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9689A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9689A
CN109859689A CN201910281764.5A CN201910281764A CN109859689A CN 109859689 A CN109859689 A CN 109859689A CN 201910281764 A CN201910281764 A CN 201910281764A CN 109859689 A CN109859689 A CN 109859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light
light sensation
color depth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17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9689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17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9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9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9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9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9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进而根据环境光调节出更加适配的显示屏亮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屏幕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通常情况下下在显示屏的附近会设置有光传感器以检测环境光的亮度,进而智能的调节显示屏的屏幕亮度。但随着显示组建的技术进步和用户对于大屏幕的追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面屏电子设备,例如,全面屏笔记本电脑,全面屏手机和全面屏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正面没有更多空间放置传感器,而只能放置在显示屏下。光传感器在检测环境光的亮度时,会有部分显示屏的自发光进入光传感器,导致影响了光传感器针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提高电子设备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
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
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所述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和光传感器位置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遮罩值-光感值的测试曲线;
图2C是参考设备在不同RGB色彩深度值情况下光传感器的实测数据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节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和光传感器位置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1和光传感器102;所述显示屏101设置有预设区域103。当电子设备100进行屏幕亮度调节时,电子设备100首先获获取预设区域103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其次,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计算得到R、G和B分别关联的色彩深度平均值,根据R、G和B分别关联的色彩深度平均值和R、G和B分别关联的光感值计算公式得到R、G和B分别关联的光感值;将R、G和B分别关联的光感值相加得到原始屏幕光感值;根据R、G和B分别关联的色彩深度平均值计算R、G和B合成的颜色的灰度值,根据所述合成的颜色的灰度值计算光感误差值;将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减去所述光感误差值得到参考光感值;其次,根据本端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参考光感值确定目标光感值。通过第一光感值减去所述目标光感值得到当前的环境光感值;其次,根据当前的环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调节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若当前需要对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进行调节,则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确定将要采用的调光模式以及对应调光模式下的调光参数,调节电子设备的调光模式和调光参数以调节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如图所示,本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2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其中,RGB表示RGB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每个像素点都由红R、绿G和蓝B三色晶片组成。其中R、G和B均有256级色彩深度值,用数字表示为从0、1、2...直到255。
其中,显示屏的发光材质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至少两种调光模式可以包括DC调光模式和类DC调光模式;DC调光指的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路功率来改变屏幕的亮度,功率=电压x电流,所以改变电压或电流都能改变屏幕亮度;类DC调光指的是在保持屏幕的亮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显示画面的图层中设置蒙版遮罩层,通过调节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的大小来调节显示屏实际显示亮度,当遮罩值为0时,实际显示亮度等于屏幕的原始亮度,随着遮罩值的逐渐增大,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逐渐变小,直至遮罩值大到一定数值时,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为0。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等级对应的显示亮度时,采用DC调光模式;在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小于预设亮度等级对应的显示亮度时,采用类DC调光模式。
其中,在DC调光模式下,调光参数包括当前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在类DC调光模式下,调光参数包括当前蒙版遮罩层的第一遮罩值和预设亮度等级。
其中,屏幕亮度等级为根据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预先设定的。例如,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等级共有1024级,用数字表示为0、1、2、3…1023,则显示亮度最大时屏幕亮度等级对应1023,最小时对应0,1-1022屏幕亮度等级可根据显示亮度均匀设定。
其中,第一光感值是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光感值的组成可分为两部分:由环境光造成的光感值和本端显示屏漏光造成的光感值。
步骤202,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
其中,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的材质为OLED材质,由于OLED材质的发光特性,光传感器检测到混色光W的光感值并不等于光传感器检测到三种单色光的光感值简单相加,而是R+G+B>W,其中混色光W指的是有R、G和B中的至少两种颜色构成的光;举例来说,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参考亮度等级,当只有R色彩通道发光,且R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1时,光传感检测到的光感值为Y1;当只有G色彩通道发光,且G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2时,光传感检测到的光感值为Y2;当只有B色彩通道发光,且B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3时,光传感检测到的光感值为Y3;而当R色彩通道、G色彩通道和B色彩通道均发光,且R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1,G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2,B色彩通道的色彩深度值为X3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Y4<Y1+Y2+Y3;其中,X1、X2和X3的取值范围为0-255,且X1、X2和X3中至多有一项为0;本示例中光感值Y4对应所述参考光感值;Y1+Y2+Y3对应原始屏幕光感值。
步骤203,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
步骤204,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其中,环境光感值=第一光感值-目标光感值。
步骤205,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调光模式为第一调光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调光模式时:所述显示屏显示画面的图层中包括蒙版遮罩层;所述电子设备在保持屏幕亮度等级为预设亮度等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的大小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调光参数包括所述蒙版遮罩层的第一遮罩值,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包括: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根据公式:所述目标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所述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其中,第一调光模式指的是类DC调光模式;其中,遮罩参数表示蒙版遮罩层对当前显示屏漏光的遮罩程度,可由光感值体现,例如:在同一条件下,遮罩参数等于1时,光感值为100,则遮罩参数等于0.5时,光感值为50,遮罩参数为0.2时,光感值为20,遮罩参数为0时,光感值为0;
