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636B -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 Google Patents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636B
CN109830636B CN201910242925.XA CN201910242925A CN109830636B CN 109830636 B CN109830636 B CN 109830636B CN 201910242925 A CN201910242925 A CN 201910242925A CN 109830636 B CN109830636 B CN 109830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terminal
pole piece
button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2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636A (zh
Inventor
李群林
闫肃
黎雪峰
刘志国
张资华
罗景全
李健龙
欧阳少毅
罗景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2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第一压线部与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第二压线部与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能快速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背景技术
电池盒,主要是用于给终端电子设备,例如LED灯串,提供电源。传统的电池盒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底盒、与底盒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控制电池是否与终端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于底盒内并盖合固定控制电路板的保护盖。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与终端电子产品的两个电源导线连接过程中,需要将电源导线与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如此电池盒不适于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它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第二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及压线按钮,所述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所述第二压线部与所述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所述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
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可以通过例如自动化设备按压压线按钮来实现第一压线部与第一托线部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第二压线部与第二托线部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从而便可以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及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的极片组,所述极片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弹性夹,所述第一弹性夹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夹持配合;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夹,所述第二弹性夹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夹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组包括与第一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以及与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夹持配合的第三弹性夹,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夹持配合的第四弹性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一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三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三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四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四金手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托线部、所述第一弹性夹相连,所述第一插板用于插入并限位于底盒的第一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托线部、所述第二弹性夹相连,所述第二插板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二插装限位部;
所述压线按钮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三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四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五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一极片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六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极片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七插装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极片及所述第二极片均设有弹性压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按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与底盒的卡口卡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按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底盒的定位板上的导向孔相适配。
一种电池盒,包括: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还包括底盒及盖体,所述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底盒内,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盒上。
上述的电池盒,由于包括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相同,不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盒的侧板上设置有两个过线孔,两个所述过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线部、所述第二压线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盒的侧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的卡扣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底盒的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相对应的第一按压口,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相对应的第二按压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的其中一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压线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盒去掉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底盒的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底盒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1、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1、第一托线部,112、第一弹性夹,113、第一插板,12、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1、第二托线部,122、第二弹性夹,123、第二插板,13、压线按钮,131、按钮本体,132、第一压线部,133、第二压线部,134、卡扣,135、凸台,14、第一电连接件,15、第二电连接件,151、电源开关,161、第一极片,162、第二极片,163、第三极片,164、第三弹性夹,165、第四弹性夹,166、弹性压块,20、电源导线,30、电池,40、底盒,41、侧板,411、高位卡口,412、低位卡口,413、过线孔,42、底板,421、第一按压口,422、第一插装限位部,423、第二插装限位部,424、第三插装限位部,425、第四插装限位部,426、第五插装限位部,427、第六插装限位部,428、第七插装限位部,429、第八插装限位部,43、定位板,431、导向孔,50、盖体,51、第二按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及压线按钮13。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包括第一托线部111。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包括第二托线部121。所述压线按钮13包括按钮本体131、设于所述按钮本体131上的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二压线部133。所述第一压线部132与所述第一托线部111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20,所述第二压线部133与所述第二托线部121配合设置用于夹持所述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20。
