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071A -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 Google Patents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071A
CN109786071A CN201910183478.5A CN201910183478A CN109786071A CN 109786071 A CN109786071 A CN 109786071A CN 201910183478 A CN201910183478 A CN 201910183478A CN 109786071 A CN109786071 A CN 109786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type air
core reactor
reactor
screen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34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6071B (zh
Inventor
马鑫
蒋观平
陈意龙
赵杨
王圳
刘成柱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Of Beij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Beij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Beij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Beij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9101834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6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横向布置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其中具有至少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和至少一个位于该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之间的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通过配置有水平板构件和竖板构件的支撑屏蔽装置来将布置成竖向的电抗器与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相互连接。本发明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具有能充分利用高处空间、节省占地面积、机械连接稳定性增强以及对安装场地条件适应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包括至少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和至少一个位于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之间的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和。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电压水平逐步升高,部分电力设备出于电气安全间距的考虑,需要加大设备间绝缘距离,导致占地面积增加,尤其是电力设备众多、电压等级较高的场合,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为了缓解用地压力,许多空心电抗器采用多台设备上下叠放安装的形式。但同时,由于电压等级提升,电抗器对地绝缘难度增大,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支柱绝缘子来保证其爬电距离。由于电抗器上下叠放的安装方式和支撑高度提升,造成结构抗震性能减弱,易受地震损害。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减少空心电抗器占地面积的同时保证抗震性能,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对电抗器种类需求多、数量需求高但不需要全部同时工作的场所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同时又能保证抗震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其中具有至少一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和至少一个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
优选地,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二支撑屏蔽装置。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所述上板构件和所述下板构件分别以垂直于所述竖板构件的方式与所述竖板构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板构件与所述下板构件之间还通过工字钢支架构件进行连接加固。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上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下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二支撑屏蔽装置。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下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下板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以与所述竖板构件垂直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竖板构件的下端部,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分别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分别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分别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三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第三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四支撑屏蔽装置。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的水平板构件。所述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三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的水平板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所述上板构件和所述下板构件分别以垂直于所述竖板构件的方式与所述竖板构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板构件与所述下板构件通过工字钢支架构件而连接加固,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上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下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以与所述竖板构件垂直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竖板构件的下端部,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分别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连接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的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的所述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连接,所述竖板构件的所述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通过配置有水平板构件和竖板构件的支撑屏蔽装置来将竖向布置的电抗器与横向布置的电抗器相互连接,构成既包括竖向电抗器又包括横向电抗器的电抗器工作组。
与空心电抗器全部竖向布置的传统方式相比,这样布置形成的电抗器工作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高处空间,节省了电抗器工作组的占地面积。此外,横向布置的电抗器在两个竖向布置的电抗器之间充当横梁连接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各个电抗器之间的机械连接稳固性,进而提升整个电抗器工作组的抗震性能。
此外,借助支撑屏蔽装置的配置和构造,可以灵活地改变本发明所提供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走向,从而提高对安装场地条件的适应性,同时增加整个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另一种示例性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又一种示例性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4是示出一种示例性支撑屏蔽装置的结构的图;以及
图5是示出另一种示例性支撑屏蔽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为清楚、完整。
本申请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下文将简称为电抗器),其中具有至少两个布置成竖向的电抗器和至少一个位于两个布置成竖向的电抗器之间的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电抗器可以通过支撑屏蔽装置和/或支柱绝缘子进行连接和支撑,相邻电抗器之间通过支撑屏蔽装置相互连接。
图4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支撑屏蔽装置1,该支撑屏蔽装置1主要由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以及竖板构件9组成。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可以构造成是水平方向上的板构件,它们分别以垂直于竖板构件9的方式与竖板构件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连接,形成大体U型形状的结构。
如图4所示,上板构件7与下板构件8之间还通过工字钢支架11进行加固连接。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优选构造成中间镂空和/或边缘进行了倒角处理。
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电抗器端部吊架的各吊臂或者支柱绝缘子6相连接的过渡支座构件3。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各自的过渡支座构件3的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需连接的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在图4中,示出了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上分别设置有八个过渡支座构件3,该八个支座构件3两两对称且沿圆环间隔地设置,这种构造可适用于具有八个吊臂的电抗器。
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还分别连接有电晕棒12,电晕棒12环绕在相应的上板构件7或下板构件8的外缘外侧,用于降低支撑屏蔽装置1的表面电场强度,防止在金属棱角处的电场强度过大导致的空气击穿。
图5示出了另一种示例性的支撑屏蔽装置1’,其主要由下板构件(水平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组成。下板构件8’可以构造成是水平方向上的板构件,下板构件8’以垂直于竖板构件9’的方式连接到竖板构件9’的下端部,形成大体L型形状的结构。下板构件8’与竖板构件9’之间还通过槽钢斜拉筋构件13进行加固连接。
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过渡支座构件3。下板构件8’上的各支座构件3配置用于与电抗器的各吊臂或支柱绝缘子6相连接,竖板构件9’上的过渡支座构件3配置用于与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上的过渡支座构件3的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需连接的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在图5中,示出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上分别设置有八个支座构件3,可适用于具有八个吊臂的电抗器。该八个支座构件3两两对称且沿圆环间隔地设置。
下板构件8’和竖板构件9’还分别连接有电晕棒12’,电晕棒12’环绕在相应的下板构件8’或竖板构件9’的外缘外侧,用于降低支撑屏蔽装置1’的表面电场强度,防止在金属棱角处的电场强度过大导致的空气击穿。
下面对通过上述支撑屏蔽装置1和/或支撑屏蔽装置1’以及支柱绝缘子连接并支撑所形成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具体示出了两个竖向布置的电抗器和一个横向布置的电抗器。为了便于描述,将图1中所示的三个电抗器从左到右依次称为第一竖向电抗器5a、第一横向电抗器5b和第二竖向电抗器5c。
第一竖向电抗器5a由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和多个支柱绝缘子6支撑。具体地,构成第一竖向电抗器5a下侧吊架4的各吊臂分别通过紧固件(未示出)诸如螺栓与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上板构件7上相应的过渡支座构件3(参见图4)相连接,从而使第一竖向电抗器5a稳固地连接到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并位于该支撑屏蔽装置1上方。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下方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支柱绝缘子6,每个支柱绝缘子6可以通过紧固件诸如螺栓与该支撑屏蔽装置1的下板构件8上相应的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各支柱绝缘子6与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上相应的过渡支座构件3纵轴线重合,支柱绝缘子6的数量、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上各自的过渡支座构件3数量均与第一竖向电抗器5a下侧吊架4的吊臂数量一致。
