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6768B - 摄像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6768B CN109856768B CN201811614499.XA CN201811614499A CN109856768B CN 109856768 B CN109856768 B CN 109856768B CN 201811614499 A CN201811614499 A CN 201811614499A CN 109856768 B CN109856768 B CN 1098567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ttl
- optical lens
- curv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该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为玻璃材质,第七透镜为塑料材质;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51≤f1/f≤2.50;1.70≤n6≤2.20;‑2.00≤f3/f4≤2.00;0.00≤(R13+R14)/(R13‑R14)≤10.00;0.015≤d11/TTL≤0.200。该摄像光学镜头能获得高成像性能的同时,获得低TTL。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器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型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传统搭载于手机相机的镜头多采用三片式或四片式透镜结构。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在感光器件的像素面积不断缩小,且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五片式、六片式、七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迫切需求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超薄且色像差充分补正的广角摄像镜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能在获得高成像性能的同时,满足超薄化和广角化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
第一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为玻璃材质,第七透镜为塑料材质;
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所述第六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3,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4,满足下列关系式:
1.51≤f1/f≤2.50;
1.70≤n6≤2.20;
-2.00≤f3/f4≤2.00;
0.00≤(R13+R14)/(R13-R14)≤10.00;
0.015≤d11/TTL≤0.200。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52≤f1/f≤2.31;
1.79≤n6≤2.20;
-2.01≤f3/f4≤1.50;
0.26≤(R13+R14)/(R13-R14)≤5.51;
0.039≤d11/TTL≤0.175。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5.79≤(R1+R2)/(R1-R2)≤-1.53;0.04≤d1/TTL≤0.15。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3.62≤(R1+R2)/(R1-R2)≤-1.92;0.06≤d1/TTL≤0.12。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3.33≤f2/f≤980.98;-25.75≤(R3+R4)/(R3-R4)≤55.43;0.03≤d3/TTL≤0.12。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8.33≤f2/f≤784.78;-16.09≤(R3+R4)/(R3-R4)≤44.35;0.04≤d3/TTL≤0.10。
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3.46≤f3/f≤-3.12;-11.25≤(R5+R6)/(R5-R6)≤-2.63;0.02≤d5/TTL≤0.06。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8.41≤f3/f≤-3.90;-7.03≤(R5+R6)/(R5-R6)≤-3.29;0.03≤d5/TTL≤0.05。
优选的,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3.46≤f4/f≤5.40;-2.33≤(R7+R8)/(R7-R8)≤3.59;0.04≤d7/TTL≤0.13。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8.41≤f4/f≤4.32;-1.46≤(R7+R8)/(R7-R8)≤2.87;0.07≤d7/TTL≤0.11。
优选的,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25≤f5/f≤0.77;0.48≤(R9+R10)/(R9-R10)≤1.56;0.07≤d9/TTL≤0.23。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40≤f5/f≤0.62;0.77≤(R9+R10)/(R9-R10)≤1.24;0.12≤d9/TTL≤0.18。
优选的,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23.57≤f6/f≤7010.57;-112.14≤(R11+R12)/(R11-R12)≤54.62;0.03≤d11/TTL≤0.22。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14.73≤f6/f≤5608.45;-70.09≤(R11+R12)/(R11-R12)≤43.69;0.05≤d11/TTL≤0.18。
优选的,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第七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12≤f7/f≤-0.30;0.02≤d13/TTL≤0.08。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70≤f7/f≤-0.38;0.04≤d13/TTL≤0.06。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34毫米。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05毫米。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3。
优选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超薄,广角且色像差充分补正,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10。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该摄像光学镜头10包括七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圈S1、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第七透镜L7和像面Si之间可设置有光学过滤片(filter)GF等光学元件。
第一透镜L1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L2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L3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L4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L5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L6为玻璃材质,第七透镜L7为塑料材质。
定义整体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1.51≤f1/f≤2.50,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正屈折力。超过下限规定值时,虽然有利于镜头向超薄化发展,但是第一透镜L1的正屈折力会过强,难以补正像差等问题,同时不利于镜头向广角化发展。相反,超过上限规定值时,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会变过弱,镜头难以向超薄化发展。优选的,满足1.52≤f1/f≤2.31。
定义所述第六透镜L6的折射率为n6,1.70≤n6≤2.20,规定了第六透镜L6的折射率,在此范围内更有利于向超薄化发展,同时利于修正像差。优选的,满足1.79≤n6≤2.20。
定义所述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2.00≤f3/f4≤2.00,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与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的比值,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的,满足-2.01≤f3/f4≤1.50。
定义所述第七透镜L7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3,所述第七透镜L7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4,0.00≤(R13+R14)/(R13-R14)≤10.00,规定了第七透镜L7的形状,在范围外时,随着向超薄广角化发展,很难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的,满足0.26≤(R13+R14)/(R13-R14)≤5.51。
