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2041A -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2041A
CN109862041A CN201910239256.0A CN201910239256A CN109862041A CN 109862041 A CN109862041 A CN 109862041A CN 201910239256 A CN201910239256 A CN 201910239256A CN 109862041 A CN109862041 A CN 109862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information
digital identity
ciphertext
digit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92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2041B (zh
Inventor
张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nl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92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2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0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1807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77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2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预先存储有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的区块链平台,包括: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验证终端,以便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利用可用性较高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身份信息的存储,有效提高了数字身份认证的处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身份验证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常见场景。在现有技术中,可进行数字身份签发的部门(即审批方)通过构建一个中心化的数据中心来存储各个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以便提供给验证方进行数字身份验证。由于审批方与验证方通常属于不同的组织单位,缺乏直接的信息沟通渠道,因此,验证方的验证工作势必要受限于审批方的服务开放时间,经常会因时差差异、地理差异等因素而降低验证方的处理效率。鉴于此,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重点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数字身份认证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预先存储有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响应于所述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验证终端,以便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平台在用户注册后生成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以便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可选地,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第一加密消息和第二加密消息,所述第一加密消息包括第一密文,所述第二加密消息包括第二密文;
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对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所述加密公钥;
生成随机密钥;
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
利用所述加密公钥对所述随机密钥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二密文。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包括:
生成随机salt值;
对由所述个人信息和所述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的第三密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一签名值;
所述第二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所述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二签名值。
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用户私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二密文解密生成所述随机密钥;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解密生成所述散列值;
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包括:
所述验证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判断所述第三验证密文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可选地,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三验证密文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三密文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若是,则所述验证终端利用验证终端公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以生成第一签名验证值;
判断所述第一签名验证值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签名值是否一致;
若是,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
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装置,应用于区块链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验证终端,以便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选地,所述数字身份认证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用户注册后生成所述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私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由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加密公钥,以便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可选地,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第一加密消息和第二加密消息,所述第一加密消息包括第一密文,所述第二加密消息包括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生成的随机密钥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而生成;所述第二密文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所述加密公钥对所述随机密钥进行加密而生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文具体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由所述个人信息和生成的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的第三密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一签名值;所述第二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所述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二签名值。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验证终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验证请求和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由所述用户终端对在区块链平台中查询获取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解密生成,所述区块链平台中存储有审批终端生成的各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装置,应用于验证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验证请求和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由所述用户终端对在区块链平台中查询获取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解密生成,所述区块链平台中存储有审批终端生成的各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包括:
由所述用户终端在利用所述用户私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二密文解密生成所述随机密钥后,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解密生成的所述散列值;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哈希计算单元,用于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
哈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三验证密文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签名单元,用于在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后,利用验证终端公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以生成第一签名验证值;
签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签名验证值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签名值是否一致;若是,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与所述区块链平台连接的审批终端和验证终端;其中,所述审批终端用于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发送至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存储;所述区块链平台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所述验证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认证请求,判断从所述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本发明利用区块链平台预先存储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区块链平台通过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区块链平台通过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验证终端,以便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可见,本发明利用可用性较高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身份信息的存储管理,可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及时响应于用户终端和验证终端的查询请求,令验证方对用户的数字身份验证工作不再受制于审批方的服务开放时间而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有效提高数字身份认证工作的处理效率,减少对用户时间的占用,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当然,下面有关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描述的仅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获得的其他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中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审批终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用户终端解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揭露的数字身份认证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揭露的数字身份认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揭露的数字身份认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中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审批终端隶属于数字身份的审批方,用于向通过审核的用户签发数字身份;验证终端隶属于验证方,用于对用户进行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平台,作为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存储管理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审批终端所签发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并向用户终端和验证终端提供查询服务。