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0147B -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0147B
CN109800147B CN201811530356.0A CN201811530356A CN109800147B CN 109800147 B CN109800147 B CN 109800147B CN 201811530356 A CN201811530356 A CN 201811530356A CN 109800147 B CN109800147 B CN 109800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test case
map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03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0147A (zh
Inventor
孙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hang Changying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ang Changying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ang Changying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ang Changying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03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0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0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0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0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通过将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导图数据,并根据导图数据确定其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以将导图数据导入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得到测试案例,避免了测试人员手动修改测试案例格式的步骤,提高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效率和统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软件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们对软件系统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软件质量首当其冲。尽管存在代码审查、形式化验证等辅助手段,软件测试依然是目前最主要的软件质量保障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软件测试的资源往往有限,同时又需要我们全面检测软件行为以满足更多的测试需求。因此,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和软件技术的更新,软件测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种理想的软件测试方法需要同时具有高错误检测能力、低成本消耗和较为广泛的适用性等特点。由于功能增加、性能调优、软件重构、错误修复等原因,软件通常处于动态演化。随着软件的演化,新的测试用例不断产生,往往积累大量冗余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执行、管理和维护的开销相当大。
现有技术中以文本的形式在本地存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测试完成即生命周期结束,下次继续重复此过程,做了过多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整个开发过程效率低下、容易发生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产生测试案例的步骤和规则较多而导致开发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通过将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导图数据,并根据导图数据确定其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以将导图数据导入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得到测试案例,避免了测试人员手动修改测试案例格式的步骤,提高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效率和统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台式电脑等。如图所示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测试案例是将软件测试的行为活动做一个科学化的组织归纳,将软件测试的行为转化成可管理的模式,也是将测试具体量化的方法之一,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案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同的趋势。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测试案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但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或者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试,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保证软件的优良品质,则是软件公司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每个软件产品或软件开发项目都需要有一套优秀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方法。影响软件测试的因素很多,例如软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开发人员的素质、测试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等等。因为有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有些因素则是波动的、不稳定的,例如开发队伍是流动的,有经验的走了新人不断补充进来,一个具体的人工作也受情绪等影响等。有了测试案例,无论是谁来测试,只要参照测试案例实施都能保障测试的质量。可以把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即便最初的测试案例考虑不周全,随着测试的进行和软件版本更新,也将日趋完善。因此测试案例的设计和编制是软件测试活动中最重要的。测试案例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是软件测试的必须遵守的准则,更是软件测试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但是在现有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中,都是由测试人员进行手动的排班和生成测试案例,这种方式需要很大的人力和时间来将测试案例按照一个统一的规则进行,而降低了测试效率和统一性。
本实施例中利用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关系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例如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人类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成为个人数据库。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式思考,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人员通过对程序进行测试得到测试数据,例如测试场景、用户名录入、测试步骤,预期结果等信息,测试人员将得到的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导图数据。其中,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每个导图数据的格式或者目录级别,导图数据也具有自己的目录级别和格式,这些数据信息与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对应。
S102: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于不同的测试案例或者导图数据,预设有测试案例模板,用于将导图数据导入到对应搞得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示例性地,测试案例模板可以按照测试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在实际的测试环境中,测试的对象可以有安全测试、安装卸载测试、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或者事件测试等。
示例性地,在进行UI测试的过程中,主要测试内容为测试用户界面布局,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风格是否满足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其主要的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导航测试、图形测试、内容测试等,其中,导航测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按钮、对话框、列表和窗口等;或在不同的连接页面之间需要导航;是否易于导航,导航是否直观;是否需要搜索引擎;导航帮助是否准确直观;导航与页面结构、菜单、连接页面的风格是否一致。图形测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横向比较,各控件操作方式统一;自适应界面设计,内容根据窗口大小自适应;页面标签风格是否统一;页面是否美观;页面的图片应有其实际意义而要求整体有序美观。内容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输入框说明文字的内容与系统功能是否一致;文字长度是否加以限制;文字内容是否表意不明;是否有错别字;信息是否为中文显示。
