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0951A -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0951A
CN109740951A CN201910018843.7A CN201910018843A CN109740951A CN 109740951 A CN109740951 A CN 109740951A CN 201910018843 A CN201910018843 A CN 201910018843A CN 109740951 A CN109740951 A CN 109740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solving
privately owned
platform
technical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88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加东
崔玉柱
刘海峰
韩晓雪
孙成文
申宏杰
龚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Cloud Design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ange Cloud Desig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ange Cloud Design Ltd filed Critical Orange Cloud Design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88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0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0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是通过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一个云平台系统,该云平台系统包括解题主体和支持主体;解题主体是通过协同机制将需求方、专家团队、解决者和项目经理协同起来,实现达到完成需求方要求的工业产品的方法;所述的支持主体是通过建立技术信息库、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以及组建平台运维团队为解题主体提供技术、维权和平台维护的条件。同时提供了两种协同机制。本申请通过在平台上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实现以开放式创新思想解题的目的;同时平台组织设置专有的客服人员和专业的项目经理进行组织和协调,使解题方法可以尽快的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属于利用云平台进行协同解题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利用互联网解决技术难题或产品设计平台出现。但是这些平台都是需要用户自主发布和解决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和有效地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即使组织起来平台也未提供互联网协同工具,进行线上协同工作,解决问题时间长,效率低。
现有创新平台一般都是把需求方和解决者对接作为主要功能实现,没有更多地关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和解决方案的沉淀与共享,这样就导致用户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得到积累和升华。特别是一些技术难题,没有现有的成熟方案,需要跨界、创新、众智、共享、协作等方式实现突破。
现有技术缺点:
1.纯平台运营,无自有专业人员管理和技术支持。
大部分互联网平台都是SaaS模式运营,只有后台数据维护人员,需求方发布需求信息,解决者查看需求信息,互相没有直接交流,更没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需求信息的明晰,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等,解决效率低。
2.平台用户自主解决问题,缺少线上组建团队,“众智创新”力度不大。
解决者发现感兴趣的需求后,通常采用个人解决问题或者在线下寻找相关解决者,组成团队。这种模式只是把需求方的信息进行互联网公开,还没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合,已经不适合“开放式创新”时代的要求。
3.针对不同解决者,没有适应的工作环境,导致解题效率不高。
需求方发布的需求专业领域涉猎广泛,很少单个解决者或者单个企业独立承担全部问题的解决。这样就需要为解决问题的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个共同工作的环境,并且适用不同专业技术交流。目前,大部分平台没有相关工具,解决者都是在线下,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合作交流。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
4.平台专业知识不丰富,用户得不到相关解决方案参考和技术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需求方、解决者)都需要专业技术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如果相关资料缺乏,或者查找不方便,除了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更会严重制约问题解决速度和知识积累。在这方面,大部分平台还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平台解题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业产品基于开放式创新思想进行协同解题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是通过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一个云平台系统,该云平台系统包括解题主体和支持主体;解题主体是通过协同机制将需求方、专家团队、解决者和项目经理协同起来,实现达到完成需求方要求的工业产品的方法;所述的支持主体是通过建立技术信息库、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以及组建平台运维团队为解题主体提供技术、维权和平台维护的条件;所述的协同机制包括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知识协同机制;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中搭建一个模块,该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成功案例库中汇总了平台运行过程完成的成功解决需求方要求的案例;各类解决方相关信息存储于资源库。
针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做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的支持主体中的技术信息库包括知识库(公共、私有)、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其对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在公共解题空间,平台用户会有碎片化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在私有解题空间,空间成员会有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在云平台系统中搭建一个模块,该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需求方发布的信息为对工业产品的初步要求;由客服对提出的初步要求进行判断,判断问题的有效性,并完善需求信息,且指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都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客服判断的结果发送到响应系统,响应系统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并公布需求信息、解题方法及工具;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平台用户中参与到解题的用户可以称之为解决者,解决者进行需求定义和技术拆解,同时,解决者在平台查找、匹配或组建解题团队;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上述的技术方案立足于平台进行实施,无需线下工作,全程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据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了开放、灵活和协同的解决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在过程中进行需求理解和找到解决者。需求方发布工业产品需求后,平台运维团队的客服人员对需求进行有效性判定,与需求方进行沟通,进一步完善需求信息,同时,指派一名专家型项目经理进行全程技术支持和管理。平台自动创建需求的公共解题空间,项目经理把需求信息和相关共享资料上传至该空间,空间也提供公共研讨区和相关解题工具。项目经理针对原始需求和完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其他解决者共同进行需求定义和技术拆解。如果找到资源团队或者解决方案,项目经理组织需求方和专家团队对其进行评估,筛选出优秀资源团队或者解决方案,与需求方协商,最终签订项目执行合同,系统自动转入项目实施阶段进行管理;解决者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专长选择参与解题方式,与专家团队和其他解决者进行组建团队、研讨和分工等。也可以自主创建私有解题空间,邀请相关解决者参与共同研讨。系统为其创建的私有解题空间内有需求定义和技术拆解话题和参考示例,平台用户也可以自主构建研讨话题和对技术方案专项研讨。私有解题空间也为解决者平台用户提供了快速解题通道,如提供线索、推荐专家、推荐解决者、提交方案等等。
