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9110B -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9110B
CN109869110B CN201910190977.7A CN201910190977A CN109869110B CN 109869110 B CN109869110 B CN 109869110B CN 201910190977 A CN201910190977 A CN 201910190977A CN 109869110 B CN109869110 B CN 109869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able
fisher
drill rod
overshot
visual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0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9110A (zh
Inventor
穆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90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9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9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9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涉及钻井领域。该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包括可视探头、引导索和打捞器,可视探头被配置为检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钻杆的轴向设有内孔,可视探头用于与引导索连接,可视探头能够牵引引导索至内孔;打捞器被配置为打捞钻杆,打捞器设有中心通孔;当引导索穿设于中心通孔并被可视探头牵引至内孔时,打捞器能够在引导索的引导下与钻杆对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包括下放引导索、定位引导索、打捞器对接和打捞钻杆步骤。该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和方法实现了精准、可视化定位与对接,降低了打捞工作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钻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钻探过程中,常常由于异常的地质情况、钻工操作不当、钻杆质量不高等原因而导致钻杆断裂,需要进行井下钻杆打捞。进行钻杆打捞时,由于钻孔并非直孔,高效率的准确确定井下钻杆的具体位置和方位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以改善现有井下钻杆打捞工具定位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包括可视探头、引导索打捞器;可视探头被配置为检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钻杆的轴向设有内孔;可视探头用于与引导索连接,可视探头被配置为牵引引导索至内孔;打捞器被配置为打捞钻杆,打捞器设有中心通孔;当引导索穿设于中心通孔并被可视探头牵引至内孔时,打捞器能够在引导索的引导下与钻杆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视探头能够检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并将井下信息传输至地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到井下信息,可视探头与引导索的一端连接能够牵引引导索进入井下的钻杆的内孔,使得引导索形成了一条连接井口和井下钻杆的引导路径,当将引导索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时,打捞器能够沿着引导索所在的路径下钻,能够通过一次定位就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准确对接,实现了精准、可视化定位与对接,降低了打捞工作的难度。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索包括第一引导索和第二引导索;第一引导索与可视探头连接;第二引导索具有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当第二引导索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连接,可视探头能够牵引第二引导索至内孔;当第二引导索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断开,通过第一引导索能够将可视探头从井下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引导索包括第一引导索和第二引导索,第一引导索与可视探头连接,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之间可以是连接状态也可以是断开状态,当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引导索能够在可视探头的牵引下穿设于钻杆的内孔,当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之间处于断开状态时,此时第一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是连接的,通过提升第一引导索能够将可视探头从井下取出,防止在打捞钻杆的过程中损坏可视探头和避免可视探头位于井下给打捞工作带来阻碍;第二引导索的一端则位于钻杆的内孔内,第二引导索形成连接井口与钻杆的路径,第二引导索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打捞器沿着第二引导索所在的路径实现与钻杆准确对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打捞器具有内锥面,内锥面上设有用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或打捞器具有外锥面,外锥面上设有用于与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打捞器具有锥面,锥面上设有与钻杆配合的螺纹,可以理解的,打捞器具有公锥或者母锥,当打捞器具有公锥时,打捞器的公锥具有外螺纹,通过打捞器公锥的外螺纹与钻杆的内孔孔壁进行造扣,以使钻杆的内孔的孔壁形成与公锥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最终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当打捞器具有母锥时,打捞器的母锥具有内螺纹,通过打捞器母锥的内螺纹与钻杆的外壁进行造扣,以使钻杆的外壁形成与母锥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最终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通过采用锥类打捞器在引导索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实现与钻杆对接,并且锥类打捞器与钻杆通过造扣实现对接,此种对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降低打捞工作的难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放引导索:将引导索设有可视探头的一端放至井下,通过可视探头观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定位引导索:使可视探头动作,并牵引引导索进入钻杆的内孔;打捞器对接:将引导索远离可视探头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将打捞器沿引导索下放至钻杆所在位置,并将打捞器与钻杆对接;打捞钻杆:上提打捞器,以将钻杆从井下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引导索设有可视探头的一端下放至井下,再使可视探头动作,可视探头能够带动引导索进入钻杆的内孔,则实现通过引导索确定钻杆的准确位置,并且引导索形成一条引导打捞器下钻的路径;再将引导索远离可视探头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打捞器沿着引导索所在的路径下放至钻杆所在的位置,最终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这一操作过程能够通过可视探头实现精准、可视化定位,能够通过一次定位就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准确对接。