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8276A -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8276A
CN109828276A CN201910167512.XA CN201910167512A CN109828276A CN 109828276 A CN109828276 A CN 109828276A CN 201910167512 A CN201910167512 A CN 201910167512A CN 109828276 A CN109828276 A CN 109828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group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fun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75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28276B (zh
Inventor
张越
林思夏
曾仲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Micrus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Micrus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Micrus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Nanjing Micrus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9101675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8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8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28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8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独立设置,所述接收天线为多组,每组所述接收天线均按三角形排列;对每组天线接收的回波信号正交采样,获得I、Q正交信号;采取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干涉算法,得到大气湍流移动速度的两个水平分量;步骤二: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本发明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进行处理,波束无需扫描,明显缩短了风场获取的时间周期,只有现有风廓线雷达时间周期的20%;由于波束无需扫描,也不需要现有风廓线雷达的波束控制系统及大量的移相器,简化了天线制造成本,降低了天线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探测中风的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背景技术
风廓线雷达是通过向高空发射电磁波束,接收并处理电磁波束因大气垂直结构不均匀而返回的信息进行高空风场探测的一种遥感设备。风廓线雷达已经成为连续、实时遥感大气风场的有效工具,特别适合需要无球测风的场合,如机场、伞兵训练等,能满足诸如机场测风设备布网和重要设施气象保障方面的需求。
风廓线雷达能够探测其上空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具有探测时空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大气中折射率的不均匀能够引起对电磁波的散射,其中大气中的湍流活动导致折射率涨落而引起的散射(即湍流散射),散射层的运动和湍流块的运动都可造成返回电磁波信号特征的变化,测量这种变化就可以分析风的运动参量,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可估测出回波信号所在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和垂直运动,从而获取大气风廓线资料。
现有的风廓线雷达多采用相控阵天线和多普勒处理方法。天线波束通过控制相位依次指向5个不同的方向,雷达发射电磁波后,接收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进行处理,获得在此波束方向上大气湍流相对于雷达的径向速度,综合不同方向上的径向速度就可以得到水平风向、水平风速、垂直速度、垂直风向等参数。以此方法实现的风廓线雷达功能强大,不同规模可以探测边界层、对流层、平流层,甚至中间层。但这种方法用在探测边界层以下时,存在工艺复杂、重量体积大、价格昂贵等缺点,而且由于采用5个指向的波束分别探测后再综合演算的方法,完成一个探测周期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5分钟以上,因此对低层局部风速突变的情况探测效果较差。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风廓线雷达探测低空能力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进行处理,波束无需扫描,缩短了风场获取的时间周期,简化了天线制造成本,降低了天线安装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测量边界层以下时,存在工艺复杂、重量体积大、价格昂贵、探测周期长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该风廓线雷达测量边界层以下时,具有工艺简单、重量体积小、价格低廉、探测周期短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独立设置,所述接收天线为多组,每组所述接收天线均按三角形排列;对每组天线接收的回波信号正交采样,获得I、Q正交信号;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干涉算法,得到大气湍流移动速度的两个水平分量;
步骤二: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干涉算法求解大气湍流运动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任选2组接收天线定义为x轴,定义2组接收天线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ξ0,计算出F/C值;
步骤102,另选2组天线,计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η0,计算出G/C值;
步骤103,求出x轴上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计算出与位于x轴上的接收机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
计算出自相关系数函数最大值对应的τx,计算出A/C的值
步骤104,求出另外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和y轴上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y,计算出B/C:
步骤105,根据位于(ξ0,0)和(0,η0)的一对接收机的两组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和位于原点处的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y,计算出H/C的值:
步骤106,建立方程式:
AVx+HVy=-F
BVy+HVx=-G
方程式均除以C,联立求解出目标移动速度的两个分量Vx和Vy
Vx=(HG-BF)/(AB-H2)
Vy=(HF-AG)/(AB-H2)
步骤107,矢量合成,得到目标的水平速度V及移动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分别得到三组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I、Q正交信号,在信号处理器中对同一距离上的I、Q正交信号同相相加,合成为同一距离的一组I、Q正交信号;
步骤202,对合成后的I、Q正交信号按距离进行时域积累,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普勒频谱分布;
