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7772A -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7772A
CN109797772A CN201910100937.9A CN201910100937A CN109797772A CN 109797772 A CN109797772 A CN 109797772A CN 201910100937 A CN201910100937 A CN 201910100937A CN 109797772 A CN109797772 A CN 109797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ing plate
steel pipe
hole
column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09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7772B (zh
Inventor
覃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09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7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7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7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7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7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垫板、钢管柱以及抗剪组件,混凝土基础设有容纳槽,垫板固设于容纳槽内,柱脚位于容纳槽内且固定连接于垫板,抗剪组件包括多根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垫板,多根抗剪钢筋的另一端自垫板延伸至混凝土基础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于容纳槽内以使柱脚以及垫板固定于容纳槽内。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抗剪组件的施工方法为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及植入抗剪钢筋即可,施工方便快捷、抗剪稳定性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柱脚中,由于柱脚底部存在水平剪力,当柱脚底板和基础顶面的静摩擦力小于水平剪力时,水平剪力会导致柱脚底板相对于基础顶面发生滑移,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在柱脚上设置抗剪键,即用较厚的槽钢或工字钢垂直焊接在柱脚底板的水平钢板的方式来抵抗水平剪力,从而防止柱脚底板相对于基础顶面的滑移。但采用传统的解决方法需要将抗剪键焊接于柱脚底板、后期还需要进行二次灌浆等,施工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抗剪键的焊接会产生焊缝应力集中和材性不均匀的特点,导致抗剪键的抗剪稳定性差,容易诱发脆性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柱脚内设置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实现抗剪,施工方便快捷且抗剪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设有容纳槽;
垫板,所述垫板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包括柱脚及钢管柱本体,所述柱脚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垫板,所述钢管柱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柱脚,且自所述柱脚向上延伸设置;以及
抗剪组件,所述抗剪组件包括多根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垫板,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另一端自所述垫板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内,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包裹所述柱脚以及所述垫板,以使所述柱脚以及所述垫板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垫板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钢管柱本体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钢管柱本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或者,
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外部且靠近所述钢管柱本体设置,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自所述第一通孔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钢管柱本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外部且靠近所述钢管柱本体设置;
所述多根抗剪钢筋为多根第一抗剪钢筋和多根第二抗剪钢筋,所述多根第一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多根第二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自所述第二通孔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垫板包括与所述柱脚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外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多根第一抗剪钢筋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四个内角,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紧邻所述柱脚的外周设置,以使穿设于所述圆形通孔的所述多根第二抗剪钢筋紧贴所述柱脚的外周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剪钢筋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抗剪钢筋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长度为15~20d,所述第一抗剪钢筋自所述第一部分垫板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的长度为35~40d。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锚栓,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多个锚栓设有多个锚栓孔,所述多个锚栓穿过所述锚栓孔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垫板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以及所述垫板的外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面之间均存在间距,所述垫板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的间距以及所述垫板的外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均填充有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使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完全包裹所述垫板以及所述柱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柱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抗剪钢筋穿设于所述垫板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且所述钢管柱内填充的混凝土包裹所述抗剪钢筋,以使所述抗剪钢筋固定于所述钢管柱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抗剪钢筋的抗剪系数为a,所述抗剪钢筋的根数为x,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抗剪系数为b,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在所述容纳槽的填充深度为y,所述柱脚受到的水平剪力为c,ax+by≥c;其中,a、b以及c均为常数,x和y为变量,且y≥50mm。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混凝土基础上开设容纳槽;
