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5802B -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5802B
CN109885802B CN201910140969.1A CN201910140969A CN109885802B CN 109885802 B CN109885802 B CN 109885802B CN 201910140969 A CN201910140969 A CN 201910140969A CN 109885802 B CN109885802 B CN 109885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waste heat
heat utilization
gas waste
util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09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5802A (zh
Inventor
孙亦鹏
曹红加
白秀春
程亮
解冠宇
赵振宁
李永富
张清峰
王俊俊
李金晶
李媛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Dai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Dai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Dai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Daihai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09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5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5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5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5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5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分析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且同时考虑了该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

Description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厂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对锅炉排烟余热进行深度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国内火电厂对于烟气余热利用的最普遍的方式是在锅炉的尾部烟道加装余热利用装置,不但可以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而且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可以提高布袋、电袋除尘器设备布袋的安全性以及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且由于温度降低引起烟气体积量减小,对于降低引风机的电耗也是有帮助的。但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安装会使烟道的阻力增加,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设备运转也会增加厂用电耗,所以对于安装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经济性需要综合分析,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是指分析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投入后对机组能耗(包括供电煤耗和机组水耗)的影响。
目前,针对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分析,只考虑了排烟温度的降低对锅炉效率的影响或加热凝结水对汽机热耗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考虑对烟道其他设备如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用以分析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且同时考虑了该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该方法包括:
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装置,用以分析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且同时考虑了该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该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能耗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能耗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了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即同时考虑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然后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最终获得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安装位置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和引风机后烟道,其中有的电厂只在一个位置安装了装置,有的电厂在两个位置安装,有的电厂在三个位置都有安装。本发明对每个安装位置的余热利用装置的能耗进行分别分析,在安装有两个或三个位置装置时,只需将对应位置余热利用装置的能耗分析结果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整个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分析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步骤102,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步骤103,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步骤104,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了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即同时考虑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然后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最终获得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具体实施时,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是将指计算分析余热利用装置投入后对机组供电煤耗和机组水耗的影响,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分为对锅炉效率、汽机热耗和厂用电率的影响三部分,首先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如图1所示,无论余热利用装置设于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还是引风机后烟道,余热利用装置均位于锅炉效率计算的边界之外,所以该处的投入对锅炉效率的影响为零,即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为零。
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可以包括:
在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时,进行汽轮机性能试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汽机热耗;
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进行汽轮机性能试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汽机热耗;
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汽机热耗,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汽机热耗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
具体实施时,无论余热利用装置设于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还是引风机后烟道,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均一样。
具体实施时,无论余热利用装置设于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还是引风机后烟道,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均一样,且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投入引起循环水系统电耗增加,循环水泵电耗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1978521530000051
其中,Isb为循环水泵的电流;
Usb为循环水泵的电压;
cosθ为循环水泵电机的功率因数,一般取0.85。
由于循环水泵的电压Usb是固定的,因此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循环水泵电耗增加主要是由于电流Isb的增加,因此,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循环水泵电耗变化量为:
Figure BDA0001978521530000052
其中,ΔIsb为循环水泵的电流增加量;
ΔPsb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增加量。
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可以包括: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前烟道,主要考虑余热利用装置会降低烟气的温度。如果除尘器采用布袋除尘器,该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除尘器采用电除尘器或电袋组合除尘器,烟气温度降低可以降低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提高电除尘的除尘效率,在保证一定的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时降低电除尘的电耗。除尘器的电耗变化量可以通过试验获得,即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除尘器电耗,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除尘器电耗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后烟道或引风机后烟道,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为零。
具体实施时,引风机电耗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Pyf=qmpt/ρ/η
其中,qm为引风机的烟气质量流量;
pt为引风机的全压;
ρ为引风机进出口平均烟气密度,实际应用中引风机进出口烟气密度变化较小,可取为引风机进口烟气密度;
η为引风机设备效率,假设该项保持不变。
在烟气质量流量qm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投入引起引风机入口和出口烟气温度降低Δt进而导致烟气密度ρ增大,可造成引风机的电耗降低;另外,由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投入引起烟道阻力增大,即引风机全压pt的增大,也造成引风机电耗增加。
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可以包括: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前烟道或除尘器后烟道,分别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对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求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引风机后烟道,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为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yft=Pyf/t×Δt1
其中,ΔPyft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Pyf为引风机的功率值;
Δt1为烟气温度变化量;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yfp=Pyf/pt×Δpt
其中,ΔPyfp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t为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值,可以通过试验测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和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ΔL=(ΔPsb+ΔPyf+ΔPc)/P0
其中,ΔL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ΔPsb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
ΔPc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
ΔPyf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P0为机组的额定发电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Figure BDA0001978521530000071
其中,Δbg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Δη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
ΔQ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
ΔL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具体实施时,无论余热利用装置设于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还是引风机后烟道,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均一样。
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对机组水耗的影响主要是指对于湿式脱硫工艺中脱硫塔中水耗的影响,由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投入造成进入脱硫塔中的烟气温度降低,使得脱硫塔中起到降温效果的喷淋水用量减少,起到降低机组水耗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Δds=d0/Δt0×Δt1
其中,Δds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d0为机组额定负荷时的脱硫塔耗水量;
Δt0为机组额定负荷时脱硫塔内烟气温度的变化量;
Δt1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脱硫塔内烟气温度的变化量。