步骤203,对多普勒频谱进行谱矩识别,计算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换算得到垂直方向上的风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天线采用八木天线,所述八木天线为单根八木天线或由多根八木天线组成天线阵。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天线为间隔天线布局,即为三组天线阵子组成的天线阵,三组天线阵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天线阵子采用八木天线,每组接收天线可以是单根八木天线、三根八木天线或九根八木天线,八木天线阵子之间为等边三角形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接收机包括频率源、低噪声放大器、A/D转换单元、混频滤波单元、正交处理单元,所述频率源用于产生脉冲信号,提供发射机放大及混频滤波;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干涉处理和傅里叶变换;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的结果进行速度解算,得到风场的速度、方向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雷达具有设备简单、工作可靠、性能优秀的特点。本发明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进行处理,波束无需扫描,明显缩短了风场获取的时间周期,只有现有风廓线雷达时间周期的20%;由于波束无需扫描,也不需要现有风廓线雷达的波束控制系统及大量的移相器,简化了天线制造成本,降低了天线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采用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风廓线雷达3根接收天线排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廓线雷达9根接收天线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该风廓线雷达工作在P波段;包括发射天线1、接收天线2、综合机柜9、电源模块3及通讯模块12。其中,所述综合机箱9包括发射机4、接收机6、信号处理单元7、数据处理单元5。风廓线雷达垂直于地面安装,向上发射电磁波,测量从地面到1km以上风的参数,输出按高度分布的水平风向、水平风速、垂直风速、垂直风向等。
进一步地,雷达工作时,首先由数据处理单元5按照确定的工作模式控制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7控制接收机6的频率源产生相应的调制信号,调制信号放大后成为激励信号,输出到发射机4,固态发射机4将激励信号放大,通过发射天线7发射信号,回波信号通过接收天线8到接收机6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直接进行数字采样,得到原始回波数据;原始回波数据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滤波、干涉算法处理后,得到谱分布;数据处理单元对谱分布进行识别,得到按高度给出的速度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地面或其他支撑基础上,接收天线2与发射天线4之间间距一般在1-2m之间。所述综合机柜9安装在天线阵旁,天线阵与综合机柜9采用馈线电缆连接。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独立设置,所述接收天线为多组,每组所述接收天线均按三角形排列;在前述采用干涉算法处理的风廓线雷达中,3根天线单元组成接收天线阵的形式如图2所示。单个天线阵子采用八木天线,天线阵子之间的间距为0.7λ(λ为雷达波长),此处间距为0.5m。进一步地,对每组天线接收的回波信号正交采样,获得I、Q正交信号;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干涉算法,得到大气湍流移动速度的两个水平分量;
步骤二: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干涉算法求解大气湍流运动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任选2组接收天线定义为x轴,定义2组接收天线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ξ0,计算出F/C值;
步骤102,另选2组天线,计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η0,计算出G/C值;
步骤103,求出x轴上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计算出与位于x轴上的接收机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
计算出自相关系数函数最大值对应的τx,计算出A/C的值
步骤104,求出另外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和y轴上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y,计算出B/C:
步骤105,根据位于(ξ0,0)和(0,η0)的一对接收机的两组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和位于原点处的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y,计算出H/C的值:
步骤106,建立方程式:
AVx+HVy=-F
BVy+HVx=-G
方程式均除以C,联立求解出目标移动速度的两个分量Vx和Vy
Vx=(HG-BF)/(AB-H2)
Vy=(HF-AG)/(AB-H2)
步骤107,矢量合成,得到目标的水平速度V及移动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分别得到三组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I、Q正交信号,在信号处理器中对同一距离上的I、Q正交信号同相相加,合成为同一距离的一组I、Q正交信号;
步骤202,对合成后的I、Q正交信号按距离进行时域积累,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普勒频谱分布;
步骤203,对多普勒频谱进行谱矩识别,计算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换算得到垂直方向上的风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天线1采用八木天线10,所述八木天线10为单根八木天线或由多根八木天线组成天线阵。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天线2为间隔天线布局,即为三组天线阵子组成的天线阵,三组天线阵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天线阵子采用八木天线,每组接收天线2可以是单根八木天线、三根八木天线或九根八木天线,八木天线阵子之间为等边三角形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机4、接收机5、信号处理单元7、数据处理单元5;所述接收机包括频率源8、低噪声放大器13、A/D转换单元14、混频滤波单元15、正交处理单元16,所述频率源8用于产生脉冲信号,提供发射机4放大及混频滤波;所述信号处理单元7用于进行干涉处理和傅里叶变换;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用于将信号处理单元7处理的结果进行速度解算,得到风场的速度、方向数据。
本实施例中未披露的部分均采用的是现有技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接收天线数量为9个,如图3所示,三个天线组内的天线阵子之间的间距仍为0.7λ,间距为0.5m。三组之间的间距为1.3λ,间距为0.92m。本实施例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接收天线数量为27个,图中未示出,三个天线组内的天线阵子之间的间距仍为0.7λ,间距为0.5m。三组之间的间距为2.0λ,间距为1.4m。由于天线阵的面积比较大,因此接收天线阵与发射天线阵可以合用一个。本实施例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发射天线独立设置,所述接收天线为多组,每组所述接收天线均按三角形排列;对每组天线接收的回波信号正交采样,获得I、Q正交信号;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干涉算法,得到大气湍流移动速度的两个水平分量;
步骤二: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干涉算法求解大气湍流运动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任选2组接收天线定义为x轴,定义2组接收天线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ξ0,计算出F/C值;
