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962B -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962B
CN109802962B CN201910040328.9A CN201910040328A CN109802962B CN 109802962 B CN109802962 B CN 109802962B CN 201910040328 A CN201910040328 A CN 201910040328A CN 109802962 B CN109802962 B CN 109802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ource
ciphertext
information
encryption
sub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03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962A (zh
Inventor
易朝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yi Inf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yi Inf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yi Inf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yi Inf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03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加密方法是先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最后对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方法是先判断密文的合法性;对判断为合法性的密文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并生成含有冗余信息的信息源和唯一性ID;最后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本发明可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以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支付的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互联网平台,而相关活动的风险管控水平完全取决于互联网平台,因此该方式存在资金流动监管盲区,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风险。这都是网络通信系统性问题所带来的全行业系统性风险。由于数据与身份能够在流转过程中的截取、模仿与阅读,网络信息系统都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数据的,这就给通网络非法获取数据,非法模拟用户行为提供了可能。
现有技术中,机器视觉可以直接窥视密码,机器学习可以快速比较明文与密文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面对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使用传统加解密技术基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区块链系统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现阶段,也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移动支付的交易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加密算法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以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
第二步,对信息源生成一个累计增加/减少的数值ID作为唯一性ID,并将唯一性ID附加在信息源的开头;
第三步,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
第五步,对第四步基于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的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
优选地,在第三步中,所述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是指:利用密钥形成的超过512位特征字符串,计算每一位字符的码值及长度,经过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形成长整数串C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以C_ID为操作数之一进行多次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其中,所述编码元素组合方式是指:采用其中一种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
所述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所述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根据源信息的长度和位特征进行分组,同组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所述编码元素组是指:数字编码元素组、字母编码元素组、汉字编码元素组、字符编码元素组或语言编码元素组。
在本发明中,加密前对源信息进行重编码的编码元素组合方式,与加密后对密文进行重编码的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者编码元素组合方式中的编码元素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提高加密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发明的加密方法可支持对称方式加密或不对称方式加密,其将加密技术与汇编技术相结合,加以进行任意进制(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的变换,编组成任意码段的序列(如0-9段,A-J段和汉字等,也可以进行跨段编组)。本发明的信息源的开头附加有唯一性ID,使得在密文传输中具有自我识别标志,每个序列编组只使用一次,进行第二次使用时,自动列为废文处理。本发明易于传输,可以借助网络、数字设备或人工传输,并具有很的高安全性,并可以作为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通讯/传输协议使用。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判断密文的合法性;
第二步,对判断为合法性的密文的码位进行归位,再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第三步,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并生成含有冗余信息的信息源和唯一性ID;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二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信息源;
第五步,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
第一步中,所述判断密文的合法性是指:判断第一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密文大:是则判断该密文为合法密文,否则判断该密文为非法密文。
第二步中,所述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是指:对每位密文元素进行与编码运算相应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第三步中,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是指:对信息源的码值及长度采用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生成与加密过程相应的K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码元进行以K_ID为基础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
第五步中,所述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是指:判断第二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信息源大:是则判断该信息源为信息源,否则判断该信息源为非法信息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以提高安全性,从而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是这样的: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
第二步,对信息源生成一个累计增加/减少的数值ID作为唯一性ID,并将唯一性ID附加在信息源的开头。
第三步,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具体为:利用密钥形成的超过512位特征字符串,计算每一位字符的码值及长度,经过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形成长整数串C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以C_ID为操作数之一进行多次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
第五步,对第四步基于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的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
其中,编码元素组合方式是指:采用其中一种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根据源信息的长度和位特征进行分组,同组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而编码元素组是指:数字编码元素组、字母编码元素组、汉字编码元素组、字符编码元素组或语言编码元素组。
在本发明中,加密前对源信息进行重编码的编码元素组合方式,与加密后对密文进行重编码的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者编码元素组合方式中的编码元素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解密,提高加密的安全性能。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判断密文的合法性,具体为判断第一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密文大:是则判断该密文为合法密文,否则判断该密文为非法密文。
第二步,对判断为合法性的密文的码位进行归位,再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第三步,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并生成含有冗余信息的信息源和唯一性ID。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二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信息源。