其中,第一预设比值=预设亮度等级/参考亮度等级,预设亮度等级和参考亮度等级均为显示屏屏幕亮度等级中的一个亮度等级。光传感器在检测OLED显示屏的光感值时,影响光感值大小的原因包括:RGB色彩深度和亮度两个维度;在保持RGB色彩深度值不变的情况下,亮度与光感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上述参考光感值为假设预设区域的屏幕亮度等级为参考亮度等级的条件下,根据当前显示屏预设区域的RGB色彩深度值计算得到的光感值。由于亮度与光感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只需确定出实际显示亮度和显示屏在参考亮度等级下的显示亮度的第一比值,即可通过第一比值与参考光感值相乘得到光传感器当前实际检测到的光感值;其中,实际显示亮度是显示屏设置为预设亮度等级和遮罩值为第一遮罩参数时显示屏的显示亮度,因此第一比值=第一遮罩参数*预设亮度等级/参考亮度等级=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第一遮罩参数等于在屏幕亮度等级不变的条件下,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一遮罩值时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与遮罩值为0时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的比值。其中,遮罩值在同一数值时对显示屏的显示亮度遮罩比例是相同的;举例来说,显示屏在第一亮度等级下对应光感值为1000;在第一亮度等级下,遮罩值为200时,对应的光感值为100;在第二亮度等级下对应光感值为500;那么,在第二亮度等级下,遮罩值为200时,对应的光感值则为50。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可结合当前调光模式确定出显示屏实际显示亮度和显示屏在参考亮度等级下显示亮度的比值,进而结合参考光感值确定出当前光传感检测到的光感值中由显示屏自发光造成的光感值。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调光模式为第二调光模式,即上述DC调光模式,在第二调光模式下,若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不变,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和显示屏漏光造成的光感值呈正比关系;例如,若参考光感值是在最大屏幕亮度等级1023情况下计算得到的,而当前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等级为800,则目标光感值=参考光感值*800/1023;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包括:获取所述显示屏当前的第一屏幕亮度等级,根据公式:目标光感值=参考光感值*屏幕亮度等级/参考亮度等级,带入所述第一屏幕亮度等级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下所述遮罩值关联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所述遮罩值取0至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所述遮罩值取所述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为0;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所述遮罩值的测试曲线,根据所述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针对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所述函数关系式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参数计算公式。
举例来说,如图2B,图2B是一种可能的遮罩值-光感值的测试曲线;表示了在无环境光干扰,且显示屏在预设亮度等级时,遮罩值的大小和光传感器可检测到的光感值之间的关系曲线。X轴为遮罩值,Y轴为光感值,遮罩值为0时,没有蒙版遮罩层的遮挡,光感值约为1778;随着遮罩值逐渐增大,光感值逐渐变小,当遮罩值大到250左右时,光感值约等于0。根据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可以包括:通过设N次方程对测试曲线进行拟合,N≥2;本例中,设N=2,则可得到y=0.028915x2-14.265527x+1777.952074;针对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在光感值为0-1777.9区间上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参数计算公式:alpha参数=(0.028915x2-14.265527x+1777.952074)1777.9。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实测数据生成参数计算公式,以通过参数计算公式计确定不同遮罩值对光感值的影响程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遮罩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区间;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是否在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内;若是,则不针对所述显示屏执行屏幕亮度调整操作;若否,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与预设光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大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第二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其中,第一调光模式为类DC调光模式,第二调光模式为DC调光模式。
其中,根据第二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可包括: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第二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屏幕亮度等级,调整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为所述第二屏幕亮度等级,所述第二预设匹配关系包括光感值和屏幕亮度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的环境光感值选择合适的调光模式,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包括:设置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遮罩值,所述预设匹配关系包括光感值和遮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二遮罩值。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避免了在环境光变化微弱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显示屏的亮度,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B光感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R、G和B合成的颜色的灰阶值;根据所述灰阶值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R光感值、所述G光感值、所述B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参考光感值。
其中,灰阶值即为RGB合成色彩的灰度值,可根据预设的灰度值公式计算,例如,标准公式为标准公式为Gray=R*0.299+G*0.587+B*0.1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考设备的灰度值计算公式为Gray=0.42*R+0.38*G+0.2*B;灰度值计算公式可根据具体的电子设备设定不同的灰度值计算公式,此处不做唯一限定。参考设备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一类型,同一型号的电子设备产品。参考设备的数据均为已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结合本端测试数据和参考设备的数据得到本端需求的数据。其中,参考光感值=所述R光感值+所述G光感值+所述B光感值-所述第一差值。
其中,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B光感值,包括:所述电子设备获取R、G和B分别关联的光感值计算公式;确定本端R、G和B分别对应的校准系数;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R关联的所述光感值计算公式和R对应的校准系数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G关联的所述光感值计算公式和G对应的校准系数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B关联的所述光感值计算公式和B对应的校准系数确定所述B光感值。其中,光感值计算公式是根据参考设备的实际测量数据计算的得到的。光感值计算公式包括R光感值计算公式,G光感值计算公式和B光感值计算公式。举例来说,如图2C所示,图2C是参考设备在不同RGB色彩深度值情况下光传感器的实测数据图。R对应R色彩深度平均值;G对应G色彩深度平均值;B对应B色彩深度平均值;其中,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表示参考设备在预设亮度等级下对应前面R、G和B值可检测到的光感值。图2C列举了显示屏在显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三种单色光和R、G和B值相等时显示屏显示白色光W时光传感器可检测到的光感值。如图2C中单色光红色R对应255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为468。由于单色光红色R为不同色彩深度值时对应不同的光感值,因此需设N次方程计算拟合得到光感值计算公式,以表示色彩深度值和光感值之间的函数关系,N≥2,N的次数越高,得到的拟合程度越高,计算越复杂;本示例中取N=3,得到R光感值=R校准系数*[0.00002*R^3+0.001*R^2+0.4942*R];同理可得到,G光感值=G校准系数*[0.00002*G^3+0.0009*G^2+0.3465*G];B光感值=B校准系数*[0.000008*B^3+0.001*B^2+0.1564*B]。其中,校准系数为根据本端设备和参考设备在第一条件下,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比较得到,第一条件指的是同一颜色且RGB色彩深度值相等的情况。