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9166B -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9166B
CN109769166B CN201811535109.XA CN201811535109A CN109769166B CN 109769166 B CN109769166 B CN 109769166B CN 201811535109 A CN201811535109 A CN 201811535109A CN 109769166 B CN109769166 B CN 109769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charging
charged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51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9166A (zh
Inventor
龙树生
罗广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51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9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9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166A/zh
Priority to US16/697,161 priority patent/US1084797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9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包括:电位输出端,用于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耳机(如无线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目前,通常为无线耳机配置充电盒,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之间大部分是通过两个相对应的电源接触点接触进行充电。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之间有很多通信需求,包括:无线耳机插入充电盒后,对耳机电池电量检测;耳机从充电盒拔出后,无线耳机开机;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的按键配对功能等等。
传统方案中,通过两个电源触点接触实现充电的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中,充电盒中的空载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盒的输出是否悬空,即充电盒检测无线耳机是否在充电盒;充电盒中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充电盒的输出接有待充电设备时,检测充电盒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耳机内部电池是否充满电。然而,无线耳机在充电过程中,电流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这种模拟量检测的方式来实现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方法单一且不一定可靠,例如充电盒通过对无线耳机的充电电流来判断耳机内部电池是否充满电,当耳机内部电池充电模块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时,耳机内部电池还没充满电,而充电盒对耳机的充电电流可能变得很小,这样会发生充电盒对耳机电池电量误判的情况。并且,对于一些复杂的功能,例如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的按键配对功能:充电盒里有两个无线的对耳无线耳机,通过用户按下充电盒一个按键,两个无线耳机开机,并自动互相连接成对耳耳机,然后外置终端可以检索到无线耳机并进行配对。目前仅靠两个电源触点接触进行连接的充电盒与无线耳机,还无法可靠地实现该功能,然而,增加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触点会明显的增加成本与不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充电过程中充电盒与无线耳机之间的通信,通常在充电盒和无线耳机两端分别增加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具体地:通信电路采用调频(例如混频方式)来装载通信信息;切换电路用于实现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的工作模式切换,即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工作模式的切换,实现分时复用电源触点来进行通信、充电模式之间的切换。然而,在采用调频方式来进行通信时,在硬件方面:需要加入混频器、信号调制器、信号解调器和滤波器等器件或功能模块;在信号处理方面:需要混频、调制、解调等系列的操作。在充电盒或无线耳机端增加上述硬件电路,使得电路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由于增加过多的硬件电路,会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此外,信号处理过程较为繁杂。
因此,如何减小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来实现充电通信成为亟待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
此外,如何实现待充电终端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与充电设备进行通信成为亟待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再次,如何减小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来实现在充电过程中表达通信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或者,如何在不增加信号接收端的情况下,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并行提供或接收电源且传输或接收通信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第四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包括:
电位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的供电端连接后,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切换模块,与电位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电位切换模块连接,第一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使得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通过电位输出端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复用电位输出端,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充电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仅增加了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包括:
电压升压单元、电子开关和第一控制器,其中:电压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电压升压单元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电子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压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电子开关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电子开关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第一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电子开关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通过电压升压单元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电子开关响应于第一控制器产生的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而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因此,电子开关在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的过程中,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并且,由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可以实现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即通过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的切换,既实现了对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又实现了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在设备原有电路基础上,利用电压升压单元和电子开关的配合即可表达控制器提供的通信信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一电位切换模块,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为二进制信号序列;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依次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电位输出端接收第一电位切换模块提供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电压升压单元、电子开关、第一控制器、电位输出端、电位接收端、第二比较器、基准电压电路和第二控制器,其中:电位输出端和电位接收端可分离连接;电压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电压升压单元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电子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压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电子开关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电位输出端;第一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电子开关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位接收端,第二比较器的基准端连接至基准电压电路,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基准电压电路用于向第二比较器的基准端提供基准电压;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电位接收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第二比较器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分别与基准电压比较输出数字信号序列;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第一通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在设备原有电路基础上,对于充电设备端,利用电压升压单元和电子开关的配合即可表达控制器提供的通信信息;对于待充电设备端,利用比较器和控制器即可解析充电设备端发送的通信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并实现充电过程中的通信,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位切换电路,用于充电通信电路,包括:
电位切换模块,用于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电位切换电路用于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通过电位切换电路输出的电位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电位切换电路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充电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充电通信电路中,仅需增加电位切换电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根据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电位切换电路。
根据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电位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电位输出端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充电设备,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电位输出端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提供电源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需要串行充电或通信的单一工作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实现并行提供电源和通信,并且,相对于多触点接触提供电源和通信的方案,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根据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
