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5807A -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5807A
CN109785807A CN201811585184.7A CN201811585184A CN109785807A CN 109785807 A CN109785807 A CN 109785807A CN 201811585184 A CN201811585184 A CN 201811585184A CN 109785807 A CN109785807 A CN 109785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capacitor
circuit
output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51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5807B (zh
Inventor
曾照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ig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ig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ig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ig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51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5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5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5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5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包括TTL‑RGB信号输入电路、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TFT背光控制电路、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与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将高速TTL‑RGB信号转化后输出,通过第一分配电路控制第一显示器件,通过第二分配电路控制第二显示器件,电路结构稳定可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TL-RGB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控类电子产品广泛应用TTL-RGB接口电路来驱动小尺寸的单个液晶面板,若有多个液晶面板需要控制时,则需要单独设计多个接口电路,势必需要较多的器件,造成整个控制单元逻辑较复杂,稳定兴差,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包括TTL-RGB信号输入电路、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TFT背光控制电路、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与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其中,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为用于接收高速TTL-RGB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输出的联接器J0,所述TFT背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背光驱动电路和第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序控制电路和第二时序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中,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包括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一显示器件的第一分配电路、以及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二显示器件的第二分配电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显示器件,所述第二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二显示器件。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5、电容C23、电容C22、电阻R493、电阻R2;所述电容C14与电容C15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14第一端和联接器J1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1的第7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14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49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与联接器J1的第37脚,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23与电容C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与电容C2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通过电阻R2与联接器J1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1的第46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3、电容C423、电容C422、电容C421、电容C425、电容C424、电阻R532、电阻R533;所述电容C423和电容C4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423第一端和联接器J3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3的第7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4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53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与联接器J3第37脚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通过电容C421接地;所述电容C425和电容C424并联,所述联接器J0第45脚与电容C4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25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45脚通过电阻R533与联接器J3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3的第46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将高速TTL-RGB信号转化后输出,通过第一分配电路控制第一显示器件,通过第二分配电路控制第二显示器件,电路结构稳定可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TTL-RGB信号输入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分配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分配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背光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背光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包括TTL-RGB信号输入电路、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TFT背光控制电路、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与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其中,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为用于接收高速TTL-RGB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输出的联接器J0,所述联接器J0实际也为FPC(后文中联接器J1以及J3同理),所述TFT背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背光驱动电路和第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序控制电路和第二时序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包括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一显示器件的第一分配电路、以及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二显示器件的第二分配电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显示器件,所述第二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二显示器件。