例如,本端设备在显示单色光红色R且色彩深度255时,光感值为430;参考图2C,参考设备在显示单色光红色R且色彩深度255时,光感值为468;则R校准系数=430/468。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灰阶值确定所述第一差值,包括: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本端设备的参考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参考数据和所述实际测试数据确定差值校准系数;获取预设的差值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灰阶值、所述差值校准系数和所述差值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第一差值。由于OLED材质的发光特性,光传感器检测到白色光W的光感值并不等于光传感器检测到三种单色光简单相加,而是R+G+B>W,如图2C中单色光红色R对应255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为468,单色光红色G对应255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为472,单色光红色B对应255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感值为243,而当白光的R、G和B分别对应255时,光传感器检测的光感值为930,即468+472+243>930,即上述第一差值产生的原因。其中,差值校准系数的计算原理与上述R校准系数,G校准系数和B校准系数的计算原理相同。例如当本端设备在R=255、G=255和B=255时,实际测试数据R+G+B-W=240;参考图2C,参考设备在R=255、G=255和B=255时,参考数据R+G+B-W=253,则差值校准系数=240/253。其中,预设的差值计算公式是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灰阶值,根据灰阶值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差值R+G+B-W,设N次方程计算得到的,N≥2,N的次数越高,得到的拟合程度越高。举例来说,取N=3,设第一差值=A*(灰阶值)^3+B*(灰阶值)^2+C*(灰阶值);首先计算图2C中白色W取M组RGB值时对应的M组灰阶值,再将M组灰阶值代入公式中的灰阶值,并将M组RGB值对应的R+G+B-W带入公式中的第一差值,解得A、B和C的值,进而确定出差值计算公式。参考图2C,本示例中,第一差值=0.00003*(灰阶值)^3+0.0043*(灰阶值)^2+0.3718*(灰阶值)。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可通过本端RGB色彩深度值确定出参考光感值,以便于后续计算得到环境光感值,提升了电子设备对环境光的检测准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包括:获取预设的伽马曲线,根据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值,得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所述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所述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平均值;根据R、G和B分别对应的所述亮度平均值和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可结合伽马曲线确定预设区域R、G和B分别对应的色彩平均值,而非直接取预设区域每个像素点的色彩深度值的平均值以得到色彩深度平均值,使得得到的色彩平均值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使得后续根据色彩深度平均值计算得到的目标光感值更加准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包括:所述电子设备获取预设的伽马曲线,划分所述伽马曲线为N个区间,N≥2;确定所述N个区间中每个区间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公式,所述权重值计算公式表示权重值和色彩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所述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代入所述权重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述每个像素点中R、G和B分别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每个像素点中R、G和B分别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到R、G和B分别关联的权重平均值;根据所述R、G和B分别关联的权重平均值和所述每个区间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举例来说,设置预设的伽马曲线为伽马值为2.2的伽马曲线,横坐标x为RGB色彩深度值,y为权重,RGB色彩深度值255对应权重为100,0对应权重为0;则根据曲线可将x划分为N=5个区间,根据每个区间的曲线确定出每个区间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RGB)<50 [0,5.6) y=0.1123195*x
50<=(RGB)<100 [5.6,15) y=0.1892243*x-3.8452406
100<=(RGB)<150 [15,31) y=0.3238077*x-17.303583
150<=(RGB)<200 [31.2,57) y=0.5160697*x-46.142887
200<=(RGB)<=255 [57,100] y=0.7805262*x-99.034172。
因此,在知道色彩深度值的情况下可计算得到权重值,在知道权重值的情况下可计算得到色彩深度值。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如图所示,本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3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步骤302,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
步骤303,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显示屏在预设亮度等级下遮罩值关联的测试数据;
步骤304,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所述遮罩值的测试曲线,根据所述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
步骤305,所述电子设备针对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所述函数关系式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参数计算公式;
步骤306,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
步骤307,所述电子设备根据公式:目标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所述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步骤308,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步骤309,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电子设备可结合当前调光模式确定出显示屏实际显示亮度和显示屏在参考亮度等级下显示亮度的比值,进而结合参考光感值确定出当前光传感检测到的光感值中由显示屏自发光造成的光感值。
此外,电子设备可根据实测数据生成参数计算公式,以通过参数计算公式计确定不同遮罩值对光感值的影响程度。
此外,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的环境光感值选择合适的调光模式,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如图所示,本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4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步骤402,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
步骤403,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
步骤404,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步骤405,所述电子设备获取第一遮罩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区间,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是否在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内;
步骤406,若否,则所述电子设备断所述环境光感值与预设光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407,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预设亮度等级;
步骤408,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遮罩值;
步骤409,所述电子设备更新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二遮罩值。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与上述图2A、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电子设备500包括应用处理器510、存储器520、通信接口5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应用处理器5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
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