在功能测试中,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应用程序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出相应类型的测试案例对其进行覆盖,如:设计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在对应用程序的运行进行测试时,测试的内容包括:应用程序安装完成后的试运行,可正常打开软件;应用程序打开测试,是否有加载状态进度提示;应用程序页面间的切换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正确。
根据当前导图中的导图数据的数据类型或者数据信息,确定该导图数据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导图都有一个一级导图数据和至少两个二级导图数据,通过识别该导图中的一级导图数据和/或二级导图数据,通过确定一级导图数据或者二级导图数据所属的测试范围,来确定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S103: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在确定了导图数据所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之后,将导图中的导图数据导入该目标测试案例模板,生成新的测试案例。示例性地,在根据功能测试得到的导图数据,确定本次的导图数据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之后,将该功能测试的导图数据导入模板中,生成本次功能测试的测试案例。
进一步的,在生成测试案例之后,可以根据导图数据中的一级导图数据将该测试案例进行归档,存储至对应的数据库中,便于对测试案例的查找或者管理。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通过将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导图数据,并根据导图数据确定其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以将导图数据导入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得到测试案例,避免了测试人员手动修改测试案例格式的步骤,提高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效率和统一性。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台式电脑等。如图所示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
在进行测试之后所生成的测试数据中,每个测试数据都有各自的数据信息。示例性地,所得到的测试数据可以是所输入的测试内容、得到的测试结果、出现的错误的详细信息等。根据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可在工具中设置生成案例的目录级别、模板中固定字段的默认值等信息。其中,目录级别可以按照被测试对象的特征进行定义,目录级别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需要说明的是,一级目录级别中可以包括一下数据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测试案例编号、标题、测试案例描述、测试步骤编号或测试顺序编号、测试分类、负责人等信息。
示例性的,一级目录级别中的测试案例描述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者多个二级目录级别:参与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基本操作、业务规则等。进一步的,二级目录基本操作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者多个三级目录级别:测试人员打开测试案例模块,目录中显示为所有项目列表,项目下为测试需求,测试需求中包含子需求或者测试案例;测试人员点击项目名称,右侧罗列出所有该项目下的测试需求及子需求,需求下包含了测试案例,根据选择,测试案例在与右侧列表中可按规则排序或按规则筛选出所需的测试案例,可查看所有,也可通过ID或者名称关键字进行查询,并点击查看详细信息;当新建测试案例时,会按规则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ID,便于查询和唯一标识,然后依次填入标题、测试案例描述、测试步骤编号或测试顺序编号、相关依赖,及上传包括脚本、数据等的附件、测试分类、负责人、是否需要数据等信息,并确认新建,信息完整性校验之后,则新建成功;点击修改时,可以修改除ID以外的其他信息,当测试案例状态改变时,可以修改状态,测试案例的状态包括pass、fail、block;当测试案例过时、或者失效的情况下,则可直接删除,保证测试案例不冗余。
S202: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所述目录级别和所述字段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对应的导图数据。
在测试人员或者其他用户进行测试时或者测试完成之后,将测试过程中被测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思维导图中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输入到思维导图中。其中,根据每个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分别与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对应,以通过对应的关系将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得到与测试数据对应的导图数据,
具体的,测试人员可以在生成测试数据的同时,直接将所生成的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而不需要等待测试测试之后再写入思维导图中。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人员还可以根据测试对象的运行状态,对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进行修改,保证导图数据的正确性和统一性。
S203: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S203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S101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S1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4: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在将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生成导图数据之后,需要将导图数据导出以生成测试案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各种不用类型的测试模板,将导图数据导出到测试模板中。
具体的,步骤S204可以具体包括:
S2041:根据所述导图数据对应的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对所述导图数据进行量化,得到多维的数据量化矩阵。
在获取到思维导图中的测试数据之后,对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进行量化,得到多维的数据量化标识。将数据量化标识与预设的测试案例模板库中每个测试案例模板的模板量化标识进行对比,计算两者之间的匹配度,最后,识别匹配度最大的测试案例目标为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根据测试数据的数据属性,将测试数据按照测试名称、数据目录、被测对象三个维度进行标识,即:D=<Name_Test;Dir_Data;Obj_Mea>;其中,Name_Test+Dir_Data+Obj_Mea=1且,Name_Test>Dir_Data>Obj_Mea。与测试数据的三个维度对应的,将每个测试案例模板按照模板名称、模板目录、适用对象三个维度进行标识,即:T=<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
其中,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1且,
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
S2042:根据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研发管理系统中预设的每个测试案例模板的模板量化矩阵,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其中,D=<Name_Test;Dir_Data;Obj_Mea>,Name_Test、Dir_Data、Obj_Mea分别用于表示所述导图数据在测试名称维度、数据目录维度、被测对象维度上的权值,且Name_Test+Dir_Data+Obj_Mea=1、Name_Test>Dir_Data>Obj_Mea;
对应地,T=<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分别用于表示所述测试案例模板在模板名称维度、模板目录维度、适用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并满足: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1且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设定了对应的矩阵维度数据,在数据量化矩阵中包括了测试名称维度、数据目录维度、被测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对应地,在模板量化矩阵包括了模板名称维度、模板目录维度、适用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其中,测试名称对应于模板名称、数据目录对应于模板目录,导图数据的被测对象对象对应于测试案例模板的适用对象,因此,数据量化矩阵与模板量化矩阵中的每个维度之间都是相互对应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数据计算的精确度,并能保证当前的导图数据可以匹配到合适的测试案例模板。