步骤102,另选2组天线,计算对应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
求导,令得到最大时移值:
根据两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η0,计算出G/C值;
步骤103,求出x轴上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计算出与位于x轴上的接收机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
计算出自相关系数函数最大值对应的τx,计算出A/C的值
步骤104,求出另外的两组接收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在时移τ为零时的函数值和y轴上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y,计算出B/C:
步骤105,根据位于(ξ0,0)和(0,η0)的一对接收机的两组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函数和位于原点处的接收机单路信号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相等时对应的自相关系数函数的时移值τxy,计算出H/C的值:
步骤106,建立方程式:
AVx+HVy=-F
BVy+HVx=-G
方程式均除以C,联立求解出目标移动速度的两个分量Vx和Vy
Vx=(HG-BF)/(AB-H2)
Vy=(HF-AG)/(AB-H2)
步骤107,矢量合成,得到目标的水平速度V及移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求取多普勒频谱,得到大气湍流垂直运动速度及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分别得到三组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I、Q正交信号,在信号处理器中对同一距离上的I、Q正交信号同相相加,合成为同一距离的一组I、Q正交信号;
步骤202,对合成后的I、Q正交信号按距离进行时域积累,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普勒频谱分布;
步骤203,对多普勒频谱进行谱矩识别,计算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换算得到垂直方向上的风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采用八木天线,所述八木天线为单根八木天线或由多根八木天线组成天线阵。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为间隔天线布局,即为三组天线阵子组成的天线阵,三组天线阵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天线阵子采用八木天线,每组接收天线可以是单根八木天线、三根八木天线或九根八木天线,八木天线阵子之间为等边三角形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廓线雷达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接收机包括频率源、低噪声放大器、A/D转换单元、混频滤波单元、正交处理单元,所述频率源用于产生脉冲信号,提供发射机放大及混频滤波;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干涉处理和傅里叶变换;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的结果进行速度解算,得到风场的速度、方向数据。
CN201910167512.XA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Active CN109828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7512.XA CN109828276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7512.XA CN109828276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8276A true CN109828276A (zh) 2019-05-31
CN109828276B CN109828276B (zh) 2023-04-21

Family

ID=6686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7512.XA Active CN109828276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82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4465A (zh) * 2020-08-27 2020-12-04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沿自然地形布局的共形相控阵mst雷达
CN113655451A (zh) * 2021-08-26 2021-11-16 西安凌航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波段全分布式tr车载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6296A (en) * 1990-01-02 1992-08-04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Oblique spaced antenn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tmospheric wind fields
US5568151A (en) * 1995-05-17 1996-10-22 Merritt; David A. Statistical averaging method for wind profiler doppler spectra
JP2002168948A (ja) * 2000-11-30 2002-06-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ウィンドプロファイラにおける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945355A (zh) * 2006-10-27 2007-04-1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的大气湍流探测激光雷达
CN101988963A (zh) * 2010-04-19 2011-03-23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利用风廓线雷达获取三维风场的方法
CN102508218A (zh) * 2011-12-12 2012-06-20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风廓线雷达在线监控方法
CN102508219A (zh) * 2011-10-17 2012-06-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风廓线雷达湍流目标检测方法
JP2014081331A (ja) * 2012-10-18 2014-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風計測装置
CN103983975A (zh) * 2014-06-05 2014-08-1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基于两种雷达的大气运动垂直速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133216A (zh) * 2014-07-17 2014-11-05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获取低空风廓线的雷达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70332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风廓线雷达大气湍流能量探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6296A (en) * 1990-01-02 1992-08-04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Oblique spaced antenn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tmospheric wind fields
US5568151A (en) * 1995-05-17 1996-10-22 Merritt; David A. Statistical averaging method for wind profiler doppler spectra
