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3608A - 水平百叶排烟窗 - Google Patents

水平百叶排烟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3608A
CN109763608A CN201910146664.1A CN201910146664A CN109763608A CN 109763608 A CN109763608 A CN 109763608A CN 201910146664 A CN201910146664 A CN 201910146664A CN 109763608 A CN109763608 A CN 109763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vre blade
rhone
rain
vent window
horizontal bl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66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3608B (zh
Inventor
梁鹏
胡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cwel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cwel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cwel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cwel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6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36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88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1250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3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3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Sky-lights
    • E04D13/03Sky-lights; Domes; Ventilating sky-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1),连接在两块相对的支撑骨架(1)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本发明的百叶窗可以水平安装在车间、厂房等建筑的屋顶上,其有效通风面积比率大于45%,在具有良好的防雨效果的基础上有很好的通风效果。同时本发明的百叶窗其在每一片百叶片下端或最下层百叶片的下端及其上面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的下端均设置有排水槽,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排水需求。

Description

水平百叶排烟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平百叶排烟窗。
背景技术
百叶窗是窗子的一种式样,起源于中国。百叶窗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同时也可以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在现代建筑中常常会用到。传统的百叶窗均为垂直设计,其在一些大型厂房、车间或仓库并不适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110213427.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其具体由骨架、至少两组防雨板、设置在最下方一组防雨板的下端边沿下方的排水槽等组成;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试验,该专利所公开的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仅仅是在最下方一组防雨板的下端边沿下方设置排水槽,并且为了减少其阻挡气流的作用,水槽不能做宽了,在这种结构下如果遇到暴雨,大量的雨水则会汇集到排水槽里,雨水容易从水槽里溢出而落入到室内;如果为了满足排水要求而将排水槽加宽,加宽的排水槽则会明显的阻挡气流,使得通风器的有效通风面积急剧变小,无法满足通风要求;如果将排水槽的深度加的很深,则不但会影响通风器的美观,而且还会导致通风器骨架的承力性能降低,为了提高承力性能,则需要大大提高骨架的厚度,这样不仅会增加材料成本,而且会在安装上带来难以处理的其它工程问题。除上述问题以外,该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还存在一些其它问题,诸如:
(1)通风器的有效通风面积,是指气流通过通风器时所经过的最小面积;有效通风面积比率,是指通风器的有效通风面积占通风器面积(或屋面开口面积)的比值。申请号为201110213427.6的专利虽然在说明书中提出来“其有效通风面积大于屋面开口面积的80%”,但并没有公开大于80%的其它相关信息。根据公开的说明书附图信息,其相邻两块防雨板之间的通风风道中空气能够流通的水平距离很大,是大于80%的,上面两层的风道其水平距离若忽略防雨板自身厚度的影响,则为100%,最下面一层防雨板按照水平距离来计算,能够直接阻挡气流的只有水槽底面的宽度的位置,若以通风风道能进行空气流通的水平距离作为其有效通风宽度,则该专利的有效通风面积能大于80%;然而实际计算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时,是以该风道的长度乘以该风道之间的最狭窄的宽度,即能够通风的最小距离(即垂直距离);在该专利中,其排水槽是设置在最下方一组防雨板的下端边沿的下方,其排水槽的设置位置会阻挡气流,减少该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使得通风风道之间用于通风的垂直距离变小,进而减小了整个通风器的有效通风面积。根据有效通风面积的计算方法,该专利公开的附图1、附图5,其有效通风面积比率为在39%~41%之间;附图3,其有效通风面积比率在34%~37%之间。该专利公开的信息中,没有载明能达到80%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同时又能达到良好防水作用的技术方案。而实际使用中,市场上能获得青睐的是有效通风面积比率较大的技术方案。该专利公开的信息中,其有效通风面积与市场上常见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在30%~40%的通风器没有明显的通风优势。
(2)该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在使用时,如果雨水直接打在二层防雨板的正面时,雨水会溅在第二层防雨板的背面形成水滴,该水滴吸附在第二层防雨板的背面,并沿着防雨板倾斜方向下落时会在任意位置(与降雨量,风速,风力大小等因素有关)直接落下来,由于第三层防雨板与第三层相邻的水槽没有交接,该水滴会通过第三层防雨板及其相邻的水槽之间的空隙直接滴落到室内,使得其防雨性能达不到要求。
(3)当雨水直接打在第二层防雨板上时,产生的溅雨在风力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三层防雨板及相邻的水槽之间的空隙直接进入室内,使得其防雨性能达不到要求。