S2043:将所述匹配度识别符合预设的匹配度要求的测试案例模板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在计算到匹配度之后,若两个矩阵的匹配度最高,即该测试数据与当前的这个测试案例模板的匹配度最高,将匹配度最大的测试案例模板做为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设有匹配度阈值,用来衡量每个匹配度对应的测试案例模板,若当前的匹配度大于或者等于该匹配度阈值,则该匹配度所对应的测试案例模板可适用于该导图数据,这种筛选方式得到的符合导图数据格式的测试案例模板可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测试人员人工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测试案例模板中选择出一个测试案例模板来,做为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S205: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在确定了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之后,将测试数据导出至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新的测试案例。从思维导图的方式直接自动生成符合神兵模板的文件,大大节省了测试人员按照模板手动编辑案例的时间。这部分工作量可节省约一半。神兵模板中有写字段可在大部分案例中设置成相同取值,可根据需要在工具中进行配置,解决批量输入问题。从图形化案例一键导入到神兵,将保留原有思维导图中的案例目录分级,可以有效保证评审通过的案例与导入的案例一致。
进一步的,用户在后续对案例进行增、改等操作时,可直接在思维导图中操作,再导入神兵,大大减少了用例维护过程中测试人员整理案例的负担。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S206:确定需要进行数据合并的至少两组导图数据作为目标导图数据。
当面对很多组的导图数据时,可以考虑将数据类型相近或者类似的多个导图数据合并生成一个测试案例。在实际应用中,先确定需要合并的目标导图数据,这些目标导图数据具有相近或者类似的数据类型或者数据目录。
S207: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将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组合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将所有目标导图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组合数据。在进行合并的过程中,可以将重复的目标导图数据删除,只留下一个目标导图数据做以代表,同时留下所有不同的目标导图数据,通过删除重复数据保留住不同的目标导图数据,可以在保证目标导图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量,减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S208:确定所述组合数据对应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
在得到组合数据之后,组合数据代表了所有目标导图数据的信息,也同时具有所有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根据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导图数据匹配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具体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匹配的方法与步骤S204中的确定目标测试案例模板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209:根据所述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导出所述组合数据,生成包括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测试案例。
在确定了组合测试案例模板之后,将组合数据导出到组合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包括所有目标导图数据的测试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至少两个目标导图数据组合在一起,并生成一个测试案例,使得该测试案例中可以包括所有目标导图数据的信息,实现了多个导图数据的统一处理和统一的测试管理,提高了测试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根据导图数据的数据量化矩阵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测试模板的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识别出与该测试数据所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将测试数据导入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新的测试案例,使得测试人员可以直接、清楚的通过思维导图输入当前的测试数据,并在需要生成测试案例时,将思维导图中的测试数据导出到识别出的模板中,保证了测试案例的统一性,也提高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效率。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图2各自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00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匹配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导入单元303,用于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
测试数据写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所述目录级别和所述字段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对应的导图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单元302可以包括:
量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图数据对应的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对所述导图数据进行量化,得到多维的数据量化矩阵;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研发管理系统中预设的每个测试案例模板的模板量化矩阵,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识别单元,用于将所述匹配度识别符合预设的匹配度要求的测试案例模板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单元可以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所述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其中,D=<Name_Test;Dir_Data;Obj_Mea>,Name_Test、Dir_Data、Obj_Mea分别用于表示所述导图数据在测试名称维度、数据目录维度、被测对象维度上的权值,且Name_Test+Dir_Data+Obj_Mea=1、Name_Test>Dir_Data>Obj_Mea;
对应地,T=<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分别用于表示所述测试案例模板在模板名称维度、模板目录维度、适用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并满足: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1且Name_Temp>Dir_Temp>Obj_Appli。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进行数据合并的至少两组导图数据作为目标导图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将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组合数据;
组合模板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组合数据对应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
组合案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导出所述组合数据,生成包括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测试案例。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根据所述导图数据,从预设的研发管理系统中识别出与所述导图数据匹配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通过将测试数据输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导图数据,并根据导图数据确定其对应的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以将导图数据导入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得到测试案例,避免了测试人员手动修改测试案例格式的步骤,提高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效率和统一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个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3。或者,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单元301至30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2在所述终端设备4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终端设备4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4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FC)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所述目录级别和所述字段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对应的导图数据;
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根据所述导图数据对应的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对所述导图数据进行量化,得到多维的数据量化矩阵;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其中,,/>分别用于表示所述导图数据在测试名称维度、数据目录维度、被测对象维度上的权值,且、/>