所述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为d11,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0.015≤d11/TTL≤0.200,规定了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的比值,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满足0.039≤d11/TTL≤0.175。
当本发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各透镜的焦距、相关透镜的折射率、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轴上厚度和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以使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高性能,且满足低TTL的设计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
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L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满足下列关系式:-5.79≤(R1+R2)/(R1-R2)≤-1.53,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形状,使得第一透镜能够有效地校正系统球差;优选的,-3.62≤(R1+R2)/(R1-R2)≤-1.92。
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1/TTL≤0.15,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6≤d1/TTL≤0.12。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焦距f2,满足下列关系式:-13.33≤f2/f≤980.98,通过将第二透镜L2的负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的,-8.33≤f2/f≤784.78。
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L2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下列关系式:-25.75≤(R3+R4)/(R3-R4)≤55.43,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范围外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难以补正像差问题。优选的,-16.09≤(R3+R4)/(R3-R4)≤44.35。
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3/TTL≤0.12,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4≤d3/TTL≤0.1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
第三透镜L3焦距f3,以及满足下列关系式:-13.46≤f3/f≤-3.12,有利于系统获得良好的平衡场曲的能力,以有效地提升像质。优选的,-8.41≤f3/f≤-3.90。
第三透镜L3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三透镜L3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下列关系式:-11.25≤(R5+R6)/(R5-R6)≤-2.63,可有效控制第三透镜L3的形状,有利于第三透镜L3成型,并避免因第三透镜L3的表面曲率过大而导致成型不良与应力产生。优选的,-7.03≤(R5+R6)/(R5-R6)≤-3.29。
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5/TTL≤0.06,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3≤d5/TTL≤0.05。
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焦距f4,满足下列关系式:-13.46≤f4/f≤5.40,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的,-8.41≤f4/f≤4.32。
第四透镜L4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四透镜L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下列关系式:-2.33≤(R7+R8)/(R7-R8)≤3.59,规定的是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范围外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很难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的,-1.46≤(R7+R8)/(R7-R8)≤2.87。
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7/TTL≤0.13,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7≤d7/TTL≤0.11。
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屈折力。
第五透镜L5焦距f5,满足下列关系式:0.25≤f5/f≤0.77,对第五透镜L5的限定可有效的使得摄像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优选的,0.40≤f5/f≤0.62。
第五透镜L5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五透镜L5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下列关系式:0.48≤(R9+R10)/(R9-R10)≤1.56,规定的是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外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很难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的,0.77≤(R9+R10)/(R9-R10)≤1.24。
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满足下列关系式:0.07≤d9/TTL≤0.23,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12≤d9/TTL≤0.18。
本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焦距f6,满足下列关系式:-23.57≤f6/f≤7010.57,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的,-14.73≤f6/f≤5608.45。
第六透镜L6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六透镜L6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下列关系式:-112.14≤(R11+R12)/(R11-R12)≤54.62,规定的是第六透镜L6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外时,随着超薄广角化发展,很难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的,-70.09≤(R11+R12)/(R11-R12)≤43.69。
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为d11,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11/TTL≤0.22,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5≤d11/TTL≤0.18。
本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具有负屈折力。
第七透镜L7焦距f7,满足下列关系式:-1.12≤f7/f≤-0.30,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的,-0.70≤f7/f≤-0.38。
第七透镜L7的轴上厚度为d13,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13/TTL≤0.08,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0.04≤d13/TTL≤0.06。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34毫米,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05。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3。大光圈,成像性能好。优选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0。
如此设计,能够使得整体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尽量变短,维持小型化的特性。
下面将用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号如下所示。焦距、轴上距离、曲率半径、轴上厚度、反曲点位置、驻点位置的单位为mm。
TTL:光学长度(第1透镜L1的物侧面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单位为mm;
优选的,所述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所述。
表1、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心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3: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5: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6: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与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
