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791B -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791B
CN109802791B CN201711147778.5A CN201711147778A CN109802791B CN 109802791 B CN109802791 B CN 109802791B CN 201711147778 A CN201711147778 A CN 201711147778A CN 109802791 B CN109802791 B CN 109802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formation
terminal
nack
bit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77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791A (zh
Inventor
徐明慧
张希
秦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77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6062 priority patent/WO20190962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用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来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这可以比分别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节省所需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另外,通过上报条件触发上报,可以大大降低上报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上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如2G、3G和LTE系统中,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都在3GHz以下的频率范围中,而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可用的工作频段越来越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相反,3GHz以上的频率范围却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频段。因此,业界正在研究和开发工作频段在3GHz以上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如5G系统,以提供超高速的数据通信业务。例如,在3GHz以上的频率范围,可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频段包括位于28GHz、39GHz、60GHz、73GHz等处的频段。因其工作频段在3GHz以上,下一代通信系统具有高频通信系统的显著特点,如其工作带宽较宽以及其使用高集成天线阵列等,从而使得其容易实现较高的吞吐量。
然而,相对现有的通信系统,相位噪声(phase noise,PHN)、多普勒效应和中心频率偏移(central frequency offset,CFO)会给高频通信系统的数据接收引入相位误差,从而导致高频通信系统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因此,工作频段在3GHz以上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将遭受更加严重的中射频失真。尤其是相位噪声对其带来的影响。另外,多普勒效应和CFO对工作频段在3GHz以上的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性能带来的影响也会随着工作频段所处位置的变高而加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可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用于上报层信息。该终端包括: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将层信息和ACK/NACK信息一同上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可选地,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可以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ACK/NACK信息可以指示ACK或者NACK。层信息可以指示层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层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上报的层。这样,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之间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NACK与层0可以是一种组合,NACK与层1可以是另一种组合,以此类推。对于这些组合可以分别用一个比特串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对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的比特串。用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来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可以比分别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节省所需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在具体实现时,在终端或接入设备中有存储单元或存储器来存储比特串与不同组合之间的对应表。
可选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这相当于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同样可以对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所对应的组合用比特串表示。例如,比特串0001表示NACK、层0以及层1。
因为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的组合有多种,所以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也会有多个。举例来说,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可以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其中,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终端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层。
可选地,当可供候选作为上报的层的层集合数量较多(如6个层或8个层)时,可以限制上报的层的层集合中的元素数量。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联合编码主要指的是将要传输的层信息与其他信息合并起来用比特串指代。这样只要传输该比特串,就可以传输对应的层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可选地,终端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通常,该指示信息可以用1比特表示。从而可以在不需要修改PTRS端口对应的层的情况下保持1比特的低开销。