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可以通过例如自动化设备装配压线按钮13,使用者终端通过按压压线按钮13来实现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一托线部111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20,第二压线部133与第二托线部121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20,从而便可以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20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14、第二电连接件15及用于与电池30电性连接的极片组。所述极片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4、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还包括第一弹性夹112。所述第一弹性夹11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4夹持配合。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还包括第二弹性夹122。所述第二弹性夹122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5夹持配合。如此,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的第一弹性夹112夹持接触第一电连接件14,能够便于快速实现第一电连接件14与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之间的电连接。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的第二弹性夹122夹持接触第二电连接件15,能够便于快速实现第二电连接件15与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之间的电连接。即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2,所述极片组包括与第一电连接件14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161,以及与第二电连接件15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162。所述第一极片161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4夹持配合的第三弹性夹164,所述第二极片162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5夹持配合的第四弹性夹165。如此,第三弹性夹164夹持接触第一电连接件14时便可以实现第三弹性夹164与第一电连接件14之间电连接,第四弹性夹165夹持接触第二电连接件15时便可以实现第四弹性夹165与第二电连接件15之间电连接。即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池盒中的电池30仅为一个时,第一极片161与第二极片162分别设置于电池30的两端,并分别与电池30的正极与负极相连。当电池盒中的电池30为两个以上时,极片组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三极片163,两个以上电池30通过一个以上第三极片163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电池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极片161、第二极片162相连。具体例如,电池30为三个,第三极片163相应为两个,两个第三极片163将三个电池30串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4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夹112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一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三弹性夹164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二金手指。如此,能便于实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一极片161分别与线路板之间通过插拔的方式进行电性连接。
此外,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5为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弹性夹122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三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四弹性夹165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四金手指。同样地,也能便于实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第二极片16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插拔的方式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第一电连接件14、第二电连接件15整体为导电金属件或者仅外表层为导电金属层。此外,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整体为导电金属件或者仅外表层为导电金属层。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上可以设置电源开关151,通过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151,便可以控制电池盒是否与终端电子设备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8及图10,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还包括第一插板113。所述第一插板113分别与所述第一托线部111、所述第一弹性夹112相连,所述第一插板113用于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一插装限位部422。
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还包括第二插板123。所述第二插板123分别与所述第二托线部121、所述第二弹性夹122相连,所述第二插板123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二插装限位部423。
所述压线按钮13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三插装限位部424。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4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四插装限位部425。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5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五插装限位部426。
所述第一极片161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六插装限位部427。
所述第二极片162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40的第七插装限位部428。
如此,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在装配过程中,第一插板113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一插装限位部422,第二插板123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二插装限位部423,压线按钮13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三插装限位部424,第一电连接件14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四插装限位部425,第二电连接件15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五插装限位部426,第一极片161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六插装限位部427,第二极片162插入并限位于底盒40的第七插装限位部428,从而能实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压线按钮13、第一电连接件14、第二电连接件15、第一极片161及第二极片162快速地安装固定到底盒40上,即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当极片组还包括两个第三极片163时,两个第三极片163分别插装限位于底盒40的两个第八插装限位部429。具体而言,底盒40的第一插装限位部422至第八插装限位部429均为间隔设置于底盒40的底板42上的两个限位块或设置于底盒40的底板42上的限位槽。
另外,第一托线部111、所述第一弹性夹112与第一插板113为一体化结构。第二托线部121、所述第二弹性夹122与第二插板123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及图8,所述第一插板113、所述第二插板123、所述第一极片161及所述第二极片162均设有弹性压块166。如此,第一插板113、第二插板123、第一极片161及第二极片162插入到底盒40的两个限位块之间或限位槽中进行限位时,弹性压块166与限位块或限位槽的侧壁紧密抵触配合,保证第一插板113、第二插板123、第一极片161及第二极片162在底盒40中的安装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至图10,所述压线按钮13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131上的卡扣134。所述卡扣134用于与底盒40的卡口卡接配合。如此,按钮本体131的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二压线部133将两个电源导线20分别压迫在第一托线部111与第二托线部121上后,通过卡扣134卡接固定于卡口中,从而便能保证两个电源导线20分别与第一托线部111、第二托线部121电性接触良好。具体而言,底盒40上所设置的卡口为上下两个,分别为高位卡口411与低位卡口412,当压线按钮13下压到低位卡口412时,便意味着按钮本体131的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二压线部133将两个电源导线20分别压迫在第一托线部111与第二托线部121上;当压线按钮13上移到高位卡口411时,便表示压线按钮13与第一托线部111、第二托线部121相分离,不再压迫两个电源导线20,可将电源导线20从电池盒内抽离出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至图10,所述压线按钮13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131上的凸台135。所述凸台135用于与所述底盒40的定位板43上的导向孔431相适配。如此,压线按钮13的凸台135位于定位板43的导向孔431中,定位板43对压线按钮13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定位板43移动。此外,压线按钮13在按压过程中,凸台135沿着导向孔431移动,保证了压线按钮13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10,一种电池盒,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还包括底盒40及盖体50。所述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设置于所述底盒40内,所述盖体50盖设于所述底盒40上。
上述的电池盒,由于包括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10相同,不进行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8及图9,所述底盒40的侧板41上设置有两个过线孔413,两个所述过线孔413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线部132、所述第二压线部133一一对应设置。如此,终端电子设备的两个电源导线20分别穿过两个过线孔413伸入到底盒40内,进入到底盒40中与第一压线部132、第二压线部133相对应的位置时,驱动压线按钮13进行下压操作,便可以使得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一托线部111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20,第二压线部133与第二托线部121夹持接触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20。
此外,请参阅图6及图9,所述底盒40的侧板41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13的卡扣134相配合的卡口。具体而言,卡口为两个,分别为高位卡口411与低位卡口412,当压线按钮13下压到低位卡口412时,便意味着按钮本体131的第一压线部132与第二压线部133将两个电源导线20分别压迫在第一托线部111与第二托线部121上;当压线按钮13上移到高位卡口411时,便表示压线按钮13与第一托线部111、第二托线部121相分离,不再压迫两个电源导线20,可将电源导线20从电池盒内抽离出来,以实现快速连接终端的功能。