最终上提打捞器,将钻杆从井下取出。因此上述打捞方法实现了精准、可视化定位与对接,降低了打捞工作的难度,并避免了现有打捞方法中多次定位对井壁的破坏,最终不能实现准确定位的问题。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索包括第一引导索和第二引导索,第一引导索与第二引导索均与可视探头连接;在定位引导索步骤后,将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断开,提升第一引导索将可视探头从井下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引导索与第二引导索均与可视探头连接,当可视探头牵引引导索进入钻杆的内孔后,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断开,提升第一引导索将可视探头从井下取出,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连接的一端与仍然插设于钻杆的内孔内,防止在打捞钻杆的过程中损坏可视探头,同时也避免可视探头位于井下给打捞工作带来阻碍,而第二引导索形成连接井口与钻杆的路径,第二引导索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通过第二引导索引导打捞器下钻并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准确对接。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断开后,提升第一引导索将可视探头经过中心通孔从井下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引导索与可视探头断开后,提升第一引导索将可视探头经过中心通孔从井下取出,可以理解的,在打捞器在第二引导索的引导下下放的过程中,可视探头位于井下,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观测井下的信息和打捞器下放的情况,实现打捞器下放过程可视化,使得下放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将打捞器沿引导索下放至钻杆所在位置后,向打捞器施加钻压,从而使打捞器与钻杆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打捞器被下放至钻杆所在位置后,即打捞器与钻杆接触后,向打捞器施加钻压,使打捞器与钻杆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打捞器与钻杆的对接,以便上提打捞器时能够将钻杆从井下取出。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打捞器具有内锥面,内锥面上设有内螺纹;在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向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打捞器在钻杆的外壁形成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完成打捞器与钻杆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打捞器具有设有内螺纹的内锥面,可以理解的,打捞器具有母锥,在打捞器对接步骤中,当将打捞器沿引导索下放至钻杆所在位置时,此时打捞器的内锥面与钻杆的外壁接触,向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打捞器的内锥面的内螺纹在钻杆的外壁上形成与内锥面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最终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通过采用母锥打捞器在引导索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实现与钻杆对接,并且母锥打捞器与钻杆通过造扣实现对接,此种对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降低打捞工作的难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打捞器具有外锥面,外锥面上设有外螺纹;在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向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打捞器在内孔的孔壁形成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完成打捞器与钻杆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打捞器具有设有外螺纹的外锥面,可以理解的,打捞器具有公锥,在打捞器对接步骤中,当将打捞器沿引导索下放至钻杆所在位置时,此时打捞器的外锥面与钻杆的内孔的孔壁接触,向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打捞器的外锥面的外螺纹在钻杆的内孔的孔壁上形成与外锥面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最终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通过采用公锥打捞器在引导索的引导下公锥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能够插设于钻杆的内孔内,使得打捞器与钻杆之间定位更加稳定,并且公锥打捞器与钻杆通过造扣实现对接,此种对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降低打捞工作的难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当打捞器下放至靠近钻杆的位置时,降低打捞器的下放速度;当打捞器与钻杆接触后,打捞器停止下放。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打捞器与钻杆之间的距离较小时,需要降低打捞器下放的速度,以使打捞器能够以合理的下放速度去与钻杆对接,能够提高对接的准确度,还能防止因下放速度过快使得当打捞器与钻杆接触时造成打捞器的破坏,当打捞器与钻杆接触后需要停止下放打捞器以实现打捞器与钻杆对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可能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与钻杆对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可能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与钻杆对接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与钻杆对接的示意图;
