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5787A -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5787A
CN109885787A CN201910129221.1A CN201910129221A CN109885787A CN 109885787 A CN109885787 A CN 109885787A CN 201910129221 A CN201910129221 A CN 201910129221A CN 109885787 A CN109885787 A CN 109885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
user
interactive
interactive system
brow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9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5787B (zh
Inventor
刘俊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9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5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5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5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包括: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所述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在原生APP中加载所述待导流数据和所述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业务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为提升用户的体验,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Application,简称APP)支持应用调起技术,即应用之间可以相互调起。
作为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用户在浏览器APP中进行搜索,并通过应用调起技术将搜索结果导流至原生APP中以进行展示。此时,若该用户是源浏览器的重度使用用户,且源浏览器APP中的交互系统与原生APP中的自带交互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则用户在原生APP中通过自带交互系统进行交互操作时,容易产生体验不佳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所述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原生APP中加载所述待导流数据和所述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包括:
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信息;
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所述第二操作信息;
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根据所述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在完成预处理后,从所述原生APP和全部所述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所述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
比较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和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当判断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当判断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确定出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针对每一个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若判断出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则继续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若判断结果为存在,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
在全部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理想交互系统包括:
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包括:
导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所述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加载模块,用于在原生APP中加载所述待导流数据和所述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所述第二操作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第一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测单元包括:
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第一选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处理子单元完成预处理后,从所述原生APP和全部所述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第二选取子单元,用于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所述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所述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预先存储有不同APP的交互系统;
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和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比较子单元比较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比较子单元比较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确定出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判断出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则继续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以及若所述第二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在全部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模型获取单元,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第二预测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APP页面显示系统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理想交互系统包括:
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在原生APP被调起时,根据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并在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该理想交互系统,以匹配用户的交互习惯,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后续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中步骤S30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公开中第一预测单元的一种具体结构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当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因此,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指教的情况下,下文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或第一部件可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或第二部件。
本文所述实施例可借助本公开的理想示意图而参考平面图和/或截面图进行描述。因此,可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容限来修改示例图示。因此,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基于制造工艺而形成的配置的修改。因此,附图中例示的区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图中所示区的形状例示了元件的区的具体形状,但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涉及两种APP:第三方浏览器APP和原生APP;其中,“第三方浏览器APP”(例如,360手机浏览器APP、UC手机浏览器APP)也可称为Web APP,是一种框架型APP开发模式(HTML5APP框架开发模式),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HTML5云网站+APP应用客户端”两部分构成,APP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份,而应用的数据则是每次打开APP的时候,去云端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原生APP”(例如手机百度APP)也可称为本地APP(Native APP),是基于本地操作系统的App开发服务,原生APP访问和兼容的能力也比较好,可以支持在线或者离线消息推送或是进行本地资源访问,以及摄像、拨号、蓝牙、功能的调取。原生APP开发有许多的优势,如原生APP是针对不同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体验、原生应用可以节约宽带成本、访问本地资源、打开的速度更快并为用户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和优质的用户界面等。
原生APP和各第三方浏览器APP均安装于移动终端内,移动终端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这些处理器能够执行原生APP和浏览器APP中的程序,以使得原生APP和浏览器APP实现相应功能。
另外,本公开中的“源浏览器APP”为移动终端内的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该第三方浏览器APP通过应用调起技术调起原生APP,并能够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被调起的原生APP中。
此外,本公开中APP的“交互系统”是指该APP中在用户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可供用户进行操作的系统。该交互系统中包括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交互组件,例如,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等。
