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0603B -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0603B
CN109870603B CN201811610921.4A CN201811610921A CN109870603B CN 109870603 B CN109870603 B CN 109870603B CN 201811610921 A CN201811610921 A CN 201811610921A CN 109870603 B CN109870603 B CN 109870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insulating layer
block
connecting end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09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0603A (zh
Inventor
范志毅
夏文强
曾乐宏
王建宇
宋怡
周涛
夏德任
明立志
孙发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Weif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6109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0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0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0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0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0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联合接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包括电压接线装置和电流接线装置;电压接线装置包括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有第一连接端、第一沉槽和第一绝缘层;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有第二连接端、第二沉槽和第二绝缘层;电流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机构和第二接线机构;第一接线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有第三连接端、第三沉槽和第三绝缘层;第二接线机构包括第四连接块和第五连接块;第四连接块有第四沉槽、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和第四绝缘层;第五连接块有第五沉槽、第六连接端、第七连接端和第五绝缘层。本发明解决现有联合接线盒使用不方便,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压值较高的电路中或者是承受电容量较大的电路中,要想能够有效的测出相应电路电量值,可以使得电气设备能够更加平稳的运行,就要将电气测量装置与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构成一个二次回路,而为了能够使得三者之间可以得到有效的连接,就需要采用线路串联的形式,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个集成电路中,从而构成联合接线。
联合接线是电测计量装置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合理的应用联合接线盒,可以有效的使得电流互感器(TA)以及电压互感器(TV)的应用数量得到明显减少,从而使得电测计量仪表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进一步保障电测计量的准确性,防止电测计量装置中的相关接线出现错接的情况。
联合接线盒的作用是将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引出的二次线经联合接线盒接线端的端子串并联后再接到电能表的接线端子。联合接线盒在电测计量线路中起了枢纽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接线差错,具有多种功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长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联合接线盒还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联合接线盒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多种外接导线,针对每一种外接导线,不同的操作人员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导致联合接线盒的接线方式不一,当遇到问题时,操作人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导致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同时,现有的联合接线盒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存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联合接线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合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联合接线盒在使用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接线方式不一,当遇到问题时,处理比较麻烦,导致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安装时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包括电压接线装置和电流接线装置,所述电压接线装置和电流接线装置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
所述电压接线装置包括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
所述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电压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端,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入导线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
所述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插入的第二连接端,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出导线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插入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电流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机构和第二接线机构;
所述第一接线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接线机构的第三连接端和用于分别固定电流导线的两个第三沉槽,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第四连接块和用于插入所述第四连接块的第五连接块;
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的第四沉槽、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的第四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五连接块相适配的第五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四绝缘层;