(4)第二层防雨板正面上的水,在沿倾斜方向向下流,滴在第三层防雨板正面会产生细小的溅雨溅落在室内,使得其防雨性能达不到要求。
(5)在使用时,骨架上会产生水滴,水滴则会沿骨架向下滴入到室内,使得其防雨性能达不到要求。
(6)整个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的重量都是由骨架支撑,骨架都是安装在基座上,这就需要增加基座的数量,不仅会增加材料成本,而且会提高通风器安装的难度。
由于该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存在上述问题,使得该通风器无法得到推广。
另外,申请号为20152039429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防雨通风百叶窗,作为通风百叶窗,通风性防雨性能是关键功能,该专利同样没有公示有效通风面积的信息,该专利的防雨性能同样存在重大缺陷,在大风、大雨、暴雨时,风向是随机的,百叶窗的安装方式必须满足使用条件,是不能选择的,这样雨水随风向进入百叶窗内部,直接打在百叶片凹部的中下部时,必定发生溅雨,溅雨会直接进入房间内部,也会溅在相邻百叶片的正面,并汇集流入房间内,因此该专利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开创性的提供一种可以水平安装在屋顶,也可以沿着屋顶的坡度安装,且有效通风面积比率(有效通风面积比率=百叶窗的有效通风面积/百叶窗的面积)e,e≥45%、防雨性能好的水平百叶排烟窗。
本发明的目的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水平百叶排烟窗,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连接在两块相对的支撑骨架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百叶片,分别设置在每一层百叶片下端的排水槽;以最上方的百叶片的上端边所在的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向下做任意角度的射线,射线均射在百叶片或排水槽上。
水平百叶排烟窗,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连接在两块相对的支撑骨架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百叶片,分别设置在最下层百叶片的下端及其上面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的下端的排水槽;以最上方的百叶片的上端边所在的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向下做任意角度的射线,射线均射在百叶片或排水槽上。
进一步的,同一层的相邻两片百叶片和/或相邻两个排水槽之间相互平行,至少有相邻的上下两层百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或倾斜角度不同;同一层的百叶片与水平面形成锐角α,且同一层的百叶片的下端与排水槽中靠近该百叶片的一侧壁上端连接或位于排水槽中靠近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的上方或伸入到排水槽中,而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平行的平面上或位于该平面的下方;其中,30°≤α≤80°;X=N*sinα-N*0.45,且N为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距离。
所述百叶片上设置有加强筋,和/或百叶片的上端部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包括与百叶片上端连接的第一折边,与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二折边。
所述第一折边和/或第二折边呈弧形或呈水平设置或倾斜向下设置。
在同一个防雨机构中除最下层的排水槽及百叶片外,至少有一层百叶片及其对应的排水槽的外边缘的垂直投影均落在其下一层的百叶片上或其下一层百叶片的弯折部上或其下一层的水槽中。
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的上边缘的垂直投影落在其同一层相邻的百叶片上或同一层相邻的水槽中。
一个所述防雨机构中包含有至少三层百叶片,且同一个防雨机构中的百叶片上端与其上一层的排水槽相连。
任意一个或多个防雨机构中最下层的排水槽为承力水槽。
所述承力水槽包括槽体,连接在槽体上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承力水槽安装孔,所述承力水槽安装孔的下端开口。
所述支撑骨架上形成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排水槽上端开口的正上方或百叶片的正上方,或所述引流部的下端部低于排水槽的上端开口并位于排水槽内。
所述引流部包括向排水槽或百叶片倾斜的第一引流边和/或第二引流边和/或第三引流边和/或第四引流边。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骨架单元;相邻两块骨架单元的连接处下方具有排水槽或承力水槽。
所述骨架单元上设置有与百叶片及排水槽相配合的安装孔,百叶片和排水槽则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骨架之间。
所述骨架单元由若干相互连接且与百叶片及排水槽相配合的型材骨架组成,所述百叶片和排水槽则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骨架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百叶窗可以水平安装在车间、厂房等建筑的屋顶上,其有效通风面积比率大于45%,在具有良好的防雨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
(2)本发明的百叶窗其在每一片百叶片下端或最下层百叶片的下端及其上面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的下端均设置有排水槽,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排水需求。
(3)本发明的同一层的百叶片与水平面形成锐角α,且同一层的百叶片的下端与排水槽中靠近该百叶片的一侧壁上端连接或位于排水槽中靠近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的上方或伸入到排水槽中,而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平行的平面上或位于该平面的下方,确保了本发明的有效通风面积。
(4)本发明的百叶窗的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上边沿的垂直投影落在其同一层相邻的百叶片或同一层相邻的排水槽上,有效的防止了水雾在最下方百叶片的上沿形成的水滴直接滴落到室内,提高了本发明的防雨效果。
(5)本发明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引流部,通过引流部将支撑骨架上的雨水引到百叶片上或排水槽内,防止雨水沿支撑骨架向下滴入室内,提高了百叶窗的防雨效果。
