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392A -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392A
CN109843392A CN201680088069.1A CN201680088069A CN109843392A CN 109843392 A CN109843392 A CN 109843392A CN 201680088069 A CN201680088069 A CN 201680088069A CN 109843392 A CN109843392 A CN 109843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frame
trampoline
toy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0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本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00Apparatus for jumping
    • A63B5/11Trampo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 A63G31/007Amusement arrangements involving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4/00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 E04H4/0018Easily movable or transportable swimming pools
    • E04H4/0056Easily movable or transportable swimming pools with a framework combined with a water retaining ba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10/00Space saving
    • A63B2210/50Size reducing arrangements for stowing or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该当前公开的主题涉及一种双向玩具,该双向玩具被配置为用作蹦床,并且在翻转所述双向玩具时,还被用于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该玩具至少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多个支腿,该支腿被配置为从基底表面升高蹦床;弹跳垫,其被配置为允许将玩具用作蹦床;以及环绕构件,其被配置为被附接于支腿,以产生限定区域以用于该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当前公开的主题涉及一种具有蹦床用法和非蹦床用法的双向装置
背景
在US 6,071,213中公开了当前公开的主题所涉及的双向装置的一个示例,该装置是蹦床的形式,当翻转时,其可以被用作游泳池。
总体描述
当前公开主题当前公开的主题涉及一种双向装置,其被配置且可操作用以改变形式,并且在附接/分离手柄(如果是连接的)以及将该装置倒置时用作蹦床和围栏类装置、球池、水池及类似物中的至少一种,以下将对此详细描述。为了描述的简单,下文中对关于游戏围栏的所有参考,加以必要的修正,还应用于该装置的在相同的方向上的除蹦床形式之外的任何其他功能形式。本文所述的“双向装置”在下文中也可以被称为“多功能蹦床”,也被称为“多功能”或者“双向”玩具,因此这些术语在下文中可互换使用,并且它们都表示相同的意思。
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双向装置,至少在装置组装时具有任何适当形状的框架、连接到其上的多个支腿、由框架保持的弹跳垫以及由支腿保持的环绕构件。特别地,蹦床的框架可以具有任何多边形形状,具有圆拱形或平滑的顶点,比如,例如六边形、八边形、五边形或正方形,或者它可以具有连续弯曲的形状(比如,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当蹦床框架是多边形时,支腿的数量对应于蹦床框架形状中的顶点的数量。当蹦床框架形状连续弯曲时,支腿的数量可以是任何一个,只要它不少于三个。
特别地,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装置,在其组装时至少包括:
-框架;
-附接于框架的弹跳垫;
-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具有与框架相关联的近端和与框架间隔开的远端,以便当支腿的远端与基底表面接触并由基底表面支撑时,能够保持框架从水平基底表面升高,以将装置用作蹦床;以及
-附接于所述支腿中的每个的环绕构件,用于当装置处于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并且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且其远端与基底表面间隔开的位置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装置的非蹦床功能。
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装置,该双向装置被配置和可操作以用作蹦床,并进一步用作以下非蹦床用法中的至少一种:游戏围栏、水池和球池,该装置在组装时至少包括:
a.框架;
b.附接于框架的弹跳垫;
c.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具有连接到框架的近端和与框架间隔开的远端,以便当支腿的远端与基底表面接触并由基底表面支撑时,能够保持框架从水平基底表面升高,以将装置用作蹦床;以及
d.附接到支腿的环绕构件,用于当装置处于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并且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且其远端与基底表面间隔开的位置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装置的非蹦床功能,当装置被用作蹦床时,环绕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其重量朝向框架向下塌陷,以暴露以用于观察弹跳垫和框架下面的至少大部分空间。
通过将支腿置于非操作状态,该装置可以是可折叠的。例如,支腿可以各自构成支腿组件的一部分,该支腿组件被配置成当框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允许支腿处于大致竖直的状态以执行装置的蹦床或非蹦床功能,并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以允许装置被折叠成紧凑的形式,该紧凑的形式适于存储装置以及将装置从制造厂运送到商店,并且还适于将装置从商店运送到买方住宅。可选地,当需要时,例如为了存储或运输的目的,支腿可以从框架上拆卸下来。
当在家中不使用玩具并且应该存储玩具时,将装置简单并快速地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是更有利的。装置被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的能力允许家中保持整洁,并为其他目的和物品腾出空间。当装置几乎被完全组装时(如果手柄是连接的,仅用于蹦床的手柄应被分离(可选特征)),装置转换成紧凑形式是可以实现的,以确保装置用于玩耍时简单并即时的重新布置,使成人为使用装置做准备时参与最少、最少费力。
本文提供的新型的多功能蹦床被配置且可操作以便以组装的形式出售给最终用户,因此使用者应该仅仅将装置设置在希望的功能位置,并且当装置被用作蹦床时,如果他期望则卡入手柄。多功能蹦床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尺寸,以允许购买者根据他可用的空间进行选择。
在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折叠式蹦床可由成年人在家中或健身房中使用。
当前公开的主题在其它方面涉及与环绕构件与支腿和/或支腿与框架和/或蹦床弹跳垫与框架的连接有关的多个特征。与后一种连接相关的这些方面之一是与弹跳垫的暴露给用户的其中心区域分离的可选屏障,所有参与弹跳垫与框架的连接的元件都被隐藏起来,以防止用户接近这些元件。根据该方面,蹦床可包括:
a.有支腿的框架;
b.弹跳垫,其具有中心区域和连接到框架的外围区域,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在结合区域处会合;
c.盖,其至少在蹦床的俯视图中,用盖框架部分覆盖框架,并用盖外围部分覆盖弹跳垫的外围区域;以及
d.屏障,其在其一端处固定到弹跳垫的结合区域,且在其另一端处在其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之间的结合的区域处固定到所述盖。
另一方面是一种可选的新型的钩子,其被配置且可操作以通过缠绕到框架上的弹力绳,在蹦床弹跳垫和蹦床的实心框架之间提供快速且可靠的连接。钩子可以被设计成以下方式:绳子进出钩子的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将钩子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最小化,以避免弹跳时绳子可能发生的任何损坏。特别地,钩子被配置为用于保持松紧绳,其中最小的摩擦力施加在松紧绳上以用于防止使用时所述松紧绳可能发生的损坏,所述钩子包括:上部区域、底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其中上部区域具有用于将绳子保持在上部区域下方的鞍形形状,底部区域用于将所述钩子缝合到要连接的织物,中部区域被配置成连接在上部区域和底部区域之间,并在所述区域之间提供额外的长度,以允许将所述钩子方便地缝制到织物并进一步允许将绳子方便地穿过去。可选地,所述松紧绳进入所述钩子和离开所述钩子的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在30度至70度的范围之间。
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其他方面在本申请的详述部分中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定义。
附图简述
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说明性示例。在图中,在多于一个图中出现的相同的结构、元件或部分通常在它们出现的所有图中以相同的数字标记。图中示出的部件以及特征的尺寸通常出于陈述的方便性和清晰性来选择,并且不一定按照比例显示。所提供的图中的许多图是示意图的形式,并且,因此,为了说明的清楚,可以大大简化或不缩放地画出某些元件。这些图不旨在用于生成图纸。
附图列出如下:
图1A是依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个示例的双向玩具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B是图1所示的双向玩具在蹦床形式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C是图1所示的双向玩具在游戏围栏形式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D是类似于图1A所示的双向玩具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其处于允许将玩具用作帐篷的形式;
图1E和1F分别是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示例的蹦床和游戏围栏类形式的双向玩具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G和1H分别是根据当前公开主题的进一步示例的蹦床和游戏围栏形式的双向装置的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2A和2B分别是图1A至1D的双向玩具的实心框架的局部示意性等距视图,该实心框架处于图1B所示玩具的蹦床形式中使用的打开状态,以及处于例如当存储玩具时使用的折叠形式;
图3A和3B分别是图1A至1D中所示的双向玩具的处于紧凑折叠形式的当折叠时有其环绕构件和折叠时没有环绕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依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示例的图1A-1C所图示的双向玩具的支腿组件的示意性分解视图;
图5A和5B是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示例的图4所图示的双向玩具的支腿组件在打开形式(图5A)和在折叠形式(图5B)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6A是新型钩子的示意图,其被配置且可操作以根据当前公开主题的进一步示例在双向玩具的弹跳垫和框架之间提供快速且可靠的连接;
图6B是展示在双向玩具内使用图6A的新型钩子的示意性近视图,该钩子用于经由弹力绳将弹跳垫连接到框架;
图6C是弹力绳进出图6B所图示的钩子的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的示意图;
图7A是具有可拆卸手柄的框架的局部侧视图,其可用于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示例的双向玩具中;
图7B是手柄到框架的附接区域和覆盖连接基底的横截面图;
图7C是处于手柄的连接区域处的框架的近视图;
图8A至8G示出了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示例的双向玩具,其与PCT/IL2016/050059的图1A至3B中所示的相同;
图9A和9B分别是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示例的蹦床和非蹦床形式的双向玩具的局部示意性等距视图;
图10是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又一示例的双向玩具的局部示意性横截面图;以及
图11是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可用于双向玩具中的支腿组件的示意性等距视图,其中在支腿未被覆盖的顶部区域中形成有空间。
实施方案详述
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根据上文提到的方面的新型多功能蹦床的各个方面。出于解释的目的,具体的构造和细节被陈述以便提供对当前公开主题的彻底理解。
尽管本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在单个实施方案的背景下进行描述,但这些特征还可以单独地提供或者以任何合适的组合提供。相反地,尽管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在分开的实施方案的背景下描述本公开,但也可以在单一的实施方案中实施本公开。此外,应该理解,本公开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或实践,且本公开可以在除了本文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之外的实施方案中实施。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呈现的描述、示例和材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
用于指示相对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右”和“左”、“上”和“下”、“顶”和“底”、“水平”和“竖直”、“较高”和“较低”及类似词语也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
新型的多功能蹦床可以通过释放手柄(如果连接)并将蹦床倒置而容易地转换成游戏围栏、婴儿床、球池及类似物。
此外,即使没有如上所述的转换,多功能蹦床也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用作具有低平面顶部的帐篷,例如,当环绕构件是透明时。
本文提供的多功能蹦床可以以组装的形式输送到最终用户,因此,减少了参与蹦床的不同部件的组装、适当地拉伸弹跳网并且经由合适的绳子将弹跳网连接到蹦床的框架的需要,该过程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可能不容易。
当前公开主题的蹦床的多功能性允许用户不仅节省用于购买单一功能产品的资金,而且还节省了用户通常有限的宝贵空间,并且有助于创造一个平静、整洁的环境。
本文提供的多功能蹦床进一步配置成几乎完全地折叠成紧凑形式,这一特征允许在将玩具从制造商运送到商店时大量节省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了产品到达购买者的家的最后目的地的输送链。折叠的紧凑形式使玩具方便地输送并节省成本。此外,它可以插入到任何常规的家庭交通工具中,以便在购买后从商店输送。
此外,当玩具不使用时将玩具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的能力允许在家中方便的存储,因为折叠形式的玩具占据的空间被最小化,并且可以将玩具容易地推到床下或靠近墙壁定位,这种方式允许在家庭或院子里的活动区域内的敞开空间。
当玩具完全组装时,可以进行将玩具从打开形式转换成紧凑的折叠形式,并且处理玩具的成人所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是拆下支撑手柄,如果蹦床包括手柄并且这样的手柄被连接的话。该机构允许从折叠形式简单地转换成打开形式,并且反之亦然,下面将参考图4-5详细描述该机构。
因此,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的双向玩具,其被配置且可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将所述双向玩具倒置时,其还用作以下其他用法中的至少一个:游戏围栏、水池和球池,该玩具在组装时包括:
a.具有多个支腿连接区域的框架;
b.相应的多个支腿组件,每个支腿组件与一个支腿连接区域相关联,并且包括支腿,该支腿可以被置于非操作状态,以允许将玩具折叠成紧凑的扁平形式,并且可以被置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支腿被定向成允许将框架从基底表面升高,以将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用作所述其它用法中的至少一种时,支腿用作将环绕构件套到其上的基础,环绕构件用于产生限定区域。
c.安装于框架的弹跳垫,其被配置成允许将所述玩具用作蹦床;以及
d.环绕构件,其被配置为附接于所述支腿,用于当玩具被定位成使得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并且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玩具的非蹦床功能,环绕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玩具被用作蹦床时,由于其重量而朝向所述框架向下塌陷,以暴露从以用于观察所述蹦床垫和所述框架之间的至少大部分空间。
折叠式双向玩具还可以包括可拆卸的手柄,该手柄配置为当将玩具作为蹦床使用时附接于所述框架,并且当用上面列出的所述用法的任何一种反方向使用玩具时,该手柄配置为从该玩具上分离。
支腿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支腿,该支腿具有支腿近端、支腿远端和其间的支腿主体,该支腿近端与框架接合构件相关联,该框架接合构件在支腿连接区域中的一个处将支腿连接到框架,并且支腿组件还包括支腿折叠机构,该支腿折叠机构配置为:
-将支腿牢固地保持在其竖直位置,以允许所有支腿升高框架并将其牢固地保持在这样的升高状态,以将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玩具被定位成使得框架处于其邻近基底表面或在基底表面上的其降低状态时,允许所有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从而实现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允许支腿处于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支腿从框架向内延伸,从而允许玩具折叠成紧凑的扁平形式。
每个支腿组件的框架接合构件可包括附接于框架并容纳支腿折叠机构的外壳。
外壳可以与框架整体形成。可选地,外壳可以被配置为附接于框架。为此,外壳可以具有装配在玩具框架上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支腿折叠机构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包括具有释放触发按钮的锁定装置以及销,所述锁定装置允许支腿从相对于玩具框架的竖直位置向玩具中心折叠到水平、平坦位置,所述销被配置为允许支腿向上和向下运动,以便允许所述支腿折叠。支腿可以具有包括其近端的狭窄上部部分,其适合于将所述锁定装置插入其中,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销穿过其中插入的专用孔,支腿的所述狭窄上部部分连同所述锁定装置和销都插入到所述外壳中;其中,为了将所述玩具转换成折叠的扁平形式,所述支腿中的每个从其竖直位置(下文中也可称为“打开”位置)转向其水平位置(下文中也可称为“折叠”位置)。
通过按压锁定装置的所述释放触发按钮、将支腿从所述外壳拉出且然后将支腿向内朝向所述弹跳垫的中心折叠,可以实现双向玩具的每个支腿的折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弹跳垫可包括多个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经由松紧绳将弹跳垫连接到所述框架。优选地,连接装置是钩子,该钩子配置成保持所述松紧绳,其中最小的摩擦力施加在松紧绳上,以避免在使用时所述松紧绳的损坏。
