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7688A -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7688A
CN109787688A CN201711131093.1A CN201711131093A CN109787688A CN 109787688 A CN109787688 A CN 109787688A CN 201711131093 A CN201711131093 A CN 201711131093A CN 109787688 A CN109787688 A CN 109787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address
pluggable optical
address information
plugg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310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7688B (zh
Inventor
张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310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7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7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地址管理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将插入事件上报给地址管理模块,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本公开既可以保证不同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的地址信息不重复,而且摆脱了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可插拔光模块上只需设置一个指定管脚,可以节省管脚数量,减小可插拔光模块的封装尺寸,进而提升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普及,可插拔光模块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很多通信设备上会设置光模块插槽,在光模块插槽中插入可插拔光模块后即可进行通信。
通信系统的拓扑关系如图1所示,多个可插拔光模块102插入光模块插槽后,通信设备101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MDIO)总线与多个可插拔光模块102连接。每个可插拔光模块102上设置有地址管脚,通过设置的地址管脚可以设置可插拔光模块102的地址信息,通信设备101按照每个可插拔光模块102的地址信息分别对每个可插拔光模块102进行管理。
并且,由于同一条MDIO总线上不同可插拔光模块的地址信息不能重复,而可插拔光模块可设置的地址信息的数量受到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因此每个可插拔光模块需要设置多个地址管脚,才能保证同一条MDIO总线可以管理两个以上的可插拔光模块。例如,如果可插拔光模块只有1个地址管脚,最多可以设置2个地址信息,则同一条MDIO总线最多只能管理2个可插拔光模块。而如果可插拔光模块具有3个地址管脚,最多可以设置8个地址信息,则同一条MDIO总线最多可以管理8个可插拔光模块。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可插拔光模块可设置的地址信息的数量受到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为了保证同一条MDIO总线上可以管理两个以上的可插拔光模块,可插拔光模块上需要设置多个地址管脚,这会导致可插拔光模块的封装尺寸较大,造成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过小。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将所述插入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MDIO总线上接收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根据所述指定地址信息拒绝响应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电平与所述第二电平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且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判断是否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
当确定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地址分配完成消息;
当确定还未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执行所述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步骤。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时,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拔出事件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所述地址数据库中。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拔出事件时,查询分配记录,所述分配记录中包括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已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删除所述分配记录,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存储于到地址数据库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用于插入到通信设备上的光模块插槽中,由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当确定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所述指定地址信息且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时,获取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当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和可插拔光模块;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将所述插入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用于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设置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可分配的地址信息;
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包括:
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MDIO总线上接收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根据所述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拒绝响应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电平与所述第二电平不同。
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且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包括:
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判断是否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
当确定还未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从所述地址数据库中选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所述地址数据库中。
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所述地址数据库中,包括:
查询分配记录,所述分配记录中包括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已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
删除所述分配记录,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存储于到地址数据库中。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可插拔光模块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设置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上的光模块插槽中,由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当确定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所述指定地址信息且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时,获取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
当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地址分配方法中所执行的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地址分配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在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一个用于确定可插拔光模块工作模式的指定管脚,而不再设置地址管脚,当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的光模块插槽时,通信设备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地址信息,并将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从而将选取的地址信息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采用控制指定管脚并从地址数据库选取地址信息的方式,既可以保证不同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的地址信息不重复,而且摆脱了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可插拔光模块上只需设置一个指定管脚而无需设置多个地址管脚,可以节省管脚数量,减小可插拔光模块的封装尺寸,进而提升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