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预先存储有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S21: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S22: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验证终端,以便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具体地,不同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中,审批终端为用户签发的数字身份信息具体存储在区块链平台中而非审批方的数据中心。本申请所提供的区块链平台作为独立于审批方、验证方、以及用户的数据存储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进行安全存储、运维和管理,可提供安全、便捷、及时的信息查询服务,充当着数字身份认证过程的中间媒介和沟通桥梁。
其中,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持续增长的、按序整理成区块的链式数据结构,通过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将数据放在区块链平台上,可以解放出更多数据,使数据可以真正“流通”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先在区块链平台进行注册,并向数字身份的审批方进行数字身份的申请。审批方对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出生年月、户籍、照片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即同意签发数字身份信息后,审批终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发送至区块链平台进行存储。容易理解的是,区块链平台会在用户注册时生成用户ID,以便依据用户ID对各个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分别进行存储和管理。当然,处于加强安全保障目的,可要求用户进行实名注册。
在用户使用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身份认证阶段,区块链平台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携带有目标用户的用户ID)后,便可将该用户终端所请求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通过解密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从而将该数字身份信息明文递交至验证终端,并向验证终端请求进行数字身份认证。
验证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认证请求后,即可向区块链平台发送针对于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以便同样获取区块链平台中存储的该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此,验证终端即可通过判断该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而对目标用户进行数字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利用区块链平台预先存储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区块链平台通过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区块链平台通过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验证终端,以便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见,本实施例利用可用性较高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身份信息的存储管理,可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及时响应于用户终端和验证终端的查询请求,令验证方对用户的数字身份验证工作不再受制于审批方的服务开放时间而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有效提高数字身份认证工作的处理效率,减少对用户时间的占用,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还具有其他额外的有益效果:由于现有技术中处理数字身份签发业务的审批方一般并不具备专业数据安全存储的技术或设备,所以由审批方运营的数据中心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漏洞问题;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区块链平台,不仅可以保障数据的真实、安全、可信,还可以在数据遭到破坏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应用平台灾备中间件进行迅速恢复,从而可有效保障数字身份信息的存储安全性。
本申请所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区块链平台在用户注册后生成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以便由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加密公钥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由用户终端利用区块链平台发送的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具体是通过密钥进行加密的。在用户注册区块链平台时,区块链平台可针对各个注册用户分别生成一对密钥,包括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其中,用户私钥发送至用户终端,由用户进行存储管理;加密公钥可存储在公钥智能合约中,以便审批终端在审核通过了用户的数字身份申请后,通过查询公钥智能合约获取该加密公钥,并利用该加密公钥进行加密以生成该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容易理解的是,各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均是成对的匹配密钥,利用用户私钥可以对由加密公钥加密生成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申请所提供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第一加密消息和第二加密消息,第一加密消息包括第一密文,第二加密消息包括第二密文;
参照图3,图3为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加密公钥对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S31:向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加密公钥pk。
S32:生成随机密钥s。
S33:利用随机密钥s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一密文。
S34:利用加密公钥pk对随机密钥s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二密文。
在本实施例中,审批终端可具体利用从区块链平台获取的加密公钥pk以及随机生成的随机密钥s生成两个密文,以便实现双重加密。具体地,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利用随机密钥s加密生成第一密文,而为了保护随机密钥s,可利用加密公钥pk将随机密钥加密生成第二密文,然后将包括了第一密文的第一加密消息与包括了第二密文的第二加密消息发送至区块链平台进行存储,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字身份认证的安全可靠性,保障用户的个人认证信息不被窃取外泄。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S33中利用随机密钥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一密文包括:
生成随机salt值;对由个人信息plaintext和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一密文。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密后的数字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审批终端还可结合随机salt值进行加密。用plaintext||salt表示由个人信息plaintext和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则第一密文即为Es(plaintext||salt),第二密文即为Epk(s)。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的第三密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加密数据的复杂度以提高安全性,审批终端还可利用哈希算法加密生成第三密文H(plaintext||salt)。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一签名值Signature1;第二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二签名值Signature2。
在本实施例中,审批终端还可以利用签名的方法对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进行加密,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由此,用Msg1表示第一加密消息,用Msg2表示第二加密消息,则:
Msg1=Es(plaintext||salt)+H(plaintext||salt)+Signature1;
Msg2=Epk(s)+Signature2。
在采用上述Msg1和Msg2作为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的基础上,参照图4,图4为用户终端利用区块链平台发送的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S41:利用用户私钥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二密文Epk(s)解密生成随机密钥s。
S42:利用随机密钥s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密文Es(plaintext||salt)解密生成散列值plaintext||salt。
容易理解的是,解密即为加密的逆过程,用户终端可利用用户私钥先解密出随机密钥s,再利用随机密钥s解密出由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与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plaintext||salt,即所说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参照图5,图5为一实施例中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S51:利用哈希算法对用户终端提交的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
S52:判断第三验证密文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进入S53。
S53: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具体地,验证终端在比对区块链平台中存储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即散列值plaintext||salt)时,首先可同样利用哈希算法对散列值plaintext||salt加密以生成第三验证密文,若第三验证密文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三密文不一致,则可判定数字身份认证失败。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验证终端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的过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S61:利用哈希算法对用户终端提交的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
