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8106A -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8106A
CN109758106A CN201910225597.2A CN201910225597A CN109758106A CN 109758106 A CN109758106 A CN 109758106A CN 201910225597 A CN201910225597 A CN 201910225597A CN 109758106 A CN109758106 A CN 10975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g
plate
spine
block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55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8106B (zh
Inventor
尹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255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8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8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1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承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病人使用要求的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管、升降杆、第一棘板、第一板簧、第二棘板、第二板簧、大连接轴等;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不但能够方便的对高度和宽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病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还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从而对特殊病人进行应用,应用范围广,对不同的病人承托固定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承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结膜炎等,在对病人进行眼科检查和治疗时,需要先将病人的头部固定住,现有的用于眼科的承托固定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调整,对不同的病人承托固定效果差,容易引起病人不适,不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眼科的承托固定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调整,对不同的病人承托固定效果差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病人使用要求的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管、升降杆、第一棘板、第一板簧、第二棘板、第二板簧、大连接轴、大旋转板、大弧形板、大托板、第一矩形导向杆、第一矩形导向套、第一连接板、第一橡胶卡板、第二矩形导向杆、第二矩形导向套、第二连接板、第二橡胶卡板、第一大导向杆、第二大导向杆、升降板、连接块、压块、长导向杆、第一小挡块、第二小挡块、第一长挡板、第二长挡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棘块、第一螺杆、第二棘块和第二螺杆,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支撑管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升降杆滑动式位于支撑管内,升降杆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升降杆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第一棘板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内,第一棘板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内,第一棘板与第一大棘槽相配合,第一棘板开有第一小凹槽,第一小凹槽位于支撑管的左侧,支撑管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第一板簧位于第一活动槽的下方,第一板簧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内,第二棘板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内,第二棘板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内,第二棘板与第二大棘槽相配合,第二棘板开有第二小凹槽,第二小凹槽位于支撑管的右侧,支撑管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第二板簧位于第二活动槽的下方,第二板簧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内,升降杆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大旋转槽位于支撑管的上方,大连接轴位于大旋转槽内,大连接轴与升降杆相连接,大旋转板与大连接轴转动连接,大旋转板的底部与大弧形板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和大弧形板均位于大旋转槽内,大旋转板和大弧形板均与升降杆相接触,大弧形板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大托板位于升降杆的上方,大托板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大托板开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位于漏斗形凹槽的左侧,第二矩形槽位于漏斗形凹槽的右侧,第一矩形槽位于大弧形板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位于大弧形板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位于第一矩形槽内,第一矩形导向杆与大托板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上,第一矩形导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第一橡胶卡板位于大托板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位于第二矩形槽内,第二矩形导向杆与大托板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上,第二矩形导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第二连接板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第二橡胶卡板位于大托板的上方,大托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和第二大导向杆,第一大导向杆位于第一矩形槽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位于第二矩形槽的右侧,升降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升降板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第一大导向杆位于第一大导向孔内,升降板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第二大导向杆位于第二大导向孔内,第一大导向杆和第二大导向杆均与升降板相接触,升降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压块,压块位于漏斗形凹槽的正上方,长导向杆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内,长导向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长导向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第一小挡块和第二小挡块均与升降板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位于第一大导向杆的右侧,第二小挡块位于第二大导向杆的左侧,第一长挡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左侧,第一长挡板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长导向杆位于第一小导向孔内,第一长挡板与长导向杆相接触,第二长挡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右侧,第二长挡板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长导向杆位于第二小导向孔内,长导向杆与第二长挡板相接触,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在长导向杆上,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小挡块与第一长挡板之间,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小挡块与第二长挡板之间,第一棘块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左侧,第一棘块与第一连接板相接触,第一棘块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相配合,第一棘块开有第一滑动槽,第一长挡板位于第一滑动槽内,第一长挡板与第一棘块相接触,第一棘块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第一长挡板相接触,第二棘块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右侧,第二棘块与第二连接板相接触,第二棘块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相配合,第二棘块开有第二滑动槽,第二长挡板位于第二滑动槽内,第二长挡板与第二棘块相接触,第二棘块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第二长挡板相接触。