第一横向电抗器5b一端吊架4的各吊臂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竖板构件9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第一横向电抗器5b另一端吊架4的各吊臂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竖板构件9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横向电抗器5b由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和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共同固定支撑。
第二竖向电抗器5c下侧吊架4的各吊臂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上板构件7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从而使第二竖向电抗器5c稳固地连接到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并位于该支撑屏蔽装置1的上方。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下方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多个支柱绝缘子6,每个支柱绝缘子6与下板构件8上相应的过渡支座构件3可以通过紧固件诸如螺栓而相连接。各支柱绝缘子6与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上相应的过渡支座构件3纵轴线重合,支柱绝缘子6的数量、上板构件7和下板构件8上各自的过渡支座构件3数量均与第二竖向电抗器5c下侧吊架4的吊臂数量一致。
实施例2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示例性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图中具体示出了两个竖向布置的电抗器,一个横向布置的电抗器,其中相邻两个电抗器之间通过支撑屏蔽装置1’相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将图2中从左至右的三个电抗器分别称为第一竖向电抗器5d、第一横向电抗器5e和第二竖向电抗器5f。
第一竖向电抗器5d上侧吊架4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与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下板构件8’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
第一横向电抗器5e一端吊架4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与第一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竖板构件9’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第一横向电抗器5e另一端吊架4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与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竖板构件9’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相连接,使得第一横向电抗器5e由两个支撑屏蔽装置1’支撑固定。
第二竖向电抗器5f上侧吊架4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第二个支撑屏蔽装置1’的下板构件8’上的相应过渡支座构件3。
实施例3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又一种示例性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的至少一部分,所示的干式电抗器工作组大体由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1和图2所示实施例2的干式电抗器组的部分组合布置而成,其中具体示出了三个竖向布置的电抗器和两个横向布置的电抗器,它们通过图4所示的支撑屏蔽装置1和图5所示的支撑屏蔽装置1’以及支柱绝缘子6进行连接和支撑。
虽然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三个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绝不仅限于上述所展示的三个实施例。可以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横向和纵向扩展来增加电抗器的数量,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第一竖向电抗器5a和第二竖向电抗器5c还能通过支撑屏蔽装置在其上方连接其他布置成竖向或横向的电抗器,图2所示实施例2中的竖向电抗器5d和5f能连接其他布置成竖向或横向的电抗器。
以上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描述了通过配置有水平板构件和竖板构件的支撑屏蔽装置来将竖向布置的电抗器与横向布置的电抗器相互连接,构成既包括竖向电抗器又包括横向电抗器的电抗器工作组。与空心电抗器全部竖向布置的传统方式相比,这样布置形成的电抗器工作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高处空间,节省了电抗器工作组的占地面积。此外,横向布置的电抗器在两个竖向布置的电抗器之间充当横梁连接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各个电抗器之间的机械连接稳固性,进而提升整个电抗器工作组的抗震性能。
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水平板构件(即,上板构件7,下板构件8、8’)和竖板构件(即,竖板构件9、9’)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支座构件,且该多个支座构件沿着同一个圆周间隔设置,该圆周半径与电抗器端部吊架的各吊臂上的连接端子所处的圆周半径相同。也就是说,电抗器能以各种朝向与支撑屏蔽装置的水平板构件或竖板构件相连接,从而使得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布置整个电抗器工作组的走向。这样可以提高对电抗器工作组安装场地条件的适应性,也有利于增加整个电抗器工作组的结构稳定性。
虽然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描述了通过两种支撑屏蔽装置在两个布置成竖向的电抗器设置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其他形式的支撑屏蔽装置也可以用于在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之间设置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从而形成本申请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说明,旨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或实践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以上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化,这些改变和变化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由于实际工程需求不同,每组垂直布置的电抗器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多次叠装,水平布置的电抗器也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多个串连,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每一段垂直布置或水平布置仅有一台电抗器的情况。此外,由于支撑屏蔽装置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实际的电抗器布置走向也不局限于同一个垂直平面内。
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求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包括至少三个依次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具有至少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和至少一个位于两个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之间的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二支撑屏蔽装置,
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
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
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所述上板构件和所述下板构件分别以垂直于所述竖板构件的方式与所述竖板构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板构件与所述下板构件之间还通过工字钢支架构件进行连接加固,
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上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下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二支撑屏蔽装置,
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下板构件,
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
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下板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以与所述竖板构件垂直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竖板构件的下端部,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分别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分别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分别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至少包括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三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第三支撑屏蔽装置以及第四支撑屏蔽装置,
所述第一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
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一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
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的上板构件,所述第二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的水平板构件,
所述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所述第二横向干式空心电抗器另一端的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的竖板构件,
所述第三竖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侧各吊臂连接到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的水平板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所述上板构件和所述下板构件分别以垂直于所述竖板构件的方式与所述竖板构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板构件与所述下板构件通过工字钢支架构件而连接加固,所述上板构件、所述下板构件以及所述竖板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配置用于连接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上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下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支柱绝缘子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上的各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相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屏蔽装置和所述第四支撑屏蔽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以与所述竖板构件垂直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竖板构件的下端部,所述水平板构件和所述竖板构件分别设置有数量与它们各自所连接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吊臂的数量一致的过渡支座构件,所述水平板构件的所述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竖向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所述竖板构件的所述过渡支座构件配置用于与布置成横向的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各吊臂相连接。
CN201910183478.5A 2019-03-12 2019-03-12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Active CN109786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3478.5A CN109786071B (zh) 2019-03-12 2019-03-12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3478.5A CN109786071B (zh) 2019-03-12 2019-03-12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071A true CN109786071A (zh) 2019-05-21
CN109786071B CN109786071B (zh) 2024-03-01