对应地,,/>、/>、/>分别用于表示测试案例模板在模板名称维度、模板目录维度、适用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并满足:/>且/>
将所述匹配度识别符合预设的匹配度要求的测试案例模板作为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需要进行数据合并的至少两组导图数据作为目标导图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将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组合数据;
确定所述组合数据对应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
根据所述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导出所述组合数据,生成包括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测试案例。
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测试数据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的所述目录级别和所述字段信息,将所述测试数据写入思维导图中得到对应的导图数据;
获取思维导图中的导图数据;所述导图数据为将测试数据输入预设的思维导图中得到;
根据所述导图数据对应的测试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对所述导图数据进行量化,得到多维的数据量化矩阵;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数据量化矩阵与模板量化矩阵之间的匹配度;
其中,,/>分别用于表示所述导图数据在测试名称维度、数据目录维度、被测对象维度上的权值,且、/>
对应地,,/>、/>、/>分别用于表示测试案例模板在模板名称维度、模板目录维度、适用对象维度上的权值,并满足:/>且/>
将所述匹配度识别符合预设的匹配度要求的测试案例模板作为目标测试案例模板;
将所述导图数据导入所述目标测试案例模板中,生成测试案例;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需要进行数据合并的至少两组导图数据作为目标导图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目录级别和字段信息,将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组合数据;
确定所述组合数据对应的组合测试案例模板;
根据所述组合测试案例模板导出所述组合数据,生成包括所有所述目标导图数据的测试案例。
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30356.0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9800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0356.0A CN109800147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0356.0A CN109800147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0147A CN109800147A (zh) 2019-05-24
CN109800147B true CN109800147B (zh) 2024-03-08

Family

ID=6655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0356.0A Active CN109800147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0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4958B (zh) * 2019-08-01 2023-04-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数据库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97023A (zh) * 2020-12-25 2021-04-02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导图的案例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9670B1 (en) * 2012-09-26 2015-02-03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lating mind maps to test management utility test cases
CN108509339A (zh) * 2018-03-22 2018-09-07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浏览器和思维导图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9670B1 (en) * 2012-09-26 2015-02-03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lating mind maps to test management utility test cases
CN108509339A (zh) * 2018-03-22 2018-09-07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浏览器和思维导图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0147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arjana et al. User stories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US9594797B2 (en)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US8799869B2 (en) System for ensuring comprehensiveness of requirements testing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WO2020233330A1 (zh) 批量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801906B1 (en) Source code flow analysis us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20140013304A1 (en) Source code analytics platform using program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EP3674918B1 (en) Column lineage and metadata propagation
CN109522228B (zh) 接口自动化测试数据构造方法、装置、平台及存储介质
Buinevich et al. The life cycle of vulnerabilities in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oftware for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Mišić et al. Improving source code plagiarism detection: Lessons learned
WO2020063524A1 (zh) 一种法律文书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Tan et al. Collaborative bug finding for android apps
CN109800147B (zh) 一种测试案例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Barik et al. I heart Hacker News: expand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findings by analyzing social news websites
Su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exploring historical commits for developer recommend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Karnalim et al. Layered similarity detection for programming plagiarism and collusion on weekly assessments
Chiticariu et al. The systemt ide: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information extraction rules
CN102707938A (zh) 表形式软件规格制作支援方法及装置
Häser et al. An integrated tool environment for experimentation in domain specific language engineering
JP2013077124A (ja) ソフトウェアテストケース生成装置
US20200174760A1 (en) Automatic code generation
Iacob et al. MARAM: tool support for mobile app review management.
De Graaf et al. Supporting architecture documentation: A comparison of two ontologies for knowledge retrieval
CN113190582B (zh) 一种数据实时交互式挖掘流建模分析系统
JP2010072876A (ja) ルール作成プログラム、ルール作成方法及びルール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1

Address after: No. 301, Building 11, Phase II, Taica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No. 27 Zigang Road, Science and Education New City,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400

Applicant after: Tianhang Changying (Jiangs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