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调光模式为第一调光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调光模式时:所述显示屏显示画面的图层中包括蒙版遮罩层;所述电子设备在保持屏幕亮度等级为预设亮度等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的大小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调光参数包括所述蒙版遮罩层的第一遮罩值,在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根据公式:所述目标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所述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之前,所述程序中的指令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下所述遮罩值关联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所述遮罩值取0至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所述遮罩值取所述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为0;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所述遮罩值的测试曲线,根据所述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针对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所述函数关系式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参数计算公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第一遮罩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区间;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是否在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内;若是,则不针对所述显示屏执行屏幕亮度调整操作;若否,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与预设光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大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第二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设置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遮罩值,所述预设匹配关系包括光感值和遮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二遮罩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B光感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R、G和B合成的颜色的灰阶值;根据所述灰阶值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R光感值、所述G光感值、所述B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参考光感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预设的伽马曲线,根据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值,得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所述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所述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平均值;根据R、G和B分别对应的所述亮度平均值和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屏幕亮度调节装置6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屏幕亮度调节装置600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该屏幕亮度调节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01,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601,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其中,所述屏幕亮度调节装置600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602和存储单元603,所述存储单元603用于存储电子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601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60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或者收发器,所述存储单元603可以是存储器。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其中,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可见,电子设备可根据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和预设区域的显示色彩计算得到环境光,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智能性,解决了光传感器放置于显示屏下检测环境光时,受显示屏发光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对环境光检测的准确度;同时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种调光模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调光模式为第一调光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调光模式时:所述显示屏显示画面的图层中包括蒙版遮罩层;所述电子设备在保持屏幕亮度等级为预设亮度等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的大小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调光参数包括所述蒙版遮罩层的第一遮罩值,在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根据公式:所述目标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所述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之前,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下所述遮罩值关联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所述遮罩值取0至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所述遮罩值取所述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为0;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所述遮罩值的测试曲线,根据所述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针对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所述函数关系式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参数计算公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遮罩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区间;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是否在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内;若是,则不针对所述显示屏执行屏幕亮度调整操作;若否,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与预设光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大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第二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设置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遮罩值,所述预设匹配关系包括光感值和遮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二遮罩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B光感值;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R、G和B合成的颜色的灰阶值;根据所述灰阶值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R光感值、所述G光感值、所述B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参考光感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预设的伽马曲线,根据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值,得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所述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所述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平均值;根据R、G和B分别对应的所述亮度平均值和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
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
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
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调光模式为第一调光模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调光模式时:所述显示屏显示画面的图层中包括蒙版遮罩层;所述电子设备在保持屏幕亮度等级为预设亮度等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的大小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所述调光参数包括所述蒙版遮罩层的第一遮罩值,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