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弧形齿板、活动板、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倒梯形板和大弹簧,大旋转板的顶部嵌设有弧形齿板,活动板位于大旋转板的上方,活动板开有活动孔,升降杆位于活动孔内,升降杆与活动板相接触,活动板底部连接有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位于升降杆的左侧,第二卡齿位于升降杆的右侧,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与弧形齿板相配合,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与弧形齿板相接触,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有倒梯形板,大弹簧的下端与活动板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的上端与倒梯形板的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一弧形板簧、第一卡块、第二弧形板簧和第二卡块,活动板左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第一弧形板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位于倒梯形板的下方,第一卡块与倒梯形板相配合,活动板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簧,第二弧形板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位于倒梯形板的下方,第二卡块与倒梯形板相配合。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滑套、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滑套滑动式套在支撑管上,滑套左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滑套右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均与升降杆相接触,第一板簧的上端和第二板簧的上端均位于滑套内的下部,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均与滑套相接触。
在本发明中,升降杆可以在支撑管内上下滑动,从而调整高度位置,第一棘板和第二棘板能够将升降杆卡住,而且大旋转板和大弧形板能够在大旋转槽内进行摆动,从而调整大托板的倾斜角度,便于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倾斜调整,病人可以将下颌骨放置到漏斗形凹槽内,通过第一橡胶卡板和第二橡胶卡板将头部的两侧夹住,通过压块将病人的头部压住,而且第一棘块和第二棘块能够在第一长挡板和第二长挡板上进行滑动,而且第一棘块可以插入到相应的第一小棘槽内,还可以将第二棘块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小棘槽内,通过第一棘块和第二棘块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第一长挡板和第二长挡板的夹持力的大小,当对病人的头部固定完毕以后,大托板为病人提供承托,医护人员即可对病人的眼部检查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将大托板扶住进行固定。
此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能够卡在弧形齿板内,能够将大旋转板和大弧形板固定住,便于医护人员腾出手来进行其他工作,当需要对大托板的倾斜角度调整时,可以对活动板向上拉动,活动板带动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向上运动,并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与弧形齿板相分离,此时即可对大托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当需要对活动板进行固定时,此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与弧形齿板相分离,此时还可以继续对活动板向上拉动,活动板带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向上继续运动,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倒梯形板的推压,当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移动到倒梯形板的上方时,在第一弧形板簧和第二弧形板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够将倒梯形板钩住,此时即可将活动板固定住,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腾出手进行其他操作。
此时滑套将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上端同时罩住,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运动,从而能够将第一棘板和第二棘板固定住,安全可靠,当需要对第一棘板和第二棘板进行拉动时,可以将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进行拧松,将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向上移动,并将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从滑套内移出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不但能够方便的对高度和宽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病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还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从而对特殊病人进行应用,应用范围广,对不同的病人承托固定效果好,有利于病人的检查和治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管,3:升降杆,4:第一棘板,5:第一板簧,6:第二棘板,7:第二板簧,8:大连接轴,9:大旋转板,10:大弧形板,11:大托板,12:第一矩形导向杆,13:第一矩形导向套,14:第一连接板,15:第一橡胶卡板,16:第二矩形导向杆,17:第二矩形导向套,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橡胶卡板,20:第一大导向杆,21:第二大导向杆,22:升降板,23:连接块,24:压块,25:长导向杆,26:第一小挡块,27:第二小挡块,28:第一长挡板,29:第二长挡板,30: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第一棘块,33:第一螺杆,34:第二棘块,35:第二螺杆,41:弧形齿板,42:活动板,43:第一卡齿,44:第二卡齿,45:倒梯形板,46:大弹簧,51:第一弧形板簧,52:第一卡块,53:第二弧形板簧,54:第二卡块,61:滑套,62:第一小螺杆,63:第二小螺杆,111:漏斗形凹槽,112:第一矩形槽,113:第二矩形槽,141:第一小棘槽,181:第二小棘槽,201:第一活动槽,202:第二活动槽,221:第一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孔,281:第一小导向孔,291:第二小导向孔,301:第一大棘槽,302:第二大棘槽,303:大旋转槽,321:第一滑动槽,341:第二滑动槽,401:第一小凹槽,421:活动孔,601:第二小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管2、升降杆3、第一棘板4、第一板簧5、第二棘板6、第二板簧7、大连接轴8、大旋转板9、大弧形板10、大托板11、第一矩形导向杆12、第一矩形导向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橡胶卡板15、第二矩形导向杆16、第二矩形导向套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橡胶卡板19、第一大导向杆20、第二大导向杆21、升降板22、连接块23、压块24、长导向杆25、第一小挡块26、第二小挡块27、第一长挡板28、第二长挡板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第一棘块32、第一螺杆33、第二棘块34和第二螺杆3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201,支撑管2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202,升降杆3滑动式位于支撑管2内,升降杆3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3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301,升降杆3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302,第一棘板4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一棘板4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301内,第一棘板4与第一大棘槽301相配合,第一棘板4开有第一小凹槽401,第一小凹槽401位于支撑管2的左侧,支撑管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5,第一板簧5位于第一活动槽201的下方,第一板簧5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401内,第二棘板6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202内,第二棘板6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302内,第二棘板6与第二大棘槽302相配合,第二棘板6开有第二小凹槽601,第二小凹槽601位于支撑管2的右侧,支撑管2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位于第二活动槽202的下方,第二板簧7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601内,升降杆3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303,大旋转槽303位于支撑管2的上方,大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连接轴8与升降杆3相连接,大旋转板9与大连接轴8转动连接,大旋转板9的底部