并且,将需要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该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而将其他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其他可插拔光模块处于通信模式,从而将可插拔光模块区分开,避免了地址信息分配错误。
并且,通过先判断是否已给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根据判断结果为还未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而不再为已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地址信息重复分配的问题,避免了地址信息的浪费。
并且,在通信过程中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中携带分配的地址信息,可插拔光模块确定控制信号中携带的地址信息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时再响应该控制信号,实现了基于分配好的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并且,当可插拔光模块拔出时,将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的地址信息回收至地址数据库中,避免了地址信息的浪费,保证地址信息充足。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信息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流程中各个阶段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201和可插拔光模块202,该通信设备201与该可插拔光模块202通过MDIO总线连接。其中,该通信设备201可以为支持MDIO总线的多种类型的器件,如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等,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可以为支持MDIO总线的多种封装类型的光模块,例如100G可插拔光模块(Centum Form Factor PluggableModule,CFP)、CFP2光模块、CFP4光模块等。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也可以包括多个可插拔光模块202,该多个可插拔光模块202均与该通信设备201连接。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通信设备2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模块插槽2011,该通信设备201还包括控制模块2012和地址管理模块2013,控制模块2012和地址管理模块2013之间连接,且控制模块2012和地址管理模块2013均连接MDIO总线,并通过MDIO总线与光模块插槽2011连接。
参见图4,当可插拔光模块202插入到任一光模块插槽2011后,通信设备201即可通过MDIO总线与可插拔光模块202连接,进而通过MDIO总线控制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工作模式,并通过MDIO总线与可插拔光模块202进行通信。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可插拔光模块202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2021,该指定管脚2021用于确定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工作模式。
指定管脚2021为第一电平时,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可以为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2021为与第一电平不同的第二电平时,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通信模式,可以与通信设备201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时,第二电平为低电平,或者第一电平为低电平时,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可插拔光模块202插入到光模块插槽2011时,控制模块2012通过光模块插槽2011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插入事件,将插入事件上报给地址管理模块2013,地址管理模块2013接收到该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并将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指定管脚2021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选取出的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202,则可插拔光模块202接收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该第一地址信息。之后,通信设备201和可插拔光模块202即可基于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进行通信,在此期间该第一地址信息在可插拔光模块202中一直有效,直至可插拔光模块202拔出。
其中,该插入事件中可以携带新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标识,如模块编号等,或者该插入事件中可以携带光模块插槽2011的标识,如端口号等,以便地址管理模块2013确定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202是哪一个光模块。
其中,地址数据库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通信设备201可以预先在地址数据库中设置多个待分配的地址信息,每次可以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任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且已分配的地址信息可以从地址数据库中删除,以避免为不同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相同的地址信息。例如,可以在地址数据库中设置从0000-FFFF的数据,作为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相关技术中,几种常用的封装类型的光模块的结构可以如下表1所示,参见表1,四通道小封装可插拔模块(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QSFP28)没有设置地址管脚,尺寸较小,而CFP光模块、CFP2光模块、CFP4光模块设置了多个地址管脚,且尺寸较大,阻碍了支持这些光模块的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提升。因此,减小管脚数目,进而减小模块的封装尺寸,已成为提升端口密度的关键所在。
表1
CFP CFP2 CFP4 QSFP28
结构尺寸(mm) 145*82*14 107.5*41.5*12.4 89*21.5*9.5 72.4*18.4*8.5
引脚个数 148 104 56 38
地址管脚个数 5 3 3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一个用于确定可插拔光模块工作模式的指定管脚,而不再设置地址管脚,当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的光模块插槽时,通信设备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地址信息,并将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从而将选取的地址信息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采用控制指定管脚并从地址数据库选取地址信息的方式,既可以保证不同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的地址信息不重复,而且摆脱了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可插拔光模块上只需设置一个指定管脚而无需设置多个地址管脚,可以节省管脚数量,减小可插拔光模块的封装尺寸,进而提升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考虑到当通信设备201上设置多个光模块插槽2011时,可以在多个光模块插槽2011中插入不同的可插拔光模块202,此时为了区分多个可插拔光模块202,避免地址信息分配错误,可以通过控制每个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指定管脚来进行区分。
也即是,通信设备201已通过MDIO总线连接至少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情况下,该至少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指定管脚均设置为第二电平,则该至少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均处于通信模式。当控制模块2012通过光模块插槽2011检测到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插入事件时,将插入事件上报给地址管理模块2013,则地址管理模块2013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并将新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则新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地址分配模式,此时地址管理模块2013通过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该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待分配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该指定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的信号为地址分配信号,地址数据库中不会包括该指定地址信息,从而保证该指定地址信息不会误分配给任一可插拔光模块。例如,该指定地址信息为0000,而该地址数据库中将0001-FFFF设置为可分配的地址信息。
则对于连接MDIO总线的每个可插拔光模块202来说,可插拔光模块202可以从MDIO总线上接收到该地址分配信号,并获取该地址分配信号中的指定地址信息,根据该指定地址信息确定当前的信号为地址分配信号。
