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7222A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7222A
CN109847222A CN201811452901.9A CN201811452901A CN109847222A CN 109847222 A CN109847222 A CN 109847222A CN 201811452901 A CN201811452901 A CN 201811452901A CN 109847222 A CN109847222 A CN 109847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wearable device
smoke
fall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29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4529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7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7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7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烟雾探测传感器,烟雾吸附装置,控制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壳体上与烟雾吸附装置的空气流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烟雾探测传感器,烟雾吸附装置,以及报警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烟雾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烟雾吸附装置工作,并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远离危险或采取防护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吸烟有危害,不仅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被动吸烟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人,患病和致癌的概率增加。如何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积极做好健康防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能够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控制吸附和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烟雾,并进行报警提示用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烟雾探测传感器,烟雾吸附装置,控制单元以及报警单元,
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烟雾吸附装置的空气流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
所述烟雾探测传感器,所述烟雾吸附装置,以及所述报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烟雾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烟雾吸附装置工作,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方法包括:
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
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与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通过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烟雾吸附装置工作吸附和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提醒用户远离当前环境或采取防护措施,对于不能忍受烟味的人群尤其是妇女和儿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另外,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可佩戴的特点,从而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烟雾检测和吸附,简单易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烟雾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下的防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未佩戴状态下的防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健康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在于:吸烟有害健康,针对吸烟的危害,利用可穿戴设备随身佩戴的特点,随时随地对环境中的烟雾进行探测,并在烟雾浓度达到阈值时开启防护和报警,提醒人们保护健康。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框图,参见图1,可穿戴设备100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烟雾探测传感器101,烟雾吸附装置103,控制单元102以及报警单元104,
壳体上与烟雾吸附装置的空气流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通孔的设计方便烟雾吸附装置吸附和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也方便了对烟雾吸附装置中的过滤网进行更换。
烟雾探测传感器101,烟雾吸附装置103,以及报警单元104均与控制单元102连接;
烟雾探测传感器101,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102;
控制单元102,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烟雾吸附装置103工作,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104进行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烟雾吸附装置可以包括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道的外壳,以及设置在通道内的旋转马达,旋转马达与控制单元连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网状过滤元件,外壳上的外圈卡盖将网状过滤元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卡扣扣住外圈卡盖。这里的网状过滤元件例如过滤碳网,通过设置空气流通通道,经入口吸入空气并使用过滤活性碳网(实践中可以多次取换,以保证过滤效果)过滤掉空气中的烟雾中的有害气体,经出口输出干净、清新的空气,从而降低和避免香烟对用户健康的伤害。
考虑到香烟的危害以及被动吸烟的多发性,本实施例中的烟雾探测器优选地为香烟烟雾探测器;相应的,烟雾吸附装置为尼古丁吸附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烟雾探测器也可以为探测其他烟雾的对应探测器,其他烟雾比如失火现场的烟雾、喷洒农药的烟雾、机动车尾气形成的烟雾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精确的进行报警并提醒当前环境中烟雾的危害程度,本实施例的报警单元包括指示不同报警级别的报警器,各报警级别与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对应。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多个浓度阈值范围,各浓度阈值范围的边界值可以重合,并呈现递增或递减趋势。比如,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为大于5毫克每立方(ug/m3),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为大于1毫克每立方(ug/m3),第三个浓度阈值范围为大于0.1毫克每立方(ug/m3),其中边界值5、1、0.1呈递减,以指示空气中浓度逐渐减少的趋势,可以理解,数值5,1和0.1仅用作举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定阈值以及阈值范围,对此不做限制。
