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2790B -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2790B
CN109752790B CN201711070336.5A CN201711070336A CN109752790B CN 109752790 B CN109752790 B CN 109752790B CN 201711070336 A CN201711070336 A CN 201711070336A CN 109752790 B CN109752790 B CN 109752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fiber
mode
annular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03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2790A (zh
Inventor
苑立波
邓洪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0703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光纤包含包层1、中央圆形少模纤芯2、螺旋纤芯3以及环形纤芯4。其中,少模纤芯2位于包层1的中央,螺旋纤芯3环绕在少模纤芯2上,环形纤芯4与少模纤芯2的中轴重合。一方面,由于螺旋纤芯3的周期性微扰,使得少模纤芯2传输的低阶线偏振模式(例如LP11模式5)可转化为高阶的相位涡旋模式,在光纤端生成涡旋光束6。另一方面,当向环形纤芯4耦合输入高斯光场7(或者环形光场)时,会在环形纤芯4中激发出环形传输模式,最终在光纤端输出环形光场8。该光纤可通过直接热融旋转拉丝或先拉丝再热融扭转的方法制备。本发明可用于涡旋光束和环形光束生成及传输、光通信、光传感、光操纵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涡旋光束和环形光束生成及传输、光通信、光传感、光操纵等,属于光纤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磁波传输的不仅是能量还有动量,这是所有物体平移运动的一种特有性质,当电磁波的动量被其它物体吸收或散射时,就会形成“辐射压力”,从而对物体形成机械压力。同样,光波也存在着角动量,这是所有转动运动的一种特性。光波角动量在光轴上可以分解为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其中特别的是,具有光轨道角动量的光波波前呈螺旋状,因此把此时的相位状态称为“相位涡旋”。实际上,光涡旋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发现。在1909年,Poynting首次提出光子的自旋,说明单个光子是圆偏振的。Allen及其同事在1992年报道了螺旋相位光束包含一个角相位项exp(ilφ),这表明每个光子含有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11
(l为拓扑荷数,φ为方位角,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12
为普朗克常量)的轨道角动量。当拓扑荷数为零(l=0)时,光波没有轨道角动量,波前为平面。然而,当l=+1(或l=-1)时,光波中的每个光子含有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14
能量的左旋(或右旋)轨道角动量,光波的波前呈现左旋(或右旋)单螺旋结构。同样,当l=+2(或l=-2)时,光波中的每个光子含有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13
能量的左旋(或右旋)轨道角动量,光波的波前则为左旋(或右旋)双螺旋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具有一个额外的角向自由度),相位涡旋光波在光通信、微粒操纵、纳米尺度显微观测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生成涡旋光束的最常见方法是使用空间光调制器(Optics Express,2008,16(21):16984-16992),然而空间光调制器一般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并且需要在自由空间中实现光耦合,这样就带来许多不便。Xiuquan Ma等人(Optics Express,2011,19(27):26515-26528)公开了一种手性耦合芯光纤,该光纤包含一个笔直的中央纤芯和一个缠绕在中央纤芯上的螺旋状侧芯(侧芯直径远小于中央纤芯),中央纤芯的作用是传输或增强信号,一旦中央纤芯的高阶模式耦合到侧芯,高阶模式的能量就会因为侧芯的螺旋结构而发生弯曲损耗,进而辐射出光纤,仅仅将低阶模式保留在中央纤芯中,最终在中央纤芯中实现有效的单模传输。产生有效的单模传输是该光纤的主要用途。然而,由于存在侧芯螺旋结构,中央纤芯传输的基模(LP01模式,无涡旋量)会和侧芯的高阶涡旋模式(例如LP11涡旋模式)发生谐振耦合,因而,此时可以在侧芯光纤中观察到涡旋模式。由于只有极少部分光能量可以转化侧芯的涡旋模式,因此这种光纤的涡旋模式转化效率极低,并且侧芯的涡旋光束也不易搜集。
另外的一种涡旋光束生成方法则是利用手性光纤实现。第一类材料(主要为折射率)手性涡旋光纤。美国专利(US20080101754)和欧洲专利(EP1705503B1)公开了一种纤芯折射率仅随方位角变化的梯度折射率光纤,这种光纤可看成是纵向伸长的空间相位板,利用该光纤即可生成涡旋光束。虽然该涡旋光束生成器结构极为简单,但是制备这种光纤却非常困难。中国专利(201310030066.0、201310030067.5和201310029915.0)也公开了多种纤芯折射率呈手性分布的特种光纤用于生成相位涡旋光束。第二类为空间结构手性涡旋光纤。美国专利(US6839486)公开了一种对偏芯、椭圆芯、矩形芯等扭转而成的手性结构光纤,该光纤不但可以实现光栅功能,同样可以生产涡旋光束。