确定抗剪钢筋在所述混凝土基础的第一安装位置;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在所述混凝土基础植入所述抗剪钢筋;
确定垫板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二安装位置;
在所述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至所述第二安装位置;
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安装所述垫板;
将所述钢管柱焊接于所述垫板;
再次在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直至所述容纳槽填满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往所述钢管柱内注入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柱脚连接结构上设置包括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抗剪组件,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将柱脚和垫板固定于混凝土基础的容纳槽内,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垫板,抗剪钢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混凝土基础。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和抗剪钢筋均可有效抵抗柱脚受到的水平剪力,从而实现抗剪效果。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抗剪组件的施工方法为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及植入抗剪钢筋即可,施工方便快捷,并且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性能均比较稳定,抗剪稳定性好。
此外,对于已经建好但未设置抗剪键的建筑柱脚,如果后期需要设置抗剪需求较小的抗剪结构,可以在柱脚外侧表面的混凝土基础上围绕柱脚开凿出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使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包裹柱脚,从而缓解水平剪力解决抗剪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剪柱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钢管柱固定于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柱脚内设置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实现抗剪,施工方便快捷且抗剪稳定性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1、垫板2、钢管柱3以及抗剪组件4。在混凝土基础1设有容纳槽11,垫板2固设于容纳槽11内,钢管柱3包括柱脚31及钢管柱本体32,柱脚31位于容纳槽11内且固定连接于垫板2,钢管柱本体32固定连接于柱脚31,且自柱脚31向上延伸设置,抗剪组件4包括多根抗剪钢筋41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多根抗剪钢筋41的一端穿设于垫板2,多根抗剪钢筋41的另一端自垫板2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填充于容纳槽11内,且包裹柱脚31以及垫板2,以使柱脚31以及垫板2固定于容纳槽11内。
在本专利中,由于柱脚31以及垫板2均位于容纳槽11内并由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包裹,垫板2与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可用于承受一部分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柱脚31受到的剩余水平剪力可通过垫板2传递至抗剪钢筋41,因此,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和抗剪钢筋41的共同作用可抵抗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从而实现抗剪。
进一步地,为了使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能完全包裹垫板2以及柱脚31,垫板2与容纳槽11的槽底面以及垫板2的外周与容纳槽11的内壁面之间均存在间距,垫板2与容纳槽11的槽底面的间距以及垫板2的外周与容纳槽1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均填充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
更进一步地,由于钢管柱3在容纳槽11内由与垫板2连接的柱脚31往上延伸,并且垫板2与钢管柱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了方便柱脚31的安装施工,容纳槽11设置为倒棱台结构,以使容纳槽11的上部预留有更多的施工空间。
可以知道的是,容纳槽11的结构还可以是倒圆台、立方体等其他空间结构。
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垫板2与抗剪钢筋41上的剪力传递,垫板2上开设有穿设抗剪钢筋41的通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垫板2上开设有连通至钢管柱本体32的第一通孔21,且第一通孔21在钢管柱本体32上的投影位于钢管柱本体32内,多根抗剪钢筋4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21并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钢管柱3内填充有混凝土,抗剪钢筋41穿设于垫板2并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且钢管柱3内填充的混凝土包裹抗剪钢筋41,以使抗剪钢筋41固定于钢管柱3内,多根抗剪钢筋41的另一端自垫板2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采用上述方式,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从垫板2传递至抗剪钢筋41,抗剪钢筋41受到的水平剪力传递至钢管柱3内的混凝土33和/或传递至混凝土基础1。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垫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位于钢管柱本体32外部且靠近钢管柱本体32设置,即可将第一通孔21紧邻钢管柱2设置,多根抗剪钢筋4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21,并自第一通孔21向上延伸至与混凝土基础1开设有容纳槽11的上表面12齐平,此时,抗剪钢筋41刚好紧贴柱脚31的外壁,多根抗剪钢筋41的另一端自垫板2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从垫板2传递至抗剪钢筋41,抗剪钢筋41受到的水平剪力传递至容纳槽11内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或传递至混凝土基础1。