图5为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应用可能;
图7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应用可能。
图标:100-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1-引导索;111-第一引导索;112-第二引导索;12-可视探头;13-连接结构;131-壳体;132-第一卡持件;1321-第一卡持部;133-第二卡持件;1331-第二卡持部;134-电机;135-套筒;136-丝杆;137-第一伸展臂;138-第二伸展臂;A-第一预设方向;B-第二预设方向;20-打捞器;21-中心通孔;22-内锥面;221-内螺纹;23-外锥面;231-外螺纹;24-连接段;25-打捞段;30-钻杆;31-内孔;40-动力装置输出端;200-井下钻杆打捞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00,以下将结合图1-图4对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00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1所示,该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00包括引导索11、可视探头12和打捞器20,可视探头12被配置为检测井下的钻杆30的位置,钻杆30的轴向设有内孔31。可视探头12用于与引导索11连接,可视探头12能够牵引引导索11至内孔31;打捞器20被配置为打捞钻杆30,打捞器20设有中心通孔21;当引导索11穿设于中心通孔21并被可视探头12牵引至内孔31时,打捞器20能够在引导索11的引导下与钻杆30对接。
在实际钻井作业中,钻井工具的钻杆为圆柱结构,一端与钻头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用于驱动钻杆绕自身轴线转动和使钻杆下钻,因此钻杆具有传递动力、施加钻压、起下钻等作用,钻杆沿轴向设有内孔31,该内孔31可用于输送钻井液。
在本实施例中,可视探头12与引导索11连接,在使用该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00时,需要将可视探头12通过引导索11下放至井下,可视探头12能够牵引引导索11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钻井作业时,井上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负责检测钻井作业过程中的数据和控制钻井操作,因此,通过控制器可以改变可视探头12的方向,以使可视探头12能够全方位观测到井下的情况,并将井下的信息以视频的形式传递至井上的控制器,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到井下的信息和引导索11下放的情况,根据可视探头12监测到的信息,操作人员从控制器发出指令,调整可视探头12的运动方向,使可视探头12能够牵引引导索11向着井下的钻杆30所在的位置运动,最终引导索11与可视探头12连接的一端插设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当引导索11与可视探头12连接的一端位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时,引导索11远离可视探头12的一端位于井上,此时引导索11则相当于连接在井口与钻杆30之间的引导路径,将引导索11位于井上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使打捞器20沿着引导索11所在路径下放至井下,能够准确的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并且是通过一次下钻就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避免盲目的在井下使打捞器20去触碰钻杆30所在的位置而破坏井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100能够通过可视探头12和引导索11实现可视化定位,打捞器20能够在引导索11的引导下与井下的钻杆30准确对接。需要说明的是,可视探头12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引导索11包括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连接;第二引导索112具有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当第二引导索112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连接,可视探头12能够牵引第二引导索112至内孔31;当第二引导索112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断开,通过第一引导索111能够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
引导索11包括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连接,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不是电连接,当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电连接,可视探头12能够将监测到的井下信息通过第一引导索111传输至控制器,即可视探头12通过第一引导索111有线传输;当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不是电连接,可视探头12则需要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到的井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当然,也可以通过沿第一引导索111布置的电缆与可视探头1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索111与可视探头12之间电连接。
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之间具有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即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可以是连接的也可以是断开的,当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处于连接状态时,可视探头12能够牵引第二引导索112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当第二引导索112被牵引至钻杆30的内孔31后,使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断开连接,通过提升第一引导索111能够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防止在打捞钻杆30的过程中损坏可视探头12和避免可视探头12位于井下给打捞工作带来阻碍;第二引导索112的一端则位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第二引导索112形成连接井口与钻杆30的路径,第二引导索112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打捞器20沿着第二引导索112所在的路径实现与钻杆30准确对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引导索11也可以仅仅是一根,引导索11与可视探头12电连接或者不是电连接,当可视探头12将引导索11牵引至钻杆30的内孔31后,则通过该引导索11引导打捞器20下放,在打捞器20下放的过程中,可视探头12始终位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这样可以通过可视探头12实时监测打捞器20下放的情况,以使打捞器20能够与钻杆30实现准确对接。