此时可插拔光模块202检测本端的指定管脚为第一电平还是第二电平,当确定指定管脚为第一电平时,表示当前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则从地址分配信号中接收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第一地址信息,至此地址信息的分配过程完成。或者,当确定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时,表示当前可插拔光模块202处于通信模式,当前的地址分配信号并不是为本端分配地址信息的信号,则不再响应该地址分配信号。
采用上述检测指定管脚上电平的方式,可以使连接MDIO总线的多个可插拔光模块202中指定管脚为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202拒绝响应地址分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已经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后续过程中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的地址信息可以不变,或者也可以根据需求分配新的地址信息。例如,已经为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了第一地址信息,当发现存在误操作,导致该可插拔光模块202与另一个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地址信息重复时,可以重新为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第二地址信息,分配过程与上述分配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考虑到上述分配地址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导致对已分配好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重新分配地址信息,造成地址信息的浪费,因此,当地址管理模块2013接收到控制模块2012上报的插入事件时,可以先不分配地址信息,而是先判断是否已给该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了地址信息。
当确定已经给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了地址信息时,则无需重新分配,向控制模块2012发送地址分配完成消息,通知该控制模块2012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已经分配好地址信息。
而当确定还未给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地址信息时,再执行上述为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地址信息的步骤,地址信息分配完成后,也可以向控制模块2012发送地址分配完成消息,通知该控制模块2012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已经分配好地址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分配地址信息完成后,地址管理模块2013将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202从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在通信模式下,通信设备201即可与可插拔光模块202基于已分配好的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通信过程中,当控制模块2012要向已分配第一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发送控制信号时,要在控制信号中携带第一地址信息,通过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则已分配第一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在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情况下,接收该控制信号,当确定该控制信号中携带的第一地址信息就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时,响应该控制信号。
其中,该控制信号可以为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相应地,根据控制信号类型的不同,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响应方式也不同。例如,该控制信号为写入数据的信号,该控制信号中携带待写入的数据,则可插拔光模块202当确定该控制信号中携带的第一地址信息就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时,获取该控制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写入该数据,或者,该控制信号为读取数据的信号,则可插拔光模块202当确定该控制信号中携带的第一地址信息就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时,将待读取的数据发送给通信设备。
而已分配其他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202在指定管脚即使接收到该控制信号,但是会确定该控制信号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不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则拒绝响应该控制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保证不同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的地址信息不重复,基于分配的地址信息可以与特定的可插拔光模块进行通信,而不会受到其他可插拔光模块的干扰。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地址信息充足,避免地址信息的浪费,当某一可插拔光模块202从光模块插槽2011中拔出时,控制模块2012通过光模块插槽2011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拔出事件时,将拔出事件上报给地址管理模块2013,地址管理模块2013接收到拔出事件时,将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地址数据库。
例如,地址管理模块2013在为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第一地址信息时,可以将地址数据库中的第一地址信息删除,并在记录数据库中添加分配记录,该分配记录中包括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和第一地址信息,表示已经为该可插拔光模块202分配了第一地址信息。那么,当该可插拔光模块202拔出时,地址管理模块2013可以查询该分配记录,将包括该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分配记录删除,并将第一地址信息存储于地址数据库中,完成第一地址信息的回收,后续该第一地址信息还可以分配给其他可插拔光模块。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控制模块2012可以包括插拔管理单元20121和状态管理单元20122,插拔管理单元20121与状态管理单元20122连接,且插拔管理单元20121与地址管理模块2013连接。
插拔管理单元20121用于检测可插拔光模块202的插入事件和拔出事件,并上报给地址管理模块2013,状态管理单元20122用于对可插拔光模块202的工作状态进行管理,例如检测可插拔光模块202的电压、温度等,还可以用于确定要与可插拔光模块202通信的数据等。
其中,插拔管理单元20121和状态管理单元20122均可位于通信设备配置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
701、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上的光模块插槽时,通信设备通过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
702、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已给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当确定还未给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执行下述步骤703。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已经给可插拔光模块分配了地址信息时,则不再进行分配,直接执行下述步骤707-708,基于已经分配的地址信息与可插拔光模块进行通信即可。
上述步骤701-702可以由通信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执行。
703、通信设备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
704、通信设备通过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第一地址信息。
上述步骤703-704可以由通信设备中的地址管理模块执行。
705、可插拔光模块在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地址分配信号,当确定地址分配信号携带指定地址信息且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为第一电平时,获取地址分配信号携带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第一地址信息。
通过在地址分配信号中携带指定地址信息并将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可以保证指定管脚为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从MDIO总线上接收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根据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拒绝响应地址分配信号。
706、通信设备将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从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不同。
上述步骤706可以由通信设备中的地址管理模块执行。
707、通信设备通过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携带第一地址信息。
708、可插拔光模块在通信模式下,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当确定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的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控制信号。