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通信电路;以及,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接收端,电位输出端和电位接收端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根据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
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电位切换电路;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接收端,电位切换电路和电位接收端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根据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
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设备,或者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设备;以及,待充电的配件;配件与充电设备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根据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
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设备,或者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中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充电设备;以及,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终端本机和与配件;在充电设备和配件连接后,智能终端本机与充电设备之间通过配件进行数据交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一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第二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第三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第四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第五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第一电位解析模块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第六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一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第二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第三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第四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第五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充电设备的一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第二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一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第二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第三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配件的一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配件的第二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系统的一种电位解析原理示例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为了实现充电过程中进行通信,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适用于充电电源提供端(以下简称充电设备端),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充电设备通常包含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当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分别与待充电设备的电源端子连接后,充电设备可以通过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压升压单元11、电子开关S1和第一控制器3,其中:
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电压升压单元11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本实施例中,所称充电电源POWER+可以是充电设备电池提供的电源,也可以是充电设备从外部接收的电源,例如通过电源线接收的电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压升压单元11在其输入端接收到充电电源POWER+后,可以将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后通过输出端输出。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电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大小,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电位以及充电电源POWER+电位的具体数值。
电子开关S1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子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出端,电子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电位输出端C1连接至待充电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和电位输出端C1的电位相等,因此,该两个端子也可以视为同一个端子。
第一控制器3连接至电子开关S1,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通信信息是指充电设备端待传输的通信信息,例如“查询电量”、“配件配对”、“耳机对耳”、“充电设备端电量”等。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可以按预设编码规则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第一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控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序列,具体地,数字信号序列可以按通信协议包含例如:初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终止位或其它位等中的任意组合。
电子开关S1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因此,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电位,而第一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升压后的电位,因此,也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电位,故而,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执行通信作业。本实施例中,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可以复用电路已有资源,减小充电通信电路的复杂程度。
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通过电压升压单元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电子开关响应于第一控制器产生的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而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因此,电子开关在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的过程中,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并且,由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可以实现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即通过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的切换,既实现了对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又实现了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在设备原有电路基础上,利用电压升压单元和电子开关的配合即可表达控制器提供的通信信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适用于待充电设备端,在具体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为与上述实施例中充电设备配套使用的设备,例如可以是耳机、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再如可以是MP3、MP4等影音设备,还可以是与智能终端匹配的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智能配件。请参考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待充电设备通常包含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当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分别与充电设备的电源端子连接后,待充电设备可以通过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接收充电设备提供的电源。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311、基准电压电路312和第二控制器33,其中:
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的电位接收端C3,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连接至基准电压电路312,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33。
基准电压电路312用于向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提供基准电压。具体地,基准电压电路312连接至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电压端,基准电压电路312用于向第二比较器311提供基准电压。在具体实施例中,基准电压电路312的工作电源可以由电位接收端C3提供,即,基准电压电路312连接在电位接收端C3和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电压端之间。本实施例中,由电位接收端C3提供基准电压电路312的工作电源,可以使得在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无电或电量不足时,能够通过充电设备端的充电电能来提供基准电压电路312工作所需电源。
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二比较器311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分别与基准电压比较输出数字信号序列。具体地,由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设定基准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与基准电位比较后可以输出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即,可以将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转化成更为规整的数字信号序列,这些数字信号序列可以被逻辑控制器件或者控制器读取。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第二比较器311可以是现有的一般的比较器,优选为施密特触发器,以减小比较后输出信号的毛刺。
第二控制器33用于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33按照与第一控制器预设编码规则相适应的解码规则来解析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
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的电位接收端,第二比较器输入电位接收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并将接收的信号集分别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数字信号序列,第二控制器可以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即,实现了通信信息的接收;而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因此,使得在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无电或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该充电通信电路实现供电,完成通信工作。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在设备原有电路基础上,利用比较器和控制器即可解析充电设备端发送的通信信息,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请参考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该充电通信系统包括:电压升压单元11、电子开关S1、第一控制器3、电位输出端C1、电位接收端C3、第二比较器311、基准电压电路312和第二控制器33,其中:
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可分离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未来可能出现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只要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连接后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电信号传输即可。
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电压升压单元11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电子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出端,电子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连接至电位输出端C1。
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电子开关S1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
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位接收端C3,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连接至基准电压电路312,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33。
基准电压电路312用于向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提供基准电压。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第二比较器311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分别与基准电压比较输出数字信号序列;第二控制器33用于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第一通信信息。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作为示例场景,以充电盒(充电设备)和无线耳机(配件)作为示例描述,例如:无线耳机通过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分别与充电盒的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连接,充电盒提供的充电电源可以通过连接的端子传输至无线耳机,给无线耳机提供电源。在充电过程中,第一控制器3可以按预设编码规则编码对第一通信信息(例如对无线耳机进行配对)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控制信号;电子开关S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使得电位输出端C1的电位也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无线耳机端通过电位接收端C3接收切换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比较器311将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分别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序列,第二控制器按预设的解码规则对数字信号序列解析得到第一通信信息。无线耳机根据第一通信信息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配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示例性描述只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定。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还可以是查询电量、对耳等信息交互。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在设备原有电路基础上,对于充电设备端,利用电压升压单元和电子开关的配合即可表达控制器提供的通信信息;对于待充电设备端,利用比较器和控制器即可解析充电设备端发送的通信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并实现充电过程中的通信,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2
为了实现充电过程中进行通信,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适用于充电电源提供端(以下简称充电设备端),请参考图4,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充电设备通常包含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当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分别与待充电设备的电源端子连接后,充电设备可以通过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输出端C1、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和第一控制器3,其中:
电位输出端C1用于与待充电设备的供电端连接后,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电位输出端C1与待充电设备的供电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要电位输出端C1与待充电设备的供电端连接后,电位输出端C1能够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即可。
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连接在充电电源POWER+和电位输出端C1之间,本实施例中,所称充电电源POWER+可以是充电设备电池提供的电源,也可以是充电设备从外部接收的电源,例如通过电源线接收的电源。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接收到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后,可以根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输出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
第一控制器3与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连接,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通信信息是指充电设备端待传输的通信信息,例如“查询电量”、“配件配对”、“耳机对耳”、“充电设备端电量”等。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可以按预设编码规则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编码形成第一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控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序列,具体地,数字信号序列可以按通信协议包含例如:初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终止位或其它位等中的任意组合。
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向电位输出端C1输出切换的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能的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使得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传输信息过程中,也能够在至少部分时长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使得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通过电位输出端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复用电位输出端,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充电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仅增加了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包括:第一切换开关S1,第一切换开关S1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第一切换开关S1在第一控制信号的触发下切换电位输出端C1的导通状态,电位输出端C1的导通状态包括:电位输出端C1和第一电位所在的电位端导通以及电位输出端C1和第二电位所在的电位端导通。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包括:电压转化单元11,电压转化单元11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转化为第一电位。具体地,第一电位所在的电位端为电压转化单元11输出端,即切换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压转化单元11输出端;为尽可能复用电路已有资源,减小充电通信电路的复杂程度,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位所在的电位端为电压转化单元11输入端,即切换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电压转化单元11输入端。
请参考图5和图6,电压转化单元11为电压升压单元。电压升压单元将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后输出第一电位,第一电位为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电位。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第二电位所在的电位端为电压转化单元11输入端,即切换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电压转化单元11输入端,亦即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的电位。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第二电位为零电位,即切换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接地端。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还包括接地端C2,接地端C2用于在其与待充电设备电连接后充电电源和待充电设备共地;第二电位为接地端C2的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位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位,因此,无论第二电位的高低,在通信过程中,只要切换至第一电位,即可通过第一电位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的电位时,由于第一电位时升压后的电位,因此,第一电位高于第二电位。当充电电源的电位能够满足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时,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
当充电电源的电位足够高时,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电压转化单元11为电压降压单元。电压降压单元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降压至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即第一切换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压降压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的电位为第一电位,另一个输出端的电位为第二电位。
当然,同样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
