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8215A -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8215A
CN109758215A CN201910151535.1A CN201910151535A CN109758215A CN 109758215 A CN109758215 A CN 109758215A CN 201910151535 A CN201910151535 A CN 201910151535A CN 109758215 A CN109758215 A CN 10975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gas
outer tube
pipe
expans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15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汇平
潘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Priority to CN2019101515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8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2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包括穿刺外管,所述穿刺外管的一侧设置有穿刺针管,所述穿刺针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穿刺外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外管与所述穿刺针管内壁的顶部之间开设有溢流孔,并且穿刺外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溢流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本发明,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保障抽取管顶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者血液溢出,提高储液管使用的安全性,球型储气箱本身的材质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球型储气箱内部收集气泡与气体的情况,方便实时的对球型储气箱内部的气体气泡的储存情况进行检测,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内,冠脉造影是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处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处穿刺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过程,用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冠脉显影穿刺的过程中,穿刺头深入的程度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倚靠长期的经验来判断穿刺针头是否进入动脉血管的内部,导致穿刺的过程为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存在动脉出血的现象出现,影响医疗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方便对血液流通时的控制,提高溢流管使用的安全性,储液管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方便血液通过溢流管进入储液管的内部后的观察与检测,从而方便精准的确定穿刺针管已经延伸至血管的内部,停止推动穿刺针管,通过对储液管内部出血状态的检测与观察,更精确的确认穿刺针管的穿刺头已经进入血管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血管内壁的底部造成损坏与扎伤,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包括穿刺外管,所述穿刺外管的一侧设置有穿刺针管,所述穿刺针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穿刺外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外管与所述穿刺针管内壁的顶部之间开设有溢流孔,并且穿刺外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溢流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所述穿刺外管的左侧设置有造影导丝,所述造影导丝的右侧依次贯穿所述穿刺外管的左侧与穿刺针管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穿刺针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刺外管与穿刺针管在对冠脉进行穿刺时,不需要将穿刺针管单独的取出,方便进行扎针与冠脉造影的进行,溢流孔与穿刺针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在接触到血管并进入血管内部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的内部与溢流孔的内部,造影导丝与穿刺外管直接连接,方便造影导丝进行冠脉造影的操作,节约操作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的内表面与所述溢流孔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溢流管与穿刺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辅助密封环,所述溢流管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管,并且溢流管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所述储液管为透明有机玻璃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管与溢流孔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扎入血管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的内部与溢流孔的内部进入溢流管的内部,第一控制阀控制溢流管内部的流通与闭合,方便对血液流通时的控制,提高溢流管使用的安全性,储液管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方便血液通过溢流管进入储液管的内部后的观察与检测,从而方便精准的确定穿刺针管已经延伸至血管的内部,停止推动穿刺针管,通过对储液管内部出血状态的检测与观察,更精确的确认穿刺针管的穿刺头已经进入血管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血管内壁的底部造成损坏与扎伤,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管的顶部设置有抽取管,所述储液管的顶部与底部的连接接口处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密封环,所述抽取管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抽取管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抽取管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的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槽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取管主要用于医护人员进行血液样本的抽取,使用抽取管时需关闭第一控制阀,通过抽取管的内部抽取储液管内部的储存的血液样本,减少另外的抽血取样,从而减轻患者的痛楚,转动密封罩,密封罩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的外螺纹逐渐紧固或者逐渐分离,紧固时密封罩内表面的顶部将密封垫圈牢固的固定于密封罩与抽取管之间,保障抽取管顶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者血液溢出,提高储液管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造影导丝与所述穿刺外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