所述第五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的第五沉槽、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的第六连接端和用于插入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七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分别与第四绝缘层和第五绝缘层相适配。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设有用于避位螺栓帽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和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七连接端之间均设有卡紧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弧形凹槽、第一弹簧和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适配的卡紧块,所述弧形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七连接端上均设有第六沉槽,所述第六沉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卡紧块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另一端抵触到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压缩于所述卡紧块与所述第六沉槽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压输入导线和所述电压输出导线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压接线装置,所述电流导线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流接线装置,所述螺栓的螺帽上包裹有绝缘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接线机构上还设有锁紧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呈“L”型的连接杆、支撑座、按动把手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绝缘层上,所述连接杆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按动把手固定安装于所述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压缩于所述按动把手和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五绝缘层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联合接线盒在使用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接线方式不一,当遇到问题时,处理比较麻烦,导致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安装时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压接线装置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压接线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流接线装置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流接线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卡紧机构的未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卡紧机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万用表接头更改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电流指示仪表接头更改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电压接线装置,101、电压输入端,1011、第一连接块,1012、第一连接端,1013、第一沉槽,1014、电压输入导线,1015、第一绝缘层,102、电压输出端,1021、第二连接块,1022、第二连接端,1023、第二沉槽,1024、电压输出导线,1025、第二绝缘层,2、电流接线装置,201、第一接线机构,2011、第三连接块,2012、第三连接端,2013、第三沉槽,2014、电流导线,2015、第三绝缘层,202、第二接线机构,2021、第四连接块,2022、第五连接块,2023、第四沉槽,2024、第四连接端,2025、第五连接端,2026、第四绝缘层,2027、第五沉槽,2028、第六连接端,2029、第七连接端,2030、第五绝缘层,3、第一凹槽,4、卡紧机构,401、弧形凹槽,402、第一弹簧,403、卡紧块,404、第六沉槽,5、锁紧机构,501、连接杆,502、支撑座,503、按动把手,504、第二弹簧,505、第二凹槽,506、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3所示,联合接线装置包括电压接线装置1和电流接线装置2,电压接线装置1和电流接线装置2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
电压接线装置1包括电压输入端101和电压输出端102;
电压输入端101包括第一连接块1011,第一连接块1011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电压输出端102的第一连接端1012,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入导线1014的第一沉槽1013,第一连接块1011的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1015;
电压输出端102包括第二连接块1021,第二连接块1021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一连接端1012插入的第二连接端1022,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出导线1024的第二沉槽1023,第二连接块1021的外侧包裹有用于第一绝缘层1015插入的第二绝缘层1025;
电流接线装置2包括第一接线机构201和第二接线机构202;
第一接线机构201包括第三连接块2011,第三连接块2011上设有用于插入第二接线机构202的第三连接端2012和用于分别固定电流导线2014的两个第三沉槽2013,第三连接块2011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2015;
第二接线机构202包括第四连接块2021和用于插入第四连接块2021的第五连接块2022;
第四连接块2021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2014的第四沉槽2023、用于第三连接端2012插入的第四连接端2024和与第五连接块2022相适配的第五连接端2025,第四连接块2021的外侧包裹有第四绝缘层2026;
第五连接块2022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2014的第五沉槽2027、用于第三连接端2012插入的第六连接端2028和用于插入第五连接端2025的第七连接端2029,第五连接块2022的外侧包裹有第五绝缘层2030,第三绝缘层2015分别与第四绝缘层2026和第五绝缘层2030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联合接线装置包括电压接线装置1和电流接线装置2,电压接线装置1用于连接万用表,测试线路中的电压值,电流接线装置2用于连接电流表,测试线路中的电流值,电压接线装置1和电流接线装置2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的作用在于阻隔导体,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电压接线装置1包括电压输入端101和电压输出端102;电压输入端101包括第一连接块1011,第一连接块1011上用于插入电压输出端102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012,通过第一连接端1012可以实现电压输入端101和电压输出端102的连接,在使用时,可插入连通,不使用时可拔出分开,另一端加工有第一沉槽1013,第一沉槽1013的作用在于安装电压输入导线1014,第一连接块1011的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1015,第一绝缘层1015将第一连接块1011全部包裹与内腔中,使第一连接块1011不会外漏,避免电力人员在使用时不小心碰触到第一连接块1011造成触电;
