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5819A -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5819A
CN109745819A CN201711071461.8A CN201711071461A CN109745819A CN 109745819 A CN109745819 A CN 109745819A CN 201711071461 A CN201711071461 A CN 201711071461A CN 109745819 A CN109745819 A CN 109745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isting
channel
fog
demister
be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14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谦
祝雪娇
孙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ck Cod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Xin He 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Xin He 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Xin He 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14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5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5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58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除雾装置包括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除雾通道,所述除雾通道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除雾通道设置成多个弯曲段,防止气流方向出现突变,使得雾气在弯曲段内流动时更平缓,降低除雾通道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Description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种类较多,但通常采用过滤网、滤芯过流的方式实施物理净化,这些空气净化器较难去除气体污染物,存在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此,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通过湿法净化方式实现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器,此空气净化器以水等液体作为载体溶解空气中的污染物,然后将吸纳空气中污染物的小液滴经过过滤器滤除,最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空气净化器。在净化的过程中,水被雾化后形成的小液滴用来吸附污染物,但很显然这些小液滴仅仅通过过滤器滤除仍然存在向空气中流动的隐患,净化效果仍然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在提高净化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雾装置,其包括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除雾通道,所述除雾通道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除雾通道还包括直线段,相邻两个所述弯曲段通过所述直线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弯曲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弯曲段的端部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弯曲段的中间部分的流通面积。
优选地,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弯曲段的连接处呈弧状。
优选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弯曲段的凸出方向相反。
优选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弯曲段的凸出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除雾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多个环状结构,各所述环状结构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环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除雾通道;
在所述除雾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板及所述第二密封板相对设置,并分别密封在最内圈所述环状结构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除雾组件包括第一封装板、第二封装板及多个除雾板,各所述除雾板沿自身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除雾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装板及所述第二封装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除雾板与所述第一封装板及所述第二封装板围成所述除雾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除雾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气体的进入方向相同。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除雾装置,通过将除雾通道设置成多个弯曲段,防止气流方向出现突变,使得雾气在弯曲段内流动时更平缓,降低除雾通道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另外,由于除雾通道上各弯曲段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因此,雾气在经过除雾通道的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具体地,当雾气从流通面积较大的部分流至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时,雾气的体积由大变小,此过程中雾气被压缩并伴随放热,使得雾气中含有的水汽冷凝成水滴,该水滴顺着除雾通道的内壁面往回滴落;而当雾气从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流至流通面积较大的部分时,雾气流动得到缓冲,并伴有较少的液态水析出,当雾气进入下一个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时,水雾会进一步受到压缩,进一步较大程度地析出,经过多个此弯曲段,最终实现对含有水雾的气体实施加大程度地冷凝,形成液体,达到除雾的目的,从而缓解用来吸附污染物的雾气向空气中流动的情况,提高净化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除雾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除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除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除雾装置;
20-除雾通道;
200-弯曲段;
200a-端部;
200b-中间部分;
202-直线段;
21-环状结构;
22-第一密封板;
23-第二密封板;
24-除雾板;
25-进风通道;