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松紧绳进入所述钩子和离开所述钩子的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可在30度至70度的范围内,以防止绳子可能发生的损坏。
因此,依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的双向玩具,其被配置且可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将所述双向玩具倒置时,其还用作以下用法中的至少一个: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该玩具包括:
a.界定蹦床平面并具有n个支腿连接区域的框架;
b.n个支腿组件,每个组件具有支腿,该支腿具有支腿近端、支腿远端和其间的支腿主体,支腿近端与框架接合构件相关联,框架接合构件在支腿连接区域中的一个处将支腿连接到框架,并且支腿组件还具有支腿折叠机构,支腿折叠机构被配置为:
-将支腿牢固地保持在其竖直位置,其中支腿的远端与蹦床平面和其它支腿的远端最大程度地隔开,以允许所有支腿升高框架并将其牢固地保持在这样的升高状态,以将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玩具翻转且框架处于其降低状态时,允许所有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从而实现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允许支腿处于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支腿的远端与蹦床平面和其它支腿的远端间隔最小程度,从而允许玩具折叠成紧凑的扁平形式;
c.由框架牢固地保持的弹跳垫,以便当框架处于升高状态时,允许将该垫用作蹦床;以及
d.具有侧壁的环绕构件,侧壁至少沿其高度的一部分在n个拐角处会合,每个拐角被配置为附接于支腿中的一个,以在装置被定位成使得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且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且支腿的远端与基底表面隔开时,使环绕构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装置的非蹦床功能,当装置被用作蹦床时,环绕构件被配置成通过其重量朝向所述水平基底表面向下折叠,以露出所述弹跳垫下面的空间以用于观察。
支腿远端和支腿主体可以不永久地固定到任何其它支腿组件或框架上。
环绕构件可由织物或任何其它可拉伸的柔性材料制成。在当前公开主题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绕构件可包括与多个支腿组件对应的多个套筒,每个套筒被配置为穿到对应的支腿上以在玩具内获得限定围栏区域。
当环绕构件形成有在拐角处至少沿着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的侧壁时,它还可以包括套筒,每个套筒沿着其相应的拐角延伸并从拐角向外突出。拐角的数量和壁在拐角之间的长度分别对应于支腿的数量和支腿之间的间距。
环绕构件可被配置为仅沿着所述弹跳垫的外围延伸,留下其底侧的剩余部分被环绕构件环绕,以用作所述游戏围栏和/或球池的底部。
环绕构件的每个拐角可以具有远拐角端,当环绕构件被附接于支腿中的一个时,远拐角端在邻近支腿远端的其固定位置处固定于支腿。
环绕构件的每个拐角还可以具有设置有围绕元件的近拐角端,以自由环绕支腿,从而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支腿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玩具被定向用于非蹦床用法时由此获得的,其中近拐角端与远拐角端间隔最大程度,所述第二位置为玩具被定向用于蹦床用法时由近拐角端获得的,其中所述近拐角端被设置在靠近远拐角端处,即与远拐角端间隔最小程度以露出所述弹跳垫下方的空间以用于观察。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环绕构件可以由防水材料制成,并且被配置成整个地覆盖所述弹性垫的底侧,以允许将水填充到环绕构件中以用作水池。
当前公开主题的另一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钩子,该钩子用于保持松紧绳,其中最小的摩擦力施加在绳子上,以防止所述松紧绳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损坏,所述钩子包括:上部区域、底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其中上部区域具有用于将绳子保持在上部区域下方的鞍形形状,底部区域用于将所述钩子缝合到要连接的织物,中部区域被配置为连接在上部区域和底部区域之间,并在所述区域之间提供额外的长度,以允许将钩子方便地缝制到织物并进一步允许将绳子方便地穿过钩子。
优选地,所述松紧绳进入所述钩子和离开所述钩子的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在30度至70度的范围之间。
然而,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当前公开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将双向玩具折叠成平坦的紧凑形式的方法,所述双向玩具被配置成用作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蹦床、游戏围栏、球池和水池,所述玩具包括双重安全锁定机构,该双重安全锁定机构通过具有释放触发按钮的支腿组件操作,所述方法包括:a)按压所述释放触发按钮以解锁销以使支腿能够向上和向下移动;b)当所述支腿处于打开位置时,将所述支腿从保持支腿的外壳中拉出;以及c)将所述支腿从竖直位置弯折到水平位置。
适用于使用该方法的双向玩具包括至少以下:a)框架,其具有支腿连接区域;b)支腿组件,其与框架的每一个支腿连接区域相连,并被配置为允许将玩具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并允许将蹦床从基底表面升高以使能够用于跳跃,并且当用作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个时用作将环绕构件套到支腿上的基础,环绕构件用于产生限定区域;所述支腿组件至少包括:外壳,其具有组装在蹦床框架的支腿连接区域上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锁定装置,其具有释放触发按钮,以允许将支腿从竖直位置朝向蹦床的中心折叠成平坦水平位置;销,其被配置成允许支腿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允许支腿从所述外壳移出并将支腿沿垂直轴线折叠;以及支腿,该支腿具有狭窄上部部分,该狭窄上部部分适合于将所述锁定装置插入其中并具有专用孔,该专用孔用于使所述销穿过其插入,其中支腿的所述狭窄部分与所述锁定装置和销一起全都插入到所述外壳中;c)弹跳垫,其被配置成允许将玩具用作蹦床;以及d)环绕构件,其具有五边形形状,当用作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时,其被配置成被附接于每个所述支腿上以形成所述限定区域。
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前公开主题涉及一种折叠式蹦床,其具有快速打开/折叠机构,允许使用者将蹦床从打开形式转换为平坦的折叠形式,反之亦然,所述蹦床至少包括:
a.框架,其具有多个彼此隔开的支腿连接区域;
b.支腿组件,其与每个支腿连接区域相连,并被配置为允许将支腿从竖直位置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和
c.弹跳垫,其被附接于框架,被配置为当玩具的支腿处于所述竖直位置时允许玩具被用作蹦床。
折叠式蹦床的支腿组件可以包括至少:外壳,其具有组装在蹦床框架上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锁定装置,其具有释放触发按钮,以允许将支腿从竖直位置朝向蹦床的中心折叠成平坦的水平位置;销,其被配置成允许支腿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允许支腿从所述外壳移出并将支腿沿垂直轴线折叠;以及支腿,其具有狭窄上部部分,该狭窄上部部分适于使所述锁定装置插入其中且具有专用孔,该专用孔用于使所述销穿过其插入,其中所述支腿的所述狭窄部分与所述锁定装置和销一起全都插入所述外壳中。
该折叠式蹦床还可以包括环绕构件,当蹦床的所述支腿处于竖直位置并且当蹦床被翻转使得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时,该环绕构件被配置为被附接于蹦床的所述支腿,以用于在所述蹦床支腿内产生限定区域,以用作以下用法中的至少一种:游戏围栏、水池和球池。
折叠式蹦床可以包括双重安全锁定机构,为了折叠支腿,其要求用户首先按压释放触发按钮,然后将支腿从所述外壳拉出,并将支腿从竖直位置朝向蹦床的中心弯折到水平位置。折叠期间支腿的轨迹类似于“L”形轨迹。
为了从折叠形式重新打开支腿,支腿应该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上对准到竖直位置,并在施加力时卡入外壳中。
以下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并且参考附图进行描述,附图为实施当前主题的示例性方法的图解法表示。
图1A至3B示出了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个示例的多功能蹦床100,其被配置为放置在水平基底表面上,例如基底表面(未示出)。如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多功能蹦床100被配置且可操作为用作蹦床,即具有蹦床状态,并且进一步转换成游戏围栏101,即被用于转换状态中。多功能蹦床100在图1A中以组合状态被呈现,在该组合状态中,该玩具被打开并定位成在顶部具有蹦床功能,准备好供使用,其中支撑蹦床框架的支腿被套有环绕构件132,环绕构件132从功能上产生限定区域,当多功能蹦床被倒置时,该限定区域用作该玩具的其他功能(除蹦床之外)。
在当前公开的主题的具体实施中,环绕构件132包括侧壁132’,每个侧壁具有高度h,在形成有外部套筒1321的拐角132”处至少沿着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在图1C中最佳地看到)。每个套筒1321被配置成套在蹦床的支腿126上,以便形成围栏,限定围绕蹦床框架的内侧伸展的区域,以用作游戏围栏、水池、球池及类似物中的任一种。如果手柄连接到蹦床(可选特征),则通过拆下(unclick)手柄130,并翻转玩具,使得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且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且其远端与基底表面隔开,简单地实现了从蹦床形式到游戏围栏形式的转变。支腿126可以保持在支腿组件中,使得当玩具打开时,支腿之间的间距在远离框架的方向上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环绕构件132的壁132’在拐角132”之间的长度可以在远离蹦床框架的方向上相应地增加。
