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8197A -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8197A
CN109788197A CN201910022007.6A CN201910022007A CN109788197A CN 109788197 A CN109788197 A CN 109788197A CN 201910022007 A CN201910022007 A CN 201910022007A CN 109788197 A CN109788197 A CN 109788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ly used
current pressure
dark ratio
image
light d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2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22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8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8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以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本发明的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设计可靠,使用方便。由于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的各个工作参数,减少了复杂的人工设定步骤,从而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Description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部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与虹膜识别、指纹扫描、掌形扫描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人脸识别技术使用通用的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在识别对象未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识别过程。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依据是人的面部图像,而人脸无疑是肉眼能够判别的最直观的信息源,方便人工确认、审计,“以貌取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以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包括:
模式设定设备,位于摄像机上,用于接收当前用户ID,并根据当前用户ID对摄像机的各个工作参数进行设定;
信息提取设备,用于对摄像机预览图像进行基于面部成像特征的面部分析,以获得对应的当前用户ID;
液晶显示屏,与摄像机的成像组件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摄像机预览图像;
功率调节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和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硅片实体压力超过限量时,根据硅片实体压力确定对应的运行功率下调倍数;
压力提取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信息提取设备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连接,以获取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
主控制芯片,与所述压力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并对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执行加权均值运算以获得参考引脚压力,所述主控制芯片还用于将获得的参考引脚压力乘以权衡因数以获得模式设定设备的硅片实体压力;
DDR存储芯片,用于预先存储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
其中,所述功率调节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行功率下调倍数执行对所述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功率的下调执行操作;
其中,所述DDR存储芯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权衡因数;
其中,所述信息提取设备与所述模式设定设备连接,用于将获得的当前用户ID发送给所述模式设定设备;
其中,在所述模式设定设备中,对摄像机进行设定的各个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图像分辨率以及帧速;
其中,在所述DDR存储芯片中,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大小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几处关键的发明点:
(1)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提高了摄像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2)为了避免硅片在高压下仍旧高速运行引起硅片过热故障的情况出现,在硅片实体压力超过限量时,根据硅片实体压力确定对应的运行功率下调倍数。
本发明的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设计可靠,使用方便。由于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减少了复杂的人工设定步骤,从而提高了摄像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的摄像机的外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摄像设备种类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人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现有技术中,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的调整需要人工频繁操作,费时费力,且调校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无法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导致摄像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足。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一种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以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的摄像机的外形结构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包括:
模式设定设备,位于摄像机上,用于接收当前用户ID,并根据当前用户ID对摄像机的各个工作参数进行设定;
信息提取设备,用于对摄像机预览图像进行基于面部成像特征的面部分析,以获得对应的当前用户ID;
液晶显示屏,与摄像机的成像组件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摄像机预览图像;
功率调节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和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硅片实体压力超过限量时,根据硅片实体压力确定对应的运行功率下调倍数;
压力提取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信息提取设备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连接,以获取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
主控制芯片,与所述压力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并对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执行加权均值运算以获得参考引脚压力,所述主控制芯片还用于将获得的参考引脚压力乘以权衡因数以获得模式设定设备的硅片实体压力;
DDR存储芯片,用于预先存储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
其中,所述功率调节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行功率下调倍数执行对所述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功率的下调执行操作;
其中,所述DDR存储芯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权衡因数;
其中,所述信息提取设备与所述模式设定设备连接,用于将获得的当前用户ID发送给所述模式设定设备;
其中,在所述模式设定设备中,对摄像机进行设定的各个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图像分辨率以及帧速;
其中,在所述DDR存储芯片中,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大小不同。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信号辨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高清图像,对所述高清图像执行边缘增强处理,以获得对应的边缘增强图像,还用于接收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明暗比解析操作,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的明暗比以作为参考明暗比输出;
其中,在所述信号辨识设备中,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明暗比解析操作,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的明暗比以作为参考明暗比输出包括:获取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亮度值,将所述各个亮度值中的最大亮度值除以最小亮度值以确定所述参考明暗比,并输出所述参考明暗比。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数据分析设备,与所述信号辨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参考明暗比,并将所述参考明暗比与明暗比阈值进行比较,以在所述参考明暗比大于等于所述明暗比阈值时,发出第一比对指令,在所述参考明暗比小于所述明暗比阈值时,发出第二比对指令;