与大弧形板10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大弧形板10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11,大托板11位于升降杆3的上方,大托板11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111,大托板11开有第一矩形槽112和第二矩形槽113,第一矩形槽112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左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右侧,第一矩形槽112位于大弧形板10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大弧形板10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矩形槽112内,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13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上,第一矩形导向套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141,第一连接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15,第一橡胶卡板15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16位于第二矩形槽113内,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17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上,第二矩形导向套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181,第二连接板18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19,第二橡胶卡板19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大托板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矩形槽112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矩形槽113的右侧,升降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8的上方,升降板22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2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大导向孔221内,升降板22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大导向孔222内,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均与升降板22相接触,升降板22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下端连接有压块24,压块24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正上方,长导向杆25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23内,长导向杆2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26,长导向杆2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27,第一小挡块26和第二小挡块27均与升降板2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26位于第一大导向杆20的右侧,第二小挡块27位于第二大导向杆21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28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一小导向孔281内,第一长挡板28与长导向杆25相接触,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长挡板29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29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二小导向孔291内,长导向杆2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第一弹簧30和第二弹簧31均套在长导向杆25上,第一弹簧30位于第一小挡块26与第一长挡板28之间,第二弹簧31位于第二小挡块27与第二长挡板29之间,第一棘块32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棘块32与第一连接板14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141相配合,第一棘块32开有第一滑动槽321,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滑动槽321内,第一长挡板28与第一棘块32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与第一长挡板28相接触,第二棘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棘块34与第二连接板18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181相配合,第二棘块34开有第二滑动槽341,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滑动槽341内,第二长挡板29与第二棘块34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5,第二螺杆3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管2、升降杆3、第一棘板4、第一板簧5、第二棘板6、第二板簧7、大连接轴8、大旋转板9、大弧形板10、大托板11、第一矩形导向杆12、第一矩形导向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橡胶卡板15、第二矩形导向杆16、第二矩形导向套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橡胶卡板19、第一大导向杆20、第二大导向杆21、升降板22、连接块23、压块24、长导向杆25、第一小挡块26、第二小挡块27、第一长挡板28、第二长挡板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第一棘块32、第一螺杆33、第二棘块34和第二螺杆3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201,支撑管2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202,升降杆3滑动式位于支撑管2内,升降杆3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3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301,升降杆3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302,第一棘板4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一棘板4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301内,第一棘板4与第一大棘槽301相配合,第一棘板4开有第一小凹槽401,第一小凹槽401位于支撑管2的左侧,支撑管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5,第一板簧5位于第一活动槽201的下方,第一板簧5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401内,第二棘板6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202内,第二棘板6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302内,第二棘板6与第二大棘槽302相配合,第二棘板6开有第二小凹槽601,第二小凹槽601位于支撑管2的右侧,支撑管2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位于第二活动槽202的下方,第二板簧7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601内,升降杆3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303,大旋转槽303位于支撑管2的上方,大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连接轴8与升降杆3相连接,大旋转板9与大连接轴8转动连接,大旋转板9的底部与大弧形板10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大弧形板10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11,大托板11位于升降杆3的上方,大托板11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111,大托板11开有第一矩形槽112和第二矩形槽113,第一矩形槽112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左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右侧,第一矩形槽112位于大弧形板10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大弧形板10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矩形槽112内,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13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上,第一矩形导向套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141,第一连接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15,第一橡胶卡板15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16位于第二矩形槽113内,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