并且造影导丝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用于提高造影导丝与穿刺外管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第二控制阀可以控制造影导丝内部的造影试剂流通与关闭,同时可以防止血液通过造影导丝的内部进行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造影导丝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有检测球体,所述检测球体的左侧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有输液导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球体的内部可以对通过输液导管传输的造影试剂进行空气检测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球体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左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辅助槽,并且第一挡板的顶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挡板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上的第一辅助槽可以对接触到第一挡板的气体气泡进行吸附与导流的作用,限制气体气泡继续通过检测球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球体内壁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左侧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辅助槽,并且第二挡板的底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挡板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板上的第二辅助槽可以对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的气体气泡进行阻挡与附着,检测球体球型的结构可以对进入检测球体内部气体气泡进行集中与收集,使得气体气泡处于检测球体的正上方,以便于对气体气泡的收集与排除。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球体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检测球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辅助密封环,并且检测球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气孔,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气管方便对检测球体内部的气体气泡通过第一导气孔的内部进行排放与收集,第三控制阀方便控制导气管的流通与闭合,从而控制检测球体内部气体气泡的排放与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型储气箱,所述球型储气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之间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气孔,并且球型储气箱与所述导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辅助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型储气箱可以通过导气管与第二导气孔对气泡气体进行收集,并且球型储气箱本身的材质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球型储气箱内部收集气泡与气体的情况,方便实时的对球型储气箱内部的气体气泡的储存情况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球型储气箱的右侧设置有单向导流管,并且球型储气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球型储气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五辅助密封环,所述球型储气箱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排气管相互连通的第三导气孔,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型储气箱内部收集的气体气泡达到排放的标准时,关闭第三控制阀,开启第四控制阀时通过单向导流管可以对球型储气箱的内部进行补充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气体气泡在造影溶剂或者生理盐水的作用下不断的排出球型储气箱的内部,此时球型储气箱的内部充满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便对血液流通时的控制,提高溢流管使用的安全性,储液管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方便血液通过溢流管进入储液管的内部后的观察与检测,从而方便精准的确定穿刺针管已经延伸至血管的内部,停止推动穿刺针管,通过对储液管内部出血状态的检测与观察,更精确的确认穿刺针管的穿刺头已经进入血管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血管内壁的底部造成损坏与扎伤,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2、本发明,通过抽取管的内部抽取储液管内部的储存的血液样本,减少另外的抽血取样,从而减轻患者的痛楚,转动密封罩,密封罩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的外螺纹逐渐紧固或者逐渐分离,紧固时密封罩内表面的顶部将密封垫圈牢固的固定于密封罩与抽取管之间,保障抽取管顶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者血液溢出,提高储液管使用的安全性;
3、本发明,第一挡板上的第一辅助槽可以对接触到第一挡板的气体气泡进行吸附与导流的作用,限制气体气泡继续通过检测球体的内部,使得气体气泡处于检测球体的正上方,以便于对气体气泡的收集与排除,球型储气箱可以通过导气管与第二导气孔对气泡气体进行收集,并且球型储气箱本身的材质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球型储气箱内部收集气泡与气体的情况,方便实时的对球型储气箱内部的气体气泡的储存情况进行检测;
4、本发明,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针刺外管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密封罩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检测球体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球型储气箱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外管;2、穿刺针管;3、溢流孔;4、溢流管;5、第一控制阀;6、储液管;7、抽取管;8、密封罩;9、内螺纹槽;10、密封垫圈;11、造影导丝;12、密封环;13、第二控制阀;14、第一连接环;15、检测球体;16、第二连接环;17、输液导管;18、第一挡板;19、第一辅助槽;20、第二挡板;21、第二辅助槽;22、导气管;23、第一导气孔;24、第三控制阀;25、球型储气箱;26、第二导气孔;27、单向导流管;28、排气管;29、第三导气孔;30、第四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穿刺外管1,所述穿刺外管1的一侧设置有穿刺针管2,所述穿刺针管2的外表面与所述穿刺外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外管1与所述穿刺针管2内壁的顶部之间开设有溢流孔3,并且穿刺外管1的顶部位于所述溢流孔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溢流管4,所述穿刺外管1的左侧设置有造影导丝11,所述造影导丝11的右侧依次贯穿所述穿刺外管1的左侧与穿刺针管2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穿刺针管2的内部。