26-出风通道。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雾装置2,其包括除雾组件,该除雾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除雾通道20,而除雾通道20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弯曲段200,此弯曲段200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除雾通道20设置成多个弯曲段200,在增加除雾路径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气流方向出现突变,使得雾气在弯曲段200内流动时更平缓,降低除雾通道20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20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2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另外,由于除雾通道20上各弯曲段200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因此,雾气在经过除雾通道20的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具体地,当雾气从流通面积较大的部分流至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时,雾气的体积由大变小,此过程中雾气被压缩并伴随放热,使得雾气中含有的水汽冷凝成水滴,该水滴顺着除雾通道20的内壁面往回滴落;而当雾气从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流至流通面积较大的部分时,雾气流动得到缓冲,并伴有较少的液态水析出,当雾气进入下一个流通面积较小的部分时,水雾会进一步受到压缩,进一步较大程度地析出,经过多个此弯曲段200,最终实现对含有水雾的气体实施加大程度地冷凝,形成液体,达到除雾的目的,从而缓解用来吸附污染物的雾气向空气中流动的情况,提高净化效果。
在实验测试过程中,从此除雾装置2出来的气体已被除去99%的水雾。
可选地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至少两个相邻弯曲段200的凸出方向相反,这样设计可以降低气流方向出现突变的情况,使雾气从一个弯曲段200流动至另一个弯曲段200时更加平缓,进一步降低除雾通道20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20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2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可选地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至少两个相邻弯曲段200的凸出方向相同,这样设计可降低除雾组件的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从而提高除雾装置2的生产效率。
其中,上述除雾通道20还包括直线段202,相邻两个弯曲段200通过直线段202连接,这样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相邻两个弯曲段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整个除雾组件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能够对从一个弯曲段200流动至另一个弯曲段200的雾气进行缓冲,尤其是针对凸出方向相同的两个相邻弯曲段200这一种情况,降低了气流方向出现突变的情况,使雾气从一个弯曲段200流动至另一个弯曲段200时更加平缓,进一步降低除雾通道20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20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2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在弯曲段200的延伸方向上,弯曲段200的端部200a的流通面积可小于弯曲段200的中间部分200b的流通面积,这样设计方便多个相同规格的除雾通道20相邻设置,从而降低了除雾组件的制作难度。
其中,流通面积较小的区为除雾通道20的压缩区,流通面积较大的区为除雾通道20的膨胀区,也就是说,弯曲段200的端部200a为压缩区,弯曲段200的中间部分200b为膨胀区。优选地,弯曲段200的两端部200a的流通面积均小于弯曲段200的中间部分200b的流通面积,这样在相邻两个弯曲段200的端部200a相连时,可增大压缩区的路径,在加快雾气中水的析出程度的同时,可降低除雾通道20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20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2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相邻两个弯曲段200的端部200a的直线段202可为除雾通道20的膨胀区或压缩区,当该直线段202为膨胀区时,可增加雾气在除雾通道20内流通时体积发生变化的次数,加快雾气中水的析出程度,当直线段202为压缩区时可降低除雾通道20对雾气的阻碍。
优选地,直线段202与弯曲段200的连接处呈弧状,使雾气从弯曲段200流动至直线段202(或从直线段202流动至弯曲段200)时更加平缓,降低直线段202与弯曲段200的连接处对雾气的阻碍,以使雾气在除雾通道20中流动时更加顺畅,从而降低雾气流通不顺利时对除雾装置2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损耗。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除雾装置2还包括进风通道25,该进风通道25与除雾通道20的进口连通,进风通道25的延伸方向与气体的进入方向相同,该进风通道25起到导流的作用,以方便雾气流至除雾通道20内。优选地,该进风通道25与除雾通道20的连接处呈弧状,以降低进风通道25与除雾通道20的连接处对雾气的阻碍,使得雾气顺利流至除雾通道20内,降低对除雾装置2的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除雾装置2还可包括出风通道26,该出风通道26与除雾通道20的出口连通,其中,出风通道26和进风通道25的延伸方向优选为竖直方向,便于与其它结构(例如:雾化装置、过滤装置)进行组装。
基于上述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除雾组件包括多个环状结构21,各环状结构21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环状结构21之间形成除雾通道20,这样设计可降低除雾组件的组装效率。
为了降低除雾组件最内圈环状结构21的制作难度,通常该最内圈环状结构21自身形成的通道的流通面积较大,为避免雾气从最内圈环状结构21自身形成的通道流窜出去,影响净化效果。该除雾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板22及第二密封板23,在除雾通道2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密封板22及第二密封板23相对设置,并分别密封在最内圈环状结构21的相对两端。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除雾组件包括第一封装板(图中未示出)、第二封装板(图中未示出)及多个除雾板24,各除雾板24沿自身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除雾板2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封装板及第二封装板连接,相邻两个除雾板24与第一封装板及第二封装板围成除雾通道20。其中,各除雾板24可采用一样的规格,如图5所示,以降低除雾组件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除雾组件中也可采用规格不一致的除雾板24,这样便于将除雾组件设计成各种形状,例如:图6中所示的圆柱形,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净化设备。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除雾装置2,以在提高净化效果的同时,降低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除雾通道,所述除雾通道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具有流通面积不相等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通道还包括直线段,相邻两个所述弯曲段通过所述直线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弯曲段的端部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弯曲段的中间部分的流通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弯曲段的连接处呈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弯曲段的凸出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所述弯曲段的凸出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多个环状结构,各所述环状结构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环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除雾通道;