17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上,第二矩形导向套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181,第二连接板18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19,第二橡胶卡板19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大托板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矩形槽112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矩形槽113的右侧,升降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8的上方,升降板22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2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大导向孔221内,升降板22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大导向孔222内,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均与升降板22相接触,升降板22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下端连接有压块24,压块24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正上方,长导向杆25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23内,长导向杆2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26,长导向杆2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27,第一小挡块26和第二小挡块27均与升降板2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26位于第一大导向杆20的右侧,第二小挡块27位于第二大导向杆21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28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一小导向孔281内,第一长挡板28与长导向杆25相接触,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长挡板29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29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二小导向孔291内,长导向杆2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第一弹簧30和第二弹簧31均套在长导向杆25上,第一弹簧30位于第一小挡块26与第一长挡板28之间,第二弹簧31位于第二小挡块27与第二长挡板29之间,第一棘块32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棘块32与第一连接板14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141相配合,第一棘块32开有第一滑动槽321,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滑动槽321内,第一长挡板28与第一棘块32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与第一长挡板28相接触,第二棘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棘块34与第二连接板18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181相配合,第二棘块34开有第二滑动槽341,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滑动槽341内,第二长挡板29与第二棘块34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5,第二螺杆3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
还包括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第一卡齿43、第二卡齿44、倒梯形板45和大弹簧46,大旋转板9的顶部嵌设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位于大旋转板9的上方,活动板42开有活动孔421,升降杆3位于活动孔421内,升降杆3与活动板42相接触,活动板42底部连接有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第一卡齿43位于升降杆3的左侧,第二卡齿44位于升降杆3的右侧,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配合,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接触,升降杆3的上端连接有倒梯形板45,大弹簧46的下端与活动板42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46的上端与倒梯形板45的底部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管2、升降杆3、第一棘板4、第一板簧5、第二棘板6、第二板簧7、大连接轴8、大旋转板9、大弧形板10、大托板11、第一矩形导向杆12、第一矩形导向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橡胶卡板15、第二矩形导向杆16、第二矩形导向套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橡胶卡板19、第一大导向杆20、第二大导向杆21、升降板22、连接块23、压块24、长导向杆25、第一小挡块26、第二小挡块27、第一长挡板28、第二长挡板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第一棘块32、第一螺杆33、第二棘块34和第二螺杆3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201,支撑管2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202,升降杆3滑动式位于支撑管2内,升降杆3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3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301,升降杆3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302,第一棘板4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一棘板4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301内,第一棘板4与第一大棘槽301相配合,第一棘板4开有第一小凹槽401,第一小凹槽401位于支撑管2的左侧,支撑管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5,第一板簧5位于第一活动槽201的下方,第一板簧5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401内,第二棘板6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202内,第二棘板6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302内,第二棘板6与第二大棘槽302相配合,第二棘板6开有第二小凹槽601,第二小凹槽601位于支撑管2的右侧,支撑管2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位于第二活动槽202的下方,第二板簧7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601内,升降杆3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303,大旋转槽303位于支撑管2的上方,大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连接轴8与升降杆3相连接,大旋转板9与大连接轴8转动连接,大旋转板9的底部与大弧形板10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大弧形板10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11,大托板11位于升降杆3的上方,大托板11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111,大托板11开有第一矩形槽112和第二矩形槽113,第一矩形槽112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左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右侧,第一矩形槽112位于大弧形板10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大弧形板10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矩形槽112内,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13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上,第一矩形导向套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141,第一连接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15,第一橡胶卡板15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16位于第二矩形槽113内,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17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上,第二矩形导向套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181,第二连接板18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19,第二橡胶卡板19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大托板