平台所有需求方、解决者和专家团队都可以无限制地进入公共解题空间了解需求情况,并参与讨论和评估,在此空间有该需求的专家型项目经理和客服人员提供服务;用户可以查看需求详情和需求资料,也可以对该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在此空间也提供了快速提交信息功能,用户可直接提交技术方案、提供线索、推荐专家和解决者等解题信息;亦可上传和浏览共享资料,了解当前参与解题的一些信息,如解题团队信息等。
私有解题空间是用户根据情况创建的,有很高的私密性,进入该空间必须得到创建者的同意。空间提供解题方法和工具,帮助用户完成需求定义和技术拆解;组建团队后,可以按照奖金分配方案,进行完成任务后的酬劳分配约定;私有解题空间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研讨话题,组织团队讨论,也可以针对团队拟提交的技术方案细节进行研讨。组内资料共享是团队内部分享的,团队外是不可见的,保证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组内成员利用即时交流工具进行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通讯,实现远程会议。同时,还提供了空间成员管理模块,方便空间创建者管理团队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方案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进一步,所述的公共解题空间,由项目经理和客服人员对需求信息进行完善,形成需求详情,并创建需求资料;平台用户在公共解题空间内留言和讨论,留言的内容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推荐专家及解决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共享资料。
进一步,所述的私有解题空间中,平台提供解题方法和工具,私有解题空间中的空间成员之间进行话题创建并讨论,提出技术方案并讨论,并在实现组内资料共享,最终完成私有解题空间关于解题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所述的评审推荐区,由项目经理组织成立的专家团队对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提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的优秀的解题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进一步,所述的专家团队包括专家、需求方和/或资深解决者。
进一步,所述的项目经理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知识协同机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的支持主体中的技术信息库包括知识库(公共、私有)、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其对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在公共解题空间,平台用户会有碎片化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在私有解题空间,空间成员会有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个内嵌方法论的环境,可高效地汇集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解决方案;快速响应需求,高效解决工业产品设计研发难题。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即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对平台用户的发言及相关完成的解决方案进行汇编存档,以备查询,保证平台用户在解题空间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和技术分享,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极大地提高了解题主体的工作效率,同时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外,还建立第三方资金担保和会员制等,综合保障了需求方和解决者的切身利益。平台运维团队,是为了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而组建的专门人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协同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解题空间,自主配置各解题要素和组成团队。在解题空间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和技术分享,并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极大地提高了解题主体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多种资料分享、讨论和下载方法,使用户在平台上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知识,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把相关资料保存在本地知识库中。平台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加,提供的工业产品研发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完全解决了知识孤岛问题。
1.需求方发布需求方便、快捷,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技术支持,平台有项目经理和专家团队,针对每个需求都有专人负责全程技术支持和过程管控,保障了解题的专业和项目实施科学管理;
2.设计的开放环境,平台用户可线上自主组建和参加解题团队,真正做到线上即时“众智创新”;
3.平台设计有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针对不同层次解决者,可以创建适合自己的研讨空间,在该空间进行专题交流;
4.解决者可以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需求,根据专业特点,组建适合的团队,在自建的私有空间进行交流研讨,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有保障;
5.平台用户都有收益,需求方可以获得快速解决方案,解决者的每一次参与都有各种收益(解题奖金、承接项目款、专业素质提升和人脉的扩展);
6.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本地管理,针对需求动态推送相关技术资料,方便解决者参考和分享。丰富的解决方案、成功案例和专业知识库为解决者提供解题信息支持。
本申请通过在平台上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实现以开放式创新思想解题的目的;同时平台组织设置专有的客服人员和专业的项目经理进行组织和协调,使解题方法可以尽快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知识协同机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解题主体,2-支持主体,3-需求方,4-项目经理,5-解决者,6-专家团队,7-技术信息库,8-知识产权保护系统,9-平台运维团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参见图1-图3),是通过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一个云平台系统,该云平台系统包括解题主体1和支持主体2;解题主体1是通过协同机制将需求方3、专家团队6、解决者5和项目经理4协同起来,实现达到完成需求方3要求的工业产品的方法;所述的支持主体2是通过建立技术信息库7、知识产权保护系统8以及组建平台运维团队9为解题主体1提供技术、维权和平台维护的条件;所述的协同机制包括需求方3与专家团队6和解决者5之间的协同机制、知识协同机制;所述的需求方3与专家团队6和解决者5之间的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中搭建一个模块,该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3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3。
针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做出如下的改进:
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的支持主体2中的技术信息库7包括知识库(公共、私有)、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相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在公共解题空间,平台用户会有碎片化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在私有解题空间,空间成员会有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实施例2
一种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参见图2),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平台,该网络服务平台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3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3。