S62:判断第三验证密文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进入S63;若是,则进入S64。
S63: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S64:利用验证终端公钥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进行签名以生成第一签名验证值;进入S65。
S65:判断第一签名验证值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签名值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S66;若否,则进入S63。
S66: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验证终端对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可进行两方面的匹配验证,即在图5中进行的哈希验证的基础上,再进行签名验证,以便进一步保障数据身份信息认证的可靠性。当通过哈希算法计算的第三验证密文与第三密文一致、且签名验证也通过时,可判定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与区块链平台中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相匹配,即认定该用户的数字身份认证成功。
相对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验证终端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参照图7,包括:
S7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验证请求和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由用户终端对在区块链平台中查询获取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解密生成,区块链平台中存储有审批终端生成的各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S72:向区块链平台发送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S73:接收区块链平台发送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S74: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具体内容可参考前文所述的应用于区块链平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类似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该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可以包括存储器81、处理器82和总线83,存储器81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82上运行的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被处理器82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可以是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便携计算机、网络存储终端设备。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可以是组成CDN网络或者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其中,存储器8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8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硬盘。存储器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81还可以既包括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8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数字身份认证程序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8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数字身份认证程序等。
该总线8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进一步地,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4,网络接口14可选的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图8仅示出了具有组件81-83以及数字身份认证程序的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8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数字身份认证设备8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装置,应用于区块链平台,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揭露的数字身份认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
存储模块91,用于预先存储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
第一处理模块92,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第二处理模块93,用于响应于所述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验证终端,以便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见,本实施例利用可用性较高的区块链平台进行数字身份信息的存储管理,可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及时响应于用户终端和验证终端的查询请求,令验证方对用户的数字身份验证工作不再受制于审批方的服务开放时间而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有效提高数字身份认证工作的处理效率,减少对用户时间的占用,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数字身份认证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用户注册后生成所述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私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由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加密公钥,以便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第一加密消息和第二加密消息,第一加密消息包括第一密文,第二加密消息包括第二密文;第一密文由审批终端利用生成的随机密钥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而生成;第二密文由审批终端利用加密公钥对随机密钥进行加密而生成。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密文具体由审批终端利用随机密钥对由个人信息和生成的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的第三密文。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优选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一签名值;第二加密消息还包括由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二签名值。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装置,应用于区块链平台,参照图10,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揭露的数字身份认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验证请求和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由用户终端对在区块链平台中查询获取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解密生成,区块链平台中存储有审批终端生成的各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请求模块102,用于向区块链平台发送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103,接收区块链平台发送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判断模块104,用于判断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可选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包括:
由用户终端在利用用户私钥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二密文解密生成随机密钥后,利用随机密钥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密文解密生成的散列值;
判断模块104包括:
哈希计算单元,用于利用哈希算法对用户终端提交的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
哈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三验证密文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可选地,判断模块104还包括:
签名单元,用于在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后,利用验证终端公钥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密文和第三密文进行签名以生成第一签名验证值;
签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签名验证值与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第一签名值是否一致;若是,则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若否,则判定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与区块链平台连接的审批终端和验证终端;其中,审批终端用于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发送至区块链平台进行存储;区块链平台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对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验证终端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认证请求,判断从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数字身份认证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并且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预先存储有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验证终端,以便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在用户注册后生成注册用户的加密公钥和用户私钥,以便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由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第一加密消息和第二加密消息,所述第一加密消息包括第一密文,所述第二加密消息包括第二密文;
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查询获取的所述加密公钥对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所述加密公钥;
生成随机密钥;
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
利用所述加密公钥对所述随机密钥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二密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包括:
生成随机salt值;
对由所述个人信息和所述随机salt值构成的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第一密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散列值进行加密而生成的第三密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一签名值;