在生成第一消息之前,终端可以根据上报条件确定是否上报层信息。其中,上报条件包括如下几种情况。情况1,高层信令配置是否上报层信息。情况2,高层信令配置是否可以存在PTRS,以及若高层信令配置有PTRS时,调度的MCS是否大于或等于PTRS存在的MCS门限且调度的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PTRS存在的调度带宽门限。情况3,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是否为NACK。情况4,上行传输资源是否足够传输层信息。当上述情况为是时,终端可以确定上报层信息,否则不上报层信息。通过上报条件触发上报,可以大大降低上报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上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述其他方面的方法、装置或者设备中涉及的与第一方面相同或相应的特征或概念,均可以参照第一方面得到,为了减少冗余,下述各个方面中的相同或相应的内容不再描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层;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层信息配置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
可选地,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可以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ACK/NACK信息可以指示ACK或者NACK。层信息可以指示层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层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上报的层。这样,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之间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NACK与层0可以是一种组合,NACK与层1可以是另一种组合,以此类推。对于这些组合可以分别用一个比特串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对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的比特串。用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来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可以比分别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节省所需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可选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这相当于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同样可以对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所对应的组合用比特串表示。例如,比特串0001表示NACK、层0以及层1。
因为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的组合有多种,所以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也会有多个。举例来说,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可以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其中,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终端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层。
可选地,当可供候选作为上报的层的层集合数量较多(如6个层或8个层)时,可以限制上报的层的层集合中的元素数量。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可选地,接入设备的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发送该第一消息。其中,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层;根据所述层信息配置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其中,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层信息,该层信息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发送第一消息。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DMRS端口组上报一个层的层信息,多个DMRS端口组上报多个层的层信息。该多个层的层信息可以用比特串表示。对于某一个比特串,例如0000,其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举例来说,0000在第一种DMRS端口分组的情况下指代层0和层2,在第二种DMRS端口分组的情况下指代层0和层4。由于接入设备和终端均已知DMRS端口组间的分组信息,采用层间联合编码的方式,可减少上报多层需要的比特数,减少开销。另外,DMRS端口分组得到的DMRS端口组内的DMRS端口的数量通常为偶数个。这样,可以排除一个组内DMRS端口的数量为奇数的分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表示层信息的比特的个数。在具体实现时,在终端或接入设备中有存储单元或存储器来存储比特串与其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之间的对应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层信息,该层信息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接入设备根据层信息以及终端的DMRS端口的分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上报的层。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收发功能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第五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处理装置为终端时,终端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终端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单元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处理装置为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收发功能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设备,也可以是接入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第六方面提供的各个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处理装置为接入设备时,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接入设备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单元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六方面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处理装置为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六方面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入网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六方法的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第三方面至第六方法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三方面至第六方法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报条件触发上报,可以大大降低上报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上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通过联合编码,如层间的联合编码或与ACK/NACK信息的联合编码,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或上报多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接入设备和终端的传输示意图。