(6)本发明设置有承力水槽,其能够排水外还可以起承力作用,其能够承受支撑骨架、百叶片、排水槽、以及在使用时落在百叶片上的风雪的载荷,分担了支撑骨架所承受的重力,在具体安装时可以减少基座的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骨架单元设置有安装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骨架设置有承力水槽安装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力水槽安装孔的下端与支撑骨架的下沿持平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相邻两块骨架单元的连接处下方具有排水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骨架由若干块骨架单元组成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承力水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承力水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骨架单元由型材骨架组成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支撑骨架由型材骨架组成且具有承力水槽安装孔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百叶片和排水槽的一种排列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百叶片和排水槽的另一种排列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百叶片和排水槽的另一种排列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弯折部的第一折边呈水平设置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弯折部的第一折边远离百叶片的一端向下倾斜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平行的平面上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平行的平面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实验例1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实验例2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实验例3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中实验例4的结构图。
图22为本发明中实验例5的结构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百叶片上端与其上一层的排水槽相连的结构图。
上述附图的附图标记的名称为:
1—支撑骨架,2—百叶片,3—排水槽,4—加强筋,5—安装孔,51—引流部,52—第一引流边,53—第二引流边,54—第三引流边,55—第四引流边,6—弯折部,61—第一折边,62—第二折边,63—第三折边,7—承力水槽安装孔,71—凹槽,8—承力水槽,81—槽体,82—支撑部,9—型材骨架,11—骨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1,设置在两块相对支撑骨架1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具体使用时,所有支撑骨架1和防雨机构均包围在外护板内,该外护板为一矩形框体,通过外护板可以防止雨水从百叶窗的侧面进入室内,安装时可通过螺钉或铆钉将整个外护板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的数量为两块且相对设置,防雨机构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2个且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在两块支撑骨架1之间。
具体的,该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百叶片2,分别设置在每一层百叶片2下端的排水槽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防雨机构包括3片百叶片2,并且3片百叶片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以最上方的百叶片2的上端边所在的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向下做任意角度的射线,射线均射在任意一个防雨机构的百叶片2或排水槽3上,因此下雨时雨水无法直接透过百叶片2而进入到室内。
相邻两个防雨机构上的百叶片2和排水槽3的形状均相同,且相邻两个防雨机构中同一层的百叶片2之间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防雨机构中同一层的排水槽3之间也可以相互平行。即相邻的两个防雨机构其最上层的百叶片和排水槽3的形状均相同且相互平行,中间层的百叶片和排水槽3的形状均相同相互平行,最下层的百叶片和排水槽3的形状均相同也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同一个防雨机构中至少有相邻的上下两层百叶片2的倾斜方向相反或倾斜角度不同。
作为一种方案,同一个防雨机构中的其中一层的百叶片2与水平面垂直而其余各层的百叶片2则与水平面形成锐角,如图12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3所示,一个所述防雨机构中包含有至少三层百叶片2,且在同一个防雨机构中,该百叶片2上端与其上一层的排水槽3相连,从而使得该防雨机构形成整体结构;具体的,百叶片2上端与其上一层的排水槽3的左侧或右侧或中部连接,其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本方案中一个雨机构设置三层百叶片2。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11、16所示,所述百叶片2与水平面形成锐角α,并且同一层的百叶片2的下端与排水槽3中靠近该百叶片2的一侧壁上端连接或位于排水槽3中靠近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的上方或伸入到排水槽3中,而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上,如图16所示;或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的下方,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30°≤α≤80°;X=N*sinα-N*0.45,其中N为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跟据排烟窗的长度自行设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该百叶片2上设置有加强筋4,和/或百叶片2的上端部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成弯折部6,如此则可以提高百叶片2的强度。