此外,中国专利(ZL201010133476.4)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波导层的同轴双波导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虽然该光纤的环形芯可以传输环形光场,但是其中央纤芯却和普通圆形纤芯一样,它本身是不能生产涡旋光的,并且在纵向上该光纤不管折射率还是空间结构都没有变化,所以在光纤制备过程不需要加入光纤扭转步骤。为了拓展特种光纤器件的功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涡旋光束和环形光场的生成及传输、光通信、光传感、光操纵等领域。这种光纤不但可以在环形纤芯中产生环形光束,而且可以通过中央圆形少模纤芯和缠绕其上的螺旋纤芯结构的共同作用来生成涡旋光束。与在先技术相比,本发明增加了一种周期性螺旋手性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由于螺旋纤芯的模式截止,因此并不会发生螺旋纤芯与中央纤芯的模式耦合,而是通过螺旋纤芯手性几何结构的周期性微扰来实现在中央纤芯传输的低阶线偏振纤芯模式与高阶涡旋模式之间的耦合转化,从而产生高纯度涡旋光场。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光纤包含包层1、中央圆形少模纤芯2、螺旋纤芯3以及环形纤芯4。其中,少模纤芯2位于包层1的中央,螺旋纤芯3环绕在少模纤芯2上,环形纤芯4与少模纤芯2的中轴重合。一方面,由于螺旋纤芯3的周期性微扰,使得少模纤芯2传输的低阶线偏振模式(例如LP11模式5)可转化为高阶的相位涡旋模式,在光纤端生成涡旋光束6。另一方面,当向环形纤芯4中注入激光时,会在环形纤芯4中激发环形光传输模式,进而在光纤端出射环形光束8。
下面将详细阐述同轴双波导光纤的中央圆形少模纤芯与缠绕其上的螺旋纤芯结构实现涡旋光束生成的原理。由于螺旋纤芯的模式截止,光波不能在螺旋纤芯中形成稳定的传输模式,因此并不会发生螺旋纤芯与中央纤芯的模式耦合,而是通过螺旋纤芯手性几何结构的周期性微扰影响中央纤芯的模式传输。如果把中央圆形少模纤芯和螺旋纤芯看成一个整体并对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可以发现,这种结构可以看作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普通的圆形纤芯(直流量);另一部分是周期性螺旋微扰项(高阶项)。这样就可以通过基于普通圆形纤芯光纤的模式微扰理论来解释光波在同轴双波导光纤中的传输。根据涡旋光纤的角动量选择定则公式:
-Mj+Mk±m=0, (1)
这里Mj和Mk分别为圆形纤芯光纤模式j和模式k的方位角数,实际上Mj-1等于对应涡旋模式的拓扑荷数。m表示手性结构螺旋的个数。以具有两个右旋螺旋纤芯的同轴双波导光纤(m=-2)为例,输入的线偏振LP11模式可以分解为微扰前圆形纤芯的左旋圆偏振模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
(即为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2
Mj=+2)和右旋圆偏振模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3
(包含TE01和TM01,Mj=0)。经过螺旋微扰后,由公式(1)可以判断出,两个圆形纤芯模可以分别同时与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4
和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5
发生耦合。由于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6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7
是兼并模式,因此这两个模式可统一表示成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8
这样,当光纤长度为耦合半周期的奇数倍时,低阶线偏振模式LP11就可以几乎全部转化为高阶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9
从而生成拓扑荷数为3的左旋涡旋模式。当然,在低阶线偏振模式LP11耦合生成高阶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0
的同时,这两个纤芯模式也可与包层模式(例如包层线偏振LP1n模式或者包层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1
模式)发生耦合,但是这些耦合都很小,不会对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2
的生成产生实质性影响。
以此类推,在其他左旋(或右旋)多螺旋纤芯的同轴双波导光纤(m=1、2、3...)中,线偏振纤芯模LPn1和右旋涡旋纤芯模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6
(或左旋涡旋纤芯模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3
)发生耦合传输,当光纤长度为耦合半周期的奇数倍时,光能量就会几乎全部转化为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4
模式(或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315
模式),最终在中央纤芯中生成了拓扑荷数为(n+m)的右旋(或左旋)涡旋模式。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同轴双波导光纤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同轴双波导光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在右旋同轴双波导光纤中的模式耦合功率曲线。
图4是同轴双波导光纤的生成的涡旋模式强度(左图)和相位(右图)分布示意图。
图5是同轴双波导光纤预制板的制备示意图。
图6是同轴双波导光纤的拉制示意图。
图7是具有其他多螺旋纤芯结构的同轴双波导光纤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涡旋光场生成装置示意图。