709、可插拔光模块从光模块插槽中拔出。
710、当通信设备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时,将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地址数据库中。
上述步骤707和710可以由通信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执行。
参见图8和图9,通信设备与可插拔光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检测识别阶段:步骤701-702,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光模块插槽中,通信设备检测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以及步骤709-710,可插拔光模块拔出,通信设备检测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
第二阶段:地址分配阶段:步骤703-705,为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
第三阶段:通信阶段:步骤706-708,通信设备与可插拔光模块基于分配的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分配方法,通过在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一个用于确定可插拔光模块工作模式的指定管脚,而不再设置地址管脚,当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的光模块插槽时,通信设备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地址信息,并将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从而将选取的地址信息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采用控制指定管脚并从地址数据库选取地址信息的方式,既可以保证不同可插拔光模块分配的地址信息不重复,而且摆脱了地址管脚数量的限制,可插拔光模块上只需设置一个指定管脚而无需设置多个地址管脚,可以节省管脚数量,减小可插拔光模块的封装尺寸,进而提升通信设备的端口密度。
并且,将需要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该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而将其他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其他可插拔光模块处于通信模式,从而将可插拔光模块区分开,避免了地址信息分配错误。
并且,通过先判断是否已给插入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根据判断结果为还未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而不再为已分配地址信息的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地址信息重复分配的问题,避免了地址信息的浪费。
并且,在通信过程中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中携带分配的地址信息,可插拔光模块确定控制信号中携带的地址信息是分配给本端的地址信息时再响应该控制信号,实现了基于分配好的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并且,当可插拔光模块拔出时,将分配给可插拔光模块的地址信息回收至地址数据库中,避免了地址信息的浪费,保证地址信息充足。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可插拔光模块所执行的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将所述插入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MDIO总线上接收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根据所述指定地址信息拒绝响应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电平与所述第二电平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且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判断是否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
当确定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地址分配完成消息;
当确定还未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执行所述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时,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拔出事件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所述地址数据库中。
7.一种可插拔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用于插入到通信设备上的光模块插槽中,由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插拔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当确定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所述指定地址信息且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时,获取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插拔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光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当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和可插拔光模块;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确定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将所述插入事件上报给所述地址管理模块;
所述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用于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11.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上设置有光模块插槽,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数据管理输入输出MDIO总线与所述光模块插槽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设置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可分配的地址信息;
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包括:
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MDIO总线上接收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而指定管脚为第二电平的可插拔光模块根据所述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拒绝响应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电平与所述第二电平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二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从所述地址分配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DIO总线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以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且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包括:
当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判断是否已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
当确定还未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分配地址信息时,从所述地址数据库中选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拔出事件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回收至所述地址数据库中。
17.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可插拔光模块中,所述可插拔光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指定管脚,所述指定管脚用于设置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到通信设备上的光模块插槽中,由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光模块插槽检测到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插入事件时,从地址数据库中选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设置为第一电平,使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处于地址分配模式,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所述地址数据库中用于存储待分配的地址信息;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可插拔光模块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地址分配信号,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预留的指定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当确定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所述指定地址信息且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一电平时,获取所述地址分配信号携带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地址数据库不包括所述指定地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插拔光模块在所述地址分配模式下,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指定管脚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