与前述报警单元可以实现不同报警级别的报警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尼古丁吸附装置具有指示吸附程度不同的多个工作状态,各工作状态与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对应。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报警器报警,并控制尼古丁吸附装置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
比如,尼古丁吸附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为高吸附程度,第二工作状态为中吸附程度,第三工作状态为低吸附程度。通过设置尼古丁吸附装置不同的工作状态应对空气中不同浓度的烟雾,节省系统功耗并提高吸附的效率。
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一般会佩戴在用户身上,但不排除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放在包里、桌位上等未佩戴的情况,为了提供全面的检测和防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内设有佩戴检测传感器,佩戴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佩戴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得到佩戴检测结果,将佩戴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报警单元中与佩戴检测结果适配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比如,控制单元用于当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控制报警单元中的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当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控制报警单元中的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这样,当用户佩戴了可穿戴设备时,通过振动这种报警方式进行报警,更及时有效提醒用户。而当用户未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由于可穿戴设备与用户的距离可能较远,这时采用灯光报警比振动方式效果更佳。
具体到灯光报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单元包括指示不同报警级别的多个灯光报警器,其中灯光报警器的发光颜色不同,发光颜色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灯光报警器报警。
接上例,浓度阈值范围包括三个,分别为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5毫克每立方(ug/m3),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1毫克每立方(ug/m3),第三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0.1毫克每立方(ug/m3)。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的当前浓度值为4ug/m3,经过比较,落入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则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为落入的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查找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报警单元,比如黄灯报警器,则控制单元控制黄灯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醒用户当前环境中香烟浓度对人体有伤害,请尽快离开或采取防护措施等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单元也可以包括一个振动报警器,振动传感器的不同的振动频率指示不同报警级别;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振动报警器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振动频率振动。
接上例,浓度阈值范围包括三个,分别为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5毫克每立方(ug/m3),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1毫克每立方(ug/m3),第三个浓度阈值范围:大于0.1毫克每立方(ug/m3)。如果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的当前浓度值为15ug/m3,经过比较,落入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则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为落入的第二个浓度阈值范围,查找第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振动报警器的振动频率,比如15Hz,则控制单元控制振动报警器按照15Hz的频率振动进行报警。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针对室内环境(比如饭店、公交车上、火车上)有人吸烟,当检测的尼古丁浓度达到阈值时,开启可穿戴设备上的防护功能,比如开启香烟烟雾吸附装置,进行过滤吸收尼古丁,该功能简单易用,非常方便,对于不能忍受烟味的人群,尤其是妇女和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
下面以耳机这种可穿戴设备为例对可穿戴设备的健康防护功能进行重点说明。当然,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不限于耳机,还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耳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三个灯光报警器,分别为201,202和203,三个灯光报警器的发光颜色不同以指示不同的报警级别,比如,201为红灯,202为黄灯,203为绿灯。红灯指示报警级别最高,对应的香烟浓度最高;黄灯表示报警级别次之,对应的香烟浓度次之;绿灯表示报警级别最低,对应的香烟浓度最低。注:发光颜色应当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不限于前述红色,黄色,绿色。
壳体内还设置烟雾探测传感器204,佩戴检测传感器205,振动报警器206,以及烟雾吸附装置;结合图3,烟雾吸附装置包括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道的外壳,以及设置在通道内的旋转马达207,旋转马达207与控制单元连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网状过滤元件,外壳上的外圈卡盖208(出入口各一个)将网状过滤元件固定在外壳上,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209,卡扣209扣住外圈卡盖208。安装时,打开外圈卡盖208,将活性碳网装在外壳的周圈位置,然后盖上外圈卡盖,扣上卡扣。一个实施例中,网状过滤元件为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网的成本低廉并且可更换。旋转马达的设计加速了空气流通,提高空气过滤的效果。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佩戴状态下的防护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未佩戴状态下的防护流程图,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的耳机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4,流程开始,执行步骤S401。
步骤S401,检测是否佩戴,是则执行步骤S403,否则执行步骤S402,未佩戴流程(具体见图5)。
本实施例中通过耳机上的佩戴检测传感器205检测耳机是否佩戴上,这里的佩戴检测传感器205例如是红外检测传感器,利用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佩戴,如果佩戴则执行步骤S403,如果未佩戴则执行未佩戴的流程,而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佩戴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过多说明。
步骤S403,检测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
