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3040A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3040A
CN109813040A CN201711166278.6A CN201711166278A CN109813040A CN 109813040 A CN109813040 A CN 109813040A CN 201711166278 A CN201711166278 A CN 201711166278A CN 109813040 A CN109813040 A CN 109813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frame
article
storage device
regulating mechanism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62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3040B (zh
Inventor
李登强
费斌
尚亚洲
程学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62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3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3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3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3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3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本体、调节组件以及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本体,第二分隔架通过调节组件转动连接至第一分隔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配接,包括配接面以及凹设于配接面上的定位槽;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二分隔架配接,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可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带动第二分隔架与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构件本体以及弹性伸缩件,构件本体包括与配接面相适配的被配接面;当第一、第二调节机构相对转动时,弹性伸缩件可被配接面抵持以发生形变,并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性伸缩件可凸伸出被配接面并卡置于定位槽内。

Description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储物装置,例如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一般具有一个大的容纳腔,当放置多种食品时,多种食品间相互交杂,取放极为不便。特别是冷冻室抽屉中交杂放置多种食品时,食品间冷冻后发生粘连,自冰箱冷冻室抽屉中取出食品更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生产商将储物装置的容纳腔用分隔架进行分割,但是往往只能对容纳腔进行简单的分割,不能根据储存物品而自由调整分割空间,灵活性较差;而且分隔架的组装结构复杂,不便于拆卸和组装;不同分隔空间的储存物品相互滑落交叉,达不到分割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一对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绕竖直轴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隔架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之一配接,包括套筒构件,所述套筒构件包括配接面以及凹设于所述配接面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槽;
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另一配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套筒构件转动地配接的转轴构件,所述转轴构件包括构件本体以及连接至所述构件本体上的弹性伸缩件,所述构件本体包括与所述配接面相适配的被配接面;
其中,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所述弹性伸缩件可被所述配接面抵持以发生形变,并且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可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分隔架相对所述第一分隔架绕所述竖直轴转动以使所述储物装置于叠置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共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垂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一定位槽内;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另一定位槽内;当所述储物装置位于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叠置状态之间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脱离出所述定位槽且被所述配接面抵持以发生形变。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构件本体包括配接孔,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穿设于所述配接孔内的弹性部和滚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的滚珠;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在所述配接面的抵持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滚珠向所述配接孔内收缩并沿所述配接面滚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接孔水平延伸并贯通所述构件本体;所述滚珠设置为两个且分别滚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两端;
所述定位槽设置为将圆周四等分的4个;
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两个所述滚珠同步沿所述配接面滚动或同步卡置于两个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架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隔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隔横杆,所述第二分隔架包括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割纵杆;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之一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另一滑动地穿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和垫块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垫块构件可拆卸地组装连接,且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垫块构件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套筒构件组装连接的端盖构件,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于所述套筒构件和所述端盖构件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本体前后滑动的导向件,所述第一分隔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导向件上并与所述导向件同步滑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所述储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的活动配合,提升容纳腔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调节组件的结构精巧,可实现快速组装,还可及时拆卸/更换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以进一步增强分割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叠置状态;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轴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处于叠置状态时转轴构件和套筒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转轴构件和套筒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与第一分隔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与第一分隔架的配合状态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第一分隔架及辅助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和箱门限定出至少一个存储间室,所述存储间室可以为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所述冰箱还包括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于所述存储间室内,所述储物装置具体可设置为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所述储物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看图1a至图5b,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300,该储物装置300具体设置为一储物抽屉,其包括本体31、一对导向机构32、第一分隔架332、第二分隔架331以及调节组件34。