进一步地,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13连接,连接结构13与控制器之间能够实现信号传递,当第二引导索112在可视探头12的牵引下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使连接结构13与第二引导索112断开,则可以通过提升第一引导索111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第二引导索112则插设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连接结构13与控制器之间能够实现信号传递可以是连接结构13与控制器有线的方式实现信号传递,也可以是连接结构13与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3为卡扣结构,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13包括壳体131、第一卡持件132、第二卡持件133、电机134、套筒135、丝杆136、第一伸展臂137和第二伸展臂138。
壳体131上设有滑槽,第一卡持件132和第二卡持件133均与壳体131铰接。电机134固定连接于壳体131,电机134的输出端与套筒135连接,套筒135位于滑槽内,丝杆136与套筒135螺接,当电机134工作时,丝杆136能够在滑槽内相对壳体131移动,电机134的机体用于与可视探头12连接。第一伸展臂137的一端与第一卡持件132铰接,第二伸展臂138的一端与第二卡持件133铰接,第一伸展臂137远离第一卡持件132的一端和第二伸展臂138远离第二卡持件133的一端均与丝杆136远离电机134的一端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展臂137与丝杆136之间的铰接轴,第二伸展臂138与丝杆136之间的铰接轴可以是同轴布置,也可以是平行布置。
第一卡持件132远离壳体131的一端具有第一卡持部1321,第二卡持件133远离壳体13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持部1331,第一卡持部1321与第二卡持部1331相对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均为锯齿状,当第一卡持部1321与第二卡持部1331与被夹持物体夹持时,能够提高第一卡持部1321和被夹持物体之间、第二卡持部1331和被夹持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夹持更加可靠。
当电机134正转时,电机134驱动驱动套筒135转动,由于套筒135与丝杆136螺接,则套筒135能够带动丝杆136在滑槽内沿第一预设方向A伸出,第一伸展臂137和第二伸展臂138相互靠近,使得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也相互靠近;当电机134反转时,电机134能够通过套筒135驱动丝杆136在滑槽内沿第二预设方向B收缩,第一伸展臂137和第二伸展臂138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也相互远离。
因此,当需要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处于连接状态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机134正向转动,使得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相互靠近,从而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共同卡持第二引导索112的一端,实现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的连接;当需要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处于断开状态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机134反向转动,从而使电机134驱动丝杆136向第二预设方向B收缩,使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相互远离,以使第一卡持部1321和第二卡持部1331将第二引导索112松开,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打捞器20具有内锥面22,内锥面22上设有用于与钻杆30连接的内螺纹221;或打捞器20具有外锥面23,外锥面23上设有用于与钻杆30连接的外螺纹231。
打捞器20具有锥面,锥面上设有与钻杆30配合的螺纹,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打捞器20为锥类打捞器,当打捞器20具有内锥面22时,即打捞器20为具有母锥的打捞器20,如图1、图2所示,母锥的内锥面22上设有内螺纹221,要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母锥的内锥面22的内螺纹221需要在钻杆30的外壁造扣,以在钻杆30的外壁上形成与母锥的内螺纹221相匹配的外螺纹231,以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当打捞器20具有外锥面23时,即打捞器20为具有公锥的打捞器20,如图4所示,公锥的外锥面23上设有外螺纹231,要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公锥的外锥面23的外螺纹231需要在钻杆30的内孔31的孔壁造扣,以在钻杆30的内孔31的孔壁上形成与公锥的外螺纹231相匹配的内螺纹221,以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锥类打捞器20与钻杆30的对接更容易,操作简单。
如图5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井下钻杆打捞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骤:下放引导索11:将引导索11设有可视探头12的一端放至井下,通过可视探头12观测井下的钻杆30的位置;定位引导索11:使可视探头12动作,并牵引引导索11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打捞器20对接:将引导索11远离可视探头12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将打捞器20沿引导索11下放至钻杆30所在位置,并将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以及打捞钻杆30:上提打捞器20,以将钻杆30从井下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将可视探头12连接于引导索11的一端,将引导索11设有可视探头12的一端投放至井下,通过可视探头12能够观测到井下的情况以及能够观测到引导索11下放的情况,根据可视探头12观测到的信息控制引导索11的下放,比如,如图6所示,在竖直井进行钻杆30打捞作业,若引导索11基本为直线状态,仅需沿着井眼的轨迹下放引导索11,并使引导索11设有可视探头12的一端插设于井下钻杆30的内孔31;如图7所示,当在定向井中进行钻杆30打捞作业时,定向井包括多个分段,一般地,定向井至少包括垂直段和造斜段,在此以两段型的定向井为例,当引导索11在垂直段井内下放时,其下放过程与竖直井类似,当可视探头12检测到引导索11需要进入造斜段时,需要改变引导索11下放的方向,从控制器向可视探头12下发指令,使可视探头12动作,是可视探头12能够检测到造斜段井的情况,以使可视探头12牵引引导索11沿造斜段井下放,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该定向井由成一定夹角的两段井组成,在两段井相交的圆弧位置,引导索11需要在可视探头12的牵引下转向才能使引导索11能够准确插设于井下钻杆30的内孔31,最终实现引导索11定位。