在上述结构中,相邻两个防雨机构的同一层的两片百叶片2之间及同一层的两个排水槽3之间则形成通风风道;在计算通风风道的最小通风面积时实际是以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到与该排水槽3相邻的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L、相邻两个排水槽3之间的垂直距离M、相邻两片百叶片2之间的垂直距离H、以及折弯部的端点到相邻百叶片的最短的垂直距离K中的最小值进行计算这个通风风道的宽度,通风风道的宽度再乘以此通风风道的长度则等于此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所有的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之和就是此百叶排烟窗的有效通风面积。如图18~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M≥L,且H≥L,K≥L,该M、H、L、K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是以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到与该排水槽3相邻的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L进行计算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
另外,两片百叶片之间的垂直距离H=N*sinα,由上述公式可知,当N值固定时,α角度越大,两片百叶片之间的垂直距离H则越大,垂直距离X=N*sinα-N*0.45也越大,当M≥L、H≥L、K≥L,且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下方时,通风风道所能达到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则越大。
当M≥L,且H≥L,K≥L,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最小通风面积)=排水槽中远离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到与该排水槽相邻的百叶片的垂直距离L×通风风道的长度,通风风道的面积=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间距N×通风风道的长度,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即水平百叶排烟窗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通风风道的最小通风面积÷通风风道的面积,X=N*sinα-N*0.45;由上述公式及附图18~21可知,当排水槽3中远离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上时,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到与该排水槽相邻的百叶片的垂直距离L是最小的,当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间距N确定的情况下,此时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是最小的;当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下方时,排水槽中远离该百叶片一侧的侧壁上端到与该排水槽相邻的百叶片的垂直距离L相应增大,当M≥L,且H≥L,K≥L且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间距N确定情况下,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则相应增大。
根据上述公式,以下用实验例对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进行说明:
N α L K M e
实验例1 100cm 80° 50cm 50cm 50.7cm 50%
实验例2 150cm 65° 120cm 120.1cm 120cm 80%
实验例3 150cm 70° 135cm 135.3cm 135cm 90%
实验例4 150cm 30° 67.5cm 67.6cm 110cm 45%
实验例5 150cm 30° 72cm 73.5cm 110cm 48%
表1
根据表1和附图18~21所示,实验例4的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N*sina-N*0.45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上,根据上述可知,此时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是最小的,其为45%;实验例1、2、3、5的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的下方,其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较实验例4中的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有所增大。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通风风道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即水平百叶排烟窗的有效通风面积比率)e≥45%,其与传统的通风器相比具有明显的通风优势。
具体的,当百叶片2的下端与排水槽3中靠近该百叶片2的一侧壁上端连接时,二者可以为一体成型。通过百叶片2与排水槽3的上述设计,可以便于将雨水引流到排水槽3中,也可以确保水平百叶排烟窗的有效通风面积。
具体的,如图14、15所示,所述弯折部6包括与百叶片2上端连接的第一折边61,与第一折边61连接的第二折边6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第三折边63,该第三折边63与第二折边62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呈弧形或呈水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中远离或靠近百叶片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除最下层的排水槽3外,其余的每个排水槽3边缘的垂直投影均落在其下方的弯折部6的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上;由上述结构,当排水槽3边缘处的水滴滴落到其下方的弯折部6的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上时会沿百叶片2流入到百叶片2下端的排水槽3内,而不至于产生大量的溅雨;另外,由于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远离或靠近百叶片2的一端向下倾斜,当排水槽3边缘处的水滴滴落到其下一层的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和/或第三折边63上后可能会向相应的一侧飞溅(由雨滴的大小、上部水槽距离折边的距离、折边的角度确定),控制向下倾斜的方向,能控制飞溅的方向,若产生飞溅,则控制飞溅的雨水掉落到相邻的百叶片2上或排水槽3内,这样则有效的防止了排水槽3上的水滴滴落时因飞溅而落入到室内。
