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1260B -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1260B
CN109861260B CN201811450287.2A CN201811450287A CN109861260B CN 109861260 B CN109861260 B CN 109861260B CN 201811450287 A CN201811450287 A CN 201811450287A CN 109861260 B CN109861260 B CN 109861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period
time
control cycle
cogeneration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02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1260A (zh
Inventor
李克成
何桂雄
刘铠诚
唐艳梅
成岭
金璐
钟鸣
闫华光
杨硕
孙辰军
郭炳庆
覃剑
张新鹤
黄伟
屈博
孟珺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4502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1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1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1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1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1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根据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利用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其中,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本发明提出双电池组电能存储方法,双电池组存储的电能分别提供控制周期峰值期间的电负荷,用以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减少系统对电网的依赖,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量。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全球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区域中的负荷呈现出峰谷差日益增大的特点,这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区域中加入储能系统,科学地利用储能系统的充放能特性,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重要途径。
住宅建筑中各种电能流之间应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以便通过整体处理的方法,使电能消耗总量达到最小。热电联产与储能系统产生的电能联合控制,这样可以收集产生多余的电能,在电价相对较高的时刻释放,有利于混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但目前支撑热电联产运行的储能系统为一组电池系统,正常运行状态(充电和放电)可能需要经常变化,如果电池的状态变化过于频繁,电池的寿命将显着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有效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来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减少在峰值价格期间系统对电网的依赖,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其中,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包括: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进一步的,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包括: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21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22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23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2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3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5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进一步的,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6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7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8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9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0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1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2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3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4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315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2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3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4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5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进一步的,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6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7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8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9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10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411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51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52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53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2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3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5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进一步的,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6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7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8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9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0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1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2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3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614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1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3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5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6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进一步的,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7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8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9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10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11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0712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技术方案,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双电池组存储来自热电联产设备的剩余电能来分别提供控制周期两个峰值期间的电负荷,用以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减少在峰值价格期间系统对电网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总运行成本,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混合能源系统图;
图3是控制周期内用户电力需求曲线图;
图4是电能和天然气价格图;
图5是日常热量需求和电力需求的示例图;
图6是电池初始电能与日常电费比值图;
图7是在当前热电联产设备下一天输入的天然气和电力总量图;
图8是存储在电池中的能量及锅炉产生的热量和电网输入的电能图;
图9是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如图1所示的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其中,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用于给电池组充电的电能通常是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冗余能量,但少数情况下,会用来自电网的电能给电池组充电。
本发明提供的最优实施例中,可以将热电联产设备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混合能源系统中,其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混合能源系统包括产能装置和储能装置;
产能装置包括热电联产设备和燃气锅炉;储能装置包括电能存储设备和储热水罐。
热电联产设备,用于将燃气转换为热/电能,并提供给用户;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还可提供给电能存储设备。
燃气锅炉产生的热量可供给水罐和用户;储热水罐的热能直接供给用户,储热水罐仅由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冗余热量储热;
混合能源系统热量供应给用户的优先级顺序应为1.热电联产设备(如果它是“开启状态”),2.储热水罐,3.通过锅炉的气体。
电能存储设备存储热电联产设备的产生的冗余能量来支撑热电联产设备的运行,从而降低总运行成本。
具体的,如图3所示的所述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包括: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可以通过上一年同月的历史数据并使用曲线拟合算法来完成;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为热电联产设备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所产生的电能值。