由于打捞器20设有中心通孔21,当通过引导索11的一端定位了井下钻杆30的位置后,引导索11的另一端位于井上,将引导索11位于井上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需要说明的是,打捞器20包括连接段24和打捞段25,连接段24与动力装置输出端40连接,动力装置能够下放打捞器20和驱动打捞器20绕自身轴线旋转,打捞段25则是用于与井下钻杆30对接。将打捞器20的连接段24与动力装置输出端40连接,将引导索11位于井上的一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打捞器20沿着引导索11所在路径下放至钻杆30所在的位置,最终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对接完成后,上提打捞器20,最终将钻杆30从井下取出。这一打捞过程通过可视探头12实现可视化、一次性精准定位,打捞器20与钻杆30能够实现一次准确对接,避免了在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过程对井壁的破坏,降低了打捞工作的难度。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打捞器20对接的步骤中,当打捞器20下放至靠近钻杆30的位置时,降低打捞器20的下放速度;当打捞器20与钻杆30接触后,打捞器20停止下放。
在本实施例中,打捞器20下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下放阶段,第二阶段为对接阶段,下放阶段打捞器20以靠近井下钻杆30为目的,其下放的速度较快,当打捞器20下放至靠近钻杆30的位置时,比如打捞器20的打捞段25到钻杆30的距离为5m-10m左右,需要降低打捞器20的下方速度,打捞器20进入对接阶段,较低的下放速度能够提高打捞器20的打捞段25与钻杆30对接的准确度,还能防止因下放速度过快使得打捞器20与钻杆30接触时造成打捞器20的破坏,影响对接。当然,若是打捞器20下放的速度本来就很低,当打捞器20与钻杆30接触时,不会破坏打捞器20,则可以使打捞器20下放阶段和对接阶段的速度一样,即打捞器20在进入对接阶段之前不需要降低下放速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打捞器20对接的步骤中,将打捞器20沿引导索11下放至钻杆30所在位置后,向打捞器20施加钻压,从而使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
本实施例中,当打捞器20沿引导索11下放至钻杆30所在的位置后,即打捞器20的打捞段25与钻杆30接触后,此时停止下放打捞器20,通过动力装置给打捞器20施加钻压,以使打捞器20与钻杆30实现对接。
进一步地,打捞器20具有内锥面22,内锥面22上设有内螺纹221;在打捞器20对接的步骤中,向打捞器20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20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打捞器20在钻杆30的外壁形成与内螺纹221相匹配的外螺纹231,完成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
本实施例中,打捞器20具有设有内螺纹221的内锥面22,可以理解的,打捞器20具有母锥,内锥面22段即为打捞器20的打捞段25,在打捞器20对接步骤中,当将打捞器20沿引导索11下放至钻杆30所在位置时,此时打捞器20的内锥面22与钻杆30的外壁接触,向打捞器20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20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打捞器20的内锥面22的内螺纹221在钻杆30的外壁上形成与内锥面22的内螺纹221相配合的外螺纹231,即造扣过程,最终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通过采用母锥打捞器在引导索11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实现与钻杆30对接,并且母锥打捞器与钻杆30通过造扣实现对接,此种对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降低打捞工作的难度。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打捞器20具有外锥面23,外锥面23上设有外螺纹231;在打捞器20对接的步骤中,向打捞器20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20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打捞器20在内孔31的孔壁形成与外螺纹231相匹配的内螺纹221,完成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打捞器20具有设有外螺纹231的外锥面23,可以理解的,打捞器20具有公锥,外锥面23即为打捞器20的打捞段25,在打捞器20对接步骤中,当将打捞器20沿引导索11下放至钻杆30所在位置时,此时打捞器20的外锥面23与钻杆30的内孔31的孔壁接触,向打捞器20施加钻压,并使打捞器20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打捞器20的外锥面23的外螺纹231在钻杆30的内孔31的孔壁上形成与外锥面23的外螺纹231相配合的内螺纹221,最终实现打捞器20与钻杆30对接,通过采用公锥打捞器在引导索11的引导下公锥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能够插设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使得打捞器20与钻杆30之间定位更加稳定,并且公锥打捞器与钻杆30通过造扣实现对接,此种对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降低打捞工作的难度。
当打捞器20为母锥或者公锥时,当打捞器20与钻杆30之间的距离较小时,降低打捞器20下放的速度,能够避免因下放速度过快而使母锥的内螺纹221或公锥的外螺纹231与钻杆30相碰撞,造成母锥的内螺纹221或公锥的外螺纹231破坏,不能实现与钻杆30造扣,完成打捞的问题。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打捞器20也可是其他结构,比如矛类打捞器中的滑块捞矛、可退式捞矛等。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索11包括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第一引导索111与第二引导索112均与可视探头12连接;在定位引导索11步骤后,将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断开,提升第一引导索111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索11包括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均与可视探头12连接,可视探头12牵引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的一端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当引导索11与可视探头12连接的一端进入钻杆30的内孔31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卡扣与第二引导索112断开,通过提拉第一引导索111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防止在打捞钻杆30的过程中损坏可视探头12,同时也避免可视探头12位于井下阻碍打捞工作,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连接的一端仍然插设于钻杆30的内孔31,第二引导索112则用于引导打捞器20下放。