环绕构件132的至少一个侧壁132’可以具有如图1D所示的带有舌门(flappingdoor)134的开口,从而允许蹦床在如该图所示的状态下被用作具有平面的低顶部的帐篷。应当注意,尽管多功能蹦床100在图1A和1D中示出为处于完全组装状态,即环绕构件就位,但是当系统被用于其蹦床功能时,如图1B所示,这种附接不是必需的。
多功能蹦床100包括与框架124(如图2A和2B所示)相连的弹跳垫120和盖125(如图1C、3A和3B所示),盖125被配置为隐藏框架,并且也隐藏用于将垫子连接到框架的钩子和弹力绳。盖125优选地但不是必需地由两层制成,其中底层由柔软的衬垫织品制成,上层由彩色防水尼龙或人造革织物制成。因此,它可以用于美观和安全目的,以提供给玩具时尚的外观,并且还可以在儿童落在框架124上时保护他/她免受伤害。弹跳垫120优选地由允许水通过的透气织物制成。当蹦床用于户外时,这个特性非常重要,以避免雨水在蹦床上积聚。
在图1A至3B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多功能蹦床100具有六边形形状,即其框架124包括六个侧面121A-121E和六个支腿连接区域124’(最好参见图2A和2B)。因此,蹦床100包括一组六个支腿组件160,每个支腿组件包括支腿126和作为框架接合构件的外壳128内的支腿折叠机构。每个支腿126具有近端、远端和支腿主体,并通过包括所述支腿的折叠机构的外壳128将其近端连接到框架。如下文将描述的,多功能蹦床包括双重安全锁定机构,以确保支腿不会意外折叠。
支腿连接区域124’彼此隔开周向距离,该周向距离基本上大于每个支腿连接区域的周向延伸。
应该强调的是,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蹦床不一定需要是六边形的,而是可以具有可选的蹦床形状,其中框架124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支腿连接区域124’,且因此,蹦床可以具有相应数量的支腿组件160,以及在环绕构件中具有相应数量的侧壁132’和拐角132”。图1E至1H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其它形状的其框架的蹦床的非限制性实例。
支腿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诸如聚丙烯的各种聚合物、金属和木材。可选地,支腿的尖端可以在靠近地板/基底表面的支腿远端处由非滑动衬垫127覆盖,非滑动衬垫优选地是塑料/橡胶/硅覆盖物。非滑动衬垫127被配置成保护支腿免受在弹跳期间可能导致的磨损,并进一步保护地板免受弹跳期间可能出现的刮擦。
可选地,蹦床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可拆卸的手柄130,手柄130被配置为向儿童或成人(特别是幼童和老年人)提供握持杆,以提高在跳跃过程中蹦床的稳定性。手柄可以由能够稳定地支撑儿童体重的任何坚实的材料制成。手柄130优选地但非必需地被设计为倒置的“U”形,手柄具有抓握区域1301和两个下降臂1302,抓握区域1301可选地由柔软的材料覆盖。在该图中所图示的非限制性示例中,手柄130的每个臂经由成形为圆柱形主体的框架延伸部(图7C所示)连接到框架124,该圆柱形主体被容纳在组装到框架上的专用连接主体外壳133内。当玩具用作蹦床时,手柄130可以被卡入(click)到圆柱形主体中,并且当玩具被倒置以被用作游戏围栏时,可以拆下手柄130。参考图7A-7C图示了手柄、圆柱形主体和连接基部外壳的详细描述。该图中还示出了支腿组件160的释放触发按钮422,该释放触发按钮被配置为允许将玩具折叠成平坦的紧凑形式。
图1B是图1A的多功能蹦床100的前视图,其中环绕构件132从支腿移除。在该视图中,支腿126未被覆盖。在该视图中示出的是弹跳垫120、盖125、各包括支腿126的支腿组件160、具有释放触发按钮422的支腿折叠机构的外壳128、以及非滑动衬垫127、多功能蹦床的六边形形状的六个臂121A-121E、具有抓握区域1301和管区域1302的手柄130、以及手柄连接机构的连接主体外壳133。
图1C是图1A中多功能蹦床的处于游戏围栏形式101的俯视图。在玩具的这种形式中,手柄130从玩具分离,并且蹦床被倒置到相反的方向,以便利用倒置蹦床的凹形产生用于幼儿的游戏围栏或球池。如在该视图中看到的,环绕构件132被套到蹦床支腿上以形成闭合的围栏区域。这通过将环绕构件套筒1321各自套到相应的支腿上来实现。根据当前公开主题的实施方案,在制造商处执行环绕构件132的组装,以便将为了使用而准备玩具所需要的参与最小化。优选地,套筒1321在尺寸上被预先设计成当将它们施加到支腿上时需要施加力以确保最小的移动。此外,在支腿126的底部边缘处的限制物1264(在图4中详细示出)进一步确保套筒将保持在其位置处。在该视图中还示出:具有连接搭扣1252和连接带1251以用于确保盖到弹跳垫的稳定连接的盖125的底侧,以及外壳128中的支腿的折叠机构的底侧。在该图中所图示的示例中,环绕构件132的覆盖是部分的,且因此,游戏围栏的底部实际上是弹跳垫120。可选地,环绕构件132可以被设计成以覆盖整个弹跳垫120的方式向包括底部表面的限定区域提供完整的覆盖。优选地,环绕构件132由容易清洁和相对稳固的材料制成,以确保环绕构件在使用时不会容易被撕裂。当环绕构件被用作球池或用作游戏围栏时,环绕构件优选使用透气的织物。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环绕构件132可以由适于将水充入其中的防水材料制成,并且因此可以以这种形式用作水池。
图2A-2B是不具有盖和织物的图1A-1C中的双向玩具的结构部件的局部示意性等距视图,双向玩具处于打开状态以准备用作蹦床形式(2A),以及处于折叠的紧凑形式以准备用于存储,其中被折叠的支腿位于顶部(2B)。
参见图2A,框架124未被覆盖。框架124优选地由适合于这种目的的刚性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金属。从顶部示出了支腿的折叠机构的外壳128。外壳128在其后部处被组装到框架上,而在朝向周围环境的前部上示出了释放触发按钮422。支腿126具有支腿近端126’、支腿远端126”和其间的支腿主体,支腿近端通过框架接合构件连接到外壳128的底侧,框架接合构件配置为:
-将支腿牢固地保持在其竖直位置,其中支腿的远端与蹦床平面和其它支腿的远端最大程度地隔开,以允许所有支腿升高框架并将其牢固地保持在这样的升高状态,以将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玩具翻转且框架处于其降低状态时,允许所有支腿从框架向上突出,从而实现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允许支腿处于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支腿的远端与蹦床平面和其它支腿的远端间隔最小程度,从而允许玩具折叠成紧凑的扁平形式;支腿的一部分以打开形式定位在外壳内,这将参考蹦床支腿的折叠和展开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图所示的打开形式的视图中,手柄130被附接于框架。在该具体示例中,下降管1302的两个边缘被插入到分别组装在框架124上的连接主体外壳133中。外壳133以将支腿组件160定位于其之间的方式位于框架上。换句话说,支腿126与外壳128一起被定位并向外突出,以便在蹦床上跳跃时产生相反的动量。这种独特的结构使蹦床稳定,以避免在跳跃时玩具的意外反转,这是现有技术蹦床的非常常见的缺点,也是儿童玩蹦床受伤的主要原因。突出的支腿在手柄130的两个臂之间的位置被定位为相反的支撑,以形成防止蹦床在跳跃期间翻倒的倾斜支撑。在该视图中还示出:非滑动衬垫127、释放触发按钮422和抓握区域1301。
图2B图示了处于折叠形式的支腿,此时框架被定位在与图2A中图示的打开形式所示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该视图中,支腿的折叠机构的外壳128从其底侧被示出,还一起示出了释放触发按钮422和台部1262(下面参考图4详细描述)。手柄130不连接到框架124,并且支腿126朝向框架124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心折叠。在该视图中还示出了:衬垫127和具有用于释放手柄的开口502'的连接基部外壳133(下面参考图7A-7C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图3A-3B,其示意性地图示了当前公开主题的分别如图1A中图示的处于多功能形式以及如图1B中图示的处于蹦床形式的双向玩具,其与盖和织物一起处于紧凑的折叠形式。
如附图所见,蹦床的折叠可以与多功能蹦床的整个织物和盖一起进行,以便确保在存储前和存储后组装和拆卸玩具的最小参与。为了折叠多功能蹦床,如果手柄连接到框架上,需要在折叠蹦床之前分离手柄130。也就是说,当玩具被用作具有手柄的蹦床时,应该在为存储而折叠玩具之前将手柄分离,并且当玩具被用作游戏围栏或池时,仅需要取出玩耍期间放置在内部的物体(如果有这样的物体),并折叠多功能玩具,而不用分离任何东西。这种简单的机构允许花费不到一分钟时间将玩具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其他形式。另外,进行玩具的折叠涉及操作所需要的全部零件(除手柄之外),这一事实使得再次打开玩具用于玩耍变得容易和快速,并确保没有零件将丢失,因为,如将参考图5A-5B详细描述的那样,为了安全,所有的部件在折叠形式下保持被附接。
当双向玩具在作为游戏围栏101之后被折叠时(图3A),用环绕构件套筒1321覆盖的支腿与环绕构件132一起向玩具的中心折叠。在该视图中也示出了盖125的底侧。该图所图示的示例中的盖125在支腿组件区域处通过Velcro带1251固定到框架,并且在六边形的每个臂的大约中心处进一步连接一个或更多个搭扣1252,然而,盖的其它的附接机构可以被使用。支腿折叠机构的外壳128的底侧被示出。在该位置处,支腿折叠机构的释放触发按钮422被面朝上地示出。还示出了:衬垫127、将支腿组件连接到框架的螺钉432、以及台部1262。在该位置处,连接基部133和用于手柄弹簧的开口502'(在图7A-7B中详细示出)也一起从底侧被示出。在该图的中心,弹跳垫120被示出。
当环绕构件132被移除时(图3B),支腿126被示出,并且显示了弹跳垫120到框架的连接。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出,弹跳垫120在边缘处被缝合到另一个边带织品122,该边带用作连接装置200的基础结构,在该具体示例中,连接装置200是围绕弹跳垫120的新型钩子。边带122包含这样的用于将弹跳垫120连接到框架的连接装置(钩子)。织品122被缝合到钩子200。下面将参考图6A-6C详细描述新型钩子200。每个钩子被配置为保持被缠绕在框架上的绳子,以便将弹跳垫120以伸展的方式连接到框架以允许在弹跳垫上跳跃。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绳子是弹力绳。在该图中还示出:带有具有台部1262的支腿126的支腿组件160、非滑动衬垫127以及与释放触发按钮422和螺钉432一起的外壳128、具有释放按钮开口502'的手柄连接主体外壳133、盖125和带子1251。可选地,盖125在该视图中示出的其底侧处包括额外的固定装置,诸如连接搭扣1252以及在支腿组件160周围的Velcro带1251,连接搭扣1252用于将盖125连接到边带122,优选地在蹦床的六边形结构的每个臂121A至121E的中心处,以用于确保盖125将始终在框架上保持连接并伸展,除非用户希望有目的地将盖125去除。应该清楚的是,以上示出的弹跳垫到蹦床框架的连接仅是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并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其它的装置来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市场上可用的其它钩子、通过弹簧或其它。此外,本文所图示的双向玩具可以具有永久地被附接到框架的一体式弹跳垫,或与框架分离的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可获得的任何已知装置附接于框架的部分。