根据公式:所述目标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所述第一遮罩参数*第一预设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光感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遮罩值代入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第一遮罩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预设亮度等级下所述遮罩值关联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所述遮罩值取0至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所述遮罩值取所述第一数值时对应的光感值为0;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所述遮罩值的测试曲线,根据所述测试曲线生成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函数关系式;
针对遮罩值和光感值构成的所述函数关系式执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参数计算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遮罩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区间,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是否在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内;
若是,则不针对所述显示屏执行屏幕亮度调整操作;
若否,判断所述环境光感值与预设光感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若判断出所述环境光感值大于所述预设光感值,则根据第二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光模式关联的调光策略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包括:
设置所述显示屏的屏幕亮度等级为所述预设亮度等级;
以所述环境光感值为查询标识,查询预设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查询标识对应的第二遮罩值,所述预设匹配关系包括光感值和遮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更新所述蒙版遮罩层的遮罩值为所述第二遮罩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
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R光感值;根据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G光感值;根据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所述B光感值;
根据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确定R、G和B合成的颜色的灰阶值;根据所述灰阶值确定所述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R光感值、所述G光感值、所述B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参考光感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确定R色彩深度平均值、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B色彩深度平均值,包括:
获取预设的伽马曲线,根据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的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值,得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个R亮度值,所述第一数量个G亮度值和所述第一数量个B亮度值的平均值,得到R、G和B分别对应的亮度平均值;
根据R、G和B分别对应的所述亮度平均值和所述伽马曲线确定所述R色彩深度平均值、所述G色彩深度平均值和所述B色彩深度平均值。
8.一种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相对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的光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种调光模式,所述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包括的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本端当前采用的调光模式的调光参数和所述光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个像素点的RGB色彩深度值和预设光感计算策略确定参考光感值,所述参考光感值是补偿误差后的屏幕光感值,所述误差是指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预设区域的像素点的发光特性所引起的实际屏幕光感值和原始屏幕光感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原始屏幕光感值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对应的R光感值、G光感值和B光感值相加求和得到的屏幕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光感值和所述调光参数确定目标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和所述第一光感值确定当前的环境光感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值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实际显示亮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81764.5A 2019-04-09 2019-04-09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09859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764.5A CN10985968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764.5A CN10985968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9689A true CN109859689A (zh) 2019-06-07
CN109859689B CN109859689B (zh) 2020-07-31

Family

ID=6690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1764.5A Active CN10985968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9689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017A (zh) * 2019-07-18 2019-11-1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及其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CN11073026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亮度值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79882A (zh) * 2020-03-04 2020-05-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3321A (zh) * 2020-02-28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798796A (zh) * 2020-07-23 2020-10-20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68560A (zh) * 2020-08-31 2020-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73656A (zh) * 2020-09-08 2020-12-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画面显示控制方法、电视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06455A (zh) * 2020-11-18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投屏画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98790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91779A (zh) * 2021-06-17 2021-09-1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纸屏幕的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38443A (zh) * 2021-11-23 2022-02-11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48652A (zh) * 2021-04-25 2022-10-28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12673A (zh) * 2022-10-25 2022-12-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强度值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6453457A (zh) * 2023-06-16 2023-07-18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的色彩纠偏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2779B1 (en) * 2003-09-23 2007-12-25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lor calibration for transmissive displays
CN101145332A (zh) * 2006-09-14 2008-03-1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及其调节电子装置屏幕亮度的方法
CN103033262A (zh) * 2012-12-14 2013-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感器件、显示装置及亮度检测方法
US9633607B1 (en) * 2013-12-02 2017-04-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RGBW conversion