进一步的,如图2,所述第一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5、电容C23、电容C22、电阻R493、电阻R2;所述电容C14与电容C15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14第一端和联接器J1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1的第7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14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49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与联接器J1的第37脚,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23与电容C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与电容C2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通过电阻R2与联接器J1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1的第46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述第二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3、电容C423、电容C422、电容C421、电容C425、电容C424、电阻R532、电阻R533;所述电容C423和电容C4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423第一端和联接器J3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3的第7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4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53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与联接器J3第37脚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通过电容C421接地;所述电容C425和电容C424并联,所述联接器J0第45脚与电容C4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25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45脚通过电阻R533与联接器J3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3的第46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下面针对各电路图进行详细说明:
(1)、结合附图1~2所示,通过屏敝FPC线材,把高速的TTL-RGB信号和各路电压输入到J0联接器:
J0的第1、2脚A_LED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背光的正极;
J0的第3、4脚A_LEDK-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背光的负极;
J0的第5脚GND是接地脚;
J0的第6脚VCOM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VCOM参考电压;
J0的第7脚VCC_LCD是LCD的VCC供电;
J0的第8脚MODE是LCD的MODE控制信号;
J0的第9脚LCD_DEN是LCD的DE控制信号;
J0的第10脚LCD_VSYNC是LCD的VSYNC控制信号;
J0的第11脚LCD_HSYNC是LCD的HSYNC控制信号;
J0的第12脚LCD-B7是LCD的蓝色B7信号;
J0的第13脚LCD-B6是LCD的蓝色B6信号;
J0的第14脚LCD-B5是LCD的蓝色B5信号;
J0的第15脚LCD-B4是LCD的蓝色B4信号;
J0的第16脚LCD-B3是LCD的蓝色B3信号;
J0的第17脚LCD-B2是LCD的蓝色B2信号;
J0的第18脚LCD-G7是LCD的黄色G7信号;
J0的第19脚LCD-G6是LCD的黄色G6信号;
J0的第20脚LCD-G5是LCD的黄色G5信号;
J0的第21脚LCD-G4是LCD的黄色G4信号;
J0的第22脚LCD-G3是LCD的黄色G3信号;
J0的第23脚LCD-G2是LCD的黄色G2信号;
J0的第24脚LCD-R7是LCD的红色R7信号;
J0的第25脚LCD-R6是LCD的红色R6信号;
J0的第26脚LCD-R5是LCD的红色R5信号;
J0的第27脚LCD-R4是LCD的红色R4信号;
J0的第28脚LCD-R3是LCD的红色R3信号;
J0的第29脚LCD-R2是LCD的红色R2信号;
J0的第30脚DITH是LCD的控制内部抖动信号;
J0的第31脚L/R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L/R信号;
J0的第32脚U/D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U/D信号;
J0的第33脚REST是LCD的复位信号;
J0的第34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5脚LCDC_CLK是LCD的时钟信号;
J0的第36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7脚L/R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L/R信号;
J0的第38脚U/D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U/D信号;
J0的第39脚VGH-LCD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VGH电压;J0的第40脚VGL-LCD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VGL电压;
J0的第41脚AVDD-LCD_A是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AVDD电压;
J0的第42脚AVDD-LCD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AVDD电压;
J0的第43脚VGH-LCD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VGH电压;
J0的第44脚VGL-LCD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VGL电压;
J0的第45脚VCOM_B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VCOM参考电压;
J0的第46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47、48脚B_LEDA1+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背光正极;
J0的第49、50脚B_LEDK1-是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背光负极;
(2)、结合附图1~3所示,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输出电路输出到第一显示器件的线路连接原理,也就是第一分配电路:J1作为第一显示器件的数据和电源供电接口;
J0第1、2脚的背光电源正极A_LEDA+经过电容C430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1、2脚A_LED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背光的正极;
J0的第3、4脚背光电源负极A_LEDK-输出到J1的第3、4脚A_LEDK-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的背光的负极;J1的第5脚GND是接地脚;J1的第6脚NC空接;
J0的第7脚VCC_LCD经过C14和C15的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7脚VCC_LCD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供电;