具体的,如图3所示的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包括: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1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2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3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4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5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6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7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8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具体的,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9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010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2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3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4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5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6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7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8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9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0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1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2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3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具体的,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5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6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117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21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22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控制周期第四时段后,从电网为电池组充电至设定的初始能量值;通常使用较便宜的电网电能为其充电,设置的两组电池的初始电能值时要适中,因为电池组的初始电能太高,待机损耗会更大;如果电池组的初始电能值非常低,则当控制周期峰值时间延长或提前到来时,会减少电池的寿命。
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最优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案例分析:
例如,引入一种每日理论最小运行成本的方法,该计算假设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载预测,热电联产设备输出可以从0变化其最大额定输出,任何输出的效率都是其额定效率,并且在设定值和实际输出之间没有延迟。
该计算包括五个步骤:
步骤1:通过比较热电联产设备的用户电需求和最大电力输出,找出每个高价格时间和中价格时间内电力需求大于热电联产设备电力输出的第一个时间点和最后一个时间点。计算每个高价时间和中间价格时间内的电能缺额: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23
式中:Esn是第n个高/中价格时间的电能缺额,E(t)是在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小于用户需求的第n个高/中间价格时间期间计算的电能消耗。T是在第n个高/中间价格期间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小于用户需求的总时间。
步骤2:如果热电联产设备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可以计算在第n个高/中价格期间存储的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24
式中:Enstore为存储在第n个高/中价格时间的总电能,E(t')为在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大于用户需求的第n个高/中价格时间内计算的电能消耗,T'为在第n个高/中间价格期间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大于用户需求的总时间,ηb为电池充电效率。
步骤3:找出步骤1中电能缺额与步骤2中第n个高/中价格期间可存储的冗余电能之间的差值,找到热电联产设备在额定功率下电池充电的最佳时间,使用此处的最大热电联产设备输出尽可能避免存储待机损耗。
步骤4:在找到热电联产设备在额定功率下工作的时间之后,计算在一天的其他时间控制热电联产设备的输出功率。如果电力需求大于热电联产设备发电量,则热电联产设备必须以其额定功率工作。如果电力需求低于额定热电联产设备电力输出,则热电联产设备输出功率应满足电力需求。此步骤考虑电价和电池整体效率。同样在该步骤中,由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多余热量可以由热存储系统存储,并且当热电联产设备输出不能满足热量需求时,热量存储系统将优先提供热负荷。
步骤5:计算从电网购买的电能和天然气。天然气价格包含两个组成部分:用于供应锅炉的天然气和用于供应热电联产的天然气。能源枢纽的理论最低运营成本可写为:
CTheo=Cgrid+Cchp+Cboiler
式中:CTheo,Cgrid,Cchp和Cboiler分别为理论最小运行成本,从电网购买的电能成本,热电联产设备运行成本和燃气锅炉运行成本。
这里分析了某座建筑,这座建筑的每日耗电量由CREST电力模型随机生成,每日耗热量由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开发的模型产生。为了模拟统计真实的历史数据,用该模型生成了50组每月的用电时间序列,用于测试所提出的算法。
如图4所示,提出一个电费动态的价格系统,该系统在半小时的时间范围内变化。这座建筑的每日热量消耗由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开发的模型产生。每日天然气价格基于当前英国国内天然气价格,约为5便士/千瓦时。图4和图5用于显示每日能源价格和平均能源需求。
这座建筑的混合能源系统如图1所示。在这座建筑中,锅炉燃烧气体产生热量,燃料锅炉,热电联产设备单元用于一起产生热量和电能。此外,可以在电能存储设备和储热水罐中存储多余的电和热,以提高电能效率并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储能装置可以通过仔细选择电能存储设备电池组的初始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考虑到储热水罐的高待机损耗和固定的燃气价格,优选不预先存储热量。因此,水罐中的初始热量设定为0kWh。然而,考虑到电费在一天内可能发生显着变化并且电能存储设备的待机损耗相对较小,预先存储合理的电量可以提高整体系统成本。图6示出了这座建筑物相对于存储在电能存储设备中电池组的初始电能的电力成本。
从图6可以看出,如果初始电能设定为0.8kWh,则每日电费将是最低的。在设定电能存储系统的初始电能,可以获得输入的天然气,电能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状态。图7显示了热电存储设备的状态和基于本发明提出的电能存储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的一天内输入的天然气和电能的总量。图8显示了存储在电池组的电能。
随着电能存储系统的安装,每日能源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基于控制算法,总运营成本现在降低到464便士。具体而言,从电网输入的电力成本为91便士,用于供热需求的天然气为74便士,其余299便士成本用于输入天然气以供应热电联产设备。用提出的优化规则,总成本降低了22.9%,较以前提高了2.9%。因此,该算法比以前的工作提高了14.5%。
采样一天理论最小运行成本为449便士。为了获得理论最小值,从电网输入的电力成本为58便士,用于供应热量需求的气体为31便士,剩余的360便士成本用于输入天然气以供应热电联产。
比较两个结果,采用混合能源系统能源存储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成本非常接近每日理论最小运行成本值。
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日负荷情况,如果日平均电力负荷非常高,则热电联产设备可能需要在额定功率下运行一整天,这将减少所提出的能源系统能源存储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成本与每日理论最小运行成本值之间的差异。因此,所提出的混合能源系统能源存储设备充放电控制方法在日平均电力负荷非常高时能非常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装置,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具体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具体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51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52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53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54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55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2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3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具体的,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5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6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7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8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9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0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1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2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3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4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615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1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2
其中,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3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具体的,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4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5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6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7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8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BDA0001886512770000179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其中,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
所述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包括: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包括: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1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2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3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4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5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6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7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28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1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2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3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4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5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6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7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8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9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10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11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313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1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2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3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4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5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4.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6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7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f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否则控制周期第一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一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若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48