具体的,通过耳机中的烟雾探测传感器204,检测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现有技术有各种烟雾检测器或烟雾检测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空气中烟雾浓度,因此,烟雾检测传感器检测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4,是否浓度>5ug/m3,是则执行步骤S405,否则执行步骤S406;
耳机中的控制单元判断烟雾探测传感器204检测到的浓度值是否大于阈值5毫克每立方米,如果大于5毫克每立方米则表明浓度大,需要较高的报警级别,所以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05,振动报警器以1Hz的频率振动,旋转马达高速转动;
这里,耳机中控制单元控制振动报警器206以1Hz(仅用作示例)的频率振动提醒用户,同时控制烟雾吸附装置的旋转马达207高速转动,比如以15Hz的频率转动。
步骤S406,是否浓度>1ug/m3,是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4;
如果控制单元判断当前的浓度值不大于阈值5毫克每立方米,即,小于或等于5毫克每立方米,则可以进一步的判断浓度值是否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是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7,振动报警器以0.1Hz的频率振动,旋转马达以中速转动;
如果浓度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则说明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还是比较高的,可以进行振动提醒并进行过滤。这里控制振动报警器以0.1Hz的频率振动提醒用户,旋转马达以中速(比如5Hz)转动以加快空气流通和过滤。
步骤S408,是否浓度<0.1ug/m3,是则执行步骤S410,旋转马达停止转动,否则,执行步骤S409;
如果浓度不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则可以继续监测和判断浓度值是否小于0.1毫克每立方米,如果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0.1毫克每立方米则执行步骤S409中的过滤步骤。如果小于0.1毫克每立方米则表明空气中的尼古丁浓度极少,可以认为对健康构不成威胁,从而停止振动并且旋转马达停止工作,以节省功耗。
步骤S409,振动报警器停止振动,旋转马达以低速转动。
在本步骤中由于浓度大于阈值0.1毫克每立方米,则说明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已经很少,为了避免频繁提醒给用户的打扰,本实施例的耳机可以开启静默模式,即,仅控制旋转马达以低速(比如1Hz)转动以加快空气流通和过滤。
至此,流程结束。
与前述图4中的过程相似,本实施例在用户未佩戴耳机时也可以执行健康防护,具体的参见图5,流程开始,执行步骤S501。
步骤S501,检测是否佩戴,是则执行步骤S502,否则执行步骤S503,佩戴流程(具体见图4)。
如前述,这里通过耳机上的佩戴检测传感器205检测耳机是否佩戴上,佩戴检测传感器205例如是红外检测传感器,如果佩戴则执行步骤S502(对应图4),如果未佩戴则执行步骤S503。
步骤S503,检测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
本步骤中,通过耳机上的烟雾探测传感器204检测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
步骤S504,是否浓度>5ug/m3,是则执行步骤S505,否则执行步骤S506;
这里是耳机的控制单元判断当前的浓度值是否大于阈值5毫克每立方米,如果大于则执行步骤S505中的报警提醒和过滤,如果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5毫克每立方米,则可以进一步的判断浓度值是否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
步骤S505,红灯闪烁,旋转马达高速转动;
耳机的控制单元判断烟雾探测传感器204检测到的浓度值大于阈值5毫克每立方米,表明浓度大,需要较高的报警级别,所以控制红灯(对应最高报警级别)闪烁提醒用户远离危险,同时控制旋转马达高速(比如15Hz)转动加快空气流通和过滤。
步骤S506,是否浓度>1ug/m3,是则,执行步骤S507,否则执行步骤S504;
控制单元判断当前的浓度值不大于阈值5毫克每立方米时进一步的判断浓度值是否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是则执行步骤S507。
步骤S507,黄灯闪烁,旋转马达以中速转动;
如果浓度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则说明空气中尼古丁的浓度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进行报警提醒并进行过滤。这里控制黄灯闪烁提醒用户,并控制旋转马达以中速(比如5Hz)转动以加快过滤。
步骤S508,是否浓度<0.1ug/m3,是则执行步骤S510,绿灯停止闪烁,否则,执行步骤S509;
如果耳机判断浓度不大于阈值1毫克每立方米,则可以进一步监测和判断浓度值是否小于0.1毫克每立方米,如果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0.1毫克每立方米,则继续执行步骤S509中的报警和过滤步骤。如果小于0.1毫克每立方米则表明空气中的尼古丁浓度极少,可以认为对健康构不成威胁,从而停止绿灯闪烁并且旋转马达停止工作,以节省功耗。
步骤S509,绿灯闪烁,旋转马达以低速转动。
由于浓度仍大于阈值0.1毫克每立方米,有报警和过滤的必要,所以在本步骤中控制绿灯闪烁,并控制旋转马达以低速(比如1Hz)转动以加快空气流通和过滤。
至此,流程结束。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即佩戴),然后根据佩戴或不佩戴采取不同的报警提示,给人更直观,效果更佳。同时实现吸收尼古丁的功能,方便清理环境中的空气,对妇女和儿童远离被动吸烟的危害起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基于前述的可穿戴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健康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601,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
步骤S602,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与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步骤S603,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烟雾浓度为香烟烟雾浓度;吸附空气中的烟雾为吸附空气中的尼古丁;步骤S603具体包括: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尼古丁吸附装置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工作状态吸附空气中的尼古丁,并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报警单元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报警。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人体健康防护方法还包括: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得到佩戴检测结果;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与所述佩戴检测结果适配的报警器进行报警;当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控制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当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控制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报警单元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报警包括: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与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其中不同灯光报警器的发光颜色指示不同的报警级别,发光颜色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或,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振动报警器,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振动频率振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不同的振动频率指示不同报警级别。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可穿戴设备,所以有关人体健康防护方法的各步骤的举例解释说明和前述可穿戴设备中各部件的功能的解释说明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及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健康防护方法,通过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与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从而能够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对用户远离烟雾尤其是香烟烟雾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防护,适合大规模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正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烟雾探测传感器,烟雾吸附装置,控制单元以及报警单元,