另外,请参阅图6及图10,所述底盒40的底板42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13相对应的第一按压口421,所述盖体50上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13相对应的第二按压口51。如此,手指穿过第二按压口51能驱动压线按钮13朝向底盒40移动进行下压操作,手指穿过第一按压口421能驱动压线按钮13朝向盖体50移动进行分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7至图9,所述底盒40的底板42上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422、第二插装限位部423、第三插装限位部424、第四插装限位部425、第五插装限位部426、第六插装限位部427、第七插装限位部428及第八插装限位部429。第一插装限位部422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插板113;第二插装限位部423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插板123;第三插装限位部424用于插入并限位压线按钮13;第四插装限位部425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电连接件14;第五插装限位部426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电连接件15;第六插装限位部427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极片161;第七插装限位部428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极片162;第八插装限位部429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三极片163。
具体而言,第一插装限位部422、第二插装限位部423、第三插装限位部424、第四插装限位部425、第五插装限位部426、第六插装限位部427、第七插装限位部428及第八插装限位部429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例如均为间隔设置于底盒40的底板42上的两个限位块或设置于底盒40的底板42上的限位槽,只要能便于分别进行插装限位第一插板113、第二插板123、压线按钮13、第一电连接件14、第二电连接件15、第一极片161、第二极片162、第三极片163即可,不进行赘述。
为了使得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压线按钮13及第二电连接件15能够在底盒40内的安装更加紧凑稳定,同时也为了能够对第二电连接件15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盒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盖设于第一出口端接线件11、第二出口端接线件12及第二电连接件15的上方,保护盖与底盒40之间通过卡接件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
第二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及
压线按钮,所述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所述第二压线部与所述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所述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及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的极片组,所述极片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弹性夹,所述第一弹性夹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夹持配合;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夹,所述第二弹性夹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夹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组包括与第一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第一极片,以及与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夹持配合的第三弹性夹,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夹持配合的第四弹性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一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三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三金手指,以及用于与第四弹性夹对应电性接触配合的第四金手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托线部、所述第一弹性夹相连,所述第一插板用于插入并限位于底盒的第一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还包括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托线部、所述第二弹性夹相连,所述第二插板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二插装限位部;
所述压线按钮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三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四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五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一极片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六插装限位部;
所述第二极片用于插入并限位于所述底盒的第七插装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极片及所述第二极片均设有弹性压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按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与底盒的卡口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按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本体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底盒的定位板上的导向孔相适配。
9.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还包括底盒及盖体,所述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底盒内,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盒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的侧板上设置有两个过线孔,两个所述过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线部、所述第二压线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盒的侧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的卡扣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底盒的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相对应的第一按压口,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压线按钮相对应的第二按压口。
CN201910242925.XA 2019-03-28 2019-03-28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Active CN109830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2925.XA CN109830636B (zh) 2019-03-28 2019-03-28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2925.XA CN109830636B (zh) 2019-03-28 2019-03-28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636A CN109830636A (zh) 2019-05-31
CN109830636B true CN109830636B (zh) 2024-01-23

Family

ID=6687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2925.XA Active CN109830636B (zh) 2019-03-28 2019-03-28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63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310A (zh) * 2015-08-07 2015-10-21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5655735A (zh) * 2016-03-14 2016-06-08 江门市创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9447913U (zh) * 2019-03-28 2019-09-27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7611U (zh) * 2015-02-17 2015-08-21 Switchlab Inc 彈夾式接點盒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310A (zh) * 2015-08-07 2015-10-21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105655735A (zh) * 2016-03-14 2016-06-08 江门市创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9447913U (zh) * 2019-03-28 2019-09-27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636A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066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912081B2 (en) Ligh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EP0287263A2 (en) A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wire to a motor terminal
PL1575136T3 (pl) Rozgałęziacz łączy kablowych
CN109830636B (zh) 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
CN106500064B (zh) 电连接件及led照明装置
US20200248899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structure of led light
CN109830628B (zh) 电池盒
US6817907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outlet
DE59709883D1 (d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CN215528031U (zh) 可拆卸式插排
CN109950445B (zh) 电池盒装配方法
CN211700594U (zh) 一种电线接线端子
CN212342847U (zh) 一种三相标准源用可压接插拔的接线柱
WO2017193457A1 (zh) 一种快插结构
CN208862215U (zh) 一种分体式内导体连接器
CN209747858U (zh) 一种充电插座
CN219760172U (zh) 插座
CN109786617B (zh) 底盒及电池盒
CN218975387U (zh) 一种便于对外安装的陶瓷放电管
CN217720004U (zh) 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12412248U (zh) 对插式接线装置和带有对插式接线装置的灯具
CN217691720U (zh) 一种大电流90度笼式弹簧连接器
CN216980894U (zh) 一种按压式灯带电源接线装置
CN218005274U (zh) 用于连接储能模组的电连接组件以及储能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