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矩形槽112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矩形槽113的右侧,升降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8的上方,升降板22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2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大导向孔221内,升降板22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大导向孔222内,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均与升降板22相接触,升降板22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下端连接有压块24,压块24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正上方,长导向杆25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23内,长导向杆2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26,长导向杆2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27,第一小挡块26和第二小挡块27均与升降板2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26位于第一大导向杆20的右侧,第二小挡块27位于第二大导向杆21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28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一小导向孔281内,第一长挡板28与长导向杆25相接触,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长挡板29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29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二小导向孔291内,长导向杆2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第一弹簧30和第二弹簧31均套在长导向杆25上,第一弹簧30位于第一小挡块26与第一长挡板28之间,第二弹簧31位于第二小挡块27与第二长挡板29之间,第一棘块32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棘块32与第一连接板14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141相配合,第一棘块32开有第一滑动槽321,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滑动槽321内,第一长挡板28与第一棘块32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与第一长挡板28相接触,第二棘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棘块34与第二连接板18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181相配合,第二棘块34开有第二滑动槽341,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滑动槽341内,第二长挡板29与第二棘块34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5,第二螺杆3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
还包括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第一卡齿43、第二卡齿44、倒梯形板45和大弹簧46,大旋转板9的顶部嵌设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位于大旋转板9的上方,活动板42开有活动孔421,升降杆3位于活动孔421内,升降杆3与活动板42相接触,活动板42底部连接有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第一卡齿43位于升降杆3的左侧,第二卡齿44位于升降杆3的右侧,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配合,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接触,升降杆3的上端连接有倒梯形板45,大弹簧46的下端与活动板42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46的上端与倒梯形板45的底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卡块52、第二弧形板簧53和第二卡块54,活动板42左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弧形板簧5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卡块52,第一卡块52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一卡块52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活动板42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簧53,第二弧形板簧5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卡块54,第二卡块54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二卡块54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管2、升降杆3、第一棘板4、第一板簧5、第二棘板6、第二板簧7、大连接轴8、大旋转板9、大弧形板10、大托板11、第一矩形导向杆12、第一矩形导向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橡胶卡板15、第二矩形导向杆16、第二矩形导向套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橡胶卡板19、第一大导向杆20、第二大导向杆21、升降板22、连接块23、压块24、长导向杆25、第一小挡块26、第二小挡块27、第一长挡板28、第二长挡板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第一棘块32、第一螺杆33、第二棘块34和第二螺杆3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201,支撑管2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202,升降杆3滑动式位于支撑管2内,升降杆3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3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301,升降杆3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302,第一棘板4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一棘板4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301内,第一棘板4与第一大棘槽301相配合,第一棘板4开有第一小凹槽401,第一小凹槽401位于支撑管2的左侧,支撑管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5,第一板簧5位于第一活动槽201的下方,第一板簧5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401内,第二棘板6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202内,第二棘板6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302内,第二棘板6与第二大棘槽302相配合,第二棘板6开有第二小凹槽601,第二小凹槽601位于支撑管2的右侧,支撑管2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位于第二活动槽202的下方,第二板簧7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601内,升降杆3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303,大旋转槽303位于支撑管2的上方,大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连接轴8与升降杆3相连接,大旋转板9与大连接轴8转动连接,大旋转板9的底部与大弧形板10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大弧形板10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11,大托板11位于升降杆3的上方,大托板11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111,大托板11开有第一矩形槽112和第二矩形槽113,第一矩形槽112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左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右侧,第一矩形槽112位于大弧形板10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大弧形板10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矩形槽112内,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13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上,第一矩形导向套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141,第一连接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15,第一橡胶卡板15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16位于第二矩形槽113内,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17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