本体31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容纳腔30,该容纳腔30用于储存各类储存物,如食品、饮料等。本体31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31a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31b。所述底壁用于承载储存物,一对第一侧壁31a和一对第二侧壁31b分别自所述底壁向上垂直延伸。其中,一第一侧壁31a同时构成所述存储间室的箱门。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一对第一侧壁31a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称为纵向),一对第二侧壁31b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为横向)。也即,一对第一侧壁31a前后相对设置,一对第二侧壁31b左右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共同限定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
一对导向机构3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31b上,也即,每个第二侧壁31b上设置有一导向机构32。导向机构32包括导向杆32a、导向件32b以及固定座32c,其中:导向机构32通过固定座32c固定于本体31上,固定座32c与本体3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导向杆32a平行于第二侧壁31b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导向件32b套设于导向杆32a上并可沿导向杆32a前后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2a设置为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条状,导向件32b与导向杆32a相适配以使导向件32b仅可沿导向杆32a前后滑动。
第一分隔架332容置于容纳腔3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前后分割。具体地,第一分隔架332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横置于(也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容纳腔30内以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件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容纳腔30以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横杆332a、332b,分隔横杆332a、332b左右延伸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一分隔架332还包括一对连接件332c,连接件332c连接分隔横杆332a的端部和分隔横杆332b的端部,并与分隔横杆332a、332b共同围成一长方形框体。
第一分隔架332通过导向机构32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至本体31上,通过第一分隔架332的滑动,可调整容纳腔30被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或数量,以适应不同储存物品的多元化需求。
具体地,第一分隔架3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332的左右两端的一对固定部332d,每个固定部332d连接至相对应的导向件32b上。当导向件32b沿导向杆32a前后滑动时,第一分隔架332同步的于容纳腔30内前后滑动,以改变第一分隔架332前后两侧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数量。
固定部332d的延伸方向与分隔横杆332a、332b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也即固定部332d沿左右方向延伸;固定部332d与导向件32b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相对应的螺孔,二者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侧壁31b包括前后延伸的导槽31c以及中空的组装腔,导槽31c连通所述组装腔和容纳腔30。导向机构32设置于所述组装腔内,以增加美观度。第一分隔架332的左右两端穿过导槽31c后配接至导向机构32上,具体来说,固定部332d自容纳腔30穿过导槽31c后配合连接于导向件32b上。
第二分隔架331容置于容纳腔3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左右分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架331通过调节组件34绕竖直轴t2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根据第二分隔架331与第一分隔架332的位置关系,储物装置300具有叠置状态(参图1b)和展开状态(参图1a)。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架331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可调节容纳腔3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增加对容纳腔30分割的灵活性。
第二分隔架331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体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容纳腔30的横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二侧壁31b的间距)大于容纳腔30的纵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一侧壁31a的间距),相应的,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的宽度,也即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分隔体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体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纵杆331a、331b,分隔纵杆331a、331b相互平行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参图1b,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相共面,分隔纵杆331a、331b以及分隔横杆332a、332b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可减小闲置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占用空间,同时增加整洁度和美观度;参图1a,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与第一分隔架332十字交叉设置,容纳腔30可以以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且容纳腔30可以以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为界被左右分割,此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具有一非零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相垂直,具体来讲,分隔纵杆331a、331b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横杆332a、332b沿左右方向延伸,分隔纵杆331a、331b垂直于分隔横杆332a、332b。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还可以包括玻璃隔板(图未绘示),所述隔板被用户选择性地组装至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通过设置所述隔板,使第一分隔架332前后两侧的储存分区内的储存物品不相接触,避免串味,并避免储存物品从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交叉滑落。当然,所述隔板可不仅仅位于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还可以部分向上延伸至分隔横杆332a上方,和/或部分向下延伸至分隔横杆332b下方。