本公开中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基于APP页面显示系统,该APP页面显示系统以程序的形式封装于原生APP中,以使得原生APP具有相应的功能,因此本公开中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看作为原生APP(当然实质为原生APP中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另外,本公开中的原生APP具有浏览器内核,以使得原生APP具备搜索浏览功能。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APP页面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用户在源浏览器APP中进行搜索浏览行为,搜索引擎为其搜索出相关结果(可以为搜索结果页,也可以为结果落地页)并返回给源浏览器APP,源浏览器APP展示相应网页。源浏览器APP根据用户的操作向原生APP发出应用调起指令,或者根据预先设计的调起规则自动向原生APP发出应用调起指令,以调起原生APP。应用调起指令中包含有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例如,源浏览器APP的名称)以及待导流数据的相关信息(例如,关键字、网址、图片、源浏览器APP标识、callback事件等)。
在本公开中,应用间调起技术具体可以采用Schema跳转技术、Universal link技术等,本公开对其不作限定。
原生APP接收应用调起指令,并根据应用调起指令中的APP信息确定源浏览器APP,且将待导流数据(例如,搜索结果页/结果落地页的网址)导流至原生APP中。
步骤S2、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在步骤S2中,在原生APP接收到应用调起指令之后,原生APP会获取在预设时间段(例如1个月内)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本公开中的“历史操作信息”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内的第三方浏览器APP、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操作的相关信息,例如用户打开的网页信息、用户进行的操作等。该历史操作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交互习惯和喜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步骤S2既可以在步骤S1之后执行,也可以与步骤1同步执行,其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步骤S3、根据确定出的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步骤S3中,通过步骤S1所确定的源浏览器APP为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第三方浏览器,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当前有兴趣或当前偏好使用源浏览器APP中的交互系统;通过步骤S1所获取到的历史操作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交互习惯和喜好。因此,基于上述两种信息可以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理想交互系统包括: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一般设置于界面的下方,包含有页面前进键、页面后退键、页面刷新键、系统设置键等功能按键;搜索框交互组件一般设置于界面的上方,用于供用户输入关键词、网址等信息;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一般默认为不展示,仅在用户点击搜索框后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的输入提供历史搜索词汇或关联搜索词汇;软键盘交互组件,一般默认为不展示,仅在用户需要进行输入时展示;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一直处于不展示状态,其可以识别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手势,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操作手势-操作指令对应关系表查询出与操作手势相匹配的操作指令(例如,左滑手势对应向后翻页指令),并控制原生APP响应该操作指令。
步骤S4、在原生APP中加载待导流数据和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在步骤S4中,在原生APP中加载步骤S1获取到的待导流数据和步骤S3中预测出的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的网页。该网页中所记载的理想交互系统为预测出的与用户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因而能提升用户在后续交互过程中的体验感。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原生APP被调起时,根据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并在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该理想交互系统,以匹配用户的交互习惯,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后续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APP页面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步骤S2、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步骤S2包括:
步骤S201、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第一操作信息。
由于原生APP具备搜索浏览功能,因此用户可能会直接使用原生APP(而不是通过其他APP来调起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此时原生APP中会存储有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该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中记载有用户通过原生APP搜索浏览网页的网址和对应的时间戳。
步骤S202、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第二操作信息。
用户通过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第三方浏览器APP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Web服务器根据浏览器APP发送的请求指令反馈相应的网络资源(一般是指HTML文档,也可以是PDF、图片或其他的类型,资源的位置由用户使用统一资源标示符URI指定),第三方浏览器APP展示相应的网页。在上述过程中,Web服务器中也会存储浏览器APP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信息,例如搜索关键字、浏览器身份信息、浏览的网页URL、时间、请求的参数如Refer等。
以获取用户使用某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第二操作信息为例。原生APP可通过预先获取到的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且位于预设时间段内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记载有用户通过该第三方浏览器APP搜索浏览网页的网址和对应的时间戳),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第二操作信息。
本公开中,假定移动终端内第三方浏览器APP(包括源浏览器APP)的数量为n个,则通过步骤S202可获取到n个第三方浏览器APP各自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
步骤S203、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第三操作信息。
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也会通过第三方浏览器APP调起原生APP,并在原生APP中通过预设交互系统(针对原生APP被其他APP调起场景所预先配置的交互系统,该交互系统可以与原生APP系统自带交互系统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行操作,原生APP可以记录用户在预设交互系统上进行的操作并生成相应的操作数据。该操作数据记载有用户使用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行为(一次操作行为对应一条操作数据)和对应的时间戳。
在步骤S203中,可以从原生APP中直接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第三操作信息。
在步骤S2结束后,执行步骤S2a~步骤S2c。
步骤S2a、根据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在步骤S2a中,可以将第一操作信息中所包含搜索浏览历史记录的记录条数,作为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当然,也可以将记录条数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记录条数乘以一个预定系数)以转化为对应的操作频次。在本公开中,对于根据第一操作信息来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
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原始APP自带交互系统的喜好程度。操作频次越高,表明用户的喜好程度越高。
步骤S2b、根据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针对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可将该第三方浏览器APP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中所含搜索浏览历史记录的记录条数,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当然,也可以将记录条数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记录条数乘以一个预定系数)以转化为对应的操作频次。在本公开中,对于根据第二操作信息来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
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各对第三方浏览器APP中交互系统的喜好程度。操作频次越高,表明用户的喜好程度越高。
步骤S2c、根据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针对预设交互系统中的每一个交互组件,该交互组件对应的第三操作信息中所含操作数据的数据条数,作为用户使用该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当然,也可以将数据条数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记录条数乘以一个预定系数)以转化为对应的操作频次。在本公开中,对于根据第三操作信息来确定用户使用预设交互系统中相应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
用户操作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喜好程度。操作频次越高,表明用户的喜好程度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步骤S2a~步骤S2c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三者可同步执行或按照一定先后顺序执行,其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2a~步骤S2c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301。
步骤S301、根据确定出的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图3为本公开中步骤S30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S301包括:
步骤S3011、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步骤S3012、在完成预处理后,从原生APP和全部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在本公开中,将步骤S2b中所获取到的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是考虑到源浏览器APP是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第三方浏览器APP,用户较大概率地对该源浏览器APP有兴趣或偏好使用,因此在选取用户重度使用APP时可适当增大源浏览器的权值。
在本申请中,可将源浏览器APP的权值看作为α,而其他的第三方浏览器的权值看作为1。其中,α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
在步骤S3012中,从原生APP和全部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经过预处理后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以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步骤S3013、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
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预先存储有原生APP和各第三方浏览器APP的自带交互系统的模板。
用户重度使用APP为预测出的用户最喜好的APP,相应地,用户对用户重度使用APP中的交互系统的喜好程度也较高。因此,可将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作为备选交互系统。
步骤S3014、比较预设交互系统和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在步骤S3014中,比较原生APP中针对导流时的预设交互系统与预测出的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步骤S3013所获取的备选交互系统内交互组件的数量可能多于原生APP中针对导流时的预设交互系统内交互组件的数量,也能少于预设交互系统内交互组件的数量,也可能两者数量相等。
在步骤S3014中,当判断出备选交互系统包含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此时极有可能是步骤S3012中所确定的用户重度使用APP为原生APP,且原生APP中的自带交互系统与预设交互系统相同),则继续执行步骤S3015。
在步骤S3014中,当判断出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表明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至少一个交互器件其不存在于备选交互系统中,继续执行步骤S1016。
步骤S3015、将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步骤S3016、确定出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步骤S3017、针对每一个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不同类型的差异交互组件所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
在步骤S3017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表明用户对该差异交互组件的喜好程度很高,此时继续执行步骤S3018;反之,表明用户对该差异交互组件的喜好程度很低,对余下的差异交互组件继续进行判断。
步骤S3018、判断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
在步骤S3018中,若判断结果为存在,则执行步骤S3019;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30110。
步骤S3019、将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
步骤S30110、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
在全部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执行步骤S3015;即,将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步骤S301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S3014~步骤S30110,可对备选交互系统中的交互组件作更为精细化的调整,以使得最终得到的理想交互系统更能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
步骤S4、在原生APP中加载待导流数据和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原生APP被调起时,根据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并在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该理想交互系统,以匹配用户的交互习惯,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后续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APP页面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步骤S2、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步骤S302、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
其中,该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根据功能需求并基于大数据样本训练出具有相应功能的预测模型的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
步骤S303、将历史操作信息和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基于预测模型来预测与用户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预测模型根据输入输出相应结果的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
步骤S4、在原生APP中加载待导流数据和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步骤S5、将历史操作信息、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通过将历史操作信息、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可以提升交互系统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步骤S4和步骤S5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即步骤S4可以位于步骤S5之前、之后执行,也可以与步骤S5同步执行。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原生APP被调起时,根据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并在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该理想交互系统,以匹配用户的交互习惯,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后续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感。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理想交互系统包括:导流模块1、获取模块2、预测模块3和加载模块4。
其中,导流模块1用于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预测模块3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加载模块4用于在原生APP中加载待导流数据和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理想交互系统包括: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原生APP中进行后续操作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导流模块1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获取模块2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预测模块3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加载模块4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
在一些实施例中,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01、第二获取单元202和第三获取单元203。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201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第一操作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202用于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第二操作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203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第三操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单元201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第二获取单元202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第三获取单元203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
更进一步地,APP页面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a、第二确定模块2b和第三确定模块2c。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2a用于根据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二确定模块2b用于根据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三确定模块2c用于根据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此时,预测模块3包括:第一预测单元301,第一预测单元301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模块2a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a,第二确定模块2b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b,第三确定模块2c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c,第一预测单元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
图6为本公开中第一预测单元的一种具体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第一预测单元301包括:预处理子单元3011、第一选取子单元3012、第二选取子单元3013、比较子单元3014、第一处理子单元3015、确定子单元3016、第一判断子单元3017第二判断子单元3018、第二处理子单元3019。