非线性调整设备,分别与所述参数比对设备和所述信号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对指令时,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非线性动态范围调整处理,以获得非线性调整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将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作为非线性调整图像输出;
其中,在所述参数对比设备中还内置有RAM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明暗比阈值。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视频通信设备,与摄像机的成像组件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所述成像组件拍摄的即时采集图像。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
视频通信设备包括压缩编码器件,用于对即时采集图像进行MPEG-4标准压缩以获得压缩图像。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
视频通信设备包括多指标编码器件,与压缩编码器件连接,用于对压缩图像进行多指标编码以获得信道编码数据;
其中,视频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接口,与多指标编码器件连接,用于无线发射信道编码数据。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
无线通信接口为时分双工通信接口或频分双工通信接口。
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中:
无线通信接口为4G通信接口或GPRS通信接口。
同时,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还搭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的各个步骤。
另外,时分双工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移动通信目前正向第三代发展,中国于1997年6月提交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草案(TD-SCDMA),其TDD模式及智能天线新技术等特色受到高度评价并成三个主要候选标准之一。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FDD模式一统天下,TDD模式没有引起重视。但由于新业务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发展,以及TDD模式的许多优势,TDD模式将日益受到重视。
时分双工的工作原理如下:TDD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而F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传送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
采用不同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特点与通信效益是不同的。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信道用同样的频率,因而具有上下行信道的互惠性,这给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带来许多优势。
在TDD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可以在同一载波频率上进行,即上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是在同一载波上通过时分实现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内存(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以基于当前用户ID的识别结果自动设定摄像设备的各个工作参数,所述智能化面部识别平台包括:
模式设定设备,位于摄像机上,用于接收当前用户ID,并根据当前用户ID对摄像机的各个工作参数进行设定;
信息提取设备,用于对摄像机预览图像进行基于面部成像特征的面部分析,以获得对应的当前用户ID;
液晶显示屏,与摄像机的成像组件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摄像机预览图像;
功率调节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和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硅片实体压力超过限量时,根据硅片实体压力确定对应的运行功率下调倍数;
压力提取设备,分别与模式设定设备、信息提取设备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连接,以获取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
主控制芯片,与所述压力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并对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执行加权均值运算以获得参考引脚压力,所述主控制芯片还用于将获得的参考引脚压力乘以权衡因数以获得模式设定设备的硅片实体压力;
DDR存储芯片,用于预先存储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
其中,所述功率调节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运行功率下调倍数执行对所述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功率的下调执行操作;
其中,所述DDR存储芯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权衡因数;
其中,所述信息提取设备与所述模式设定设备连接,用于将获得的当前用户ID发送给所述模式设定设备;
其中,在所述模式设定设备中,对摄像机进行设定的各个工作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图像分辨率以及帧速;
其中,在所述DDR存储芯片中,模式设定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信息提取设备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和液晶显示屏的当前未使用的悬置引脚的当前压力分别参与加权均值运算的三个权重值大小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信号辨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高清图像,对所述高清图像执行边缘增强处理,以获得对应的边缘增强图像,还用于接收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明暗比解析操作,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的明暗比以作为参考明暗比输出;
其中,在所述信号辨识设备中,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明暗比解析操作,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的明暗比以作为参考明暗比输出包括:获取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各个亮度值,将所述各个亮度值中的最大亮度值除以最小亮度值以确定所述参考明暗比,并输出所述参考明暗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数据分析设备,与所述信号辨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参考明暗比,并将所述参考明暗比与明暗比阈值进行比较,以在所述参考明暗比大于等于所述明暗比阈值时,发出第一比对指令,在所述参考明暗比小于所述明暗比阈值时,发出第二比对指令;
非线性调整设备,分别与所述参数比对设备和所述信号辨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比对指令时,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非线性动态范围调整处理,以获得非线性调整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将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作为非线性调整图像输出;
其中,在所述参数对比设备中还内置有RAM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明暗比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视频通信设备,与摄像机的成像组件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所述成像组件拍摄的即时采集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视频通信设备包括压缩编码器件,用于对即时采集图像进行MPEG-4标准压缩以获得压缩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视频通信设备包括多指标编码器件,与压缩编码器件连接,用于对压缩图像进行多指标编码以获得信道编码数据;