Family

ID=6648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3478.5A Active CN109786071B (zh) 2019-03-12 2019-03-12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607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9809Y (zh) * 2008-01-29 2008-11-12 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芯柱磁屏蔽三相干式电抗器
JP2012023090A (ja) * 2010-07-12 2012-02-02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リアクトル
CN102360719A (zh) * 2011-08-19 2012-02-22 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干式环形空心电抗器
CN209747289U (zh) * 2019-03-12 2019-12-06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9809Y (zh) * 2008-01-29 2008-11-12 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芯柱磁屏蔽三相干式电抗器
JP2012023090A (ja) * 2010-07-12 2012-02-02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リアクトル
CN102360719A (zh) * 2011-08-19 2012-02-22 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干式环形空心电抗器
CN209747289U (zh) * 2019-03-12 2019-12-06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071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222B (zh)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晶闸管换流阀阀塔
CN109386158B (zh) 一种用于交叉跨越的大转角单回路门型钻越塔
CN103187143A (zh) 一种特高压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
CN208386430U (zh) 一种平台式换流阀塔
CN208285228U (zh) 一种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阀塔结构
CN109786071A (zh) 含有布置成横向的电抗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CN209747289U (zh) 干式空心电抗器工作组
CN205141390U (zh) 变电站架空线出线结构
CN207813168U (zh) 双回路单开断π型铁塔
US20230081859A1 (en) Substation frame
CN207530498U (zh) 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
CN108766725B (zh) 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支撑及屏蔽结构
CN203456220U (zh) 一种特高压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
CN215443391U (zh) 一种输电线路与5g通信共享钢管杆
CN205751863U (zh) 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
CN107859412A (zh) 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
CN212359263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106024376A (zh) 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
CN209168898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支撑结构
CN111864546A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07321102U (zh) ±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安装结构
CN207303965U (zh) 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
CN207392864U (zh) 一种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
CN111864543A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112081427A (zh) 一种变电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Xin

Inventor after: Jiang Guanping

Inventor after: Yang Yuemin

Inventor after: Chen Yilong

Inventor after: Zhao Ya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

Inventor after: Liu Chengzhu

Inventor after: Zhang Meng

Inventor before: Ma Xin

Inventor before: Jiang Guanp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Yil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Y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en

Inventor before: Liu Chengzhu

Inventor before: Zhang M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