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2761A -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2761A
CN109752761A CN201711076598.2A CN201711076598A CN109752761A CN 109752761 A CN109752761 A CN 109752761A CN 201711076598 A CN201711076598 A CN 201711076598A CN 109752761 A CN109752761 A CN 109752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measured
oil
gas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6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2761B (zh
Inventor
江同文
邓兴梁
李世银
关宝珠
王彭
赵龙飞
沈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65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2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确定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油气含量特性,并利用该油气含量特性确定待钻井井眼位置和指导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失利井或躺井的挖潜工作,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Description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及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主要为缝洞型储层,其非均质性强且连通性差,油气藏生产特征普遍表现为“一井一藏”特征,并且不同的“单井”也有不同的油气水关系,导致缝洞型油气藏的储层特性与常见的碎屑岩油气藏截然不同。其中断溶体油气藏是碳酸盐岩地层在相同地质背景下,岩溶水沿断裂破碎带溶蚀改造,形成的三维空间结构的岩溶缝洞系统。塔中碳酸盐岩的断溶系统主要由岩溶水沿断裂系统溶蚀改造碳酸盐岩地层形成,油气藏也主要沿断裂系统的充注,断溶系统及内部油气共同构成了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断溶体油气藏系统。
目前针对断溶体油气藏的储层特性的确定主要是通过人为经验判断所实现的,收集储层所在区域内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对该已钻井所在区域的储层特性进行划分和评价,而该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是根据该储层特性的划分和评价完成的。该区域内还存在钻径过程中遇断溶体储层的失利井或躺井,针对此类井的挖潜工作也是根据上述的储层特性的划分和评价完成的。
然而影响断溶体油气藏特性的因素较多,即使是邻近的断溶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油气藏特性,每个断溶体油气藏系统也有着独立的油气水界面。因此仅依靠现有的人为经验和相邻已钻井的储层特性评定储层的油气储量并根据该油气储量确定待钻井的井眼位置,评定的准确性较低,也降低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确定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油气含量特性,并利用该油气含量特性确定待钻井井眼位置和指导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失利井或躺井的挖潜工作,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并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之后,还包括:
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
根据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之后,还包括:
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具体包括:
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
根据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断裂属性包括断裂系统发育尺寸。
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储层波阻抗。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
根据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储层三维几何模型。
获取待测储层的上覆盖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
根据上覆盖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盖层三维几何模型。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地震振幅确定储层外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储层内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具体包括:
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
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储层静态特性包括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富油气区。
选取富油气区作为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在上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中,可选的是,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挖潜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低部位出水区。
选取低部位出水区作为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包括: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并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本发明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通过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并建立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充分考虑了待测储层中断裂书性和地震属性对储层静态特性的影响,综合评定了储层静态特性中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和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综合判断了影响油气储存的储层和盖层条件;通过结合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分析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和已钻井的挖潜位置,为待钻井的井位确定和已钻井的挖潜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精确且可信度较高的指导,因此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和盖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钻井的井眼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已钻井的挖潜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和盖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待钻井的井眼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的确定已钻井的挖潜位置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包括:
S1: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并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S2: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S3: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的地震资料主要为叠前偏移地震资料,根据上述的地震资料可以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其中断裂属性是指储层的断裂系统的延伸尺寸及裂缝形态,断裂系统是断溶体油气藏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断裂系统复杂多变导致不同的断溶体受控于不同的断裂系统,因此每个断溶体油气藏都有着独立的油气水界面,邻近的断溶体具有不同的油气藏特性,这也增加了探索和评价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的难度。本实施例中,利用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综合评定了断溶体的断裂系统形成或扩展,以及油气藏的形成和储存,保证了油气藏特性评价的准确性。其中储层静态特性是指油气充注体的特性,其可以直观的反映油气的形成和产量。
如图1所示,在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
S5:根据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储层静态特性评价,本实施例进一步还提供了储层动态特性的评价。储层静态特性的评价是基于油气藏的形成与储存,而在钻井过程中,油气藏的特性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为确保油气藏特性的评价准确性,本实施例还提供的储层动态特性的评定。
