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6979A - 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6979A
CN109856979A CN201811575215.0A CN201811575215A CN109856979A CN 109856979 A CN109856979 A CN 109856979A CN 201811575215 A CN201811575215 A CN 201811575215A CN 109856979 A CN109856979 A CN 109856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region
target area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52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6979B (zh
Inventor
武文博
王中俊
王�义
梁思毓
刘雨
石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52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6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6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6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6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6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因此,能够智能调节控制预设区域的环境,提升预设区域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逐步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正在无形的影响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随着物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在办公室中的应用,办公室的环境质量显露出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质量,因而办公室的环境质量对生活的品味来说相当重要,目前办公室的环境管理还处于人工管理阶段,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智能调节控制预设区域的环境,提升预设区域的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系统,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识别单元、生成单元、拆分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所述拆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方案中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环境调节,通过对预设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图像生成热力图,并通过热力图来生成环境调节参数,能够自动的获取预设区域的环境调节参数,并根据调节参数进行调节,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对预设区域进行环境的智能性,同时由于采用电子设备等智能设备,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调节的准确性,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对环境调节时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邻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装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简要介绍。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环境调节系统包括环境设备和控制平台,环境设备包括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其中,环境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然后将采集的第一目标图像发送到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对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在得到多个人脸图像后,对该多个人脸图像进生成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可以反映预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的图,然后将该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依据该热力图确定出划分出的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每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值,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其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为需要进行环境调节的区域,控制平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方案中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环境调节,通过对预设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图像生成热力图,并通过热力图来生成环境调节参数,能够自动的获取预设区域的环境调节参数,并根据调节参数进行调节,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对预设区域进行环境的智能性,同时由于采用电子设备等智能设备,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调节的准确性,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对环境调节时的智能性。
请参阅图2A,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环境调节方法包括步骤201-207,具体如下:
201、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其中预设区域可以为办公室、住宅、工厂内部等。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的方法包括步骤A1-A2,具体如下:
A1、对预设区域的图像进行采集,得到包括预设区域的一个图像序列,所述图像序列中包括多张预设区域的图片;
可选的,如图2B所示,在对预设区域的图像进行采集时,可以采集多个不同波段中的图像,从而得到一个包括多个波段下的预设区域的图像序列。多个不同波段可以表示为n个波段,即,第一波段至第n波段,n为正整数,其中,不同波段可以理解为,将一个固定波段均分成多个子波段,从而得到多个不同的波段,例如,400-600微米波段,将该波段均分为10个波段,则可得到10个子波段。
A2、对所述多张预设区域的图片进行融合,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可选的,一种对所述多张预设区域的图片进行融合的方法包括步骤A21-A22,具体如下:
A21、对多张预设区域的图片中的每张预设区域的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进行轮廓标记,得到标记结果,标记结果包括预设区域中事物的像素点、背景像素点;
其中,以预设区域的图片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预设区域的图片的长边所在方向为x轴,预设区域的图片的短边所在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到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其中,对预设区域的图片进行轮廓标记的方法,可以根据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标记,当像素点的灰度值处于预设灰度值区间,则将该像素点点标记为事物的像素点,预设灰度值区间根据经验值设定或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设定。
可选的,事物的像素点可以理解为预设区域中的人脸的像素点、物体的像素点等。
可选的,由于后续会对人脸进行识别,可以先对人脸的像素点进行标记,从而可以提升人脸识别时的准确性。
A22、采用该标记结果,对多张预设区域的图片进行融合,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其中,根据标记结果,对人脸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可以为:提取相同坐标的像素点的标记结果,若相同像素点的坐标的标记结果为人脸像素点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则将该点判定为人脸图像的像素点,若相同像素点的坐标的标记结果为人脸像素点低于预设个数,则将该点判定为背景图像的像素点;根据人脸图像的像素点得到目标人脸图像。预设个数根据经验值设定或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设定。
通过采集多个波段中的预设区域的图像,然后对多个波段中的预设区域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一目标图像,由于不同波段对不同的颜色的事物进行成像的结果不同,则不同波段的成像结果,能够更好反映出预设区域的特征,从而采用多波段图像融合的方式得到预设区域的图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获取预设区域的图像时的准确性。
202、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可选的,由于在获取第一目标图像中会存在人脸图像出现被遮挡的情况,此时需要对该人脸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识别,具体包括步骤B1-B10,具体如下:
B1、依据人脸的对称性原理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修复,得到第一人脸图像以及目标修复系数,所述目标修复系数用于表述人脸图像对修复的完整度;
其中,目标人脸图像为从第一目标图像提取出的仅包括部分人脸的人脸图像。
B2、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人脸特征集;
B3、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二人脸特征集;
B4、依据所述第一人脸特征集在所述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集匹配成功的多个对象的人脸图像;
B5、将所述第二人脸特征集与所述多个对象的人脸图像的特征集进行匹配,得到多个第一匹配值;
B6、获取所述多个对象中每一对象的人体特征数据,得到多个人体特征数据;
B7、将所述目标人脸对应的人体特征数据与所述多个人体特征数据中每一人体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多个第二匹配值;
