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3789B -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3789B
CN109743789B CN201811400363.9A CN201811400363A CN109743789B CN 109743789 B CN109743789 B CN 109743789B CN 201811400363 A CN201811400363 A CN 201811400363A CN 109743789 B CN109743789 B CN 109743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session
ccr
us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03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3789A (zh
Inventor
陈林龙
帅福利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03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3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3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3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3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3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若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本发明可以及时地、合理地回收系统资源,增加PCRF网元和EPC系统健壮和稳定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加稳定持续的LTE服务,同时也可以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和IP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移动通信技术处于网络技术演进的关键时期,也就在此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应运而生。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统一标准,具有高频谱效率、高峰值速率、高移动性和网络架构扁平化等多种优势。EPC作为LTE核心网提供一个向融合网络演进的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和多样的业务,并且能够支持这些业务在这些无线接入技术间移动的无缝切换;能够实现网络的扁平化和IP化;能够提供高带宽和低延时的网络性能;能够和现有网络共存,并支持平滑演进,并最终替代现有网络。
3GPP从R7开始在网络中引入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网元结构,该功能节点可以对用户和业务态QoS服务质量的控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且能为用户提供业务流承载资源保障以及基于流的计费策略,真正让运营商实现基于业务和用户分类的更精细化的业务控制和计费方式,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PCRF是服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点,为PCEF(Policy and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
如图1所示,在EPC系统中,Gx接口位于PGW(PDN Gateway,PDN网关)与PCRF之间,实现PCRF动态控制PCEF的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与计费控制)行为的功能,传递PCC决策信令。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附着接入4G网络时,PGW通过Gx接口发送CCR-I(Credit Control Request-Initial,信用控制创建请求)消息向PCRF请求PCC规则与策略控制信息,PCRF建立该UE的IP-CAN会话;当UE去附着脱离4G网络时PGW通过Gx接口发送CCR-T(Credit Control Request-Terminal,信用控制终止请求)消息通知PCRF清除之前建立的IP-CAN会话,CCR-I和CCR-T通过相同的SessionID关联。正常情况下CCR-I和CCR-T的请求数目保持一致,不会出现IP-CAN会话残留,但是现网运行环境复杂,UE业务期间会触发大量的CCR-I消息请求,出现异常情况时PGW发送给PCRF的CCR-T消息请求数目少于相应的CCR-I消息请求数目,这就导致了IP-CAN会话残留,过多的残留会话不仅浪费系统资源,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及时检测并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包括: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若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具体包括: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
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
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包括:
残留会话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会话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时,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进一步地,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
所述会话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的具体方式为:
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
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及时检测和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释放回收,保障了用户的通信业务功能;
(2)本发明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3)本发明提高了PCRF网元和EPC系统的健壮性,使其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与异常处理,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LTE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UE附着时通过Gx接口建立IP-CAN会话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第一个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第二个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第三个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包括:
S100.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S200. 若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当某个UE是初次附着网络时,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已建好的该UE的IP-CAN会话,如果已存在该UE的IP-CAN会话,则表明该UE在上一次附着网络时存在残留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还未删除,也即该UE在上一次附着网络时会话建立出现了异常。因此,当判断某个UE是初次附着时,将已存在的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删除,由于是初次附着,此时再根据CCR-I消息为该UE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可以及时地、合理地回收系统资源,增加PCRF网元和EPC系统健壮和稳定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加稳定持续的LTE服务,同时也可以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具体包括: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PGW在UE触发下通过Gx接口发送CCR-I消息到PCRF,PCRF通过CCR-I消息携带的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判断该UE是否初次附着。所述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可以由PGW添加在CCR-I消息中,具体地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可以是添加在CCR-I消息中的SessionID字段。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是:当UE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attach标识;当UE不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非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non attach标识。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从消息内获取用户标识;之后检测消息的SessionID字段,判断是否有attach标识,若有则确定UE是初次附着,PCRF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当检测到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中的附着标识是non attach标识时,则确定UE不是初次附着,PCRF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可以是:当UE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attach标识;当UE不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不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从消息内获取用户标识;之后检测消息的SessionID字段,判断是否有attach标识,若有则确定UE是初次附着,PCRF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当检测到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中没有attach标识时,则确定UE不是初次附着,PCRF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0.当确定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