采用多根抗剪钢筋41的一端自第一通孔21向上延伸至与混凝土基础1开设有容纳槽11的上表面12齐平以及抗剪钢筋41刚好紧贴柱脚31外壁的方式,由于抗剪钢筋41紧贴柱脚31,水平剪力不仅可以从垫板2传递至抗剪钢筋41,还可从柱脚31传递至抗剪钢筋41,使得抗剪钢筋41自第一通孔21向上延伸断均匀受到水平剪力,相对于单独将水平剪力由垫板2传递至抗剪钢筋41对抗剪钢筋41的损害较小,可延长抗剪钢筋41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抗剪钢筋41埋入地面以下,在不会影响建筑结构外观美观的情况下起到抗剪作用,适用性强。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垫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及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在钢管柱本体32上的投影位于钢管柱本体32内,第二通孔22位于钢管柱本体32外部且靠近钢管柱本体32设置。多根抗剪钢筋41为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和多根第二抗剪钢筋412,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21并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钢管柱3内填充有混凝土,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穿设于垫板2并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且钢管柱3内填充的混凝土包裹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以使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固定于钢管柱3内,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的另一端自垫板2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以及,多根第二抗剪钢筋412的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22,并自第二通孔22向上延伸至与混凝土基础1开设有容纳槽11的上表面12齐平,此时,抗剪钢筋41刚好紧贴柱脚31的外壁,多根第二抗剪钢筋412的另一端自垫板2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
采用在垫板2上开设第一通孔21及第二通孔22的方式,利用在柱脚3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抗剪钢筋41的抗剪方式,实现全方位限位式抗剪,以使该抗剪结构可有抵抗不同方向上的水平剪力。并且,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可从垫板2传递至第一抗剪钢筋411以及可从柱脚31和垫板2传递至第二抗剪钢筋412,第一抗剪钢筋411受到的水平剪力传递至钢管柱3内的混凝土33或传递至混凝土基础1且第二抗剪钢筋412受到的水平剪力传递至容纳槽11内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或传递至混凝土基础1。
由此可知,上述三种实施方式均可起到抗剪作用,但是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柱脚31内侧和柱脚31外侧均设有抗剪钢筋41,当柱脚31受到任一方向的水平剪力时,钢管柱3内和钢管柱3外的抗剪钢筋41均起到抗剪作用,相当于在不同位置对柱脚31进行抗剪,可达到双重抗剪的效果,所以本实施例优先采用第三种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钢管柱3的横截面为矩形,垫板2包括与柱脚31连接的第一部分23以及设于第一部分23外周的第二部分24(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部分23为由垫板2与钢管柱3连接的连接位置往内部延伸的部分,即为与钢管柱3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矩形,第二部分24为垫板2上设于第一部分23外周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柱脚31受到风载荷的作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柱脚31受到水平剪力的方向也是变化的,所以第一通孔21设于第一部分23的中心位置,且第一通孔21为与第一部分23的矩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点的矩形,且第一通孔21的矩形边与第一部分23的矩形边相互平行,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21的四个内角,使得柱脚31受到任一方向的水平剪力时,均有多根第一抗剪钢筋411起到抗剪作用。第二通孔22设于第二部分24,且第二通孔22为多个圆形通孔,多个圆形通孔可均匀设置在矩形柱脚31的外周,为了更高的将柱脚31的水平剪力传递至第二抗剪钢筋412,圆形通孔紧邻柱脚31的外周设置,以使穿设于圆形通孔的多根第二抗剪钢筋412紧贴柱脚31的外周设置。由于垫板2上开设的圆形通孔数量过多会降低垫板2的强度,所以优先将第二通孔22设为四个,矩形柱脚31的四周中心位置分别对应设置一根第二抗剪钢筋412。
进一步地,为了将更好地固定柱脚31,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锚栓5,第二部分24对应多个锚栓5设有多个锚栓孔25,多个锚栓5穿过锚栓孔25并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内,从而将柱脚31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抗剪钢筋411的一端固定于钢管柱3内的混凝土33,另一端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为了提高抗剪钢筋41的抗剪强度和抗剪稳定性,第一抗剪钢筋411的直径为d,第一抗剪钢筋411自第一部分23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的长度为15~20d,第一抗剪钢筋411自第一部分23垫板2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的长度为35~40d,优选地,第一抗剪钢筋411自第一部分23延伸至混凝土基础1的长度可为15d、16d、17d等第一抗剪钢筋411自第一部分23垫板2延伸至钢管柱本体32内的长度为38d、39d、40d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柱脚31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和抗剪钢筋41的共同作用以实现抗剪,需合理对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和抗剪钢筋41进行配合设置,选定某一种型号的抗剪钢筋41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作为抗剪组件4的抗剪基材。定义每根抗剪钢筋41的抗剪系数为a,抗剪钢筋41的根数为x,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的抗剪系数为b,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在容纳槽11的填充深度为y,柱脚31受到的水平剪力为c,设置抗剪组件4时需满足ax+by≥c,即抗剪组件4共同作用能够抵抗的剪切力需大于该柱脚受到的水平剪切力,以保证满足该柱脚31的抗剪需求。其中,a、b以及c均为常数,a的数值取决于钢筋的直径以及钢筋的材质,b的数值取决于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的细石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2的占比,c的数值取决于填充有混凝土钢管柱3的重量。另外,x和y为变量,通常情况下y≥50mm。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通过将柱脚以及垫板设于容纳槽内并由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包裹,且在垫板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通孔内均穿设有固定于混凝土基础的抗剪钢筋,当柱脚受到任一方向的水平剪力时,垫板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摩擦力抵抗部分水平剪力且钢管柱内和钢管柱外的抗剪钢筋均起到抗剪作用抵抗其余的水平剪力,共同实现抗剪。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该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201:在混凝土基础上开设容纳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基础时预先在混凝土基础上预留容纳槽,或者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基础上开凿出容纳槽。