储层动态特性是根据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特性完成评价的,已钻井可以选取一个或多个,根据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已钻井的储层动态特性。其中井内压力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钻井压力的变化,为后期安装钻井提供了指导。油气产量即为已钻井的已钻井段的油气产出量,气油比是指采出的油气中油分与气体的相对,其可以作为油气质量评价的标准,虽然断溶体油气藏的特性变化较大,但是确定已钻井的油气产量和气油比可以为下一步的钻井过程提供分析基础。而油气投入产出比是从经济角度分析待测储层的可采性,通过上述的储层动态特性,可以综合了解待测储层内已开采的油气藏的开发效果,为该断溶体油气藏储层提供初步的评价,对后期待钻井的井位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如图1所示,在根据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S7: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和已钻井的挖潜位置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储层静态特性评价和储层动态特性评价的应用,其中待钻井的井眼位置一般选择为油气形成和储存量较高的地区。在储层中,某些已钻井在钻井过程中遇到断溶体油气藏后,造成低部位出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油气开采工作,该井成为失利井或躺井。针对此类情况,解决的方法是确定已钻井的低部位出水区,采用排水采油法完成油气开采,上述的过程即为已钻井的挖潜工作,而确定低部位出水区即为确定挖潜位置。完成已钻井的挖潜可以大大降低油气开采的损失,提高断溶体油气藏的经济价值。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
S12:根据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断裂属性包括断裂系统发育尺寸。
S13: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储层波阻抗。
需要说明的是,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的均值在千米级的为油源断裂,是走滑断裂穿寒武系基地,其控制构造带或区带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充注。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的均值在百米级的为伴生断裂,伴生断裂是油源断裂的次级裂缝。而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的均值在十米级的为派生断裂,其可以作为缝洞型储层的油气储存单元。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储层的地质构造进行处理,选取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中的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简历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其中利用相干属性可以对油源断裂和伴生断裂的三维几何模型完成精细地刻画,而派生断裂的发育尺寸较小,无法通过相干属性完成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此时通过曲率属性则可以完成派生断裂的三维几何模型的精细刻画。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待测储层三维几何模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获取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
S22:根据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储层三维几何模型。
S23:获取待测储层的上覆盖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
S24:根据上覆盖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盖层三维几何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地震振幅是根据地震资料直接获取的,而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是根据地震反演得到的。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的地震资料初步建立该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从而确定该储层的轮廓特征。
油气藏的保存不仅与储层的结构特性有密切关系,还受控于盖层的结构特征,因此根据待测储层的上覆盖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建立的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确定盖层的轮廓特征。通过确定储层和盖层的轮廓特征可以综合判断待测储层中有利于油气藏生成与储存的位置。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储层三维几何模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221:根据待测储层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地震振幅确定储层外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S222: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确定储层内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中的地震振幅在振幅属性上进行岩层切片提取和建立三维外部轮廓,可以得到断溶体油气藏的平面和立体形态。根据地震反演得到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对断溶体油气藏的内部形态进行刻画,确定储层的储层构造和储层体积,从而得到储层中有效油气储存空间的体积。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
S32:根据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储层静态特性包括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可以根据油源断裂距离确定油气充注条件的优劣。位于油源断裂或者其深层分支断裂上的断溶体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充注条件,位于油源断裂的分支断裂上的断溶体油气藏的油气充注条件较好,没有位于油源断裂或者其分支断裂上的断溶体油气藏的油气充注条件较弱。其中油气充注条件包括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
另一方面,在储层构造较高部位,盖层厚度较大、串珠状储层数量较多和储层体积较大的地区,有利于断溶体油气藏的油气储存。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待钻井的井眼位置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61:根据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富油气区。
S62:选取富油气区作为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对断溶体油气藏的储层静态特性评价,优选油气充注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富油气区,这是保证高油气产量的前提条件。其次,还可根据上述对断溶体油气藏的储层动态特性评价确定该地区断溶体油气藏的可开采性和开采效益,优选可开采性和开采效益均较高的地区作为富油气区。最终选取该富油气区作为待钻井的井眼位置,提高了待钻井的井眼位置选取的精确性,从而增加了该待钻井的油气产量和开采效益。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确定已钻井的挖潜位置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分步骤:
S71:根据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确定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低部位出水区。
S72:选取低部位出水区作为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目前对已钻井中的躺井或失利井常采用排水采油法完成挖潜工作,因此可以根据储层静态特性中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该已钻井所在区域的储层轮廓特征,基于储层轮廓中的低部位出水区有利于排水采油的特点,优选该区域内的低部位出水区作为挖潜位置。从而解决了已钻井中躺井或失利井的开采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通过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并建立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充分考虑了待测储层中断裂书性和地震属性对储层静态特性的影响,综合评定了储层静态特性中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和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综合判断了影响油气储存的储层和盖层条件;通过结合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分析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和已钻井的挖潜位置,为待钻井的井位确定和已钻井的挖潜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精确且可信度较高的指导,因此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8,包括:
第一分析模块81,用于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地震资料可以包括时间域地震资料和深度与地震资料,以及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处理得到的地震资料,从上数的地震资料中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其中断裂属性是指该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其与断溶体油气藏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断裂系统发育尺寸较大的地区有利于断溶体油气藏的油气充注。而地震属性是指地震振幅,以及根据地震资料反演得到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波阻抗。