图3为一种接入设备和终端的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500。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设备600。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收发器的装置70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终端1和终端2)。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设备连接,并与接入设备进行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的传输。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或无线回传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接入设备和终端的数量不做限定。
接入设备是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演进型基站、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等等。
当图1中的接入设备和终端进行通信时,会在多个层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层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端口。每个DMRS端口传输相应的DMRS,DMRS用于估计与所述参考信号一起传输的数据所经历的信道。若DMRS端口间存在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的关系,则这部分参考信号对应的DMRS端口之间被认为是准同位或准共址(quasi-co-located,QCL)的。准共址的DMRS端口可以组成DMRS端口组。
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入设备与终端进行下行通信时,可能需要一个或多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或PT-RS)端口来传输PTRS,PTRS用于估计与所述PTRS一起传输的数据所经历的相位变化。每个PTRS端口对应一个DMRS端口组中一个DMRS端口。通常,与PTRS端口对应的DMRS端口是其所在的DMRS端口组中端口号最小的DMRS端口(或者是该DMRS端口对应的index最小)。因为一个DMRS端口与一个层也存在对应关系,所以,一个PTRS端口也对应一个层。
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与终端在4个层进行传输,则相应的有4个DMRS端口。这4个DMRS端口可以分成两个DMRS端口组。在同一个端口组中的DMRS端口之间是准共址的。这两个DMRS端口组与两个PTRS端口对应。表1给出了一种层、DMRS端口以及PTRS端口的对应关系。
表1一种层、DMRS端口以及PTRS端口的对应关系表
0 1 2 3
DMRS端口 0 1 2 3
PTRS端口 0 -- 1 --
在表1中,层0与DMRS端口0对应,层1与DMRS端口1对应,层2与DMRS端口2对应,层3与DMRS端口3对应。其中,DMRS端口0与DMRS端口1组成一个DMRS端口组。PTRS端口0与该DMRS端口组中端口号最小的DMRS端口(即DMRS端口0)对应。DMRS端口2与DMRS端口3组成另一个DMRS端口组。PTRS端口1与该DMRS端口组中端口号最小的DMRS端口(即DMRS端口2)对应。因此,可以认为PTRS端口0与层0对应,PTRS端口1与层2对应。
PTRS用于估计与PTRS一同传输的数据的相位变化。为了保证PTRS的估计性能,终端可以上报一个或者多个与PTRS端口对应的用于下行传输的层。该一个或者多个层具有较好信道质量。其中,信道质量较好可以包括信噪比SNR较大、信干噪比SINR较大等。
作为可选的方案,接入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层,调整该层对应的DMRS端口和最小的DMRS端口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这就相等于调整DMRS的端口配置,使得端口号最小的DMRS端口对应的层是信道质量较好的层,达到将PTRS映射在信道质量较好的层上的目的。从而可以保证PTRS的估计性能,使得在相位噪声较为恶劣的通信场景中仍可较好地进行数据传输。
举例来说,图2和图3为一种接入设备和终端的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接入设备和终端均有4个层,分别用L0、L1、L2和L3表示。其中每个层对应一个DMRS端口,分别用DMRS0、DMRS1、DMRS2和DMRS3表示。其中端口号最小的DMRS端口对应一个PTRS端口,该PTRS端口用PTRS0表示。每个DMRS端口有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通常情况下,在接入设备发送数据时,端口号最小的DMRS对应的层的信噪比(或信干噪比)最大或者信道质量最好,例如图2中接入设备的L0的信噪比最大。终端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数据后,估计出L1的信噪比最大。终端将L1上报给接入设备。如图3所示,接入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层(L1),将该层对应的DMRS端口的预编码矩阵调整为L0的预编码矩阵,同时将最小的DMRS端口的预编码矩阵调整为所述层(L1)的预编码矩阵,这样调整后的L0’即原先的L1层的数据在发送到终端后仍然是信噪比最大的层,仍然对应最小的DMRS端口。这样就可以保证PTRS始终在信噪比最大的层上传输,进而可以保证PTRS的估计性能,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数据传输,终端需要上报一个或多个层的信息。这些层通常具有较好的信道质量、较大的信噪比或较大的信干噪比。然而,这会增加系统开销或占用信令资源。因此需要一种不会增加开销或者仅仅增加少了开销的如何上报一个或多个层的信息的方法。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层信息。该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层,即终端所希望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终端可以通过联合编码,如层间的联合编码或与ACK/NACK的联合编码,将该层信息携带在第一消息中。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终端如何通过联合编码来上报层信息。
步骤402:终端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生成第一消息之前,终端可以根据上报条件确定是否上报层信息。其中,上报条件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1,高层信令配置是否上报层信息。例如,高层信令如RRC信令配置了是否上报层信息。该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推荐的与PTRS端口对应的层。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指示,确定是否上报层信息。若高层信配置为上报层信息,则终端向接入设备上报层信息。反之,则不上报。