B8、按照预设的修复系数与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修复系数对应的第一权值,并依据所述第一权值确定第二权值;
B9、根据所述第一权值、所述第二权值、所述多个第一匹配值、所述多个第二匹配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多个目标匹配值;
B10、从所述多个目标匹配值中选取最大值,并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对象作为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完整人脸图像。
可选的,可根据人脸的对称性原理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镜像变换处理,在进行镜像变换处理以后,可将处理以后的目标人脸图像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进行人脸修复,得到第一人脸图像以及目标修复系数,其中,目标修复系数可为修复完成的人脸部位的像素占整个人脸的像素总数的比例值,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可包括以下组成部分:鉴别器、语义正则化网络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对第一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的方法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LBP(LocalBinary Patterns,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提取算法、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算法、LoG(Laplacian of Gaussian,二阶拉普拉斯-高斯)特征提取算法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预设的修复系数与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为每一个预设的修复系数均对应一个权值,且每一个预设的修复系数的权值之间的和为1,预设的修复系数的权值可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具体地,根据预设的修复系数与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修复系数对应的第一权值,并依据所述第一权值确定第二权值,第二权值可为第二匹配值对应的权值,第一权值与第二权值之间的和为1,将第一权值分别与多个第一匹配值加权,并将第二权值分别与多个第二匹配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多个对象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匹配值,选取多个匹配值中最大的匹配值对应的对象为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完整人脸图像。
本示例中,通过对不完整人脸图像进行修复,在通过修复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多个对象的人脸图像,在通过人体特征的比对,来确定出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完整人脸图像,从而通过对人脸进行修复,在对修复后匹配的图像进行筛选,得到最后的完整人脸图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人脸图像获取时的准确性。
可选的,对完整的人脸进行人脸识别时,可以采用常规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识别,例如:人脸检测、人脸跟踪和人脸对比的方式进行识别。
203、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可选的,热力图可以理解为以特殊高亮的形式显示预设区域中人员分布的图示,其中,特殊高亮的形式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深度的颜色,例如,浅红,淡红,红色,深红色等。一种可能的热力图生成方式为:在预设区域的地图上对人脸进行标记,得到人脸分布图;将该人脸分布图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其中,对人脸分布图进行处理,得到热力图的方法可以为:将每个人脸处理成一个点,以点的形式代表一个人脸图像;将处理后形成的点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热力图。在进行模糊化处理时,可以为将点越密集的区域标记为灰度值较低的区域,将点稀疏的区域标记为灰度值较高的区域。如图2B所示。
204、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可选的,将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的方法可以为:按照热力图的等位区域进行划分,等位区域可以理解为灰度值相同的区域。
205、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可选的,可以根据热力图确定出至少一个区域的人数,在根据该区域的人数除以区域的面积,得到人员分布密度值。
206、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可选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用户可以采用目标温度调节参数对预设区域中的温度进行调节,一种可能的确定目标环境调节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C1-C7,具体如下:
C1、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C2、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根据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是否进行温度调节的方法为:将原始温度参数与该区域的预设温度参数进行比对,若原始温度参数与该区域的预设温度参数不同,则需要进行温度调节,若原始温度参数与该区域的预设温度参数相同,则不进行温度调节,预设温度参数可以由用户进行设定,其具体设定可以为用户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而进行具体的设定。
C3、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根据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方法为:通过预设的人员分布密度值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来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预设的人员分布密度值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得到。其中,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时可以包括正向训练和反向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包括N层神经网络,在训练时,可以将样本数据输入到该N层神经网络的第一层,通过第一层进行正向运算后得到第一运算结果,让后将第一运算结果输入到第二层进行正向运算,得到第二结果,以此,直至第N-1结果输入到第N层进行正向运算,得到第N运算结果,在对第N运算结果执行反向训练,以此重复执行正向训练和反向训练,直至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N为正整数,样本数据为:人员分布密度值和目标温度。
可选的,另一种可能的确定第一目标温度的方法包括步骤C31-C38,具体如下:
C31、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C32、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C33、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C34、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C35、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C36、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C37、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C38、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本示例中,通过将目标区域拆分为多个子区域,并对每个子区域进行温度等级的确认,求取根据平均温度等级,根据平均温度等级来确定第一目标温度,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第一目标温度确定时的准确性,同时在,确定子区域的温度等级时,加入了用户类型(生病的用户),因此,在对温度进行调节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
C4、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可选的,温度参数包括温度值,在确定参考温度调节参数时,一种可能的方法为:获取原始温度值与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偏离度,将该偏离度作为参考温度调节参数,偏离度可以理解为原始温度值与第一目标温度值之前的差值,其差值为负时,表示目标区域的温度需要提高,提升的数值为差值的绝对值,其差值为正时,表示目标区域的温度需要降低,降低的数值为差值的绝对值。
C5、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可选的,如图2C所述,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邻区域的示意图。可以根据远离门的方向进行依次编号,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进行具体划分,例如,第一区域的第一子区域、第一区域的第二子区域和第一区域的第三子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按照第一区域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区域设定固定的身份信息(identification,ID)并将该ID作为位置信息标识,例如,将第一区域的ID设置为01、第二区域的ID设置为02和第三区域的ID设置为03,将每个子区域按照第一子区域为01、第二子区域为02和第三子区域为03进行设置,一种可能的设置如下表:
区域和子区域ID表
区域 ID 子区域 ID
第一区域 01 第一子区域 10
第二区域 02 第二子区域 20
第三区域 03 第三子区域 30
其中,目标区域的ID为0250,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的ID为0150、0330、0230。由于不同对区域进行温度调节,会收到其它区域的影响,因此,则将预设区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从而得到多个不同的区域。
可选的,获取第二目标温度的方法可参照确定第一目标温度的方法进行获取。
C6、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可选的,修正因子可以为原始温度除以第二目标温度得到第一比值,将1减去该第一比值,得到目标值;获取邻近区域的修正因子权值,将该修正因子乘以目标值之后在加上1,得到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邻近区域的权值可以根据邻近区域对目标区域的影响度进行设定,可以为通过经验值设定,也可以为通过历史数据设定的值。