图4是根据当前公开主题的示例的图1A-1C的双向玩具的支腿组件160的示意性分解图。支腿组件160包括外壳128、锁定装置420、支腿126以及可选地包括非滑动衬垫127。
外壳128包括优选地但非必需地通过自攻螺钉433彼此连接的顶部外壳部分128A和底部外壳部分128B,自攻螺钉433经由孔4331插入到位于底部外壳部分128B处的螺纹凸台4332内。另外的两个螺钉432经由顶部外壳部分128A处的专用孔4321穿过蹦床框架124处的专用孔(在该视图中未示出)直到底部外壳部分128B而插入。这些螺钉用于使用螺母将外壳的顶部部分128A连接到外壳的底部部分128B,并将两部分紧固到蹦床框架124上。在作为外壳128的后部部分的该区域处,每个部分包括半管形状的壁龛1244,其方式是两个壁龛彼此面对以形成适合于容纳框架124的尺寸的孔。外壳的顶部部分128A以及螺钉被顶部橡胶盖128C覆盖,顶部橡胶盖128C通过卡扣配合部128C'被卡入到顶部外壳部分128A上。橡胶盖被配置为如果孩子意外地落在它上面则提供更柔软更安全的层,并且还通过向外壳128提供清洁的外观起到了美学作用,因为橡胶盖覆盖了用于连接元件的螺钉,以及当使用玩具作为球池或游泳池时,橡胶盖还用作抗滑动支腿。
底部外壳部分128B还包括用于释放触发按钮422的开口4221,释放触发按钮422是锁定装置420的一部分。锁定装置420被插入支腿126的上部部分1261中,并且锁定装置420和上部部分1261都被插入底部外壳128B中。
支腿组件160还包括具有释放触发按钮422的锁定装置420,释放触发按钮422被连接到弹簧424。弹簧424在其一端经由位于锁定装置420的后壁处的开口4241在与按钮422垂直的位置插入到锁定装置420中,并向按钮提供其弹性。锁定装置420在其上部部分处还包括用于插入销426的窗口4261。
支腿组件160还包括具有狭窄上部部分1261的支腿126,狭窄上部部分1261在结构上被设计成容纳锁定装置420。因此,支腿的上部部分1261包括用于释放触发按钮422的专用开口422'和用于销426的开口426'。
支腿126的狭窄上部部分1261到支腿的管部分1263之间的连接区域被设计为突出的台部1262,台部1262在功能上限定支腿从打开形式到折叠形式的移动范围。当支腿从关闭形式转换成打开形式时,台部1262界定了支腿126的打开形式的最后阶段。台部1262被设计成与外壳128的底侧中的开口互补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在支腿的打开形式下,台部1262向上升高直到到达并插入底部外壳128B中的开口中。上部部分1261还可以包括各种尺寸和方向的肋,例如15和17,这些肋被配置成当从折叠转换成打开形式时将支腿126引导到适当的位置,并使支腿稳定(即,使支腿组件的部件的不期望的移动最小化)。管部分1263的底端包括限制物1264,限制物1264被配置为将环绕构件132固定到围绕支腿的其适当位置并防止环绕构件132从支腿释放。
优选但不必要地,支腿组件160包括非滑动衬垫127。非滑动盖子127由在直径适合插入支腿126的底端内的狭窄上部部分1271制成,用于在支腿126和非滑动盖子127之间建立稳定的连接。狭窄部分1271以平坦基部1272终止,平坦基部1272被配置成防止磨损地板,并且还在使用期间防止支腿本身的碾磨,并进一步改善支腿对地板的抓力。
支腿组件160包括销426,销426被配置为向上和向下移动并允许支腿从打开形式移动成折叠形式,反之亦然(支腿的L形运动)。由于锁定装置420被配置成插入支腿的上部部分1261中,并且两者都配置成插入到外壳128中,因此所有部分都包含用于销426的专用开口,从而允许销426移动。如图所示,外壳的底部部分128B包括用于销的开口4262,锁定装置420包括用于销的开口4261,并且支腿126的上部部分1261包括用于销的孔426'。下面将参照图5A-5B描述支腿组件160的折叠机构。
图5A-5B是根据当前公开主题的示例的图4的支腿组件160在打开形式(图5A)和在折叠形式(图5B)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如上所述,多功能蹦床包括双重安全锁定机构。因此,为了折叠支腿126,使用者应该首先按下锁定装置420的释放触发按钮422,向下拉动支腿126并将支腿126从竖直位置朝向蹦床的中心折叠到水平位置。折叠期间支腿的轨迹类似于“L”形轨迹。在支腿126的折叠过程中,上部部分1261被拉下(当按压按钮422时能够实现),台部1262远离底部外壳128B的底部开口,并且销426沿着空间4262向下移动。在此阶段,支腿126将其轴线相对于蹦床框架从竖直位置改变为水平位置。在该折叠位置,支腿被柱塞30锁定(如图5A所示)。
为了从折叠形式重新打开支腿126,使用者应该在外壳128顶部上将支腿对准到竖直位置,并在施加力时将支腿卡入外壳128中。当支腿从关闭形式转换成打开形式时,台部1262界定了支腿126的打开形式的最后阶段,此时台部1262到达外壳的底侧128B上的互补开口。当台部1262向上升高到达底部外壳128B中的开口并插入该开口中时,支腿126的打开过程完成。
图5A是当支腿打开时支腿组件160的横截面视图。在该形式中,支腿126与外壳128在相同的轴线上(在连续的假想线上)。外壳的顶部部分128A通过由橡胶盖128C覆盖的螺钉433连接到底部部分128B。在这种形式下,锁定装置420与按钮422和弹簧424一起插入外壳128中并且定位在顶部外壳128A附近。在该视图中,台部1262被定位在底部外壳128B的底部开口1238上并将开口1238闭合。在该视图中示出了外壳128的组装在多功能蹦床的框架124上的中间部分,其中螺钉432在与锁定装置420相平行的位置并且与弹簧422相垂直的位置将外壳128和框架124连接起来。在该视图中示出了螺钉432下方的柱塞30,该柱塞30旨在支撑折叠形式的支腿以保持稳定地折叠(锁定)。在该视图中还示出:壁龛1244、支腿126的管部分1263、限制物1264、非滑动衬垫1271的插入支腿的底部端中的狭窄部分、以及基部1272。
在图5B所示的折叠形式中,支腿126被放置到外壳128上,并且支腿126和外壳128不再处于相同的轴线上,现在支腿126和外壳128彼此垂直。连接螺钉432和433在与弹簧422相平行的位置被示出,并且锁定装置420被视为远离顶部外壳128A和橡胶层128C。销426处于其可能范围的最底部点,并且支腿126的顶部部分1261离开外壳128。在该视图中,台部1262定位在底部外壳128B的外表面附近,远离底部开口1283,锁定装置420和按钮422现在定位在底部开口1283中。在该视图中还示出:壁龛1244、支腿126的管部分1263、限制物1264、非滑动衬垫1271的插入支腿的底部端中的狭窄部分、以及基部1272。
图6A是新型钩子200的示意图,其被配置且可操作为向弹性垫与当前公开主题的多功能蹦床的框架提供快速和可靠的连接。
钩子200包括三个主要区域:上部区域220、底部区域210和中部区域214。上部区域220在下文中也称为:“钩子头部”,其具有鞍形形状,并且被构造为用以保持绳子300。绳子优选地是被包裹在蹦床框架上的弹力绳,并且在连接到钩子的过程中,绳子被定位在钩子200的鞍形区域222的下方。
钩子200的底部区域210,在下文中也被称为:“钩子基部”,其是平坦区域并且包含缝合区域212,缝合区域212用于将钩子缝合到围绕弹跳垫织品120的边带织品122。中部区域214也是平坦的,并且用作连接钩子头部和基部的“颈部”,在钩子头部和钩子基部之间提供额外的长度,以允许一方面将钩子方便地缝制到织品,且还允许将绳子方便地穿过钩子。中部区域优选但非必需地比基部区域更窄。该区域还可以用于将标识216或其他符号定位其内。应当清楚的是,本文所述的新型的钩子可以用于与本文所述概念相同的各种不同的装置,并且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用法。
实现在蹦床上跳跃归因于弹力绳的弹性,当孩子在弹跳垫120上跳跃时,弹力绳伸展,且然后返回到其正常未伸展位置。弹跳垫本身没有弹性。
钩子头部220的独特结构以及弹力绳在头部下方在区域222内的定位保护弹力绳免受跳跃期间可能发生的损坏,因为钩子的独特结构使在跳跃期间钩子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并且确保绳子的使用寿命长。因此,相对于市场上可获得的使用弹力绳的其他蹦床来说,该蹦床作为玩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
此外,钩子200的独特结构允许简单并快速地将弹跳垫120连接到蹦床框架124,因为首先将弹力绳300缠绕在框架上,之后通过将缠绕的绳子钩到钩子而将弹跳垫连接到框架,其中,钩子被缝合到围绕弹跳垫织品120的边带织品122。
图6B是展示了图6A的新型钩子200在当前公开主题的多功能蹦床内的用法的示意性仰视近视图,新型钩子200用于经由弹力绳300将弹跳垫120连接到蹦床框架124。
当观察弹跳垫120的底侧时,可以看到钩子200在区域212处被缝合到边带122。中部区域引导钩子头部220超过弹跳垫边缘定位在框架附近,同时弹力绳在蹦床框架124上缠绕时,弹力绳300在钩子200的鞍形区域222的下方穿过。绳子300在区域222内的定位,允许绳子在被伸展时以与钩子头部最小的摩擦平滑移动,因此,跳跃期间可能产生的对绳子的损坏被减小。
图6C是弹力绳300进出钩子200的接近和离开角度的示意图。在该图中,钩子200的纵向轴线表示为线A-A,绳子的纵向轴线表示为线B-B。当弹力绳进入钩子中时,接近角度Alfa(α)应该在30至70度的范围内,因为在该范围之外,绳子可能被损坏并被撕裂。当弹力绳300离开钩子时,离开角度beta(β)也应该在30至70度的范围内,因为在该范围之外,绳子将被损坏。接近角度和离开角度可以彼此相似或不同;但是为了保持绳子安全,两者都应在上述范围内。
图7A-7C是示出了手柄130到框架124的连接的示意图。该连接是通过将手柄插入延伸的圆柱形主体1247中而建立的,延伸的圆柱形主体1247经由延伸部1244焊接到框架124,其中圆柱形主体和与框架124的连接区域被连接主体外壳133覆盖,手柄每侧各有一个连接主体外壳。图7A是具有可拆卸手柄的蹦床骨架的局部侧视图。图7B是手柄的到圆柱形主体1247内的附接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圆柱形主体1247被组装在蹦床框架上的连接主体外壳133所容纳。图7C是焊接到框架124的圆柱形主体1247的连接的近视图。
手柄130具有倒置的“U”形并且包括抓握区域1301和两个平行的下降管1302,每个下降管1302以更狭窄(压花)区域1303终止,区域1303被配置成经由开口133'插入到被连接主体外壳133所覆盖的圆柱形主体1247中。区域1303在其内包括双向弹簧500,双向弹簧500具有中心主体501和两个可按压尖端502。