CN106875922A (zh) * 2017-03-17 2017-06-2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875920A (zh) * 2016-08-09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7004390A (zh) * 2014-11-10 2017-08-01 索尼公司 显示亮度控制
CN108205998A (zh) * 2015-12-21 2018-06-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的控制器与相关控制方法
CN108600546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光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37661A (zh) * 2018-06-06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2779B1 (en) * 2003-09-23 2007-12-25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lor calibration for transmissive displays
CN101145332A (zh) * 2006-09-14 2008-03-1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及其调节电子装置屏幕亮度的方法
CN103033262A (zh) * 2012-12-14 2013-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感器件、显示装置及亮度检测方法
US9633607B1 (en) * 2013-12-02 2017-04-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RGBW conversion
CN107004390A (zh) * 2014-11-10 2017-08-01 索尼公司 显示亮度控制
CN108205998A (zh) * 2015-12-21 2018-06-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的控制器与相关控制方法
CN106875920A (zh) * 2016-08-09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875922A (zh) * 2017-03-17 2017-06-2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8600546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光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37661A (zh) * 2018-06-06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017A (zh) * 2019-07-18 2019-11-1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及其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CN11073026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亮度值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098790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43321B (zh) * 2020-02-28 2021-08-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343321A (zh) * 2020-02-28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79882A (zh) * 2020-03-04 2020-05-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8796A (zh) * 2020-07-23 2020-10-20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68560A (zh) * 2020-08-31 2020-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68560B (zh) * 2020-08-31 2023-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73656A (zh) * 2020-09-08 2020-12-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画面显示控制方法、电视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06455A (zh) * 2020-11-18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投屏画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48652B (zh) * 2021-04-25 2024-01-12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48652A (zh) * 2021-04-25 2022-10-28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1779A (zh) * 2021-06-17 2021-09-1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纸屏幕的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91779B (zh) * 2021-06-17 2023-08-0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纸屏幕的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38443B (zh) * 2021-11-23 2023-02-14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038443A (zh) * 2021-11-23 2022-02-11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12673B (zh) * 2022-10-25 2023-09-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强度值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5512673A (zh) * 2022-10-25 2022-12-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强度值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6453457A (zh) * 2023-06-16 2023-07-18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的色彩纠偏方法及系统
CN116453457B (zh) * 2023-06-16 2023-09-0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的色彩纠偏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9689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9689A (zh)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817152A (zh)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JP4067973B2 (ja) 色度座標測定装置
CN107068055A (zh)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伽马电压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682682A (zh) 一种自动校正显示屏幕的色坐标和亮度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55010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21257A (zh) 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443639B (zh) 影像顯示裝置及驅動該影像顯示裝置的方法
CN105575343A (zh) 背光控制方法和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JP2001141569A (ja) 認知光源とハイライトとを利用した照明色度推定及び変換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める記録媒体
CN107179889A (zh) 界面色彩调节方法、网页色彩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0831276B (zh) 基于led的灯光亮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680962A (zh) 一种测试显示模组的光学特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40112A (zh) 屏幕显示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6614B (zh) 屏下光感环境光亮度的确定方法及其确定装置、终端设备
CN107941330A (zh) 环境光强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945754A (zh) 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32151B (zh) 显示器、显示器电路和操作显示器的方法
CN10490214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85792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
CN109643517A (zh) 显示器调整
CN111145138A (zh) Led灯板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85840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634812B1 (ko) 스크린 광 누설량을 추정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2015158626A (ja) 校正装置、校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