C7、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本示例中,通过引入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修正因子通过邻近区域确定出,因而,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温度调节参数的准确定,也能在调节后提升用户体验。
207、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由于对温度调节后,人对温度的反映比较敏感,则需要迅速的知道温度调节后的结果,进而对温度调节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一种可能的方法包括步骤D1-D5,具体如下:
D1、在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整的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二目标图像;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0-30s之间的值,例如,11s、15s、20s等。
D2、对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
D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面部表情;
可选的,面部表情可以包括:汗脸表情,冻脸表情,普通状态表情,汗脸表情可以理解为脸上具有汗水时的面部表情,冻脸表情可以理解为由于寒冷而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普通状态表情可以理解为正常状态下的面部表情。
D4、当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任意一个目标区域中人的面部表情为预设面部表情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时,则确定出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温度再调节参数;
其中,预设面部表情为汗脸表情或冻脸表情。温度再调节参数可以根据面部表情来进行生成,当面部表情为汗脸表情时,则温度再调节参数可以为降低1-1.5摄氏度,当面部表情为冻脸表情时,温度再调节参数可以为增加1-1.5摄氏度。
D5、向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控制设备依据所述温度再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向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包括步骤F1-F3,具体如下:
F1、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的调节优先级;
其中,调节优先级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原始温度与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进行确定,差值越大,则调节优先级越高。
F2、按照所述调节优先级,确定出所述每个目标区域的发送优先级;
其中,调节优先级与发送优先级一一对应,调节优先级越高,发送优先级越高,调节优先级越低,发送优先级越低。
F3、采用所述发送优先级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向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为:
其中,在发送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建立控制平台与环境设备之间的安全通信通道,建立安全通信通道包括:该方法涉及控制平台、环境设备和代理设备,代理设备为可信的第三方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初始化阶段主要完成控制平台、环境设备在代理设备的注册,主题的订阅以及系统参数的生成。控制平台、环境设备向代理设备进行注册,只有通过注册的控制平台和环境设备才能参与主题的发布与订阅,环境设备向代理设备订阅相关主题。代理设备生成系统公开参数(PK)及主密钥(MSK),将PK发送给已注册的控制平台和环境设备。
S2、加密、发布:加密、发布阶段主要是控制平台对要发布的主题对应的载荷进行加密,并发送给代理设备。首先控制平台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载荷,生成密文(CT),然后制定访问结构根据控制平台生成的PK和加密对称密钥,最后将加密后的密钥和加密的载荷发送给代理设备。代理设备在接收到控制平台发送的加密后的密钥与CT后,过滤并转发给该环境设备。
可选的,访问结构是一种访问树结构。访问树的每一个非叶子节点是一个门限,用Kx表示,0<=Kx<=num(x),num(x)表示其子节点数。当Kx=num(x)时,非叶子节点代表与门;当Kx=1时,非叶子节点代表或门;访问树的每一个叶子节点代表一种属性。属性集合满足一个访问树结构可以定义为:设T是以r为根节点的访问树,Tx是以x为根节点的T的子树。如果Tx(S)=1,则说明属性集合S满足访问结构Tx。如果节点x是叶子节点,当且仅当叶子节点x关联的属性att(x)是属性集合S的元素时,Tx(S)=1。若节点x是非叶子节点时,至少Kx个子节点z满足Tz(S)=1时,Tx(S)=1。
S3、私钥生成:私钥生成阶段主要是代理设备为环境设备生成相应的密钥,用于解密其后收到的CT。环境设备向代理设备提供属性集合Ai(属性可以是订阅端的特征,角色等信息),代理设备根据PK、属性集合Ai以及主密钥MSK生成私钥SK,然后将生成的私钥发送到该环境设备。
可选的,属性集合Ai为全局集合U={A1,A2,…,An}的一个子集。属性集合Ai表示环境设备i(第i个环境设备)的属性信息,可以是环境设备的特征、角色等,为环境设备的默认属性,全局集合U表示所有环境设备属性信息的集合。
S4、解密:解密阶段主要是环境设备对加密载荷进行解密提取文明的过程。环境设备在接收到代理设备发送的加密后的密钥和CT后,根据PK以及SK解密加密后的密钥得到对称密钥。若其属性集合Ai满足密文的访问结构则能成功解密密文,以此保障了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构建安全通信通道,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环境设备与控制平台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减少非法环境设备对合法环境设备与控制平台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窃取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非法环境设备通过入侵系统篡改系统,使得系统中的重要数据遭到窃取的情况的发生。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环境调节方法可包括步骤301-313,具体如下:
301、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302、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303、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304、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305、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306、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307、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308、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309、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310、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311、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312、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313、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本示例中,通过引入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修正因子通过邻近区域确定出,因而,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温度调节参数的准确定,也能在调节后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环境调节方法可包括步骤401-412,具体如下:
401、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402、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403、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404、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405、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406、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407、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408、在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整的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二目标图像;
409、对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
410、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面部表情;
411、当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任意一个目标区域中人的面部表情为预设面部表情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时,则确定出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温度再调节参数;