连接主体外壳133包括两部分:上部外壳133A和底部外壳133B,两个部分都组装到从框架124延伸的圆柱形主体1247上,并通过螺钉533相互连接。螺钉被定位在开口133'的两侧上,以在连接主体外壳133和框架124之间提供牢固且稳定的连接。133A和133B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在图中显示为133AB。
为了将手柄130连接到蹦床框架124,使用者应该将每个压花区域1303简单地插入开口133'中,并且将手柄130向下推动穿过圆柱形主体1247,直到承负的弹簧到达专用开口502'并从底部外壳133B突出出来。压花区域1303的结构使可按压尖端502被向内压,并且当可按压尖端502到达开口502'时,可按压尖端502被自动地释放并通过开口502'突出出来,并从底部外壳133B示出。在这种状态下,手柄被组装并锁定在框架124上。
为了从蹦床上拆卸手柄,应执行相反的动作。使用者应该首先将突出尖端502压入开口502'中并向上拉动手柄以从圆柱形主体1247移出压花区域1303。当压花区域1303从圆柱形主体1247完全移除时,手柄就出来了。在具体的示例中,应该对手柄130的每一侧执行插入和移出动作。
在图7B的横截面图中,示出了手柄130的压花区域1303,此时压花区域1303被插入到被连接主体外壳133覆盖的圆柱形主体1247中。双向弹簧500以释放、无负载的状态定位在圆柱形主体1247中,因为两个可按压的尖端502未被按压并从开口502'突出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手柄被锁定到多功能蹦床框架。在该视图中还示出了:双向弹簧主体501、手柄管1302和框架124。
图7C示意性地示出了经由延伸部1244焊接到圆柱形主体1247的框架124。圆柱形主体包括用于释放弹簧500的可按压的尖端522的两个开口502'。圆柱形主体1247被连接主体133所容纳,以提供给该区域美观的光滑外观。在该视图中还示出了支腿组件1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前公开主题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可以设计成没有手柄,因为手柄仅是可选特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式玩具可以以单独的功能来使用,作为在家中和在健身房中使用的折叠式蹦床。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蹦床也可以被设计成没有手柄。
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双向玩具,其中环绕构件132通过特定的附接装置135附接到每个支腿126,该附接装置135被配置为将环绕构件保持在垂直状态,用于该装置的非蹦床功能,并且当玩具用作蹦床时,允许环绕构件向下塌陷。
更具体地,环绕构件132的每个拐角132”具有远拐角端,当环绕构件132被附接于支腿126之一时,该远拐角端通过固定构件1351在邻近支腿远端的支腿固定位置处固定到支腿,该固定构件1351可以是用搭扣或Velcro固定在支腿126周围的连接带的形式。
环绕构件132的每个拐角132”还具有近拐角端,近拐角端设置有包围元件1352,以自由环绕支腿126,从而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支腿126自由移动,第一位置为玩具被定向用于非蹦床用法时(图9B)的近拐角端的位置,其中近拐角端与远拐角端间隔最大程度,第二位置为玩具被定向用于蹦床用法时(图9A)的近拐角端的位置,在第二位置,所述近拐角端与所述远拐角端间隔最小程度,以暴露所述弹跳垫120下方的空间用于观察。包围元件1352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是通过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塌陷而获得的。包围元件1352为环形,其内径d大于邻近其远端的支腿主体的外径D1
支腿126还可以在其远端附近形成肋1268,以便于当该装置用于其非蹦床功能时帮助固定单元1351固定到支腿。肋的外径D2大于包围单元的内径d。肋1268可以与支腿126一体成形。
图10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双向玩具,其中该玩具在弹跳垫120和覆盖框架以及将弹跳垫连接到框架上的元件的盖125之间设置有安全屏障129。这些元件可以是上述任何元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元件。鉴于弹跳垫120具有中心区域120A和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到框架124的外围区域120B,盖125还具有足够的径向延伸部以便除了覆盖框架和连接元件之外还覆盖弹跳垫120的外围区域120B。特别地,盖125用盖框架部分125A覆盖框架,并用盖外围部分125B覆盖弹跳垫的外围区域。
屏障129具有整体连接到盖外围部分125B的最内边缘125C的上边缘129B,以及沿着中心区域120A和外围区域120B之间的结合区域120C整体连接到弹跳垫120的下边缘129A,全部沿着中心区域120A的整个圆周。整体连接可以被实现,例如通过将屏障缝制到盖子和弹跳垫。因此,屏障129在弹跳垫的中心区域120A和外围区域120B之间分离,并构成隔板,在隔板后面,参与弹跳垫120与框架124的连接的所有元件被隐藏起来,不被设置在弹跳垫的中心区域120A的用户接近。屏障可以由与盖或垫子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它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弹性织物。
图11示出了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案的可用于双向玩具的支腿组件160’的可选设计,其与图4、5A和5B中所示的支腿组件16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顶部外壳部分128A’中形成有空间401,该空间容纳有轮子安装装置(未示出),当双向玩具将用于其非蹦床功能时,该轮子安装装置用于将轮子固定到其上,从而为双向玩具提供移动性。
空间401被盖402覆盖,盖402通过卡扣配合部403被卡入到顶部外壳部分128A’上。当双向玩具处于蹦床操作中时,如果使用者意外地落在支腿组件的外壳128上,则盖402提供额外的柔软层。当双向玩具在没有轮子的非蹦床操作中时,橡胶为支腿组件提供了额外的防滑特征。盖可以由橡胶或其他的柔性材料制成。
应当清楚的是,在本说明书中阐述的实施方案和附图的描述仅用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公开的主题,而不限制其范围。还应当清楚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之后,可以对附图和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其将仍旧被当前公开的主题所覆盖。

Claims (34)

1.一种双向装置,所述双向装置被配置且能够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翻转所述双向装置时还用于以下非蹦床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围栏类装置、水池或球池,所述装置在组装时至少包括:
a.框架;
b.弹跳垫,其附接于所述框架;
c.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具有与所述框架相关联的近端和与所述框架间隔开的远端,以便当所述支腿的所述远端与水平基底表面接触并由水平基底表面支撑时,能够保持所述框架从所述基底表面升高;以及
d.环绕构件,其附接于所述支腿中的每个支腿,用于当所述装置定位成使得:当所述框架被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附近或所述基底表面上,且所述支腿从所述框架向上突出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所述装置的所述非蹦床功能,当所述装置被用作蹦床时,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成通过其重量朝向所述框架向下塌陷,以使所述弹跳垫下面的至少大部分空间暴露于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支腿远端和所述支腿主体没有永久固定到任何其它支腿组件或所述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环绕构件具有多个壁,所述壁在拐角处至少沿着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所述拐角的数量和所述壁在所述拐角之间的长度分别对应于所述支腿的数量以及所述支腿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环绕构件的每个拐角具有远拐角端,当所述环绕构件被附接于所述支腿中的一个时,所述远拐角端在邻近所述支腿的所述远端的固定位置处固定于所述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每个拐角还具有近拐角端,所述近拐角端设置有环绕所述支腿的包围元件,以便所述近拐角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玩具被定向用于其非蹦床用途时由此获得的,其中近拐角端与所述远拐角端间隔最大程度,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玩具被定向用于蹦床用途时由所述近拐角端获得的,其中所述近拐角端与所述远拐角端间隔最小程度,由此所述弹跳垫下方的空间被暴露于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至少通过将所述支腿置于非操作状态而能够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弹跳垫具有中心区域和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外围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所述外围区域沿着结合区域会合;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a.盖,所述盖至少在所述蹦床的俯视图中用盖框架部分覆盖所述框架,并用盖外围部分覆盖所述弹跳垫的所述外围区域;以及
b.屏障,所述屏障在其一端处固定于所述弹跳垫的所述结合区域,且在其另一端处固定于所述盖外围部分。
8.一种双向装置,所述双向装置被配置且能够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翻转所述双向玩具时,还用于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所述装置在组装时至少包括:
a.框架,所述框架的形状可选地为五边形形状或其他形状,并且具有彼此隔开的多个支腿连接区域;
b.弹跳垫,其附接于所述框架;