进一步的,在同一个防雨机构中除最下层的排水槽3及百叶片2外,至少有一层百叶片2及其对应的排水槽3的外边缘的垂直投影均落在其下一层的百叶片2上或其下一层百叶片2的弯折部6上或其下一层的水槽3中。由上述结构,当雨水落到最上层的百叶片2上时,雨水沿着该百叶片流入到其下端的排水槽3,如果该排水槽3内的雨水溢满,则雨水会掉落到下一层的百叶片上,再由该下一层百叶片下端的排水槽排走,经过层层阻挡,雨水则无法流入到室内;通过设置多层排水槽可以提高本发明的排水能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2上边缘的垂直投影落在其同一层相邻的百叶片2或同一层相邻的排水槽3中;如此,水雾在最下方百叶片的上沿形成的水滴则会滴落在同一层相邻的百叶片2或同一层相邻的排水槽3上,而不会从两片百叶片之间直接滴落到室内,提高了本发明的防雨效果。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一层或多层排水槽3的边沿和/或百叶片2的下端边沿的垂直投影落在最下层百叶片2上,从而防止排水槽3的边沿或百叶片2的下端边沿上的水滴滴落到最下层排水槽3内而引起雨水飞溅,落入到室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一个或多个防雨机构中最下层的排水槽3为承力水槽8,所述承力水槽8的下沿低于其余最下层的排水槽3的下沿,如图5、6所示。使用时该承力水槽8与基座固定,本实施例中防雨机构最下层的排水槽3与承力水槽8相互间隔设置。
具体的,如图7、8所示,该承力水槽8包括槽体81,连接在槽体81上端部的支撑部82;该支撑部82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部82的弯折方向可以相同或相反。
相应的,如图3、6所示,该支撑骨架1上设置有承力水槽安装孔7,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可以用于安装承力水槽;因此,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位置与承力水槽8的位置相对应。如图3、4所示,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内开设有与支撑部82相配合的凹槽71,当承力水槽8安装在承力水槽安装孔7内时,支撑部82则伸入到凹槽71内。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下部可以是封闭的,如图3所示;另外,如图4所示,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下端还可以与支撑骨架1的下沿持平,即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下部可以是敞开的如图4、5所示,因此承力水槽8安装在承力水槽安装孔7上后,其下端可以与支撑骨架1的下沿持平,使得承力水槽8起更好的支撑作用。
如图5、6所示,该承力水槽安装孔7下端形成喇叭口,即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如此则方便承力水槽8的安装。该承力水槽8能够排水外还可以起承力作用,其能够承受支撑骨架、百叶片、排水槽、以及在使用时落在百叶片上的风雪的载荷。该承力水槽8需采用较厚的材料制作,其材料厚度需比排水槽3的材料厚度更厚,其分担了支撑骨架所承受的重力,在具体安装时可以减少基座的数量,降低成本。
另外,如图2、10所示,该支撑骨架1形成有引流部51,所述引流部51位于排水槽3上端开口的正上方或百叶片2的正上方,或引流部51的下端部低于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并位于排水槽3内;即该引流部51向下延伸,其边缘向排水槽3或百叶片2倾斜,下端位于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的正上方,或者位于或百叶片2的正上方,或者低于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并伸入到排水槽3内,如此落在支撑骨架1上的雨水会沿引流部51落入到排水槽3内或百叶片2上。具体的,该引流部51包括有向排水槽3或百叶片2倾斜的第一引流边52和/或第二引流边53和/或第三引流边54和/或第四引流边55,雨水会沿着第一引流边52和/或第二引流边53和/或第三引流边54和/或第四引流边55落入到排水槽3中或百叶片2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该支撑骨架1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骨架单元11,而每块骨架单元11上也设置若干个防雨机构;本实施例中,每块骨架单元11设置3个防雨机构。具体的,该支骨架单元11的两端可以设置折边,每两个骨架单元11可以通过折边连接成一个整体,即通过螺钉或铆钉将两个骨架单元11的折边连接,从而可以使若干个支撑骨架1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骨架单元11的连接数量可以根据百叶窗所需的长度来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将4块骨架单元11连接成一体如图6所示。
如图5、6所示,相邻两块骨架单元11的连接处下方具有排水槽3。同样的,承力水槽8也可以设置在相邻两块骨架单元11的连接处下方,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位置则与承力水槽8相对应。这样,当雨水从相邻两块骨架单元11的连接处向下流时,则会落入到排水槽3或承力水槽8内。相应的,承力水槽8也可以位于支撑骨架1的中部,如图3、4所示。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该骨架单元11为板型骨架,其上设置有与百叶片2和排水槽3相配合的安装孔5,百叶片2和排水槽3则通过安装孔5安装在相邻的两块支撑骨架1之间。即相对设置的骨架单元11上均设置有数量与防雨机构中百叶片数量相同的安装孔5,该安装孔5也为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百叶片2的两端则分别插入到相对设置的骨架单元11上的安装孔5内;该安装孔5的边沿也可以设置折边,以便更好的安装百叶片2和排水槽3。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9、10所示,该骨架单元11可以由若干相互连接且与百叶片2和排水槽3相配合的型材骨架9组成,所述百叶片2和/或排水槽3安装在支撑骨架1上。即相对设置的两块骨架单元11均由若干型材骨架相互连接组成,型材骨架9的层数可设置为3层,其数量与百叶片的数量相同,3层型材骨架9也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型材骨架9的形状与百叶片2及排水槽3相配合,百叶片2及排水槽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骨架单元11上。该型材骨架9可以是角钢或矩管。
另外,可以在最下层的相邻两块百叶片2和/或排水槽3之间设置可旋转的阀板,阀板的两端则安装在相对的两块支撑骨架1上,阀板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当阀板关闭时整个百叶窗则被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水平百叶排烟窗与实施例1中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水平百叶排烟窗的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百叶片2,分别设置在最下层百叶片2的下端及其上面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2的下端的排水槽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一个防雨机构包括有3层百叶片2,3片百叶片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最上层和最下层的百叶片2下端均设置有排水槽3,中间层的百叶片2则没有设置排水槽3,结构如图13所示。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17)