当确定所述控制信号携带分配给所述可插拔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地址分配方法中所执行的操作。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至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址分配方法中所执行的操作。
CN201711131093.1A 2017-11-15 2017-11-15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87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1093.1A CN109787688B (zh) 2017-11-15 2017-11-15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1093.1A CN109787688B (zh) 2017-11-15 2017-11-15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688A true CN109787688A (zh) 2019-05-21
CN109787688B CN109787688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49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31093.1A Active CN109787688B (zh) 2017-11-15 2017-11-15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76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292A (zh) * 2019-09-27 2020-01-10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口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71292A (zh) * 2019-12-31 2020-04-07 深圳市欧深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fp光模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1228204A1 (zh) * 2020-05-13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7519A2 (en) * 2001-06-13 2002-12-18 Innovance Inc.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with topology auto discovery
CN1996350A (zh) * 2006-12-20 2007-07-1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的电子标签、制作和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CN102609381A (zh) * 2012-02-0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通信系统及为器件分配独立地址的方法
CN102664674A (zh) * 2012-04-0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通信设备的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341283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系统、通信方法、地址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US8812764B2 (en) * 2011-10-28 2014-08-1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installing devices controlled by MDIO or SPI protocol and method to control the same
CN106936653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7519A2 (en) * 2001-06-13 2002-12-18 Innovance Inc.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with topology auto discovery
CN1996350A (zh) * 2006-12-20 2007-07-1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的电子标签、制作和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US8812764B2 (en) * 2011-10-28 2014-08-1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installing devices controlled by MDIO or SPI protocol and method to control the same
CN102609381A (zh) * 2012-02-0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通信系统及为器件分配独立地址的方法
CN102664674A (zh) * 2012-04-0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通信设备的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3412838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系统、通信方法、地址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6936653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292A (zh) * 2019-09-27 2020-01-10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口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71292A (zh) * 2019-12-31 2020-04-07 深圳市欧深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fp光模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971292B (zh) * 2019-12-31 2023-03-10 深圳市欧深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fp光模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1228204A1 (zh) * 2020-05-13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688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7669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046627B2 (en) Server failov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group
CN100409618C (zh) 确定网元的连接性解决方案的技术
CN109787688A (zh) 通信设备、可插拔光模块、通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5721357A (zh) 交换设备、外围部件互连高速系统及其初始化方法
CN103455379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4750690A (zh) 一种查询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3761A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01299A (zh) 室内机地址分配方法和多联机系统
CN101605104A (zh) 堆叠设备中的流量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4506462A (zh) 一种分布式交换机中mac地址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8319524A (zh) 一种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kvm挂载文件夹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8751B (zh)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1567014B (zh) 一种设备信息的检索方法、装置和线卡
CN108304044A (zh) 一种nvme硬盘热插拔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8829738A (zh) 一种ceph中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3412838B (zh) 一种扩展系统、通信方法、地址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4954291A (zh) 一种交换端口分配装置、机箱及交换端口分配方法
CN104461705A (zh) 一种业务访问的方法及存储控制器、集群存储系统
CN104994141A (zh) 缓解云服务器存储和计算压力的协同存储系统
CN106155954A (zh) 一种模块识别和通信端口自动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CN104123188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150127A (zh) 一种存储多路径的访问系统及其配置和访问方法
CN109614354B (zh) 接口分配方法、板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77425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