穿刺外管1与穿刺针管2在对冠脉进行穿刺时,不需要将穿刺针管2单独的取出,方便进行扎针与冠脉造影的进行,溢流孔3与穿刺针管2的内部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2在接触到血管并进入血管内部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2的内部与溢流孔3的内部,造影导丝11与穿刺外管1直接连接,方便造影导丝11进行冠脉造影的操作,节约操作时间。
较佳地,所述溢流管4的内表面与所述溢流孔3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溢流管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所述溢流管4与穿刺外管1之间设置有第一辅助密封环,所述溢流管4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管6,并且溢流管4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6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所述储液管6为透明有机玻璃制作。
溢流管4与溢流孔3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2扎入血管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2的内部与溢流孔3的内部进入溢流管4的内部,第一控制阀5控制溢流管4内部的流通与闭合,方便对血液流通时的控制,提高溢流管4使用的安全性,储液管6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方便血液通过溢流管4进入储液管6的内部后的观察与检测,从而方便精准的确定穿刺针管2已经延伸至血管的内部,停止推动穿刺针管2,通过对储液管6内部出血状态的检测与观察,更精确的确认穿刺针管2的穿刺头已经进入血管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血管内壁的底部造成损坏与扎伤,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较佳地,如图1和3所示,所述储液管6的顶部设置有抽取管7,所述储液管6的顶部与底部的连接接口处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密封环,所述抽取管7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6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抽取管7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抽取管7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罩8,所述密封罩8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9,所述内螺纹槽9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7的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槽9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0。
抽取管7主要用于医护人员进行血液样本的抽取,使用抽取管7时需关闭第一控制阀5,通过抽取管7的内部抽取储液管6内部的储存的血液样本,减少另外的抽血取样,从而减轻患者的痛楚,转动密封罩8,密封罩8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7的外螺纹逐渐紧固或者逐渐分离,紧固时密封罩8内表面的顶部将密封垫圈10牢固的固定于密封罩8与抽取管7之间,保障抽取管7顶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者血液溢出,提高储液管6使用的安全性。
较佳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造影导丝11与所述穿刺外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2,并且造影导丝1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3。
密封环12用于提高造影导丝11与穿刺外管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第二控制阀13可以控制造影导丝11内部的造影试剂流通与关闭,同时可以防止血液通过造影导丝11的内部进行回流。
较佳地,如图1所示,所述造影导丝11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环14固定连接有检测球体15,所述检测球体15的左侧通过第二连接环16固定连接有输液导管17。
检测球体15的内部可以对通过输液导管17传输的造影试剂进行空气检测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较佳地,如图1、4、5和6所示,所述检测球体15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8,所述第一挡板18左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辅助槽19,并且第一挡板18的顶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挡板18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第一挡板18上的第一辅助槽19可以对接触到第一挡板18的气体气泡进行吸附与导流的作用,限制气体气泡继续通过检测球体15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检测球体15内壁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8右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挡板20左侧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辅助槽21,并且第二挡板20的底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挡板20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第二挡板20上的第二辅助槽21可以对位于第一挡板18上方的气体气泡进行阻挡与附着,检测球体15球型的结构可以对进入检测球体15内部气体气泡进行集中与收集,使得气体气泡处于检测球体15的正上方,以便于对气体气泡的收集与排除。
较佳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检测球体15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22,所述导气管22与所述检测球体1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辅助密封环,并且检测球体1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22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气孔23,所述导气管22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4。
导气管22方便对检测球体15内部的气体气泡通过第一导气孔23的内部进行排放与收集,第三控制阀24方便控制导气管22的流通与闭合,从而控制检测球体15内部气体气泡的排放与收集。
较佳地,如图1和7所示,所述导气管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型储气箱25,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22之间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气孔26,并且球型储气箱25与所述导气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辅助密封环。
球型储气箱25可以通过导气管22与第二导气孔26对气泡气体进行收集,并且球型储气箱25本身的材质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球型储气箱25内部收集气泡与气体的情况,方便实时的对球型储气箱25内部的气体气泡的储存情况进行检测。