在所述除雾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板及所述第二密封板相对设置,并分别密封在最内圈所述环状结构的相对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组件包括第一封装板、第二封装板及多个除雾板,各所述除雾板沿自身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除雾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封装板及所述第二封装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除雾板与所述第一封装板及所述第二封装板围成所述除雾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除雾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气体的进入方向相同。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
CN201711071461.8A 2017-11-03 2017-11-03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Withdrawn CN109745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1461.8A CN109745819A (zh) 2017-11-03 2017-11-03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1461.8A CN109745819A (zh) 2017-11-03 2017-11-03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5819A true CN109745819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398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1461.8A Withdrawn CN109745819A (zh) 2017-11-03 2017-11-03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581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5313Y (zh) * 1995-10-11 1996-09-18 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折流板式雾净化器
CN204522519U (zh) * 2015-03-17 2015-08-05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气流超精细除雾装置
CN105413371A (zh) * 2015-12-09 2016-03-23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脱硫除雾装置
CN105709508A (zh) * 2014-12-17 2016-06-29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气体液体分离器
CN106362501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北京淘氪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其除雾器
CN106975312A (zh) * 2017-03-02 2017-07-25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US20170304770A1 (en) * 2014-11-12 2017-10-26 Demist Tech. Inc Thermal Power Plant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
CN207654901U (zh) * 2017-11-03 2018-07-27 西藏信和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5313Y (zh) * 1995-10-11 1996-09-18 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折流板式雾净化器
US20170304770A1 (en) * 2014-11-12 2017-10-26 Demist Tech. Inc Thermal Power Plant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
CN105709508A (zh) * 2014-12-17 2016-06-29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气体液体分离器
CN204522519U (zh) * 2015-03-17 2015-08-05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气流超精细除雾装置
CN105413371A (zh) * 2015-12-09 2016-03-23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脱硫除雾装置
CN106362501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北京淘氪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其除雾器
CN106975312A (zh) * 2017-03-02 2017-07-25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CN207654901U (zh) * 2017-11-03 2018-07-27 西藏信和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9117B (zh) 除雾器
CN105247312B (zh) 换热器
CN102413941A (zh) 模块式旋风分离器前置净化器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74794A1 (en) Filter Element for a Filter Device for Gas Filtration
CN204176753U (zh) 空调机
CN207654901U (zh)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05360840U (zh) 新型除雾器
WO2016194982A1 (ja) 気液分離装置
CN109745819A (zh) 除雾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09348265U (zh) 除雾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5672673U (zh) 一种屋顶式s型除尘除雾装置
CN106362501A (zh) 空气净化器及其除雾器
CN209034059U (zh) 气液接触体
JP3550754B2 (ja) 排煙脱硫装置
CN207085617U (zh) 防雾霾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载空调器
CN20821282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4815501A (zh) 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CN206571688U (zh) 一种油分装置、螺杆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9481992A (zh)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JP2010175166A (ja) 熱交換器
CN107606825A (zh) 冷凝器
CN104606957B (zh) 锥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CN102343186A (zh) 一种360度方向导流油烟分离器
CN114845793A (zh) 用于空气过滤器的褶式过滤器元件
CN207270895U (zh)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5

Address after: 100089 Room 204, 2f, building 1, taiyueyua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check cod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851600 419W,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Peng Bo health industrial park, Lin Zhou county, Taihu Road, Linzhou County, Tibet, Lhasa

Applicant before: TIBET XINHE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