202:确定抗剪钢筋在混凝土基础的第一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柱脚在容纳槽的安装位置确定抗剪钢筋在柱脚的安装位置以及在混凝土基础的植入深度从而确定抗剪钢筋在容纳槽的第一安装位置。
203:根据确定的第一安装位置在混凝土基础植入抗剪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将抗剪钢筋沿垂直于混凝土基础的方向将抗剪钢筋植入混凝土基础并使得钢筋的植入深度满足15d。
204:确定垫板在容纳槽内的第二安装位置。
确定垫板与容纳槽的槽底面的间距h1以及垫板的外周与容纳槽的内壁面之间均存在间距h2。
205: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至第二安装位置。
在容纳槽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至第二安装位置,即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在容纳槽内的填充深度为h1。
206:在第二安装位置安装垫板。
将垫板穿设抗剪钢筋至第二安装位置,使得第一抗剪钢筋和第二抗剪钢筋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填充深度为h1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刚好支撑垫板。
进一步地,并将锚栓穿过垫板上的锚栓孔并延伸至混凝土基础内,以将垫板固定于混凝土基础。
207:将钢管柱焊接于垫板。
208:再次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直至容纳槽填满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209:往钢管柱内注入混凝土。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由于抗剪组件的施工方法为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及植入抗剪钢筋即可,施工方便快捷。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设有容纳槽;
垫板,所述垫板固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包括柱脚及钢管柱本体,所述柱脚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垫板,所述钢管柱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柱脚,且自所述柱脚向上延伸设置;以及
抗剪组件,所述抗剪组件包括多根抗剪钢筋和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垫板,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另一端自所述垫板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内,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包裹所述柱脚以及所述垫板,以使所述柱脚以及所述垫板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板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钢管柱本体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钢管柱本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或者,
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外部且靠近所述钢管柱本体设置,所述多根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自所述第一通孔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上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钢管柱本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外部且靠近所述钢管柱本体设置;
所述多根抗剪钢筋为多根第一抗剪钢筋和多根第二抗剪钢筋,所述多根第一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所述多根第二抗剪钢筋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自所述第二通孔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上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垫板包括与所述柱脚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外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多根第一抗剪钢筋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四个内角,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紧邻所述柱脚的外周设置,以使穿设于所述圆形通孔的所述多根第二抗剪钢筋紧贴所述柱脚的外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剪钢筋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抗剪钢筋自所述第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长度为15~20d,所述第一抗剪钢筋自所述第一部分垫板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的长度为35~40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锚栓,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多个锚栓设有多个锚栓孔,所述多个锚栓穿过所述锚栓孔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以及所述垫板的外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面之间均存在间距,所述垫板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的间距以及所述垫板的外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均填充有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使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完全包裹所述垫板以及所述柱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抗剪钢筋穿设于所述垫板并延伸至所述钢管柱本体内且所述钢管柱内填充的混凝土包裹所述抗剪钢筋,以使所述抗剪钢筋固定于所述钢管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抗剪钢筋的抗剪系数为a,所述抗剪钢筋的根数为x,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抗剪系数为b,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在所述容纳槽的填充深度为y,所述柱脚受到的水平剪力为c,ax+by≥c;其中,a、b以及c均为常数,x和y为变量,且y≥50mm。
10.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混凝土基础上开设容纳槽;
确定抗剪钢筋在所述混凝土基础的第一安装位置;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在所述混凝土基础植入所述抗剪钢筋;
确定垫板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二安装位置;
在所述容纳槽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至所述第二安装位置;
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安装所述垫板;
将所述钢管柱焊接于所述垫板;