最后,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装置,如下面的实施所述。由于这些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301,用于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第二计算模块302,用于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第三计算模块303,用于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第四计算模块304,用于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了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即同时考虑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对锅炉、汽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的影响;然后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最终获得了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安装位置的余热利用装置的能耗进行分别分析,在安装有两个或三个位置装置时,只需将对应位置余热利用装置的能耗分析结果进行叠加就得到整个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能耗分析结果,该方法包括:
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根据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包括: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前烟道或除尘器后烟道,分别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对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和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求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引风机后烟道,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为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yft=Pyf/t×Δt1
其中,ΔPyft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气温度减低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Pyf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退出时的引风机的功率值;
Δt1为烟气温度变化量;
t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退出时引风机入口和出口烟气温度的平均值;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yfp=Pyf/pt×Δpt
其中,ΔPyfp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Δpt为烟道阻力增大引起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差值;
pt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退出时引风机的全压升;
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Figure FDA0004024209840000021
其中,Δbg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Δη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
ΔQ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
ΔL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Δds=d0/Δt0×Δt1
其中,Δds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
d0为机组额定负荷时的脱硫塔耗水量;
Δt0为机组额定负荷时脱硫塔内烟气温度的变化量;
Δt1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脱硫塔内烟气温度的变化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包括:
在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时,进行汽轮机性能试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汽机热耗;
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进行汽轮机性能试验,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汽机热耗;
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汽机热耗,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汽机热耗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汽机热耗的变化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包括: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前烟道,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前的除尘器电耗,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的除尘器电耗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
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后烟道或引风机后烟道,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为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和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ΔL=(ΔPsb+ΔPyf+ΔPc)/P0
其中,ΔL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
ΔPsb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循环水泵电耗的变化量;
ΔPc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除尘器电耗的变化量;
ΔPyf为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引风机电耗的变化量;
P0为机组的额定发电功率。
5.一种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和机组水耗的变化量,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设于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后烟道或引风机后烟道;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锅炉效率的变化量、汽机热耗的变化量和火电厂用电率的变化量,获得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对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供电煤耗的变化量,与投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之后机组水耗的变化量进行求和,获得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变化量。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140969.1A 2019-02-26 2019-02-26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85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969.1A CN109885802B (zh) 2019-02-26 2019-02-26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969.1A CN109885802B (zh) 2019-02-26 2019-02-26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5802A CN109885802A (zh) 2019-06-14
CN109885802B true CN109885802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92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0969.1A Active CN109885802B (zh) 2019-02-26 2019-02-26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580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3841A (en) * 1992-03-06 1994-03-15 Gea Luftkuhler Gmbh Arrangement for utilizing the heat contained in the exhaust gas of a coal-fired boiler
CN103512768A (zh) * 2013-10-11 2014-01-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性能的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5303032A (zh) * 2015-09-21 2016-02-0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影响发电机组能效的客观因素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3841A (en) * 1992-03-06 1994-03-15 Gea Luftkuhler Gmbh Arrangement for utilizing the heat contained in the exhaust gas of a coal-fired boiler
CN103512768A (zh) * 2013-10-11 2014-01-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性能的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5303032A (zh) * 2015-09-21 2016-02-0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影响发电机组能效的客观因素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等.低低温电除尘器.《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第85~86页. *
杨旭中等.供电煤耗设计值.《火电厂综合设计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202页. *
烟气余热利用对燃煤机组影响的综合分析;刘桂才等;《锅炉技术》;20171128;第48卷(第06期);全文 *
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装置应用分析;郑国宽;《电力科学与工程》;20170728;第33卷(第07期);第64~69页 *
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及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常海青等;《中国电力》;20161005;第49卷(第10期);全文 *
龙妍等.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与节能途径.《节能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第19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5802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5820B (zh) 一种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变频节能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
US200602834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oot blowing using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CN108595723B (zh) 一种锅炉暖风器回热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2759094B (zh) 火电厂烟气深度冷却器回热优化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Fu et al. Optimal design for double rehea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with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A novel thermal system integration with a carbon capture turbine
CN106948946A (zh) 燃气涡轮水洗方法及系统
Marconcini et al. Aero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a high pressure ratio turbo-expander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applications
Sultania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ree-dimensional CFD investigation in a gas turbine exhaust system
Zhao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ow-pressure cylinder in high back pressure steam turbine for direct heating
CN109885802B (zh) 加热凝结水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343490B (zh)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RU2013104504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показателя работы паровой турбины
CN107703181B (zh) 评价低压省煤器节能效果的反平衡方法
CN104238534B (zh) 一种高炉煤气锅炉省煤器沸腾度在线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CN109871624B (zh) 火电厂暖风器热源改造后的能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785104A (zh) 一种解决火电厂锅炉脱硝装置的入口烟温较低的改造方法
CN110307186A (zh) 预测压气机水洗时间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101960754B1 (ko) 화력발전 운영 방법 및 시스템
Ghorbani et al. Modeling and thermoeconomic analysis of a 60 MW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ycle via feedwater heating compared to a solar power tower
CN105373638A (zh) 能耗评价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89029B (zh) 火力发电厂低温省煤器节能量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4214334U (zh) 省煤器内置烟道烟气量分流控制装置
CN106202974A (zh) 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效果评估计算方法
CN206593491U (zh) 一种矿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110245323A (zh) 空压机系统运行效率的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