情况2,高层信令配置是否存在PTRS。若高层信令如RRC信令配置为PTRS可以存在,则终端比较当前调度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和/或带宽与对应的MCS门限和/或带宽门限。若调度的MCS大于等于PTRS存在的MCS门限值(如第一个MCS门限)且调度的带宽大于等于PTRS存在的调度带宽门限值(如第一个带宽门限),则PTRS存在,否则PTRS不存在。若PTRS存在,则终端上报层信息,否则不上报层信息。其中所述MCS门限,调度带宽门限由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或由终端与网络侧预先约定默认值。或根据当前调度的数据中是否存在PTRS。终端根据当前调度的数据中是否有PTRS确定是否要上报层信息。若当前调度的数据中有PTRS,则上报层信息,否则不上报。
情况3,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是否为ACK,即当前的数据传输是否被正确传输或译码。若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为ACK,则不上报,否则上报。对于任何数据的传输,终端均会根据数据中一起传输的校验码验证当前的传输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上报ACK给接入设备,否则上报NACK给接入设备。若接入设备接收到ACK,则会给终端调度新数据;否则重新传输上一次的数据。因此,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为ACK的话,表明数据传输质量是比较好的,无需上报层信息来指示信道质量更好的层。当然,也可以从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是否为NACK的角度来考虑是否上报层信息。
情况4,上行传输资源是否足够传输层信息。当上行传输资源不够时,不上报层信息。其中,上行传输资源可以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ing Channel,PUSCH)。
针对情况1,若高层信令配置为上报层信息,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当前调度数据中是否存在PTRS,确定是否上报层信息。若高层信令配置为不上报,则不管当前调度的数据中是否存在PTRS,均不上报。
针对情况1或情况2,可以预定义或在高层信令如RRC信令中配置上报层信息的周期。终端按预定义或所配置的周期上报层信息。进一步的,当满足周期所确定的上报时刻时,终端还可以判断当前调度的数据中是否有PTRS。若有,则上报,否则即使满足周期的条件,也不上报。
由上报条件触发的层信息上报,可以减少上报的次数,进而减少上报开销。
若确定上报层信息,则终端需进一步确定层信息所指示的上报的层的数量以及层信息如何发送给接入设备。
针对层的数量,在下行传输时,存在一个或多个PTRS端口,则层的数量可以与PTRS端口数相同。例如终端上报的层信息所指示的层的数量为2。另外,一个DMRS端口组对应一个PTRS端口。则层的数量可以和当前调度的DMRS端口组数相同。例如,当前调度的DMRS端口组数为1时,则上报的层信息所指示的层的数量为1,若当前调度的DMRS端口组数为2时,则上报的层信息所指示的层的数量为2。
在下行传输时,可用于测量信道的参考信号有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参考信号(CSI-reference signal,CSI-RS)和DMRS。二者分别于CSI上报的UCI和ACK/NACK上报的UCI对应。。所以可以携带在CSI上报的UCI中,也可以携带在ACK/NACK上报的UCI中。
进行下行传输的层可能有多个,例如6个层或者8个层。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代这6个或8个层中的一个层。若上报的层数为2时,则通常需要6个比特来指代这两个层。举例来说,表2为3比特与层之间的对应表。需要说明的是,表2仅仅是一种示例,层与3比特之间还可以有其他的对应关系。当层数增加或减少时,相应需要的比特数也可能增加或减少。例如,当有4个层时,只需要2比特。
表2 3比特信息与层之间的对应表
3比特信息 6个层 8个层
000 层0 层0
001 层1 层1
010 层2 层2
011 层3 层3
100 层4 层4
101 层5 层5
110 NA 层6
111 NA 层7
上报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建议的与PTRS端口对应的层的层号。其中,层号可以是绝对层号,也可以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ing Channel,PDSCH)中PTRS端口对应DMRS端口组的层集合中的相对层号,也可以是PDSCH中PTRS端口对应的DMRS端口组的层集合中相对于PTRS端口所在层的相对层号。
当可供候选作为上报的层的层集合数量较多(如表2中的6个层或8个层)时,可以限制上报的层的层集合中的元素数量。例如,可以仅选择表2中前4个层。当限制上报的层的取值集合中元素数量时,可以减少表示上报其中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层集合中元素个数减少到4时,只需两个比特即可表示4个层。另外,层号可以采用绝对编号,也可以采用相对编号。例如8个层的绝对编号可以为0,1,2,…,7,其分别表示第1,2,3,…,8层。若层2为当前层或为PTRS端口所在层,则层2-5的相对编号可以是0,1,2,3。限制层集合中的元素数量时,可以考虑将层集合中的元素限缩到当前层邻近的层。如当前层为层2时,可以将层集合限缩为{当前层-1,当前层,当前层+1},分别对应层1,层2,层3。
限制层集合的数量可以降低开销。另外,为了降低开销,还可以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减少层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下面对利用联合编码降低传输层信息的开销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在接入设备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需要反馈ACK/NACK。当正确接收数据时,反馈ACK,当未正确接收数据时,反馈NACK。当数据传输正确时,可认为当前的信道质量是较好的,或者PTRS所在层的质量是较好的,即不需要调整,因此,层信息可以与ACK/NACK所占用的比特进行联合编码。
举例来说,若当前的数据传输状态为ACK时,即表示终端正确译码所传输的数据,认为当前的PTRS端口配置是合适的即此时不需要修改PTRS的端口配置信息,或此时不需要调整预编码矩阵使得最小的DMRS端口号对应信噪比最好的层,或认为当前的PTRS端口配置是最优的。此时最小的DMRS端口号对应信噪比(信干噪比)最好或较好的层。因此,此时不需要上报层信息。若当前的数据传输状态为NACK时,则需要上报层信息。结合该特点,可对层信息和ACK/NACK进行联合编码,减少上报层信息所需要的比特,降低开销。
具体地,可以用多个比特同时表示上报的层以及反馈的是ACK还是NACK。举例来说,当联合编码的比特数为2时,2个比特与其指代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表3。其中,表5给出了4中可能的示例,当然还可能存在其他对应关系,只要其利用了层信息和和ACK/NACK进行联合编码,都应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表3 2个比特与其指代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2比特 例1 例2 例3 例4
00 NACK,层5 NACK,当前层 NACK,当前层 NACK
01 NACK,层6 NACK,层5 NACK,当前层+1 NACK,当前层
10 NACK,层7 NACK,层6 NACK,当前层+2 NACK,当前层+1
11 ACK ACK ACK ACK
由表5可知,因为比特数为2,则上报的层的数量最多为3层。例1中,在携带NACK的同时还可以携带具体层号(如绝对层号5,6,7)。例3中,用00表示反馈的是NACK以及上报的层为当前层。用01表示反馈的是NACK以及上报的层为当前层的层号加一所指代的层。
若ACK/NACK本身的传输需要1个比特,则通过增加一个比特可以达到上报三个层中的一个层的目的,例如表3中例1和例3所示的情况。若ACK/NACK本身的传输需要2个比特,如00表示NACK,11表示ACK,此时剩下的两个状态可以完成两个层中一个层的上报,即此时上报层信息不需要增加比特,例如表3中例2和例4所示的情况。可选的,表3中例3和例4中的上报的层也可以用绝对层号表示。
举例来说,当联合编码的比特数为3时,3个比特与其指代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表4。
表4 3个比特与其指代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3比特 例1 例2 例3 例4
000 NACK,层0 NACK,当前层 NACK,当前层 NACK