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分隔纵杆331a和分隔纵杆331b相邻设置,且分隔纵杆331a始终高于所述分隔件的上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332a),分隔纵杆331b始终低于所述分隔件的下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332b)。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所述隔板、分隔横杆332b、分隔纵杆331b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不会干涉所述隔板。
第二分隔架331还包括连接分隔纵杆331a的端部和分隔纵杆331b的端部的一对连接杆331c,连接杆331c设置为与分隔纵杆331a、331b非共平面,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一对连接杆331c贴靠分隔横杆332a、332b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分隔架332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分隔架331还可通过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也即,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既可滑动又可绕竖直轴t2转动,这样,一方面可调节容纳腔3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另一方面可调节储存分区的大小,增加对容纳腔30分割的灵活性。
其中,上述的第二分隔架331通过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分隔架332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30被第一分隔架3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二,第一分隔架3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30被第二分隔架3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架3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也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使容纳腔30被第一分隔架3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以及被第二分隔架3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均可被调节,灵活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4设置为两个,其一与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配接,另一与分隔纵杆331b、分隔横杆332b配接。下面具体参图2~5b,以与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配接为例,对调节组件34的结构进行介绍。
调节组件34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4b以及第二调节机构34a。第一调节机构34b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其中之一,第二调节机构34a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其中另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34b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第二调节机构34a配接至第二分隔架331。
第一调节机构34b包括转轴构件430、固定构件440、垫块构件450以及形成于垫块构件450和固定构件440之间的第一通道342。其中,固定构件440包括安装孔443、定位孔441和凹槽442,垫块构件450包括定位柱451和安装孔452,安装孔443和安装孔452相对应并分别与螺钉470螺纹配接,定位柱451插置于定位孔441内以便于固定构件440和垫块构件450组装定位;垫块构件450和固定构件440共同围成位于凹槽442处的第一通道342。第一通道342供分隔横杆332a滑动地穿过,以使第一调节机构34b与分隔横杆332a左右滑动地配接(也即第一调节机构34b可沿分隔横杆332a左右滑动),进而使调节组件34左右滑动地连接至第一分隔架332上。
第二调节机构34a包括端盖构件410、套筒构件420以及形成于端盖构件410和套筒构件420之间的第二通道341。其中,端盖构件410包括卡钩411和凹槽412,套筒构件420包括与所述卡钩411相匹配的卡槽421和凹槽422;端盖构件410和套筒构件420可沿竖直方向配接并通过卡钩411和卡槽421进行卡扣固定;凹槽412和凹槽422围成第二通道341。第二通道341供分隔纵杆331a穿过,以使第二调节机构34a与分隔纵杆331a滑动地配接(也即第二调节机构34a可沿分隔纵杆331a滑动),进而使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至第二分隔架331上。
优选地,套筒构件420还包括导向斜面4210,以引导卡钩411顺利配接至卡槽421处。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34b通过转轴构件430转动地配接至第二调节机构34a。具体来讲,转轴构件430包括构件本体432,构件本体432包括挂台部4321和配合部4322,挂台部4321和配合部4322呈台阶状设置且分别为圆柱形;相应的,套筒构件420具有与转轴构件430相匹配的安装通道424,挂台部4321的直径大于安装通道424的直径,配合部4322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安装通道424的直径;组装时,转轴构件430可从套筒构件420上方一侧(也即靠近端盖构件410的一侧)竖直向下与套筒构件420进行配接,配合部4322穿设于安装通道424内而挂台部4321被套筒构件420限位,使转轴构件430竖直向下不可脱离的组装至套筒构件420上。
转轴构件430包括形成于配合部4322外表面的被配接面4320,套筒构件420包括形成于安装通道424内壁的配接面4240,配接面4240和被配接面4320相适配,以使转轴构件430转动地配合于安装通道424内。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构件430具有中轴线,所述中轴线限定出竖直轴t2。
转轴构件430的配合部4322一端设置有安装孔423,安装孔423与螺钉460相配合,以使转轴构件430固定连接于固定构件440上。
进一步地,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相对转动时,在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分别带动下,分隔横杆332a和分割纵杆331a相对转动,进而第一分隔架332与第一分隔架331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31作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转动而第一调节机构34b不转动。
进一步地,套筒构件420还包括凹设于配接面4240(也即安装通道424的内壁)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槽423。构件本体432的配合部4322设置有水平延伸的配接孔4320;转轴构件430还包括连接至构件本体432上的弹性伸缩件431,弹性伸缩件431设置于配接孔4320内且在自由状态下弹性伸缩件431的至少部分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也即配合部4322的外表面)。
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于相邻两个定位槽423之间的位置处,在配接面4240抵持作用下,弹性伸缩件431被压缩形变并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性伸缩件431至少部分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卡置于定位槽423内,以实现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转动定位。
具体地,弹性伸缩件431包括穿设于配接孔4320内的弹性部4311和滚动设置于弹性部4311端部的滚珠4312。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于相邻两个定位槽423之间的位置处,在配接面4240的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滚珠4312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沿配接面4240滚动;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滚珠4312向外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卡置于定位槽423内,以实现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转动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423设置为4个并将圆周四等分,这样,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滚珠4312由一定位槽423运动至相邻的另一定位槽423内,使搁物组件300相应的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完成切换。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可依照储物装置300由所述叠置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的转动角度的具体需求,定位槽423也可设置为将圆周不等分。
