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7770A -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7770A
CN109747770A CN201811639161.XA CN201811639161A CN109747770A CN 109747770 A CN109747770 A CN 109747770A CN 201811639161 A CN201811639161 A CN 201811639161A CN 109747770 A CN109747770 A CN 10974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xygen
navigation device
submarine navigation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91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植勇
马季
崔帅杰
赵舒悦
张松松
方清平
任芳雨
陈睿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8116391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7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7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安装在水下航行器最前端;保护层,包括水下航行器通体从外到内设置的碳纤维层和铝层,位于水下航行器尾部的铝层内的高锰酸钾层;电池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部,当发射时,电池的正极与碳纤维层连接,电池的负极与铝层连接,用于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推进系统包括氢气储存装置、氧气储存装置、导气管和推进器;氢气储存装置和氧气储存装置均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的推进器连通,用于在推进器中进行氢氧推进反应;高锰酸钾层在推进系统的余热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本发明能够平稳快速的产生超空泡,并极大地提升水下航行器的发射速度。

Description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水下航行器发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水下航行器构造是由载体结构、控制系统、导航系统、能源系统、推进系统和任务载荷等组成水下无人航行器。水下运动体受到的流体粘性阻力约占其总阻力的70%左右,运动体的阻力与周围介质的密度成正比,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密度的数百倍,所以水下航行器的发射速度较低。目前减阻方法可选择空化减阻。但是,由于运动中的空泡通常都存在泄露现象,因此不可能保持连 续的自然超空泡状态,这就需要利用气体补充的方式来保持超空泡的状态,从而保持物体的稳定性,目前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1)气体喷射方法形成超空泡,(2)液体喷射方法形成超空泡,(3)固体空泡发生器形成超空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能够平稳快速的产生超空泡,并极大地提升水下航行器的发射速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激光发生器,安装在水下航行器最前端;
保护层,包括水下航行器通体从外到内设置的碳纤维层和铝层,位于水下航行器尾部的铝层内的高锰酸钾层;
电池,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部,当发射时,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连接,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连接,用于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
推进系统,包括氢气储存装置、氧气储存装置、导气管和推进器;氢气储存装置和氧气储存装置均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的推进器连通,用于在推进器中进行氢氧推进反应;高锰酸钾层用于在推进系统的余热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按上述装置,本装置还包括导流罩,导流罩通过支架与水下航行器尾部连接,且导流罩与水下航行器之间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
按上述装置,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内的碳化钙层,用于在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
所述的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射时,推进器进行氢氧推进反应推进水下航行器发射;
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加热使水汽化;
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连接,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连接,在水中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在氢氧推进反应产生的热量下,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在水中产生气泡包裹在水下航行器周围,降低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按上述方法,在水下航行器的高速航行下,由于伯努利效应,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会被压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壳表面并向后流动,到达水下航行器尾部时,由导流罩收集进入到推进器燃烧。
按上述方法,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内设置碳化钙层,在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从而增大气泡量;乙炔随氢气和氧气一起由导流罩收集进入到推进器燃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气泡,同时利用推进器的温度增加高锰酸钾层的设计,提高气泡量,由于激光发生器以及水下航行器外壳均产生气体,使水下航行器处于一个气泡下,由于水下航行器的阻力与周围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而气体介质是水的密度的几百分之一,因此,水下航行器的阻力将大大的降低,在正常的推进功率下,就可以获得数倍的航行速度,从而实现航行体的超高速航行。
2、通过增加导流罩,结合伯努利效应,能够回收产生的气体给推进器燃烧,进一步提高推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激光发生器,2-电池,3-导流罩,4-推进器,5-1-碳纤维层,5-2-铝层,5-3-碳化钙层,5-4-高锰酸钾层,6-氧气储存装置,7-氢气储存装置,8-导气管,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激光发生器1,安装在水下航行器最前端;保护层,包括水下航行器通体从外到内设置的碳纤维层5-1和铝层5-2,位于水下航行器尾部的铝层5-2内的高锰酸钾层5-4; 电池2,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部,当发射时,电池2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5-1连接,电池2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5-2连接,用于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5-1和铝层5-2,激光发生器1与电池2连接;推进系统,包括氢气储存装置7、氧气储存装置6、导气管8和推进器4;氢气储存装置7和氧气储存装置6均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通过导气管8与所述的推进器4连通,用于在推进器4中进行氢氧推进反应;高锰酸钾层5-4用于在推进系统的余热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导流罩3,导流罩3通过支架9与水下航行器尾部连接,且导流罩3与水下航行器之间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5-2内的碳化钙层5-3,用于在脱去碳纤维层5-1和铝层5-2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
所述的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发射时,推进器4进行氢氧推进反应推进水下航行器发射;激光发生器1发射的激光加热使水汽化;电池2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5-1连接,电池2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5-2连接,在水中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5-1和铝层5-2;在氢氧推进反应产生的热量下,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在水中产生气泡包裹在水下航行器周围,降低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在水下航行器的高速航行下,由于伯努利效应,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会被压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壳表面并向后流动,到达水下航行器尾部时,由导流罩3收集进入到推进器4燃烧。
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5-2内设置碳化钙层5-3,在脱去碳纤维层5-1和铝层5-2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从而增大气泡量;乙炔随氢气和氧气一起由导流罩3收集进入到推进器4燃烧。