J0的第8脚MODE信号输出到J1的第8脚MODE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9脚LCD_DEN信号输出到J1的第9脚LCD_DEN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0脚LCD_VSYNC信号输出到J1的第10脚LCD_VSYNC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1脚LCD_HSYNC信号输出到J1的第11脚LCD_HSYNC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2脚LCD-B7经过电阻R496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2脚LCD-B7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3脚LCD-B6经过电阻R497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3脚LCD-B6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4脚LCD-B5经过电阻R498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4脚LCD-B5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5脚LCD-B4经过电阻R499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5脚LCD-B4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6脚LCD-B3经过电阻R500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6脚LCD-B3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7脚LCD-B2经过电阻R501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17脚LCD-B2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18脚NC空接;J1的第19脚NC空接;
J0的第18脚LCD-G7经过电阻R502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0脚LCD-G7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19脚LCD-G6经过电阻R503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1脚LCD-G6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0脚LCD-G5经过电阻R504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2脚LCD-G5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1脚LCD-G4经过电阻R505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3脚LCD-G4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2脚LCD-G3经过电阻R506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4脚LCD-G3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3脚LCD-G2经过电阻R507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5脚LCD-G2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26脚NC空接,J1的第27脚NC空接,J0的第24脚LCD-R7经过电阻R508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8脚LCD-R7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5脚LCD-R6经过电阻R509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29脚LCD-R6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6脚LCD-R5经过电阻R510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30脚LCD-R5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7脚LCD-R4经过电阻R511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31脚LCD-R4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8脚LCD-R3经过电阻R512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32脚LCD-R3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29脚LCD-R2经过电阻R513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1的第33脚LCD-R2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34脚NC空接;J1的第35脚NC空接;J1的第36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5脚LCDC-CLK经过电阻R493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经过电容C5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37脚DCLK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38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1脚L/R_A信号输出到J1的第39脚L/R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32脚U/D_A信号输出到J1的第40脚U/D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39脚VGH-LCD_A经过电容C431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41脚VGH-LCD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40脚VGL-LCD_A经过电容C433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42脚VGL-LCD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41脚AVDD-LCD_A经过电容C432滤波后输出到J1的第43脚AVDD-LCD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33脚REST信号输出到J1的第44脚REST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45脚NC空接;
J0的第6脚VCOM_A经过电容C23、C22滤波后经过R2输出到J1的第46脚VCOM_A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0的第30脚DITH信号输出到J1的第47脚DITH再传输给第一显示器件;
J1的第48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J1的第49、50脚NC空接。
(3)、结合附图1~4所示,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输出到第二显示器件的线路连接原理,也就是第二分配电路:J3作为第二显示器件的数据和电源供电接口;
J0第47、48脚的背光电源正极B_LEDA1+经过电容C426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1、2脚B_LEDA1+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背光的正极;
J0的第49、50脚背光电源负极B_LEDK1-输出到J3的第3、4脚B_LEDK1-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的背光的负极;
J3的第5脚GND是接地脚;J3的第6脚NC空接;
J0的第7脚VCC_LCD经过C423和C422的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7脚VCC_LCD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供电;