图9是环形光场生成装置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图4,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一段同轴双波导光纤(以具有右旋双螺旋芯的同轴双波导光纤为例),该光纤包含包层1、中央圆形少模纤芯2、螺旋纤芯3以及环形纤芯4。一方面,当低阶线偏振LP11纤芯模式5输入到该光纤后,在双螺旋纤芯3的扰动下,该模式会与高阶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41
发生耦合(如图3所示,这两个模式的功率分别用点划线和虚线表示,耦合周期为T0),当然,从图3也可以看出,纤芯模式还和其他包层模式(例如LP11、LP12、LP13和LP14,这些模式耦合功率用实线表示)发生耦合,但这些耦合的功率都很小,不会对纤芯涡旋模式的生成产生实质性影响。因而,当光纤长度为耦合半周期的奇数倍(也就是光纤长度为(n+0.5)T0,n为非负整数)时,纤芯线偏振模式LP11几乎全部转化为拓扑荷数为3的高阶纤芯左旋涡旋模式
Figure GDA0001514760960000042
(见图4所示),最后在光纤端输出高纯度的涡旋光束6。另一方面,当向环形纤芯4耦合输入高斯光场4(或者环形光场)时,会在环形纤芯4中激发出环形传输模式,最终在光纤端输出环形光场8。
同轴双波导光纤的制备过程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见图5和图6):
步骤1:同轴双波导光纤预制棒制备(见图5)。先采用MCVD制棒方法制备内壁含有中央孔9和内壁环形芯层10的中空环形芯光纤预制棒构件;然后在含有中央芯层11的光纤预制棒靠近芯层处加工偏心微孔12,并向微孔12中嵌入细小芯棒13,最后把整个插件嵌入中空环形芯光纤预制棒构件中组合成新的光纤预制棒14。
步骤2:将制备好的光纤预制棒14放置在光纤拉丝塔上,并固定在旋转电机15上,光纤预制棒14进过加热炉16加热熔融并在垂直牵引力17和旋转电机7提供的扭转力的共同作用下旋转拉丝,最后拉制出同轴双波导光纤18,如图6所示。当然,也可以和普通光纤拉制一样,先直接把光纤预制棒14拉制成非螺旋光纤,然后再热融旋转制备成同轴双波导光纤18。
此外,可利用以上同样的光纤制备方法制作其他具有左旋(或右旋)多螺旋纤芯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如图7所示。利用这些同轴双波导光纤可生成环形光场和相应拓扑荷数的涡旋光场。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涡旋光场生成(见图8):
步骤1:光纤制备:按照实施方式的光纤制备方法制作同轴双波导光纤1;
步骤2:光源耦合:将单模光纤19、少模光纤20和制备好的同轴双波导光纤18依次对准、焊接,如图8所示。其中,在少模光纤20中的传输模式受到模式分选器21的控制;
步骤3:涡旋光束生成:输入激光22,在偏振控制器23和模式分选器21的作用下,选择性地在少模光纤20中产生线偏振LP11模式5,这样,在该模式激励下同轴双波导光纤18就可输出涡旋光束6。
二、环形光场生成(见图9):在同轴双波导光纤18中环形纤芯4的光源输入由侧抛光纤耦合器来实现。该耦合器由包层经过抛磨的单模光纤19和同轴双波导光纤18组成,由于两个侧抛面24紧密靠在一起,使单模光纤纤芯25与同轴双波导光纤18的环形纤芯4距离足够近,当向单模光纤19输入激光22时,单模光纤19传输的光波就可以直接耦合到同轴双波导光纤18的环形纤芯4中,并形成环形纤芯导模,最后在同轴双波导光纤18的纤端输出环形光场5。

Claims (7)

1.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光纤包含包层(1)、中央圆形少模纤芯(2)、螺旋纤芯(3)以及环形纤芯(4),其中,少模纤芯(2)位于包层(1)的中央,螺旋纤芯(3)环绕在少模纤芯(2)上,环形纤芯(4)与少模纤芯(2)的中轴重合;一方面,由于螺旋纤芯(3)的周期性微扰,使得少模纤芯(2)传输的低阶线偏振模式(5)可转化为高阶的相位涡旋模式,在光纤端生成涡旋光束(6);另一方面,当向环形纤芯(4)耦合输入高斯光场或者环形光场(7)时,会在环形纤芯(4)中激发出环形传输模式,最终在光纤端输出环形光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光纤的制备方法是:(1)先采用MCVD制棒方法制备内壁含有环形芯层的中空环形芯光纤预制棒构件;(2)在含有中央芯层的光纤预制棒靠近芯层处加工偏心微孔,并向微孔中嵌入细小芯棒,最后把整个插件嵌入中空环形芯光纤预制棒构件中组合成新的光纤预制棒;(3)将制备好的光纤预制棒放置于拉丝塔上进行热融旋转拉丝,最终形成含有螺旋纤芯结构的同轴双波导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纤芯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纤芯的位置位于中央纤芯和环形纤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和3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纤芯的模式截止,既在该纤芯中没有稳定的传输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和3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纤芯的螺距H满足如下关系:H=2π(β12)-1,其中β1表示在中央纤芯中低阶线偏振模式的传输常数,β2表示在中央纤芯中激发的高阶涡旋模式的传输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融旋转拉丝制备光纤也可以是先直接拉制成不具有螺旋结构的光纤,然后对该光纤进行热融扭转形成含有螺旋纤芯结构的同轴双波导光纤。
CN201711070336.5A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52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336.5A CN109752790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336.5A CN109752790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790A CN109752790A (zh) 2019-05-14