001 NACK,层1 NACK,层0 NACK,当前层+1 NACK,当前层
010 NACK,层2 NACK,层1 NACK,当前层+2 NACK,当前层+1
011 NACK,层3 NACK,层2 NACK,当前层+3 NACK,当前层+2
100 NACK,层4 NACK,层3 NACK,当前层+4 NACK,当前层+3
101 NACK,层5 NACK,层4 NACK,当前层+5 NACK,当前层+4
110 NACK,层6 NACK,层5 NACK,当前层+6 NACK,当前层+5
111 ACK ACK ACK ACK
此方案下,若ACK/NACK本身的传输需要1个比特,则通过增加两个比特可以达到上报6或7个层中的一个层的目的。若ACK/NACK本身的传输需要2个比特,如00表示NACK,11表示ACK,此时增加一个比特以及原有比特中剩下的两个状态可以完成6个层中一个层的上报。若ACK/NACK本身的传输需要3个比特,如000表示NACK,111表示ACK,此时剩下的6个状态可以完成6个层中一个层的上报,如表4中例4所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若上报的层的数量大于1时,可以用层间联合编码的方式降低上报层信息的开销。在下行传输时,可以同时调度两个PTRS端口。通常,每个PTRS端口对应一个DMRS端口组。此时,可以针对每个PTRS端口上报一个终端认为信道质量比较好的层。因此,下面以上报的层的数量为2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可以类似得到。
当上报的层的数量为2时,若DMRS端口数为6,则与两个PTRS端口对应的两个DMRS端口组所包含的DMRS端口数为{G1,G2},其中G1表示第一个DMRS端口组包含的DMRS端口数,G2表示第二个DMRS端口组包含的DMRS端口数。{G1,G2}共有以下几种分组情况:{0,6},{6,0},{1,5},{5,1},{2,4},{4,2},{3,3}。{G1,G2}的这些分组信息对终端而言是已知的。例如,接入设备通过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信息通知终端。因此终端可利用已知分组信息这个条件,进行联合编码。表5为多比特与DMRS端口的对应表。因为DMRS端口与层存在对应关系,因此表5中的DMRS端口可以替换为对应的层。此时,可以很容易得到多比特和层的对应表。下面以DMRS端口作为示例说明。
表5多比特与DMRS端口的对应表
Figure BDA0001472840780000091
Figure BDA0001472840780000101
其中Gij表示第i个DMRS端口组的第j个DMRS端口,j为DMRS组内的DMRS端口的相对编号。由表5可知通过相同的编号在不同的分组情况下表示不同的层组合,可实现较少比特完成多个层的上报。即有两个DMRS端口组,且每个DMRS端口组需上报一个建议的层号时,联合编码的方式可以将上报两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6=2*3减少至4。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DMRS端口分组为{0,6}或{6,0}时,相当于6个DMRS端口都在一个组内,此时相当于只有一个DMRS端口组,可以只上报一个DMRS端口或者层。
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DMRS端口分组为{1,5}或{5,1}时,有一个DMRS端口组中只有一个DMRS端口,即所述只有一个DMRS端口的DMRS端口组所建议的PTRS对应的下行传输层为该仅有的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层,因此不用上报该DMRS端口组的层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考虑到CDM的DMRS端口是QCL的,以及DMRS端口组内的DMRS端口是QCL的,因此,可认为CDM的DMRS端口是同一个DMRS端口组。又因为CDM的DMRS端口数为2或者4,因此,DMRS的端口组所包含的DMRS端口数为2或者4或者说DMRS端口组内所包含的端口数是偶数,则可以排除{3,3}的分组。因此,可进一步降低上报两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至3,与上报一个层需要的比特数相同。
当扩展为CSI或可与PTRS同时在一个时隙中调度的DMRS端口数为8时,则可以做类似的联合编码。例如,DMRS端口数为8时,当分组为{3,5}或{5,3}时需要的比特数最多,为5个比特。其他情况仅需要3个比特(如分组为{8,0},{0,8},{7,1},{1,7}的情况)或4个比特(如分组{6,2},{2,6},{4,4}的情况)既可以完成两个层号的上报。当上报层号为2个时,相比每个层单独上报,可将比特数从6=2*3减少为5。同样,若考虑DMRS端口组内所包含的端口数是偶数,则可以排除{1,7}或{7,1}的分组情况,进一步降低上报两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至4。
由上述上报的层的数量为2的例子可以得到另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层信息,该层信息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发送第一消息。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DMRS端口组上报一个层的层信息,多个DMRS端口组上报多个层的层信息。该多个层的层信息可以用比特串表示。对于某一个比特串,例如0000,其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举例来说,0000在第一种DMRS端口分组的情况下指代层0和层2,在第二种DMRS端口分组的情况下指代层0和层4。由于接入设备和终端均已知DMRS端口组间的分组信息,采用层间联合编码的方式,可减少上报多层需要的比特数,减少开销。另外,DMRS端口分组得到的DMRS端口组内的DMRS端口的数量通常为偶数个。这样,可以排除一个组内DMRS端口的数量为奇数的分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表示层信息的比特的个数。在具体实现时,在终端或接入设备中有存储单元或存储器来存储比特串与其在不同的DMRS端口分组情况下指示不同的层之间的对应表。
利用接入设备和终端均已知DMRS端口组间的分组信息,采用层间联合编码的方式,可减少上报两层需要的比特数,减少开销。当上报的层的数量为2时,至少可以减少1比特的开销。
实施例三
在上报层信息之前,可以先向接入设备反馈指示信息。具体的,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PTRS端口对应的层是否为终端所需要的层;或该指示信息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可选的,该指示信息承载于1bit的信令中。当接入设备收到该指示信息,确定PDSCH中PTRS端口对应的层不是终端所需的层,或者确定终端请求上报层信息时,接入设备可以配置终端按照本发明中的其他方案上报层信息。进一步地,该指示信息可以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与ACK/NACK同时反馈。该方案可以在不需要修改PTRS端口对应的层的情况下保持1bit的低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报条件触发上报,可以大大降低上报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上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通过联合编码,如层间的联合编码或与ACK/NACK的联合编码,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或上报多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将对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和接入设备进行描述。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其他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500。