电压输出端102包括第二连接块1021,第二连接块1021上用于第一连接端1012插入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022,第二连接端1022呈圆筒形,第二连接端1022的内壁与第一连接端1012相适配,第一连接端1012可插入到第二连接端1022内,第二连接端1022的外侧与第一绝缘层1015相适配,第二连接端1022可插入到第一绝缘层1015的内腔中,第二连接块1021的另一端加工有第二沉槽1023,第二沉槽1023的作用在于安装电压输出导线1024,第二连接块1021的外侧包裹有第二绝缘层1025,第二绝缘层1025将第二连接块1021包裹起来,使第二连接块1021不会外漏,避免发生触电危险,第一绝缘层1015可以插入到第二绝缘层1025的内腔中,通过第一连接块1011与第二连接块1021的插入式代替传统的联合接线盒,使电压导线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安装空间;
电流接线装置2包括第一接线机构201和第二接线机构202,第一接线机构201可以与第二接线机构202相连接,进而实现电流回路的错位连接,保证联合接线的正常使用,避免发生事故,电流回路的错位连接方式为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且属于本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接线机构201包括第三连接块2011,第三连接块2011呈“T”型结构,第三连接块2011上相对的两端分别加工有第三沉槽2013,第三沉槽2013的作用在于固定电流导线2014,第三连接块2011的另一端是用于插入第二接线机构202的第三连接端2012,第三连接端2012实现了第一接线机构201与第二接线机构202之间的连接,第三连接块2011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2015,第三绝缘层2015将第三连接块2011全部包裹在内腔中,使第三连接块2011不会外漏,避免电力人员在使用时不小心碰触到第三连接块2011造成触电;
第二接线机构202包括第四连接块2021和第五连接块2022,第五连接块2022可以插入到第四连接块2021上,在通常状态下,第五连接块2022插入到第四连接块2021的内腔,实现第五连接块2022与第四连接块2021的连通,当接入电流指示仪表之后,将第四连接块2021和第五连接块2022分开,实现直接接入式电流表的测量;
第四连接块2021呈“T”型结构,第四连接块2021的第一端加工有第四沉槽2023,第四沉槽2023用于固定电流导线2014,与第一端相垂直的一端为第四连接端2024,第四连接端2024呈筒型结构,第三连接端2012可以插入到第四连接端2024的内腔中,实现第三连接块2011与第四连接块2021的连通,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为第五连接端2025,第五连接端2025呈圆筒形,第五连接端2025与第五连接块2022相适配,第五连接块2022可以插入到第五连接端2025内腔中,实现第四连接块2021与第五连接块2022之间的连接,第四连接块2021的外侧包裹有第四绝缘层2026,第四绝缘层2026将第四连接块2021全部包裹在内腔中,使第四连接块2021不会外漏,避免电力人员在使用时不小心碰触到第四连接块2021造成触电;
第五连接块2022也呈“T”型结构,第五连接块2022的第一端加工有第五沉槽2027,第五沉槽2027用于固定电流导线2014,与第一端相垂直的一端为第六连接端2028,第六连接端2028呈筒型结构,第三连接端2012可以插入到第六连接端2028的内腔中,实现第三连接块2011与第五连接块2022之间的连通,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为第七连接端2029,第七连接端2029可以插入到第五连接端2025,实现第四连接块2021和第五连接块2022之间的连接,第五连接块2022的外侧包裹有第五绝缘层2030,第五绝缘层2030将第五连接块2022全部包裹在内腔中,使第五连接块2022不会外漏,避免电力人员在使用时不小心碰触到第五连接块2022造成触电,第三绝缘层2015分别与第四绝缘层2026和第五绝缘层2030相适配,使第三绝缘层2015可以插入到第四绝缘层2026和第五绝缘层2030,通过采用插拔的方式代替现有的联合接线盒,使联合接线的方式趋于简单,操作更加方便,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安装时接线方式不一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节省了由于安装联合接线盒所占用的空间,通过采用上述,解决了现有的联合接线盒在使用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接线方式不一,当遇到问题时,处理比较麻烦,导致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安装时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绝缘层的表面设有用于避位螺栓帽的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内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在使用时,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起到避位的作用,使螺栓帽在拧紧时可以压入到绝缘层中,螺栓帽上铺设有绝缘层,拧紧时,金属部分全都包裹在绝缘层内,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加安全,第一凹槽3内加工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通过螺栓,使外接导线固定住。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端1012与第二连接端1022、第三连接端2012与第四连接端2024、第三连接块2011与第六连接端2028和第五连接端2025与第七连接端2029之间均设有卡紧机构4,在使用时,第一连接端1012与第二连接端1022、第三连接端2012与第四连接端2024、第三连接块2011与第六连接端2028和第五连接端2025与第七连接端2029之间均设有卡紧机构4,卡紧机构4的作用在于使两个连接端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脱离开,使用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卡紧机构4包括弧形凹槽401、第一弹簧402和与弧形凹槽401相适配的卡紧块403,弧形凹槽401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端1022、第四连接端2024、第五连接端2025和第六连接端2028的内壁上,第一连接端1012、第三连接端2012和第七连接端2029上均设有第六沉槽404,第六沉槽40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卡紧块403的一端伸出通孔,另一端抵触到第一弹簧402,第一弹簧402压缩于卡紧块403与第六沉槽404之间,在使用时,卡紧机构4包括弧形凹槽401、第一弹簧402和卡紧块403,弧形凹槽401与卡紧块403相适配,弧形凹槽401在第二连接端1022、第四连接端2024、第五连接端2025和第六连接端2028的内壁上周圈呈圆弧结构,第一连接端1012、第三连接端2012和第七连接端2029上机加工有第六沉槽404,第六沉槽404的侧壁上加工有通孔,卡紧块403安装在侧壁的通孔内,且一端伸出通孔,另一端抵触到第一弹簧402,第一弹簧402压缩于卡紧块403和第六沉槽404的内壁之间,通过压缩第一弹簧402可以使卡紧块403在不受外力时处于伸出状态,当受到外力时,卡紧块403可以压缩第一弹簧402收缩于第六沉槽404及其侧壁的通孔内,第一连接端1012与第二连接端1022、第三连接端2012与第四连接端2024、第三连接块2011与第六连接端2028和第五连接端2025与第七连接端2029之间卡紧时,卡紧块403卡入到弧形凹槽401内,使两连接端之间不宜分离,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电压输入导线1014和电压输出导线1024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电压接线装置1,电流导线2014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电流接线装置2,螺栓的螺帽上包裹有绝缘层,在使用时,电压输入导线1014和电压输出导线1024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电压接线装置1,电流导线2014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