所述第二加密消息还包括由所述审批终端利用所述审批终端密钥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签名而生成的第二签名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私钥解密生成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利用所述用户私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二密文解密生成所述随机密钥;利用所述随机密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解密生成所述散列值;
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包括:
所述验证终端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散列值加密生成第三验证密文;判断所述第三验证密文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三密文是否一致;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三验证密文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三密文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若是,则所述验证终端利用验证终端公钥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密文和所述第三密文进行签名以生成第一签名验证值;
判断所述第一签名验证值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中的所述第一签名值是否一致;
若是,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匹配;
若否,则判定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不匹配。
9.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验证终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验证请求和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由所述用户终端对在区块链平台中查询获取的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解密生成,所述区块链平台中存储有审批终端生成的各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
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10.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11.一种数字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注册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由审批终端根据所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验证终端,以便所述验证终端判断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12.一种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平台、与所述区块链平台连接的审批终端和验证终端;其中,所述审批终端用于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生成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并发送至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存储;所述区块链平台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获取请求,将目标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密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进行解密以获取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所述验证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字身份认证请求,判断从所述区块链平台查询获取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密文与所述用户终端提交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明文是否匹配。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字身份认证程序,所述数字身份认证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CN201910239256.0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862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256.0A CN1098620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081807 WO2020192773A1 (zh) 2019-03-27 2020-03-27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256.0A CN1098620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041A true CN109862041A (zh) 2019-06-07
CN109862041B CN109862041B (zh) 2021-06-15

Family

ID=6690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9256.0A Active CN1098620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2041B (zh)
WO (1) WO2020192773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850A (zh) * 2019-06-20 2019-09-13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注册方法、应用服务器、用户端以及系统
CN111193761A (zh) * 2019-09-11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4692A (zh) * 2020-03-05 2020-07-10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身份信息确认系统及确认方法
CN111723347A (zh) * 2020-06-01 2020-09-29 清华大学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92773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86795A (zh) * 2020-06-30 2020-10-16 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域名注册方法、域名监管方法、客户端及域名监管终端
CN111934882A (zh) * 2020-07-16 2020-11-13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316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北京思源政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实名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51308A1 (zh) * 2020-05-29 2021-08-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1189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介质、终端
CN113569210A (zh) * 2021-07-09 2021-10-2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3743939A (zh) * 2021-09-16 2021-12-0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74522A (zh) * 2022-03-22 2022-04-19 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9903A (zh) * 2022-03-24 2022-04-22 深圳百胜扬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信息加密和认证方法
CN114862388A (zh) * 2022-07-01 2022-08-05 浙江毫微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钱包的身份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18441A (zh) * 2022-08-29 2022-09-27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系统
CN116071071A (zh) * 2023-03-22 2023-05-05 天聚地合(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要素交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493A (zh) * 2020-11-25 2021-03-09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111365B (zh) * 2021-04-22 2024-04-09 广州市人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封加密的在线心理咨询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3158250B (zh) * 2021-04-29 2022-10-0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排除曾匹配司机的隐私保护网约车方法与系统
CN113536334A (zh) * 2021-06-09 2021-10-22 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授权校验方法、模块及系统
CN113779534B (zh) * 2021-09-02 2024-02-23 广州大白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的个人信息提供方法和业务平台
CN114362997B (zh) * 2021-12-02 2024-03-1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变电站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介质
CN114389889B (zh) * 2022-01-20 2023-08-22 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44672B (zh) * 2022-03-22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可信身份的确认方法、管理单元及设备
CN114944937B (zh) * 2022-04-19 2024-04-0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26185A (zh) * 2022-09-01 2022-12-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找回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442123B (zh) * 2022-09-01 2024-04-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实名制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45617A (zh) * 2022-10-19 2022-11-15 浙江毫微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同质化通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010024B (zh) * 2023-10-07 2024-04-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光伏发电结算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093545B (zh) * 2023-10-19 2024-01-26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证照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1765A (zh) * 2017-07-25 2017-09-19 光载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CN107306183A (zh) * 2016-04-22 2017-10-31 索尼公司 客户端、服务端、方法和身份验证系统
CN107579817A (zh) * 2017-09-12 2018-01-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11543A (zh) * 2018-02-06 2018-06-01 上海千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上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