1.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1),连接在两块相对的支撑骨架(1)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百叶片(2),分别设置在每一层百叶片(2)下端的排水槽(3);以最上方的百叶片(2)的上端边所在的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向下做任意角度的射线,射线均射在百叶片(2)或排水槽(3)上。
2.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且相对设置的支撑骨架(1),连接在两块相对的支撑骨架(1)之间的至少两个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三层百叶片(2),分别设置在最下层百叶片(2)的下端及其上面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2)的下端的排水槽(3);以最上方的百叶片(2)的上端边所在的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向下做任意角度的射线,射线均射在百叶片(2)或排水槽(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的相邻百叶片(2)之间、相邻排水槽(3)之间均相互平行,至少有相邻的上下两层百叶片(2)的倾斜方向相反或倾斜角度不同;同一层的百叶片(2)与水平面形成锐角α,且同一层的百叶片(2)的下端与排水槽(3)中靠近该百叶片(2)的一侧壁上端连接或位于排水槽(3)中靠近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的上方或伸入到排水槽(3)中,而排水槽(3)中远离该百叶片(2)一侧的侧壁上端则位于与该百叶片(2)的垂直距离为X且与该百叶片(2)平行的平面上或位于该平面的下方;其中,30°≤α≤80°;X=N*sinα-N*0.45,且N为相邻两片百叶片之间的水平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2)上设置有加强筋(4),和/或百叶片(2)的上端部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弯折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6)包括与百叶片(2)上端连接的第一折边(61),与第一折边(61)连接的第二折边(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61)和/或第二折边(62)呈弧形或呈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防雨机构中除最下层的排水槽(3)及百叶片(2)外,至少有一层百叶片(2)及其对应的排水槽(3)的外边缘的垂直投影均落在其下一层的百叶片(2)上或百叶片(2)的弯折部(6)上或水槽(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层或多层百叶片(2)的上边缘的垂直投影落在其同一层相邻的百叶片(2)上或同一层相邻的水槽(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防雨机构中包含有至少三层百叶片(2),且同一个防雨机构中的百叶片(2)上端与其上一层的排水槽(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8、9任一项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或多个防雨机构中最下层的排水槽(3)为承力水槽(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水槽(8)包括槽体(81),连接在槽体(81)上的支撑部(8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上设置有承力水槽安装孔(7),所述承力水槽安装孔(7)的下端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4~6、8、9、11、12任一项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上形成有引流部(51);所述引流部(51)位于排水槽(3)上端开口的正上方或百叶片(2)的正上方,或所述引流部(51)的下端部低于排水槽(3)的上端开口并位于排水槽(3)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51)包括向排水槽(3)或百叶片(2)倾斜的第一引流边(52)和/或第二引流边(53)和/或第三引流边(54)和/或第四引流边(55)。
15.根据权利要求1、2、4~6、8、9、11、12、14任一项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包括若干块相互连接的骨架单元(11);相邻两块骨架单元(11)的连接处下方具有排水槽(3)或承力水槽(8)。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11)上设置有与百叶片(2)及排水槽(3)相配合的安装孔(5),百叶片(2)和排水槽(3)则通过安装孔(5)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骨架(1)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平百叶排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单元(11)由若干相互连接且与百叶片(2)及排水槽(3)相配合的型材骨架(9)组成,所述百叶片(2)和排水槽(3)则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块支撑骨架(1)之间。
CN201910146664.1A 2018-12-17 2019-02-27 水平百叶排烟窗 Active CN109763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8820 WO2020125017A1 (zh) 2018-12-17 2019-08-01 水平百叶排烟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969 2018-12-17
CN2018115429696 2018-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3608A true CN109763608A (zh) 2019-05-17
CN109763608B CN109763608B (zh) 2023-12-05

Family

ID=6645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6664.1A Active CN109763608B (zh) 2018-12-17 2019-02-27 水平百叶排烟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3608B (zh)
WO (1) WO20201250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5017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百叶排烟窗
CN114286587A (zh) * 2021-12-06 2022-04-05 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风冷导风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314A (ja) * 1991-08-12 1993-02-23 Sanki Le-Ba Kk 通風式屋根材