其中,视频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接口,与多指标编码器件连接,用于无线发射信道编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接口为时分双工通信接口或频分双工通信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接口为4G通信接口或GPRS通信接口。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1910022007.6A 2019-01-10 2019-01-10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788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007.6A CN109788197A (zh) 2019-01-10 2019-01-10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007.6A CN109788197A (zh) 2019-01-10 2019-01-10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197A true CN109788197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9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2007.6A Pending CN109788197A (zh) 2019-01-10 2019-01-10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8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361A (zh) * 2019-08-27 2019-12-31 徐敬媛 智能化手机app设置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4399A (zh) * 2013-12-25 2014-03-26 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力分散mems塑封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29450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株式会社計測技術研究所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4715236A (zh) * 2015-03-06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美颜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4853092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5659582A (zh) * 2013-10-31 2016-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信号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参数生成方法、信号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6454107A (zh) * 2016-10-28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终端及拍摄参数设置方法
US20170132799A1 (en) * 2014-03-12 2017-05-11 The Sherwin-Williams Company Digital Imaging For Determining Mix Ratio Of A Coating
CN106971380A (zh) * 2017-03-13 2017-07-21 深圳市嘉和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增强和视觉显著度优化方法在高尔夫球场图中的应用
CN109086714A (zh) * 2018-07-31 2018-12-25 国科赛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表格识别方法、识别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9450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株式会社計測技術研究所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5659582A (zh) * 2013-10-31 2016-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信号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参数生成方法、信号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3674399A (zh) * 2013-12-25 2014-03-26 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力分散mems塑封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132799A1 (en) * 2014-03-12 2017-05-11 The Sherwin-Williams Company Digital Imaging For Determining Mix Ratio Of A Coating
CN104715236A (zh) * 2015-03-06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美颜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4853092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6454107A (zh) * 2016-10-28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终端及拍摄参数设置方法
CN106971380A (zh) * 2017-03-13 2017-07-21 深圳市嘉和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增强和视觉显著度优化方法在高尔夫球场图中的应用
CN109086714A (zh) * 2018-07-31 2018-12-25 国科赛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表格识别方法、识别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广军: "基于双星定位的4G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电子工程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361A (zh) * 2019-08-27 2019-12-31 徐敬媛 智能化手机app设置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erler et al. Diversity in faces
US8861845B2 (en)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redeye in an image
US74540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redeye in an image suitable for embedded applications
Niu et al. 2D and 3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A survey of metrics and challenges
EP4261778A1 (en) Posture estima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US20170091550A1 (en) Multispectral eye analysi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WO202107787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03391A (zh) 基于智能眼镜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6846339A (zh) 一种图像检测方法和装置
EP1800259A1 (en)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634680A (zh) 一种智能电视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22463A (zh) 动态场景下实现视频感兴趣区域智能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10852964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比特增强方法
CN111080746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300929B2 (en) Automatic red-eye object classification in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CN109788197A (zh) 智能化面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968849B (zh) 一种基于3g智能手机的图片去红眼方法
CN102592130B (zh) 一种针对水下显微视频的目标识别系统及其视频编码方法
CN105005768B (zh) 动态百分比样本裁剪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
CN111611940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快速视频人脸识别方法
CN113450369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分析系统及方法
Zhang et al. SDTCN: Similarity driven transmission computing network for image dehazing
CN111914750A (zh) 去除高亮特征和方向梯度直方图的面部活体检测方法
Huang et al. Dual fusion paired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nd face region for face anti-spoofing
Lee et al. Contribution of skin color cue in fac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702, 7th floor, Lvchuang technology building, No.28, Zhenxing Road, Changping Park,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0

Applicant after: Li Jie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 46 Yulong South Road, Zhong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Jie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