其中,预处理子单元3011用于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第一选取子单元3012用于在预处理子单元3011完成预处理后,从原生APP和全部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第二选取子单元3013用于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预先存储有不同APP的交互系统。
比较子单元3014用于比较预设交互系统和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第一处理子单元3015用于若比较子单元3014比较出备选交互系统包含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将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确定子单元3016用于若比较子单元3014比较出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确定出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第一判断子单元3017用于针对每一个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第二判断子单元3018用于若第一判断子单元3017判断出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则继续判断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
第二处理子单元3019用于若第二判断子单元3018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则将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以及若第二子单元3018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备选交互系统内;在全部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处理子单元3011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1,第一选取子单元3012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2,第二选取子单元3013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3,比较子单元3014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4,第一处理子单元3015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5,确定子单元3016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6,第一判断子单元3017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7,第二判断子单元3018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8,第二处理子单元3019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9和步骤S30110。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与图5所示实施例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测模块3包括:模型获取单元302和第二预测单元303。
其中,模型获取单元302用于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第二预测单元303用于将历史操作信息和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型获取单元302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第二预测单元303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3。
进一步地,APP页面显示系统还包括:同步模块5,同步模块5用于将历史操作信息、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的同时加载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从而能提升用户在原生APP中进行后续操作的体验感。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APP页面显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APP页面显示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8)

1.一种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所述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在原生APP中加载所述待导流数据和所述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包括:
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信息;
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所述第二操作信息;
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根据所述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在完成预处理后,从所述原生APP和全部所述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所述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
比较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和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当判断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当判断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确定出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针对每一个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若判断出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则继续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若判断结果为存在,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
在全部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的步骤包括:
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页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想交互系统包括:
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接收到的应用调起指令,确定待进行导流的源浏览器APP,并从所述源浏览器APP处将待导流数据导流至原生APP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历史操作信息;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和获取到的所述历史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加载模块4,用于在原生APP中加载所述待导流数据和所述理想交互系统,以显示相应网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包括: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一操作信息、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第二操作信息、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通过预设交互系统进行交互的第三操作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针对预先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从Web服务器中查询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浏览器身份信息相匹配的搜索浏览历史记录,以作为用户使用该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所述第二操作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原生APP中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原生APP加载导流信息时用户对预设交互系统进行操作的操作数据,以作为所述第三操作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确定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操作信息,确定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
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第一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用户直接使用原生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使用各第三方浏览器APP进行搜索浏览时的操作频次、用户操作所述预设交互系统中各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测单元包括:
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将第三方浏览器APP中的所述源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乘以预定系数α,以对第三方浏览器APP的操作频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α大于1;
第一选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处理子单元完成预处理后,从所述原生APP和全部所述第三方浏览器APP中选取操作频次最大的一者,作为用户重度使用APP;
第二选取子单元,用于从预设设置的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选取所述用户重度使用APP所对应的交互系统,以作为备选交互系统,所述交互系统模板库中预先存储有不同APP的交互系统;
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和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并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是否包含有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比较子单元比较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比较子单元比较出所述备选交互系统未包含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的全部交互组件时,确定出所述预设交互系统内存在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不存在的交互组件,以作为差异交互组件;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判断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是否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判断出该差异交互组件的操作频次大于对应的预定频次阈值,则继续判断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是否存在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则将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与该差异交互组件同类型的交互组件替换为该差异交互组件;以及若所述第二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将该差异交互组件添加至所述备选交互系统内;在全部所述差异交互组件均完成判断及相应处理后,所得到的备选交互系统作为预测出的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理想交互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模型获取单元,用于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交互系统预测模型,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一个第三方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搜索浏览网页时的操作信息,预测出与用户的操作习惯相匹配的交互系统;