为了实现双向通信,接收待充电设备端的通信信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具体地,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连接在电位输出端C1和第一控制器3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用于解析电位输出端C1从待充电设备端接收的电信号得到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本实施例中,所称机端电位是指电位输出端C1接收到的待充电设备端发送的对地电位。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机端电位不等于第二机端电位,从而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能够表征第二通信信息,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二通信信息是指待充电设备端传输的通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充电设备端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电源或信息时,第一控制器3可以控制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的通路状态,使得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和电位输出端C1之间为短接状态,以免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的负载对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输出的电能造成损耗。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本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包括:第一比较器21,第一比较器21的输入端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第一比较器21用于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按时序分别与基准电位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比较结果为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具体地,由于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不相等,因此,在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之间设定基准电位,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在与基准电位比较后可以输出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即,可以将表征第二通信信息的信号集转化成更为规整的数字信号集,这些数字信号集可以被逻辑控制器件或者控制器读取。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比较器21可以是现有的一般的比较器,优选为施密特触发器,以减小比较后输出信号的毛刺。
一般而言,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电流相对稳定,因此,待充电设备端可以采用电流来表征通信信息。为适应于解析电位输出端C1从待充电设备端接收的电信号为电流信号时的通信,请参考图9,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还可以包括:I/V转化电路22,I/V转化电路22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具体地,I/V转化电路22可以并接在电位输出端C1和基准电位提供端,本实施例中,I/V转化电路22用于将电位输出端C1接收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入至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
请参考图9,在具体实施例中,I/V转化电路22包括I/V转化电阻R1,I/V转化电阻R1的一端与电位输出端C1和比较器的输入端211相连,I/V转化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基准端212连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与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连接,第一控制器3根据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得到第二通信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后,可以按照与待充电设备端相适应的解码规则对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进行解析得到第二通信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还包括:触发模块4,触发模块4与第一控制器3连接,第一控制器3在触发模块4的触发下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触发模块4可以是触控屏和/或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语音识别模块或者是动作捕获模块,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现有的或未来产生的任何能够实现触发控制的人机交互模块,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触发模块4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组合。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中可以预先存储一种或多种第一控制信号指令,例如“查询电量”、“蓝牙配对”、“耳机对耳”等,而后,通过触发模块4提取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指令来发送与第一控制信号指令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在一些场景,也可以按预设时间间隔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等间隔的,也可以是不等间隔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触发模块4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指令,而后第一控制器3根据触发模块4来产生与第一控制信号指令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触发模块4具有双向交互功能时,例如显示、呈现、音频播放等输出功能时,触发模块4的控制信号也可以来自于第一控制器3。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控制器3和充电设备中的控制器可以为同一个,也可以独立设置。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方法,适用于充电设备端,请参考图1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方法流程图,该充电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11,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3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为二进制信号序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控制器3根据第一通信信息完成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产生后,再将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一并串行传输给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第一控制器3也可以根据第一通信信息逐个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传输给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即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便传输。
步骤S112,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依次切换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依次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从而,通过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形成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来表达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亦即,表征了第一通信信息。
步骤S113,传输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与电位输出端C1连接,因此,电位输出端C1可以接收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提供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所以,当电位输出端C1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端后,可以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并且,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位切换电路,用于充电通信电路,请参考图1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位切换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电位切换电路包括:电位切换模块1,其中:
电位切换模块1用于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切换模块1中可以内置控制器,也可以外接控制器。电位切换模块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外置充电电源POWER+,将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调节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即电位切换模块1的输出端可以输出第一电位,也可以输出第二电位。本实施例中,电位切换模块1的输出端在第一控制信号CNT1的控制下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可以有一个电位为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本实施例中,所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充电的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使得电位切换模块1输出的电位能够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控制信号CNT1可以来自内置控制器,也可以来自外部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所称第一控制信号CNT1能够表征第一通信信息,即按预设规则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编码后形成的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构成的集合能够表征第一通信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通信信息的具体内容。
在具体实施例中,切换模块1包括:电压转化单元11,电压转化单元11的输入端连接至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极,电压转化单元11用于将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转化为第一电位。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转化单元11也可以将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转化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电压转化单元11为电压升压单元。第二电位为外置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第一电位为电压升压单元11对充电电源升压后的电位。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为电压升压单元11对充电电源升压后的电位,即电压升压单元11对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升压成两个电位得到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电压转化单元11为电压降压单元。请参考图12,电压降压单元用于将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降压至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当然,同理,电压降压单元也可以将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降压至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第二电位(或第一电位)复用电路中其它不同于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的电位。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电位,以使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电池不足或无电时,也能实现通过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进行通信。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有一个为接地(GND)端电位。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有一个为接地(GND)端电位时,另一个应当为充电电位,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端应当具有独立的供电电源或电池,以便完成通信工作。