d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3:第七透镜L7的轴上厚度;
d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5:光学过滤片GF的轴上厚度;
d16: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6:第六透镜L6的d线的折射率;
nd7:第七透镜L7的d线的折射率;
ndg:光学过滤片GF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
v7:第七透镜L7的阿贝数;
vg:光学过滤片GF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其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是非球面系数。
IH:像高
y=(x2/R)/[1+{1-(k+1)(x2/R2)}1/2]+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A16x16(1)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上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表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6R1、P6R2分别代表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7R1、P7R2分别代表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表3】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
P1R1 | |||
P1R2 | 1 | 0.845 | |
P2R1 | 2 | 0.595 | 1.115 |
P2R2 | |||
P3R1 | |||
P3R2 | |||
P4R1 | 2 | 0.475 | 1.095 |
P4R2 | 1 | 1.325 | |
P5R1 | |||
P5R2 | 2 | 1.265 | 1.585 |
P6R1 | 1 | 1.885 | |
P6R2 | 1 | 2.035 | |
P7R1 | 2 | 1.465 | 2.465 |
P7R2 | 1 | 0.795 |
【表4】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86nm、588nm和656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88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后出现的表13示出各实例1、2、3中各种数值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如表1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为2.284mm,全视场像高为3.715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44°,广角、超薄,其轴上、轴外色像差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6】
表7、表8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
P1R2 | 1 | 0.605 | ||
P2R1 | 1 | 0.585 | ||
P2R2 | 2 | 0.755 | 1.055 | |
P3R1 | ||||
P3R2 | ||||
P4R1 | 2 | 0.495 | 1.025 | |
P4R2 | 2 | 0.125 | 1.315 | |
P5R1 | 1 | 0.135 | ||
P5R2 | 2 | 1.245 | 1.565 | |
P6R1 | 1 | 1.835 | ||
P6R2 | 1 | 2.015 | ||
P7R1 | 2 | 1.435 | 2.785 | |
P7R2 | 3 | 0.805 | 2.615 | 2.875 |
【表8】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
P1R1 | ||
P1R2 | ||
P2R1 | 1 | 1.075 |
P2R2 | ||
P3R1 | ||
P3R2 | ||
P4R1 | ||
P4R2 | 1 | 0.205 |
P5R1 | 1 | 0.215 |
P5R2 | ||
P6R1 | ||
P6R2 | ||
P7R1 | 1 | 2.155 |
P7R2 | 1 | 3.015 |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86nm、588nm和656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588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如表1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满足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为2.175mm,全视场像高为3.715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2.89°,广角、超薄,其轴上、轴外色像差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表11、表12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955 | ||
P1R2 | 1 | 0.425 | ||
P2R1 | 2 | 0.615 | 0.825 | |
P2R2 | 1 | 0.755 | ||
P3R1 | ||||
P3R2 | 1 | 1.115 | ||
P4R1 | 2 | 0.285 | 1.025 | |
P4R2 | 2 | 0.305 | 1.335 | |
P5R1 | 1 | 0.195 | ||
P5R2 | 2 | 1.315 | 1.605 | |
P6R1 | 1 | 1.765 | ||
P6R2 | 1 | 2.055 | ||
P7R1 | 3 | 0.275 | 1.825 | 2.575 |
P7R2 | 1 | 0.845 |
【表12】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86nm、588nm和656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588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以下表13按照上述条件式列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条件式的数值。显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满足上述的条件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为2.090mm,全视场像高为3.715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5.18°,广角、超薄,其轴上、轴外色像差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表13】
参数及条件式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f | 4.065 | 3.872 | 3.720 |
f1 | 6.188 | 7.207 | 7.885 |
f2 | -27.104 | 2531.931 | 22.418 |
f3 | -25.428 | -18.111 | -25.031 |
f4 | 12.628 | 13.939 | -25.035 |
f5 | 2.073 | 1.943 | 1.917 |
f6 | -47.915 | 18094.454 | 53.194 |
f7 | -1.833 | -1.782 | -2.076 |
Fno | 1.78 | 1.78 | 1.78 |
f3/f4 | -2.01 | -1.30 | 1.00 |
f1/f | 1.52 | 1.86 | 2.12 |
(R13+R14)/(R13-R14) | 0.52 | 0.74 | 1.03 |
d11/TTL | 0.06 | 0.09 | 0.15 |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共包含七片透镜,七片所述透镜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第一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二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为塑料材质,第六透镜为玻璃材质,第七透镜为塑料材质;
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所述第六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3,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4,满足下列关系式:
1.51≤f1/f≤2.50;
1.70≤n6≤2.20;
-2.00≤f3/f4≤2.00;
0.00≤(R13+R14)/(R13-R14)≤10.00;
0.015≤d11/TTL≤0.200;
-7.03≤(R5+R6)/(R5-R6)≤-3.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52≤f1/f≤2.31;
1.79≤n6≤2.20;
-2.01≤f3/f4≤1.50;
0.26≤(R13+R14)/(R13-R14)≤5.51;
0.039≤d11/TTL≤0.1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5.79≤(R1+R2)/(R1-R2)≤-1.53;
0.04≤d1/TTL≤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3.62≤(R1+R2)/(R1-R2)≤-1.92;
0.06≤d1/TTL≤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3.33≤f2/f≤980.98;
-25.75≤(R3+R4)/(R3-R4)≤55.43;