412、向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控制设备依据所述温度再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本示例中,由于能够再次获取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并根据人脸图像确定出面部表情,以及根据面部表情来确定出在调节参数,对目标区域再次进行调节,由于对温度调节后,人对温度的反映比较敏感,因而对温度调节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本示例中,通过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方案中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环境调节,通过对预设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图像生成热力图,并通过热力图来生成环境调节参数,能够自动的获取预设区域的环境调节参数,并根据调节参数进行调节,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对预设区域进行环境的智能性,同时由于采用电子设备等智能设备,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调节的准确性,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对环境调节时的智能性。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与上述一致的,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601、识别单元602、生成单元603、拆分单元604、第一确定单元605、第二确定单元606和发送单元607,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602,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所述生成单元603,用于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所述拆分单元604,用于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05,用于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6,用于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607,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其中,上述获取单元601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1所描述的方法,上述识别单元602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2所描述的方法,上述生成单元603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3所描述的方法,上述拆分单元604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4所描述的方法,上述第一确定单元605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5所描述的方法,上述第二确定单元606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6所描述的方法,上述发送单元607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207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如此类推。
可选的,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6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可选的,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6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具体用于:
在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整的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二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面部表情;
当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任意一个目标区域中人的面部表情为预设面部表情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时,则确定出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温度再调节参数;
向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控制设备依据所述温度再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可选的,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方面,所述发送单元607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的调节优先级;
按照所述调节优先级,确定出所述每个目标区域的发送优先级;
采用所述发送优先级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环境调节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申请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环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进行温度调整的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二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人脸图像,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人的面部表情;
当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任意一个目标区域中人的面部表情为预设面部表情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时,则确定出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温度再调节参数;
向所述任意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控制设备依据所述温度再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的调节优先级;
按照所述调节优先级,确定出所述每个目标区域的发送优先级;
采用所述发送优先级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6.一种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识别单元、生成单元、拆分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的第一目标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多个人脸图像;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多个人脸图像生成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
所述拆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热力图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热力图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人员分布密度,得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环境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指示所述环境设备依据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环境调节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调节参数,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环境调节参数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原始温度参数,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是否进行温度调节;
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则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确定出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
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对应的原始温度参数,以及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邻近区域的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邻近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空间上相邻的区域;
根据所述邻近区域的原始温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温度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
将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温度调节参数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修正因子,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人员分布密度值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第一目标区域按照n*n矩阵的形式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目标区域,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人员密度分布,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n个子目标区域中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则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的温度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温度等级,所述第一子目标区域中包括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为生病的用户;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高于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降低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等级,则将所述目标温度等级增加一个等级,得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温度等级和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若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人脸图像,确定出不存在第一子目标区域,则根据每个子目标区域的目标温度等级求取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等级;
根据预设的温度等级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将所述平均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温度等级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