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切换模块1根据第一通信信息对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进行切换输出。具体地,请参考图15,本实施例公开的电位切换电路还包括:控制器12,控制器12用于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输出。所称控制器可以是逻辑控制电路,也可以是单片机、DSP、CPU等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单元。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切换电路还可以包括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导通,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2可以是内置控制单元,控制器12、电压转化单元11以及电子开关集成至电位切换模块1内;控制器12也可以是外置控制器,即第一控制信号来自于外置控制器,控制器12与电压转化单元11、电子开关独立封装。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该电位切换电路还可以包括:触发模块4,触发模块4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在触发模块4触发下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触发模块4可以与控制器12、电压转化单元11以及电子开关集成至电位切换模块1内;触发模块4也可以独立于控制器12、电压转化单元11、电子开关进行封装。
在具体实施例中,触发模块4可以是触控屏和/或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语音识别模块或者是动作捕获模块,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现有的或未来产生的任何能够实现触发控制的人机交互模块,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触发模块4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组合。在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12中可以预先存储一种或多种第一控制信号指令,例如“查询电量”、“蓝牙配对”、“耳机对耳”等,而后,通过触发模块4提取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指令来发送与第一控制信号指令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在一些场景,也可以按预设时间间隔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等间隔的,也可以是不等间隔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触发模块4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指令,而后控制器12根据触发模块4来产生与第一控制信号指令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充电通信电路的电位切换电路,电位切换电路用于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通过电位切换电路输出的电位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电位切换电路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充电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充电通信电路中,仅需增加电位切换电路,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请参考图4-8和图10,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是移动电源,也可以是充电盒。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可拆卸或固定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的电极,以通过充电电源的电极提供充电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外置电源接口,用于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外部充电电能,该外部充电电能可以供充电设备工作使用,也可以为充电设备的第一电池充电,还可以为充电电源POWER+提供充电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中其它模块也具有控制器时,充电通信电路和其它模块共用控制器。
请参考图17,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公开的电位切换电路。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是移动电源,也可以是充电盒。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可拆卸或固定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的电极,以通过充电电源的电极提供充电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可以包括外置电源接口,用于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外部充电电能,该外部充电电能可以供充电设备工作使用,也可以为充电设备的第一电池充电,还可以为充电电源POWER+提供充电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中其它模块也具有控制器时,电位切换电路和其它模块共用控制器。
请参考图18,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是移动电源,也可以是充电盒。本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包括:电位输出端C1,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连接至待充电设备后,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与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形成回路,电位输出端C1可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电位输出端C1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电设备中电位输出端C1提供的切换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可以通过电位提供模块来实现,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提供模块可以由上述充电通信电路或电位切换电路中任意一种实施例的方案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电位提供模块的工作电源可以由充电电源POWER+提供,也可以由充电设备中的电池来提供。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包含解析模块时,也可以通过电位输出端C1接收外部(例如待充电设备端)传输的电信号,而后对接收的外部电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接收的通信信息。具体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设备,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电位输出端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能够给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能够向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即通过复用提供电源的电位输出端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既提供电源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需要串行充电或通信的单一工作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实现并行提供电源和通信,并且,相对于多触点接触提供电源和通信的方案,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3
为了实现充电过程中进行通信,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电路,适用于待充电设备端,请参考图19,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电路结构示意图,待充电设备通常包含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共地端C4用于在其与充电设备连接后充电设备和待充电设备共地。当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分别与充电设备的电源端子连接后,待充电设备与充电设备形成回路,待充电设备可以通过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接收充电设备提供的电源。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接收端C3和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其中:
电位接收端C3用于在其与充电设备连接后接收充电设备传输的电源。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电位接收端C3与充电设备的供电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要电位接收端C3与充电设备的供电端连接后,电位接收端C3能够接收充电设备提供的电源即可。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电源可以输入至待充电设备端的电源极(如图19中点划线所示),给待充电设备端供电或给待充电设备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位接收端C3也可以通过其它元器件或模块(例如充电控制模块)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端的电源极。本实施例中,电源至少部分时段被配置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与电位接收端C3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用于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得到数字信号序列,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具体地,由于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可以表征通信信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对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进行解析后得到数字信号序列,该数字信号序列能够表征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作为示例,充电设备端将其第一通信信息(,例如“查询电量”、“配件配对”、“耳机对耳”、“充电设备端电量”等)按预设编码规则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编码形成数字信号序列,而后,通过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来表征数字信号序列,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对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进行解析后,可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数字信号序列,亦即,可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复用接收电源的电位接收端,接收的电源至少部分时段被配置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源;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接收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第二电位解析模块可以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得到数字信号序列,继而,可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即,通过复用电位接收端,并通过第二电位解析模块可以实现既接收电源又传输通信。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加信号接收端的情况下,需要串行充电或通信的单一工作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实现并行接收电源和通信信息,并且,相对于多触点接触提供电源和通信的方案,减小了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简单,增加的元器件少,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通信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路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包括:第二比较器311,其输入端连接至电位接收端C3。本实施例中,第二比较器311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分别与基准电压比较得到数字信号序列。具体地,由于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设定基准电位,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与基准电位比较后可以输出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即,可以将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的信号集转化成更为规整的数字信号集,这些数字信号集可以被逻辑控制器件或者控制器读取。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第二比较器311可以是现有的一般的比较器,优选为施密特触发器,以减小比较后输出信号的毛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比较器311可以每接收一个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便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一个数字信号。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包括:基准电压电路312,基准电压电路312连接至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电压端,基准电压电路312用于向第二比较器311提供基准电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该充电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与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器33用于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33可以通过与充电设备端编码规则相适应的解码规则,来对数字信号序列进行解码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