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引导索11也可以仅为一根,当可视探头12通过有线传输信号时,引导索11即可以引导打捞器20下放,还能作为可视探头12传递信号的媒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钻杆的强度很高,因此引导索11的强度需要大于或等于钻杆30的强度才能起到对打捞器20下放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定向井环境中,一般地,打捞器20的连接端一般是与上部钻杆断裂的一端连接,打捞器20的长度相对钻杆的长度是较短的,因此在定向井环境中,当打捞器20下放需要转向时,是通过钻杆弯曲实现的,因此引导索11的强度需要大于或等于钻杆的强度。当引导索11仅为一根时,则无论该引导索11是否作为可视探头12与底面控制器之间的传递媒介,该引导索11的强度应该大于或等于钻杆的强度;当引导索11包括第一引导索111和第二引导索112时,仅仅通过第二引导索112引导打捞器20下放,则第二引导索112的强度应该大于或等于钻杆的强度,而第一引导索111的强度仅需满足能够提拉可视探头12或者传递信号即可。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7,在定向井环境中,当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分开后,第二引导索112在自身特性的作用下,会有恢复直线状态的趋势,因此,第二引导索112插设于钻杆30的内孔31的一端会与钻杆30的内孔31的孔壁向抵持,使得第二引导索112在引导打捞器20下放的过程中,不易从钻杆30的内孔31内脱离。在竖直井环境中,由于实际打井过程不可能使井壁完全竖直,因此当第二引导索112沿井壁下放至钻杆30的内孔31后,第二引导索112依然会产生一定弯曲,可视探头12与第二引导索112断开后,第二引导索112位于钻杆30的内孔31内的一端也会与内孔31的孔壁抵持。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导索112与可视探头12断开后,提升第一引导索111将可视探头12经过中心通孔21从井下取出。
在本实施中,要想使第一引导索111将可视探头12经过中心通孔21从井下取出,需要在取出可视探头12之前将引导索11位于井上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然后可以是将打捞器20下放至与钻杆30对接后,再提升第一引导索111以将可视探头12从井下取出,这种方法使得在打捞器20在第二引导索112的引导下下放的过程中,可视探头12位于井下,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观测井下的信息和打捞器20下放的情况,实现打捞器20下放过程可视化,使得下放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引导索11位于井上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内,在下放打捞器20之前,先通过第一引导索111经打捞器20的中心通孔21将可视探头12取出后,再沿着第二引导索112下放打捞器2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视探头,所述可视探头被配置为检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所述钻杆的轴向设有内孔;
引导索,所述可视探头用于与所述引导索连接,所述可视探头能够牵引所述引导索至所述内孔;以及
打捞器,所述打捞器被配置为打捞所述钻杆,所述打捞器设有中心通孔;
当所述引导索穿设于所述中心通孔并被所述可视探头牵引至所述内孔时,所述打捞器能够在所述引导索的引导下与所述钻杆对接;
所述引导索包括第一引导索和第二引导索;
所述第一引导索与所述可视探头连接;
所述第二引导索具有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当所述第二引导索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二引导索与所述可视探头连接,所述可视探头能够牵引所述第二引导索至所述内孔;
当所述第二引导索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引导索与所述可视探头断开,通过所述第一引导索能够将所述可视探头从所述井下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器具有内锥面,所述内锥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或
所述打捞器具有外锥面,所述外锥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3.一种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放引导索:将引导索设有可视探头的一端放至井下,通过所述可视探头观测井下的钻杆的位置;
定位引导索:使所述可视探头动作,并牵引所述引导索进入所述钻杆的内孔;
打捞器对接:将所述引导索远离所述可视探头的一端穿设于打捞器的中心通孔内,将所述打捞器沿所述引导索下放至所述钻杆所在位置,并将所述打捞器与所述钻杆对接;
打捞钻杆:上提打捞器,以将钻杆从井下取出;
所述引导索包括第一引导索和第二引导索,所述第一引导索与所述第二引导索均与所述可视探头连接;
在所述定位引导索步骤后,将所述第二引导索与所述可视探头断开,提升所述第一引导索将所述可视探头从所述井下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索与所述可视探头断开后,提升所述第一引导索将所述可视探头经过所述中心通孔从所述井下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将所述打捞器沿所述引导索下放至所述钻杆所在位置后,向所述打捞器施加钻压,从而使所述打捞器与所述钻杆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器具有内锥面,所述内锥面上设有内螺纹;
在所述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向所述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所述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打捞器在所述钻杆的外壁形成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完成所述打捞器与所述钻杆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器具有外锥面,所述外锥面上设有外螺纹;
在所述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向所述打捞器施加钻压,并使所述打捞器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打捞器在所述内孔的孔壁形成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完成所述打捞器与所述钻杆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钻杆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捞器对接的步骤中,当所述打捞器下放至靠近所述钻杆的位置时,降低所述打捞器的下放速度;当所述打捞器与钻杆接触后,所述打捞器停止下放。