上,第二矩形导向套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181,第二连接板18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19,第二橡胶卡板19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大托板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矩形槽112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矩形槽113的右侧,升降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8的上方,升降板22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2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大导向孔221内,升降板22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大导向孔222内,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均与升降板22相接触,升降板22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下端连接有压块24,压块24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正上方,长导向杆25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23内,长导向杆2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26,长导向杆2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27,第一小挡块26和第二小挡块27均与升降板2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26位于第一大导向杆20的右侧,第二小挡块27位于第二大导向杆21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28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一小导向孔281内,第一长挡板28与长导向杆25相接触,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长挡板29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29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二小导向孔291内,长导向杆2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第一弹簧30和第二弹簧31均套在长导向杆25上,第一弹簧30位于第一小挡块26与第一长挡板28之间,第二弹簧31位于第二小挡块27与第二长挡板29之间,第一棘块32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棘块32与第一连接板14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141相配合,第一棘块32开有第一滑动槽321,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滑动槽321内,第一长挡板28与第一棘块32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与第一长挡板28相接触,第二棘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棘块34与第二连接板18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181相配合,第二棘块34开有第二滑动槽341,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滑动槽341内,第二长挡板29与第二棘块34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5,第二螺杆3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
还包括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第一卡齿43、第二卡齿44、倒梯形板45和大弹簧46,大旋转板9的顶部嵌设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位于大旋转板9的上方,活动板42开有活动孔421,升降杆3位于活动孔421内,升降杆3与活动板42相接触,活动板42底部连接有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第一卡齿43位于升降杆3的左侧,第二卡齿44位于升降杆3的右侧,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配合,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接触,升降杆3的上端连接有倒梯形板45,大弹簧46的下端与活动板42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46的上端与倒梯形板45的底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卡块52、第二弧形板簧53和第二卡块54,活动板42左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弧形板簧5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卡块52,第一卡块52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一卡块52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活动板42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簧53,第二弧形板簧5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卡块54,第二卡块54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二卡块54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
还包括有滑套61、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滑套61滑动式套在支撑管2上,滑套61左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62,滑套61右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63,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第一板簧5的上端和第二板簧7的上端均位于滑套61内的下部,第一板簧5和第二板簧7均与滑套61相接触。
在本发明中,升降杆3可以在支撑管2内上下滑动,从而调整高度位置,第一棘板4和第二棘板6能够将升降杆3卡住,而且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能够在大旋转槽303内进行摆动,从而调整大托板11的倾斜角度,便于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倾斜调整,病人可以将下颌骨放置到漏斗形凹槽111内,通过第一橡胶卡板15和第二橡胶卡板19将头部的两侧夹住,通过压块24将病人的头部压住,而且第一棘块32和第二棘块34能够在第一长挡板28和第二长挡板29上进行滑动,而且第一棘块32可以插入到相应的第一小棘槽141内,还可以将第二棘块34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小棘槽181内,通过第一棘块32和第二棘块34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第一长挡板28和第二长挡板29的夹持力的大小,当对病人的头部固定完毕以后,大托板11为病人提供承托,医护人员即可对病人的眼部检查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将大托板11扶住进行固定。
此时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能够卡在弧形齿板41内,能够将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固定住,便于医护人员腾出手来进行其他工作,当需要对大托板11的倾斜角度调整时,可以对活动板42向上拉动,活动板42带动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向上运动,并使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分离,此时即可对大托板1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当需要对活动板42进行固定时,此时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分离,此时还可以继续对活动板42向上拉动,活动板42带动第一卡块52和第二卡块54向上继续运动,第二卡块54和第一卡块52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倒梯形板45的推压,当第一卡块52和第二卡块54移动到倒梯形板45的上方时,在第一弧形板簧51和第二弧形板簧53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块52和第二卡块54能够将倒梯形板45钩住,此时即可将活动板42固定住,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腾出手进行其他操作。