为了实现向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该充电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连接在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还连接至第二控制器33。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33还用于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将电位接收端C3的电位在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之间进行切换。本实施例中,所称机端电位是指电位接收端C3的电位,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不相等,以向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控制信号可以由充电通信电路的控制器提供,也可以由外置控制器提供,当然,还可以是由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例如物理按键)来提供。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包括:可变电阻(图中未示出),可变电阻连接在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可变电阻的阻值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在第一阻值和第二阻值之间切换,第一阻值和第二阻值不相等。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值和第二阻值不相等,使得表现在电位接收端C3上的电位会随着可变电阻的阻值的切换而切换,继而,使得电位接收端C3能够基于第二控制信号序列形成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继而表征第二通信信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连接在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开关电路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在开启和关断之间切换通路状态。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在开启和关断之间切换通路状态,使得表现在电位接收端C3上的电位会随着开关电路的开启和关断的切换而表现为低电位和高电位的切换,继而,使得电位接收端C3能够基于第二控制信号序列形成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继而表征第二通信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开关电路可以通过开关器件来实现,例如电子开关、晶体管等。
请参考图21,本实施例公开的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2和开关器件S2,开关器件S2与电阻R2依次串联在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开关器件S2按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开启/关断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开关器件S2可以是例如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开启/关断状态。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开关器件为晶体管,晶体管的第一极(例如源极)和第二极(例如漏极)与电阻串联在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晶体管的控制极(例如栅极)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开启/关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晶体管的类型,可以是NPN型晶体管,也可以是PNP型晶体管;晶体管可以是双极型晶体管,也可以是场效应型晶体管。只要能够实现开关状态切换功能的晶体管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关器件S2按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开启/关断状态,使得表现在位接收端C3上的电位会随着开关器件S2的开启和关断的切换而表现为低电位和高电位的切换,继而,使得电位接收端C3能够基于第二控制信号序列形成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继而表征第二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方法,请参考图2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通信方法流程图,该充电通信方法包括:
电位接收端C3将充电设备传输的电源分路给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电源至少部分时段被配置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
步骤S211,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得到数字信号序列。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得到数字信号序列,其中,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等。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来自于充电设备传输给电位接收端C3的电位。
步骤S212,将数字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二控制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第二电位解析模块31解析得到数字信号序列后,可以将数字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二控制器33。
步骤S213,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具体地,第二控制器33根据数字信号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具体地,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二控制器33根据第二通信信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第二控制信号序列为二进制信号序列;第二电位切换模块32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序列依次切换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之间的通路状态;电位接收端C3响应于通路状态在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不相等,以向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具体地,各器件或模块执行方法步骤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关于硬件电路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中,各个器件可以独立封装,也可以部分集成或者全部集成。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配件,配件可以是耳机、儿童手表、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再如可以是MP3、MP4等影音配件,再如外用的医疗消费品等具备数据交互能力的配件,还可以是与智能终端匹配的其它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智能配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如充电盒与无线蓝牙耳机,一般而言,充电盒为充电设备,无线蓝牙耳机为配件;当充电盒被其它更大容量的充电装置充电时,充电盒也可以作为配件,其它更大容量的充电装置则为充电设备。
请参考图2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件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的配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该配件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池,可拆卸或固定连接至电位接收端C3,以通过电位接收端C3接收电源。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配件还可以包括其它的部件,例如充电控制模块、蓝牙模块等,囿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枚举。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配件,该配件包括上述适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任一公开的充电通信电路。配件可以是耳机、儿童手表、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再如可以是MP3、MP4等影音配件,再如外用的医疗消费品等具备数据交互能力的配件,还可以是与智能终端匹配的其它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智能配件。请参考图24,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件结构原理图,该配件包括:电位接收端C3和共地端C4,用于连接至充电设备端与充电设备端形成回路,具体地,电位接收端C3用于连接至充电设备后接收充电设备传输的电源。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电源至少部分时段被配置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序列。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以进行充电;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在接收充电设备传输的电源过程中,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序列,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如充电盒与无线蓝牙耳机,一般而言,充电盒为充电设备,无线蓝牙耳机为配件;当充电盒被其它更大容量的充电装置充电时,充电盒也可以作为配件,其它更大容量的充电装置则为充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充电通信电路模块来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序列,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通信电路模块可以由上述充电通信电路中任意一种实施例的方案来实现。本实施例中,充电通信电路模块的工作电源可以由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电源来提供,也可以由配件中的电池来提供。具体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充电通信电路模块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独立封装的。当配件中其它模块也需要控制器时,充电通信电路模块可以和其它模块共用控制器。