终端500包括:生成模块510,用于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发送模块520,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将层信息和ACK/NACK信息一同上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可选地,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可以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ACK/NACK信息可以指示ACK或者NACK。层信息可以指示层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层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被上报的层。这样,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之间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NACK与层0可以是一种组合,NACK与层1可以是另一种组合,以此类推。对于这些组合可以分别用一个比特串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对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的比特串。用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来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可以比分别指示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节省所需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在具体实现时,在终端或接入设备中有存储单元或存储器来存储比特串与不同组合之间的对应表。
可选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这相当于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同样可以对ACK/NACK信息和指示两个层的层信息所对应的组合用比特串表示。例如,比特串0001表示NACK、层0以及层1。
因为ACK/NACK信息和层信息的组合有多种,所以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也会有多个。举例来说,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可以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其中,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终端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层。
可选地,当可供候选作为上报的层的层集合数量较多(如6个层或8个层)时,可以限制上报的层的层集合中的元素数量。通过限制可以上报的层的集合的元素数量,可以减少上报一个层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降低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联合编码主要指的是将要传输的层信息与其他信息合并起来用比特串指代。这样只要传输该比特串,就可以传输对应的层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可选地,终端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通常,该指示信息可以用1比特表示。从而可以在不需要修改PTRS端口对应的层的情况下保持1比特的低开销。
在生成第一消息之前,终端可以根据上报条件确定是否上报层信息。其中,上报条件包括如下几种情况。情况1,高层信令配置是否上报层信息。情况2,高层信令配置是否存在PTRS。情况3,当前传输数据的状态是否为NACK。情况4,上行传输资源是否足够传输层信息。当上述情况为是时,终端可以确定上报层信息,否则不上报层信息。通过上报条件触发上报,可以大大降低上报发生的频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上报,降低上报开销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设备600。接入设备600包括:接收模块610,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其中,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层;处理模块620,用于根据层信息配置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
应理解,终端500可以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的任意功能。接入设备600可以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的任意功能。终端500或接入设备600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收发器的装置700。包括收发器710,处理器720和存储器730。其中,存储器7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72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所述收发器710可以包括射频电路。
可选地,装置700可以是一个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520可以由收发器710实现,生成模块510可以由处理器720实现。装置700也可以是一个接入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610可以由收发器710实现,处理模块620可以由处理器720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法的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电路。所述收发电路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电路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芯片还可能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寄存器、缓存等。当然,也可以为该芯片提供额外的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单元还可以是终端或接入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终端盒接入设备。例如该通信系统包括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500和如图6所示接入设备6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指示上述任一种方法的程序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用于上报层信息,所述终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所述层信息,所述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
5.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层信息,所述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层信息配置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
9.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所述层信息,所述层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的层;
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
13.一种处理层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ACK/NACK信息以及所述层信息,所述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根据所述层信息配置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