较佳地,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右侧设置有单向导流管27,并且球型储气箱2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8,所述排气管28与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五辅助密封环,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排气管28相互连通的第三导气孔29,所述排气管28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球型储气箱25内部收集的气体气泡达到排放的标准时,关闭第三控制阀24,开启第四控制阀30时通过单向导流管27可以对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进行补充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气体气泡在造影溶剂或者生理盐水的作用下不断的排出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此时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充满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工作原理:该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穿刺外管1与穿刺针管2在对冠脉进行穿刺时,不需要将穿刺针管2单独的取出,方便进行扎针与冠脉造影的进行,溢流孔3与穿刺针管2的内部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2在接触到血管并进入血管内部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2的内部与溢流孔3的内部,造影导丝11与穿刺外管1直接连接,方便造影导丝11进行冠脉造影的操作,节约操作时间,溢流管4与溢流孔3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方便穿刺针管2扎入血管时,血液通过穿刺针管2的内部与溢流孔3的内部进入溢流管4的内部,第一控制阀5控制溢流管4内部的流通与闭合,方便对血液流通时的控制,提高溢流管4使用的安全性,储液管6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方便血液通过溢流管4进入储液管6的内部后的观察与检测,从而方便精准的确定穿刺针管2已经延伸至血管的内部,停止推动穿刺针管2,通过对储液管6内部出血状态的检测与观察,更精确的确认穿刺针管2的穿刺头已经进入血管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血管内壁的底部造成损坏与扎伤,提高冠脉造影穿刺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度,抽取管7主要用于医护人员进行血液样本的抽取,使用抽取管7时需关闭第一控制阀5,通过抽取管7的内部抽取储液管6内部的储存的血液样本,减少另外的抽血取样,从而减轻患者的痛楚,转动密封罩8,密封罩8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7的外螺纹逐渐紧固或者逐渐分离,紧固时密封罩8内表面的顶部将密封垫圈10牢固的固定于密封罩8与抽取管7之间,保障抽取管7顶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者血液溢出,提高储液管6使用的安全性,密封环12用于提高造影导丝11与穿刺外管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第二控制阀13可以控制造影导丝11内部的造影试剂流通与关闭,同时可以防止血液通过造影导丝11的内部进行回流,检测球体15的内部可以对通过输液导管17传输的造影试剂进行空气检测并进行有效的处理,第一挡板18上的第一辅助槽19可以对接触到第一挡板18的气体气泡进行吸附与导流的作用,限制气体气泡继续通过检测球体15的内部,第二挡板20上的第二辅助槽21可以对位于第一挡板18上方的气体气泡进行阻挡与附着,检测球体15球型的结构可以对进入检测球体15内部气体气泡进行集中与收集,使得气体气泡处于检测球体15的正上方,以便于对气体气泡的收集与排除,导气管22方便对检测球体15内部的气体气泡通过第一导气孔23的内部进行排放与收集,第三控制阀24方便控制导气管22的流通与闭合,从而控制检测球体15内部气体气泡的排放与收集,球型储气箱25可以通过导气管22与第二导气孔26对气泡气体进行收集,并且球型储气箱25本身的材质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球型储气箱25内部收集气泡与气体的情况,方便实时的对球型储气箱25内部的气体气泡的储存情况进行检测,球型储气箱25内部收集的气体气泡达到排放的标准时,关闭第三控制阀24,开启第四控制阀30时通过单向导流管27可以对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进行补充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气体气泡在造影溶剂或者生理盐水的作用下不断的排出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此时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充满生理盐水或造影溶剂,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使用方法:使用时,对穿刺外管1的内部、穿刺针管2的内部以及造影导丝11的内部的内部进行排气处理,避免穿刺外管1的内部的气体在穿刺的过程中进入人体的皮肤内部或者血管内部,开启第一控制阀5,关闭第二控制阀13,调整穿刺针管2的使用角度,使得穿刺针管2逐渐深入人体的内部并且接近动脉血管,当穿刺针管2的穿刺端刺破动脉血管且进入动脉血管的内部时,动脉血管内部的血液通过穿刺针管2的内部进入溢流管4的内部,血液通过溢流管4的内部进入储液管6的内部进行收集与储存,医护人员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储液管6内部的血液变化情况,当储液管6内部血液明显增加时穿刺针管2停止推动,并且将第一控制阀5关闭,医护人员可以对储液管6内部的血液进行抽取备用,将造影导丝11推入至动脉中,对排气后的输液导管17的内部输入造影试剂,造影试剂的内部存在气体气泡时,气体气泡在经过检测球体15时,第一挡板18与第二挡板20对气体气泡进行吸附与收集,当气泡较大时会通过第一导气孔23进入导气管22的内部,启动第四控制阀30,通过单向导流管27对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冲入造影试剂,使得球型储气箱25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三导气孔29与排气管28排出,当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无气体时,确定关闭第四控制阀30,停止向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补充造影试剂,使用时球型储气箱25位于所述检测球体15的正上方的位置,开启第三控制阀24,在重力与压强的作用下,检测球体15内部储存的气体气泡通过第一导气孔23与导气管22进入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从而实现对造影试剂内误导入的气体进行检测与收集,球型储气箱25内部收集的气体气泡达到排放的标准时,关闭第三控制阀24,开启第四控制阀30时通过单向导流管27可以对球型储气箱25的内部进行补充造影溶剂,气体气泡在造影溶剂,方便对收集的气体气泡进行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包括穿刺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外管(1)的一侧设置有穿刺针管(2),所述穿刺针管(2)的外表面与所述穿刺外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外管(1)与所述穿刺针管(2)内壁的顶部之间开设有溢流孔(3),并且穿刺外管(1)的顶部位于所述溢流孔(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溢流管(4),所述穿刺外管(1)的左侧设置有造影导丝(11),所述造影导丝(11)的右侧依次贯穿所述穿刺外管(1)的左侧与穿刺针管(2)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穿刺针管(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4)的内表面与所述溢流孔(3)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溢流管(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所述溢流管(4)与穿刺外管(1)之间设置有第一辅助密封环,所述溢流管(4)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管(6),并且溢流管(4)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6)的内表面相互连通,所述储