再次在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直至所述容纳槽填满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往所述钢管柱内注入混凝土。
CN201910100937.9A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797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937.9A CN109797772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937.9A CN109797772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7772A true CN109797772A (zh) 2019-05-24
CN109797772B CN109797772B (zh) 2024-03-15

Family

ID=6656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0937.9A Active CN109797772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77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610A (zh) * 2019-06-27 2019-09-20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模块化建筑的柱脚节点
CN110485564A (zh) * 2019-09-17 2019-11-22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半刚性连接柱脚节点构造
CN114000655A (zh) * 2021-11-03 2022-02-01 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柱脚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42724A (ko) * 2004-11-10 2006-05-15 유성근 일측 개방 구멍을 형성시킨 반강절 전단 연결재
CN102071745A (zh) * 2010-12-10 2011-05-25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架柱的柱脚节点
CN203867070U (zh) * 2014-04-02 2014-10-08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柱脚下的毛刷式抗剪键
JP2017179852A (ja) * 2016-03-30 2017-10-0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基礎と鉄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製の柱との接合構造及び該接合構造を備える建築構造物
CN207672766U (zh) * 2017-11-29 2018-07-31 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新增楼板与原有梁连接结构
CN210086279U (zh) * 2019-01-31 2020-02-1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42724A (ko) * 2004-11-10 2006-05-15 유성근 일측 개방 구멍을 형성시킨 반강절 전단 연결재
CN102071745A (zh) * 2010-12-10 2011-05-25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架柱的柱脚节点
CN203867070U (zh) * 2014-04-02 2014-10-08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柱脚下的毛刷式抗剪键
JP2017179852A (ja) * 2016-03-30 2017-10-0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基礎と鉄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製の柱との接合構造及び該接合構造を備える建築構造物
CN207672766U (zh) * 2017-11-29 2018-07-31 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新增楼板与原有梁连接结构
CN210086279U (zh) * 2019-01-31 2020-02-1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610A (zh) * 2019-06-27 2019-09-20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模块化建筑的柱脚节点
CN110485564A (zh) * 2019-09-17 2019-11-22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半刚性连接柱脚节点构造
CN114000655A (zh) * 2021-11-03 2022-02-01 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柱脚结构
CN114000655B (zh) * 2021-11-03 2023-03-03 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柱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7772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7772A (zh)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941608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
CN208668683U (zh) 内置预应力筋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组合剪力墙
CN102002957A (zh) 边坡支护结构
KR100817901B1 (ko) 절취사면 보강토옹벽 구조물
WO20150481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inforce excavation walls
CN108678225A (zh) 内置预应力筋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CN209429323U (zh) 一种预制叠合连肢剪力墙
KR20100112939A (ko) 롬버스형 고장력 와이어로프 네트패널을 이용한 사면보강시스템
CN113833293A (zh) 扁钢-钢筋网片加固毛石墙体的方法
KR101155156B1 (ko) 헬릭스 앵커로 시공된 헬릭스앵커 구속용 지지체를 이용한 설치된 전신주
CN208502394U (zh) 一种钢结构管件与预制基座的抗震连接结构
JP4566257B2 (ja) 補強土構造物
CN110656653A (zh) 双曲锚头结构边坡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8643682A (zh) 钢结构立柱固定用预制底座
CN210086279U (zh) 一种抗剪柱脚连接结构
KR102259659B1 (ko) L형 앵커체와 스트립바를 이용한 장식석 옹벽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0805060B (zh) 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及拉线固定方法
CN109914444B (zh) 一种边坡支护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651893B2 (ja) 基礎杭構造
CN208701738U (zh) 一种立体加筋刚柔复合生态挡土墙
KR20090000818U (ko) 다중 중첩 철근망을 이용한 현장타설말뚝
KR101195551B1 (ko) 인장력 지지를 위한 보강 phc 파일, 이를 이용한 인장 보강 phc 파일의 시공 구조 및 시공 방법
MX2021016071A (es) Cimientos de anclaje de tornillo e interfaces relacionadas para modulares, fabricados y estructuras prefabricadas.
KR100983633B1 (ko) Phc 복합말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