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烟雾吸附装置的空气流通通道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
所述烟雾探测传感器,所述烟雾吸附装置,以及所述报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烟雾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烟雾吸附装置工作,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指示不同报警级别的报警器,各报警级别与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对应;
所述烟雾探测器为香烟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吸附装置为尼古丁吸附装置;
所述尼古丁吸附装置具有指示吸附程度不同的多个工作状态,各工作状态与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相对应;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报警器报警,并控制所述尼古丁吸附装置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佩戴检测传感器,所述佩戴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佩戴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得到佩戴检测结果,将所述佩戴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中与所述佩戴检测结果适配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中的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当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中的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指示不同报警级别的多个灯光报警器,其中灯光报警器的发光颜色不同,发光颜色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灯光报警器报警;
或,所述报警单元包括一个振动报警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不同的振动频率指示不同报警级别;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中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振动报警器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振动频率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吸附装置包括: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道的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旋转马达,
所述旋转马达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网状过滤元件,所述外壳上的外圈卡盖将网状过滤元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卡扣扣住所述外圈卡盖。
7.一种人体健康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方法包括:
探测室内空气中的烟雾浓度;
将探测得到的烟雾浓度值与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吸附空气中的烟雾并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浓度为香烟烟雾浓度;所述吸附空气中的烟雾为吸附空气中的尼古丁;
所述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吸附空气中的尼古丁并进行报警包括:
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多个浓度阈值范围的其中一个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尼古丁吸附装置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工作状态吸附空气中的尼古丁,并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报警单元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得到佩戴检测结果;
当烟雾浓度值落入预设的浓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与所述佩戴检测结果适配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控制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控制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报警单元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进行报警包括:
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与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灯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其中不同灯光报警器的发光颜色指示不同的报警级别,发光颜色包括红色、黄色和绿色;
或,控制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振动报警器,按照落入的浓度阈值范围对应的振动频率振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不同的振动频率指示不同报警级别。
CN201811452901.9A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Pending CN109847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2901.9A CN109847222A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2901.9A CN109847222A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7222A true CN109847222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2901.9A Pending CN109847222A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72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295A (zh) * 2020-06-10 2020-09-08 方建民 一种逃生帐篷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1312A3 (fr) * 1993-02-09 1994-08-12 Elicent Spa Appareil automatique d'aération des locaux en présence de fumée.