电流接线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使导线与联合接线装置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稳定性,螺栓采用的个数为两个,螺栓的螺帽上铺设有绝缘层,起到绝缘的作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接线机构202上还设有锁紧机构5,锁紧机构5包括呈“L”型的连接杆501、支撑座502、按动把手503和第二弹簧504,支撑座502固定安装于第四绝缘层2026上,连接杆501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支撑座502上,按动把手503固定安装于连接杆501上,第二弹簧504压缩于按动把手503和第四绝缘层2026之间,第四绝缘层2026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504的第二凹槽505,第五绝缘层2030上设有与连接杆501的端部相适配的第三凹槽506,在使用时,第二接线机构202上还设有锁紧机构5,锁紧机构5的作用在于保证第二接线机构202的牢固性,不会轻易断开,只有在人为操作的情况下才能断开,避免自由断开时损坏测量元件,锁紧机构5包括连接杆501、支撑座502、按动把手503和第二弹簧504,支撑座502与第四绝缘层2026是一体成型,支撑座502上开设有“U”型槽,连接杆501安装在“U”型槽内且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按动把手50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连接杆501上,第二弹簧504压缩于按动把手503和第四绝缘层2026之间,第四绝缘层2026上设有第二凹槽505,第二凹槽505使第二弹簧504安装的更加稳定,不易脱离出来,第五绝缘层2030上开设有第三凹槽506,第三凹槽506与连接杆501的端部相适配,通常状态下,连接杆501的一端卡入到第三凹槽506中,使第二接线机构202不会发生分离,当需要接入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先接好电流表,再手动按动把手503,使连接杆501的端部脱离出第三凹槽506,从而将第四连接块2021和第五连接块2022断开,实现电流的测量,第四绝缘层2026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504的第二凹槽505,通过第二凹槽505使第二弹簧504放置的更加稳定,不会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为实现万用表和电流指示仪表与联合接线装置的应用,需将万用表的两个接头分别更改成电压输入端101和电压输出端102的结构,实现万用表的接入,电流指示仪表的两个接头需更改成第一接线机构201的结构,实现与第二接线机构202之间的接入。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电压接线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电压输入导线10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到第一连接块1011上,将电压输出导线102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到第二连接块1021上,将第一连接块1011插入到第二连接块1021上,如图2所示,实现电压输入端101与电压输出端102之间的连接,当需要接入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将第一连接块1011与第二连接块1021之间断开,分别与万用表的两个接头相连接即可;
电流线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一根电流导线2014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三连接块2011上的两个第三沉槽2013固定连接,将另一根电流导线2014通过螺栓分别与第四连接块2021上的第四沉槽2023和第五连接块2022上的第五沉槽2027相连接,当需要更换电表时,将第三连接块2011上的第三连接端2012与第四连接块2021上的第四连接端2024,或者是将第三连接块2011上的第三连接端2012与第五连接块2022上的第六连接端2028进行错位连接,实现电表的更换;
当需要进行电流测量时,需要先将电流指示仪表的连接端分别与第四连接块2021的第四连接端2024和第五连接块2022的第六连接端2028进行连接,确认无误后,手动打开锁紧机构5,将第四连接块2021与第五连接块2022之间断开,实现电流指示仪表的直接接入式测量。
综上可得,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联合接线盒在使用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接线方式不一,当遇到问题时,处理比较麻烦,导致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安装时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接线装置和电流接线装置,所述电压接线装置和电流接线装置的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
所述电压接线装置包括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
所述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电压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端,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入导线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
所述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插入的第二连接端,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压输出导线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插入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电流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机构和第二接线机构;
所述第一接线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接线机构的第三连接端和用于分别固定电流导线的两个第三沉槽,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二接线机构包括第四连接块和用于插入所述第四连接块的第五连接块;
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的第四沉槽、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的第四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五连接块相适配的第五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四绝缘层;
所述第五连接块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流导线的第五沉槽、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的第六连接端和用于插入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七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块的外侧包裹有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分别与第四绝缘层和第五绝缘层相适配;