S400. 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当某个UE不是初次附着网络时,在正常情况下PGW会为UE的每个IP-CAN会话分配唯一不重复的承载,如果该UE请求新建一个IP-CAN会话所对应的承载与该UE已存在的IP-CAN会话对应的承载重复了,则表明该UE在进行业务的过程中会话建立出现了异常。因此,当判断分配给某UE的承载出现重复时,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可以进一步地合理回收系统资源,也可以进一步地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基于此,针对承载分配承载标识EBI(EPS Bearer ID),在LTE中每个UE可以分配11个承载,因此每个UE最多可以分配11个承载标识,这些承载标识是唯一不重复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承载标识携带在CCR-I消息中,通过判断CCR-I消息中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从而判断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所述承载标识可以由PGW添加在CCR-I消息中,具体地承载标识可以是添加在CCR-I消息中的SessionID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具体包括:
S310. 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
S320. 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S330.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是:
PGW在UE触发下通过Gx接口发送CCR-I消息到PCRF,并且发送CCR-I消息前根据该UE的承载为该CCR-I消息分配承载标识,使CCR-I消息携带所分配的承载标识。
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从消息内获取用户标识;然后检测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提取携带的承载标识,判断提取承载标识是否与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的承载标识重复。承载列表根据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关系进行承载标识的存储。
当判断提取的承载标识与已存储的承载标识重复时,则判断为该UE的会话建立出现异常,该用户标识之前的会话已是不可用的残留会话,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和已存储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再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将该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进行存储。
当判断提取的承载标识与已存储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没有重复时,则判断为该UE的会话建立没有出现异常,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和已存储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再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将该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进行存储。
本发明通过承载列表存储PGW在某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查询当前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判断当前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与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的承载标识重复,从而判断该用户标识对应用户之前的会话是否为不可用的残留会话。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包括:
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是否携带初次附着标识,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会话处理模块200,用于当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时,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当某个UE是初次附着网络时,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已建好的该UE的IP-CAN会话,如果已存在该UE的IP-CAN会话,则表明该UE在上一次附着网络时存在残留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还未删除,也即该UE在上一次附着网络时会话建立出现了异常。因此,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判断某个UE是初次附着时,会话处理模块200将已存在的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删除,由于是初次附着,此时会话处理模块200再根据CCR-I消息为该UE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可以及时地、合理地回收系统资源,增加PCRF网元和EPC系统健壮和稳定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加稳定持续的LTE服务,同时也可以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和会话处理模块200可以内嵌在PCRF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具体用于: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PGW在UE触发下通过Gx接口发送CCR-I消息到PCRF,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通过CCR-I消息携带的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判断该UE是否初次附着。所述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可以由PGW添加在CCR-I消息中,具体地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可以是添加在CCR-I消息中的SessionID字段。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是:当UE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attach标识;当UE不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非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non attach标识。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从消息内获取用户标识;之后检测消息的SessionID字段,判断是否有attach标识,若有则确定UE是初次附着,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将判断结果通知会话处理模块200,会话处理模块200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检测到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中的附着标识是non attach标识时,则确定UE不是初次附着,会话处理模块200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可以是:当UE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记为attach标识;当UE不是初次附着时,在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不添加初次附着标识字段。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从消息内获取用户标识;之后检测消息的SessionID字段,判断是否有attach标识,若有则确定UE是初次附着,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将判断结果通知会话处理模块200,会话处理模块200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检测到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中没有attach标识时,则确定UE不是初次附着,会话处理模块200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还用于:
当判断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
所述会话处理模块200,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当某个UE不是初次附着网络时,在正常情况下PGW会为UE的每个IP-CAN会话分配唯一不重复的承载,如果该UE请求新建一个IP-CAN会话所对应的承载与该UE已存在的IP-CAN会话对应的承载重复了,则表明该UE在进行业务的过程中会话建立出现了异常。因此,当判断分配给某UE的承载出现重复时,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可以进一步地合理回收系统资源,也可以进一步地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基于此,针对承载分配承载标识EBI(EPS Bearer ID),在LTE中每个UE可以分配11个承载,因此每个UE最多可以分配11个承载标识,这些承载标识是唯一不重复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承载标识携带在CCR-I消息中,通过判断CCR-I消息中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从而判断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所述承载标识可以由PGW添加在CCR-I消息中,具体地承载标识可以是添加在CCR-I消息中的SessionID字段。
具体实施过程可以是: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判断分配给某UE的承载标识出现重复时通知会话处理模块200,会话处理模块200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用于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的具体方式为:
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
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是:
PGW在UE触发下通过Gx接口发送CCR-I消息到PCRF,并且发送CCR-I消息前根据该UE的承载为该CCR-I消息分配承载标识,使CCR-I消息携带所分配的承载标识。
当PCRF收到PGW的CCR-I消息时,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从消息内提取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判断提取承载标识是否与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重复。承载列表根据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关系进行承载标识的存储。