JP2002168948A (ja) * 2000-11-30 2002-06-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ウィンドプロファイラにおける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945355A (zh) * 2006-10-27 2007-04-1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的大气湍流探测激光雷达
CN101988963A (zh) * 2010-04-19 2011-03-23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利用风廓线雷达获取三维风场的方法
CN102508219A (zh) * 2011-10-17 2012-06-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风廓线雷达湍流目标检测方法
CN102508218A (zh) * 2011-12-12 2012-06-20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风廓线雷达在线监控方法
JP2014081331A (ja) * 2012-10-18 2014-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風計測装置
CN103983975A (zh) * 2014-06-05 2014-08-1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基于两种雷达的大气运动垂直速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133216A (zh) * 2014-07-17 2014-11-05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获取低空风廓线的雷达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70332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风廓线雷达大气湍流能量探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NG-YUAN BU ETAL.: "A novel wind profiler radar 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2009 IET 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
YEN-WEI CHEN ETAL.: "Estimating wind speed in lower atmosphere wind profiler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 《IMTC 2001.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EEE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
杜言霞等: "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介绍",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
胡明宝等: "风廓线雷达探测模式分析与设计", 《现代雷达》 *
邵楠;陈玉宝;步志超;韩旭;刘秉义;高玉春;: "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风廓线精度分析" *
邵楠等: "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风廓线精度分析", 《量子电子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4465A (zh) * 2020-08-27 2020-12-04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沿自然地形布局的共形相控阵mst雷达
CN112034465B (zh) * 2020-08-27 2023-11-21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沿自然地形布局的共形相控阵mst雷达
CN113655451A (zh) * 2021-08-26 2021-11-16 西安凌航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波段全分布式tr车载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及检测方法
CN113655451B (zh) * 2021-08-26 2023-08-18 西安凌航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波段全分布式tr车载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8276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3216B (zh) 一种获取低空风廓线的雷达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09287B (zh) 一种双频雷达散射计及同时测量海面风场和流场的方法
CN106226761B (zh) 一种高性能相干高频雷达多频探测方法
CN109959930A (zh) 使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监测结构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58763A (zh) 基于连续波体制的气象雷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9138523A (ja) 風力発電出力予測方法
CN102508218B (zh) 风廓线雷达在线监控方法
CN109239741A (zh) 导航卫星多阵元天线自动校准测试系统
CN108732537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接收信号强度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
Mohanakumar et al. A versatile 205 MHz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radar at Cochin–scientific applications
CN109557531A (zh) 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高分辨率河流雷达装置
CN109828276A (zh) 一种基于干涉算法的风廓线雷达
KR102555054B1 (ko) 멀티포인트 레이더 유속계로부터 획득된 정보와 다양한 기상 관측 정보를 빅데이터화 및 데이터 마이닝하여 하천 유량을 측정하는 브레이니 rtu 및 상기 멀티포인트 레이더 유속계와 상기 브레이니 rtu를 포함하는 하천 유량 측정 시스템
CN108535730A (zh) 一种多普勒气象雷达解速度模糊方法和系统
CN109581355A (zh) 目标跟踪的集中式mimo雷达自适应资源管理方法
Srinivasulu et al. Simplified active array L-band radar for atmospheric wind profiling: initial results
CN110441731A (zh) 窄带电磁辐射源目标定位方法
CN104199020A (zh) 基于多帧信息融合的米波阵列雷达目标仰角测量方法
CN109239686A (zh) 一种针对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定位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布局方法
CN109541603A (zh) 基于全相关分析的数字阵列雷达风廓线探测方法及系统
CN204903569U (zh) 中小河流截面水流速高频声学监测系统
Nandakumar et al. Validation of wind measurements from a 53 MHz ST Radar Pilot Array located at University of Calcutta with collocated radiosonde launches
CN113820708A (zh) 一种基于计算智能的河流表面流场精确测量雷达
CN109298423A (zh) 一种基于连续波的测浪雷达
CN105334506B (zh) 一种基于雷达回波中线谱强度估计海面风速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