CN202083071U (zh) * 2011-05-11 2011-12-21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并列式通风器
EP2578958A1 (en) * 2011-10-04 2013-04-10 Renson Sunprotection Projects NV Louvre
CN103206762A (zh) * 2013-04-16 2013-07-17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3177396U (zh) * 2013-04-16 2013-09-04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4551924U (zh) * 2014-12-04 2015-08-12 应科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式防雨装置
CN204728953U (zh) * 2015-06-09 2015-10-28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防雨通风百叶窗
CN204754690U (zh) * 2015-06-09 2015-11-11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防雨通风百叶窗
CN209837493U (zh) * 2018-12-17 2019-12-24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百叶排烟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5069A (en) * 1983-02-18 1985-03-19 Delbert Freeman Anti-intrusion skylight blind
JPS6164988A (ja) * 1984-09-07 1986-04-03 ト−ソ−株式会社 天窓用ブラインド
JP2008082005A (ja) * 2006-09-27 2008-04-10 Sahara:Kk 換気塔
CN202083070U (zh) * 2010-10-25 2011-12-21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101986049A (zh) * 2010-10-25 2011-03-16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109763608B (zh) * 2018-12-17 2023-12-05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百叶排烟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314A (ja) * 1991-08-12 1993-02-23 Sanki Le-Ba Kk 通風式屋根材
CN202083071U (zh) * 2011-05-11 2011-12-21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并列式通风器
EP2578958A1 (en) * 2011-10-04 2013-04-10 Renson Sunprotection Projects NV Louvre
CN103206762A (zh) * 2013-04-16 2013-07-17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3177396U (zh) * 2013-04-16 2013-09-04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4551924U (zh) * 2014-12-04 2015-08-12 应科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式防雨装置
CN204728953U (zh) * 2015-06-09 2015-10-28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防雨通风百叶窗
CN204754690U (zh) * 2015-06-09 2015-11-11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防雨通风百叶窗
CN209837493U (zh) * 2018-12-17 2019-12-24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百叶排烟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5017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四川麦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水平百叶排烟窗
CN114286587A (zh) * 2021-12-06 2022-04-05 广东福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风冷导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25017A1 (zh) 2020-06-25
CN109763608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3608A (zh) 水平百叶排烟窗
CN206018939U (zh) 出风框和空调柜机
CN2072685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124959A (zh) 鸡舍降温装置
CN209837493U (zh) 水平百叶排烟窗
JP4621277B2 (ja) 防雨ルーバー
CN102283086A (zh) 降温装置
CN102273414A (zh) 降温装置
JP2010520389A (ja) 屋根カバーエレメント
CN207050194U (zh) 导流件、空调导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09163404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建筑幕墙设计方法
CN207081093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332684U (zh) 一种竖向防风雨百叶系统
CN210320452U (zh) 一种辐射制冷吊顶结构
CN105180266B (zh) 一种筒式辐射对流换热器及其换热处理方法
CN211822729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风道结构
CN2072685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26850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803605U (zh) 建筑幕墙
CN216346731U (zh) 一种基于bim的暖通空调安装结构
CN211400233U (zh) 一种通风帽
TWI636178B (zh) shutter
CN104213821A (zh) 高通风高强度防风雨百页及其百叶窗
CN208475552U (zh) 一种房建的通风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