J0的第8脚MODE信号输出到J3的第8脚MODE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9脚LCD_DEN信号输出到J3的第9脚LCD_DEN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0脚LCD_VSYNC信号输出到J3的第10脚LCD_VSYNC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1脚LCD_HSYNC信号输出到J3的第11脚LCD_HSYNC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2脚LCD-B7经过电阻R514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2脚LCD-B7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3脚LCD-B6经过电阻R515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3脚LCD-B6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4脚LCD-B5经过电阻R516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4脚LCD-B5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5脚LCD-B4经过电阻R517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5脚LCD-B4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6脚LCD-B3经过电阻R518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6脚LCD-B3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7脚LCD-B2经过电阻R519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17脚LCD-B2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3的第18脚NC空接;J3的第19脚NC空接;
J0的第18脚LCD-G7经过电阻R520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0脚LCD-G7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19脚LCD-G6经过电阻R521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1脚LCD-G6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0脚LCD-G5经过电阻R522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2脚LCD-G5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1脚LCD-G4经过电阻R523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3脚LCD-G4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2脚LCD-G3经过电阻R524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4脚LCD-G3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3脚LCD-G2经过电阻R525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5脚LCD-G2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3的第26脚NC空接;J3的第27脚NC空接;
J0的第24脚LCD-R7经过电阻R526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8脚LCD-R7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5脚LCD-R6经过电阻R527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29脚LCD-R6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6脚LCD-R5经过电阻R528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30脚LCD-R5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7脚LCD-R4经过电阻R529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31脚LCD-R4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8脚LCD-R3经过电阻R530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32脚LCD-R3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29脚LCD-R2经过电阻R531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后分配输出到J3的第33脚LCD-R2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3的第34脚NC空接;J3的第35脚NC空接;J3的第36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5脚LCDC-CLK经过电阻R532的阻抗匹配及消除高频噪声,经过电容C421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37脚DCLK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3的第38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
J0的第37脚L/R_B信号输出到J3的第39脚L/R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38脚U/D_B信号输出到J3的第40脚U/D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43脚VGH-LCD_B经过电容C427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41脚VGH-LCD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44脚VGL-LCD_B经过电容C429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42脚VGL-LCD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42脚AVDD-LCD_B经过电容C428滤波后输出到J3的第43脚AVDD-LCD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33脚REST信号输出到J3的第44脚REST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J3的第45脚NC空接;
J0的第45脚VCOM_B经过电容C425、C424滤波后经过R533输出到J3的第46脚VCOM_B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0的第30脚DITH信号输出到J3的第47脚DITH再传输给第二显示器件;
J3的第48脚GND是LCD的接地信号;J3的第49、50脚NC空接。
(4)、结合附图5和6所示,第一显示器件的电源驱动控制模块,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也就是第一电压控制电路:
VDD_4.2V电源经过R226,再经过C309滤波后联接到Q8 SI2305的G极,同时联接到三极管Q9 BC848CW的C极,LCD0_ON信号是LCD电源的开关时序控制信号,经过R225、C308的RC充放电电路,在再经过R224联接到三极管Q9 BC848CW的B极,三极管Q9 BC848CW的E极接GND;
Q8 SI2305的D极输出电源LCD_DRIVE经过C215、C261滤波后输入到U14AP3012KTR-G1的第5脚电源输入端,网络LCD_DRIVE经过R491输入到U14 AP3012KTR-G1的第4脚EN脚,网络LCD_DRIVE经过电感LL1接到网络SW,网络SW联接到U14 AP3012KTR-G1的第1脚LX端,网络SW同时联接到开关二极管D5 B5819W的正极,D5 B5819W的负极经过分压电路R228与R227分压后,再经过电容C241滤波后联接到U14 AP3012KTR-G1的第3脚FB电压反馈脚,U14 AP3012KTR-G1的第2脚接地,D5 B5819W的负极输出AVDD-LCD_A经过C240、C238滤波后,输出AVDD-LCD_A到第一显示器件;
AVDD-LCD_A经过分压电路R149与R229分压后,再经过电容C249滤波后输出电压VCOM_A输出到第一显示器件;
AVDD-LCD_A经过D11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1脚正极,D11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3脚接到电容C247,再联接到网络SW,D11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2脚负极经过C246滤波后流经R230再联接到D8稳压管的负极,D8稳压管的正极联接到地,电压VGH-LCD_A经过电容C242、C243滤波后,再经过电阻R232,输出稳定的电压VGH-LCD_A到第一显示器件;
D10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2脚负极联接到地,D10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3脚接到电容C244,再联接到网络SW,D10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1脚正极经过C239滤波后流经R231再联接到D9稳压管的正极,D9稳压管的负极联接到地,电压VGL-LCD_A经过电容C245、C248滤波后,再经过电阻R233,输出稳定的电压VGL-LCD_A到第一显示器件;
电源VCC-LCD经过电容C99、C100滤波后,再经过电阻R235,输出稳定的电压L/R_A到第一显示器件;