第五步,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
其中,第二步中,所述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是指:对每位密文元素进行与编码运算相应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第三步中,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是指:对信息源的码值及长度采用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生成与加密过程相应的K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码元进行以K_ID为基础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
第五步中,所述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是指:判断第二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信息源大:是则判断该信息源为信息源,否则判断该信息源为非法信息源。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重编码,形成信息源;
第二步,对信息源生成一个累计增加/减少的数值ID作为唯一性ID,并将唯一性ID附加在信息源的开头;
第三步,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一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密文;
第五步,对第四步基于第一接收ID接收到的加密后密文进行长度统计,再采用编码元素组合方式对加密后的密文重编码,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所述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信息源加密是指:利用密钥形成的超过512位特征字符串,计算每一位字符的码值及长度,经过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形成长整数串C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以C_ID为操作数之一进行多次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信息源加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元素组合方式是指:采用其中一种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或者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静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所述采用动态方式组合编码元素组是指:根据源信息的长度和位特征进行分组,同组采用两种以上编码元素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元素组是指:数字编码元素组、字母编码元素组、汉字编码元素组、字符编码元素组或语言编码元素组。
6.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判断密文的合法性;
第二步,对判断为合法性的密文的码位进行归位,再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第三步,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并生成含有冗余信息的信息源和唯一性ID;
第四步,对于每次参与第三步运算的信息源的唯一性ID进行累计增加,并在接收端设置第二接收ID,以接收增加的唯一性ID的信息源;
第五步,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判断密文的合法性是指:判断第一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密文大:是则判断该密文为合法密文,否则判断该密文为非法密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对密文进行译码,生成密文的信息源是指:对每位密文元素进行与编码运算相应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生成密文的信息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对密文的信息源的每一位元素的码值进行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是指:对信息源的码值及长度采用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后生成与加密过程相应的K_ID;再对信息源的每一位码元进行以K_ID为基础的取模、加、减、乘、除、异或、或、与、非运算的任意组合运算,实现对密文的信息源解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块链技术中的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对含冗余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合法性判断:若判断为合法信息源,则为密文的解密信息源;否则,作为废文处理是指:判断第二接收ID是否比已接收的信息源大:是则判断该信息源为信息源,否则判断该信息源为非法信息源。
CN201910040328.9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Active CN109802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328.9A CN109802962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328.9A CN109802962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962A CN109802962A (zh) 2019-05-24
CN109802962B true CN109802962B (zh) 2021-08-24

Family

ID=6655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0328.9A Active CN109802962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3108B (zh) * 2019-09-26 2021-05-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69262B (zh) * 2021-07-30 2022-05-10 立信(重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密文存储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9992B2 (en) * 2006-01-06 2010-01-19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es for encoding, decoding, and authenticating data in cipher block chaining messaging authentication code
CN106534109A (zh) * 2016-10-28 2017-03-22 深圳市鑫宇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安全加密功能的安全WiFi芯片
CN107292197B (zh) * 2017-06-29 2020-02-0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加密装置和解密装置
CN108881160A (zh) * 2018-05-07 2018-11-23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医疗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962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263B (zh) 一种基于标签id的超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方法
US7571320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US8687800B2 (en) Encryption method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N107483192B (zh) 一种基于量子通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81025A (zh) 一种国家密码标准算法sm4的安全白盒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545062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92119B (zh) 一种敏感信息防窃取的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9802962B (zh)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及解密方法
JP2018148434A (ja) 鍵生成装置および鍵生成方法
CN109067517A (zh) 加密、解密装置、加密、解密方法和隐藏密钥的通信方法
CN105282090A (zh) 一种互联网上防非法访问的公开url加密编码方法
JP2005253041A (ja)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方法
CN110225028B (zh) 一种分布式防伪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86633B (zh) 一种区块链技术中密文防篡改方法
KR101754017B1 (ko) 이중 매핑에 의한 비밀번호 인증 보안 향상 방법 및 서버
CN104618380A (zh)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的密钥更新方法
CN113114654B (zh) 一种终端设备接入安全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75181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data
CN102185897B (zh) 安全分散式虚拟存储池系统
CN100561913C (zh) 一种访问密码设备的方法
CN10463666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6452728A (zh)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
CN113746642B (zh) 一种计算机间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910630B (zh) 扩展密钥的置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93987A (zh) 基于iBeacon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