c.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具有与所述框架的一个支腿连接区域相关联的近端和与所述框架间隔开的远端,以便当所述支腿的所述远端与水平基底表面接触并由水平基底表面支撑时,能够保持所述框架从所述基底表面升高并在用于其上跳跃;以及
d.环绕构件,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为附接于所述支腿中的每一个,用于当所述装置被翻转使得所述框架被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附近或所述基底表面上并且所述支腿从所述框架向上突出且其远端与所述基底表面间隔开时,产生限定区域以允许所述装置的非蹦床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支腿远端和所述支腿主体没有永久固定到任何其它支腿组件或所述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环绕构件具有多个壁,所述多个壁在拐角处至少沿着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所述拐角的数量和所述壁在所述拐角之间的长度分别对应于所述支腿的数量以及所述支腿之间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环绕构件的每个拐角由套筒形成,所述套筒被配置为当所述支腿中的一个支腿以其远端插入其中时,在其中容纳所述支腿中的一个支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每个套筒至少部分地沿着其相应的拐角延伸并从其向外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至少通过将所述支腿置于非操作状态而能够折叠。
14.一种折叠式的双向玩具,所述双向玩具被配置且能够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翻转所述双向玩具时还用于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所述玩具包括:
a.框架,所述框架的形状可选地为五边形形状或其他形状,并且具有彼此隔开的多个支腿连接区域;
b.相应的多个支腿组件,每个支腿组件与一个支腿连接区域相关联,以允许将所述玩具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以允许将所述蹦床从所述基底表面升高以使能够用于跳跃,并且当所述玩具用作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个时用作使环绕构件套到其上的基础,所述环绕构件用于产生限定区域;
c.弹跳垫,所述弹跳垫被配置为允许将所述玩具用作蹦床;以及
d.环绕构件,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为附接于所述支腿组件中的每一个,以用于当用作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个时产生所述限定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每个支腿组件包括支腿,所述支腿具有支腿近端、支腿远端和位于所述支腿近端和所述支腿远端之间的支腿主体,所述支腿近端与处于支腿连接区域中的一个处的将所述支腿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框架接合构件相关联,并且所述支腿组件还包括支腿折叠机构,所述支腿折叠机构被配置为:
-将所述支腿牢固地保持在其竖直位置,以允许所有所述支腿升高所述框架并将其牢固地保持在这样的升高状态,以将所述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所述玩具被翻转且所述框架处于其降低状态并被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附近或所述基底表面上时,允许所有所述支腿从所述框架向上突出,从而实现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允许所述支腿处于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支腿从所述框架向内延伸,从而允许所述玩具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框架接合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组装在所述玩具框架上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所述支腿折叠机构包括具有释放触发按钮的锁定装置以及销,所述锁定装置被配置为允许将所述支腿从相对于所述玩具框架的竖直位置朝向所述玩具的中心折叠成平坦的水平位置,所述销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支腿向上和向下运动以允许所述支腿的折叠;所述支腿具有狭窄上部部分,所述狭窄上部部分适合于将所述锁定装置插入其中且具有专用孔,所述专用孔用于使所述销穿过其插入,所述支腿的所述狭窄部分与所述锁定装置以及所述销一起全都插入所述外壳中;其中,为了将所述玩具转换成折叠的平坦形式,所述支腿中的每个从打开的竖直位置被折叠到折叠的水平位置,并且可选地,每个所述支腿的折叠通过按压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释放触发按钮,将所述支腿从所述外壳中拉出,然后朝向所述弹跳垫的中心向内折叠所述支腿来获得。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为被套到所述支腿上,以在所述玩具内获得限定围栏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成以这样的方式覆盖所述弹跳垫的部分:使得所述弹跳垫的所述底侧能被用作所述围栏类装置和/或球池的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环绕构件由防水材料制成,并且被配置为完全地覆盖所述弹跳垫,以允许将水填充到所述环绕构件中以用作水池。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当从属于权利要求16时的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双向装置,其中所述玩具的折叠通过以下进行:
a.按压所述释放触发按钮以解锁销,以使所述支腿能够向上和向下运动;
b.将所述支腿从所述外壳中拉出,当所述支腿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外壳将所述支腿保持在其中;以及
c.将所述支腿从竖直位置弯折到水平位置。
21.一种折叠式蹦床,其具有快速打开/折叠机构,所述快速打开/折叠机构允许使用者将所述蹦床从打开形式转换成平坦的折叠形式,且反之亦然,所述蹦床至少包括:
a.框架,所述框架的形状可选地为五边形形状或其他形状,并且具有彼此隔开的多个支腿连接区域;
a.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与所述连接区域中的每一个相连,并被配置为允许将其支腿从竖直位置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以及
b.弹跳垫,所述弹跳垫被配置为允许将所述玩具用作蹦床。
2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所述支腿组件至少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组装在所述蹦床框架上的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释放触发按钮,以允许将所述支腿从竖直位置朝向所述蹦床的中心折叠成平坦的水平位置;销,所述销被配置成允许所述支腿向上和向下运动,以允许所述支腿从所述外壳中移出并将所述支腿沿垂直轴线折叠;以及支腿,所述支腿具有狭窄上部部分,所述狭窄上部部分适合于使所述锁定装置插入其中且具有专用孔,所述专用孔用于使所述销穿过其插入,其中所述支腿的所述狭窄部分与所述锁定装置以及所述销一起全都插入所述外壳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折叠式蹦床,所述蹦床包括双重安全锁定机构,为了折叠所述支腿,使用者应首先按压释放触发按钮,然后将所述支腿从所述外壳中拉出,并且将所述支腿从竖直位置朝向所述蹦床的中心弯折到水平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在折叠期间所述支腿的轨迹类似于“L”形轨迹。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为了从折叠形式重新打开所述支腿,所述支腿应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上对准到竖直位置,并在施加力时所述支腿被卡入所述外壳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所述每个支腿在与所述支腿组件相关联的支腿连接区域隔开的位置处没有永久地固定到任何其他支腿组件或框架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还包括环绕构件,所述环绕构件被配置为附接于所述支腿组件的所述支腿,使得当所述蹦床被翻转且所述框架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时,附接于所述支腿的所述环绕构件在所述蹦床支腿内产生限定区域,用作以下用法中的至少一种: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折叠式蹦床,其中所述环绕构件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在由套筒形成的拐角处至少沿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每个套筒沿着其相应的拐角延伸并从其向外突出。
30.一种折叠式双向玩具,其被配置且能够操作以用作蹦床,并且在将所述双向玩具倒置时,所述双向玩具还用于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围栏类装置、水池和球池,所述玩具包括:
a.框架,所述框架的形状可选地为五边形形状或其他形状,界定蹦床平面并具有多个支腿连接区域;
b.相应的多个支腿组件,每个支腿组件具有支腿,所述支腿具有支腿近端、支腿远端和位于所述支腿近端和所述支腿远端之间的支腿主体,所述支腿近端与处于支腿连接区域中的一个处的将所述支腿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框架接合构件相关联,并且所述支腿组件还具有支腿折叠机构,所述支腿折叠机构被配置为:
-将所述支腿牢固地保持在其竖直位置,其中所述支腿远端与所述蹦床平面和其它支腿的远端最大程度地间隔开,以允许所述所有支腿升高所述框架并将其牢固地保持在这样的升高状态,以将所述玩具用作蹦床,并且当所述玩具被翻转到所述框架处于其降低状态且被设置在基底表面附近或基底表面上的位置且所述支腿从所述框架向上突出且所述支腿的远端与基底表面间隔开时,允许所述所有支腿从所述框架向上突出,从而实现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允许所述支腿处于水平位置,在所述位置所述支腿的远端与所述蹦床平面和所述其他支腿的远端最小程度地间隔开,以允许所述玩具折叠成紧凑的平坦形式;