0.03≤d3/TTL≤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8.33≤f2/f≤784.78;
-16.09≤(R3+R4)/(R3-R4)≤44.35;
0.04≤d3/TTL≤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3.46≤f3/f≤-3.12;
0.02≤d5/TTL≤0.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8.41≤f3/f≤-3.90;
0.03≤d5/TTL≤0.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3.46≤f4/f≤5.40;
-2.33≤(R7+R8)/(R7-R8)≤3.59;
0.04≤d7/TTL≤0.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8.41≤f4/f≤4.32;
-1.46≤(R7+R8)/(R7-R8)≤2.87;
0.07≤d7/TTL≤0.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25≤f5/f≤0.77;
0.48≤(R9+R10)/(R9-R10)≤1.56;
0.07≤d9/TTL≤0.2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40≤f5/f≤0.62;
0.77≤(R9+R10)/(R9-R10)≤1.24;
0.12≤d9/TTL≤0.18。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3.57≤f6/f≤7010.57;
-112.14≤(R11+R12)/(R11-R12)≤54.62;
0.03≤d11/TTL≤0.2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4.73≤f6/f≤5608.45;
-70.09≤(R11+R12)/(R11-R12)≤43.69;
0.05≤d11/TTL≤0.18。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为凹面;
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第七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12≤f7/f≤-0.30;
0.02≤d13/TTL≤0.08。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70≤f7/f≤-0.38;
0.04≤d13/TTL≤0.06。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34毫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小于或等于6.05毫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3。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小于或等于1.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14499.XA CN109856768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摄像光学镜头 |
JP2019149184A JP6778464B2 (ja) | 2018-12-27 | 2019-08-15 | 撮像光学レンズ |
PCT/CN2019/108925 WO2020134276A1 (zh) | 2018-12-27 | 2019-09-29 | 摄像光学镜头 |
US16/675,251 US11137579B2 (en) | 2018-12-27 | 2019-11-06 | Camera optical lens comprising seven lenses of +--++--, ++-+++- or ++--++- refractive pow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14499.XA CN109856768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摄像光学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6768A CN109856768A (zh) | 2019-06-07 |
CN109856768B true CN109856768B (zh) | 2020-12-22 |
Family
ID=6689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14499.XA Active CN109856768B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摄像光学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567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78464B2 (ja) * | 2018-12-27 | 2020-11-04 |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光学レンズ |
CN110346903B (zh) * | 2019-06-29 | 2021-09-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01B (zh) * | 2019-06-29 | 2021-09-21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412732B (zh) * | 2019-06-29 | 2021-12-14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0346902B (zh) * | 2019-06-29 | 2021-09-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67348B2 (ja) * | 2013-09-11 | 2017-07-26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CN107015347B (zh) * | 2017-06-08 | 2019-06-1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07621681B (zh) * | 2017-09-15 | 2023-05-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7436481B (zh) * | 2017-09-20 | 2020-04-0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透镜组 |
CN207181799U (zh) * | 2017-09-27 | 2018-04-0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透镜组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11614499.XA patent/CN10985676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6768A (zh) | 2019-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2835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363186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36318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5676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779723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2835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76172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3971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28351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5678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2835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36318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5676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415146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851965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794248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39721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34690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3972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3972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5676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2835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5677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83972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0914354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1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