电阻R238,一端接地,一端联接到U/D_A到第一显示器件;
电源VCC-LCD经过电阻R239,联接网络DITH到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
电源VCC-LCD经过电阻R203,联接网络MODE到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
电源VCC-LCD经过电阻R241,再经过电容C286滤波后,联接网络REST到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
(5)、结合附图7所示,第一显示器件的电源驱动控制模块,TFT的背光控制电路,也就是第一背光驱动电路:
VDD_4.2V电源经过R487,再经过C420滤波后联接到Q31 SI2305的G极,同时联接到三极管Q32 BC848CW的C极,LCD0_ON信号是LCD电源的开关时序控制信号,经过R486、C419的RC充放电电路,在再经过R485联接到三极管Q32 BC848CW的B极,三极管Q32 BC848CW的E极接GND;
Q31 SI2305的D极输出电源LCD_BACK经过C417、C418滤波后输入到U7 SY7200ABC的第6脚电源输入端,网络LCD_BACK经过R489输入到U7 SY7200ABC的第4脚EN脚,U7SY7200ABC的第2脚接地,LCD_BACK经过电感L6联接到U7 SY7200ABC的第1脚SW端,同时联接到开关二极管D1 B5819W的正极,D1 B5819W的负极反馈到U7 SY7200ABC的第5脚OV端,同时D1 B5819W的负极经过C103、C104滤波后,输出背光电源的正极A_LEDA+到第一显示器件;
LCD-PWM信号是脉冲控制第一显示器件亮度的信号,经过R32,经过R35上拉到VCC-LCD,再流经R33,经过C106的滤波后联接到R34,再联接到U7 SY7200ABC的第3脚FB端,同时联接到R23,再经过R26、R28限流联接到背光电源的负极A_LEDA+到第一显示器件。
(6)、结合附图8所示,第二显示器件的电源驱动控制模块,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也就是第二电压控制电路:
电源LCD_DRIVE经过C337、C338滤波后输入到U24 AP3012KTR-G1的第5脚电源输入端,网络LCD_DRIVE经过R492输入到U24 AP3012KTR-G1的第4脚EN脚,网络LCD_DRIVE经过电感LL2接到网络SW1,网络SW1联接到U14 AP3012KTR-G1的第1脚LX端,网络SW1同时联接到开关二极管D15 B5819W的正极,D15 B5819W的负极经过分压电路R274与R273分压后,再经过电容C374滤波后联接到U24 AP3012KTR-G1的第3脚FB电压反馈脚,U24 AP3012KTR-G1的第2脚接地,D15B5819W的负极输出AVDD-LCD_B经过C346、C340滤波后,输出AVDD-LCD_B到第二显示器件;
AVDD-LCD_B经过分压电路R275与R276分压后,再经过电容C355滤波后输出电压VCOM_B输出到第二显示器件;
AVDD-LCD_B经过D17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1脚正极,D17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3脚接到电容C353,再联接到网络SW1,D17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2脚负极经过C352滤波后流经R278再联接到D14稳压管的负极,D14稳压管的正极联接到地,电压VGH-LCD_B经过电容C348、C349滤波后,再经过电阻R279,输出稳定的电压VGH-LCD_B到第二显示器件;
D16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2脚负极联接到地,D16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3脚接到电容C350,再联接到网络SW1,D16肖特基二极管BAT54S第1脚正极经过C345滤波后流经R277再联接到D13稳压管的正极,D13稳压管的负极联接到地,电压VGL-LCD_B经过电容C351、C354滤波后,再经过电阻R280,输出稳定的电压VGL-LCD_B到第二显示器件;
电源VCC-LCD经过电阻R285,输出稳定的电压L/R_B到第二显示器件;
电阻R288,一端接地,一端联接到U/D_B到第二显示器件。
(7)、结合附图9所示,第二显示器件的电源驱动控制模块,TFT的背光控制电路,也就是第二背光驱动电路。
电源LCD_BACK经过C333、C334滤波后输入到U23 SY7200ABC的第6脚电源输入端,网络LCD_BACK经过R490输入到U23 SY7200ABC的第4脚EN脚,U23SY7200ABC的第2脚接地,网络LCD_BACK经过电感L13联接到U23 SY7200ABC的第1脚SW端,同时联接到开关二极管D12B5819W的正极,D12 B5819W的负极反馈到U23 SY7200ABC的第5脚OV端,同时D12 B5819W的负极经过C336、C334滤波后,输出背光电源的正极B_LEDA1+到第二显示器件;LCD-PWM信号是脉冲控制第二显示器件亮度的信号,经过R265,经过R264上拉到VCC-LCD,再流经R263,经过C335的滤波后联接到R262,再联接到U23 SY7200ABC的第3脚FB端,同时连接到R261,再经过R266、R267限流联接到背光电源的负极B_LEDK1-到第二显示器件。
本实施例中,TTL-RGB信号输入电路:作为本方案的高速TTL-RGB信号输入源,有屏敝线材和FPC联接器,将信号稳定的输入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
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作为本方案的核心电路之一,完成了阻抗匹配、信号分解、辐射干扰抑制等工作。
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由控制升压电路、分压电路、以及开关电路,来控制TFT的电压开启和关闭。
TFT背光控制电路:由升压电路和开关电路,来控制TFT的背光显示。
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调节上电时序,控制各电路的电压,防止屏闪、屏抖、白屏。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将高速TTL-RGB信号转化后输出,通过第一分配电路控制第一显示器件,通过第二分配电路控制第二显示器件,同时,设置第一背光驱动电路和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器件,设置第二别光驱动电路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器件,整个电路结构稳定可靠,成本较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器件和第二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TTL-RGB信号输入电路、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TFT背光控制电路、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与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其中,所述TTL-RGB信号输入电路为用于接收高速TTL-RGB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输出的联接器J0,所述TFT背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背光驱动电路和第二背光驱动电路,所述开启和关闭TFT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和第二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的上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序控制电路和第二时序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背光驱动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分配电路包括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一显示器件的第一分配电路、以及用于将信号分配至第二显示器件的第二分配电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和第二分配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TTL-RGB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显示器件,所述第二分配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二显示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1、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5、电容C23、电容C22、电阻R493、电阻R2;所述电容C14与电容C15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14第一端和联接器J1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1的第7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14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