采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的中每个目标区域的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区域。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75215.0A 2018-12-21 2018-12-21 环境调节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Active CN109856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5215.0A CN109856979B (zh) 2018-12-21 2018-12-21 环境调节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5215.0A CN109856979B (zh) 2018-12-21 2018-12-21 环境调节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6979A true CN109856979A (zh) 2019-06-07
CN109856979B CN109856979B (zh) 2022-03-25

Family

ID=6689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5215.0A Active CN109856979B (zh) 2018-12-21 2018-12-21 环境调节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69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574A (zh) * 2019-06-28 2019-09-17 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TWI779801B (zh) * 2020-10-23 2022-10-01 大陸商深圳市商湯科技有限公司 測溫方法、電子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078A (zh) * 2010-03-01 2010-07-28 江西财经大学 鲁棒红外人脸识别技术
US20130226320A1 (en) * 2010-09-02 2013-08-29 Pepperdash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licy-driven automated fac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US20160141869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Opower, Inc. Demand response device
US20160213308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Hello Inc. Room monitoring device and sleep analysis methods
CN105844240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测温系统中的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128028A (zh) * 2016-07-21 2016-11-16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ac码和人脸识别的人流预警方法
WO2016206185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06527169A (zh) * 2017-01-20 2017-03-22 深圳大图科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7763808A (zh) * 2017-09-18 2018-03-0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61937A (zh) * 2018-01-18 2018-08-03 上海广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10858A (zh) * 2018-05-22 2018-10-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表情识别的城市幸福指数动态热力图生成方法
CN108875540A (zh) * 2018-03-12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078A (zh) * 2010-03-01 2010-07-28 江西财经大学 鲁棒红外人脸识别技术
US20130226320A1 (en) * 2010-09-02 2013-08-29 Pepperdash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licy-driven automated fac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US20160141869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Opower, Inc. Demand response device
US20160213308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Hello Inc. Room monitoring device and sleep analysis methods
WO2016206185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05844240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测温系统中的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128028A (zh) * 2016-07-21 2016-11-16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ac码和人脸识别的人流预警方法
CN106527169A (zh) * 2017-01-20 2017-03-22 深圳大图科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7763808A (zh) * 2017-09-18 2018-03-0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61937A (zh) * 2018-01-18 2018-08-03 上海广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875540A (zh) * 2018-03-12 2018-11-23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710858A (zh) * 2018-05-22 2018-10-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基于表情识别的城市幸福指数动态热力图生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574A (zh) * 2019-06-28 2019-09-17 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TWI779801B (zh) * 2020-10-23 2022-10-01 大陸商深圳市商湯科技有限公司 測溫方法、電子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6979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4379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眼白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与图像增强方法
Lee et al. Intra-class variation reduction using training expression images for 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Meng et al. Image fusion based on object region detection and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Cvejic et al. Region-based multimodal image fusion using ICA bases
CN107704877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私感知方法
CN110633650A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Zhu et al. Fusion of infrared-visible images using improved multi-scale top-hat transform and suitable fusion rules
CN106446754A (zh) 图像识别方法、度量学习方法、图像来源识别方法及装置
Evans et al. Biometrics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from the guest editors]
Popplewell et al. Multispectral iris recognition utilizing hough transform and modified LBP
CN110633698A (zh)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片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766786A (zh) 人物关系分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485717A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9856979A (zh) 环境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871845A (zh) 证件图像提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07312B (zh) 一种基于路网环境下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CN110222568B (zh) 一种基于时空图的跨视角步态识别方法
CN114863499A (zh)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指静脉与掌静脉识别方法
Li et al. High-capacity coverless image steganographic scheme based on image synthesis
CN114036553A (zh) 一种结合k匿名的行人身份隐私保护方法
CN113297624A (zh) 图像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830712B (zh) 一种步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281834B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及设备
CN112102149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物发型替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271972A (zh) 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图形的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