大于或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51
等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则所述第三时段第i'分钟到时刻tss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52
且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53
等于所述Esp,则所述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54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55
时,则所述第一时段的时刻tds至时刻i及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否则控制周期第三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充电时间,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为电能存储设备中第二电池组的放电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用户的预测用电需求曲线;
若当前时刻tds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小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则令当前时刻tds到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fs为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
令时刻tf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es为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
令时刻te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ss为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
令时刻tss到相邻的所述用户预测用电需求值等于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产能最大值的时刻tls为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包括: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和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
其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一电能缺额Ef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二时段用户预测的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二时段TP2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第二电能缺额Esp为在控制周期的第四时段用户预测电力需求总值与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在第四时段TP4产生的电能总值间的差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一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1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2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3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f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4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5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6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7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8
是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的第三时段第i'分钟至时刻tss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69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1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的第i”分钟至时刻i的冗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2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控制周期第一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4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5
其中,PCHP是热电联产设备的额定功率;ηele是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效率;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6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按下式计算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第三时段第i'分钟产生的理论剩余电能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7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8
其中,
Figure FDA0003667100860000079
是第i'分钟的平均历史耗电量。
CN201811450287.2A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61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0287.2A CN10986126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0287.2A CN10986126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1260A CN109861260A (zh) 2019-06-07
CN109861260B true CN109861260B (zh) 2022-09-02

Family

ID=6689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0287.2A Active CN10986126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126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281A (zh) * 2014-02-11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的n段区间电负荷预测寻优方法
CN104392286A (zh) * 2014-12-02 2015-03-04 山东大学 考虑冷热电联供和储能运行策略的微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CN1045710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82638A (zh) * 2017-07-21 2017-1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5197A (zh) * 2012-12-12 2013-04-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281A (zh) * 2014-02-11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的n段区间电负荷预测寻优方法
CN104392286A (zh) * 2014-12-02 2015-03-04 山东大学 考虑冷热电联供和储能运行策略的微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CN1045710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82638A (zh) * 2017-07-21 2017-1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电价下含储能系统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李刚 等;《中国电力》;20180228;第51卷(第2期);全文 *
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与储能模式分析;门向阳 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1005;第38卷(第1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1260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594B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US8886363B2 (en) Energy storage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Oudalov et al. Sizing and optimal operation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peak shaving application
Bianchi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CHP system with thermal and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for residential application
Barley et al. Optimal dispatch strategy in remote hybrid power systems
JP6592454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aldinelli et al. Progress in renewable power exploitation: 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s-flywheel hybrid storage systems to enhance flexibility in micro-grids management
Li et al. Capacity design of a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 strategy of exergy loss reduction
JP2010259303A (ja) 分散発電システム
CN114492085A (zh) 关于负荷、电源联合概率分布的区域电力电量平衡方法
CN113541195B (zh) 一种未来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方法
CN108197412B (zh) 一种多能源耦合能量管理系统及优化方法
Mohamed et al. Modelling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 power dispatch of microgrid us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CN110224397B (zh) 一种风光接入背景下用户侧电池储能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CN108494014A (zh) 一种混合能源热电联产经济性优化管理方法
CN115936336B (zh) 一种虚拟电厂容量配置与调控运行优化方法
CN109861260B (zh) 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280736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
CN109871999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5099473A (zh) 近零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0061499B (zh) 一种差异化电源电价下并网型微电网的运行方法
Rodrigues et al. NaS battery storage system modeling and sizing for extending wind farms performance in Crete
Habibi Model for impact of storage on spinning reserve requirements 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Gupta et al. Steady-state modelling of hybrid energy system
de Pontes et al. Greenpeaks: Employing renewables to effectively cut load in electric gr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