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和所述第五连接块均呈“T”型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和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七连接端之间均设有卡紧机构;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弧形凹槽、第一弹簧和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适配的卡紧块,所述弧形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七连接端上均设有第六沉槽,所述第六沉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卡紧块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另一端抵触到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压缩于所述卡紧块与所述第六沉槽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设有用于避位螺栓帽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导线和所述电压输出导线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压接线装置,所述电流导线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流接线装置,所述螺栓的螺帽上包裹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机构上还设有锁紧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呈“L”型的连接杆、支撑座、按动把手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绝缘层上,所述连接杆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按动把手固定安装于所述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压缩于所述按动把手和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五绝缘层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CN201811610921.4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Active CN109870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921.4A CN109870603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921.4A CN109870603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0603A CN109870603A (zh) 2019-06-11
CN109870603B true CN109870603B (zh) 2021-04-16

Family

ID=6691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0921.4A Active CN109870603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060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6158B1 (fr) * 2004-02-09 2009-05-08 Siemens Ag Dispositif de liaison pour un element de mesure d'un capteur
CN202259950U (zh) * 2011-10-21 2012-05-30 黄天佑 线接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43993U (zh) * 2013-09-18 2014-02-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能计量接线装置
CN103698733A (zh) * 2013-09-18 2014-04-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电能计量的试验接线端子组件
CN205320028U (zh) * 2015-12-30 2016-06-15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CN205450062U (zh) * 2016-03-08 2016-08-10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
CN206742514U (zh) * 2017-04-28 2017-12-12 丁秋法 一种自紧式电气线头接线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04838U (zh) * 2011-08-15 2012-04-25 遂昌县电力工业局 一种电压接线端子
CN103226159A (zh) * 2013-04-01 2013-07-31 杭州驰骋凯晟科技有限公司 单相电能表表箱现场自动接线装置及压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6158B1 (fr) * 2004-02-09 2009-05-08 Siemens Ag Dispositif de liaison pour un element de mesure d'un capteur
CN202259950U (zh) * 2011-10-21 2012-05-30 黄天佑 线接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43993U (zh) * 2013-09-18 2014-02-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能计量接线装置
CN103698733A (zh) * 2013-09-18 2014-04-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电能计量的试验接线端子组件
CN205320028U (zh) * 2015-12-30 2016-06-15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CN205450062U (zh) * 2016-03-08 2016-08-10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
CN206742514U (zh) * 2017-04-28 2017-12-12 丁秋法 一种自紧式电气线头接线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0603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3785B2 (en) Separ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having a voltage output branch and a direct access point
CN110622009B (zh) 用于高电压可分离连接器的具有分立电容器的传感器
CN102798838B (zh) 一种拔插式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
CN113039445A (zh) 具有分压器和测试点特征部的端部插头传感器装置
CN109870603B (zh) 一种联合接线装置
CN108767531B (zh) 一种0.4kV智能化快速转接箱
CN108598751B (zh) 一种防开路电连接器
CN108233109B (zh) 两孔式排插
CN215262135U (zh) 一种变压器油温测量装置和变压器
CN202794504U (zh) 一种拔插式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
CN115963365A (zh) 一种预埋电缆线束的绝缘及耐压测试装置
CN209461764U (zh) 一种测量用转换插头
KR100333953B1 (ko) 오결선과 전류변성기 2차 회로의 개방을 방지할 수 있는전류변성기부 전력량계 접속장치
CN216133840U (zh) 一种仪器检测用插头型熔芯座
CN215644372U (zh) 一种安全型外接仪用熔断器
CN219393145U (zh) 一种开口式电流互感器
CN216773526U (zh) 一种导电对接座
CN215005534U (zh) 一种航空插头测量用的接头转换器
CN208401185U (zh) 一种多接触偶并联的电连接器接口
CN216133181U (zh) 一种灯具保护导体电流测量转接盒
CN216488839U (zh) 一种工业插头三通电源线
CN214589476U (zh) 一种电连接插头
CN215180649U (zh) 便携式绝缘监测装置实验线箱
CN219123529U (zh) 一种基于通用端子的二次回路试验接头
CN214953687U (zh) 便携式充电装置试验线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