CN109752790B true CN109752790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39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0336.5A Active CN109752790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27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789A (zh) * 2017-11-03 2019-05-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形芯同轴双波导光纤的粒子光操纵器件
CN111404611B (zh) * 2020-04-01 2021-07-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双信号传输光纤及应用该光纤的传输装置和方法
US11592612B2 (en) * 2020-12-30 2023-02-28 Lumentum Operations Llc In-fiber offset to annulus converter
CN113036584A (zh) * 2021-03-02 2021-06-2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超短脉冲涡旋光束产生装置
CN113281845B (zh) * 2021-05-12 2022-10-11 天津大学 基于螺旋拉锥光纤束的oam光子灯笼及制作和应用
CN113376736B (zh) * 2021-06-18 2022-09-0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6g通信的涡旋集成复用/解复用光纤
CN113311537B (zh) * 2021-06-22 2022-05-3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级联锥形耦合器的聚合物三模式复用器
CN113687469A (zh) * 2021-08-26 2021-11-2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光纤微冲击枪工具
CN114354128A (zh) * 2021-10-12 2022-04-1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涡旋光场探测装置
CN115808855A (zh) * 2023-02-08 2023-03-17 之江实验室 一种基于特种光纤的边缘抑制并行激光直写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1858A (zh) * 2010-06-11 2010-11-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可实现微小粒子旋转的卫星式螺旋多芯光纤微光手及制法
CN103969737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无锡万润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双折射涡旋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1637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无锡万润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纤Bessel光束生成器
JP2017111173A (ja) * 2015-12-14 2017-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ヒューズ抑圧ファイバ及び光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741B (zh) * 2010-03-29 2011-11-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具有环形波导层的同轴双波导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7928A (zh) * 2012-11-26 2014-06-04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双芯光纤接续用光纤
CN104503020A (zh) * 2014-12-19 2015-04-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纵向螺旋模式转移光纤
US9885825B2 (en) * 2016-04-18 2018-02-06 Chiral Photonics, Inc. Pitch reducing optical fiber array and multicore fib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hiral fiber grat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1858A (zh) * 2010-06-11 2010-11-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可实现微小粒子旋转的卫星式螺旋多芯光纤微光手及制法
CN103969737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无锡万润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双折射涡旋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1637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无锡万润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纤Bessel光束生成器