本实施例公开的配件,复用接收电源的电位接收端,接收的电源至少部分时段被配置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中至少有一个为充电电位,因此,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源;另一方面,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不相等,因此,接收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可以解析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序列,继而,可以得到充电设备端传输的信息。即,通过复用电位接收端,可以实现既接收电源又解析通信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加信号接收端的情况下,需要串行充电或通信的单一工作模式,本实施例的方案在不增加信号输出端的情况下,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实现并行接收电源和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请参考图25,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示意图,该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终端本机1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配件200,配件200与智能终端本机100进行数据交互。在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本机100包括手机本机、平板电脑本机、笔记本电脑本机、电脑本机、MP3本机、MP4本机或PDA等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智能本机。配件与智能终端本机的数据交互方式可以是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可分离连接。待充电设备端和充电设备端通过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进行信息传输。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待充电设备端的电位切换电路,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在具体实施例中,电位切换电路和用于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通过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进行信息传输。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充电设备,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配件。
请参考图26,当充电设备需要向配件发送第一通信信息时第一电位切换模块响应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将电位输出端C1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之间切换,如图26中VC1曲线所示;配件在接收到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后,分别对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进行解析得到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的数字信号集。
当配件需要向充电设备发送第二通信信息时,第二电位切换模块响应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切换电位接收端C3到共地端C4的电流,通过电阻可以转化为电位接收端C3的电位切换,从而得到用于表征第二通信信息,同理,充电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通信信息后可以解析得到用于表征第二通信信息的数字信号集。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充电盒(充电设备)和无线耳机(配件)作为示例描述,例如:无线耳机通过电位接收端C3到共地端C4分别与充电盒的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连接,充电盒提供的充电电源可以通过连接的端子传输至无线耳机,给无线耳机提供电能。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盒可以按预设编码规则编码传输第一通信信息(例如检测无线耳机的电量);无线耳机通过接触的电位接收端C3接收第一通信信息(例如检测无线耳机的电量);而后,无线耳机根据该第一通信信息(例如检测无线耳机的电量)的指令检测无线耳机电池的电量,并按预设编码规则对表征电量的数据进行编码传输第二通信信息(例如无线耳机的电量);充电盒通过接触的电位输出端C1接收第二通信信息(例如无线耳机的电量),从而完成了查询电量的双向通信过程。具体的应用场景还可以是例如:通过充电盒来控制无线耳机配对,无线耳机左右对耳,无线耳机出厂检测等。当然,在一些场景中,也可以是无线耳机来控制充电盒实行一些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示例性描述只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定。
请参考图27,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充电设备3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终端,其中,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终端本机1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配件200。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充电盒(充电设备300)、移动终端(智能终端本机100)和无线耳机(配件200)作为示例描述,其中,移动终端和无线耳机为配套的,双方可以实现数据交互,例如通过蓝牙、WiFi等进行数据交互。
无线耳机通过电位接收端C3到共地端C4分别与充电盒的电位输出端C1和接地端C2连接,充电盒提供的充电电能可以通过连接的端子传输至无线耳机,给无线耳机提供电能。根据需要无线耳机可以与移动终端保持通信链路连通状态,当然可以是低功耗模式。移动终端向无线耳机发送“查询充电盒电量”的指令,无线耳机根据该指令调制成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充电盒,充电盒根据第二通信信息查询电池电量,而后将充电盒的电量数据调制成第一通信信息发送给无线耳机,无线耳机解析第一通信信息得到充电盒的电量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当然,无线耳机也可以直接将第一通信信息转发给移动终端,而后,由移动终端解析得到充电盒的电量数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位输出端(C1),用于与待充电设备的供电端连接后,向所述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
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连接;
第一控制器(3),与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为充电电位,所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能的电位,以向所述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来自充电设备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包括:
第一切换开关(S1),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S1)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触发下切换所述电位输出端(C1)的导通状态,所述电位输出端(C1)的导通状态包括:所述电位输出端(C1)和所述第一电位所在的电位端导通以及所述电位输出端(C1)和所述第二电位所在的电位端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包括:
电压转化单元(11),用于将充电电源的电位转化为所述第一电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化单元为电压升压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位为所述充电电源的电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化单元为电压降压单元,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的电位降压至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地端(C2),用于在其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电连接后充电电源和所述待充电设备共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连接;所述第一电位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电位输出端(C1)从所述待充电设备端接收的电信号得到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所述第一机端电位不等于所述第二机端电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解析模块(2)包括:
第一比较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按时序分别与基准电位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输出端(C1)从所述待充电设备端接收的电信号为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位解析模块还包括:
I/V转化电路,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连接,所述I/V转化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位输出端(C1)接收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V转化电路包括I/V转化电阻,所述I/V转化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位输出端(C1)和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I/V转化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基准端连接。
12.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电位解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机端电位和第二机端电位信号集得到第二通信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或8-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发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所述触发模块的触发下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14.一种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升压单元(11)、电子开关(S1)和第一控制器(3),其中:
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
所述电子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出端,所述电子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所述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
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所述电子开关(S1)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所述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以向所述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所述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来自充电设备端。
15.一种充电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器(3)根据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传输给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为二进制信号序列;
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序列依次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
电位输出端(C1)接收所述第一电位切换模块(1)提供的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为充电电位,所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能的电位,以向所述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所述待充电设备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来自充电设备端。
16.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升压单元(11)、电子开关(S1)、第一控制器(3)、电位输出端(C1)、电位接收端(C3)、第二比较器(311)、基准电压电路(312)和第二控制器(33),其中:
所述电位输出端(C1)和电位接收端(C3)可分离连接;
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的电位升压至第一电位;所述电子开关(S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升压单元(11)的输出端,所述电子开关(S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充电电源(POWER+),所述电子开关(S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位输出端(C1);
第一控制器(3)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表征第一通信信息;所述电子开关(S1)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导通至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以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所述第二电位为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满足待充电设备端工作所需的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