第二分析模块82,用于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确定的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可以包括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和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综合评价储层和盖层的轮廓特征有助于确定富油气区,对待钻井的井眼位置确定有指导意义。而在储层三维几何模型中还可以包括储层内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和储层外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其中通过储层内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可以确定储层体积和串珠状储层数量,通过储层外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可以确定储层构造。
确定模块83,用于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三维几何模型确定的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可以评价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该储层静态特性是指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均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待钻井的井眼位置,也可以根据三维几何模型进一步确定已钻井中失利井或躺井的挖潜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8,通过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并建立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充分考虑了待测储层中断裂书性和地震属性对储层静态特性的影响,综合评定了储层静态特性中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和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综合判断了影响油气储存的储层和盖层条件;通过结合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分析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和已钻井的挖潜位置,为待钻井的井位确定和已钻井的挖潜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精确且可信度较高的指导,因此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实施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9,包括:
存储器91,用于存储指令;具体的,存储器91的存储对象包括软件及模块。处理器92,用于运行存储器91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处理器92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1内的数据,执行该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9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具体的,处理器92用于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具体的,处理器92还可用于根据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确定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具体的,处理器92还可用于根据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9,通过地震资料确定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并建立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充分考虑了待测储层中断裂书性和地震属性对储层静态特性的影响,综合评定了储层静态特性中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和盖层三维几何模型,综合判断了影响油气储存的储层和盖层条件;通过结合储层静态特性和储层动态特性分析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和已钻井的挖潜位置,为待钻井的井位确定和已钻井的挖潜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精确且可信度较高的指导,因此提高了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的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并根据地震资料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根据所述断裂属性和所述地震属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井内压力、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油气投入产出比;
根据所述已钻井的所述井内压力、所述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所述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已钻井的所述井内压力、所述油气产量、气油比和所述油气投入产出比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动态特性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震资料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并根据所述断裂系统发育尺寸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所述断裂属性包括断裂系统发育尺寸;根据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地震属性,所述地震属性包括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储层波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裂属性和所述地震属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断裂系统发育尺寸、所述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断裂系统发育尺寸、所述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确定所述储层三维几何模型;
获取所述待测储层的上覆盖层的所述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根据所述上覆盖层的所述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确定所述盖层三维几何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断裂系统发育尺寸、所述地震振幅、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确定所述储层三维几何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断裂系统发育尺寸和所述地震振幅确定所述储层外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孔隙度和所述储层波阻抗确定所述储层内部轮廓三维几何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构造、储层体积、串珠状储层数量、盖层厚度和油源断裂距离;
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构造、所述储层体积、所述串珠状储层数量、所述盖层厚度和所述油源断裂距离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包括油气充注体体积和油气充注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待钻井的井眼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富油气区;
选取所述富油气区作为所述待钻井的井眼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内的已钻井的挖潜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储层静态特性和所述储层动态特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低部位出水区;
选取所述低部位出水区作为所述已钻井的挖潜位置。
10.一种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储层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根据地震资料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断裂属性和地震属性;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断裂属性和所述地震属性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储层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所述待测储层的储层静态特性。
CN201711076598.2A 2017-11-06 2017-11-06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752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6598.2A CN109752761B (zh) 2017-11-06 2017-11-06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6598.2A CN109752761B (zh) 2017-11-06 2017-11-06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761A true CN109752761A (zh) 2019-05-14