对上述的需求方3与专家团队6和解决者5之间的协同机制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所述的公共解题空间,由项目经理4和客服人员对需求信息进行完善,形成需求详情,并创建需求资料;平台用户在公共解题空间内留言和讨论,留言的内容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推荐专家及解决者5、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共享资料。
所述的私有解题空间中,平台提供解题方法和工具,私有解题空间中的空间成员之间进行话题创建并讨论,提出技术方案并讨论,并在实现组内资料共享,最终完成私有解题空间关于解题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评审推荐区,由项目经理4组织成立的专家团队6对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提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的优秀的解题方案推荐给需求方3。
所述的专家团队6包括专家、需求方3和/或资深解决者5。
所述的项目经理4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
实施例3
一种知识协同机制(参见图3),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中建立的技术信息库7包括知识库(公共、私有)、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其对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
公共解题空间能够产生四类有用知识,即用户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推荐专家或解决方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
私有解题空间也能够产生四类有用知识,即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
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开放式创新思想构建一个云平台系统,该云平台系统包括解题主体和支持主体;解题主体是通过协同机制将需求方、专家团队、解决者和项目经理协同起来,实现达到完成需求方要求的工业产品的方法;所述的支持主体是通过建立技术信息库、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以及组建平台运维团队为解题主体提供技术、维权和平台维护的条件;所述的协同机制包括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知识协同机制;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中搭建一个模块,该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的支持主体中的技术信息库包括知识库、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其对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在公共解题空间,平台用户会有碎片化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在私有解题空间,空间成员会有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3.一种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在云平台系统中搭建一个模块,该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区、公共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以及评审推荐区;具体的解题过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1)需求方在信息发布区发布需求信息,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判断,确认信息有效性,真实有效的信息由平台建立公共解题空间,所有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公共解题空间进行谈论和进行解题;
2)在建立公共解题空间后,平台用户可以建立有关此需求信息的私有解题空间,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可以招募平台用户为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之外的空间成员也可以邀请平台用户或未注册的用户并经过私有解题空间的管理员加入该空间,组成团队共同解题;
3)在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完成的解题方案发送到评审推荐区;
4)在评审推荐区,有平台组建的评审团队,评审团队对发送到评审推荐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共解题空间,由项目经理和客服人员对需求信息进行完善,形成需求详情,并创建需求资料;平台用户在公共解题空间内留言和讨论,留言的内容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推荐专家及解决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共享资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私有解题空间中,平台提供解题方法和工具,私有解题空间中的空间成员之间进行话题创建并讨论,提出技术方案并讨论,并在实现组内资料共享,最终完成私有解题空间关于解题的技术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评审推荐区,由项目经理组织成立的专家团队对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提出的解题方案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的优秀的解题方案推荐给需求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家团队包括专家、需求方和/或资深解决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求方与专家团队和解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项目经理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
9.一种知识协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知识协同机制为:在云平台系统的支持主体中的技术信息库包括知识库、成功案例库、技术方案库和资源库,将公共解题空间和私有解题空间中形成的信息分别存储到其对应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用户通过申请把拥有的技术方案或者成功案例提交至技术方案库或成功案例库;在公共解题空间,平台用户会有碎片化留言、提交技术方案、共享资料、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线索;云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和汇编碎片化留言并存储到知识库,共享资料也存储到知识库,推荐专家或解决者及提交的线索存储于资源库中,将公共解题空间中提交的技术方案存储到独立管理的私有知识库;在私有解题空间,空间成员会有话题发言、技术方案研讨、提交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和共享资料;私有解题空间的技术方案研讨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提交的技术方案、共享资料和经过话题负责人总结的发言等全部存储在独立管理的私有空间知识库中;平台用户和私有解题空间的空间成员可以按照用户权限检索到技术方案库、私有知识库、成功案例库、知识库和资源库中与其关联的信息,非关联信息被禁止接触。
CN201910018843.7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Pending CN109740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843.7A CN109740951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843.7A CN109740951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951A true CN109740951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8843.7A Pending CN109740951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09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507A (zh) * 2019-10-24 2020-03-10 桑滨 一种团队知识协同网络组建方法和系统
CN111612135A (zh) * 2020-05-22 2020-09-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00316A (zh) * 2020-08-25 2020-11-27 橙色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要素开放式协同研发系统和方法
US12001785B2 (en) 2020-09-10 2024-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ning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platforms to create triaging trees and playbook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576A1 (en) * 2003-07-31 2005-02-03 Matthew Klipste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for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CN107578213A (zh) * 2017-08-28 2018-01-12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云平台的创意转化系统及转化方法
