06 北京春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07911222A (zh) * 2017-11-21 2018-04-13 沃通电子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数字签名生成、验证方法及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29636A (zh) * 2018-01-17 2018-06-29 北京众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属性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8521608A (zh) * 2018-03-13 2018-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95969A (zh) * 2018-04-20 2018-09-28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文件的签名及校验方法、装置
CN109189669A (zh) * 2018-08-03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场景的测试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578A (zh) * 2006-12-18 2009-12-23 Ubc媒体集团 构建和处理数据文件请求的方法
US20120296878A1 (en) * 2010-01-21 2012-11-22 Nec Corporation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file set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program
CN102004799B (zh) * 2010-12-28 2012-10-03 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库冗余数据一致性检验方法
CN102142282A (zh) * 2011-02-21 2011-08-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NAND Flash存储芯片ECC校验算法的识别方法
CN102833259A (zh) * 2012-09-03 2012-12-19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系统间数据防篡改检测方法、校验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917056B (zh) * 2012-10-19 2015-08-05 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学习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3164523A (zh) * 2013-03-19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86911A (zh) * 2014-12-25 2016-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4504347A (zh) * 2015-01-20 2015-04-08 网易宝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975864A (zh) * 2016-04-29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96997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 清单组价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220141A (zh) * 2017-05-26 2017-09-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文件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7239813A (zh) * 2017-07-18 2017-10-10 北京众有科技有限公司 对信息介质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66430A (zh) * 2017-09-18 2018-03-06 北京春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07911222A (zh) * 2017-11-21 2018-04-13 沃通电子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数字签名生成、验证方法及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29636A (zh) * 2018-01-17 2018-06-29 北京众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属性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8521608A (zh) * 2018-03-13 2018-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95969A (zh) * 2018-04-20 2018-09-28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文件的签名及校验方法、装置
CN109189669A (zh) * 2018-08-03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场景的测试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JUAN CAO, RONGRONG JI, YUE GAO,YI YANG, QI TIAN: "Weakly supervised sparse coding with geometric consistency pooling" *
常涛;周爱华;朱韵攸;朱力鹏;饶玮;邓松;: "基于网格服务的电力海量数据分布式恢复算法"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0771A (zh) * 2020-02-19 2020-07-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目标分区的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5398856A (zh) * 2020-04-09 2022-11-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密钥属性验证
CN111966375A (zh) * 2020-08-13 2020-11-20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156A (zh) * 2020-11-25 2021-03-09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属性联动校验的方法与终端
CN112463156B (zh) * 2020-11-25 2023-04-28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属性联动校验的方法与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9325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9325A (zh) 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KR102350462B1 (ko) 서명 생성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10073668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gles between display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6006572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502308A (zh) 页面样式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10954A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和设备
CN109491924A (zh) 代码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47520A (zh) 消息分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339086A (zh) 区块处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046018A (zh) 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117635A (zh) 应用程序的病毒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2170A (zh) 搭建测试环境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EP3018919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CN109165017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47380A (zh)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96525A (zh) 校准兴趣点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22146A (zh) 对客户端进行异常测试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54775A (zh) 基于人脸的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07981A (zh) 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535890A (zh) 文件上传的方法和装置
US1011454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9308265A (zh) 生成反向测试用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26379A (zh) 内容项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28915A (zh)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45963A (zh) 内容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