c.弹跳垫,所述弹跳垫由所述框架牢固地保持以便当框架处于所述升高状态时,允许将所述垫用作蹦床;以及
d.环绕构件,所述环绕构件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在拐角处至少沿其高度的一部分会合,每个拐角被配置为附接于所述支腿中的一个,以产生限定区域,从而允许所述用法中的至少一种。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支腿远端和所述支腿部主体没有永久地固定到其它任何支腿组件或框架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折叠式双向玩具,其中,所述环绕构件的每个拐角由套筒形成,所述套筒被配置为当所述支腿中的一个以其远端插入其中时在其中容纳所述支腿中的一个。
3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折叠式双向装置,其中每个套筒沿着其相应的拐角延伸并从其向外突出。
34.一种蹦床,包括:
a.具有支腿的框架,所述支腿至少在使用中连接到所述框架并从所述框架向下突出;
b.弹跳垫,所述弹跳垫具有中心区域和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外围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所述外围区域沿着结合区域会合;
c.盖,所述盖至少在所述蹦床的俯视图中用盖框架部分覆盖所述框架,并用盖外围部分覆盖所述弹跳垫的所述外围区域;以及
d.屏障,所述屏障在其一端处整体地连接到所述弹跳垫的所述结合区域,且在其另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盖外围部分。
CN201680088069.1A 2016-05-26 2016-05-26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8433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L2016/050547 WO2017203503A1 (en) 2016-05-26 2016-05-26 Bi-directional device and methods of its us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392A true CN109843392A (zh) 2019-06-04

Family

ID=6041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069.1A Pending CN109843392A (zh) 2016-05-26 2016-05-26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463594A4 (zh)
CN (1) CN109843392A (zh)
AU (2) AU2016407744B2 (zh)
WO (1) WO20172035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34550B3 (de) 2022-12-22 2024-05-16 Bellicon Ag Trampoli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1213A (en) * 1998-04-06 2000-06-06 Midwest Air Technologies, Inc. Trampoline convertible for use as swimming pool
CN201710954U (zh) * 2010-06-13 2011-01-19 董继贤 新型娱乐健身蹦床
DE202011001354U1 (de) * 2010-01-11 2011-03-24 Bellicon Ag Trampolin
CN201832323U (zh) * 2010-09-29 2011-05-18 台山市志高兴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跳床
US8047967B1 (en) * 2010-05-31 2011-11-01 Ching-Hsien Teng Trampoline having a two-stage folding function
CN205007492U (zh) * 2015-08-14 2016-02-03 宋立新 一种儿童蹦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2702A (en) * 1995-04-28 1997-01-14 Gillebaard, Jr.; Hendrik C. Variable size above-ground swimming pool
CN2357758Y (zh) * 1998-11-25 2000-01-12 杭州鸿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可供游泳用的蹦床
US6939270B2 (en) * 2003-12-23 2005-09-06 Leisure Kingdom Holding, Inc. Foldable trampoline
US20080090704A1 (en) * 2006-10-12 2008-04-17 Amazing Goods, Llc Foldable trampoline frame assembly
JP5919078B2 (ja) * 2012-04-23 2016-05-18 株式会社コンパンプレイスケープ 遊戯具
WO2014076566A2 (en) * 2012-11-15 2014-05-22 Abc Trampoline Ltd. Cover assembly with apron for use with trampoline
US20150080186A1 (en) * 2013-09-19 2015-03-19 Global IP, Inc. Decorative and safety assembly for dressing a trampoline
US20150290485A1 (en) * 2014-04-11 2015-10-15 Darlene Depalma Under trampoline safety fence
US9855452B2 (en) * 2014-11-19 2018-01-02 Samuel Chen Trampoline anch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1213A (en) * 1998-04-06 2000-06-06 Midwest Air Technologies, Inc. Trampoline convertible for use as swimming pool
DE202011001354U1 (de) * 2010-01-11 2011-03-24 Bellicon Ag Trampolin
US8047967B1 (en) * 2010-05-31 2011-11-01 Ching-Hsien Teng Trampoline having a two-stage folding function
CN201710954U (zh) * 2010-06-13 2011-01-19 董继贤 新型娱乐健身蹦床
CN201832323U (zh) * 2010-09-29 2011-05-18 台山市志高兴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跳床
CN205007492U (zh) * 2015-08-14 2016-02-03 宋立新 一种儿童蹦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34550B3 (de) 2022-12-22 2024-05-16 Bellicon Ag Trampol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101230B4 (en) 2020-07-23
EP3463594A1 (en) 2019-04-10
AU2016407744A1 (en) 2018-12-13
EP3463594A4 (en) 2019-04-10
AU2016407744B2 (en) 2021-03-25
WO2017203503A1 (en) 2017-11-30
AU2019101230A4 (en)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064A (zh) 双向玩具及使用方法
US10357676B2 (en) Bi-directional device and methods of its use
US6006772A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s
US6209557B1 (en) Collapsible structures
US8667626B2 (en) Collapsible baby play station
US7267625B2 (en) Collapsible structures
CA2895883C (en) Popped-up playmat assembly
US20160066705A1 (en) Breathable And Light Weight Play Yards And Mattresses
JP2007515226A (ja) 競技場の障害物デバイス
CA2918029A1 (en) Popped-up playmat assembly
US20210228967A1 (en) Play apparatus
CN109843392A (zh) 双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80279788A1 (en) Chair / game combination
CN107072411A (zh) 可折叠床
WO2012063029A1 (en) An infant bed
US4124909A (en) Babies bed
US20060180189A1 (en) Children's toy playfort
EP0924142A1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s
RU125609U1 (ru) Палатка (варианты)
JP2004121681A (ja) 身体保護用手段を備えた折り畳み式側柵およびその身体保護用手段
US20170360219A1 (en) Portable baby mat apparatus
TWM451041U (zh) 隨身簡便小蚊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7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Quarry Bay

Applicant after: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Address before: Israel Ananna

Applicant before: I. Ben M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