US20090109042A1 (en) * 2007-10-03 2009-04-30 King Saud University Smoke monitor
CN104167082A (zh) * 2013-05-15 2014-11-26 光明理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瓦斯警报装置
CN204637804U (zh) * 2015-04-11 2015-09-16 北京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手烟烟雾净化设备
CN105183164A (zh) * 2015-09-11 2015-12-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提醒装置以及方法
CN206683173U (zh) * 2016-12-16 2017-11-28 广东金墩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吸烟区抽气过滤环保装置
CN10763142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绵阳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烟雾预警提示的空气净化方法
CN207164960U (zh) * 2017-08-15 2018-03-30 福建分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吸烟监测系统
CN207181973U (zh) * 2017-06-26 2018-04-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08510699A (zh) * 2018-04-26 2018-09-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穿戴式设备的烟雾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1312A3 (fr) * 1993-02-09 1994-08-12 Elicent Spa Appareil automatique d'aération des locaux en présence de fumée.
US20090109042A1 (en) * 2007-10-03 2009-04-30 King Saud University Smoke monitor
CN104167082A (zh) * 2013-05-15 2014-11-26 光明理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瓦斯警报装置
CN204637804U (zh) * 2015-04-11 2015-09-16 北京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手烟烟雾净化设备
CN105183164A (zh) * 2015-09-11 2015-12-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提醒装置以及方法
CN206683173U (zh) * 2016-12-16 2017-11-28 广东金墩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吸烟区抽气过滤环保装置
CN207181973U (zh) * 2017-06-26 2018-04-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207164960U (zh) * 2017-08-15 2018-03-30 福建分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吸烟监测系统
CN10763142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绵阳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烟雾预警提示的空气净化方法
CN108510699A (zh) * 2018-04-26 2018-09-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穿戴式设备的烟雾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295A (zh) * 2020-06-10 2020-09-08 方建民 一种逃生帐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0144B1 (ko) 에어커튼을 이용한 유해물질 차단형 보건 마스크
US10765145B2 (en) E-cigarettes, E-cigars, vape-device public safety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s
KR101940383B1 (ko) 턱 움직임이 용이한 보건 마스크
CN107530563B (zh) 用于空气过滤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KR101242608B1 (ko) 휴대용 공기 여과기
CN201227568Y (zh) 便携式微型空气清新器
CN104922822A (zh) 一种口罩
WO2015140776A1 (en) Smart, personal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JP2018504159A (ja) 空気送出用のウェラブルデバイス
CN204329221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
Khayan et al. Active carbon respiratory masks as the adsorbent of toxic gases in ambient air
CA27154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US20210289851A1 (en) Personal Air Filtration System with Smart App
CN10984722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人体健康防护方法
US20230028200A1 (en) Device Providing Filtered Air for a User
CN203355162U (zh) 空气净化面罩
CN108490995A (zh)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监控系统
KR102104676B1 (ko) 실시간 미세먼지 농도에 기초하여 동작 가능한 팬을 갖는 발광 마스크
CN206786966U (zh) 过滤pm2.5的超静音新风机
CN206026901U (zh) 一种多功能防毒面具
CN204364700U (zh) 一种带有通话功能的呼吸器
KR101641635B1 (ko) 가스 정화 장치
CN205598453U (zh) 一种口罩
CN203575651U (zh) 二手烟过滤器
KR101660122B1 (ko) 흡연 조절 장치, 흡연 조절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