CN201910190977.7A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869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0977.7A CN10986911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0977.7A CN10986911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110A CN109869110A (zh) 2019-06-11
CN109869110B true CN109869110B (zh) 2021-06-22

Family

ID=6692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0977.7A Active CN109869110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9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409B (zh) * 2021-05-13 2022-11-15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视化引导式扶正型钻具打捞装置及方法
CN113153201B (zh) * 2021-06-15 2022-11-22 山东辛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作业打捞工具
CN114427369B (zh) * 2021-12-22 2023-08-25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套管内视频成像对接掉钻事故头打捞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3625A (ja) * 1993-10-18 1995-05-02 Daido Steel Co Ltd 筒状体の内周面検査装置
CN101463716A (zh) * 2008-11-25 2009-06-24 宁洪存 深井管状物打捞装置
CN204040975U (zh) * 2014-01-07 2014-12-24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第六勘探公司 改进的公锥
CN106437593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吉林大学 静压打捞装置
CN207161029U (zh) * 2017-08-09 2018-03-30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的捞取折断钻杆的施工装置
CN208152970U (zh) * 2018-04-24 2018-11-27 刘松 一种用于处理钻孔孔内事故的工具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7815B2 (en) * 2010-08-30 2013-03-1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using wired drillpipe for oilfield fishing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3625A (ja) * 1993-10-18 1995-05-02 Daido Steel Co Ltd 筒状体の内周面検査装置
CN101463716A (zh) * 2008-11-25 2009-06-24 宁洪存 深井管状物打捞装置
CN204040975U (zh) * 2014-01-07 2014-12-24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第六勘探公司 改进的公锥
CN106437593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吉林大学 静压打捞装置
CN207161029U (zh) * 2017-08-09 2018-03-30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的捞取折断钻杆的施工装置
CN208152970U (zh) * 2018-04-24 2018-11-27 刘松 一种用于处理钻孔孔内事故的工具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110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9110B (zh) 一种井下钻杆打捞系统及方法
US5353872A (en) System, support for carrying out measurings and/or servicings in a wellbore or in a well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drilled and uses thereof
US8141634B2 (en) Releasing and recovering tool
US8462013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hile logging with wired drill pipe
US5394951A (en) Bottom hole drilling assembly
US93160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ng a zero radius lateral window in casing
US104433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ipe conveyed logging
US9587439B2 (en) Electrical tripping sub for wired drill pipes
CA3054312A1 (en) Electronic releasing mechanism
MXPA04005203A (es) Conexion liberable de ensamblaje de agujero hacia abajo.
CN115288623A (zh) 用于地下钻孔机械的夹钳装置
EP3517726A1 (e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ntering a tool in a wellbore
US11441412B2 (en) Tool coupler with data and signal transfer methods for top drive
AU2020200988B2 (en) Ground drilling device for cable-guided drilling, method for cable-guided ground drilling, and use during cable-guided drilling
US9850715B2 (en) Modular compaction boring machine system
US111746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lling a window in a borehole
WO2016168335A1 (en) Multi-segment instrument line for instrument in drill string
US20230235631A1 (en) Virtual assisted makeup
RU2678252C2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перфорационных каналов в обсаженной скважине
US11613949B2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 downhole operations in a production tubing tubular
US10851598B2 (en) Communicative coupler for a wel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