具体地,当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绕竖直轴t2转动时,以搁物组件3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化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搁物组件300由所述展开状态变化至所述叠置状态的过程与之相反,不再赘述)为例:
参图5a,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一通道342与第二通道341相平行且均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相应的,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纵杆331a均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相平行,此时,滚珠4312向外凸伸并配合至一定位槽423内;
当储物装置300由所述叠置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以本体3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34a带动分隔纵杆331a绕竖直轴t2转动,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绕竖直轴t2转动;在配接面4240的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滚珠4312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脱离出先前所在的定位槽423,随后滚珠4312沿配接面4240滚动;
参图5b,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一通道342与第二通道341相垂直,第一通道342与分隔横杆332a依然保持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而第二通道341和分隔纵杆331a沿前后方向(参图中y方向)延伸,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相垂直,此时,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滚珠4312向外凸伸并卡置于另一定位槽423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配接孔4320水平延伸并贯通构件本体432;滚珠431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滚动设置于弹性部4311的两端。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在配接面4240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两个滚珠4312均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同步沿配接面4240滚动;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两个滚珠4312均向外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同步卡置于相对应的定位槽423,从而进一步减小转动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的活动配合,提升容纳腔30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调节组件34的结构精巧,可实现快速组装,还可及时拆卸/更换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以进一步增强分割的灵活性;通过选择性增设玻璃隔板,可避免不同储存分区间物品的交叉滑落。
实施例2
参看图6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400,该实施例的各部件结构与实施例1中同名的各部件结构相对应,例如:本体41(对应本体31)、导向机构42(对应导向机构32)、第一分隔架432(对应第一分隔架332)、第二分隔架431(对应第二分隔架331)、调节组件44(对应调节组件34)、竖直轴t3(对应竖直轴t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导向机构42的具体结构、第一分隔架432与导向机构42的配合结构、本体41还包括辅助件41e。下面将针对这些区别点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描述,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结构/定义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导向机构4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41b处,其具体包括导向杆42a、导向件42b以及固定座42c,其中:导向机构42通过固定座42c固定于本体41上,固定座42c与本体4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导向杆42a平行于第二侧壁41b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设置为圆柱形长杆状;导向件42b包括导向本体420b和分别具有通孔422b的一对悬臂421b,通孔422b与导向杆42a相适配,导向件42b通过通孔422b套设于导向杆42a上并可沿导向杆42a前后滑动。
第一分隔架432通过导向机构42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至本体41上。具体地,第一分隔架4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432的左右两端的一对固定部432d以及被限位部432e;导向件42b包括延伸出导向本体420b的卡钩423b、安装部、限位部425b以及开口426b。
其中,固定部432d具体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杆状,所述安装部设置为由卡钩423b围成并前后延伸的安装槽424b,固定部432d可通过开口426b沿第一方向卡扣于安装槽424b内,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斜向外下方。当固定部432d卡扣于安装槽424b内时,第一分隔架432同步滑动地连接至导向件42b上,并且此时固定部432d和安装槽424b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限位,使固定部432d无法相对导向件42b左右运动。
限位部425b与被限位部432e相匹配,当固定部432d卡扣于安装槽424b内时,限位部425b与被限位部432e相配接,以限制第一分隔架432相对导向件42b前后运动。这样,可使第一分隔架432与导向件42b稳定地连接,避免第一分隔架432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32d和被限位部432e相互连接且形成T型结构。
限位部425b为自开口426b处凹设于卡钩423b上的U形缺口,当固定部432d卡扣于安装槽424b内时,被限位部432e配合至所述缺口内并被所述缺口的前后侧面所抵持,进而实现对第一分隔架432相对导向件42b的前后限位。
进一步地,导向件42b还具有设置于开口426b处的引导斜面427b,以便于引导固定部432d顺利通过开口426b卡扣于安装槽424b内。
在本实施例中,卡钩423b设置为弹性结构;固定部432d设置为具有直径D的圆柱形杆,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开口426b的口径逐渐减小至最小值W,其中W<D。这样,当固定部432d通过开口426b向安装槽424b内配接时,卡钩423b在固定部432d的抵持下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固定部432d配合至安装槽424b内后,在卡钩432b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固定部432d被稳定地保持在安装槽424b内。
进一步地,参图11,本体41还包括辅助件41e,辅助件41e具体包括装配腔411e和安装腔412e。第二侧壁41b的顶端可从下向上容置于装配腔411e内以使辅助件41e悬挂于第二侧壁41b上,从而使辅助件41e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侧壁41b上。当辅助件41e组装至第二侧壁41b上时,安装腔412e位于储物装置400的容纳腔40内并通过下部端口4120e与容纳腔40连通;导向机构42可组装至辅助件41e上并容置于容纳腔412e内。这样,可先将导向机构42与第一分隔架431组装连接,再将导向机构42与辅助件41e组装连接,而后将携带有导向机构42、第一分隔架431的辅助件41e悬挂组装至第二侧壁41b上,从而完成组装,方便快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还可设置为由所述辅助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围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优化第一分隔架432与导向件42b的组装结构以及增设辅助件41e,可实现快速组装拆卸,而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提升容纳腔40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调节组件44的结构精巧,可实现快速组装,还可及时拆卸/更换第一分隔架432和第二分隔架431,以进一步增强分割的灵活性;通过选择性增设玻璃隔板,可避免不同储存分区间物品的交叉滑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一对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绕竖直轴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隔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之一配接,包括套筒构件,所述套筒构件包括配接面以及凹设于所述配接面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槽;