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判断提取的承载标识与已存储的承载标识重复时,则判断为该UE的会话建立出现异常,该用户标识之前的会话已是不可用的残留会话,清空已存储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会话处理模块200清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此时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会将该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当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判断提取的承载标识与已存储的承载标识没有重复时,则判断为该UE的会话建立没有出现异常,保留已存储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会话处理模块200保留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并按收到的CCR-I消息内容为用户标识对应用户新建IP-CAN会话上下文信息,此时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会将该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本发明通过承载列表存储PGW在某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查询当前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通过残留会话检测模块100判断当前CCR-I消息携带的承载标识是否与已存储在承载列表中的承载标识重复,从而判断该用户标识之前的会话是否为不可用的残留会话。
实施例3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同样理由,其可以及时地、合理地回收系统资源,增加PCRF网元和EPC系统健壮和稳定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加稳定持续的LTE服务,同时也可以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实施例4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同样理由,其可以及时地、合理地回收系统资源,增加PCRF网元和EPC系统健壮和稳定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加稳定持续的LTE服务,同时也可以完善Gx接口会话的管理,优化会话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机制,提高Gx接口建立会话的容错能力。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若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4.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残留会话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GW在UE触发下发送的CCR-I消息的SessionID字段是否有初次附着标识字段,确定所述UE是否初次附着;
会话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UE是初次附着时,清空该CCR-I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UE不是初次附着时,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所述会话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则清空所述CCR-I消息所关联用户的残留用户会话上下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留会话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CR-I消息所携带的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所述UE是否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的具体方式为:从所述CCR-I消息中提取用于标识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用于标识所述UE被分配承载的承载标识,判断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和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是否重复,其中承载列表是用户标识和承载标识的映射表;若是,则判断所述UE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清空承载列表中该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若否,则判断所述UE没有被分配重复的承载标识,在新建会话时将该提取的承载标识存储到承载列表中。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00363.9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743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0363.9A CN109743789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0363.9A CN109743789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3789A CN109743789A (zh) 2019-05-10
CN109743789B true CN109743789B (zh) 2021-04-09

Family

ID=6635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0363.9A Active CN109743789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378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233B (zh) * 2007-04-20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事件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16440B (zh) * 2007-05-28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锚点的地址保存到网络服务器的实现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448283B (zh) * 2008-04-11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终结触发方法、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36413B (zh) * 2009-09-25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的接入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02883464B (zh) * 2012-09-13 2015-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Gx接口资源释放方法及装置
US9191872B2 (en) * 2013-12-18 2015-11-17 Tektron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correlate handover transitions between 3GPP network access and untrusted non-3GPP network access
CN103648126B (zh) * 2013-12-25 2017-04-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0321496B2 (en) * 2015-06-03 2019-06-11 Parallel Wireless, Inc. Inter-PGW handover architecture
CN108617036B (zh) * 2016-12-23 2022-05-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Diameter会话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00126A (zh) * 2017-06-30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3789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5568B2 (en) Policy application metho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
US950957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rking service data packet
DK2702793T3 (en) Improvements to completed mobile calls
EP3588846B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1543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usage monitoring control
US201603306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earer
CN106488503B (zh) 无线承载丢失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US10609225B2 (en)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50289304A1 (en) Method,system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paths
US2015013895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h control
CN110971419B (zh) 一种计费会话管理方法、装置
EP2348782A1 (en) Access controll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81108A1 (en) Group charging method, gateway device, charg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157804A1 (en) Method for licit monitoring and device thereof
US2015000324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triggered bearer modification procedure
CN105813119B (zh) 容灾恢复方法、网元以及通信系统
CN103636279A (zh) 用于控制承载相关资源的方法和节点以及对应的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CN102611586A (zh) 支持双栈的ip-can会话实现应用检测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216884A1 (en) Charging policies in network entities that have separate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US20130326034A1 (en) Pcrf rule rollback due to insufficient resources on a downstream node
EP299510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policy and charging in flat networks
WO20110981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ip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CN101541050B (zh) 一种用户设备在系统间切换后默认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50475A (zh) 一种会话绑定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9743789B (zh) 一种清除Gx接口残留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01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