从终端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所对应的层的配置是否合适,或用于请求上报层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CK/NACK信息和所述层信息通过联合编码得到比特串表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得到的比特串为第一比特串或第二比特串;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串用于指示ACK,所述第二比特串用于指示NACK和所述终端确定的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信息指示的层的个数为2。
CN201711147778.5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Active CN109802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7778.5A CN109802791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PCT/CN2018/116062 WO2019096284A1 (zh) 2017-11-17 2018-11-17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7778.5A CN109802791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791A CN109802791A (zh) 2019-05-24
CN109802791B true CN109802791B (zh) 2021-06-15

Family

ID=6653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7778.5A Active CN109802791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791B (zh)
WO (1) WO20190962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4662B (zh) * 2019-06-25 2022-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准共站址信息指示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260804B (zh) * 2019-07-05 2022-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dmrs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JP2022549962A (ja) * 2019-09-30 2022-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用の方法、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540A (zh) * 2010-08-13 2012-03-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
WO2016161619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7942B2 (en) * 2010-04-27 2016-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540A (zh) * 2010-08-13 2012-03-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
WO2016161619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aining issues on PTRS;Lenovo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3>;20170921;参见第1-2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96284A1 (zh) 2019-05-23
CN109802791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6242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653765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멀티플렉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73617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2356579B (zh)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质量反馈信令
CN106411465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2465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codebook based precoding
CN104247296A (zh) 无线网络中用于自适应接收器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566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5100690A1 (zh) 高阶编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69860A (zh) Cqi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发送装置
WO2006118081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方法
KR102374244B1 (ko) 업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090017973A (ko)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10611956B (zh) 重复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449588B1 (en) Wireless device specific maximum code rate limit adjustment
CN109802791B (zh) 一种上报层信息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10933747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223362A (zh) 用于超可靠低延迟通信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增强
CN111656720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71442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1969360B (zh) 一种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系统
CN11197003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78766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49370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230421313A1 (en) Method of shifting redundancy vers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transport block over multiple sl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