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另一配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套筒构件转动地配接的转轴构件,所述转轴构件包括构件本体以及连接至所述构件本体上的弹性伸缩件,所述构件本体包括与所述配接面相适配的被配接面;
其中,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所述弹性伸缩件可被所述配接面抵持以发生形变,并且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可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架相对所述第一分隔架绕所述竖直轴转动以使所述储物装置于叠置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共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一定位槽内;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被配接面并卡置于另一定位槽内;当所述储物装置位于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叠置状态之间时,所述弹性伸缩件脱离出所述定位槽且被所述配接面抵持以发生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本体包括配接孔,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穿设于所述配接孔内的弹性部和滚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的滚珠;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在所述配接面的抵持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滚珠向所述配接孔内收缩并沿所述配接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孔水平延伸并贯通所述构件本体;所述滚珠设置为两个且分别滚动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两端;
所述定位槽设置为将圆周四等分的4个;
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两个所述滚珠同步沿所述配接面滚动或同步卡置于两个所述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隔横杆,所述第二分隔架包括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割纵杆;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之一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另一滑动地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构件和垫块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垫块构件可拆卸地组装连接,且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垫块构件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套筒构件组装连接的端盖构件,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于所述套筒构件和所述端盖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本体前后滑动的导向件,所述第一分隔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导向件上并与所述导向件同步滑动。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
CN201711166278.6A 2017-11-21 2017-11-21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Active CN109813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6278.6A CN109813040B (zh) 2017-11-21 2017-11-21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6278.6A CN109813040B (zh) 2017-11-21 2017-11-21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3040A true CN109813040A (zh) 2019-05-28
CN109813040B CN109813040B (zh) 2022-03-25

Family

ID=6660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6278.6A Active CN109813040B (zh) 2017-11-21 2017-11-21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30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600A (en) * 1991-11-12 1993-12-14 Russ Bassett Company Movable Divider
US20100319391A1 (en) * 2009-06-22 2010-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2462224A (zh) * 2010-11-15 2012-05-23 Segos株式会社 收纳空间分隔装置
KR20130028539A (ko) * 2011-09-09 2013-03-19 (주)세고스 분할장치 및 분할장치가 구비된 장치
CN105043010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器组件及冰箱
CN106839634A (zh) * 2017-02-21 2017-06-13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600A (en) * 1991-11-12 1993-12-14 Russ Bassett Company Movable Divider
US20100319391A1 (en) * 2009-06-22 2010-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2462224A (zh) * 2010-11-15 2012-05-23 Segos株式会社 收纳空间分隔装置
KR20130028539A (ko) * 2011-09-09 2013-03-19 (주)세고스 분할장치 및 분할장치가 구비된 장치
CN105043010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器组件及冰箱
CN106839634A (zh) * 2017-02-21 2017-06-13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3040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3039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AU2015303843B2 (en) Telescoping fixture applied to a refrigerator door or the like
KR20080045366A (ko) 냉장고 선반의 높이조절 구조
KR20080045368A (ko) 냉장고 선반의 높이조절 구조
CN105627681A (zh) 冰箱
CN107110597A (zh) 冰箱
US11598577B2 (en) U-shaped tuck shelf
CN207585201U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208817847U (zh) 一种可调式冰箱抽屉组件
CN109813042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KR20080055255A (ko) 냉장고
CN109813044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0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207585200U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9813043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108344242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EP1747415B1 (en) A cooling device
CN109708414B (zh) 搁架组件及包括其的冰箱
CN109813041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209214209U (zh) 可折叠瓶架、搁板组件以及冰箱
CN109813038A (zh)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CN207444584U (zh) 一种衣柜
US11555647B2 (en) Rear bracket for shelf assembly
KR101101813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용 선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1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