US20180075416A1 (en) * 2014-06-27 2018-03-15 Pymetr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driven identification of talent
CN107944666A (zh) * 2017-11-02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电机云设计平台
CN107977790A (zh) * 2017-12-05 2018-05-0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
CN108681874A (zh) * 2018-05-08 2018-10-19 广西柳州市三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方案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576A1 (en) * 2003-07-31 2005-02-03 Matthew Klipste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for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US20180075416A1 (en) * 2014-06-27 2018-03-15 Pymetr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driven identification of talent
CN107578213A (zh) * 2017-08-28 2018-01-12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业云平台的创意转化系统及转化方法
CN107944666A (zh) * 2017-11-02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电机云设计平台
CN107977790A (zh) * 2017-12-05 2018-05-0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
CN108681874A (zh) * 2018-05-08 2018-10-19 广西柳州市三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方案服务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507A (zh) * 2019-10-24 2020-03-10 桑滨 一种团队知识协同网络组建方法和系统
CN111612135A (zh) * 2020-05-22 2020-09-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2135B (zh) * 2020-05-22 2024-04-16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00316A (zh) * 2020-08-25 2020-11-27 橙色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要素开放式协同研发系统和方法
CN112000316B (zh) * 2020-08-25 2021-08-27 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要素开放式协同研发系统和方法
US12001785B2 (en) 2020-09-10 2024-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ning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platforms to create triaging trees and playbook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lsh The virtual colleg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scientific work
Lefika et al. Adding knowledge cafés to the repertoire of knowledge sharing techniques
Bell Some current issu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cademic-industrial relations: a review: Practitioners' forum
CN109740951A (zh) 一种工业产品协同解题的方法及协同机制
Girard et al. Heterarchies of value in Manhattan-based new media firms
Bosworth et al. Rural co-working: New network spaces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a smart countryside
Pedaste et al. Challenges in organizing online conferences
Stratigea et al. Engaging citizens in planning ope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Pedio Agora framework
Bagley et al. Telecommuting centers and related concepts: A review of practice
Dobson et al. Exploring the dialectics underly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T artifacts
Bukovska et al. The pressur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meeting and event industry under the COVID-19 influence
Gómez et al. Lamp without a genie: using the Internet for development without expecting miracles
Xie et al. A participatory design case study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educatio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to facilitate distributed work
Bermant Courting the virtual: Federal courts in an age of 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
Schoech et al. Using 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human services delivery system
Jang et al. Homeless Servic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Revisiting Salamon’s Voluntary Failure Theory
Dong et al. Leveraging e-government for city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Digital Wuyi"
Jin et al. The nature of hybrid commun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user groups
Andersen et al. Testing the waters: Translating MNE technology in a base-of-the-pyramid context
Prieto et 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customer service in decentralized agencies-Municipality of Chiclayo
DeYoung et al.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university outreach
Liu Knowledge sharing: Interactive processe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sharing initiative and individuals' sharing practice
Valk et al. Women’s Information Centres and Networks: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Ibrahim et al. Community Technology Project in Malaysia: Kedai. K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5, Jierui Road, Lai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Orange cloud Internet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02, unit 1, building 1, No. 9, Huanghai Road, Lai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UNI-ORANGE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