液管(6)为透明有机玻璃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6)的顶部设置有抽取管(7),所述储液管(6)的顶部与底部的连接接口处均设置有第二辅助密封环,所述抽取管(7)的内表面与所述储液管(6)的内表面相互连通,并且抽取管(7)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抽取管(7)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罩(8),所述密封罩(8)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槽(9),所述内螺纹槽(9)的内表面与所述抽取管(7)的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槽(9)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导丝(11)与所述穿刺外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2),并且造影导丝(1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导丝(11)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环(14)固定连接有检测球体(15),所述检测球体(15)的左侧通过第二连接环(16)固定连接有输液导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体(15)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8),所述第一挡板(18)左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辅助槽(19),并且第一挡板(18)的顶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挡板(18)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体(15)内壁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8)右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挡板(20)左侧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辅助槽(21),并且第二挡板(20)的底部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挡板(20)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成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体(15)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22),所述导气管(22)与所述检测球体(1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辅助密封环,并且检测球体(1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22)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气孔(23),所述导气管(22)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型储气箱(25),所述球型储气箱(25)采用透明玻璃制作,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22)之间相互连通的第二导气孔(26),并且球型储气箱(25)与所述导气管(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辅助密封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右侧设置有单向导流管(27),并且球型储气箱(2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8),所述排气管(28)与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五辅助密封环,所述球型储气箱(2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排气管(28)相互连通的第三导气孔(29),所述排气管(28)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CN201910151535.1A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Withdrawn CN109758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535.1A CN109758215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535.1A CN109758215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215A true CN109758215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1535.1A Withdrawn CN109758215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82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7473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刘世峰 一种快接式水泵流量测量装置
CN112842795A (zh) * 2021-02-06 2021-05-28 谢纯 一种冠脉造影用辅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7473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刘世峰 一种快接式水泵流量测量装置
CN112857473B (zh) * 2021-01-11 2023-10-31 夏前明 一种快接式水泵流量测量装置
CN112842795A (zh) * 2021-02-06 2021-05-28 谢纯 一种冠脉造影用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8215A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CN203790010U (zh) 一种新型深动静脉穿刺针
CN205832241U (zh) 一次性保护性胸腔穿刺引流系统
CN201958997U (zh)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引导装置
CN104188712A (zh) 一种自动式动脉穿刺器及使用方法
CN204246678U (zh) Y型连接器
CN209678643U (zh) 具有检测功能的冠脉造影装置
CN212789302U (zh) 一种带封管装置的输液器
CN208926387U (zh) 一种picc置管采血针
CN203988271U (zh) 一种自动式动脉穿刺器
CN110478081A (zh) 一种动物升降压试验静脉连续给药装置及其给药方法
CN208974790U (zh) 一种一次性自体血回输装置
CN209474628U (zh)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用真空采血装置
CN204971324U (zh) 一种防逆流采血针
CN208301665U (zh) 一种应用于动脉留置导管的真空采血组件
CN203483456U (zh) 一种专用于皮肤点刺实验的滴管
CN109157229B (zh) 一种连续动脉血糖监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6434659U (zh) 一种动脉留置血气分析针
CN208243852U (zh) 一种环形固定推送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
CN203314976U (zh) 一种可以留置的安全采血装置
CN204708861U (zh) 一种安全型动静脉采血装置
CN201001861Y (zh) 带有细胞收集装置的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引流器
CN206275692U (zh) 一种儿科采血针
CN207590741U (zh) 穿刺血管判断装置
CN204840532U (zh) 一种便于识别动静脉的中心静脉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