49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与联接器J1的第37脚,所述电阻R493第二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电容C23与电容C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与电容C23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6脚通过电阻R2与联接器J1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1的第46脚与第一显示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电路中包括联接器J3、电容C423、电容C422、电容C421、电容C425、电容C424、电阻R532、电阻R533;所述电容C423和电容C422并联,所述联接器J0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容C423第一端和联接器J3的第7脚,所述联接器J3的第7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所述电容C423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35脚与电阻R53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与联接器J3第37脚连接,所述电阻R532第二端通过电容C421接地;所述电容C425和电容C424并联,所述联接器J0第45脚与电容C4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25第二端接地,所述联接器J0的第45脚通过电阻R533与联接器J3的第46脚连接,所述联接器J3的第46脚与第二显示器件连接。
CN201811585184.7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Active CN109785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184.7A CN1097858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184.7A CN1097858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5807A true CN109785807A (zh) 2019-05-21
CN109785807B CN10978580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649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5184.7A Active CN10978580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58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777A (zh) * 2004-12-08 2006-06-1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该显示器件的移动设备
CN201044165Y (zh) * 2007-07-17 2008-04-02 广东响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拼接电视幕墙
CN101425265A (zh) * 2007-11-02 2009-05-06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场序液晶显示装置
JP2011257524A (ja) * 2010-06-08 2011-12-22 Sharp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における映像設定方法
CN204577069U (zh) * 2015-05-08 2015-08-19 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同步输出接口模块
CN105405376A (zh) * 2015-12-05 2016-03-16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tl视频信号单路转多路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777A (zh) * 2004-12-08 2006-06-1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该显示器件的移动设备
CN201044165Y (zh) * 2007-07-17 2008-04-02 广东响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拼接电视幕墙
CN101425265A (zh) * 2007-11-02 2009-05-06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场序液晶显示装置
JP2011257524A (ja) * 2010-06-08 2011-12-22 Sharp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における映像設定方法
CN204577069U (zh) * 2015-05-08 2015-08-19 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同步输出接口模块
CN105405376A (zh) * 2015-12-05 2016-03-16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tl视频信号单路转多路的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请问RGB接口的LCD中60PIN的比50PIN的多了什么功能: "https://bbs.csdn.net/topics/392205976?list=lz", 《CSDN论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5807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1811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699552B (zh) 栅极输出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栅极脉冲调制器
CN102265594B (zh) 图像修正处理电路、半导体装置、图像修正处理装置
US10123385B1 (en) Dimming controller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540608A (zh) 驱动显示器中光源的装置和方法
EP1092218A4 (en) MORE SOURCES VIDEO DISTRIBUTION NODE
CN101075414A (zh) 用于lcd背光彩色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75342A (zh) 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2740535A (zh) 驱动电路以及液晶电视机
CN104599654A (zh) 信号转换装置及方法、信号生成系统和显示设备
CN109785807A (zh) 一种ttl-rgb信号一带二输出控制电路
CN106205547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驱动电路
JP5513861B2 (ja) 画像補正処理装置
US8451211B2 (en) Dimm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mming control signal by referring to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multiple characteristic values derived from pixel values
US6606088B1 (en) LCD panel signal processor
CN100456340C (zh) 低电压差动信号直接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975835B2 (en) Backlight dimmer circuit and backlight dimming method
CN106097942A (zh) Oled显示屏点亮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6356999U (zh) 电视及显示装置
CN213637977U (zh) 一种具有远距离传输功能的hdmi信号分配系统
CN104301642A (zh) Lcd显示器对比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0511401C (zh) 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215527207U (zh) 一种小尺寸液晶模组用驱动板
CN106303713A (zh) 电视软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6841729A (zh) 一种数字荧光示波器波形显示数据的转换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