此时滑套61将第一板簧5和第二板簧7的上端同时罩住,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板簧5和第二板簧7运动,从而能够将第一棘板4和第二棘板6固定住,安全可靠,当需要对第一棘板4和第二棘板6进行拉动时,可以将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进行拧松,将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向上移动,并将第一板簧5和第二板簧7从滑套61内移出即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1)、支撑管(2)、升降杆(3)、第一棘板(4)和第一板簧(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左侧的上部开有第一活动槽(201),支撑管(2)右侧的上部开有第二活动槽(202),升降杆(3)滑动式位于支撑管(2)内,升降杆(3)的下端与底座(1)的顶部相接触,升降杆(3)左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大棘槽(301),升降杆(3)右侧的下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大棘槽(302),第一棘板(4)滑动式位于第一活动槽(201)内,第一棘板(4)的右端位于第一大棘槽(301)内,第一棘板(4)与第一大棘槽(301)相配合,第一棘板(4)开有第一小凹槽(401),第一小凹槽(401)位于支撑管(2)的左侧,支撑管(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板簧(5),第一板簧(5)位于第一活动槽(201)的下方,第一板簧(5)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一小凹槽(40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棘板(6)、第二板簧(7)、大连接轴(8)、大旋转板(9)、大弧形板(10)、大托板(11)、第一矩形导向杆(12)、第一矩形导向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橡胶卡板(15)、第二矩形导向杆(16)、第二矩形导向套(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橡胶卡板(19)、第一大导向杆(20)、第二大导向杆(21)、升降板(22)、连接块(23)、压块(24)、长导向杆(25)、第一小挡块(26)、第二小挡块(27)、第一长挡板(28)、第二长挡板(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第一棘块(32)、第一螺杆(33)、第二棘块(34)和第二螺杆(35),第二棘板(6)滑动式位于第二活动槽(202)内,第二棘板(6)的左端位于第二大棘槽(302)内,第二棘板(6)与第二大棘槽(302)相配合,第二棘板(6)开有第二小凹槽(601),第二小凹槽(601)位于支撑管(2)的右侧,支撑管(2)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位于第二活动槽(202)的下方,第二板簧(7)的上部滑动式位于第二小凹槽(601)内,升降杆(3)的上部开有大旋转槽(303),大旋转槽(303)位于支撑管(2)的上方,大连接轴(8)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连接轴(8)与升降杆(3)相连接,大旋转板(9)与大连接轴(8)转动连接,大旋转板(9)的底部与大弧形板(10)底部的上侧相连接,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位于大旋转槽(303)内,大旋转板(9)和大弧形板(10)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大弧形板(10)的上端连接有大托板(11),大托板(11)位于升降杆(3)的上方,大托板(11)的中间位置开有漏斗形凹槽(111),大托板(11)开有第一矩形槽(112)和第二矩形槽(113),第一矩形槽(112)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左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右侧,第一矩形槽(112)位于大弧形板(10)左上端的右侧,第二矩形槽(113)位于大弧形板(10)右上端的左侧,第一矩形导向杆(12)位于第一矩形槽(112)内,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一矩形导向套(13)滑动式套在第一矩形导向杆(12)上,第一矩形导向套(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小棘槽(141),第一连接板(1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橡胶卡板(15),第一橡胶卡板(15)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第二矩形导向杆(16)位于第二矩形槽(113)内,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与大托板(11)相连接,第二矩形导向套(17)滑动式套在第二矩形导向杆(16)上,第二矩形导向套(17)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二小棘槽(181),第二连接板(18)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橡胶卡板(19),第二橡胶卡板(19)位于大托板(11)的上方,大托板(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矩形槽(112)的左侧,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矩形槽(113)的右侧,升降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8)的上方,升降板(22)的左端开有第一大导向孔(221),第一大导向杆(20)位于第一大导向孔(221)内,升降板(22)的右端开有第二大导向孔(222),第二大导向杆(21)位于第二大导向孔(222)内,第一大导向杆(20)和第二大导向杆(21)均与升降板(22)相接触,升降板(22)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下端连接有压块(24),压块(24)位于漏斗形凹槽(111)的正上方,长导向杆(25)的中间位置嵌设在连接块(23)内,长导向杆(2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小挡块(26),长导向杆(25)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挡块(27),第一小挡块(26)和第二小挡块(27)均与升降板(22)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小挡块(26)位于第一大导向杆(20)的右侧,第二小挡块(27)位于第二大导向杆(21)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长挡板(28)的上端开有第一小导向孔(28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一小导向孔(281)内,第一长挡板(28)与长导向杆(25)相接触,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长挡板(29)的上端开有第二小导向孔(291),长导向杆(25)位于第二小导向孔(291)内,长导向杆(2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第一弹簧(30)和第二弹簧(31)均套在长导向杆(25)上,第一弹簧(30)位于第一小挡块(26)与第一长挡板(28)之间,第二弹簧(31)位于第二小挡块(27)与第二长挡板(29)之间,第一棘块(32)位于第一连接板(14)的左侧,第一棘块(32)与第一连接板(14)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右端与第一小棘槽(141)相配合,第一棘块(32)开有第一滑动槽(321),第一长挡板(28)位于第一滑动槽(321)内,第一长挡板(28)与第一棘块(32)相接触,第一棘块(3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与第一长挡板(28)相接触,第二棘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板(18)的右侧,第二棘块(34)与第二连接板(18)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左端与第二小棘槽(181)相配合,第二棘块(34)开有第二滑动槽(341),第二长挡板(29)位于第二滑动槽(341)内,第二长挡板(29)与第二棘块(34)相接触,第二棘块(34)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5),第二螺杆(35)与第二长挡板(29)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第一卡齿(43)、第二卡齿(44)、倒梯形板(45)和大弹簧(46),大旋转板(9)的顶部嵌设有弧形齿板(41),活动板(42)位于大旋转板(9)的上方,活动板(42)开有活动孔(421),升降杆(3)位于活动孔(421)内,升降杆(3)与活动板(42)相接触,活动板(42)底部连接有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第一卡齿(43)位于升降杆(3)的左侧,第二卡齿(44)位于升降杆(3)的右侧,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配合,第一卡齿(43)和第二卡齿(44)均与弧形齿板(41)相接触,升降杆(3)的上端连接有倒梯形板(45),大弹簧(46)的下端与活动板(42)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46)的上端与倒梯形板(45)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卡块(52)、第二弧形板簧(53)和第二卡块(54),活动板(42)左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51),第一弧形板簧(5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卡块(52),第一卡块(52)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一卡块(52)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活动板(42)右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簧(53),第二弧形板簧(5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卡块(54),第二卡块(54)位于倒梯形板(45)的下方,第二卡块(54)与倒梯形板(45)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套(61)、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滑套(61)滑动式套在支撑管(2)上,滑套(61)左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62),滑套(61)右侧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63),第一小螺杆(62)和第二小螺杆(63)均与升降杆(3)相接触,第一板簧(5)的上端和第二板簧(7)的上端均位于滑套(61)内的下部,第一板簧(5)和第二板簧(7)均与滑套(61)相接触。