CN109752761B CN109752761B (zh) 2021-08-03

Family

ID=6640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6598.2A Active CN109752761B (zh) 2017-11-06 2017-11-06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276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9048A (zh) * 2020-04-29 2020-07-10 四川杰瑞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断溶体计算相关属性及数据加权重构的方法
CN112270061A (zh) * 2019-07-08 2021-0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14114390A (zh) * 2020-08-27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勘探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27456A (zh) * 2020-09-21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1769A2 (en) * 2011-03-09 2012-09-1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reservoir modeling,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CN107083939A (zh) * 2017-06-26 2017-08-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立体开发方法
CN107191175A (zh) * 2017-07-11 2017-09-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1769A2 (en) * 2011-03-09 2012-09-1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reservoir modeling,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CN107083939A (zh) * 2017-06-26 2017-08-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立体开发方法
CN107191175A (zh) * 2017-07-11 2017-09-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NG XUKUI ET AL.: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Technique for Ordovician Carbonare Reservoir in Tarim Basin", 《SPG/SEG BEIJING 2016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生产局: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成果集》", 31 January 1996 *
常少英等: "岩溶洞穴型油藏描述中的几种方法—以塔北轮古西油田为例", 《海相油气地质》 *
李伟: "YM油田32区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王志章等: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 31 December 199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瑞和等: "《石油工程概论(第2版)》", 31 May 2011,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罗登宇: "下二门油田Ⅰ断块核二段剩余油分布及开发调整方案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胡向阳等: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油藏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0061A (zh) * 2019-07-08 2021-0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12270061B (zh) * 2019-07-08 2022-1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
CN111399048A (zh) * 2020-04-29 2020-07-10 四川杰瑞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断溶体计算相关属性及数据加权重构的方法
CN114114390A (zh) * 2020-08-27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勘探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114390B (zh) * 2020-08-27 2023-1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勘探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27456A (zh) * 2020-09-21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761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978B (zh) 碳酸盐层间岩溶型储层布井方法
RU2488146C2 (ru)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е напряжений на изучаемой площади
US94104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seismic analysis
CN104977617B (zh) 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和成像测井储层裂缝识别方法
CN105572739B (zh) 碳酸盐岩孔洞裂缝性发育特征判断方法
US10810331B2 (en) System for predicting induced seismicity potential resulting from injection of fluid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CN109752761A (zh) 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特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lose et al. Integrated workflows for shale gas and case study results for the Horn River Bas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CN107272059A (zh) 孔一段复杂小断块油气直接识别方法
CN106285642A (zh) 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Patterson et al. Integration of microseismic data, completion data, and production data to characterize fracture geometry in the Permian Basin
Lin et al. In situ stress variation and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response of the Jurassic Yan'an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 China: Its impact on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RU2520067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зон развития вторичных коллекторов трещинного типа в осадочном чехле
CN109322661A (zh) 套管强度校核方法和装置
CN107340542A (zh) 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
RU2148166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залежей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CN112748476A (zh) 基于应力场与微地震联合反演的注入流体前缘识别方法
Weimann et al. Mexico Unconventional Recourses and Micro-Seismic Studies
CN117072145B (zh) 通过试井曲线确定潜山储层有效厚度的方法
US20240265179A1 (en) Hydraulic fracturing system
Ramirez et al. Use of Chemical Gas Tracers Reveals Details of the Cleanup of an Unconventional Gas Well in the Vaca Muerta Formation
CN110941029B (zh) 一种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
CN113139265B (zh) 基于潜山油气藏注气开发的气窜方向确定方法及装置
Haris et al. Reservoir Compartment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Bangko And Bekasap Formation, Central Sumatra Basin Indonesia
Ga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hydraulic fracturing-induced seismicity in shale reservoi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