第二预测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和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输入至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中,所述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作为理想交互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操作信息、所述源浏览器APP的APP信息和对应的预测结果同步至云服务器中,以供云服务器对交互系统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P页面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想交互系统包括:
按键工具条交互组件、搜索框交互组件、与搜索框相匹配的下拉框交互组件、软键盘交互组件、操作手势识别交互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1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29221.1A 2019-02-21 2019-02-21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9885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221.1A CN109885787B (zh) 2019-02-21 2019-02-21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221.1A CN109885787B (zh) 2019-02-21 2019-02-21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5787A true CN109885787A (zh) 2019-06-14
CN109885787B CN109885787B (zh) 2021-06-22

Family

ID=6692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9221.1A Active CN109885787B (zh) 2019-02-21 2019-02-21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57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8646A (zh) * 2019-07-05 2019-11-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433A (zh) * 2015-12-24 2016-06-08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06502712A (zh) * 2015-09-07 2017-03-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操作的app改进方法和系统
CN106528659A (zh) * 2016-10-1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浏览器跳转至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73961A (zh) * 2016-07-27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浏览器唤醒app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57574A (zh) * 2017-06-28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1480A (zh) * 2017-07-10 2017-12-19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结果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21568A (zh) * 2017-11-30 2018-06-05 五八有限公司 唤起app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9952A (zh) * 2017-06-14 2018-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101228A (zh) * 2018-08-10 2018-12-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执行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712A (zh) * 2015-09-07 2017-03-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操作的app改进方法和系统
CN105653433A (zh) * 2015-12-24 2016-06-08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06873961A (zh) * 2016-07-27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浏览器唤醒app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8659A (zh) * 2016-10-1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浏览器跳转至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39952A (zh) * 2017-06-14 2018-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交互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7357574A (zh) * 2017-06-28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91480A (zh) * 2017-07-10 2017-12-19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结果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21568A (zh) * 2017-11-30 2018-06-05 五八有限公司 唤起app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1228A (zh) * 2018-08-10 2018-12-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执行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8646A (zh) * 2019-07-05 2019-11-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5787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89306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сеансом удаленного просмотра
US9003423B1 (en) Dynamic browser compatibility checker
US9529784B2 (en) Remote browsing and searching
RU2540798C2 (ru)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а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го контента в интернете
CN105138226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桌面管理方法和装置
US9336321B1 (en) Remote browsing and searching
US20130247105A1 (en) Smart subscribe button on watch
RU2637882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тображением веб-ресурсов в браузерном окне, способ помещения вкладок в стек в браузерном окне,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рвер
US20150278380A1 (en) Direct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436531B1 (en) Monitoring application loading
US1115757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earch in a browser
CN102147744A (zh) 一种程序加载方法及系统
US10223458B1 (en) Automatic magazine generator for web content
US8972477B1 (en) Offline browsing session management
US20230013569A1 (en) Combined local and server context menus
US8769652B2 (en) Computer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 user at a server computer system
US10146842B2 (en) Pre-instantiating native applications in background
CN109885787A (zh) App页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76227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362305B (zh) 一种表单组件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99734B2 (en) Extracting and populating content from an email link
RU2640299C2 (ru)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рвер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истории браузера
CN104731624B (zh) 一种程序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12379800A (zh) 电子手册实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Haapala Analyzing and Improving the Loading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Websites on Mobil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