在水下航行器中,高能激光发射器1与电池2相连,激光发生器1安装在水下航行器的最前部,发射的激光加热使水汽化。水下航行器通体裹有铝层5-2和碳纤维层5-1,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一旦发射,铝层5-2与电池2负极相连,碳纤维层5-1与电池2正极相连 ,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脱去保护层;在水下航行器前中的大部,铝层5-2和碳纤维层5-1下裹有碳化钙5-3,在脱去保护层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乙炔;在水下航行器后部接近尾部导流罩3处,铝层5-2和碳纤维层5-1下裹有高锰酸钾层5-4,在脱去保护层后,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两者产生气泡包裹在水下航行器周围,降低阻力。氢气储存装置6和氧气储存装置7通过导气管8与燃烧室相连,推进器4位于航行体最后部分,舵翼位于水下航行器的中后部分。在水下航行器高速航行下,由于伯努利效应气体会被压在水下航行器外壳表面处,并且向后流动,到达尾部时由导流罩3收集到推进器4的燃烧处。同时由于激光发生器1以及水下航行器外壳均产生气体,使水下航行器处于一个气泡下,由水下航行器的阻力与周围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而气体介质是水的密度的几百分之一,因此,航行体的阻力将大大的降低,在正常的推进功率下,就可以获得数倍的航行速度,从而实现航行体的超高速航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激光发生器,安装在水下航行器最前端;
保护层,包括水下航行器通体从外到内设置的碳纤维层和铝层,位于水下航行器尾部的铝层内的高锰酸钾层;
电池,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部,当发射时,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连接,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连接,用于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
推进系统,包括氢气储存装置、氧气储存装置、导气管和推进器;氢气储存装置和氧气储存装置均设置在水下航行器内,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的推进器连通,用于在推进器中进行氢氧推进反应;高锰酸钾层用于在推进系统的余热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导流罩,导流罩通过支架与水下航行器尾部连接,且导流罩与水下航行器之间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内的碳化钙层,用于在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射时,推进器进行氢氧推进反应推进水下航行器发射;
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加热使水汽化;
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的碳纤维层连接,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的铝层连接,在水中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在氢氧推进反应产生的热量下,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在水中产生气泡包裹在水下航行器周围,降低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下航行器的高速航行下,由于伯努利效应,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会被压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壳表面并向后流动,到达水下航行器尾部时,由导流罩收集进入到推进器燃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下航行器中部的铝层内设置碳化钙层,在脱去碳纤维层和铝层后与水反应产生乙炔,从而增大气泡量;乙炔随氢气和氧气一起由导流罩收集进入到推进器燃烧。
CN201811639161.XA 2018-12-29 2018-12-29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9747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9161.XA CN109747770A (zh) 2018-12-29 2018-12-29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9161.XA CN109747770A (zh) 2018-12-29 2018-12-29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7770A true CN109747770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4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9161.XA Pending CN109747770A (zh) 2018-12-29 2018-12-29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77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650A (zh) * 2021-03-26 2021-06-08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瞬时加速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709A (zh) * 2005-12-27 2006-06-28 上海大学 水下高速航体电解致气泡提高航体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37135A (zh) * 2007-03-29 2007-09-19 上海大学 水下航行体激光加热空化装置
CN201258088Y (zh) * 2008-08-01 2009-06-17 蓝劲松 涡爆动力装置
CN101486438A (zh) * 2009-03-06 2009-07-22 清华大学 柔性mems减阻蒙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70322B1 (ko) * 2015-06-19 2015-11-18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초월공동 수중운동체의 능동형 캐비테이터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709A (zh) * 2005-12-27 2006-06-28 上海大学 水下高速航体电解致气泡提高航体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37135A (zh) * 2007-03-29 2007-09-19 上海大学 水下航行体激光加热空化装置
CN201258088Y (zh) * 2008-08-01 2009-06-17 蓝劲松 涡爆动力装置
CN101486438A (zh) * 2009-03-06 2009-07-22 清华大学 柔性mems减阻蒙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70322B1 (ko) * 2015-06-19 2015-11-18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초월공동 수중운동체의 능동형 캐비테이터 시스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650A (zh) * 2021-03-26 2021-06-08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瞬时加速系统及方法
CN112918650B (zh) * 2021-03-26 2023-01-24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瞬时加速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3462B (zh) 一种超空泡航行体
RU185128U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под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прямоточной паровой ядерной энергоустановкой
CN102050220B (zh) 利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推动的水下运载工具
CN109747770A (zh) 水下激光隧道超音速高速发射装置及方法
CN112781448A (zh) 一种基于入水缓冲装置的反潜导弹及控制方法
US20090317249A1 (en) Drag-reduction, propulsion, and lift generating system
CN103600854B (zh) 利用空间等离子体和磁场作用的航天器助推系统
CN108292767A (zh) 用于再生型燃料电池的单组元推进剂系统及利用其的单组元推进方法
US20040069897A1 (en) Zero emitting electric air vehicle with semi-annular wing
CN112455698B (zh) 燃料电池氢气喷管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应用其的无人机系统
CN116513379A (zh) 混合供电的波浪滑翔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04933B (zh) 氢气-碱金属热电直接转换器发电系统
CN201932354U (zh) 一种喷气式船舶推进系统
CN201971142U (zh) 利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推动的水下运载工具
CN108869096B (zh) 一种圆周通气式固体微推力器
CN106299406A (zh) 水下燃料电池aip动力系统
US9200816B2 (en) Hydrogen jet propulsion system
JP4586137B2 (ja) 成層圏用飛行体
CN115783198A (zh)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的混合推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230117737A1 (en) Lighter-than-air craft with hydrogen propulsion
CN109774981B (zh) 一种高超飞行器辅助火箭的热防护系统
CN102079383A (zh) 核动力喷汽式船舶推进系统
CN212615036U (zh) 一种吸水增程节能减排绿色航空发动机
CN115367083A (zh) 一种混合动力的多工况水下航行器
CN201961538U (zh) 一种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