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来自充电设备端;
所述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至所述电位接收端(C3),所述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连接至所述基准电压电路(312),所述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33);
所述基准电压电路(312)用于向所述第二比较器(311)的基准端提供基准电压;
所述第二比较器(311)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电位接收端(C3)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所述第二比较器(311)将其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集分别与所述基准电压比较输出数字信号序列;所述第二控制器(33)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序列得到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17.一种电位切换电路,用于充电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位切换模块(1),用于切换输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为充电电位,所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能的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来自充电设备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切换模块(1)包括:
电压转化单元,用于将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转化为所述第一电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化单元为电压升压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位为所述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化单元为电压降压单元,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POWER+)的电位降压至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
22.如权利要求17-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切换模块(1)根据第一通信信息对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进行切换输出。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输出。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切换模块(1)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进行切换输出,述第一控制信号来自于外置控制器。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发模块(4),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触发模块(4)触发下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26.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7-2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为充电盒或移动电源。
28.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位输出端(C1),用于连接至待充电设备;所述电位输出端(C1)在向所述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段所述电位输出端的电位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为充电电位,所述充电电位是指能够为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电能的电位,以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不相等,以在向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的过程中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端传输信息;所述第一电位和所述第二电位均能够满足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通信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电位,使得待充电设备端的设备在无电或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实现通信。
29.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通信电路;以及,
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接收端(C3),所述电位输出端(C1)和所述电位接收端(C3)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30.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2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位切换电路;
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所述待充电设备端的充电通信电路包括电位接收端(C3),所述电位切换电路和所述电位接收端(C3)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31.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充电设备,或者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电设备;以及,
待充电的配件;所述配件与所述充电设备可分离连接,以进行信息传输。
32.一种充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充电设备,或者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电设备;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终端本机和与配件;在所述充电设备和所述配件连接后,所述智能终端本机与所述充电设备之间通过所述配件进行数据交互。
CN201811535109.XA 2018-12-14 2018-12-14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Active CN109769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109.XA CN109769166B (zh) 2018-12-14 2018-12-14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US16/697,161 US10847979B2 (en) 2018-12-14 2019-11-26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109.XA CN109769166B (zh) 2018-12-14 2018-12-14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9166A CN109769166A (zh) 2019-05-17
CN109769166B true CN109769166B (zh) 2020-04-14

Family

ID=6645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5109.XA Active CN109769166B (zh) 2018-12-14 2018-12-14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9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525A (zh) * 2019-12-03 2020-04-03 青岛歌尔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 耳机与充电盒的通讯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225635A (zh) * 2020-02-04 2021-08-06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系统及其沟通方法
CN113472764B (zh) * 2021-06-24 2024-03-08 深圳市亚昱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音频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7655B1 (en) * 1999-05-20 2003-01-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ar mike phone
CN107196357A (zh) * 2017-05-09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终端设备及充电方法、充电监测方法
CN108767926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系统中的充电盒、耳机、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耳机上传电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17247U (zh) * 2016-11-01 2017-04-19 新联合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YPE C Dongle及其供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7655B1 (en) * 1999-05-20 2003-01-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ar mike phone
CN107196357A (zh) * 2017-05-09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终端设备及充电方法、充电监测方法
CN108767926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系统中的充电盒、耳机、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耳机上传电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9166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8911B (zh) 充电通信电路、系统、方法、智能终端及其配件
US10847979B2 (en)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40207B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充电盒及无线耳机
CN109769166B (zh) 充电通信电路和切换电路、设备、系统、方法
CN210536885U (zh) 耳机充电盒电路、耳机充电盒、耳机及通信系统
CN102647522A (zh) 基于手机平台的多功能通用遥控系统
CN112260680B (zh) 通信电路与电子设备
CN109525012B (zh)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EP2950552B1 (en) Earphon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lection of earphone remote control circuits
CN109195055B (zh) 一种无线耳机、tws耳机以及蓝牙连接方法
KR20150142418A (ko) 블루투스 스피커 출력이 가능한 멀티콘센트
CN114501285B (zh) 一种插拔检测电路及插拔检测方法
CN104105020A (zh) 蓝牙耳机、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
CN210137424U (zh) 一种耳机硬件复位系统
US20130103878A1 (en) Universal usb charger
CN210042140U (zh)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101221471A (zh) 具有语音功能的鼠标
CN112769191B (zh) 电压转换设备
KR102408409B1 (ko) 휴대 단말을 이용한 외부 기기의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10729777B (zh) 充电、通信电路和方法及其充电设备、配件和系统
CN111509815B (zh) 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US6781525B2 (en) Shared interface device
CN213754010U (zh) 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CN215185889U (zh) 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19999074U (zh)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及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75 No. 333, Kexi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107, building 904, ShiJiHua Road,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