CN108805573A (zh) * 2018-04-21 2018-11-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27481A (zh) * 2018-12-17 2019-02-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全网统一在线认证方法及系统
US20190081789A1 (en) * 2017-09-13 2019-03-14 Vijay K. Madisetti Tokens or crypto currency using smart contracts and blockchains
CN109493058A (zh) * 2018-12-14 2019-03-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9176B1 (fr) * 2004-04-16 2006-07-21 Sagem Procede de verification dans un terminal radio de l'authenticite de certificats numeriques et systeme d'authentification
CN106302354A (zh) * 2015-06-05 2017-01-04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7645382A (zh) * 2017-10-10 2018-01-30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322447B (zh) * 2018-01-05 2021-12-10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 云环境下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终端和云服务器
CN108737394B (zh) * 2018-05-08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离线验证系统、扫码设备和服务器
CN109862041B (zh) * 2019-03-27 2021-06-1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6183A (zh) * 2016-04-22 2017-10-31 索尼公司 客户端、服务端、方法和身份验证系统
CN107181765A (zh) * 2017-07-25 2017-09-19 光载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数字身份认证方法
CN107579817A (zh) * 2017-09-12 2018-01-12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081789A1 (en) * 2017-09-13 2019-03-14 Vijay K. Madisetti Tokens or crypto currency using smart contracts and blockchains
CN108111543A (zh) * 2018-02-06 2018-06-01 上海千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上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
CN108805573A (zh) * 2018-04-21 2018-11-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93058A (zh) * 2018-12-14 2019-03-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27481A (zh) * 2018-12-17 2019-02-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全网统一在线认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773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33850A (zh) * 2019-06-20 2019-09-13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注册方法、应用服务器、用户端以及系统
CN110233850B (zh) * 2019-06-20 2021-08-31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注册方法、应用服务器、用户端以及系统
CN111193761A (zh) * 2019-09-11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43166B (zh) * 2019-09-20 2023-07-21 朗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4316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北京思源政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实名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04692A (zh) * 2020-03-05 2020-07-10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身份信息确认系统及确认方法
CN111404692B (zh) * 2020-03-05 2023-04-07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身份信息确认系统及确认方法
WO2021151308A1 (zh) * 2020-05-29 2021-08-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检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3347A (zh) * 2020-06-01 2020-09-29 清华大学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3347B (zh) * 2020-06-01 2023-06-06 清华大学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6795A (zh) * 2020-06-30 2020-10-16 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域名注册方法、域名监管方法、客户端及域名监管终端
CN111934882A (zh) * 2020-07-16 2020-11-13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1189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介质、终端
CN113221189B (zh) * 2021-04-29 2022-05-03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介质、终端
CN113569210A (zh) * 2021-07-09 2021-10-2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3743939A (zh) * 2021-09-16 2021-12-0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74522B (zh) * 2022-03-22 2022-06-28 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4522A (zh) * 2022-03-22 2022-04-19 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9903A (zh) * 2022-03-24 2022-04-22 深圳百胜扬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信息加密和认证方法
CN114862388A (zh) * 2022-07-01 2022-08-05 浙江毫微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钱包的身份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62388B (zh) * 2022-07-01 2022-11-29 浙江毫微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钱包的身份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18441A (zh) * 2022-08-29 2022-09-27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系统
CN115118441B (zh) * 2022-08-29 2022-11-04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系统
CN116071071A (zh) * 2023-03-22 2023-05-05 天聚地合(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要素交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6071071B (zh) * 2023-03-22 2023-08-08 天聚地合(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要素交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041B (zh) 2021-06-15
WO2020192773A1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2041A (zh)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51489A (zh)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kram et al. Adop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various realm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O2021031460A1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结算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537346A (zh) 安全去中心化域名系统
CN103310169B (zh) 一种保护sd卡数据的方法和保护系统
US20190165947A1 (en) Signatures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N109478279A (zh) 区块链实现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5943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141048A1 (en) Blockch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9067528A (zh) 密码运算、创建工作密钥的方法、密码服务平台及设备
CN109635536A (zh) 身份数据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239375B (zh)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要素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4125230B (zh) 一种短信认证服务系统以及认证方法
CN112347521A (zh)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68714B (zh) 用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0210863A (zh) 区块链安全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533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档案存储与共享系统
CN109981287A (zh) 一种代码签名方法及其存储介质
CN113946877A (zh) 数据安全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终端
CA30504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distributing consumer information
US11968526B2 (en) Identity management on a mobile device
CN114365134A (zh) 使用不可克隆函数的安全身份证
CN105743855B (zh) 一种互联网应用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及其发行、应用方法
CN109547404A (zh) 数据的获取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09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s 21-23, block B, building 12,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8, commun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Xunlei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