JP2017111173A (ja) * 2015-12-14 2017-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ヒューズ抑圧ファイバ及び光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790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2790B (zh) 一种可生成涡旋光及环形场的同轴双波导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72794B (zh) 一种三角芯涡旋场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US7941012B2 (en) Phase-engineered fibers for use in generating cylindrical vector beams
CN112363320B (zh) 一种光纤涡旋光束发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9737A (zh) 非对称双折射涡旋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1845B (zh) 基于螺旋拉锥光纤束的oam光子灯笼及制作和应用
AU2020100964A4 (en) A vortex optical fiber with spiral eccentric hole structure surrounding the center-co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09752789A (zh) 基于环形芯同轴双波导光纤的粒子光操纵器件
CN101819326B (zh) 用于形成空心光束的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60453A1 (zh) 螺旋型光纤光栅、制备方法及全光纤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
Zhang et al. Generating in-plane optic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beams with silicon waveguides
CN100371745C (zh) 利用光纤模间干涉产生空心光束及调谐的方法
CN102436065B (zh) 利用液芯光纤同时产生和放大空心光束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99571B (zh) 基于环形芯同轴螺旋波导光纤的粒子光操纵器件
Jin et al. Generation of the first-order OAM modes in single-ring fibers by offset splicing technology
CN109752796B (zh) 渐变折射率涡旋场光纤
CN113866893A (zh) 一种新型光纤涡旋场生成器
Meng et al. Design of negative curvature fiber carrying multi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s for terahertz wave transmission
CN103439763B (zh) 一种大模场面积全固体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CN214540115U (zh) 螺旋光纤光栅、制备装置及全光纤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
Zhao et al. A design of novel photonic crystal fiber with low and flattened dispersion for supporting 84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s
CN113880422A (zh) 一种用于制备模分复用器的异质多芯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Liaw et al.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f higher-order mode and standing waves in metallic nanowires
Wei et al. Design of a microstructure optical fiber supporting 52 vortex beams
Zha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excitation of LP 01 mode in ring-core fibers by tapering for optimizing OAM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Assignee: Guilin Qixing District Fiber Optic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Assignor: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591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axial dual waveguide fiber capable of generating vortex light and annular fiel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