CN201910225597.2A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58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5597.2A CN109758106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5597.2A CN109758106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106A true CN109758106A (zh) 2019-05-17
CN109758106B CN109758106B (zh) 2021-05-07

Family

ID=6645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559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58106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810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1443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刘水长 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装置
CN110185846A (zh) * 2019-05-27 2019-08-30 李昊扬 一种用于化工管道的可调整型承托装置
CN110179608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巫娟 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引流式病床
CN110251785A (zh) * 2019-06-04 2019-09-20 程忠良 一种用于医疗的耳科病人送药装置
CN110404134A (zh) * 2019-08-06 2019-11-05 吴涛 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输液装置
CN110464921A (zh) * 2019-07-13 2019-11-19 万年县人民医院 五官科洗鼻雾化器支架
CN110639288A (zh) * 2019-09-19 2020-01-03 刘志清 一种用于风淋室的便于清理型空气过滤装置
CN111920574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杭州幕林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眼部检查前自动滴入眼药液设备
CN113995371A (zh) * 2021-11-17 2022-02-01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一种眼科检查用辅助支撑台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5731A (en) * 1989-07-31 1992-06-30 Optikon Oftalmologia S.P.A. Mechanical device for positioning the head of a patient in perimeter device
CN201675921U (zh) * 2010-03-22 2010-12-22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额托装置
CN205251503U (zh) * 2015-12-28 2016-05-25 吴秋云 头部固定架
CN107343821A (zh) * 2017-09-05 2017-11-14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顶出式的眼科检疗辅助托架
CN108158554A (zh) * 2017-12-21 2018-06-15 曾传金 一种眼科用可调式检查辅助设备
CN108523835A (zh) * 2018-04-23 2018-09-14 黄奇政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5731A (en) * 1989-07-31 1992-06-30 Optikon Oftalmologia S.P.A. Mechanical device for positioning the head of a patient in perimeter device
CN201675921U (zh) * 2010-03-22 2010-12-22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额托装置
CN205251503U (zh) * 2015-12-28 2016-05-25 吴秋云 头部固定架
CN107343821A (zh) * 2017-09-05 2017-11-14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顶出式的眼科检疗辅助托架
CN108158554A (zh) * 2017-12-21 2018-06-15 曾传金 一种眼科用可调式检查辅助设备
CN108523835A (zh) * 2018-04-23 2018-09-14 黄奇政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检查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846A (zh) * 2019-05-27 2019-08-30 李昊扬 一种用于化工管道的可调整型承托装置
CN110251785A (zh) * 2019-06-04 2019-09-20 程忠良 一种用于医疗的耳科病人送药装置
CN110141443A (zh) * 2019-06-05 2019-08-20 刘水长 一种便于使用型医疗护理换药装置
CN110179608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巫娟 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引流式病床
CN110464921A (zh) * 2019-07-13 2019-11-19 万年县人民医院 五官科洗鼻雾化器支架
CN110404134A (zh) * 2019-08-06 2019-11-05 吴涛 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使用型辅助输液装置
CN110639288A (zh) * 2019-09-19 2020-01-03 刘志清 一种用于风淋室的便于清理型空气过滤装置
CN111920574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杭州幕林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眼部检查前自动滴入眼药液设备
CN113995371A (zh) * 2021-11-17 2022-02-01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一种眼科检查用辅助支撑台架
CN113995371B (zh) * 2021-11-17 2022-06-28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一种眼科检查用辅助支撑台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106B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8106A (zh)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承托固定装置
CN110327083B (zh) 一种用于医疗眼科的便于使用型开睑器
CN111568635A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CN106236371A (zh) 一种眼科用头部夹持器械
CN108937841A (zh) 眼科用视野检查装置
CN112402032A (zh) 一种基于眼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09253478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支撑器
CN114587902A (zh) 一种眼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9049112U (zh) 一种视力矫正器
CN209490213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辅助架
CN209790280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肢体定位调节装置
CN109394408A (zh) 一种打石膏用脚掌固定装置
CN205866912U (zh) 颈部减压调角装置
CN112494203B (zh) 一种青光眼引流器
CN214414892U (zh) 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CN110025450B (zh) 一种用于眼科的可调整型手术椅
CN208837910U (zh) 医用视野仪
CN110200668A (zh)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拆装型开睑器
CN112353438A (zh) 一种眼科护理用眼睑撑开装置
CN208388941U (zh) 一种眼科医生手术用辅助支撑架
CN218572486U (zh) 一种口腔全麻手术用头部支撑装置
CN111053671A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系统的可调节固定装置
CN213607906U (zh) 一种眼部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CN214856571U (zh) 一种眼科用遮眼装置
CN219501074U (zh) 一种角膜屈光手术开睑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Tao

Inventor after: Yin Chenglin

Inventor before: Yin Chengl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1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310053 shore road 548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Room 611, Unit 1, Building 6, Donghui Yucai Yuan, 185 Erqi North Road, Dong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in Chengl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